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人教版小学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锦集15篇)

时间: 李欢欢 互汇范文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人教版小学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锦集15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人教版小学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锦集15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本文共1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篇1:《假如》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

咸丰县丁寨乡万家坝学校 丁茂明

教材简析:《假如》是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他们的朗读感悟能力,从而突破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

3、尝试模仿课文写简单的诗句。

二、方法目标:

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各小节的不同语气,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高尚的同情心、爱心和人文关怀。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创作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2、难点:读出各小节的不同语气。

五、教学策略:

这首诗内容不难理解,但是各小节表的感情色彩的细微差别要让学生体会并朗读出来不容易。所以,采用多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以范读、领读为主要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六、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假如你现在手里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最想做些什么?

3、你们的愿望真好!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也想用这马良的神笔实现自己许多美好的愿望,是那些愿望呢?让我们走进《假如》这首儿童诗中,去感受小作者那美好的心愿。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课文中的小作者,要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课文,看作者有哪一些美好的愿望。边读边画出文中新出现的生字宝宝,自己试着拼一拼,读一读,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问题读课文)

2、老师要检测你们认读生字宝宝的情况,谁来准确、大声的领读这些生字宝宝?(强调读生字的要求。)

(1)老师重点指导“场”和“哭”;(2)学生写字。

3、读的不错放在词语中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

良(      )好      缩(      )小      寻(      )找

食(     )物       健康(      )      操(      )场

4、记一记:用你的“识字法宝”来识记这些生字宝宝好吗? (引导学生用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等方法识记生字。)

5、你们的识字方法很好,闯过了识字关,让我们走入诗句,理解诗句。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认真的听老师读课文,思考小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强调听读的要求)

幻灯出示配乐朗读。

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小作者的三个美好的愿望。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一定给不幸的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体会理解诗句:

a. 没有太阳,小树会怎么样?有了太阳呢?通过对比理解太阳对于小树的重要。指导读出小树因为有了太阳高兴地语气,没有太阳很可怜的语气。大家练读。

b. 树上的小鸟饿的直哭,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强调关爱,深化主题)小鸟需要什么呢?小鸟有了谷粒高兴吗?饿的哭泣时可怜吗?应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读?指导感情朗读。

c. 小作者真有爱心,帮助了小树和树上的小鸟,还有一位不幸的小朋友西西也非常需要我们的关爱。读课文看看,是因为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

3、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小作者有三个美好的愿望,有了马良的神笔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带着一片爱心,再读全文,读出这首诗的节奏美,音乐美,读出小作者纯洁的爱心。(部分回到整体)

4、朗读比赛,加深感悟。

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我们请几位同学进行当堂的朗读比赛,读出你们的爱心,读出你们的感悟。

(四)拓展

1、小作者就只有这三个愿望吗?你从哪里看出还有很多愿望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文章最后的六个点。(讲解这六个点的标点符号叫做省略号,认识省略号的作用。)

2、老师和小作者一样愿意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相信大家和老师一样,愿意付出自己的爱心吗?

3、引导学生逐步补充: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明的人(      );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干涸的沙漠(      );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学校因患风湿病脊柱严重变形的马爷爷(      );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学校里因为出车祸腿部受伤的徐老师(      );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妈妈(      );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      );

假如……(一步一步放手,充分发挥想象,认识到爱心无处不在。)

4、是啊,爱心无处不在。世界因为爱才如此美好!让我们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5、充满爱心的通读全文,达到背诵。

(五)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都表现的很投入,读的很有感染力,回家后有感情的读给妈妈听,送给妈妈一份开心,就是给妈妈的关爱了。

(六)板书设计

小树--太阳

23   假如  小鸟--谷粒   关爱他人

西西--好腿

[《假如》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

篇2: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铁路坝小学朱文军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

1 、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

展示台

(一)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

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三)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作者邮箱: tlbxxzwj@126.com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一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美丽的童话故事吧!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就是这棵去年的树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伤感和不舍,让我们带着怀念深切地呼唤这棵去年的树吧!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童话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通过读课文,我们了解了鸟和树是什么关系?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1)“天天”一词说明了什么?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你们有这样的朋友吗?(老师评价:;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幸福,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一段。)

