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篇文章给大家分享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三月三”壮乡歌圩节习俗。
2、培养和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
3、通过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体验节日的欢乐及感受壮乡的民族风情。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8:30——11:00
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师
活动主题:
“五彩三月三”
活动背景: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圩节”又称“歌仙节”,是壮乡的`传统歌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活动。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抛绣球,欢度节日。而在这节日的前夕为了让幼儿真正的贴近“三月三”,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流程:
一、进行竹竿舞
时间:9:00——10:00
场地:塑胶跑道(学前班、大班)、内操场(中班、小班)
负责竹竿舞的老师必须在8:50到位准备,内操场分四组竹竿,为两位老师一组手持竹竿,其中三组每一组两人,另一组四人,分四个点。跑道分两组竹竿,每组六人各手持竹竿。(注:对歌教师先到竹竿舞里帮忙,竹竿舞完了之后,带班教师带孩子会教师休息喝水再进行对歌)
二、对歌
时间:10:00——10:30
先全园按班级集中大舞台前进行对歌,对歌老师上到舞台对歌,后引导孩子一起对歌。播放背景音乐。
三、抛绣球
时间:10:40——11:30
中、小班在内操场小舞台,学前、大班外面舞台。绣球为十个,先又老师引导,后邀请孩子上前,接到绣球的孩子来抛绣球。
活动人员安排:
活动当天负责带班的老师:xx。
活动当天负责竹竿舞的老师:xxx。
活动当天负责对歌的老师:xxx。
背景音乐:xx
摄像:xxx。
照相:xxx。
策划人:xx。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了解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起源、历史、文化及其风俗习惯,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1.概述:三月三的起源。
2.历史:三月三的演变。
3.文化:三月三的渊源。
4.风俗习惯:三月三庆祝活动的特色。
三、教学过程
1.概述:三月三的起源。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壮族三月三节源于“山神节”,是古代壮族祈求神灵保佑农业收成、祛病消灾的民间活动。后来,三月三节逐渐成为壮族传统节日,并成为壮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2.历史:三月三的演变。
三月三节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壮族长期的民族生活中,三月三节的习俗逐渐形成,演变成今天的庆祝活动。三月三的历史渊源深远,见证了壮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进程。
3.文化:三月三的渊源。
三月三是中国南方地区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体现。壮族三月三节融合了汉、满、回、苗等多个民族的经验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富有壮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在这一节日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歌舞、乐器演奏、手工艺品制作以及美食文化等多种文化表达形式。
4.风俗习惯:三月三庆祝活动的特色。
为庆祝三月三节,壮族人民会举行一系列的特别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活动是“跳三月三”。跳三月三是指在节日当天,壮族人民会穿上节日盛装,在大广场上跳壮族传统的舞蹈,颂扬祖先智慧,祝福子孙昌盛。此外,在节日庆典活动中,人们还会品尝传统的美食和玩具,品尝壮族特色美食和文化产品,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四、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
2.领读、听力、口语练习。
3.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三节三风俗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增强跨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达到多元文化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升语言表达和交流技巧。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的文化含义和安全意义。
2.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习基本安全知识。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1.《壮族三月三安全教育》PPT。
2.《安全提示卡片》。
3.《小手拉大手》歌曲。
4.装饰用品:彩旗、花环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小鬼当家”引入主题
老师模拟“小鬼当家”的情景,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家中的安全责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了解壮族三月三节日
通过PPT的形式介绍壮族三月三节日的起源、文化和安全意义,让幼儿初步认识壮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和安全意义。
3.安全知识学习
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利用《安全提示卡片》展开安全知识的学习,教授火灾、电器安全、食品安全等基本知识,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4.团队合作游戏
利用彩旗、花环等装饰用品进行团队合作游戏。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装饰任务,最后评选出最美的装饰团队。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5.歌曲“小手拉大手”
教唱歌曲“小手拉大手”,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家人、朋友互动,互帮互助,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6.总结教学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自我保护。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4
【活动目标】
1.了解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由来、习俗等。
2.学会防范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壮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幼儿了解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加深幼儿对壮族文化的认知。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幼儿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
2.如何通过游戏和手工等形式,加深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印象。
3.如何促进幼儿的民族认同感。
【教学准备】
1.制作大型场景图。
2.准备相关歌曲和音响设备。
3.为幼儿准备绘画用具、颜料、画纸等材料。
【教学过程】
1.唱歌学习(5分钟)
老师播放《三月三》儿童歌曲,引导幼儿跟唱。
2.游戏体验(20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进入“乡村田野”场景中,了解危险并学会防范。
3.制作手工(20分钟)
幼儿用画纸和颜料制作传统壮族头饰,了解壮族文化和风俗。
4.反思总结(5分钟)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总结活动收获。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了解壮族文化。
2.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传统手工艺。
教学内容:
1.通过资料和图片介绍壮族三月三节日的来历和庆祝形式。
2.讲述传统美食——椒盐饼的制作过程,并让孩子亲自动手挑选材料并制作出椒盐饼。
3.学习传统手工艺——绣球,并指导孩子亲自动手制作出绣球。
4.通过游戏方式,让孩子了解壮族传统民间舞蹈——锦阳踩高跷,并参与其中。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壮族三月三节日来历和庆祝形式,通过图片和资料的介绍,让孩子了解节日的重要意义。
2.讲述传统美食——椒盐饼的'制作过程,并让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椒盐饼。首先,教师准备好面粉和馅料,让孩子亲自动手挑选材料;接着,教师演示制作面饼的过程,孩子们一边观看一边学习;最后,让孩子们亲自制作出椒盐饼,并尝试自己制作出不同形状的饼干。
3.学习传统手工艺——绣球。教师准备好绣线、针和色彩鲜艳的棉线球,让孩子亲自动手制作出绣球。首先,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引领孩子们学习绣球的基本步骤;接着,让孩子们亲自制作,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通过游戏方式,让孩子了解壮族传统民间舞蹈——锦阳踩高跷,并参与其中。教师播放相关视频介绍,让孩子先了解此舞蹈的来历和演出形式;接着,让孩子亲自尝试踩着高跷上演绎相关动作。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6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三月三”这一传统民族节日的由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学习并体验“三月三”相关的手工制作(如五色糯米饭的制作)、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故事讲述、视频展示、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体验“三月三”的民俗文化。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尊重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材料:关于“三月三”节日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五色糯米饭制作所需食材及工具等。
