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煤矿瓦斯防治论文范文(共3篇)精选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煤矿瓦斯防治论文范文(共3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煤矿瓦斯防治论文范文,本文共3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煤矿瓦斯防治论文范文

篇1:《强化煤矿瓦斯防治规定》贯彻落实情况报告

一、高度重视,认真贯彻

为认真开展《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贯彻落实工作,要求各煤矿企业组织全矿职工进行一次全员学习培训。目前,我县共有煤矿矿井三对,核定年生产能力均为15万吨/年,均为生产矿井。根据省、市、县安全监管局文件精神,组织矿井职工开展了《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宣传贯彻培训。对组织厂内35名留守人员《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宣传贯彻培训。同时,我局组织县局涉煤监管人员共6人开展了《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宣传贯彻培训。截至目前,全县共390人接受了《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宣传贯彻培训。

二、自查自纠,查漏补缺

我局拟于近期组织全县三对煤矿集中开展一次自查自纠行动,逐条对照《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的具体内容进行查漏补缺纠偏。切实建立和完善瓦斯零超限目标管理制度、瓦斯防治责任制度、通风瓦斯分析制度;严格按标准和程序开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切实做好瓦斯防治基本参数考察;认真制定瓦斯防治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采掘部署管理,确保掘、抽、采、保平衡协调;严格按照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确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不得超过矿井通风能力和瓦斯防治能力安排生产作业计划;建立健全瓦斯防治专业化队伍,确保“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对达不到《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要求的`,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落实。

三、强化监管,督促落实

我局将结合监管计划,拟集中开展一次贯彻执行《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的专项监管执法活动,对《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认真督查,有效确保《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落实到位。

篇2:煤矿瓦斯安全防治工作会议上领导讲话

煤矿瓦斯安全防治工作会议上领导讲话

今年9月3日至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召开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介绍,与20**年相比,20**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6.0%和64.2%,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6.1%和73.4%。今年1月至7月全国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20**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17起、48人,下降16.0%和11.9%;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6起、28人,下降66.7%和19.2%。

9月3日至4日,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在****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的督促指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全力攻坚、深化整治,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渐趋好转。然而,煤矿瓦斯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和安全生产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煤矿职工和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煤矿瓦斯事故仍然多发频发,重特大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瓦斯治理利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尚待突破,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发展煤层气产业与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一些经济政策尚未落实到位,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特别是现场管理还比较薄弱。

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7月在全国煤矿各类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较大事故中,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第一位,分别占58.5%和58.4%;全国煤矿发生2起特别重大事故,均为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共死亡108 人。

**强调,在当前煤炭市场需求日趋旺盛、煤矿企业高产超产的冲动比较强烈的情况下,尤其要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要结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行动,严惩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加大“打非治违”力度,严惩“三非”“三违”和“三超”等行为。

——要把煤矿瓦斯专项整治与深入开展整顿关闭工作结合起来,将那些瓦斯灾害严重、整顿无效、达标无望的小煤矿纳入关闭取缔对象。

——要加强对整合技改煤矿的监管、严防在资源重组和改扩建过程中发生事故,加强对已关闭小煤矿的`监管,严防死灰复燃。

——要把瓦斯防治作为煤矿安全生产“三同时”监管的重要内容。凡存在重大瓦斯隐患或瓦斯治理措施不配套的煤矿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没有编制瓦斯抽采方案的应抽采矿井,不予通过安全设计审查;达不到瓦斯抽采规定标准的,不予通过验收。

**要求,各级安全监管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对重点地区、重点煤矿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重点检查和专项督察。要紧紧盯住那些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整合技改矿井和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矿井,实施重点监管、跟踪监察,对那些系统不完善、监控不正常、抽采不达标、管理不到位的煤矿,要限期整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要依法采取行政处罚、停产整顿等措施。要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一个时期以来发生的煤矿瓦斯事故和其他事故,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继续坚持安全生产见面约谈和警示通报制度;继续做好事故分析工作,用科学的态度总结事故教训,把握瓦斯事故的规律、特点和瓦斯防治工作的主动权。要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行动向纵深展开,为国庆60周年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会议期间,有关专家对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重庆松藻煤电公司同华煤矿“5.30”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原因、教训进行了分析。

