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芙蕖的说课稿(精选11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芙蕖的说课稿(精选11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芙蕖的说课稿,本文共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芙蕖的说课稿

篇1:芙蕖的说课稿

芙蕖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的《芙蕖》(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

《芙蕖》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专题荷中的一篇课文,本文具体地说明芙蕖属于草本花及其“可人”的种种优点,从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了它的种植之利甚大。作者并对自己不能辟半亩方塘种植芙蕖而感到遗憾,抒发了他酷爱芙蕖的感情。

第二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为:

(1)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的立意特点,对课文主要内容能初步成诵。

(3)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是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教学难点是在分析文章立意中升华教学主体的认识

二、说学生

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难较长时间的集中,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点无味,甚至反感和恐惧,故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反感、恐惧的心理。再加上这之前已经学习过几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字、词、句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文言文的分析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在教师的点拔启发下,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和理解课文。

三、教法

针对初二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准备采用传统的诵读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在诵读的基础上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说学法

本文是一篇以说明为主的小品文,通过对芙蕖的分项说明,告诉人们芙蕖的种种可人之处,说明种植之利,并借此表达作者对芙蕖的眷恋。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要做好文言实词、虚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文中不少句子对仗工整、用字精当,建议背诵默写;其次,要分析、了解文章写作内容和写作特点,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以芙蕖的“可人”为线索按照芙蕖的生长时序,由“荷钱出水”起,至“霜中败叶”止,由芙蕖可供观赏的外在美,写到芙蕖可备实用的内在美,使芙蕖“形、神、灵”三者的美浑然一体。在分项说明时,做到重点突出,祥略得当,祥写“可鼻、”“可口”“可用”。这样安排是从作者表达主旨的需要出发的,作者推重的是芙蕖的关上审美价值,而观赏价值又主要体现在“可目”上,因为就“可鼻”而言,芙蕖较之“群笆”并无特别优越之处。再次,还要对文章语言进行品味,本文语言明白晓畅,通俗简洁,骈散结合,句式多变,善用修辞,生动形象。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及题解

本文是一篇介绍芙蕖的文艺性的说明文。芙蕖,即荷花,又名莲花、芙蓉。作者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四个方面说明了芙蕖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2.作者介绍

李渔(1611-约1680),字笠翁,又字谪凡。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晚年居杭州西湖。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作家。《闲情偶寄》(后改名《笠翁偶集》)是我国第一部从舞台艺术的角度来探讨戏剧理论的专著。《笠翁偶集》诸篇,属于明清笔记小品一类的文章。这类文章不拘俗套,不避俚语,文字清新活泼,与一般古文的风格不同。本文节选自《笠翁偶集》“种植部”。它以说明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体现了李渔创作的独特风格。

3.整体感知课文——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句。

4.整体把握课文

A、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B、弄清本文的主旨和材料,并列出第二段及全文的结构提纲。

第二段:

5.全文说明顺序

A、本文围绕“芙蕖之可人”的主旨选择了“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的材料依次介绍,其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这种安排与人们接触、认识芙蕖时,先观其花、闻其香,再尝其果、用其叶的一般顺序相一致,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B、本文在说明芙蕖“可目”时,采用的是什么顺序?

从“花之未开”到“菡萏成花”,再到“花之既谢”,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

6.重点研读

A.本文的说明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说明重点:芙蕖的“可目”。

原因:课文介绍了芙蕖的观赏价值、使用价值。但作者推广的主要是其观赏价值。观赏价值又主要体现在“可目”上。而且作者对“可目”更有独特的体验,从“花之未开”说到“花之既谢”,写出一般人不易觉察之处,体现了较高的立意。

B.作为一篇说明文,本文除了使用说明以外,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达方式: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介绍芙蕖的生态特征采用了描写,以突出其“可目”;介绍芙蕖的价值功用,采用了议论,以突出其“种植之利”。在说明中又带着感情,表现了作者对芙蕖的酷爱和推崇。

