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精选8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精选8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本文共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1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1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写作指导 每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我们观察和描写一个事物,要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各个方面发现并表现它的特点。 例如《巍巍中山陵》的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无论是重点介绍建筑群体规模,还是详细介绍陵园的地理环境,具体位置,修建过程,都紧紧围绕这一特征,因而描写准确而又特色鲜明。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观察点可以固定在一处,也可以适当变换。 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先按游览顺序由远及近观察;为了仔细观察大碑座四周的雕像,又从东到北。这样观察点转移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纪念碑。突出了纪念碑的特点:巍峨、雄伟、庄严。 写一篇介绍我们学校的说明文,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学校的特点,题目自拟。 我校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环境优美、布局精巧、结构合理等特点。此文只要能有条理,(按参观路线,或定点观察法)介绍校园;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加强说明效果即可。建议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采用\盖帽\ 的形式,先点明特征。 观察点无序或根本没有观察点是这次作文易出现的不足,先结合书中写作知识,体会如何选择观察点,思考如何确定观察点。可以选典型的,代表学校特色的,或中心位置为观察点,也可以按参观路径动点介绍,或二者结合。 范文赏析 我的另一个“家” 上地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角,它内部建筑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配备齐全。 上地实验学校占地面积约 35144平方米,约有203名教职员工。4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 人。 步入学校大门,左边就是初一年级所在的二号教学楼,共4层。它的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是初一年级十六个班教室,每班有一台多媒体讲台,一台电视,一个监控器和二台制冷空调。特别在二至四层厕所设有二次利用水处理器,用上层洗手水冲下层厕所。将现代化设施与环保相融合。 校门的右手边则是充满神秘感的实验楼,它占地约2184平方米,配备有2间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及2间生物教室。是同学们向往的地方。 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它呈圆形,直径10米,深 0.6米,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水渠喷水。喷泉被四块草坪环拱着,草坪里有嫩绿的小草,有墨绿的松柏,有娇滴滴的小花,也有刚毅的假山,草坪四周是一圈小卫士般的地灯,傍晚时分,五颜六色的地灯便像彩带一般围绕着草坪。 由喷泉再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它共五层,其中第五层是2间音乐教室,在一层有美术教室、劳技教室、阶梯教室各一间,顺着宽大的台阶来到第二层,通道东面有一条空中走廊。 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它占地面积约2181平方米,设有德育处。会议室、广播室等,并有两套可独立工作的广播系统。 从办公楼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操场的南门,走过那道门,眼前豁然开朗,离我们最近的是四条暗红色的跑道,跑道总长400米,周围设有下水孔。穿过跑道,走进操场,可以感觉操场的地面是有些弹性的,因为这是塑胶多功能操场。操场西面是领操台,领操台两侧是长长的看台。 沿着操场向北走,出了操场北门,右边就是宿舍楼,共六层,每层15个房间,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内设制冷双向空调。 顺着甬道向西走,在左手边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通向地下室,那儿就是书的.海洋--图书馆。里边有各类书籍:故事、科幻、诗歌应有尽有。 从图书馆继续向西走,便是建筑面积3290.66平方米的体育馆,它造型新颖、充满活力,极富现代艺术魅力,是学校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耗资800万。它还与食堂连为一体。地下一层为食堂,可供初一十六个班800名学生同时就餐。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 简洁明了,抓住特征。 两处定点观察,局部点明特征,列数字说明。 实验楼的确充满\神秘感\。 开始动点观察,顺序十分清楚,适当描写,增添其可爱;\朴素、典雅\用得很好。 可见体育馆也是同学喜爱之处。 首尾呼应,抒发热爱之情。 评析 第2段到第11段,这10个小段是文章的主体段落,它落实了这次作文的主要意图,这次作文主要训练两点:针对某一介绍对象(例如校园),如何安排说明的顺序,如何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本文的主要优点: ①顺序安排较合理。 先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进入学校大门,就把门口作为一个观察点,左边,右边,分别介绍了二号教学楼和实验楼,然后采用了动点观察法:\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由喷泉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凡此种种,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均用了较为准确的文字。