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编语文八年级第六单教学设计(甄选20篇)

时间: 李欢欢 互汇范文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编语文八年级第六单教学设计(甄选20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编语文八年级第六单教学设计(甄选20篇)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编语文八年级第六单教学设计,本文共20篇,希望大家喜欢!

编语文八年级第六单教学设计

篇1:编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教学设计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陈卫元

一、 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第六单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有两大特点:学习内容,是“高新科技”;学习形式,是“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要围绕这两个特点。也就是说,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自由读写”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去学习一组关于“高新科技”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自学语文的能力。

这其中的教学难点 ,是如何开展“自由读写”。

一是还权与生,将读写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交还给学生。教师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学生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二是授渔与生,将阅读的一般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而不散漫,“读写”能有实效。三是搭好舞台,创设活泼丰富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单调的“读写”,那是索然无味的。

本单元,宜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把整个单元看作“一篇”课文,几篇课文是其中的章节。教学进程,也不宜以课文的'顺序为顺序,而宜以合理的逻辑为序,教学的基本思路:发动准备――自由阅读――综合实践。之所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一是科技文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薄,我们往往觉得“没什么可教”,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二、 单元教学目标 :

1.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见《教学参考书》P440~441)

(1) 掌握课文涉及到的一些高新科技方面的常识;

(2) 增强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树立投身科学、为国出力的志向;

(3)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明白要“善用科技、造福人来”。

2. 使学生掌握序言的写法;能就课文的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作出自己的分析。

3. 使学生掌握或进一步巩固基本的阅读方法,并促其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三、 单元总课时:12课时

整体感知                            1课时

阅读方法交流学习                    1课时

自读、荐读                          2课时

读书交流评比会                      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近科学              4课时

自由作文                            2课时

第1课时    单元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1、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2、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一、了解自己和公众的科学素养:

1、教师下发一份《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学生当场完成。

请按实际情况回答本问卷各个项目

一、判断题

1、地心非常热。

A对  B.错  C.不知道

2、人们呼吸的氧气来自植物。

A. 对 B. 错 C.不知道

3、千百年来,地球上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

A. 对 B. 错 C.不知道

4、最早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A. 对 B. 错 C.不知道

5、抗生素能够杀死病毒。

A. 对 B. 错 C.不知道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病毒是:

A 计算机程序  B 计算机部件  C 寄生在计算机中的微生物  D 不知道

2、DNA是指:

A 提供人体营养的主要物质    B 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物质

C 控制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    D 不知道

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

A、废气排泄过量。B、人口过多造成空气污染。C、氟里昂的使用。D、不知道。

4、如果要确认一种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

A、征求患者的看法。

B、用医药知识来进行证明。

C、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级不服,然后观察、记录,比较两组的结果。

D、不知道。

5、你对算命之类:

A、非常相信

篇2: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第六单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有两大特点:学习内容,是“高新科技”;学习形式,是“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要围绕这两个特点。也就是说,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自由读写”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去学习一组关于“高新科技”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自学语文的能力。

这其中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开展“自由读写”。

一是还权与生,将读写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交还给学生。教师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学生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二是授渔与生,将阅读的一般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而不散漫,“读写”能有实效。三是搭好舞台,创设活泼丰富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单调的“读写”,那是索然无味的。

本单元,宜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把整个单元看作“一篇”课文,几篇课文是其中的章节。教学进程,也不宜以课文的顺序为顺序,而宜以合理的逻辑为序,教学的基本思路:发动准备——自由阅读——综合实践。之所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一是科技文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薄,我们往往觉得“没什么可教”,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见《教学参考书》P440~441)

(1) 掌握课文涉及到的一些高新科技方面的常识;

(2) 增强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树立投身科学、为国出力的志向;

(3)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明白要“善用科技、造福人来”。

2. 使学生掌握序言的写法;能就课文的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作出自己的分析。

3. 使学生掌握或进一步巩固基本的阅读方法,并促其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三、单元总课时:12课时

整体感知 1课时

阅读方法交流学习1课时

自读、荐读 2课时

读书交流评比会 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近科学 4课时

自由作文 2课时

第1课时 单元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1、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2、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一、了解自己和公众的科学素养:

1、教师下发一份《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学生当场完成。

请按实际情况回答本问卷各个项目

一、判断题

1、地心非常热。

A对B.错C.不知道

2、人们呼吸的氧气来自植物。

A. 对 B. 错 C.不知道

3、千百年来,地球上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

A. 对 B. 错 C.不知道

4、最早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A. 对 B. 错 C.不知道

5、抗生素能够杀死病毒。

A. 对 B. 错 C.不知道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病毒是:

A 计算机程序B 计算机部件C 寄生在计算机中的微生物D 不知道

2、DNA是指:

A 提供人体营养的主要物质 B 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物质

C 控制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 D 不知道

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

A、废气排泄过量。B、人口过多造成空气污染。C、氟里昂的使用。D、不知道。

4、如果要确认一种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

A、征求患者的看法。

B、用医药知识来进行证明。

C、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级不服,然后观察、记录,比较两组的结果。

D、不知道。

5、你对算命之类:

A、非常相信B、有点相信C、说不清楚D、完全不相信。

2、教师下发一则调查报告,学生阅读。

我国第5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历时一年多时间,5月19日终于得出结果。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和之后,于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全国(除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外)18岁-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的最新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公众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

公众迷信程度仍然严重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比20的1.4%增长了近0.6个百分点,比19的0.2%提高了近1.8个百分点。与历年相比,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高,但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距离,处于落后地位。早在1985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1990年时,这个数字已经达到6.9%。此外,在对18个国家公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我国名列最后,仅18%。瑞典第一,高达70%。因此,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

不仅如此,在调查公众对封建迷信相信的程度时发现:高达20.4%的公众相信(包括很相信和有些相信)“求签”;26.6%的人相信“相面”;14.75%的人相信“星座预测”;4.8%的人相信“蝶仙或笔仙”;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

年龄越大,科学素养水平越低

需要指出的是,从被调查者的年龄上看,年轻人的科学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同年龄段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科学素养的水平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小。如:18-29岁为3.7%,30-39岁为1.8%,40-49岁为1.4%,50-59岁为1.15%,60-69岁为0.5%。由此可见,面对飞速发展的21世纪,尽快“充电”,已提到每一个中老年人的议事日程。

在对不同职业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调查时发现,学生及待升学人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15.6%;其他职业依次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有关人员、生产工人、商业及服务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相对而言,这可能与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有关。

一年中绝大多数人没去过科技馆

“什么时候能让公众像迷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样迷科学就好了。”著名物理学家赵忠贤院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我们的现状看,要把科学变成像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样通俗的东西,科普工作者还真得多费点脑筋。因为,这次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有92.3%的公众没有参观过科技馆,参观过一、二次科技馆的比例仅为7.2%;而公众参与科技周的人数仅为11.1%。

令人关注的是,根据调查统计,在各种没去科技馆参观的原因中,门票价格并不像通常我们认为的是影响公众参观的主要原因(比例只有1.8%);而“本地没有”却占第一位,比例为57.7%;“没有时间”和“不感兴趣”占第二位和第三位,比例分别为17.8%和8.9%。看来,政府应尽快加大科普设施投入的力度;同时,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科普教育,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例如美国的黄石公园,在进门的时候首先对参观者进行地貌、地况及其成因的介绍,这就是一种科普。可是在中国的景点,听到更多的是仙女、天师的传说,甚至在向导游询问有关地理知识时也只能听到一声“抱歉,我不知道”。

专家介绍,公众科学素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将为有关部门制定科技、教育、科普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也为国家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普研究所负责人表示,现在世界各国都把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作为国家科技战略之一。我们不仅要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状况,也要努力找到如何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途径。

美国、日本、加拿大、原欧共体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和定期地对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积累了大量的连续数据。美国的研究从1972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从来没有间断过。英国科学和工业馆中积累了长达170年的相关资料。学者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分析英国科技传播和经济、科技发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中国科协联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抓紧制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施纲要”和“公民科学素质标准”(2049计划),使我国公众科学素质按照分阶段的不同标准逐步达到较高的水平。

篇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别 云 间

夏完淳

感情:悲——壮

格调:低沉——高亢

教学反思:

专题《汉字》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

2、在游戏和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学习汉字的热情与兴趣。

3、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与汉字的`魅力价值

教学难点:汉字中蕴藏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书法作品

2、猜字游戏(让两学生上台表演)

二、汉字的起源与魅力

1、看图猜字

(1) 象形字:山、水、日、月、火、田、土、目

(2) 指事字:本、末、上、下。

(3)会意字:如休、明。

(4)形声字:让学生举以“木”“水”为偏旁的字。

如: 木:梅、杨、树、枯……

水:江、河、湖、海……

引导学生发现所列举的字中的一个共同点:如“梅”,“木”表形,“每”表声。这类有形旁声旁的字,我们称为形声字。

总结:在象形、指事、会意、这几类造字法中,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的比重最大。由此看来,汉字是表形、表音、表义的文字。

三、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1、汉字与英文的对比(通过对比,表现汉字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男----an 妇------wan

汉字“男”“妇”的字形,我们可以得知古人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田中干活,女人在家扫地,而英语却无法告知这些信息。

2、体会北京申奥会徽的多重内涵(探究汉字之美 )

四、布置课后作业:

汉字的妙用:列举商品广告使用汉字不规范现象,改正错字。

五、结束语。

教学反思:

篇4: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22  三    峡

【教学构想】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打算用“美”吸引学生,和他们共同去感受语句的音韵美,分析结构的层次美,揣摩描写的生动美,品味语言的简约美,体会情感的变化美。如果学生能感知到这些美,就一定会陶醉其中,被其浸染,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去揽胜。

要实现这些构想,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优美。因此,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开始、小结或者与下个步骤的衔接、过渡处,我都设计了一段或长或短的引导语,力求在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同时,为课堂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氛围;在品味字词的锤炼、品析写景的方法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四字词语和排比、对偶等修辞句式使我的语言更接近文章语言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美”感的获得主要还得通过“感”:感知、感受、感悟。而“感”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读”。因此,读成为了我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方法。

文章短小,如果走马观花,仅从大处着眼,则难得其中三昧。因此,文中的美还需从小处人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对具体的字、词、句、段的品析上,这个环节要舍得花时间,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应充分鼓励,学生肤浅浮泛的理解应给予引导,学生空洞偏离的分析应予以纠正。

美文自然应美读、美教,让学生获得美感,带着这样的收获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体会本文总分结合的层次美和变化多姿的写景方法。

3.学习掌握一些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结构及描写方法。

难点:部分内容的理解和个别特殊句式的掌握。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中国第一大河是--?(长江)

2.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3.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前的三峡。

(由两个简单问题组成的导语,开门见山,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本文所写内容的地理位置、作者及写作年代,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课文的相关资料。)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

(这是对课文的初读,只在准确层面上提出要求。)

二、读课文

1.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作者用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课文,注意节奏、语调。

2.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求读得流畅读出抑扬顿挫。

(对课文的二读,要求由准确上升到流畅和优美。教师的解重在强调本文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音乐美感,而示范则是让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布置学生朗读时,教师就提出了对节奏和语调的具体要求。)

3.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

(这一环节是对二读朗读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因此最好选择四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如果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没有达到要求,这个环节就需要再多给点时间反复读,方法可以是教师的指导读,也可以是学生的互助读。总之,要大多数学生达到标高,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4.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懂。同桌互相翻译,有疑难相互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举手提出。

(这一次读的目的是理解内容,比较适合通过默读进行。浅易文言的翻译应避免教师从头到尾的串讲。先自主探究,再通过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问题,还有解决不了的,留待全班探讨。)

5.释疑,扫除理解障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即“自非亭午,不见曦月”、“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了一句,精简了字词,保持了原意。)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绿潭映倒影”。)

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或”、“有时”都表明情况极为特殊,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行船者是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从而具体表明了夏水之疾。)

6.教师补充学生的疏漏。

(学生在全班提出的疑问,最好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只是给予提示。上面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句式的,具有规律性,教师可举一,让学生反三;另一个则涉及历史背景,可由教师讲解。这两个问题对文章的理解都很重要,学生如果没能提出来,则需要教师补充。)

三、理结构

1.本文是郦道元为《水经》一书做的注释,它虽属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精练优美,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三峡》是其中的代表作,在北魏生产力极为落后、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郦道元到三峡实地考察,且观察四时的变化,大到山水,小到草木无不涉及,绝不是一般的走马观花,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  “尺幅之内,气象万千”,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第l自然段总写了三峡的山势,其余3自然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四个段落,字数相当,排列有致,文面清朗美观(板书文章结构)。

3.对层次的安排有没有什么疑问?

