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论文(精选5篇)精选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论文(精选5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论文,本文共5篇,希望大家喜欢。

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1: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论文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各项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兽医防疫管理体制正是其中之一。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兽医推广、检疫、防疫、监督等机制,归属于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我国爆发了SARS疫病后,上级主管部门对畜牧兽医局进行了改制,将其拆分为畜牧业司和兽医局两个部门,其中全国的兽医、畜牧站、农业检验所、兽医药品检查所等机构都归属于兽医局进行管理[1]。但是,兽医局下属综合、检疫监督、防疫、医政和药政等5个部门,有些管理权限区分并不清晰,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兽医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较少,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有所欠缺,给兽医防疫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兽医防疫管理体制仍然有待完善,为全国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2当前我国兽医防疫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不清

虽然当前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部

门兽医局来进行管理,但是兽医局下属的5个部门之间的管辖范围并没有区分得十分清楚,从而造成了有些事情没人管,有些事情几个部门同时管的情况发生。因此,区分清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避免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重叠,同时也避免职责过于分散而影响管理执行力度的情况发生。

2.2执法主体地位难以保证

政府部门所开展的对动物进行检疫、防疫、监督、兽医管理等方面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在当前我国的兽医防疫管理体制中,对于基层的执行部门,国家财政也有一定的支持,但是支持力度不足,基层的兽医站等仍然具有一定的盈利性质。他们在对兽医防疫相关工作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收来维持执法队伍的稳定,其执法行为有了一定的经营性质,导致其执法主体地位受到人们的质疑。

2.3资金投入不足

充足的`经费是兽医防疫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兽医防疫的重视程度不高,财政拨款严重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很多兽医防疫管理部门设备陈旧、人才缺乏,甚至由于没有足够的差旅费,极少开展下乡检查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疫情发生,将难以作出快速反应而导致疫情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4技术支持能力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疫情检测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资金有限,而且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疫情监测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监督不力导致很多疫情未能及时发现并上报,导致防控延误;另一方面,瞒报疫情、有疫不报等情况经常存在。这便导致了决策滞后或者失误,给疫情的防治带来了重大的隐患。

篇2: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论文

针对上述我国兽医防疫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完善,从而快速提高我国的兽医防疫管理水平,减少动物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3.1坚持兽医防疫管理体制改革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兽医防疫管理体制也应适应时代的潮流,适应新时期、新形式下的新任务,着眼全局,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不断改革,寻找适应我国兽医防疫管理的途径。另外,还要在保证基层防疫体系稳定的前提下,精简结构、权限责任划分清晰,注重技术积累,加强资源利用,充分发挥出兽医预防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

3.2加大资金投入

兽医防疫管理工作面对的人群大、面积广、工作复杂,需要较多的资金。但是,当前资金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兽医防疫管理工作的开展,因而急需加大资金投入。将兽医防疫管理专项资金及业务经费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对动物疫病的预防、监测、控制等经费资金,要进行足额及时拨付,确保专款专用,提高基层兽医防疫管理机构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及各项福利。在兽医防疫管理技术体系的健全上,要明确兽医防疫检疫实验机构的职责,做好兽医防疫诊断、检验、疫苗试剂生产、化验等工作性质实验室的细化分类,对各类型实验室及时补充人员及资金,使我国兽医防疫技术得以不断提高。另外,在财政部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基层防疫管理站不必通过一定的经营来维持队伍的稳定,从而实行公益性的管理,提高他们的执法公信力,保证其执法主体的地位。

3.3提高技术支持能力

技术支持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疫病的监测、防治指导上。但是,当前监测不到位,为防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可以通过划分片区,确定责任人的方式来加强管理。明确规定巡查频率,一旦责任人所在片区有疫情发生而未及时发现并上报,或者有隐瞒疫情的情况发生,则严查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确保疫情监测的及时、有效性。

4结语

兽医防疫管理在畜牧产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关键作用。针对我国兽医防疫管理体制运行中的诸多问题,我国兽医管理部门要在积极参与兽医防疫体制改革,把握基层兽医防疫管理这一主线,做好资金、技术、人员方面的补充完善,以此提高我国兽医防疫管理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姜海波.分析我国兽医防疫管理体制[J].科技创新导报,(2):170.

篇3: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问题及对策论文

目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机构不完善、责任不明确、法律不健全以及基层队伍建设不完善等,严重制约着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以及产品质量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周边其他国家畜牧兽医动物疫病的发生及蔓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畜牧兽医动物疫病防止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维护我国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应当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加以重视,逐步建立和完善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体系,强化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知识和技术过硬的人才,以有效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4: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问题及对策论文

1.1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不完善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不完善主要变现为两个方面:①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从现阶段来看,乡村兽医是基层农村畜牧防疫工作的主要人员。近些年来,随着畜牧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畜牧养殖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转变,农村养殖户对乡村兽医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高。但是,由于大多数乡村兽医均没有受过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乡村兽医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从而导致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疫病的防控和诊断难以与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形势相接轨;②基层工作人员待遇不高。这种情况在偏远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偏远地区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变以及强制免疫病种类增加等原因,加之为了确保动物疫苗能够达到预期的效能,基层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各个村庄的养殖户依次进行免疫注射,日工作效率普遍较低,工作非常辛苦。然而,基层防疫人员的报酬又非常低,这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基层防疫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大多数人员基层农村动物防疫工作。