(2)分别时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请你和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再请一对同桌读。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3)小鸟带着对好朋友的承诺飞到南方去了,等哪!盼哪!终于又迎来了一个春天来寻找她的好朋友了。可是,不见树的踪影。假如,你就是寻找好朋友的那只鸟,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焦急、伤心)千里迢迢,历尽了千幸万苦,还是找不到好朋友,真是心急如焚哪!请同学们用-----线画出鸟儿寻找朋友急切的话语,并指名读。(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

(1)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儿寻找好朋友的过程。

(2)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a)“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b)“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c)“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3、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邀请想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进行表演,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们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4)学生做小鸟,自找合作伙伴练读。

(5)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

(6)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

4、总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1、出示课件: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2、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用了两个“看”?)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3、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大树。多么守信的小鸟啊。小鸟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离开。同学们,这会儿,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引读课文最后三段,把小鸟换成“我”,再指导读。(你们的朗读,把我的心也深深打动了。你们是这么读的“睁大眼睛、盯、看、又看”,再动情地读一次好吗?)

4、采访: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指名说。)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再指名说。)你们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鸟啊。

五、教师总结: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历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回归课题,升华理解,拓展延伸

1、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去年的树,虽然不复存在但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太多太多的思考,太多太多的启发,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2、读完这篇感人的肺腑的美丽童话,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拿起笔把你此时心中最真的感受写下来,可以对鸟儿说,也可以对大树说,也可以对别的对象说。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珍爱友情,信守诺言

去年的树二

一、教材分析:《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是一个文浅意深的童话故事。文章用白描手法写出了鸟儿和树的真挚情谊。童话中,虽然朋友树不在了,但是真挚的友情还在,真诚的约定还在。于是,他们朝夕相处的美好友谊,相约明年再唱歌,听歌的真挚情感时时回想在鸟儿的耳旁。童话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就是在这平淡的语言中充满了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二、教学目标:认识“伐”,能正确读写“伐木、融化、剩下、煤油灯”等词语;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鸟儿与大树之间诚挚的友情。

三、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四、教学重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五、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珍爱诚挚的友情。

六、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大家都爱读童话,我们今天就来读一个日本的童话故事,它的题目叫《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这节课,我们就学着用心去跟课文交流、对话。我们首先要把故事读通。

2.自由朗读课文,试着用几句话简洁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畅谈感受,了解学生认知起点。了解:“伐木人”、“煤油灯”,指导书写“伐”。

指导概括主要内容,分段。板书:随机鸟儿好朋友。

(三)板块研读,品味友情

1.研读“朝夕相处”句。

(1)读着读着,你体会到了什么?谈谈对“天天唱,天天听”的感受。

(2)角色换位,体验朗读。

2.研读“真诚相约”句。

体会“请”“还”“一定”

“!”背后的强烈愿望。

3.小结引读。

(四)重温友情,体验真情

1.创设情境,重温友情。

2.体验情感落差。(播放二胡悲乐)

课件出示

(1)朗读体会。

(2)说话练习:面对眼前的一切,鸟儿呆了。他思绪万千……

3.为了找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好朋友树,他是怎么办呢?默读第五段后面的内容。

4.交流,相机板书学生词语:千里迢迢、千辛万苦、万分焦急等词。

5.相机研读三个问句:

(1)朗读评议。(2)谈话:此时,你又会在心里怎样地呼唤你的好朋友呢?

6.分角色朗读,休会鸟儿内心的急切与伤心。

(五)研讨结尾,体味情韵

1.回旋“去年”。此时此刻,去年的树和鸟儿朝夕相处的日子又一次在脑海里浮现

——生读句一。真诚相约时的场景又一次在脑海里浮现——生读句二。

2.说话:此情此景,你会怎样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呢?

3.逐句出示原结尾,感受鸟儿两个“看”的意韵。

4.师生齐读结尾,感受情韵。

(六)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1.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面对这只美丽的鸟儿,面对这个美丽的童话,你想对这对好朋友说什么说些什么呢?