篇3:浅谈团柏煤矿开采水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

浅谈团柏煤矿开采水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团柏井田位于霍州矿区的南部,汾河西侧,地貌形态为中低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地形复杂。文章论述了团柏煤矿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水害特点,提出了团柏煤矿水害分类治理技术,以翔实的资料分析了各种技术的特点,提出团柏煤矿开采水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煤矿开采;水害防治;团柏煤矿;水文地质;“突水”预测

团柏井田位于霍州矿区的南部,汾河西侧,地貌形态为中低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地形复杂。霍州矿区面积843.22km2,地质储量77.4亿吨。近年随着开拓范围不断扩大,开采深度向下延深,矿区各矿的水文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多种水害类型逐渐显现。因此,矿区防治水任务日趋繁重,防治水工作,特别是奥灰水害防治工作在确保煤炭安全、有序和高效生产方面的重要性突显出来。

一、团柏煤矿区域水文地质特点

霍州矿区有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团柏井田位于霍州矿区的南部,该区断裂十分发育,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断层相互切割,小断层密集、陷落柱也很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团柏井田之西有一穿过回坡底井田的地下分水岭。分水岭之西为龙子寺泉域,之东为团柏井田所在的郭庄泉域。郭庄泉是山西第二大岩溶泉,自流量7.19m3/s。北起吕梁馒山、将军山的灰岩补给露头面积约1400km2,主迳流带沿吕梁山东麓自北向南―东南经白龙井田南部于下团柏断层与汾河交汇处泄出。团柏―回坡底井田在郭庄泉排泄区之西,自然对于这一井田,越向东越接近排泄区的部位,奥灰岩溶越发育。危害下组煤开采的是两个含水层,奥灰和K2灰岩。下组煤与奥灰的距离在全国是最薄的,11号煤平均25m,最薄处仅15m,10号煤平均36m。K2灰岩是9号煤顶板,为充水含水层,厚2.75~11.4m。从1996年开始施工下组煤斜井和巷道共发生K2底板突水事故6次,都是在接近K2时,突水量150~380m3/h。

二、团柏煤矿面临的主要水害

(一)顶板水水害

1、2号煤层开采直接充水水源为煤层顶板的`下石盒子组(K9、K8)砂岩裂隙含水层,但由于该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因此,对煤层开采不会造成影响。在某些块段构造的向斜轴部附近水量可能相对集中,但一般水量有限,采取一定的防治水措施的情况下也不会形成水害事故。K2太灰含水层是该煤层直接充水水源,煤层开采将完全揭露该含水层,由于该含水层水量相对丰富,对煤层开采将会造成大的影响,因此,在回采中必须采取物探、钻探和适当的防治水工程等措施,减少其对回采期间的影响,以保证煤层安全回采。但经过首采区开采对其揭露疏放后水量有所减少,开采过程中影响也相对减少。

(二)煤层底板水水害

底板水主要为K2太灰水和O2奥灰水。近5年要回采的1号煤层底板最低标高为+520m,要回采的2号煤层底板最低标高为+475m,而K2太灰含水层水位标高为480m,O2奥灰含水层水位标高为520m左右,因此,1、2号煤层相对这两个含水层基本不带压,再加上中间有小隔水层的存在,对开采也基本不受影响。O2含水层是下组煤开采防治的重点。9、10、11号煤层存在严重带压开采现象,所以,采掘中在充分利用本溪组有效隔水层的同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带压开采措施,预防或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

团柏井田生产和废弃小煤窑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有110多个,由于小煤窑边界不清,在采掘工程中很可能揭露小煤窑发生老窑突水,因此,小煤窑的边界控制也是防治水非常重要的工作。

总的来看,上组煤开采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开采过程中形成水害的可能性不大。由于下组煤位于K2含水层和O2含水层之间,为带压开采,且煤层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很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因此,下组煤开采防治水工作严峻,开采过程中要做好采取充分的防治水技术措施,以防发生重大水害事故。