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明确: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同时,第1自然段写山势为这一自然段写水势埋下了伏笔--险峻的山峡造就了江水的湍急,因此先写夏季也使前后文衔接紧密。

(这一次的读也是理解性的读,目的是在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清全文结构,了解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匠心所在。)

第二课时

一、析角度、知方法、品语言

那么三峡的山势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l自然段,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山势的特点,并从文中找出你得出看法的依据。

1.连绵不断,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可以看出来。(翻译)

2.高耸人云,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可以看出来。(翻译)

3.教师对第1自然段中最后一句不太理解,它和这段文字有什么关系?

(亭午、夜分才能见到日月,如果山不高、山不连,都不会形成这种景象,如果说前两句是正面描绘,那么这一句就是侧面烘托,它进一步说明了三峡的山势是连绵不断、高耸人云的。)

(板书:连绵不断、高耸人云)

齐读第l自然段。

4.在座的同学中可能有不少人游览过三峡的风光,老师也曾经两度游历,那连绵不绝的群山,耸人云天的峰峦,雄奇险峻、苍天一线,确实如作者所写,这也更让我们不得不惊叹郦道元的生花妙笔。正是由于他能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注重字词的锤炼,所以才能传神地刻画出三峡雄峻壮美的山势。那么他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呢?作者在字词锤炼上又有什么精妙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赏析文章的后3自然段。

1.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峡夏季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自由读)

夏季景色的特点是水势凶猛。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看出来。(翻译)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已经写出了夏水猛涨的凶险,其余几句起什么作用呢?

讨论后明确:“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一个生动的特例,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了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汹涌向前的狂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侧面的烘托,连“乘奔御风”都不能与江水的迅疾相比,那江流该具有何等的排山倒海的威力!

(板书:水势凶猛)

男生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师小结:这几句,不仅仅只从时间之短、距离之长写了水之流速,它描写的生动形象可以让我们想象出三峡江流的汹涌向前、奔腾咆哮,它可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荡魂摄魄的快感,它还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一首诗,那就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哪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他是不是一味从大处着笔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

(提示:描写角度、手法、炼字。)(自由读)

这一段从细微处刻画,有色彩的对比,如“素湍绿潭”;有动静结合,如“回清倒影”、“飞溯其问”等;有变换角度,如“素湍绿潭”是俯视,“绝谳多生怪柏”是仰视。

5.三峡春冬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郦道元仅用只言片语就勾画出一幅色彩相间、动静相生、俯仰生姿的画面,画面是立体的,有高山也有流水;画面是流动的,波浪在回漩,飞瀑在跌落;画面更是交相辉映的,深潭之上有晃动的倒影;绝谳之巅有婆娑的怪柏,山水之间悬挂着像白练一样的瀑布。这种总体上比较幽静的景象,与上段浩荡迅猛的“夏水”相对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味道,作者用哪一句点出了他的感受?(良多趣味)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文章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三峡的春冬之景呢?

(板书:清荣峻茂)

女生齐读第3自然段。

6.最后让我们看看三峡的秋天又别有一番怎样的景致呢?从哪里看出来?这一段在描写的角度上又有什么特殊之处?

三峡的秋天是寂静、凄凉的。“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点明季节与景物特征(视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写凄清秋景中猿的哀鸣和鸣声在空旷山谷中的回荡(听觉)。“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哀婉的猿声中旅人的悲凉心境。突出听觉。    (板书:寂静、凄凉)

7.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

更加烘托出秋景的凄凉。作者在尽写了山光水色之后将笔触转向“猿”与“人”,从而使全文情景交融,极好地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8.这一句又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早发白帝城》的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不由得让人怀疑李白的这首诗是否是对本文的创造性改写呢?

9.齐读第4自然段。

(整个第四部分是在对全文已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就文章的局部、内容、语言和写作手法进行具体的揣摩和赏析,重点是描写角度和手法,既有认知层面的,又有情感层面的。与《早发白帝城》的联想是一点小小的迁移。按照文章的段落顺序进行,而非由学生自由选择句子品味,可以感受得更细致、更全面、更丰富。揣摩和赏析完每一段后的朗读,则是比流畅读更高一层次的美读,是在感知了文章内涵和妙处后的富有韵味的朗读。)

二、小结、背诵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领略了三峡的秀美风光,品味了精美的语言,那么就请大家高声朗读,试着把这篇短文背下来。

三、作业

如此美丽的风光不仅郦道元津津乐道,它也曾出现在许多其他的文人墨客笔下。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到三峡的文章、诗句?课后可以去查找搜集一下。

(作业着重在拓展、积累。)

【板书设计】

22  三   峡

总写山势:    连绵不断  高耸入云  水势凶猛  (夏)

描写四季景色:清荣峻茂  (春冬)

寂静  、凄凉  (秋)

【教学小故事】

一个虽不完整但美妙的句号

今天的教学按计划进行着,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正好完成最后一个环节: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可是……

“‘林寒涧肃’的‘寒’和‘肃’只有‘清凉’和‘寂静’的意思吗?为什么看到这两个字还给我一种寒冷、萧条、肃杀的感觉?”一个学生举手问,不仅质疑我草草结束这一段的打算,还质疑课本的注释。

“上一段写春天和冬天的景色,林子里也应该很清凉甚至寒冷,为什么不写‘林寒’却写树荣草茂,冬天应该是枯水季节,为什么不写‘涧肃’,反而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又一只手举起来,疑问由这一句联系到了上一段。

“三峡的猿猴难道只在秋天长啸?”

“听到‘猿鸣’而‘泪沾裳’的是哪些人?他们仅仅是因为猿的啼叫声凄凉而落泪吗?”

“我们以前学的写景抒情的文言文,像《醉翁亭记》,作者是以一种思想感情贯穿始终的,而本文第3自然段在流连山水间,感觉其乐无穷,到第4自然段却突然一转,变得凄凉、哀伤了,这是不是太突然,前后太不一致了?”

在一只只手举起来的时候,我心中不但没有焦急,反而窃喜。一堂波澜不惊完全按照我的预设完成的课,常常会令我惴惴不安:学生们投入进去了吗?他们自己思考了吗?而现在我看到了他们始终在投人情感,在开动脑筋。我马上组织大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我觉得‘林寒’不仅指秋天气候凉爽,而且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一样,看到树叶纷纷凋零,秋天的树林就给人萧瑟、寒冷的感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

“你不但有准确的感觉,而且还分析了形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更可贵的是还能迅速地联想到意境相似的诗句”。我情不自禁地夸赞道。

立刻,又有一个学生手没举就站起来了:“那么,‘涧肃’ 的‘肃’也应该不单是客观描写,更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了,这个‘肃’字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山涧寂静是因为雨水少,不再听到水声潺潺,全没了春夏时节的勃勃生机,因此让人觉得肃杀、凄凉”。我欣喜于他一点就通的悟性,同时还惊叹他能把前一个同学的回答上升概括为“客观描写”和“主观感受”的准确性。

“那上一段冬天的‘涧’应该更‘肃’,怎么反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这不是矛盾吗?”看来这个学生还是念念不忘他前面提出的疑问。

“我想那一段的描写是有所侧重的,重点写春天的景色”。

“猿猴当然不是只在秋天长啸,但声音之所以凄凉,主要是因为秋天的山谷显得特别空荡,回声传得特别远”。

“‘泪沾裳’的应该是孤身在外的游子,本来一个人远离家乡、亲人,心情就够悲凉的了,再听到这样凄厉的‘猿鸣’,怎能不潸然泪下?”    ’

“我看不一定,可能也包括捕鱼的人,他们长期在这地势险要、水流湍急的地方打鱼,肯定有不少亲人葬身鱼腹,夏季水流太急时,没法捕鱼,还要饿肚子,想想自己悲苦的生活,日日听着这样的啼叫,也会落泪的”。

下课铃响了好一会儿了,讨论还没有结束,我只得叫停了。虽然学生们的争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我心中的喜悦和欣慰却充溢心间。这样的学生多么令人惊喜,这样的课堂多么值得期待。这最后五分钟的波澜掀起了高潮,它的出现为整堂课画上了一个美妙的句号。

23  右  溪  记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课文已有详细注释,学生利用注释基本能读懂文意,因此,可采取学生自译、互译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疏通文章大意,有问题的词句可由各小组代表提出,并在全班交流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由于本文的主旨较为隐晦,教师应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作者生平的资料并互相交流,并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以及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根据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文言文应在熟读背诵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背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文章语言的风格,领悟作者的写作技法。同时,还应加强对常见文言词语的归纳积累。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善于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技巧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并善于在美好大自然中发现情趣的情怀以及所寄托的身世之感。

3.品析文中清淡简洁、纯真自然的语言风格。

4.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并善于在美好大自然中发现情趣的情怀以及所寄托的身世之感。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技巧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难点:品析文中清淡简洁、纯真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生平的资料并互相交流。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由学生感兴趣的名山名水引出右溪这个环境十分优美的地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可由作者的生平简介导人,为理解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怀做准备。

二、感知课文,归纳积累

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请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语气,读对停顿。

2.由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理解文章大意,并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在四人小组讨论时提出来。

3.四人小组互译互听互问互答,并将有争议的问题或大家都感到有些困惑的问题提交全班合作探究。

4.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合作探究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并引导学生归纳本文一词多义的词语及常见文言词语。

一词多义词如:为

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动词   成为)

为之怅然           (介词   替)

俾为亭宇           (动词   变成)

为溪在州右         (连词  因为)

常见文言实词如:

悉:全,都      名:说出      状:形容

俾:使          裨:增益      抵:到达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文言文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归纳、积累是想让

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为拓展阅读所需的迁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根据预设目标及生成目标将问题进行整合,由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这些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如:

1.右溪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奇特的地方?