2.交流。

(七)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2.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三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剩下、伐木、煤油灯”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时数】2-3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围绕一只美丽的小鸟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5、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2~4组对话

1、学生分组练习

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小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2、引导想象。亲爱的小鸟,你看到朋友了,你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课文中有好多话作者想说都没说出来,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来把作者没说的话说出来,行吗?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

编写“友情卡”。

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地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说。

2、总结

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五、布置作业

1、抄第11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11课

3、继续完成“友情卡”

篇4: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白公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课文重点 课文的2---7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

读说结合训练点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检查自学,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导语:上节课我领略了“架子十足”、高傲的白鹅,那在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眼中课文2、3、5自然段。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喜欢什么动物,说说他们有什么特

的白公鹅又是如何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自己去寻求答案吧!

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腔调、慢条丝理、掂量、涟漪、举步、官司、径直、勾当、属于、主宰

3.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调 diàotiáo

4. 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

涟漪慢条丝理主宰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示:本文主要围绕白公鹅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 再读课文划出重点句,与上课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并试着填下表:

白 鹅 白 公 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8.质疑。(至少提出2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2、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认识了丰子凯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板书:白鹅),今天,和我们见面的是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加板书:公),你猜猜,这两只鹅会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我的要求是不读错一个字,不读得结结巴巴的,能办到吗?

2、交流,找到海军上将了吗?(板书:荣膺)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当海军上将吗?

3、一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太有意思了,我们再读一遍这有趣的课文,怎么样?这回我要抽同学读。(抽生分段读)

4、交流:现在你知道白公鹅凭什么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吗?(板书:傲)

三、比较

1、同学们讲得都不错,上一课我们认识的是丰子恺先生笔下的一只白鹅——高傲的鹅老爷,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叶。诺索夫笔下的海军上将。我想考考大家,我这有它们俩的肖像,你能认清哪个是海军上将——白公鹅吗?

2、出鹅图,交流想法。

结合引导学习白公鹅走路:

A、走路的样子(请生表演,评演)读出慢条斯理

过渡:在这一段中,关于白公鹅的走路,作者还有怎样的描写?

B、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的细翎不沾一点污泥吗?

C、狗追赶都不奔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心里会想些什么?(板书:傲气)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了,这是一只特别有趣的,特别高傲的白公鹅。同学们也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现在,我来揭晓正确答案——我也不知道是哪只。

四、辩论

“不过,你们先别笑。读了课文,有一点我却可以确定地告诉你们,叶。诺索夫先生可不喜欢这只白公鹅。”不信,我还有证据——

1、证据一:捣乱

出句“有时??乱羽”

听你这么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不过我每次读到这都感觉叶。诺索夫讨厌它,你听——(师读)

引导生读出喜爱。

2、证据二:偷食

出句“有多少次,??主宰。”

不光偷吃鱼饵,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多讨厌,这回你们无话可说了吧? (导:它知道自己偷东西吗?)

(那作者是喜欢它偷东西吗?板书:傲骨)

3、证据三:“吃惊”

A、出句“白鹅大概认为这个??大吃一惊了。”

B、瞧,作者想到小男孩要把它吃了,该是讨厌了吧?(结合讲讲破折号)

C、听你们这么说,作者是在讲俏皮话啊。

你听听看,当时作者是不是这么说的(师范读,引学生说出讲俏皮话的特点) “讲得有理,那你来试试。”

D、那你看看这幅图,白公鹅要去捣乱了,谁能用叶.诺索夫的调侃的语气对白公鹅说几句话吗?

五、小结

看来作者明着是写白公鹅的缺点,实际上是对这只有着傲气和傲骨的鹅充满了喜爱。还有谁喜欢这样的鹅?

六、拓展: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喜欢什么动物,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海军上将

白公鹅步态:慢条斯理不慌不忙

教后反思:

活动: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看来作者明着是写白公鹅的缺点,实际上是对这只有着傲气和傲骨的鹅充满了喜爱。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白公鹅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篇5: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二

教学目标

1、背诵“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2、阅读短文,体会到蜜蜂是一种卓越的创造,从中受到启发。

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练习写一个你敬佩的人,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读读背背”中谚语的幻灯。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⒇

(读读背背)

一、“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阅读格言可以使我们丰富知识,明白道理;写作时恰当地使用当地使用的格言,可以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有说服力。下面我们来积累一些格言,好吗?

