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第三单元作文(精选12篇)
推荐文章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初一上册第三单元作文(精选12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初一上册第三单元作文(精选12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本文共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填空题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填空题
1、佛教起源于,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教义有利于,对“来世天国”的期待,也在贫苦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引力。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道教产生于,他是与的结合。道教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3、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为主,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4、撰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的主要史事。它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5、秦汉时期,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6、气势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生动展现出。
篇2:初一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
A.二氧化碳和氧气B.淀粉和氧气C.淀粉和二氧化碳D.水和淀粉
2.将发芽的种子放入某容器中,过一段时间后,将温度计插人,发现温度会()
A.升高B.降低C.不变D.升高和降低交替出现
3.调节蒸腾作用、控制气孔开闭的细胞是()
A.叶的表皮细胞B.叶表皮上的保卫细胞C.叶肉细胞D.气孔细胞
4.有时在花盆里施了化肥以后,这盆花反而萎蔫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
A.肥料施得太少,而引起根毛细胞吸水过多
B.肥料施得太少,而引起根毛细胞失水过多
C.肥料施得过多,而引起根毛细胞吸水过多
D.肥料施得过多,而引起根毛细胞失水过多
5.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A.韧皮部中的筛管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D.韧皮部中的导管
6.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
A.菜豆种子有种皮,玉米种子没有
B.菜豆种子有子叶,玉米种子没有
C.菜豆种子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胚乳
D.菜豆种子胚轴可伸长,玉米种子胚轴不可伸长
7.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根B.胚芽C.胚轴D.胚乳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A.种子B.芽C.叶D.花
9.当摘除了一朵花的某个部分后,这朵花就不会再发育成果实,这个部分是()
A.雄蕊B.雌蕊C.花粉D.花瓣
10.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稳定,主要是由于()
A.植物光合作用
B.大气自身调节
C.各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D.自然界中动物的`呼吸
11.森林地区往往降水多,其主要原因是()
A.根能保持水土
B.光合作用旺盛
C.蒸腾作用旺盛
D.呼吸作用旺盛
12.下列哪种条件不能促使蒸腾作用的速度加快()
A.风速加大B.气温升高C.日照增强
D.空气湿度增大
13.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合适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顺序是()
A.甲先发芽B.乙先发芽C.同时发芽D.都不发芽
篇3: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A.夏B.唐C.周D.秦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
3.下列关于公元前2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
4.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
A.秦孝公B.秦始皇C.秦穆公D.秦惠文王
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
6.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圆形方孔钱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秦始皇B.乾隆帝C.唐太宗D.汉武帝
8.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
A.刘邦B.项羽C.陈胜D.吴广
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A.灭六国,统一中国B.修筑长城
C.秦的暴政D.秦末农民战争
10.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
11、“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汗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指的是
A.蒙古族B.鲜卑族
C.匈奴族D.羌族
12、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长平之战B.昭君出塞
C.匈奴分为南北两部D.漠北战役
13、如果沿着丝绸之路游览,你认为会看见那个著名的文化遗址
A.都江堰B.龙门石窟
C.承德避暑山庄D.敦煌莫高窟
14、下图讲述了一段汉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故事,它发生在
A.汉文帝时B.汉明帝时
C.汉武帝时D.汉元帝时
15、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B.西域
C.安息D.新疆
16、根据所学知识,说一下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A.丝绸B.水稻
C.小麦D.葡萄
17、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9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这种方法是
A.常服“麻沸散”B.经常饮酒
C.演练“五禽戏”D.病了就做手术
18、一个东汉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地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那部书?
A.《缀术》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
19、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古代印度,他最早传入我国的那一地区
A.东北地区B.中原地区
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
20、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反映了秦朝的
A.雕塑艺术B.绘画艺术
C.冶铁技术D.青铜技术
二、识图题(本大题共22分)
21、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A
(2)秦长城两端西起B (),东至C(),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22、题、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4分)
(2)依据上图看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先后经过哪些重要的地区或国家?(4分)
(3)该商路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请说一说当时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4分)
三、能力擂台(本小题共12分。)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你能帮助他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麻烦一:秦始皇车队进了以前韩国地界,路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因为韩国修了许多路障和堡垒加强防卫,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秦国车辆比较大,韩地的道路只能供韩地的两辆车并行。
23、请问:你认为造成上述堵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麻烦二:秦始皇在前秦国内为他的妃子做了一条长裙。到了前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刀币。
24、请问:你认为变成超短裙和只要刀币是不是裁缝故意刁难?为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四、实践乐园(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右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提出了一项建议,你知道建议的主要内容吗?