2、教室布置:可适当悬挂或张贴有关“三月三”节日的装饰品,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三、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以故事或者视频形式介绍“三月三”的来历和各地庆祝方式,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主体环节:
知识讲解:
详细解读“三月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寓意,以及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
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五色糯米饭的制作,让他们亲手感受这项传统技艺的魅力。
文艺表演:
学习和排练“三月三”相关的歌舞,举行小型的班级庆祝活动。
3、总结环节:
引导学生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四、活动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共同庆祝“三月三”,进一步深化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三月三”是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理解其历史文化内涵和习俗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视频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究“三月三”的来历、风俗习惯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尊重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如:“同学们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没有听说过‘三月三’这个节日?它是哪个民族的特色节日呢?”
二、主体教学
1、介绍“三月三”的基本知识:
说明“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又称歌圩节或上巳节,主要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地的壮族聚居区。
2、解析“三月三”的历史渊源:
讲述该节日的历史背景、起源故事,以及它在壮族文化中的地位。
3、描述“三月三”的主要习俗:
如对歌、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同学们直观感受这些习俗活动的魅力。
4、引导学生探讨“三月三”的文化意义:
分析这些习俗中所体现的.壮族人民的生活智慧、人文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三月三”主题分享会或者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五色糯米饭、设计绣球等,亲身体验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参与到各类传统节日活动中,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情况以及实践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对“五彩三月三”这一壮族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悟程度。同时,可通过撰写学习心得、设计节日海报等形式进一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月三”这一传统民族节日的来源、习俗以及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述、讨论、视频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五彩三月三”的丰富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我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热爱,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提问的方式引入:“同学们知道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什么节日吗?这个节日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主体讲解
1、“五彩三月三”的'起源与传说:
介绍“三月三”在不同民族(如壮族、畲族等)中的由来故事,强调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五彩三月三”的特色习俗:
详细解读各地在“三月三”期间举行的各类活动,如歌圩、祭祖、踏青、吃五色饭等,并解释这些习俗的文化含义。
3、视频或图片展示:
播放有关“五彩三月三”节日庆典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节日氛围。
三、互动环节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各自家乡或者了解到的“三月三”庆祝方式,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四、拓展延伸 引
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鼓励他们为传承和发扬“五彩三月三”等传统节日文化提出创新性建议。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五彩三月三”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和传承。
【作业布置】
让学生查找更多关于“五彩三月三”的相关资料,制作一份节日文化小报,展示他们所了解的“五彩三月三”。
【教学反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深入了解并喜爱上这个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三月三”这一传统民族节日的由来、历史背景及各地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2、通过活动体验,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述、讨论、视频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五彩三月三”的内涵。
2、组织实践活动,如制作五色糯米饭、学习唱山歌等,亲身体验“三月三”节日的特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热情。
2、通过跨文化交际,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和谐共处的理念。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入环节:
以提问或播放相关视频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三月三”节日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环节:
详细介绍“三月三”的起源、传说故事以及在壮族、侗族、黎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庆祝方式。强调“五彩三月三”中“五彩”象征的意义,如五谷丰登、生活多彩等。
3、实践环节:
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五色糯米饭,并简单介绍其象征意义;或者教授一首典型的“三月三”山歌,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4、分享交流:
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或其他地方是如何庆祝“三月三”的,增进对多元民族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接纳。
5、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五彩三月三”这样的传统节日焕发新的活力。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践活动的表现以及课后的反馈,评价学生对“五彩三月三”节日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程度。同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和推广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
节日《五彩三月三》活动详细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理解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特色。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探究“三月三”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及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使学生直观感受“五彩三月三”的丰富内涵。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制作手工艺品等活动,亲身体验壮族“三月三”节日的习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2)通过学习交流,增强学生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以壮族歌曲或视频引入,向学生介绍“五彩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并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2、主体教学:
(1)讲解“三月三”的由来和历史演变,介绍相关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
(2)详细介绍“三月三”期间的主要活动如歌圩、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解析其中的'文化寓意。
(3)分组活动:
各小组选择一项“三月三”习俗进行深入研究,制作PPT或海报进行展示分享。
3、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五色糯米饭或尝试抛绣球游戏,亲身参与和体验壮族“三月三”的节日气氛。
4、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并发表对“五彩三月三”的理解和感悟,强调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
让学生收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资料,对比分析不同民族节日文化的异同点。
三、教学评价:
通过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及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与评价,检验学生对“五彩三月三”这一壮族节日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团队合作、创新实践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