2.作者为什么会因右溪景物无人赏爱而怅然?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右溪奇特的自然景观有:

两岩怪石盘层,清流洄悬激注。

2.作者对右溪景物无人赏爱“为之怅然”的原因:

一是因为右溪水清、石怪、境幽,值得赏爱而无人赏爱。

二是因为由此引起作者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内涵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深入地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及由此引起的怀才不遇之感,让阅读成为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打破了文言文教学只重词句不重文化内涵的模式,做到了“文”、  “言”并重。)

四、品析语言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品析本文简洁淡雅的语言风格。如:

用“欹嵌盘屈”四字就把石头的奇形怪状写得历历在目;写作者的身世之感,一个“怅”字即表现得淋漓尽致,收到了以少胜多之效。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符合新课标关于“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

五、领悟写作特色

1.抓紧特征描写景物。

讨论明确:

写溪抓住“小”的特征。

写石抓住“怪”的特征。

写水抓住“清”与“激”的特征。

写木竹抓住“重阴”的特征。

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讨论明确:

第一层重在描写,正面描写溪水,通过写石写树侧面烘托溪水。

第二层抒写由小溪引发的感慨,以议论为主兼以抒隋。

第三层写对小溪的修葺和美化,用的是记叙,而命名与刻石的来由则用诠释说明的方法。

(这一环节是对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进行探究归纳,符合“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景物”的单元教学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迁移能力。)

六、拓展延伸

运用本文学到的写作方法,以《故乡行》或《家乡的小河》为题写一篇游记,也可自拟题目。

(这一环节是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加深,有利于学生写作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学小故事】

这是一篇较“生僻”的课文,我曾经在教学本文时未向学 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也未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互相交流,因此,在教学进行到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时,有许多学生对作者为什么会因右溪景物无人喜爱而怅然这个问题不能准确回答,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是这里的景物太一般、太没劲,比不上“九寨沟”,作者自感白游一趟,所以感到怅然。我立马意识到这位学生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他没有了解作者的生平,没有了解作者此时的处境及心境,当我让学生搜集了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并互相交流后,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便有了质的飞跃,我因势利导将文本与作者生平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探究到怅然的根本原因,学生觉得很好理解,并进一步体会到这么精短的游记竟能融人作者这样的个性与情怀。看来,有些文章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将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等忽略,事实上,这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人理解。

24  小石潭记

【教学构想】

《小石潭记》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文章以简练的文字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刻画细腻、逼真,全文有声有色,形象生动。

而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情景交融。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教师要架设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注意在难点处的巧妙点拨,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其丰富的想象力,为理解课文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多诵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及情操的陶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人

交流查找的关于柳宗元及《小石潭记》的背景资料。

(课前已布置下去。资料的搜集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学生还要学会整理有价值的信息。)

二、放课文录音,请学生正音

(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听、读,在此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可以就如何掌握停顿、重音、语调、语气等进行朗读指导,整体感知课文。)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弄清楚重要的实词或虚词,并用标记法做上记号。这一环节可帮助学生学会探究,主动意识得到增强。)

四、分析课文

1.课文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面对如此幽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要顺势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特别是提到小石潭周围的环境的时候更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揣摩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可以发挥想象作形象的描述。

(抓住文中相关写景的句子,注意语言的生动和凝练。)

4.与柳宗元对话,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为题,进行说话训练。

(此问题设计注重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

6.写作技法的借鉴。抓住任何一处谈谈体会。

学生可从这些方面人手:

①“动”与“静”;②“对比”与“烘托”;③抓镜头的写法;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⑤修辞手法;⑥情景交融。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写景特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观察你所熟悉的某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自己的感受。(二三百字)

(读写结合,让学生借鉴写法并得到有效的训练。)

【板书设计】

24   小石潭记

石    奇

树    美           凄神寒骨

水    清           悄怆幽邃

鱼    乐          (寓情于景)

【教学小故事】

《小石潭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将政治上的失意融人寻访山水胜景的闲情雅趣之中,使情与景水乳交融别具一格。我教《小石潭记》时,将其作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范文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是讲授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当我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面对如此幽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为什么?一开始,学生不知所措。看到这种情况,我灵机一动,顺势引导学生比较其他一些游记散文,大多写的是名山大川,为何柳宗元却偏偏对那些无人光顾的无名景点情有独钟呢?学生畅所欲言:因为在这里感触很深。我继续追问:有什么感触呢?学生说作者感到凄清,那我继续发问:作者心境的凄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你能结合写作背景谈谈理解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柳宗元的游山玩水实则是内心精神世界的苦闷郁烦的表现,是借游

山玩水来排遣自已内心的抑郁苦闷,所以文章虽写“心乐之”,细细体会之下,何乐之有?待学生领悟这一点后,再顺水推舟,放手让他们自已去寻找能体现这一写法的其他地方。这样,学生认识到诸如写“似与游者相乐”等看似写鱼的自由、欢快,实则写出了人的孤寂忧伤,学生领会到作者本想借山水排遣内心郁闷,反却在游玩后更添了几许忧伤,这是眼前的景触发了内心的情,可以说,这种观点正概括体现了这篇山水散文的独特思路。这种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做到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带有启发性、思考性和思辩性,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融人了思维发展的训练目标。

25  短文两篇

【教学构想】

《短文两篇》所选的两篇文章虽然文字不多,却十分优美。

对于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笔者有以下思考:

1.注意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因离我们时代久远,且文字简约、语言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涩口,难以理解,因而产生厌恶情绪。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挖掘教材中新颖有趣的内容,补充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

2.重视对课文的诵读。

“教学千法读为本”,这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诵读形式交错进行,在反复的诵读中,感知文章的大意,品味语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知识底蕴,培养文言语感。

3.注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文言文课堂教学大多还是教师“包办”,学生在被动中接受教师的所谓知识传播。其实,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规律,要让学生善用归类:比较法进行词句学习,总结归纳,长期坚持,学生的积累多了,理解能力也就会提高。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生在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达到知识的积累的目的。

4.注意“文”、“言”并重。

在教学中应以“文”的领悟带动对“言”的理解。因为文章中的词句只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文”才是“言”的最坚实的根基。如果只着眼于词句的学习,而忽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思想感情,那必然是舍本逐末。对于第二篇短文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并联系实际,注重唤起学生的体验,希望能在处世态度方面给学生以有益的启示。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以背诵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回忆旧知,导人新课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自己的记忆库,背诵一些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文。(《望岳》、《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湖心亭看雪》等)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欣赏一篇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回忆诗词导入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入境。)

2.学生自己书写标题,解题,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把书写标题及解题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从旁补充,意在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

二、反复诵读,师生探讨背诵的方法

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

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总结: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概括性不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提升明确。

师:学无定法,关键是适合自己。今天咱们不妨用这些办法来学习这篇小品,看看最适合你的方法是什么?

(这一环节为全堂课的学习定下主调,以诵读作为学习的主旋律,将文言文的背诵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克服畏惧文言背诵的心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与规律。)

三、利用翻译记忆法,初背全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短文中的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如有拿不准的可以与同桌商量,仍然无法解决的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老师预留的地方。

2.教师明确重点字词。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阳欲颓:坠落  四时俱备:都  能与其奇者:参与;杰出

3.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

4.学生尝试背诵短文。(若不能背可以读文)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仍是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本功打基础。)

四、品读短文,感受文字魅力,再背短文

1.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师:有的同学记性不错,已经背的八九不离十,有的同学还需努力。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2.合作学习,赏读语言,美读全文。

①分小组承接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描绘美景,赏析重点词语。

师:已经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背诵短文了,可是我最大的遗憾是这样一篇漂亮的文章我们却还没有读出情味,让它焕发出生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描绘文中抒写的美景,让文字美起来。

②集体交流各小组讨论成果,创造意境,描摹美景。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山水相伴相映,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人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人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绚丽动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③各自在音乐中尝试美诵全文。

(这一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理解文章所创造的意境。)

五、小组竞赛,美诵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小组接龙训练背诵短文,推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

2.小组间开展竞赛,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评价标准:字音准确,抑扬顿挫自然妥帖,感情充沛,能给人美的享受。

辅助手段:教师提供一些乐曲供学生自由选择。

3.在评点中自然总结出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这一环节以多种形式的诵读来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同时启发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将之表现出来。当短文在学生的诵读中焕发出生命的时候,文言的魅力就以最恰当的方式感染了学生。)

六、布置作业

1.将这篇短文声情并茂地吟诵给父母听。

2.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第二课时

师生共同赏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预习成果,疏通文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借助页下注释,读准字音。

2.反馈预习情况。向大家推荐认为值得积累或要引起注意的字词。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词请求帮助。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  遂:于是,便  至:到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

3.请学生翻译全文,要求其余学生能做出中肯评价。

4.全班齐读短文,要求字音准确,句读恰当。

(考虑到本文篇幅不长且难于理解的字词不多,因此本文对于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以交流预习成果的形式展开,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及能力。)

二、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请同学说说对苏轼的了解。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2.教师补充对苏轼的看法。

师:关于苏轼,刚才大家都说了,苏轼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地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他们真的该好好地学一学苏轼,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苏轼这里获得使人生快乐的真谛。

(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了解苏轼,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多些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中哪一个词可以让我们看出苏轼此时的处境?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苏轼心情如何?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日:“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旬。苏轼要养活一家老小,好像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麻植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吗?

大致明确“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提示学生揣摩下列句子,边读边品,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提示:为什么独寻张怀民?

补充资料: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有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3.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直接从“闲人”一词切入,在整体把握作者情致的基础上,再逐句抓住重点字词品读作者的情感。教学中,始终要将读和悟紧密结合,并且教师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探究的气氛。)

四、品味写景的妙处

1.“一切景语皆情语”,有这样一种赏景的心情,看看作者眼中的景致又是如何。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有表情地诵读。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象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美;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美景了。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人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3.学生背诵此句。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文中景物描写,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

五、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的美景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呢?读写景句子。

抓住“空明”突出心的干净、澄澈如水。

2.心静如水,多好的评价啊。设若教师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续一句诗文,大家来看看哪一句最合适。

①丛中蛙鸣一片。②院外遥闻几声狗吠。③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④空中流萤飞舞。

(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探究。)

师:正如大家的意见,因为苏轼描写的夜景是宁静淡雅的,这4句中任何一句添加进去,都打破了这种气氛。作者在这时候的心情就像他描写的景色一样宁静、深远。

3.指导朗读,学生尝试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①讨论本文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出怎样的情味?