好 处:使文章显得清新活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7.本文语言的主要特色:

①、通俗形象,活泼新鲜,富有情趣。

第一. 作者在词语运用,由通常的“可人”“可口”等说法,仿造出“可目”“可鼻”。这些词语,排列整齐,眉目清晰,具有美感。

第二. 整散结合,杂入口语,自然流利,姿态横生。整散结合,如课文末段。杂入口语,如“一时一刻”“分内之事”等。

②、遣词造句,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主要表现为拟人手法的运用。如“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用一“为”字,写荷叶似知人意。又如,一时“菡萏成花”,“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这是写花与人的感情交流,下文的“可告无罪于主人矣”,更是直接写荷花的心境,由此表现出人对花的喜爱之深。

8.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介绍芙蕖知识的说明文。作者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四个方面说明了芙蕖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写出了芙蕖的“可人”之处。在介绍的过程中,作者也用抒情的笔调写出了自己对芙蕖的情有独钟,这种感情在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来,从而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9.作业布置

①.熟读课文。

②.完成《习题册》中的练习。

③.预习《芙蕖》。

篇2:一朵芙蕖

水风清扬晚霞明,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似有意慕娉婷。

——题记

真正的志向如同纯美清丽的芙蕖,即使风扬雨落,即使花期已过,明婉的气质不变,高尚的节操更显。所谓此身不死,此心永存,将心比生,便永不辜负。不畏苦难,不易心志,拥有无悔人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行吟在楚泽。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怨指青苍,发出一声声悲怆的问天:“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张,贤士无名。嗟乎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委屈,不甘,顾影自怜。所有的哀叹化为他江畔潦倒凌乱的脚步,所有的悲痛刻在他饱经风霜憔悴的容颜,可苦难丝毫没有摧毁他的心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不悔,他不变;无奈报君无门,回天无力,一次次的徘徊只换回破天的孤雁;纵身一跳,千古长叹,“宁愿枝头抱香死”,他选择以死成愿。“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屈原虽死,但他保住了高尚的志向,保住了最后的尊严,保住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古的魂。他无悔的生命,在那一刻定格成永恒。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长山远,云山乱,晓山青。桨声烟波里,他独立于一扁舟行天地间。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世人只道他看淡迁贬,去留无意,殊不知断他前程那一纸诏书,这样的打击已是足够,于是躲隐在山水,沉迷于花酒。“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任东风吹破,是千行泪在他心中奔流,变化为无尽的苦愁。“时人未会严陵志,不钓鲈鱼只钓名”,可不论有多少苦难与孤独,他辅君治国的报负不变,为民造福的思想不变,独立不阿的品节不变,坚韧不拔的心性不变。“问汝生平功业,黄州惠州州。”苦难压不倒他,反而让他的志向日益坚定,正是这不变的坚持,使他的人格熠熠生辉。萧萧杨花落满肩,他凝视落花,静立沉思它的气节;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竹杖芒鞋,风雨无碍他的高洁。他是心志坚韧的东坡居士,他是为政爱民的苏子瞻。他怨恨过,也不甘过,但最终他的坚持为他赢得了不悔的人生。

不管是晨曦初露,还是夕霞满天,茉莉花,总是洁白的。不畏惧苦难的摧残,不理会孤独的侵烦,真正高洁的心志,如月华千古,皎洁如初;如苍林之竹,挺秀直庸;如虢国夫人不施粉黛,而一段天姿,自是倾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一泉碧水,流月宁轻清。“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像魏征那样以死上谏,像李白那样志入肺腑,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像庄子那样曳尾于涂中。真正的猛士勇于直面苦难,真正的心志不会轻易改变。不畏苦难,不易心志,拥有无悔人生。