按参观顺序,以动点观察的方法一一介绍了学校的各种布局设施。 以上两点是介绍建筑时常用的方法,我们所学的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全文采用了动点观察法,而在介绍碑身时即站在第二层平台,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课文是我们的范例,一定要注意吸收对于写作有用的东西。 ②适当运用说明方法。 由于是初步接触说明文,同学们了解掌握的说明方法还不多,但应有意识地将学过的方法运用于说明文中以增强说明效果。本文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许多处,举个明显的例子:在介绍二号教学楼时:班级、多媒体讲台、空调等一一列数字介绍清楚,这就很好地让人了解到这个新教学楼那种先进的设施及人文的设计。 ③结构清楚。 几乎是一个小自然段介绍一个学校的局部,要切记避免三大段的文章。这篇文章在这一点上做得也是不错的。 ④适当的叙述和描写。 在说明文中也应当适当地进行叙述描写,这一点小作者也体现了。表现突出的是第5段,因为喷泉周围的确是校园美丽的一景,也正因为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才会对小草、小花、地灯做了描绘,让人体会到那儿的美丽可爱。值得注意的是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帮助说明,不必太多太细。 其他优点: 题目:此文题目就很用心思,用\家\来代学校,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带着这样一种亲近感、自豪感,我想,即使是说明文,没有一种投入,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也是无法写成功的。 开头: 第一段为开头,无论记叙文还是说明文一定应做到扣住题目,简洁明了,此文即是简单而明了地交代了以下内容:学校的位置,学校的特征:\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说明某一个事物,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它的特征,然后才能围绕这个特征加以说明,可见开头抓住学校的特征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我们要注意学习吸收课文的写法,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就是很好的范例,它的开头就准确而简明地点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巍峨、雄伟、庄严\,学以致用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结尾部分:本文结构清楚体现在首尾呼应上,文章的结尾:\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一个\这\字收束了上文,干净利落地、又充满感情地结束了全文。 花季校园 我们的学校--上地实验中学位于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方。每天,我都要来到这里学习,在这样一个建筑新颖,美观,结构紧凑却布置精巧的校园环境中生活。 从南面的大门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几柱清澈的喷泉,它定会让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走近喷水池,可以看到它被四周花坛草地围绕,是个圆形、直径10米的水池,60厘米深,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内水渠喷水。喷水池南面,有两座建筑,东侧是实验楼,西侧是二号教学楼。实验楼内设有多媒体专业教室:物理实验室2间,化学实验室1间,生物实验室两间,小阶梯教室1间。同学们在这些教室,可亲自动手实验,对同学们是个很好的锻炼。西侧的二号教学楼是初一同学学习的地方,设施齐全,干净整洁。 喷水池正北面是主教学楼, 4125平方米,框架建筑结构,共五层,每层中间的大厅开阔宽敞。里面有美术、劳技和音乐专业教室,还有大阶梯教室。与其相连接的是办公楼。这两座与其相连的是办公楼。这两座建筑间是一条以地层走廊延伸出来的过道,技术较高,平稳坚实,且走廊的建筑使学校建筑更添风采。 绕过喷水池向东走进入宽达的塑胶操场。运动会,艺术节,不少活动在这里举行。运动员们在操场内飞奔,看台上拉拉队加油助威。他们的身影,仿佛又在眼前。从北面的门走出操场,沿过道向西看见宿舍楼和体育馆。宿舍楼内共六层,每层有15个房间,内设制热制冷双向空调,是住宿生们又一个温暖的家。而西面的现代化建筑体育馆,则又是校园一大特色。那高高耸立的石柱,直向云天;双层的篷顶建筑,宽敞明亮。与其连为一体的是学生食堂,里面同样是整洁宽敞。 再向南转,穿过一条幽静清新的走廊,便又回到二号教学楼,向东拐出就是喷泉。回过头来首再看我们的校园,树木葱茏,花儿怒放,闪亮青春在绽放,这就是我们的花季校园。特征抓得准确,点得明白。 以下各段动点、定点观察结合,建筑各具特色。 第二段定点观察,列数字说明。 两处建筑,自然沟通。 开始动点观察,小作者对学习生活的地方充满感情。 自然收尾,饱含感情,令人回味。 练习作业 仔细观察下图,修改下面这段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说明文字,使之层次清楚,顺序明确。你还能写出比它更好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说明吗?请试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说明 谷穗分为麦穗和稻穗两部分,最外层是麦穗,从高处向两边分开,每边都有首尾相接的四棵麦穗。八棵麦穗围成大半圆。紧贴着麦穗的是由两棵稻穗围成的圆环。环内是在红色衬托下的五颗金星和金色的天安门。五颗金星是按照星的大小排列的。一颗大星被四颗围成半圆形的小星托起。下面是金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国徽的最下方是与谷篇2: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 ,从多角度观察和描写事物
2 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 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抓住特点,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难点: 合理安排文章的说明顺序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