②有感情地背诵短文。

(这一环节旨在探讨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主要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创设一个续写的情境,学生通过交流、争论、思考、分析、选择来体味文章的意境,进而进一步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六、联系现实,体会作者情感

1.徜徉于两篇美文中,我们也由衷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大家也经常有机会接近大自然,为什么我们的眼中却不曾发现这样的美景?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

(学生联系自我,结合现实自由做答。)

2.司马迁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名利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大家一起念。

,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3.教师小结:

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第二句,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三句,苏轼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地去领略生活。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在此,我也送给大家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我们人生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豁达,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4.全班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本环节主要是想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人拥有乐观的心态的可贵,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的小结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境去感受,用怎样的方式去发现。启发学生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七、布置作业

1.诵读两篇短文。

2.这两篇短文意韵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就其中一篇写一段读后感。

3.搜集一些写景名句、名篇准备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25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感慨     山川之美            古来共读

仰视:高峰如云;    俯视:清澈见底       层次分明

平看:两岸石壁;    青竹翠林             视听兼融

绘景     晓:  雾将歇,袁鸟乱啼                   动静结合

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                   表达多样

感慨     期与谢公比肩  自豪

记承天寺夜游

绘庭中景色    月色    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抒闲人情怀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26  满井游记

【教学构想】

本文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山水游记小品,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前面四篇文言文游记,基本上能够自主独立阅读本文了;且八年级的学生以前也学习过现代文的游记,具备按游记的特点来分析本文的能力。

所以我的教学流程设计为:读一说一品一写。

本文的生字词较多,一定要让学生课前预习,正确掌握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才能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准确无误地疏通文章、掌握文意、开展迁移拓展的目的。(最好在预习时能熟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以达到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学生读了课文,可借助课后的“理解探究”先自行分析,然后教师在学生已经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甚至是比较阅读或者迁移拓展,对学生进行更高能力的训练。但是如果学生的文言基础较弱,可适当把要求定低:弄懂文章的大意,会翻译文章,能够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意思、用法,能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自主灵活地处理课后的练习即可。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写景层次,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学常识。

2.学习细致地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北方早春美妙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体味、品析课文高超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要求:

1.本文生字词较多,认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

2.自己试着翻译课文。疏通文意,记下有疑问的地方。

3.有条件的同学查找课文的相关资料(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课文涉及的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指图评说:

同学们,我国的南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前面我们在郦道元的陪同下游览了长江的-二峡;在元结的指引下,观赏了湖南道县的右溪;在柳宗元的盛情下,游览了永州的小石潭;在陶弘景相伴下,游览了江南美丽的山山水水。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外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踏青去!

(有条件的可以找来记录北方初春的录像带播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借助课下注释介绍作者和写作的背景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也可以是教师范读,让学生更有一种亲近感。)

教师提示应注意的问题:①字音;②停顿;③语调的轻重缓

四、检查预习情况

引导学生读准字词。

五、学生自行朗读课文

要求:①大声,正确流利,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③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

(课堂上的朗读,可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学会对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的体会和品味,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通过朗读吟诵,可以让课文的词、语、句、段、篇顺利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译读课文,划出疑难词句或者认为值得推荐的词句

要求:先自行译读,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同桌译读,还可以几人小组译读,形式不限,以弄懂为目的,记下自己或小组的疑难问题,也可以是认为值得向全班推荐的语、句、段。

七、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疏通文章

让学生们互相质疑、互相答疑,尽量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只伺机适当地点拨引导。

第二课时

一、选读课文,揣摩妙点

教师:这篇课文充满了“美”,请同学们就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找出实例,用课文“美在……”这样的句式说话。要求每人都说,至少要说一句话。

(此环节的目的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深层探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求:①自读课文,认真查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实例;

②如有疑惑,可以自行找同学互相探究,也可小组进行;

③能清楚无误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④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侧面来说。

二、读课文、写“话”、“美点赏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喻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与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情,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如果学生不能找到美点,教师可做示范,教师的示范可做成多媒体,从视觉上来刺激学生,激起他们的兴奋点。)

如:美在文章开篇写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城外春色春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找到自己关注的热点问题,才能打开他们思维的大门,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变“提问手段”为“引领手段”、“交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

三、小结

课文共写了这样几方面的美:

1.课文的写景之美:

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春柳之美、春苗之美,它们构成了一幅北国郊原的早春风光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2.课文的写人之美:

作者写了游人的几种情态:饮泉水煮茶的人,显得清雅而悠闲;边喝酒边唱歌的人,显得豪爽而痛快;穿着艳丽服饰的女子,显得从容而舒适。这各得其乐的种种情态,无疑是一幅郊原春游图。

3.课文的写物之美:

曝沙,写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写鱼的自由天真。作者通过鸟、鱼一静一动的情态,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作者甚至发现和感受到在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

4.课文的写情之美:

作者的情,表现在出游之际。来到野外,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树,闻到滋润的泥土的芳香,他快乐的心情就像脱笼之鸟一样,飞向那辽阔的春天原野。作者的情,还表现在写景、写人、写物之中,表现在他游玩之后的美好感受中。

四、比较阅读

将本文同本单元前四课山水游记进行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五、作业

撰写课文的欣赏短文。

【教学小故事】

美在“舌战”之间绽放

一切都没有任何的征兆。  只因为我在课堂上随意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打破了教室的平

静。读完了课文,大家感觉文章如何?”

“作者描写得太美了!贴切形象!”南洁赞叹道。

“美什么?读起来那么拗口。”陈龙似乎很不屑。

立即有学生附和二人的意见。没想到课才刚开头就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但我转念一想,让学生在“议”中“读”,“议”中“品”,“议”中“析”,逐层深人,自己少讲或者不讲,引导点拨他们的争议,用课文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肯定比我教条地说教、“满堂灌”,效果要更好,说不定学生的争论还能挖掘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宝藏”,让他们在辩论中统一看法,达成共识,达到我的教学目的,不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我决定顺着他们的争论,顺其自然,把“争论”进行到底。

一节课完全成了学生的“辩论赛”,我真正成为了“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表面上看来,我设计的教案程序被打乱,没有严格按教学的程序来执行,整堂课都完全交给了学生,只是在争议课文的“美”与“不美”,好像是一堂课45分钟极大的浪费。可我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文的知识却全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落实,甚至比我预想的效果更佳。

每一堂课都是实际的,学生更是一个个充满了个性和灵气的多变体,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能掀起一场“课堂的革命”,他们在这场“革命”中搜寻、收集、筛选、探究、归纳自己的“论据”,收获着“集体的智慧”,吮咂着“文学的乳汁”,吸取着“知识的甘露”。这不正是新课标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吗?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能伸缩自如地引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备课中的认真细致,真正地“备学生”--为学生而备课,了解学生,把教材用活、用透,让教材为我所用,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步骤都深深地进入课文,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之中真正有读的酣畅,有听的热情,有思的激动,有说的明快,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新课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

27湖心亭看雪

【教学构想】

这篇文章对于中学生而言,其艺术特色和内涵情致,都是值得鉴赏品味的。因此,这就成为学习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就文章本身而言,因其短小且注释较详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半的文言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文意的理解上不会存在很大的障碍。但在理解本文内涵情致上,因对作者和时代背景不了解,故有一定困难。为此,我对教材作了这样的处理:①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查阅有关作者生平资料,理解文章大意;②品读赏析,自主阅读,采用层层设问、引导启发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认识作者,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③与柳宗元的《江雪》诗进行比较阅读,加深文章主旨的理解。对于作品艺术特色的体会,我采取了假设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体味其中的妙处。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理解古文的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赏析雪后奇景,体会用白描手法的妙处。

难点:认识张岱,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激趣

大家都知道,学习语文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美景。此前,我们随郦道元领略了三峡的壮美风光,欣赏过元结笔下右溪的奇异风景;感受了小石潭的幽清,也体会到了满井初春景色的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再跟随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一起去欣赏一下湖心亭的雪景,说不定你会有新的发现。

(板书:湖心亭看雪)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资料,初步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

2.检查学生对词句的掌握、理解情况。

重点解析下列词句:

是日  更定  拥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焉得  强饮  客此  痴

3.齐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

(本环节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把握情况,特别是学生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下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学生也能适时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本环节旨在通过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为品读赏析的有序展开做好铺垫,从而使品读赏析具有整体性。)

四、研究问题、品读赏析

让学生对以下问题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提示。

1.作者交代了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间去赏雪?他到底赏的是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提示:在严冬凌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其他人会在做什么呢?结合作者的生平、性格思考。

明确:他追求的是一种唯我独在的山水之乐,舟子话语中的一个“痴”字,反映出他不同于别人的超逸和清雅。

2.文章的题目既然是《湖心亭看雪》,那么张岱眼中的雪世界是怎样的呢?请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加以评析。(雪景描写有何特点?)

明确:①句子:“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写景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整体描写部分,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局部描写部分,采取了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

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学生找出体现景物特征的词语(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替换比较法体味用词的准确生动。

(将以上词语分别改为:一色,一道,一座,一只,两三个。替换后景物缺乏神韵也不符合雪夜观景的实际,减弱了画面的朦胧美,还失去了作者有意将上下一白的大背景与特写小景物对比的意味。)

④采用白描手法,文字朴素简练,不加渲染,抓住景物主要特征,简笔勾勒。

3.人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你从张岱对雪景的描绘中发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抓住景物的特点,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不难体会出作者正是以雪景的阔大来衬托人的渺小,抒发了人在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感慨,表现出自己不同于流俗的清高个性。

4.这么独具一格的雪景是仅有作者一个人欣赏吗?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呢?

明确:不是。还有在湖心亭对座饮酒赏雪的两个金陵人。

5.①作者巧遇这两个金陵人时的心情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a.惊喜,愉悦。这一惊叹虽发自二客之口,实为作者心声,但作者并不直言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和惊喜,反写二客,这种反客为主的手法体现了作者用笔的巧妙。(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在当时逢遇知音,不可不饮,且是连饮三大杯,由此可以想见“酒逢知己干杯少”的名句。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b.惆怅,思念。“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同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和遭际,所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生活在清王朝,点明“金陵人”,更未言再见之期,顿生惆怅,暗示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②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找找是哪一句?