2、自由试读。

3、指明读,全体齐读。

4、谁能说说对格言的理解。(指名说,同学或老师补充。)

5、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二、完成“阅读“

1、自渎短文,思考:

(1) 为什么说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2) 从蜜蜂的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集体交流。

(1) 蜜蜂酿蜜是卓越创造的原因有:博采,即广泛地吸收,来源丰富;提炼,即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加工,即把自己搜集来的东西重新酿造。

(2) 受到的启发。学生可结合读书、习作、生活实际等情况来谈。

3、你认为短文中的哪个句子含义深刻,应该怎么理解?

[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2、把读《蜜蜂的赞美。后受到的启发写下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应用一

读读背背

教学要求

1、读、背名句。

2、学会阅读短文。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风景作文。

重难点、关键

1、学会阅读短文。

2、练习写风景作文。

课时划分:5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⑻

一、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写景的文章与诗歌,作者优美的语言你们记住了多少,背一背。

二、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1、出示幻灯片:(写有对联)

(1) 范读,指读、齐读。

(2) 自由读,想想没句的意思。

(3) 小组交流意思。

(4) 全班交流。

2、引导读、背。

(!)出示前半句引背。

(2)要求学会运用。

三、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查字典扫清生字)

2、出示阅读要求。

(1) 说说大理云塔的样子。

(2) 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完成阅读要求。

(1) 看图,用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明白的词语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向同学请教。

(2) 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大理三塔是什么样子的?

(3) 交流,每组可以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也可以请三位同学合作介绍,每人介绍一座塔。其他同学同学可以补充、平议。

(4) 有兴起的同学把你喜欢的部分被下来。自由练习后背诵给全班听。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口语交际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21)

(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

1、启发谈话(略)

2、说自己的梦。(教师参与说)

3、评议。

(1) 谁想把自己做过的梦说给大家听?

(2) 你们认为他说得怎样?做到说清楚、讲具体了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梦还要做到吐真情。)

(3) 再找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梦。

二、畅谈理想。

1、启发谈话。

2、同学们坐稳了,让我们乘着时间飞船,穿越时空隧道,走向未来。弹指一挥间,很快过去了,这时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

3、畅谈未来。(小组内谈)

4、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5、小结: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应该怎样做?

[意图:通过学生畅谈未来,创造了交际情景,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展示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布置作业。

四、把自己的梦或梦想说给爸爸妈妈听。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口语交际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口语交际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⑼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家乡的风景或有关资料,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

2、在做小导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说话顺序、说出事物特点的能力。作到:说话时大大方方,有礼貌;听话时要认真,有不懂的问题提问。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回忆电视上导游员是怎样导游的。

教师准备:

有关家乡风景的图片。

一、搜集资料。

课前搜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小组交流,丰富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1、教师导语

2、读读要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投影出示要求)

3、交流,弄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适时板书:

导游员要注意以下方面:

(1) 大大方方,用普通话。

(2) 按照游览的顺序,把风景或名胜讲清楚,最好能讲出风景、名胜的特点。

(3) 讲出你对家乡的热爱、为家乡感到自豪的感情。

(4) 耐心解答听者的提问。

听的同学认真听,可以随时想导游员提问。

三、介绍风景,抓住特点。

1、小组内介绍:向游人介绍家乡的什么风景、名胜。注意说出风景名胜的特点,可以把你收集的有关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大家仔细听,看看有有介绍出这个风景、名胜的特点。

2、全班交流:推荐一到两名同学做:小小导游员进行介绍,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介绍完后,教师引导同学平价:游客和导游员分别做得怎么样?

3、情景模拟:自由选择喜欢的景点,选择喜欢的导游员,组成旅游团,进行“导游”。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口语交际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9: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介绍一下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吸引你的地方。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是第六单元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单元教材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主题编写的。从导语、课文、语文园地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单元内各项语文训练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

2.能在倾听和交流中选择“吸引人的地方”,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吸引人的地方”写下来。

3.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写完后同桌互相修改。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习作时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2.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具体地介绍景点的特点,习作语言规范、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

课型

习作课

教学准备

课件,片段文章,自己去过的地方的照片或图片。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

2.能在倾听和交流中选择“吸引人的地方”,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吸引人的地方”写下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感知。

1、 出示课件,谈话引题。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中的小青蛙) 师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坐井观天》中的小青蛙吗? 小青蛙因为天天坐在井里,才闹出了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笑话。它非常后悔,决定跳出井口,到各地旅游,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他希望同学们能给他当小导游,同学们愿意吗?