(教师引 导学生感悟并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 方法。)
导入:比较两段 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点。
《一支钢笔》
A:在我的文具盒里,躺着一支黑色的钢笔,每当我看到它,我 就想起了……
B:在我的文具盒里,躺着一支黑色的钢笔,它可是我学习上的好伙伴好帮手。它长15厘米,塑料质地,嵌在顶端的挂扣呈银白色,在笔帽底部靠近下口的位置上,还镶嵌着一道金属环,显得特别好看……
(学生交流、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 下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说明建筑物。
1、组织自读《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学生自读文章,作好圈点勾画
2、组织交流
1)谈交流所得
3、知识链接
1)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
每种 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概括并表现出事物的主要特点呢?你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努力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去发现事物的特点。
所谓“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就是要求 我们抓住事物的全貌、全过程,既要进行纵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昨天、今天,来龙去脉,又要进行横向观察,了解事物的本身,了解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既要观察事物的外部,又要观察事物的内部;既要有宏观观察,又要有微观观察。一句话,观察应做到全面细致,只有真正观察透彻了,才能够下笔。只有这样,才会发现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
2)合理的安排好说明的 顺序
(回忆 本单元所学的关于写景状物文章的说明顺序 )
二、课堂练习:
组织学生观察自班教室,并口述其 特点。 (观察,抓住特点,顺序)
三、写作练习
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自己的 卧室,仔细观察并准确写出其特点,题目自拟。
要求:1、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四、指导写作:
1、想一想,自己的卧室有什么样的特点?抓住它,写清楚;
2、从什么地方开始写呢?不妨先确定一个卧室中的物件,先从它开始,然后用恰当的表示方位的词联结 到其 他的东西上,千万不能乱;
3、卧室里可能有许多东西,在向别人介绍时,要有取舍,不能有什么就说什么;
五、自主作文
雷真民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篇3:写作指导--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观察,初步掌握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年级]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时数] 指导一课时 ( 讲评交流一课时)
[教学形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展示一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怀。
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一组风光图片,心中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自然万物,有难以言传的美,它是历代诗人和画家们无穷的创作源泉。“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山川之美,古今共谈”,面对山川景物之美,作家的感动不同于画家,他们的表达方式不是画笔,而是语言。那么如何用语言文字来描写景物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探究的内容。
篇4:写作指导--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师:我们的家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老师从网上收集了几幅图片,哪位同学愿意临时做个小导游给老师介绍一下。
(老师点击图片,学生介绍。)
师:是呀,我们美丽的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秀丽的风光,也有她可爱的姿态,所以同学们肯定会心甘情愿的用你们最美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美丽的家乡,是不是?接下来就请大家以这四幅图为提纲来口头描绘你可爱的家乡。(一分钟时间,大声地说出来。)
(学生自由口头描述后,指名学生当众描述。)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精练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家乡的美丽与可爱,用词生动,语句通顺,很好,可见语言功底不错。不过似乎还没有美到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地步,与我心中的家乡还有差距,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发表看法)
师: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这样,景物才能呈现出她的独特之美。那么如何来抓特征就成了写景成败的关健了。如何来抓景物的特征呢?(思考片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勾划圈点的方法阅读课本P148页的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出示投影,明确要求。)
二、自主探究
1. 自读短文。
(速读短文,用勾、画、圈、点的读书方法划出文中的要点)
2. 讨论、交流。
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①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②观察和描写景物要 注意些什么?