三、团柏煤矿开采水害防治措施

在总结以往煤矿突水淹井事故经验的基础上,团柏煤矿的水害防治采取以防为主,供、疏、堵相结合的合理方针,重点做好下组煤开采防治水工作。

(一)完善矿井水文地质观测系统

团柏矿区防治水害必须从加强水文地质工作,查清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建立和完善矿区主要含水层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主要要做的工作如下:通过井田水质动态分析研究井田各含水层矿化度的变化,可以间接推断各含水层的自然补给条件;提前探测富水区域,做好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运用瞬变电磁法对含水断层陷落柱位置精确定位;红外测温法直观了解井下岩层含水状况;超前钻探预测地层水文地质条件;用水化学分析法可有效预测地层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团柏井田下组煤开采来看,越向东开采水文地质条件越复杂:奥灰强富水;必须疏干的K2灰岩条件也复杂,水位与奥灰相同,存在奥灰补给通道,水量大(11-0单孔涌水量105m3/h)。因此在中、东部开采下组煤之前,应先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勘探主要解决的问题:奥灰富水性;K2疏干水量和受补通道;底板保护性能;安全评价;安全开采技术方法与布局。

(二)发展“突水”预测预报技术

实现突水预测预报的可视化和适时化,推进矿井防治水信息系统集成。团柏煤矿的防治水工作的重点放在下组煤开采上,采用综合物探、化探和钻探等到手段,查明陷落柱、断层和裂隙密集等地质“异常体”,以及封闭不良钻孔。并采用留设防水煤柱或底板加固等到手段对地质异常体进行改造,做到采煤工作面底板不出水或不出大水,以节约排水费用,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据涌水量预测结果,适当加大矿井和采煤工作面的排水能力,以防不测。首先要做好探水工作。探水又有两种方法,一是钻探。按规范要求探水,有疑必探,先探后采,11号煤落差1m以上的断层都在探水的考虑范围。掌握10号煤采掘资料,凡10号煤揭露的陷落柱、大于3m(含3m)的断层、特别破碎带、底板涌水点必探。11号煤采掘中发生底板涌水的必探。二是物探。考虑到实际效果,采用井下瞬变电磁法,坑透法配合。物探主要用于11号煤开采,在首采的2~3个工作面中必用。其次,要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实施采区隔离和上山与下山隔离及泵房隔离,这就要设置防水煤柱和防水闸门。再次是加固措施。对已知陷落柱和断层,利用探水孔对薄弱处进行注浆加固,需要时补充注浆钻孔。对底板重破碎带,底板涌水处和物探验证了的异常区进行注浆加固,重点是11号煤。小流量钻孔的注浆可用能调节流量的高压计量泵。最后是留设煤柱。导水陷落柱(经探水)留煤柱。断层煤柱留设(是否留和柱宽)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公式计算。原则上10号煤10m以上,11号煤5m以上断层的下降盘要留煤柱,此落差以下断层是否留煤柱看具体情况,包括探水与注浆的结果。另外疏放11号煤底含水也是重要的。为创造采煤的干燥条件,并利于发现奥灰涌水的征兆,对11号煤的充水含水层:底灰及贴身石英砂岩含水夹层(统称11号煤底含)进行疏放。疏放可利用现有水平巷和上山巷打放水钻孔,孔间距可作50m考虑,根据降压效果(测压)调整钻孔密度。

(三)完善开采艺术

在采掘过程中为防止底板出现灾害性突水,应坚持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和先注浆后掘进,先注浆后回采的技术原则。为了节约工程量和保证安全,在采取钻探、物探、化探等综合手段时,应坚持物化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技术方法,以杜绝采掘巷道误揭导水陷落柱和导水断层。

(四)建立强大的抗灾排水能力

这是团柏煤矿防水害的最基本的措施。预计西部常规最大突水量为1800m3/h,因此除有矿井正常涌水量的排水能力外,抗突水的非常排水能力应达到3000m3/h以上。采用直排式(一级排水),还应有配套的水仓容量和供电系统与管路系统。

四、结语

1.团柏煤矿的水害要分类治理,重点治理下组煤水害。

2.团柏煤矿开采一定要实施科技治水战略,做到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红,沈文.中国水害预防及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2]张光德,李栋臣.矿井水害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