2、课件出示小青蛙的邀请:请同学们给我当小导游,介绍一下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吸引你的地方吧!

3、板书课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了解要求,开拓思路。

1、(课件出示小青蛙的请求)小青蛙:请你向我介绍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 ?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或图片,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的名字。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些地方在哪里?美在哪里?

3、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地方找出图片,根据图片说说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例如:

三峡风光:雄伟  用一句诗形容:三峡天下雄。

黄山奇石:奇特  用一句诗形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西湖美景:美丽  用一句诗形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国酒门风光:壮观

( 学生在倾听、认同、发现、补充中,丰富习作素材 。)

三、创设时机,由说到写。

1.小组交流,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多好玩的地方啊! 多吸引人的地方啊! 赶快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你想介绍的是什么地方? 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你?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你介绍的地方有趣吗? 从哪里看出很吸引人? (景区名字来历、景物山清水秀、民俗风情、物产丰富、儿童乐园……)

3、 分享交流,增强自信。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你觉得你的好朋友说得精彩吗? 他介绍了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样吸引人? 推荐(或自荐)你认为说得好的同学向大家展示展示。

4.铺垫过渡,由说到写。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大家刚才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地方,我真高兴! 我建议你们写一写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1)指导学生回忆《富饶的西沙群岛》,掌握写作顺序。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师小结:地点的转移顺序,又叫空间顺序。我们写一个地方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2)师提出疑问:这次习作,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引导总结。

(教师适时板书:选择景点     抓住特点     依照顺序     描述特点)

(3)学生动笔习作,教师随堂关心和帮助学生 。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按照我们掌握的习作方法,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写出来,一写为快吧!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的地方

选择景点       抓住特点

依照顺序       描述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完成习作。

2.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修改,同桌互相修改。

3.评讲作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好已写的片段文章

教师:准备好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鼓励“以说促写”

1、师:请同学们把上次交流的内容,按照习作要求,稍加整理,继续完成习作!

2、学生构思,自主写作、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3.展示欣赏,分享自信。

小伙伴青蛙:同学们写得可好了! 小青蛙等得不耐烦了,谁充满信心地读一读?

(同桌交流读;发现补充读;抽生展示读;点拨欣赏读……)

小伙伴青蛙:啊! 这么多地方! 这么吸引人! 小青蛙太高兴了! 我要记住大家介绍的好地方,到处去走一走,玩一玩,看一看。我要成为有见识的小青蛙。请同学们认真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吧。再见!

二、指导修改

1.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再一次润色

2.同桌互改。

3.学生展示自己修改好的作文。围绕“顺序  抓特点  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来评价。

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三、作业设计

课堂: 誊写文章到《作文本》上

课后:寻找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丰富物产的诗歌,做好摘录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的地方

修改方法:按顺序-写清楚

语言生动

描写具体

富有想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教学设计]

篇10: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习作指导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四课时

(习作指导)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打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为什么让你尊敬、佩服?想把他的事迹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二、交流材料。

1、学生交流自己最尊敬或佩服的一个人的事件。

过渡谈话: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这么多可歌可泣的人。其他同学肯定还想说,我们就自由组成小组相互介绍一下好吗?

2、小组相互交流。

谁能用最简练的一两句话说出敬佩的原因?

3、学生随谈教师随把这些话写在黑板上(可起提示作用)。

4、教师也可以谈最喜欢的人的事迹。

四、拟作。

过渡谈话:你对心目中这位了不起的人物这么尊敬、佩服,想不想把他写下来?