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师:(总结)既然景物的特征是通过它的形状、颜色、质地、音响、气味等方面体现出来的,那我们在观察感知事物的时候就当然离不开调动我们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了。理论归理论,它能不能指导创作实践我们还要用名家名段来检验一下。
三、合作探究
引入材料㈠(《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师范读,生聆听并思考:这段文字是从哪些角度来感知景物的特征的?又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2.生自由发言或讨论交流
归纳方法(师总结并点击呈现):
①调动多种感官(视、听、触、嗅、味)
②恰当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③换时换位感知(有一定顺序)
④发挥联想想像(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3.请大家自由品读,用心领悟这些方法的妙处。
师:我们同学描述自己热爱的家乡,朱自清先生也描写自己喜欢的春花,而我们之所以没有朱自清先生写得优美,原来朱自清先生呀在调动各种感官感知到景物的特点后还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将它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也能掌握这些文艺规律并用它来指导我的创作,那么我们的文字也能空灵飞扬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实践一下。
四、学以致用㈠
1.学生写作
⑴出示练习题:《我爱家乡的秋天》
⑵分组指导
①全方位感知:秋之声、秋之色、秋之味、秋之人
②动态换时感知:秋天的早晨、秋天的午后、秋天的傍晚、秋之人
③动态换位感知:秋天的天空、秋天的原野、秋天的小河、秋之人
⑶学生写作(五分钟)
2.欣赏我们的创作成果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相互评议同学的作品,看看有没有将我们今天学习的写作知识学以致用。(约五分钟,交流时,请同桌相互用红笔画出运用一定方法的语句并批注。如:哪里用视觉来感知,哪里用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哪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哪里有联想和想像……)
3.全班交流
⑴习作选读:每一个小组挑选一篇作品,作为本小组的成果,选一个代表朗读,让全班同学欣赏。
⑵师生点评:其他小组认真听朗读,准备点评。
师:(点评)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己或多或少地把这些方法用于自己的写作。白居易在庐山建草堂,赋诗曰:“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看来我们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只有耳、眼、鼻等各种感官齐上阵才能准确地感知景物的特征,也只有这样,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才能直接鲜明地活在我们的心里。
五、片段欣赏
师:(导入)刚才同学们通过对知识短文的学习,通过对名家名段的赏析、通过自己口头描述和动笔写作的实践和先后比较,我想对如何观察并描写景物一定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了巩固这一认识,我们再来看这些共性的方法在其他大家笔下是如何应用的。
引入材料㈡--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周立波《暴风骤雨》
调动多种感官
引入材料㈢--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启发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水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飘浮,月光不到的阴暗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钱钟书--《围城》
恰当运用修辞
引入材料㈣--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梁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叶以群--《渡漳河》
讲究一定的顺序
引入材料㈤--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急,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感,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长着新生的杂木。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郭沫若《峨眉山下》
换时换位感知
引入材料㈥--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彩虹并不远,它近在目前,就在观察台边。不过十步之外,虹脚升起,跨天都,直上青空,至极远处。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临虹款步,俯览江山。--徐迟《黄山记》
发挥联想想像
六、学以致用㈡
⑴出示练习题:《月夜》
⑵指导、讨论感知方向(视时间而定)
七、课堂小结
老师赠语:同学们,杨柳岸,有晓风残月;山亭松柏间,有清泉石上流,美丽的自然富有自己的色彩、气味、声响和柔情,只要我们拆除与自然之间不应有的藩篱、兴味盎然走向自然之路,去观察、去感知、去体味、去采撷,那么一草一木都能吟诗,一饮一啜都可以把生命的琴弦拨动,到那时,清风可笑我痴,明月能解风情,我们除了对大自然的感恩和赞美之外,还能被我们自己笔下流淌出来的如同精灵一般的文字而深深地打动。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对大家以后的创作有所帮助。
篇5: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
一、导入激趣
1.展示一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怀。
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一组风光图片,心中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自然万物,有难以言传的美,它是历代诗人和画家们无穷的创作源泉。“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山川之美,古今共谈”,面对山川景物之美,作家的感动不同于画家,他们的表达方式不是画笔,而是语言。那么如何用语言文字来描写景物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探究的内容。
2.明确目标:写作指导――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师:我们的家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老师从网上收集了几幅图片,哪位同学愿意临时做个小导游给老师介绍一下。
(老师点击图片,学生介绍。)
师:是呀,我们美丽的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秀丽的风光,也有她可爱的姿态,所以同学们肯定会心甘情愿的用你们最美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美丽的家乡,是不是?接下来就请大家以这四幅图为提纲来口头描绘你可爱的家乡。(一分钟时间,大声地说出来。)
(学生自由口头描述后,指名学生当众描述。)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精练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家乡的美丽与可爱,用词生动,语句通顺,很好,可见语言功底不错。不过似乎还没有美到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地步,与我心中的家乡还有差距,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发表看法)
师: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这样,景物才能呈现出她的独特之美。那么如何来抓特征就成了写景成败的关健了。如何来抓景物的特征呢?(思考片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勾划圈点的方法阅读课本P148页的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出示投影,明确要求。)
二、自主探究
1. 自读短文。
(速读短文,用勾、画、圈、点的读书方法划出文中的要点)
2. 讨论、交流。
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①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②观察和描写景物要 注意些什么?