篇3:《芙蕖》的教案

《芙蕖》的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本文运用拟人、对偶、顶真、反问等修辞手法。

3、体会作者对荷花的赞美、热爱之情。

二、学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以说明为主的小品文。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要做好文言实词、虚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其次,要分析、了解文章写作内容和写法特点(反复诵读,边读边思考);再次,对文章语言进行品味(品味、感悟)。

三、作者介绍

李渔(1611――约1679),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字笠鸿,又字滴凡,号笠翁,又号觉世稗官、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澹慧居士、湖上笠翁等,时有才子之誉,称李十郎。原籍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生于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县)。前半生家庭生活富裕,清人入关后,家道衰败。他自幼聪明好学,曾参加过几次乡试,屡不及第,从此醉心于小说,戏剧的.创作。家设戏班,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曾居杭州,后又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达,经营书铺,名“芥子国”,以刊书闻于时。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全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一名《觉世名言》),诗文杂著《李笠翁一家言》等。

四、题目解析

本文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的“种植部”“草本类打中的《芙(fú)蕖(qú)》一文。《李笠翁一家言》是李渔的诗文杂著总集,共十六卷。其中的《笠翁偶集》原名《闲情偶集》或《闲情偶寄》,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包括戏剧理论、饮食、营造、园艺等方面的内容,大都是作者多年实践的心得,尤以戏曲部分,颇多独到见解,对戏剧理论有所丰富发展。本文以说明为主,辅之以讨论、慨叹,和纯粹的说明文有所不同。芙蕖,亦作“芙渠”、“扶蓉”。郑玄说:“未开日菡萏,已发目芙蕖。”芙蕖即荷花,又称芙蓉,藕花,莲花等。

五、延伸训练

阅读《爱莲说》,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2.本文和《芙蕖》在文体及主题上有何不同?

篇4:芙蕖文言文翻译

芙蕖文言文翻译

【原文】《芙蕖》(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注释】

1、荷钱:初生的小荷叶。

2、逸致:情趣。

3、迨(dài):等到,到,及。

4、目:看,这里有观赏的意思。

5、数:几。

6、逸致:情趣。

7、迨:及,等到。

8、菡萏(hàndàn):未开的荷花。

9、异馥(fù):异香。

10、袅娜:轻盈柔美。

11、零落难堪:七零八落很不好看。

12、娇姿欲滴: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

13、日上日:一天又一天;日,一天,一昼夜。

【翻译】

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没有木质的树干,是一年生的植物,这些性质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谱书中说:在水中生长的叫草芙蓉,在陆地生长的叫旱莲。那么这就不能说芙蕖不是草本了。我爱芙蕖,在夏季靠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重复前人早已说过的话,而是因为芙蕖适合人的心意,它的长处不是一两点就可以讲尽的,请容我一一说说它的好处。

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人们耳朵和眼睛观赏的,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还有比它还大的吗?

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是挖了个凿斗大的小水池,栽几株来安慰自己,又时常为小池漏水而忧虑,祈求上天降雨来拯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培养生灵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著名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康熙五年(1666)和康熙六年(1667)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1672、1673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泯然于世。

【《芙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对照注释,掌握文中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等。

3、思考文章是如何兼用多种表达方式说明事物的?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作家简介

李渔:清代戏曲理论家、创作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为渔,又号笠翁。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

2、简介芙蕖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二)课文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群葩飘飖()菡萏()徂()迨()异馥()

齿颊()草菅其命()效颦()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Fv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作者认为芙蕖在他“四命之中,此命为最”,那么,文章中哪些语句明白地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深厚感情?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

可芙蕖之可人鱼可百许头

备请备述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实蓬中结实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去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去国怀乡

(2)词类活用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互芬齿颊者也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

又时病其漏

(3)特殊句式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乃摘而藏之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有不懂的标记出来。

2、课文内容理解

(1)找出文中总起全文的一句,全文抓住了这一句的那两个字来写?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芙蕖的可人?

(3)找出文章所用的的修辞,并说说其作用?