1、出示习作要求,学生读要求。

(1) 从身边选择一个最尊敬、佩服的人写下来,要用一两件事写出自己尊敬或佩服的原因。

(2) 要把内容写具体。

教师启发谈话:现在就请你起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相信你一定能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写具体,使别人读了也深受感动。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意图:在写作方法上不做过多的指导,目的在于让学生自由表达,倾吐真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习作指导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习作指导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次作文指导(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生准备: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教师谈话导入。(略)

2、出示习作要求,读要求。

3、交流。共同梳理出以下要求:

(1) 写校园的一处景物。

(2) 在仔细观察的经常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 把内容写具体。

(4) 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另外:也可以写其他的景物。

二、选定景物,指导观察。

1、你打算写学校的哪一处景物?说说这处景物,大家按习作要求点评。

2、怎样才能按顺序、说具体?让我们一起再去校园进一步观察。

3、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1) 准备写同一景物的同学组成一组,按照一定的顺序再观察。每组可以选一名小指导员,带领大家按照顺序观察;其他同学可以把观察到的讲给大家听,并做好记录。

(2) 教师到各组引导按顺序观察、观察具体,而且还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景物能让你想象到什么?

三、再次交流,完成初稿。

(1) 组交流:结合观察记录,把你准备描写的校园景物讲给小组同学听,讲的时候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讲具体些,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2) 怎么说就怎么写,完成初稿。(如果不想写校园的景物,可以写其他的景物。)教师巡视,确定修改例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习作指导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2: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三、精读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课文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评:“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动的词句来学习课文,感受苏珊的美好心灵,让孩子明白用心灵倾听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当一个倾听者。]

四、总结全文

虽然苏珊是问讯台里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她能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希望孩子们也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声讯台,这些声讯台良莠不齐。有的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有不少声讯台以赚钱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渠道。

1.人教版《山雨》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4.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5.初一上册语文口技教学设计

6.初一上册语文《理想》教学设计

7.初一上册语文《春》教学设计

8.初一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9.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静夜思》教学设计

10.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学设计

篇13: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春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较和配乐朗读。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时1

一、导入新课:

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你学过哪些有关“春天”的诗歌呢?请大声朗读出来,让大家共享,好吗?(学生朗读,教师解析。)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内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19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配乐),并且思考:

① 读一读,写一写。

朗润(rùn)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宛转(zhuǎn) 嘹(liáo)亮

水涨(zh?ng) 抖擞(dǒu sǒu)精神 应和(hè ) 薄(bó)烟 黄晕(yùn)

捉迷藏(cáng ) 宛转(wǎn zhu?n) 散( s?n )在草丛里 嘹(liáo)亮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赶趟儿 :凑热闹。

朗润:明亮润泽。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 抖擞:振作

酝酿: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写作:婉转。 嘹亮:声音清脆响亮。

黄晕:昏黄不明亮。 静默:宁静沉默;不发出声音。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② 思考:课文分为哪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是盼望春的到来。(盼春)

第二部分(2~7)具体描绘春天到来时自然的不同景物。(绘春)

第三部分(8~10)写的是作者赞美春天。 (颂春)

教师小结:朱自清先生以急切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细腻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其中:

“盼春”是本文的开端,作者满怀期待与喜悦,采用拟人化手法,描绘春天在“东风”吹拂下姗姗来到人间。

“绘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细地观察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得生动有趣。

“颂春”是本文的结尾部分,以三个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题旨,归结全文。

③ 文章的重点是第二部分“绘春”。作者以充满诗意的语言,精心选择了最具春天特征的几个具体画面,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谁来说说共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你能分别为它们取个名字吗?

六幅图画:

第2自然段是春归图。第3自然段是春草图。第4自然段是春花图。第5自然段是春风图。

第6自然段是春雨图。第7自然段是迎春图。

点拨:这几幅图画为我们描绘出了浓郁的春色。每幅图画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角度都不同,但都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融入另外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如下:

盼春(1):急切

总 写(2)

春草图(3)

春 绘春(2-7) 春花图(4) 细腻描绘

春风图(5)

春雨图(6)

迎春图(7)

颂春(8-10): 新、美、力

2、朗读指导。

朗读要求:

① 读音正确 ,声音洪亮。② 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③ 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课时2

三、赏析课文。(导读促学,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节(总写春回大地)为例,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1、简析“盼春”。

出示问题组:

春天来了没有?(通过“近”字可以看出春天还没有来)

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

为什么叠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

这一小节有两个词“着”和“了”构成了四个词尾,有什么作用?(给人柔和的感觉)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来作者就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从哪儿可以看出是总写呢?(“一切”)