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师:(总结)既然景物的特征是通过它的形状、颜色、质地、音响、气味等方面体现出来的,那我们在观察感知事物的时候就当然离不开调动我们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了。理论归理论,它能不能指导创作实践我们还要用名家名段来检验一下。
三、合作探究
引入材料㈠(《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师范读,生聆听并思考:这段文字是从哪些角度来感知景物的特征的?又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2.生自由发言或讨论交流
归纳方法(师总结并点击呈现):
①调动多种感官(视、听、触、嗅、味)
②恰当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③换时换位感知(有一定顺序)
④发挥联想想像(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3.请大家自由品读,用心领悟这些方法的妙处。
师:我们同学描述自己热爱的家乡,朱自清先生也描写自己喜欢的春花,而我们之所以没有朱自清先生写得优美,原来朱自清先生呀在调动各种感官感知到景物的特点后还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将它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也能掌握这些文艺规律并用它来指导我的创作,那么我们的文字也能空灵飞扬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实践一下。
四、学以致用㈠
1.学生写作
⑴出示练习题:《我爱家乡的秋天》
⑵分组指导
①全方位感知:秋之声、秋之色、秋之味、秋之人
②动态换时感知:秋天的早晨、秋天的午后、秋天的傍晚、秋之人
③动态换位感知:秋天的天空、秋天的原野、秋天的小河、秋之人
⑶学生写作(五分钟)
2.欣赏我们的创作成果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相互评议同学的作品,看看有没有将我们今天学习的写作知识学以致用。(约五分钟,交流时,请同桌相互用红笔画出运用一定方法的语句并批注。如:哪里用视觉来感知,哪里用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哪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哪里有联想和想像……)
3.全班交流
⑴习作选读:每一个小组挑选一篇作品,作为本小组的成果,选一个代表朗读,让全班同学欣赏。
⑵师生点评:其他小组认真听朗读,准备点评。
师:(点评)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己或多或少地把这些方法用于自己的写作。白居易在庐山建草堂,赋诗曰:“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看来我们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只有耳、眼、鼻等各种感官齐上阵才能准确地感知景物的特征,也只有这样,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才能直接鲜明地活在我们的心里。
五、片段欣赏
师:(导入)刚才同学们通过对知识短文的学习,通过对名家名段的赏析、通过自己口头描述和动笔写作的实践和先后比较,我想对如何观察并描写景物一定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了巩固这一认识,我们再来看这些共性的方法在其他大家笔下是如何应用的。
引入材料㈡――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周立波《暴风骤雨》
调动多种感官
引入材料㈢――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启发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水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飘浮,月光不到的阴暗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钱钟书――《围城》
恰当运用修辞
引入材料㈣――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梁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叶以群――《渡漳河》
讲究一定的顺序
引入材料㈤――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急,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感,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长着新生的杂木。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郭沫若《峨眉山下》
换时换位感知
引入材料㈥――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
彩虹并不远,它近在目前,就在观察台边。不过十步之外,虹脚升起,跨天都,直上青空,至极远处。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临虹款步,俯览江山。――徐迟《黄山记》
发挥联想想像
六、学以致用㈡
⑴出示练习题:《月夜》
⑵指导、讨论感知方向(视时间而定)
篇6: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大纲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大纲
教学目标
一、在景物描写中,强化“观察”的意识