(2)汉武帝是否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后来结果如何?
(3)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诗中曾提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汉武指谁?简述他的主要功绩。(16分)
篇4: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A.夏B.唐C.周D.秦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
3.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
4.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
A.秦孝公B.秦始皇C.秦穆公D.秦惠文王
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
6.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圆形方孔钱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秦始皇B.乾隆帝C.唐太宗D.汉武帝
8.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
A.刘邦B.项羽C.陈胜D.吴广
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A.灭六国,统一中国B.修筑长城
C.秦的暴政D.秦末农民战争
10.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
11、“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汗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指的是
A.蒙古族B.鲜卑族
C.匈奴族D.羌族
12、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长平之战B.昭君出塞
C.匈奴分为南北两部D.漠北战役
13、如果沿着丝绸之路游览,你认为会看见那个著名的文化遗址
A.都江堰B.龙门石窟
C.承德避暑山庄D.敦煌莫高窟
14、下图讲述了一段汉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故事,它发生在
A.汉文帝时B.汉明帝时
C.汉武帝时D.汉元帝时
15、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B.西域
C.安息D.新疆
16、根据所学知识,说一下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A.丝绸B.水稻
C.小麦D.葡萄
17、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9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这种方法是
A.常服“麻沸散”B.经常饮酒
C.演练“五禽戏”D.病了就做手术
18、一个东汉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地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那部书?
A.《缀术》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
19、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古代印度,他最早传入我国的那一地区
A.东北地区B.中原地区
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
20、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反映了秦朝的
A.雕塑艺术B.绘画艺术
C.冶铁技术D.青铜技术
篇5:初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预习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阴晦(huì) 脚踝(luǒ) 惘然(wǎng) 恣睢(zuī)
B.鄙夷(bǐ) 晕倒(hūn) 撅断(jué) 味同嚼蜡(jiáo)
C.拮据(jū) 别墅(yě) 褴褛(lán) 抽噎(yē)
D.恍惚(huǎng) 道歉(qiàn) 蜷伏(quán) 簪子(zān)
2.将有错别字的词语改正:(4分)
媚上欺下( ) 三顾毛庐( ) 一抔黄土( )
怒不可谒( ) 格物致之( ) 竭斯底里( )
面面相觑( ) 妄自菲薄( ) 重蹈覆撤( )
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 ,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
(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 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3)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 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维护显现 B.检测维护显见
C.检测维持显现 D.监测维持显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
A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同学们不浪费用电。
B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5、从句式的角度看,填人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他说:“这样糟蹋,太不像话了, ”
②他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太可惜了,由于最后一个球没有踢好, ”
A.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
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B.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
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C.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D.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6、下面是对“初中学生课外书籍阅读情况”的调查.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4分)
年级 城 市 农村中学 一般中学 重点中学
初一 40% 51% 16%
初二 48% 70% 28%
初三 30% 50% 15%
(1)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初中学生对课外书籍阅读的差异表现在:
A. B.
(2)请你根据从上面所了解到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两条建议。
A. B.
7、根据下面的语境,按要求答题。(4分)
10月14日,新浪网和北京人大附中网校联合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嘉宾聊天访谈的对象是神舟六号航天员聂海胜的女儿聂天翔与费俊龙的儿子费迪。以下是节选的聊天实录。
主持人小马 :现在两位叔叔现在正在神六上飞行,问一个问题:网友们想知道,如 果你们爸爸安全回到地面上那一刻,你们见到他们那一刻想说什么?有没有想过?