(4)试比较本文与《爱莲说》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译文:荷花与其它草本植物似乎有些不同,但也有根没有树,一年生一次,这些特点是相同的。花谱上说:“生长在水中的叫草芙蓉,生长在陆地上的叫旱莲。”就不能不说是草本植物了。我夏天视它为生命,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以因袭前人现成的说法,而是因为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样,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

篇5:芙蕖原文及翻译

芙蕖原文及翻译

原文

《芙蕖》(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译文

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没有木质的树干,是一年生的植物,这些性质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谱书中说:'在水中生长的叫草芙蓉,在陆地生长的叫旱莲。'那么这就不能说芙蕖不是草本了。我爱芙蕖,在夏季靠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重复前人早已说过的话,而是因为芙蕖适合人的心意,它的长处不是一两点就可以讲尽的,请容我一一说说它的好处。

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人们耳朵和眼睛观赏的,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还有比它还大的吗?

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是挖了个凿斗大的小水池,栽几株来安慰自己,又时常为小池漏水而忧虑,祈求上天降雨来拯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培养生灵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

注释:

①《芙蕖》,作者李渔,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著有《闲情偶寄》,是他对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的总结性的书。“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下文“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亦本此。

②茂叔: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他写过《爱莲说》。

③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

④病其漏:以池水渗漏为苦。

注释

1.荷钱:初生的小荷叶。

2.逸致:情趣。

3.迨(dài):等到,到,及。

4.目:看,这里有观赏的意思。

5.数:几

6.逸致:情趣

7.迨:及,等到

8.菡萏(hàndàn):未开的荷花

9.异馥(fù):异香

10.袅娜:轻盈柔美

11.零落难堪:七零八落很不好看

12.娇姿欲滴: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

13.日上日:一天又一天 ;日,一天,一昼夜

篇6:芙蕖阅读答案

【原文】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以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宋周敦颐,字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芙蕖①之可人②,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译文】

各种花正在绽放的时候,只有花开的那几天,在这以前、以后都属于不当花开的时节而无人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就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好看。有风时就展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就先享受了无穷的悠闲情趣。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仿佛就要滴水下来了,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对主人说没有对不住的.地方了;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莲子,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耸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及花之既谢

(4)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3)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3.我们可以把《芙蕖》看作是说明文。请梳理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4.我们也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从文体、题材、手法、立意等方面,将《芙蕖》与《爱莲说》作一比较鉴赏。

篇7:《芙蕖》阅读答案

(节选自清·李渔《翁笠偶集·种植部》)

【原文】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以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宋周敦颐,字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芙蕖①之可人②,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注释】

①芙蕖:即荷花,又名莲花、芙蓉。②可人:合人心意。可:合,宜。

《芙蕖》阅读题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及花之既谢

(4)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3)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3.我们可以把《芙蕖》看作是说明文。请梳理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4.我们也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从文体、题材、手法、立意等方面,将《芙蕖》与《爱莲说》作一比较鉴赏。

篇8:芙蕖阅读答案

①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②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篷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③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④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⑤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⑥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

①请备述之备:

②及花之既谢 谢:

③与翠叶并擎 擎:

④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芬:

2.下列每组中加粗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及其茎叶既生

B.只在花开之数日 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

C.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D.乃复蒂下生蓬乃摘而藏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答:

②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答: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芙蕖的?表现了它的什么特点?

答:

5.第②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6.“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写出了芙蕖的什么特点?

7.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答:

参考答案:

1.①详尽 ②凋谢 ③挺立 ④使……感到芳香

2.C

3.①(用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用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②(它)有五谷的实用价值而没有五谷的名义,兼有许多花的长处而除去了它们的短处。

4.从芙蕖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介绍芙蕖的,表现了它“可人”的特点。

5.对比,通过拿群葩的争艳之日短暂与芙蕖的“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进行比较,说明芙蕖可目的优点略胜一筹。

6.写芙蕖的优美姿态,不但用词准确,而且在动与静的组合对列中传达出摇曳、妩媚的意态。

7.“略”。

篇9:《芙蕖》阅读答案

1.(1)详细,完备 (2)借指时候 (3)已经 (4)整年,全年

2.(1)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好看。

(2)至于它适合人们口味的方面,那就是莲子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吃后使人齿颊生香。

(3)它有五谷的实际作用而不没有五谷的名声,它兼有百花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种植的`好处有比种荷花大的吗?