二、在描写景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三、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景物
教学方式
以说导写(用说话的方式引导写作,促进写作,使说写能力同步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一幅图,短时间观看后,要求学生口述画面内容。
教师点评:对景物描写前,首先需要观察;要想描写得正确、细致,更好的把握事物的特征,平时必须要有较强的.“观察”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
二、阅读《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一文,要求学生概括出其中要点。
三、引出作文训练题:
把文后第一、第二题结合起来(分组与观察的工作,教师已布置),以第一题中的“参考题”为参考,也可以另写对象,500字左右。
四、15分钟的构思,然后要求学生说出:(1)全文主要内容或感情(2)某些具体内容:尽量详细,能说出一些好的词句,开头与结尾必须说出,以供大家讨论分析。
五、讨论分析学生的“说作文”: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来评点,提倡在写作时再次创
篇7: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教学案3: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设计人:夏国余
一、学情分析:相对于记叙类文章,说明类文章学生写作难度较大。
教情分析:本单元是介绍国内外建筑艺术的说明文单元。介绍建筑物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特点,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其次,在介绍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可以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体会说明的顺序。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来写。指导学生揣摩语言,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说明。
2.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描写事物。
三、训练重点(难点):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及说明方法的运用。
四、训练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鲁迅问许广平:我们所住的玻璃窗的房子屋顶是什么样的?三天后,许广平复信中说:“那房子的屋顶,大体是平的,暗黑色的。这是保存国粹一样,带有旧式的建筑物。它的内部,则也可以说是神秘的苦闷的象征。靠南有门,但因隔了一间过道的房子,所以显得很暗,左右也不十分光亮。独在前面--北--有一大片玻璃,就好像号筒口。”许广平也出一题问鲁迅:“我的寝室的天花板中央有什么?”鲁迅也很快做出了回答。
上面的事例说明:对事物的描绘,要注意观察。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
学生阅读短文,学习理论知识。交流阅读后所获得的知识,讨论明确:
观察和描写一座建筑物,要努力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发现并表现它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
小结:观察是写作的第一基石。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好下笔。……此后要创作,第一需观察。
--鲁迅
重点之一:特点要“明”
1.温故知新
(1)《巍巍中山陵》一文抓住中山陵的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特点?
(2)明确:巍巍:地理环境,具体位置,修建过程,群体规模。
师总结:抓住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方法一:围绕中心法
2.牛刀小试
(1)出示学校图片,讨论:如果要你介绍,你抓住它什么特点,从哪几方面去介绍呢?
(2)生展示介绍,师生点评。
重点之二:顺序要“清”
1.温故知新
(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纪念碑的?
(2)交流展示
明确:游览顺序由远及近观察,观察大碑座四周的雕像,又从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全文来看,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
师小结:选好观察点(定点观察或动点观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
方法二:远眺近看法
方法三:移步换景法
方法四:总分结构法
2.牛刀小试
讨论:现在,请你介绍所在的多功能教室,你将按什么顺序介绍?
(1)以你所在的位置来介绍(男生)。
(2)请你把刚才跨入多功能教室,走到座位上所看到的介绍给大家(女生)。
生展示介绍,师生点评。
重点之三:语言要“巧”
看《我的小天地》片段,思:语言有什么特点?
方法五:用词准确法
方法六:巧用修辞法
我的小天地
我的小天地,是我成长的见证人。它的热情与典雅、童真与成熟,拨动我沉睡的心弦。
推开刷着白漆的门,有些锈了的把手上写满沧桑。咦,门上怎么会有浅浅的胶布痕迹?原来是小时候有次考试失利的产物哇,浅浅的痕迹上分明印着“努力中,止步”几个大字。
门开了,一片雪白的世界。墙壁、天花板、衣柜、写字台、床……清一色的白亮,却又丝毫不显单调,几种冷色毫不懈怠地给“白雪公主”做着陪衬。好像雪白的童话,却又是多彩的人生。
我的小床摆在屋子东南角,着一身十分朴素的淡花衣裳,戴一顶“梦幻蓝帽”,是我梦的摇篮。它可是看着我长大的,说它小得可怜决不夸张,不信你已开口说话了:“我的主人自己稀里糊涂的长大,我可十分留心。眼看,我‘长’的就快没她高啦!”