明确: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选用明朝的年号纪年,身在清朝还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可见作者对故国有着深深的思念。

作者是一个人去看雪景的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是的。“独往湖心亭看雪”。

可是明明有舟子一同前往,作者为什么又说的“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起看雪景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雪景。

这个“独”字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本环节主要从记叙的几个要素出发来分析课文,抓住特殊的时间、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真实可感的情感抒发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了解作者的为人。品味重点语句和比较的阅读鉴赏方法有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也让学生学到了阅读鉴赏的方法。)

五、比较探究

指导学生比较探究本文与柳宗元诗《江雪》的异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1.全班齐声背诵《江雪》。

2.《江雪》一诗中也有对雪景的描写,其与《湖心亭看雪》的雪景描写有何异同?请作赏析说明。

明确:柳诗是从视觉着眼,写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着眼于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最后才点出“雪”字,是以果溯因:张岱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是由因见果;柳诗写人鸟无踪是为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张岱写“人鸟无声”则是为下文写有人冒寒观雪作对比。

3.探究思考:

①如果时空可以移植,让张、柳相遇湖心亭,你认为张岱眼中的雪景柳宗元能看懂吗?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这个问题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

②再统观全文,你能说说作者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明确:很多同学可能会用文中的一个“痴”字来概括作者为人,这样理解还不够深入。实际上,“痴”只是内在个性的外现,它包含了作者文人雅士所独有的清高、孤傲的品性和对故国的痴迷怀念的心情。

(本环节以比较探究的方式,将诗与文进行描写特点与抒发情感两方面的比较赏析,旨在深入理解课文,深入认识作者张岱。是“知文论人”阅读方式的有益尝试。)

六、小结

曹雪芹在《红楼梦》结尾写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来表达自己创作《红楼梦》的辛酸,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理解了曹雪芹。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的

“痴”了吧!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对故国的思念,更痴迷于超然于世的雅情雅趣。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来感受作者的情趣。

【教学小故事】

这篇教学小故事是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重新整理而成的。上完这堂课后,我从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课前一直担心的问题总算是较圆满地解决了。而在此前,包括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还在担心学生能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

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是因为在我所教的另一个班的教学中,我采取的是不同于这次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读,以讲代学。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了我的讲授,仍是一脸的茫然和不解。最后的反馈证明了我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失败的,因此我考虑到改变一直以来学习文言文的方式。

当我陈述完“导入”部分的内容后,学生的反应很平淡,他们已经作好了接受我的讲授的各项准备,就只等我来往下讲了。按照教学设计,我要求学生交流各自查找的有关资料,并能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且需把难于理解的问题提出来。早已习惯由我来疏通文意的学生明显地感到了不适应,但在我的鼓励和相互间的协作下,他们对文章的大意有了较明确的理解。得到了我的肯定,学生的兴致与积极性被鼓舞和调动起来了,我想,这应该是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的一次小小的成功吧!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于是,我向学生出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学习要求,让他们先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来回答这些问题。按问题的顺序,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在更定时分去看雪?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时,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有的回答他可能是失眠睡不着觉,有的认为他并未追求什么,只是想看雪罢了……面对学生的回答,我意识到学生的自主阅读脱离了文本,这样是难于理解文章内容的,我开始顺势引导他们:更定是现在的什么时候?这个时候人们一般会做什么?作者对雪景抱着怎样的态度?能否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受到启发的学生重新把目光集中到了文本上来,他们找到了舟子的话中的一个字眼“痴”字,结合了自己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纷纷在下面说道:作者追求的是一种唯我独在的山水之乐,反映了他不同于别人的超逸和清雅。而在探究理解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上,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是一个“狂”人,一语激起千层浪,同意的、反对的学生都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好不热闹!在大家细心的分析和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们看透了“痴”字包含的丰富内涵。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奇怪回答,一次又一次的提示启发,使他们渐渐有了立足文本分析课文的意识,自主阅读的效果开始显现,尤其是在进行诗文的比较阅读时,他们都已能根据文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发表看法,回答虽混乱无序但明白于心,我又怎能去强求甚至否定他们的回答呢?

一堂课下来,我没有料想到的是,课堂上的一次临时教学方式的调整能让学生依靠自己的阅读收到如此好的阅读效果,我在课堂做的工作仅仅是提示引导,学生就能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发掘文章内涵,了解作者的为人和思想感情。这都得益于让学生真正地去体验了阅读的过程,给了学生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的空间,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理解、体验、感悟、启迪、熏陶和乐趣都是通过自主阅读才得来的,回想课堂上的学生激烈的争论和有个性的回答,再想想自己以前的教学,我突然发现还学生一片自己的阅读天地原来如此容易,也如此重要,我还犹豫什么呢,赶紧给我的学生们更多更广的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吧!

2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构想】

诗歌的教学中反复吟诵是少不了,而我的学生恰好对朗读有着浓厚兴趣,但由于基础一般,他们对诗歌的读往往只能停留表面,不能深入研究。针对学生的现状,我大胆尝试解放学生,还其自主的天空,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读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我又层层推进,在每个读诗环节提出一定的要求,从而掌握品析诗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环节上以读为基础、逐步深人。这首诗歌的教学,我觉得有几点把握得较好:

1.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作用。

2.知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歌行体的特点;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概况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在课堂中有明显提高。学生基本能掌握品析诗的方法。

3.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使各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教师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1.有些环节的合作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缺少一定的思维深度。

2.主观上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想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充分调动个别基础不好的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领会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开阔胸襟和与朋友惜别的真。

3.学习赏评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品味语言,理解诗的内容。

篇5:编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陈卫元

一、 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第六单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有两大特点:学习内容,是“高新科技”;学习形式,是“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要围绕这两个特点。也就是说,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自由读写”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去学习一组关于“高新科技”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自学语文的能力。

这其中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开展“自由读写”。

一是还权与生,将读写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交还给学生。教师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学生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二是授渔与生,将阅读的一般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而不散漫,“读写”能有实效。三是搭好舞台,创设活泼丰富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单调的“读写”,那是索然无味的。

本单元,宜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把整个单元看作“一篇”课文,几篇课文是其中的章节。教学进程,也不宜以课文的顺序为顺序,而宜以合理的逻辑为序,教学的基本思路:发动准备――自由阅读――综合实践。之所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一是科技文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薄,我们往往觉得“没什么可教”,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二、 单元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见《教学参考书》P440~441)

(1) 掌握课文涉及到的一些高新科技方面的'常识;

(2) 增强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树立投身科学、为国出力的志向;

(3)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明白要“善用科技、造福人来”。

2. 使学生掌握序言的写法;能就课文的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作出自己的分析。

3. 使学生掌握或进一步巩固基本的阅读方法,并促其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三、 单元总课时:12课时

整体感知                            1课时

阅读方法交流学习                    1课时

自读、荐读                          2课时

读书交流评比会                      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近科学              4课时

自由作文                            2课时

第1课时    单元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1、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2、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一、了解自己和公众的科学素养:

1、教师下发一份《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学生当场完成。

请按实际情况回答本问卷各个项目

一、判断题

1、地心非常热。

A对  B.错  C.不知道

2、人们呼吸的氧气来自植物。

A. 对 B. 错 C.不知道

3、千百年来,地球上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

A. 对 B. 错 C.不知道

4、最早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A. 对 B. 错 C.不知道

5、抗生素能够杀死病毒。

A. 对 B. 错 C.不知道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病毒是:

A 计算机程序  B 计算机部件  C 寄生在计算机中的微生物  D 不知道

2、DNA是指:

A 提供人体营养的主要物质    B 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物质

C 控制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    D 不知道

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

A、废气排泄过量。B、人口过多造成空气污染。C、氟里昂的使用。D、不知道。

4、如果要确认一种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

A、征求患者的看法。

B、用医药知识来进行证明。

C、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级不服,然后观察、记录,比较两组的结果。

D、不知道。

5、你对算命之类:

A、非常相信  B、有点相信  C、说不清楚  D、完全不相信。

2、教师下发一则调查报告,学生阅读。

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现状仍堪忧

-05-21

我国第5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历时一年多时间,5月19日终于得出结果。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和之后,于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全国(除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外)18岁-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的最新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公众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

公众迷信程度仍然严重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比20的1.4%增长了近0.6个百分点,比19的0.2%提高了近1.8个百分点。与历年相比,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高,但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距离,处于落后地位。早在1985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1990年时,这个数字已经达到6.9%。此外,在对18个国家公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我国名列最后,仅18%。瑞典第一,高达70%。因此,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

不仅如此,在调查公众对封建迷信相信的程度时发现:高达20.4%的公众相信(包括很相信和有些相信)“求签”;26.6%的人相信“相面”;14.75%的人相信“星座预测”;4.8%的人相信“蝶仙或笔仙”;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

年龄越大,科学素养水平越低

需要指出的是,从被调查者的年龄上看,年轻人的科学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同年龄段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科学素养的水平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小。如:18-29岁为3.7%,30-39岁为1.8%,40-49岁为1.4%,50-59岁为1.15%,60-69岁为0.5%。由此可见,面对飞速发展的21世纪,尽快“充电”,已提到每一个中老年人的议事日程。

在对不同职业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调查时发现,学生及待升学人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15.6%;其他职业依次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有关人员、生产工人、商业及服务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相对而言,这可能与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有关。

一年中绝大多数人没去过科技馆

“什么时候能让公众像迷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样迷科学就好了。”著名物理学家赵忠贤院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我们的现状看,要把科学变成像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样通俗的东西,科普工作者还真得多费点脑筋。因为,这次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有92.3%的公众没有参观过科技馆,参观过一、二次科技馆的比例仅为7.2%;而公众参与科技周的人数仅为11.1%。

令人关注的是,根据调查统计,在各种没去科技馆参观的原因中,门票价格并不像通常我们认为的是影响公众参观的主要原因(比例只有1.8%);而“本地没有”却占第一位,比例为57.7%;“没有时间”和“不感兴趣”占第二位和第三位,比例分别为17.8%和8.9%。看来,政府应尽快加大科普设施投入的力度;同时,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科普教育,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例如美国的黄石公园,在进门的时候首先对参观者进行地貌、地况及其成因的介绍,这就是一种科普。可是在中国的景点,听到更多的是仙女、天师的传说,甚至在向导游询问有关地理知识时也只能听到一声“抱歉,我不知道”。

专家介绍,公众科学素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将为有关部门制定科技、教育、科普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也为国家制定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普研究所负责人表示,现在世界各国都把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作为国家科技战略之一。我们不仅要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状况,也要努力找到如何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途径。

美国、日本、加拿大、原欧共体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和定期地对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积累了大量的连续数据。美国的研究从1972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从来没有间断过。英国科学和工业馆中积累了长达170年的相关资料。学者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分析英国科技传播和经济、科技发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中国科协联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抓紧制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施纲要”和“公民科学素质标准”(2049.计划),使我国公众科学素质按照分阶段的不同标准逐步达到较高的水平。

――信息源:《中国公众科技网》

3、请同学谈谈感想。

4、教师小结:科教兴国,匹夫有责。

二、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1、过渡语:心动不如行动,爱科学、学科学,渠道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阅读。我们的同学中,有许多人喜欢阅读科普作品,尤其痴迷科幻作品。这里,我们奉上几篇反映“高新科技”的文章,那么,一起来吧!

2、

篇6: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2、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中。

3、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教学时间:23课时

26 三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第二课时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 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山)-- 奇险

夏 湍急

三峡 --(美)

(水)-- 春、冬 清幽

秋 凄清

第三课时

一、背诵并墨写课文。

二、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能理解文意,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味文章优美意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芰Α*

德育目标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描绘了优美的山川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庭院月夜小景,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2.比较法。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指导朗读,力求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想像,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背诵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ú)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

(4)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多媒体显示,词语提纲:

学生根据词语提纲,快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四、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激发学生想像。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4.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背课文,深入领会文章的诗情画意。

五、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闲适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背诵思路;赏析文中写景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两篇文章,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v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教师提示:

①读准字音: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溃

②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选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形成板书,理清全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涵泳品味写景的妙处

1.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像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五、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四位同学品评分析,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七、比较阅读,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意境

1.学生齐背两篇短文。

2.提问:这两篇短文意味隽永,富有诗情画意,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并说明理由。

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选择较好的发言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展示的自然美和作者的人情美。

八、布置作业

1.默写《承天寺夜游》。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

用两段文字来表述你学习《短文两篇》的感受。

二、关于举办读书交流会的设想

古今中外咏月的诗文有很多,请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举办一次以“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三、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方今仲秋风起,平原色,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寂然渊视,忧心辞矣。

(选自江淹《报袁淑明书》)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中的画面,并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从秋光入笔,勾勒出一幅画图:时值八月,秋风飒爽,原野舒阔,水鸟集于河中的孤洲上,河湾处的芦苇已近枯黄。这画图很冲淡,既不悲凉,也不绚烂,仿佛没有注入任何感情色彩。其实不然,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恰恰融会其间。当作者静静地凝视这一派秋光时,觉得“忧心辞矣”,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不正是这廖廓的景色给了人以慰藉吗?