在这一小节里,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他们?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阳的脸”来总写春回大地。分别用“朗润”、“涨”、“红”来描述他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朗润”、“涨”、“红”的特点。朗润是明朗润泽的意思,因为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涨”起来了。“红”字不仅写出了太阳的颜色,也写出了太阳的温暖。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幅画面的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小结:作者在这一小节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点,写出了春天的总体景色,然后又选取了五幅画面来具体描绘春天的美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这一部分的学习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小组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揣摩其内涵。)

学生品读、揣摩语言

在教师教给学生方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五幅图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画,并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采取分组合作的方法,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同学之间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仔细品味语言,使“教”与“学”均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意境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性学习。

3、春草图(第3自然段)

① 第3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明确:第1句是从“点”上描绘,第2句是从“面”上描绘,第3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4句以风衬草,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

② 这一段用词非常准确。试举例说明。

明确:

A、“偷偷”,这里是悄悄地、不知不觉的意思。表现出小草在春的催发下,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不生不响的生长状态;

B、“钻”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儿,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顽强。

C、“嫩嫩的”表现出质地柔软,“绿绿的”写出了颜色的鲜艳。

D、“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采用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口语化的词语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发的旺盛长势,感到春草的勃勃 生机。

E、写人的动作“坐、躺、滚、踢、跑、捉”,抓住了儿童最喜爱的,而且是适宜于草地上开展的几种活动来写。写儿童的活动实际上是写草对儿童的吸引力,突出草这一中心。写儿童的天真活泼,欢声笑语又给草地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大自然充满生机。用了“坐”“躺”“打滚”“踢”“赛跑”“捉迷藏”等动词。侧面表现春草带给人的欢乐。

F、“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借风衬草,照应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铺垫,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③ 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也很有特点。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出春草生机勃勃的特点;然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感受,充满活力。

4、春花图(第4自然段)

① 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明确: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同时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

② 如果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

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明确: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的色彩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

④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⑤ “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因为“闹”字中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

⑥ 写“花下”只写了蜜蜂和蝴蝶,这与写花有什么关系?

明确: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儿的多、艳、甜。

⑦ “遍地”和“杂样儿”从什么角度写野花?

明确:“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丰富。

⑧ 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明确: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

篇14: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春教学设计

5、春风图(第5自然段)

① 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明确: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

※ 解说:六种感官角度: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感觉。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② 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是一种修辞。“吹面不寒”写春风的温暖;“杨柳风”(拂动杨柳的风)写春风的柔和。

③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

明确:采用比喻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④ 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春风的味儿的呢?

明确:作者写了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化无味为有味了,而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⑤ 这些味儿和前文的“春草图”“春花图”有没有关系?

明确:“青草味儿”照应了“春草图”,各种花的香照应了“春花图”。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总的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

⑥ 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作者是怎样化无声为有声的?

明确: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课时3

6、春雨图(第6自然段)

①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明确: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所以,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② 体会“斜”“织”“全”“笼”所表现的内容。

明确:“斜”“斜”字写出了雨的轻盈,同时又暗写了“轻悄悄”的“春风”。 “织”照应了“像细丝”的比喻,“全”表现了开阔的视野,“笼”准确地写出“薄烟”的情状。

③ 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明确: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一个“逼”字让我们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们的眼中。

④ 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明确: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⑤ 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段在写景的层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远,由静到动,一幅充满诗情的江南春雨图,流露出作者的对春雨的喜爱。

◎ 总结以上四幅图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及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以上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景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是写景散文的共同特征。

7、迎春图(第7自然段)

①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明确:“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龄之全。

② “也赶趟儿似的”的“也”照应前文何处?这里的“赶趟儿” 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里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③ 一年之计在于春”句有什么含义?

明确: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④ 讨论“迎春图”和前四幅图画的关系。

明确:这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⑤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一种写法读起来给人以动感,后一种写法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

解说:全篇用叠字17处。叠字的运用,可以放慢句子的节奏,造成舒缓亲切的语气,也可以使书面语尽量向口语靠拢,使书面语更平易、自然、顺畅;更重要的是,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准确地描绘形象。如用“嫩嫩的”写小草的质感,用“绿绿的”写小草的颜色,用摹声词“嗡嗡”表现成千成百的蜜蜂飞舞的景象,都极生动逼真。同时读起来,还可以产生独特的韵味。试读这一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开头“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连用四个叠字,与“城里乡下”两个对偶词组结合在一起,造成有规律的三组六顿,读起来自然形成欢快的调子。在两个散句之后,再次出现两个重叠词:“舒活舒活”、“抖擞抖擞”,在构词法上又有变化,由AABB式变为ABAB式,顿时产生一种运动的力感。