1.2基层防疫意识较为薄弱

基层畜牧动物疫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化和非典型化两种特点。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农村之间在动物疫病防控这诊断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也在不但增加和深入;同时,虽然多数畜牧动物能够及时进行免疫注射,但是病原非常容易产生变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难度。但是,农村养殖户畜禽动物防疫意识不强,养殖条件和环境难以达到动物防疫的相关要求,再加之农村养殖户技术有限,导致农村畜禽动物的养殖多是凭借以往积累的养殖经验,缺少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理念,所以,农村养殖户不能严格、科学的控制畜禽圈舍内的卫生、温度、通风以及灭菌等条件。同时,由于多数农村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科技意识薄弱以及专业知识有限等原因,畜禽疫病防控工作重点多数仍然是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动物疫病防控意识较低。

1.3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基层农村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①缺乏专业人员和专项资金严重影响着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部分县级建立了兽医实验室,同时配置了相应设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和方法比较落后、资金不到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基层农村动物防控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②基层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有限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专业领军人物;③基层农村兽医实践经验和相关专业培训比较缺乏,甚至部分农村兽医不能真确使用现代防疫设备;④基层农村动物防疫人员呈现老龄化特点,学历相对较低,接受动物防疫新知识和新技术能力较低。

1.4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分之一,有关畜牧业的资金投入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现阶段,基层农村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基础设施及设备仍然较为落后,主要变为仪器设备老化和缺乏充足的资金及时更新基础设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人员对动物疫病防控和检测工作的有效的开展。

1.5政府相关部门认识不足,经费投入较少

调查发现,从1980年截至目前,由国外传入我国的新的动物疾病约30余种,其中四川达县因引进携带疾病牲畜而导致生猪大量死亡,这不但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当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基层动物疫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提高对基层动物防疫的认识。然而,部分基层领导依旧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视为是某一部门的工作,导致不能深入开展基层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不能有效的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另外,当地政府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基层农村动物防疫机构因缺少相关资金而难以有效的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同时,由于基层动物防疫机构自身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相关疫病的防控、监测和诊断方法等不综合论述能及时完善,从而严重影响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篇5: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问题及对策论文

2.1提高基层防疫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为了有效的保证和促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重视专业人才储备,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队伍的质量,同时要创新动物疫病防控队伍建设的观念,积极引进专业技人才,确保相关知识更新与科技进步能够同时进行,避免理论与实践产生断层现象。同时,由于多数基层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且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应的也较低,应当定期组织和开展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积极邀请畜牧兽医专家和行业领军人讲授专业知识和,提升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教育网络与基础,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教育与培训。最后,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竞争上岗、资格认证等方法,努力提高基层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确保基层动物防疫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2.2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具有脏、累、苦以及报酬低等特点,其中报酬低表现的最为明显,这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难以引进专业技术过硬人才的关键原因。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及措施,切实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待遇水平,为引进和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奠定物质基础。全面了解影响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的不利因素,及时掌握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困扰,并及时加以解决,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养殖户能够得到更优质的养殖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相关部门可以为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缴纳养老保险,使其享受基本的退养保障,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另外,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基层防疫人员的工资增长机制,积极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及时发放工作人员的应得工资和福利,不断改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从而充分调动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加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为了强化基层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应当不定期的组织养殖户,对其宣传和普及动物疫病防控和诊断等相关知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使农村养殖户认识到畜禽粪便乱堆乱放、随意当农作物肥料以及乱抛病死动物等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应该在相关人员的监管下,集中对动物尸体进行深埋、焚烧以及其他无害化处理,且对养殖户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另外,应当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监督机制,相关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使养殖户自觉学法、守法,以逐步提高农村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

2.4加大资金投人,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①相关部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财政预算工作中纳入防疫物质储备、强制免疫、疾病监测和诊断等工作,确保基层防疫工作能够有效开展。②为了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能够顺利进行,必须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努力提高和完善仪器设备的配置工作。③改善动物卫生监督的执法手段,配置职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努力提高应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的工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降低经济损失,确保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有效、顺利地开展。

2.5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法律

健全的制度和法律是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高基层兽医防疫队伍水平,落实各项动物防疫技术,加强与完善基层动物防治工作队伍的管理制度、动物疫病免疫制度以及防疫长效机制等,尽可能避免基层动物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从而有效的推动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完善畜牧兽医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更强。

3结语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直接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产品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等,因此,社会各个群体和部门应当共同协作,不断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动物疾病防控能力,落实各种动物疫病防控、监测以及诊断措施,努力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整体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军.天水市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5):118~121.

[2]刘成柱.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3):256.

[3]李永元.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兽医学杂志,2014(10):78~79.

[4]朱明齐.淮北地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40~341.

[5]苏峰,孟伟,张伟,等.谈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4(11):2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