附: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绘庭中景色 月色

竹柏

寻张怀民

抒复杂情怀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教学后记:学生能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8 观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3.教给学生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德育目标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比较拓展法。推荐潘阆的《酒泉子》,与本文比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比较阅读,感受不同文体相同题材的文章的区别,并学习进行改写。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

多媒体显示:钱江涌潮

教师讲解: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二、背景简介

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难句,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1)读准字音:

雷霆(tín溃 杨诚斋(zhāi) 艨艟(mén chōn溃┤缏钠降兀lǚ)

倏尔(shū) 一舸无迹(括В 善泅(qiú) 僦赁(jiù lìn)

罗绮(qǐ) 鲸波(jīn溃

(2)辨明词义: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可酌情给予指导。

4.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5.多媒体显示第三段译文,学生共同评点。

译文如下:

吴中地区有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一个个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逆流而上,出没在万仞高的巨浪之中,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而旗尾一点也不沾湿,以此来显示他们的技艺。

学生评点:“吴儿善泅者数百”应翻译为“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旗尾略不沾湿”应译为“旗尾一点也不被水沾湿”。

教师提示:文言文翻译应遵守“信”“达”“雅”三字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一定要一一对应,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弄潮儿的风采。

第二课时

四、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

1.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之盛。

2.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

选两位同学描述,其余同学补充。

学生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教师点拨: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多媒体显示: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画面的壮阔。

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如同山崩塌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教师点拨:这个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动静相衬,起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齐读第二段,感受水军演习场面的壮观。

3.赏析文章精巧的结构安排。

提问: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宏大,观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学生讨论,明确: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精巧的结构安排。

五、课堂小结

我们领略了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的雄奇壮美,感受了自然的非凡魅力。最近又获喜讯,海宁市已于204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著名旅游景点及联合国《世界遗产》博览会上,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申请报告,如果申报成功,这将是浙江省第一个“世界遗产”。到那时候,与钱塘江潮有关的一切艺术作品将会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产”。江山如此多娇。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中是自豪的。让我们继往开来,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努力吧。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把下面这一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教师指导:改写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大多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可以改换体裁,如这次训练要求把词改写成记叙文;可以改换人称,如把词中的第三人称改写为第一人称;可以改换表达方式,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透彻了解被改写的作品和将要改写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各自的特点。

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进行改写。词的上阕写观潮,写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词的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应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学生构思,写作。如时间不允许,可放在课下完成。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完成下列补充练习

多媒体显示:

翻译下列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3.完成课上的改写练习。

第三课时

●活动与探究

一、说话训练

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起,申报理由是什么。模拟申报会,组织同学发言。

二、写作训练

请你展开想像,把文中的四幅画面改写成四个场景描写的片断,用第一人称改写。

三、开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以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荒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bì,增添,补助)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1.为加粗的字注音。

徘徊铭 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②悉皆怪石

③植松与桂

④遂命之曰“右溪”

3.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请选原文的句子回答。

4.全文可分两层,如何划分?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段): 。

第二层( 段): 。

参考答案:

1.pái huái mín馈zhān

2.①江合 ②全都 ③种植 ④就

3.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4.第一层为第1自然段,写右溪的位置、特点和两岸的景色。

第二层为第2自然段,叙述整治“右溪”的价值和开发的经过,点明“右溪”名称的由来。

附:板书设计

观 潮

海潮图-----雄伟壮观

演习图-----场面宏伟 正面描写

武艺高强 与侧面烘

弄潮图-----身怀绝技 托相结合

观潮图-----盛况空前

教学后记:学生能掌握本课的词语,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注重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29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德育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引导学生把握“白描”这一描写手段,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分析作品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在写作中学习借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多媒体显示“西湖雪景”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

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教师提示以下字音:

更(括n溃┒ 毳(cuì)衣 雾凇(sōn溃 沆砀(hàndàn溃 一芥(jiè)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余拿一小船(撑、划)

客此(动词,客居)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试背课文。

四、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多媒体显示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一位同学翻译,学生明确: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学生齐读该段文字,想像画面。教师可显示课本中的配套插图,帮助学生再现形象。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像中的西湖雪景,体味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师提示: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

多媒体显示: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教师讲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4.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

学生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大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描绘、《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观潮》中四幅画面的描写等都用的是渲染烘托的手法。

5.多媒体显示白描手法用于写人的范例,要求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多媒体显示: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选两位同学运用白描的手法说说自己的同桌,其余同学评点。

6.学生背诵西湖雪景的文字,总结作者的语言特色。

学生明确: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第二课时

五、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背课文。

2.提问: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3.学生齐背课文。

六、课堂练习

提问: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学生共同回忆《江雪》,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七、课堂小结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第二课时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学习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人或叙一件事,力求简洁、传神。

2.学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相融的写法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3.写一段文字描写雪景,可以运用白描、渲染、烘托等手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关于举办读书交流会的设想

课外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了解有关西湖的文化,召开一次以“文人眼中的西湖”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关于组织一次诗文朗诵比赛的设想

五、六单元第一次将文言文合编,背诵量极大,为促进学生背诵,可以组织一次诗文背诵比赛,以五、六单元学过的13篇诗文为抽查对象,学生抽签选题,比赛背诵。

四、开放探究

阅读张岱《西湖七月半》,了解感受明末杭州一带士庶僧俗七月十五之夜赏月游湖的风俗,理解文章精到而简洁的议论,细致生动的描述。

西湖七月半

张 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荩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呜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共饮。此时月色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H(huǐ)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抗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茶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提示:本文写西湖七月半看月的风俗,它很鲜明地表现了作者鄙视那些达官贵人豪富无赖和追求风雅生活的思想感情。作者用高度概括的文笔把成千上万的游客归纳为五类逐一评品。第一类是达官显贵,第二类是名娃闺秀,第三类是名妓闲僧,第四类是一些市井无赖、浪荡公子,第五类是一些鄙弃世俗、厌恶繁华的高洁之士。这五类人归纳起来只有两类:真心赏月之人和借赏月之名追欢寻笑或沽名钓誉之徒。作者将前者引为同类,对后者加以嘲讽鄙弃。第二段写游湖的热闹情景,以传神之笔极写一时之盛。第三段写真正懂得看月和领略湖光山色的,只有作者和一些风雅之士,西湖七月半的湖山之美也到此刻才显露出来:“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H面。”寥寥几笔,就把山川风物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关键语句翻译如下: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译文:因此二更以前,人声和音乐声,像沸腾,像摇撼,像发梦魇,像呓语,闹得别的什么都听不见,不好讲话,人们变得像聋子,如哑巴。大船小船一齐靠岸,别的什么都看不见,只见篙打着篙,船撞着船,肩摩肩,面看面罢了。

此时月色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H面。

译文:这时月亮像新磨的镜子,山也重新整妆,湖也重新洗面,山水都重新显出明净洁白的颜色。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译文:月色苍凉,东方将晓,客才散去。我们把船放开,酣睡在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扑人,清静的梦境使人感到非常恬适。

附:板书设计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西湖

天气: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 独往湖心亭

一幅山水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湖心亭奇遇

教学后记:学生能背诵课文,并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老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研读与赏析 o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

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游山西村》陆游

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全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

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

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

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 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

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竞背课文

抽查背诵

■研读赏析

齐背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拓展延伸《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

《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 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使至塞上》 王维

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

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齐读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板书设计:

归田园居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使至塞上

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

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渡荆门送别

首联: 远渡的地点

此行的目的

颌联: 写景(远)

颈联: 写景(近)

尾联: 抒情(思乡)

游山西村

受邀去农家 宁静、欢悦

去山西村的路上 景美

在山西村 风俗独特

别山西村 不舍

教学后记: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能对诗的语言进行品味,能体味诗歌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综合性学习六:怎样搜集资料

训练要求:

1、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

2、选择搜集主题。

3、清理过程。

4、整会材料。

5、写作。

训练时间: 7课时

篇7: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方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方案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蒋健

单元教学目标 :

1、能欣赏文中精彩的演讲,领会演讲的魅力,掌握演讲的特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2、能学习优秀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3、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4、能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能自行设计口语交际题,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悼念玛丽・居里》                                  1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1课时

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

2课时

读书报告会                                         1课时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3课时

语文活动:演讲比赛                                 3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精彩演讲,本单元的课文有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真挚的悼念,有左拉对英年早逝的莫泊桑的深情回忆以及精辟的评价,有公刘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幽默答词,有北京申奥陈述发言的热切诚恳和翩翩风度,也有克努特・汉姆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激动、谦虚。六篇演讲各具特色,或真挚,或幽默,或诚恳,但都同样精彩,令人叹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名家的风采,也能让他们学习那些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更能使他们领会演讲的魅力,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由”二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如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口语交际题等,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但“自由读写”不等于“放羊式读写”,教师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尤其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让他们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新课程 伴你学语文》。 明确任务。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等。

3 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 讨论,交流。

4 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

[4]

篇8: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新闻写作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新闻写作教学设计

精彩开篇词

进入信息社会,新闻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新闻的海洋中,新闻不仅是我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享受社会主义民主权利、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不仅要读新闻,而且还要认识新闻,培养新闻意识,学会新闻写作,这对于我们将来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学习目标

1、学习采访新闻的方法技巧。

2、了解新闻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3、了解新闻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新闻载体。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根据自己的采访情况和搜集到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新闻。

二、写作导航

同学们,在刚刚学习的第一单元的几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的新闻是哪一篇?对如何写新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技巧吗?