聂天翔 :我没有仔细的想过,但是我想我应该会说我非常非常的高兴,你是我的骄
傲,希望在陆地上再跟他说一遍“祝你生日快乐”。
(1)如果你是聂海胜的女儿聂天翔,你想对自己的爸爸说些什么呢?请写在下面的
横线上。(不少于50字)(2分)
(2)如果你是航天员聂海胜,当你成功着陆,回到祖国,与女儿聂天翔见面时,你
想对自己的女儿说些什么呢?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2分)
篇6:初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预习练习题
二、阅读理解(50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23题。
(一)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8.下边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其中哪一句同文中画线的句子有相同的表达作用?( )(2分)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D.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9.在给于勒十个铜子小费这件事情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4分)
10.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请你设想当时“父亲”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试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4分)
篇7:初一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初一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
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
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⑦
2、人体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
A、喉和咽B、鼻腔和口腔C、呼吸道和肺D、支气管和气管
3、据报道,75岁的张大爷因患鼻窦炎鼻子不通气,头痛欲裂。6年来,他每天鼻塞,只能靠嘴呼吸。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
B、鼻腔与口腔都与咽相通
C、鼻腔能够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口腔能够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4、对吸入的空气起预热作用的是( )
A、黏液B、鼻毛
C、鼻腔黏膜上的毛细血管D、咽
5、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B、咽C、喉D、食道
6、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
A、有骨或软骨做支架B、肌肉较松弛
C、气管比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
7、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的纤毛摆动的作用是( )
A、过滤空气B、温暖冷空气
C、将细菌和尘粒推向咽部D、协助吸气和吞咽动作
8、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
①鼻毛②声带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的有纤毛的黏膜
④鼻腔黏膜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9、一般来说,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D、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吸附的`尘粒细菌
10、人体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①温暖②湿润③干燥④清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吃饭时随意谈笑,食物可能误入气管,原因是( )
A、会厌软骨盖住了食道入口B、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C、两条声带之间有裂隙D、软腭未盖住喉的入口
12、人体发声的部位是( )
A、口腔B、鼻腔C、舌D、喉
13、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清新的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 )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气管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⑤②
C、①③②⑤④D、①⑤③②④
14、人在患重感冒时,早上醒来会感到嗓子发干。这说明( )
A、鼻腔有清洁空气的作用B、口腔被感冒病毒感染发炎了
C、口腔没有湿润空气的作用D、空气中的水分被口腔吸收了
15、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大一些,这有利于对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 )
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C、利于气体交换D、利于气体扩散
篇8:初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半岛 B.海峡
C.岛屿 D.群岛
2.南、北美洲位于( )
A.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B.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C.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D.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
3.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4.自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这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撤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所学知识回答。
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应如何避震( )
A.跳楼 B.躲在窗下 C.乘电梯下楼 D.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下、桌下
5.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陆地面积为海洋面积的两倍多
B.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通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均位于五个大洲之间
D.东半球上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上海洋大于陆地
6.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7.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8.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的海是 ( )
A.里海 B.黑海 C.地中海 D.红海
9.下列各组地理事物,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 ( )
A.苏伊士运河、京杭运河 B.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D.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12.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气候的变化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发生泄漏事故。读图 “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24~25题。