3.《芙蕖》的中心内容是说明“芙蕖之可人”。开头提出说明对象后,分别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加以总结。

4.两文相比:

文体——《爱莲说》是散文,《芙蕖》是说明文,也可看作是散文。

题材——二者都以荷(莲)为写作对象,尽管二者角度不同。

写法——二者都是托物言志;不过《芙蕖》比较含蓄,它外在形式是说明,而意在托物言志。

立意——《爱莲说》写超尘脱俗的君子之风;而《芙蕖》则立足贫民,写的是可贵的无私奉献精神。

篇10:芙蕖阅读答案

芙蕖

【原文】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以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宋周敦颐,字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芙蕖①之可人②,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译文】

各种花正在绽放的时候,只有花开的'那几天,在这以前、以后都属于不当花开的时节而无人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就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好看。有风时就展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就先享受了无穷的悠闲情趣。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仿佛就要滴水下来了,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对主人说没有对不住的地方了;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莲子,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耸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及花之既谢

(4)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3)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3.我们可以把《芙蕖》看作是说明文。请梳理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4.我们也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从文体、题材、手法、立意等方面,将《芙蕖》与《爱莲说》作一比较鉴赏。

参考答案:

1.(1)详细,完备(2)借指时候(3)已经(4)整年,全年

2.(1)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好看。

(2)至于它适合人们口味的方面,那就是莲子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吃后使人齿颊生香。

(3)它有五谷的实际作用而不没有五谷的名声,它兼有百花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种植的好处有比种荷花大的吗?

3.《芙蕖》的中心内容是说明“芙蕖之可人”。开头提出说明对象后,分别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加以总结。

4.两文相比:

文体——《爱莲说》是散文,《芙蕖》是说明文,也可看作是散文。

题材——二者都以荷(莲)为写作对象,尽管二者角度不同。

写法——二者都是托物言志;不过《芙蕖》比较含蓄,它外在形式是说明,而意在托物言志。

立意——《爱莲说》写超尘脱俗的君子之风;而《芙蕖》则立足贫民,写的是可贵的无私奉献精神。

篇11:课文《芙蕖》学案设计

课文《芙蕖》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对照注释,掌握文中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等。

3、思考文章是如何兼用多种表达方式说明事物的?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作家简介

李渔:清代戏曲理论家、创作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为渔,又号笠翁。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

2、简介芙蕖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二)课文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群葩( ) 飘u() 菡萏( ) 徂( ) 迨() 异馥( )

齿颊( ) 草菅其命( ) 效颦( )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作者认为芙蕖在他“四命之中,此命为最”,那么,文章中哪些语句明白地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深厚感情?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

可 芙蕖之可人 鱼可百许头

备 请备述之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实 蓬中结实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去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去国怀乡

(2)词类活用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互芬齿颊者也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

又时病其漏

(3)特殊句式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乃摘而藏之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有不懂的标记出来。

2、课文内容理解

(1)找出文中总起全文的一句,全文抓住了这一句的那两个字来写?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芙蕖的可人?

(3)找出文章所用的的修辞,并说说其作用?

(4)试比较本文与《爱莲说》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译文:荷花与其它草本植物似乎有些不同,但也有根没有树,一年生一次,这些特点是相同的。花谱上说:“生长在水中的叫草芙蓉,生长在陆地上的叫旱莲。”就不能不说是草本植物了。我夏天视它为生命,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以因袭前人现成的说法,而是因为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样,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