要想写好新闻,首先要熟悉新闻的种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其次要知道新闻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一般而言,一篇新闻可以分成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背景。

(一)设置醒目的标题

消息的标题是全文的眼睛,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它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主题式。如:

(1)胜利截流腰斩“黄龙”

(2)国民遇难海里挣扎首相挥汗球场尽兴

主题式标题直接揭示文章的核心。

2.主题加引题式。如: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引题)西藏打击乱捕滥猎不法分子的活动(主题)

肩题也称引题、眉题,在主题的上面,从一个侧面对主题作引导、说明。

3.主题加副题式。如:

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主题)

希望有关部门舍繁就简,多办实事,加快住宅建设步伐(副题)

副题也称子题、辅题,在主题下边,对主题其补充、注释的作用。

4.完全式(主题加引题、副题)。

如:屡遭打击流浪异地而不改其志(肩题)

勇哉,科技铁汉刘忠笃!(主题)

如:二十年获三十多项创造性研究成果,七项受到奖励(副题)

(二)提炼精彩的导语

导语是消息写作的重心,是消息的头一句或第一段话,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导语有以下四种形式:

1.叙述式:是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对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作扼要的叙述。

2.描写式:是对消息中的主要事实或某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作间接的描写。

3.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作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

4.提问式:是把主要事实用提问的方式写出来,使报道的问题更为尖锐,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三)展开丰实的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其结构形式有两种:

1.先后顺序。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2.逻辑顺序。即按事情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并列、主次、点面等关系)安排层次。

(四)介绍背景和结语

消息的背景和结语是一篇消息中可有可无的内容。

1.背景是指消息所报道事实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消息使用的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1)对比性的;(2)说明性的;(3)注释性的。

2.结语。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有的消息已经把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语了。常见的结语有下面三种方式:概括小节式;预测趋势式;提出问题式。

三、例文引路

新学期、新气象、新面貌

一个漫长的'寒假已过去,迎来的又是一个美好的春天。在这万物复苏的时刻,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征途。

在过去的征程中,曾拥有过欢笑,拥有过阳光,这都已成为永远的记忆,现在加上一把锁将它封锁起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学期正在向我们招手,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向新学期的目标迈进!

今天的校园、办公室、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老师、同学们也都穿着崭新的衣服,他们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校园里到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祥和向上的新气象。

新学期,“新”希望,每个同学都给自己定了新的学习计划:早上读英语、背单词、公式以及课文;中午回家先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再小憩一会儿;晚上按时完成各科作业;每周坚持写周记,记下学习的点点滴滴作为成长永恒的回忆……

付出一份努力才会换取一份收获。学习并不是一种兴趣,而是一种责任,是我们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同时学习必定会有负担,没有苦的、累的过程,就不会有进步和提升。我们要把自己的喜悦、悲伤都化作前进的助力和动力,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新进步。没有辛勤的汗水,没有踏实的耕耘,就不会有收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进吧!绚丽多彩的初中生活正等待我们去探索。也许路上我们会遇到荆棘、坎坷、艰险,但我们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避过所有的浅滩,到达成功的彼岸!

新春就是新的企盼、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新的收获。新学期,新起点,新面貌,让我们憧憬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再一次踏上征途!同样的脚步在催促,同样的声音在召唤。是小草,就要染绿天涯;是水滴,就要汇入浩瀚的大海;是萤火,就要燃成熊熊烈焰。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放飞理想的翅膀吧!

【名师点评】本文是一篇记叙新学期、新气象的通讯,小作者从校园环境的变化、老师、同学们的衣着打扮写起,写出了新学期同学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变化、奋斗目标,给人一种勃勃向上的力量。

四、板书设计

(一)设置醒目的标题

(二)提炼精彩的导语

(三)展开丰实的主体

(四)介绍背景和结语

篇9: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一缕春风,吹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在学习中受到了教育,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人。

本组教材围绕“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 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给人启迪,让人受益的古今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哲理。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启发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让他们懂得谦虚,勇于承认错误,孝敬父母及关爱他人这些优秀的品质,并愿意以故事中的人物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教学建议:

《画家与牧童》是一个很优秀的古代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地向牧童学习。教学这课时由于生字多,课文长,应让学生多读,多感悟。教师可用一个问题来引领全文,“你佩服谁,为什么?”在学生感悟理解中,可以穿插渗透:要向戴嵩一样,无论多么有名,多么权威,也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要向牧童一样,敢于提出意见,有胆识。文中生字很多,也较难认记,一定要调动学生乐于识字的愿望,让其在语言环境中认记。课后延伸可以让学生上网或看书找资料,了解更多以画动物闻名的画家。

《我为你骄傲》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因此它的教育意义也就显得更为突出。建议教学本课在揭题时让学生提问,“我为谁骄傲”“为什么我为你骄傲” 等等问题。让学生从读中品味,承认错误需要勇气。这类事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课后延伸可以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如何处理。如果没有处理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拿出勇气去面对错误,去承认错误。深人地教育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要有承认错误与改正错误的勇气。”课后要求写的生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教师可抓住字形特点加以指导书写。

《三个儿子》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课文要求认识的生字很少,也并不难,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文处理上应该以读为主。中自然段较多,段落较短,建议教师可采取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你佩服哪个儿子,为什么?“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在学习课文中学习句型“一个……一个……另一个……” 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串编课本剧。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编排得特别好。而今的孩子被父母宠着,只会想自己。出门打车,见什么买什么,很少替家长考虑,也不懂得节俭。这册的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没有要求写的生字,课文一般都比较长,旨在培养学生默读思考的能力。建议这课以默读为重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让其自主提问,小组合作解决,老师引导为主。应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延伸教育,让学生从小事做起,懂得体谅、关心他人,学会节俭。

本组教材总体建议:

建议教师在扩展活动中制作积分台,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学生以小学生守则为准则,无论在家里或是在学校做的好事都记录在案,用星级的方式表彰,还可以加写表扬信送回家 中。月末评比“星心队员”,用以激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具有优秀品德的人。

《我为你骄傲》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A 案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句子投影片。

第 一 课 时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读课题,质疑: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a.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b.再读全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交流

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请班上朗读最好的学生分段读课文,老师用“我为你们骄傲”这句话来评价,请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为他们骄傲,铺垫“骄傲”在文中的意思。

3.解决课题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老奶奶“我”

送报的孩子“你”

默读课文,学习词句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璃”的右下部分是“撇折”“点”,不是“人”。“碎”的右边要注意“十”字要写在两个人字的下面,竖不能伸到两个“人”的中间。

“继”的笔顺是先写“纟”,再写“米”,最后写“”。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第 二 课 时

复习巩固

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读。

自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

a.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说事情的经过)

b.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引导学生懂得做了错事,要勇敢地承认并及时弥补)

2.分组或全班交流。

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分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是怎么解决的。

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积累语言

1.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用横线画出来。

2.读读抄抄课后词语。

3.交流评议,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鉴赏水平。

篇1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指定活动计划,使学生心中更加明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及意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迈进诗歌的殿堂。】

诗海拾贝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篇11: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参考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参考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中出现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的意思。

3.领会句意,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4.领会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赏析古诗文的能力。

5.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6.识记有关常识,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思维的哲理性,培养观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乐观的志趣,豁达的胸怀,进取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自然美,欣赏生活情趣美。

二、学法指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入方法;

2.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3.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解决办法:一是反复吟咏、背诵。二是讨论归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写人,有的写景,有的记事,有的抒情。要注意体会《五柳先生传》的.写人方法,《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的写景以及《观潮》中的语言描写。同时要背诵五首诗歌,悉心体味其中的名句。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宇

3.名句背诵

(三)归纳常见虚词的用法

(四)巩固练习

背诵默写

1.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秋词》

2.《五柳先生传》中描写五柳先生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3.全石以为底,近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4.苏轼词《浣溪沙》中着重描写清泉寺的外部环境,以衬托寺庙清静和优雅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年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相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倘唬恒蹲〉难子 (2)傲尔:忽然

(3)逝:离去 (4)邃:深

2.把上文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公似的凹凸交错,没法知道它的源头了。

3.上文第1段,作者写潭水时,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具体的描写,突出了潭水 清澈透明 的特点。

4.作者描写鱼,采用了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上文描写鱼静态的语句有 怡然不动 ,描写鱼动态的语句有 m尔远逝,往来翕忽。

5.第2段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斗折”写的是 溪身 ,“蛇行”写的是 溪水 。

6.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六)能力迁移

临江之人畋(tián),得幼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意。幼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之友也,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畋:打猎。怛:恐吓。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B)

①得幼麋,畜之(养)

②群犬垂涎,扬尾皆来(摇动)

③稍使与之戏(玩耍)

④积久,犬皆如意(心满意足)

⑤以为犬良我之友也(友善)

⑥抵触偃仆(俯卧)

⑦益狎(亲近)

⑧狼藉道上(指幼麋尸骸散乱)

A.①④⑧ B.①③⑦

C.②⑤⑦ D.②⑥⑧

2.下列加点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D)

①临江之人畋②得幼麋,畜之

③其人怒,怛之④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

⑤稍使与之戏⑥忘己之麋也

⑦以为犬良我之友也 ⑧与之俯仰甚善

⑨共杀食之

A.①⑥⑦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⑨

3.为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意思。

(1)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C)

A.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只是让它别乱动。

B.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给狗看幼麋(让它们彼此)熟悉,并让狗不要乱动。

C.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并让狗不要乱动。

D.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给狗看幼麇(让它们彼此)习惯,只是让幼麋别乱动。

(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B)

A.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时常舔着它们的舌头。

B.群狗害怕主人,与幼麋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时常舔着它们的舌头。

C.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时常用舌头去舔幼麇。

D.群狗害怕主人,与幼麋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时常用舌头去舔幼麇。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A.幼麇能和家犬一起玩耍,是因为家犬和幼麋相处久了,彼此较熟悉,也较友善。

B.幼麋“至死不悟”,是因为它始终未搞懂家犬与外犬有什么区别。

C.临江之人对幼麇不恰当的庇护和宠爱,是导致幼麇悲惨遭遇的原因之一。

D.本文的寓意是说明不增强自身的生存斗争能力,一味倚仗权势而随心所欲,只能落得悲惨的下场。

篇12: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中出现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的意思。

3.领会句意,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4.领会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赏析古诗文的能力。

5.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6.识记有关常识,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思维的哲理性,培养观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乐观的志趣,豁达的胸怀,进取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自然美,欣赏生活情趣美。

二、学法指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入方法;

2.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3.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解决办法:一是反复吟咏、背诵。二是讨论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写人,有的写景,有的记事,有的抒情。要注意体会《五柳先生传》的写人方法,《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的写景以及《观潮》中的语言描写。同时要背诵五首诗歌,悉心体味其中的名句。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宇

3.名句背诵

(三)归纳常见虚词的用法

(四)巩固练习

背诵默写

1.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秋词》

2.《五柳先生传》中描写五柳先生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3.全石以为底,近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4.苏轼词《浣溪沙》中着重描写清泉寺的外部环境,以衬托寺庙清静和优雅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年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相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倘唬恒蹲〉难子 (2)傲尔:忽然

(3)逝:离去 (4)邃:深

2.把上文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公似的凹凸交错,没法知道它的源头了。

3.上文第1段,作者写潭水时,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具体的描写,突出了潭水 清澈透明 的特点。

4.作者描写鱼,采用了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上文描写鱼静态的语句有 怡然不动 ,描写鱼动态的语句有 m尔远逝,往来翕忽。

5.第2段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斗折”写的是 溪身 ,“蛇行”写的是 溪水 。

6.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六)能力迁移

临江之人畋(tián),得幼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意。幼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之友也,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释]畋:打猎。怛:恐吓。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B)

①得幼麋,畜之(养)

②群犬垂涎,扬尾皆来(摇动)

③稍使与之戏(玩耍)

④积久,犬皆如意(心满意足)

⑤以为犬良我之友也(友善)

⑥抵触偃仆(俯卧)

⑦益狎(亲近)