8、简析本文最后一部分。(8~10自然段)

① 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明确:“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② 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

※ 解说1:这一部分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这个结尾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 解说2:三个比喻句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两者都赞美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它给予人们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劳作的力量,因而人们要抓紧这大好春光,抓紧生命的春天,认真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获取丰收。但三个比喻句着重用美好的形象感染,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则着重从思想上启迪。

※ 解说3:三个比喻句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1) 娃娃新。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① 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

② 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

③ 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

④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

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让人们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又是为了让人们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2) 春姑娘美。喜欢春姑娘的美:

① 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

② 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③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全种愉悦的美。

④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3) 青年健壮。

① 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② 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

③ 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

④ 即使是在薄烟般的细雨笼罩下,树叶仍绿得发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无法抵御。即使是在上灯的傍晚,那点点黄晕的灯光,也闪射出无法抵御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细雨之中撑伞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于是,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工夫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于是,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实现美好的希望。去建设美好的未来。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

四、课堂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作者为什么能将春天描绘得如此美丽呢?首先要有细致的观察,并且善于积累语言,然后由感而发,才能够恰当的表达出来:

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会美好,未来才会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千万不要“雄心万丈,躺在床上”。?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中相关内容。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春课文原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篇15:人教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②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析:)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3)有预见 (板书:识天气、识人)

①预测天气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析:) 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②了解人。

A、“……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师问:诸葛亮为什么只告诉鲁肃?

(析:) 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师:板书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

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B、此处师问:诸葛亮为什么不让周瑜知道借船的事?引导学生回看课文第二自然段:(PPT出示)“……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析:)周瑜设造箭之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出十万枝箭,还愿立下军令状

周瑜认为诸葛亮中了计。所以“很高兴”。他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想逼诸葛亮走上

绝路,好让自己稳操胜券,至于摆酒席完全是出于虚伪。

(析:)诸葛亮并不领周瑜的款待之情,其实他早就识破了周瑜的奸计。(板书:周瑜妒贤嫉能)此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借箭的背景。(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PPT)

C、师出示草船借箭背景资料。

(析:)为了孙、刘联合抗曹,为了顾全大局,诸葛亮把话放在肚子里罢了。这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这个诸葛亮!(板书:顾全大局 有气度)

D、师:这一段话的描写生动的再现了当时两人斗智斗勇的情景,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读一下。

E、学生分角色朗读。

④“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析:)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板书:曹操谨慎多疑)

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4)有决策。(板书:逼近水寨、两面受箭)

①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析:) 两面受箭,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决策英明。

②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析:) 诸葛亮叫“吃惊”的鲁肃“只管饮酒取乐”,反衬出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沉着镇定。这真是个:有胆量的诸葛亮! (板书:有胆量谈笑风生)

4.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真是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啊!这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诸葛亮啊!这真是一个有胆量的诸葛亮啊!

三、总结延伸回归整体

1、小结板书:刚才通过对借箭经过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知天时、借了长江的雾;晓地理、借了长江的风和水;懂人心、借了鲁肃的兵和船;加上他又有计谋,有胆识从而借到了曹操的箭。

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就神在他的平日积累,妙就妙在他日常的的观察,这就是智慧,其实他的言语中更是充满着智慧,

四、作业拓展 延伸学习

1、搜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2、课后《三国演义》,了解更多的三国人物。

人教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第十册内容,我一直以来都是从事低年级教学,高年级段基本没有接触,所以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也是根据自己平常的教学经验和学校的基础设备设计的(没有多媒体)。设计过程比较简单,明了。第一个课时主要是认识正确读写生字、理解生词,了解故事框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第二个课时,主要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组织学生从读中感知感悟、引导探究,启发学生思维,启迪智慧,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了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课堂上应该力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语文综合素养,重视探究性阅读过程的引领和指导,并抓住几个主要问题,适时,适当,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每一节课堂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生本高效”才不会是空话。

以上人教版小学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锦集15篇)的内容,由互汇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