13.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4.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B.澳大利亚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D.太平洋中心地区
15. 世界最大大洋和最小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
A.太平洋、欧洲 B.大西洋、大洋洲
C.太平洋、大洋洲 D.太平洋、亚洲
16. 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亚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
B.乙——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
C.丙——南美洲——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大洲
D.丁——北美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读图回答17-19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亚洲,世界上最大的洲 B.②是南美洲
C.③是欧洲 D.④是大洋洲,最小的大洲
18.这个半球是(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 北半球 D.南半球
19. a b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是( )
A. 20°W, 160°E B. 20°E, 160°W C. 60°W, 120°E D.60°E, 120°W
20.下列图表示北半球的是( )
二、综合题
21. 12月26日下午13时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三亚启程进入的大洋是 。
(2)索马里位于 洲洲的东部,该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
(3)到达亚丁湾后,护航编队与位于三亚的总部联系,发现该地的时间与祖国时间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4)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我军在途中见到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到达的国家是 。
2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A B C D E F G
(2)写出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
① ② ③ ④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经线e 和经线f (写出经度度数)
(4)E与F之间的分界线a是 运河。A与B之间的分界线b是 运河。
(5>图中世界上两大地震带是 、。
23.读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_ __洲,B、____岛 C、____海峡,D、____洋。
(2)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图中 点,
C点连接了 洋和 洋。
(3)某航班按图中箭头方向飞行,其飞行方向是( )
A.向南B.先向南再向北 C.向北D.先向北再向南
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CBD 6~10 CDCBA 11~15 CBCAC 16~20 BAAAB
二、综合题
21. 1)太平洋2)非、苏伊士运河 3)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造成4)波斯湾、日本
22. (1)亚洲 非洲 欧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2) ①印度洋 ②北冰洋 ③大西洋 ④太平洋 (3)160°E 20°W
23. (1)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2)运动 张裂或挤压 (3)交接 火山 地震(4)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太平洋
篇9: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诚信是什么?有人说,是一件拾金不昧的小事;有人说,是主动承认错误的良好习惯:还有人说……
诚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就说今天发生的事吧,我就经历了一次诚信的考验。今天,我不小心把陈柯臻的一瓶修正液弄坏了,我当然得赔他。但不好意思向妈妈妈开口要钱。于是,我便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取那是2。5元钱。可是种种假设都被我推翻了。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妈妈不但没有怪我,还说我是个诚实的孩子。此时的我终于舒了口气。
篇10: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然而他并不骄傲,却也不因自己那一身粗布土衣而感到自卑,虽然他知道,总是有一些“忌妒”的人在背后对他评头论足的,但他不介意,也不理会,他只是在埋头苦干,伏身扎入知识的海洋,因为只有在那里,他才有一种轻松与兴奋的感觉,因为他知道……就是有灵魂的生命。
就连老师也对这么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农家子弟产生了兴趣,他们知道他的艰苦,一天两顿饭,一碗开水两个馒头,因为他吃不起那些“山珍海味”,他也不“忌妒”,也不“自卑”,因为他的心里有一个强大的支柱——家。
临近高考,他又有了新的烦恼,考上了大学,家里哪来那多钱让他报名呢?当他与家人商量过后,结果是“卖掉家里唯一可以称得上是值钱的东西——那台破旧的缝纫机,还有就是让妹妹辍学。然而在得知自己上大学有一线希望之时,随之传来的是另一个不幸的消息:父亲病倒了。这怎么能行?家里唯一的支柱都倒了,怎么办?!
篇11: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十八岁那年,他参加了高考,结果却异常地令人吃惊——他“落榜”了。
他来自于一个贫瘠的小山沟中一户人家,由于家境贫寒,他更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读书学习上,从小就有比别人刻苦许多的精神,自然他每年都拿着这独一无二的第一名。
他的家中有80多岁的老奶奶和半身瘫痪的母亲,一个同他一样在刻苦学习的妹妹,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妹妹比他还要刻苦,甚至是拼了命地去学习那像大海一样深不见底的知识,他也比谁都要了解妹妹那种求知似渴的心情,这样,家里的一切负担便都压在父亲一个人的肩上,他更明白父亲那苍苍的白发与衰老的容颜是为谁而提前。
他非常努力地学习,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以优秀的成绩才能回报家人所付出的那些深情,那些寄托!中考那年,他稳夺桂冠,压倒群雄,以最突出的成绩,顺顺利利地考入重点中学。
篇12: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上个星期六,姐姐约我10点钟准时到她家玩。我在9点30分就兴高采烈地从家里出发,我一边走,一边想,今天姐姐肯定会热情地在家门口迎接我。今天会和我玩什么游戏呢?想到这儿心里甜甜的,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终于到达姐姐家了,看见的和想像的截然不同,只见姐姐家的大门紧锁着,姐姐一向是守信用的,难道是我走错了,我抬头看了看门牌,没错啊!是不是姐姐以一种特别方式来欢迎我——捉迷藏。我喊了几声,只见,阿姨打开门,说:“你姐姐到补习班去了,还没回来。你进来等一下吧。”听了这话,我心里很难受,小声嘀咕道:“我的计划又泡汤了。”我坐在沙发上等的不耐烦了,今天的时间怎么像老蜗牛一样慢。我眼睛直盯着她家的门。叮铃铃,门铃响了。姐姐风风火火地进来,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妹妹,让你等急了,我忘记了你的约定,和同学去公园玩了。”我严肃地批评她,说:“人无信不立,鸟无翅不飞。”姐姐向我保证道:“以后再不会发出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