⑧狼藉道上(指幼麋尸骸散乱)

A.①④⑧ B.①③⑦

C.②⑤⑦ D.②⑥⑧

2.下列加点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D)

①临江之人畋②得幼麋,畜之

③其人怒,怛之④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

⑤稍使与之戏⑥忘己之麋也

⑦以为犬良我之友也 ⑧与之俯仰甚善

⑨共杀食之

A.①⑥⑦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⑨

篇13: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1)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C)

A.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只是让它别乱动。

B.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给狗看幼麋(让它们彼此)熟悉,并让狗不要乱动。

C.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并让狗不要乱动。

D.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给狗看幼麇(让它们彼此)习惯,只是让幼麋别乱动。

(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B)

A.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时常舔着它们的舌头。

B.群狗害怕主人,与幼麋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时常舔着它们的舌头。

C.群狗害怕主人,和主人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恭敬,但时常用舌头去舔幼麇。

D.群狗害怕主人,与幼麋在一起时或俯或仰很友善,但时常用舌头去舔幼麇。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A.幼麇能和家犬一起玩耍,是因为家犬和幼麋相处久了,彼此较熟悉,也较友善。

B.幼麋“至死不悟”,是因为它始终未搞懂家犬与外犬有什么区别。

C.临江之人对幼麇不恰当的庇护和宠爱,是导致幼麇悲惨遭遇的原因之一。

D.本文的寓意是说明不增强自身的生存斗争能力,一味倚仗权势而随心所欲,只能落得悲惨的下场。

篇14:八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学知识,了解写作背景,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文章中优美、含有哲理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在对比和品析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教学重点:品味优美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

雪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而鲁迅却平中见奇,把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进行了一番描写。描写中寄托了深远的情思。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鲁迅的散文诗《雪》。

二、简介文学知识及写作背景

1.《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2.作者及作品:.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19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思想产生了巨大变化,弃医从文,开始了文学创作。1918 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等。

3.写作背景见课后附录第一自然段。

4.学生记忆文学知识的重点。

三、展示目标

1.解决并积累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自学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勾画疑难字词。4分钟后共同解决疑难。

1.学生读文,勾画疑难字词。

2.质疑答疑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

3.读写巩固、理解记忆。

4.专项训练

A.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磬口( ) 脂粉( ) 粘结( ) 灼灼( )

朔方( ) 褪尽( ) 塑雪( )

B.解释词语。

凛冽: 消释: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在读文中完成以下两个问题:文章写了哪两个地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对于这两个地方的雪,作者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你是怎样感觉到的?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有怎样的区别?

方法提示:先朗读一遍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用 蓝笔圈点勾画批注问题答案。再默读一遍课文,用红笔勾画再次发现并简要记录自己的理解。之后在小组内探讨疑难问题,10分钟后汇报。

1.学生读文思考。

2.小组交流疑难。

3.班内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指导点拨。

4.班内交流、教师板书。

问题答案:

a.文章写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生机(隐约着青春的消息、处子的皮肤、雪野中五彩斑斓、飞着、闹着)、绚丽有趣(明艳、洁白、闪闪地生光、塑雪罗汉)、不能持久(消释)

朔方的雪独立向上(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旋转升腾)、坚强不屈(雨的精魂)。

b.更倾向于朔方的雪(4段“但是”转折)作者喜爱江南的雪、赞美朔方的雪。

教师质疑:

A.作者对江南的雪的不能持久持怎样的情感?(惋惜)

(此时学生会更明白作者为什么赞美朔方的雪)

B.文章写两个地方的雪,运用了什么写法?(对比)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收获:1.积累了一些词语。2.感受到了雪的美,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3.学

到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篇15:八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1.巴东三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 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 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 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提问:①这首诗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3、作者简介

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1904----1977年,湖南岳阳人。1925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历任安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4.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是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观的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峡跨湖北、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内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我们于七年级所学习的选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的课文《三峡》,就是对三峡雄奇风光的生动叙述。古诗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说:见过汪洋大海的人,对别处的水就看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缤纷的彩云,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见巫山云彩景色之绝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篇《早发白帝城》,诗句也出色地描绘了船行三峡,瞬息千里的壮观景象。

现在的三峡,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风景众多,除了险峻的自然风光外,较的人文景观还有刘备托孤的白帝城、酆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

二、朗读课文

下面,就让一位同学来朗读刘大杰的这篇游记《巴东三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大杰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种美丽的风光,并请同学思考:三峡给了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写三峡险恶。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2、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船从宜昌上驶

开始是西陵峡,共分四段: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出峡有香溪。

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

过瞿塘峡则到白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 [ 中有黄陵庙 ] 、崆岭峡 [ 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 ] 、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听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两段主要写了巫峡的江水、山和云。)

2、自由读七、八段,分别找出一个排比、拟人和比喻句。

①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突出了江水的险。

②拟人句:“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运用拟人法描写巫峡山的高峻,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

③巫的云“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

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从侧面写飞鸟飞不过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

五、认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

景物特点 诗、谚、典故 感觉

总说三峡: 险恶、最为险恶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惊异

西陵峡:

黄猫峡 山高不险、水急不峡 紧张

灯影峡 江北山险峻而干枯无味,江 作者即景诗 轻松、悠闲 南山玲珑秀丽树木青葱可爱。崆岭峡 牛肝马肺峡:山象刀剑削成, 青滩叶滩不算滩 极为可怕成窄门。 崆岭才是鬼门关崆岭滩:水从高处倒注

米仓峡 水没以前急,山更险峻 王昭君浣装(典故)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巫峡: 水险、山妙、云奇 有情趣

瞿塘峡:山势稍低平、水势仍险急 刘皇叔托孤 凄凉

白帝城、孙夫人庙;

松树、八阵图、钟声

走完三峡:山势平敞些、江面宽得多水势也平得多。 轻松

六、小结

三峡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它的人文景观都令我们神往,希望同学有机会能亲身感受三峡的神奇风光。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造句

2、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交流,推举代表上台讲述想象的大坝建成后的三峡景象

二、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1.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渲染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的气氛,为全文定下基调。

2. 作者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诗中“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突出了黄陵庙的环境优美的特点

3、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4、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诗的后句也赞扬了明妃王昭君。

5、典故“刘皇叔托孤”

文章一方面写白帝城树木青葱,玲珑可爱,另一方面写刘皇叔在此托孤的悲惨故事,突出了三峡景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八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篇16: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

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 朝晖夕阴(huī)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霏霏 (fēi) 薄暮冥冥(míng)

潜形(qián) 岸芷汀兰(zhǐtīng)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宠辱偕忘(xié) 浩浩汤汤(shāng)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三、正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学生读课文一、二段,背诵

四、作业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

篇17:语文八年级《三峡》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二、走进作者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三、整体感知,通过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美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

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四、合作交流,质疑解答

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

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板书)

3.那我们就先去看看三峡的山。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写山的语句?其他同学请注意听,看看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总结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4.站在美学的角度,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三峡具有怎样的美?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凄凉凄美

5.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峡进行赞美,并说出理由。

6.找同学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在三峡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来描写事物,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我们能借鉴什么?

五、拓展延伸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以下这首诗表现了三峡工程从提出到开始兴建的漫长曲折历程及三峡工程给长江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峡吟

沈克昌

探研论证七十春,中外古今五代人。

白帝彩云天已晓,长江三峡梦成真。

万吨船队达宜渝,千亿电量供汉申。

巫山云雨不为患,高峡平湖映女神。

预警放水防空袭蓄清排浑库长存。

生态环境可保护,多种源泉积资金。

除害兴利振国威,脱贫致富得民心。

环宇瞩目西江壁,华夏欢呼东风临,

三峡工程利国利民,而宏大的工程建设也使其成为长江三峡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高峡出平湖的奇观的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出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和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在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教师小结:

你们关注三峡、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的确很丰厚,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进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教学反思:

《三峡》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旨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和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古代诗文的美;激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本文在第二个文言诗文单元学生通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我想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达到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的目的。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理解文章的美和写作的妙处。

篇18:八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教学难点:

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钱塘大潮录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篇19:八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

2、把握文章内容,学习生动简洁地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的笔法及对比映衬的写法。

3、体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

● 背景解读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 基础积累

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词语。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4.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5、指出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①天下之伟观也( )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③皆披发文身。( )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 文学常识

6、《观潮》选自《 》,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人。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思考填空

7、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的景象,赞美了大潮的 ,抒发了作者 的真挚感情。

【合作研讨】

● 疏通文意

1、反复读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2)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4)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3、文章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正面写海潮之盛?

4、文章第二段中写“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中“如履平地”有什么样的内涵?

5、第三段“吴儿”手持十幅大彩旗的作用是仅仅为了好看吗?

6、文章结尾一段是否为“蛇足”?

● 拓展延伸

7、钱塘江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的壮观景象是怎样形成的呢?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

篇20: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浪之歌》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一样,也是散文诗,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不仅是“海岸”的情人,在它的形象里融入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世世界的守护者。

2、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积累“执拗、憔悴、馈赠、真谛、海誓山盟、长吁短叹”等词语;理解作者笔下海浪的形象。

能力目标: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把握诗文的节奏和美妙的意境,并从中理解诗歌的主题。

情《浪之歌》说课稿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诗中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3、分析教材编写思路、结构特点及重点难点

不同于真实世界,在这首散文《浪之歌》说课稿诗里,海浪首先是作为“《浪之歌》说课稿海岸”的情人出现,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在这里,海浪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形象。

二、说学生

散文诗的内涵较深沉,对初二的学生来讲,要理解难度较大。但由于学生生活在海边,对大海、对海浪比较熟悉,学习本文,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重点突破。

三、说教法与手《浪之歌》说课稿段

依据新课标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对于诗歌,朗读尤为重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2、自读探究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浪之歌》说课稿挥集体的力量,自主学习,探究诗歌的内涵。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你去过海边吗?你看过海浪拍打海岸与礁石的情景吗?在你的眼中与心中,海浪是个什么形象?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他的散文诗《组歌》中为我们塑造了关于海浪的全新的形象,那他的想像与你的想像是否有一些相通之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浪之歌》说课稿《浪之歌》。

(本导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3分钟

读准字音和解释词义

(通过“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为后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做铺垫)

(三)整体感知:6分钟

学生听配乐朗读后思考:作者笔下的海浪是怎样的形象?

(学生通过听读,将作者笔下的海浪与自己心中的海浪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浪之歌》说课稿四)

(四)深入探究:13分钟

1、作者对海浪赋予怎样的感情?

2、你从文中哪些诗句体会到这种情感《浪之歌》说课稿?

(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更准《浪之歌》说课稿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

(五)协作质疑:10分钟

我们对诗歌的情感已经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了,但诗歌的语言有时难以理解,对这首《浪之歌》说课稿诗,你还有什么疑惑呢?

小组讨论解决,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6分钟

引导学生《浪之歌》说课稿仿写课文中的诗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小结:2分钟

(八)布置作业:2分钟

1、仿写诗句

2、预习《雨之歌》文

以上编语文八年级第六单教学设计(甄选20篇)的内容,由互汇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