旁边的写字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书本,一台电脑斜斜地站在桌子一角。说起原来的那个写字台,原木制,方方正正的,与这台前卫的银兰色电脑实在格格不入,别说“新潮大侠”气愤,连这位“老祖宗”也开始发牢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你这‘大脑壳,小细脖’,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为平民愤,只好忍痛割爱,让“老祖宗”退休啦!于是新写字台走马上任,它披上银白色的“风衣”,顶着银蓝的大脑袋,早早就跑到父母死板的木制台桌前面了。尤其是粉色的台灯,在写字台上另一角上斜放,多像雪中屹立的梅花,令我的房间更加雅致。
书架有两处“景点”--“书香阁”和“多宝斋”。“书香阁”中各色的图书琳琅满目,吸引眼球,但更“酷”的却是“多宝斋”的小瓷猪,它们凝聚着知心好友们寄予我的祝福,可是为什么送猪……好哇,拐着弯儿骂我!中国地图给书架穿上件花衣,日历穿得却一天比一天单薄……
风吹起银白的窗帘,阳光洒下一串温馨的耳语,我的小天地,我的好伙伴!
(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1.注意观察的方法
A. 定点观察法:指观察者在固定的位置上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
B. 动点观察法:观察者的立足点不变,而不时变换观察的方位。
C.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或说明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2.注意说明顺序
A.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等。
B.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或者从前到后,或者从上而上,或者由外到内,或者从点到面,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位置和方向。
C.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3.在描写建筑物时,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l)细观察。写好建筑物的形状,重点在于对建筑物进行细致观察,可以按以下顺序去观察。①可以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②还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先写出给人的总的整体印象,再分开一部分一部分地具体描述,这样既给人整体印象,又给人以具体细致的认识,使读者对建筑物的了解更深刻,更全面。
(2)抓特征。建筑物的外观就是建筑物所展现给大家的外部面貌,包括造型、大小、高低、颜色等,然而每座建筑在这几方面都有各自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在描写时,就要抓住这些不同的地方进行重点描写,区别出他们的形状、大小、高低、布局、装饰等。把它们一部分一部分有顺序地写出来,写作中抓住了特点,才能显出其个性,才不会使人感觉桥都是一样的桥,房都是一样的房。
(3)写具体。写建筑物如果是对建筑物的概况特征做简单的介绍,那么写出的建筑物是不会形象、生动的,要把建筑物写得生动传神,就必须写具体,即建筑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给人的印象等都要细致入微地写下来。
(4)谈感受,观看一座雄伟的或精巧的或布置有特点的建筑,会给人留下一定的印象或留下一番感慨,把这些写出来,会给文章增加更多的感情色彩,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作文要求从几方面去写,写作时要一方面一方面地写,不要一会儿写这方面,一会儿又写那方面,这样条理就不清楚了。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写一篇介绍一座建筑物的说明文,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该建筑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2.仔细观看课本P103页上的图画,根据画面,编定故事,说明寓意,题目自拟。此两题任选一题来做。
审题指导
1.学会审题定中心,选材定结构,描写重细节,说明重准确。
2.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
构思点拨
第一题:
1.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巍巍中山陵》,准确把握“巍巍”的特点,紧紧围绕这一特征,描写准确而又特色鲜明。
特点大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外在的形态、内部的布局
观察点可以固定在一处,也可以适当变换。观察点的转移要有一定的顺序。
2.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来写作。
第二题:
记叙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征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要注意文章的线索。
1.仔细观察画面,提出一个供大家选择的重点讨论题。
两只鸟儿的上部有两个叹号,分别揭示了两只鸟儿的内心世界,蕴涵着丰富的意思,请加以挖掘!
框内:两只一样大小的幼鸟同时从鸟窝中飞出,一只飞向树林,一只飞向鸟笼;
框外:鸟儿相见,笼中鸟仍然瘦小,林中鸟长大强壮。
范文赏析 我的另一个“家”
上地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角,它内部建筑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配备齐全。
上地实验学校占地面积约 35144平方米,约有203名教职员工。4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 人。
步入学校大门,左边就是初一年级所在的二号教学楼,共4层。它的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是初一年级十六个班教室,每班有一台多媒体讲台,一台电视,一个监控器和二台制冷空调。特别在二至四层厕所设有二次利用水处理器,用上层洗手水冲下层厕所。将现代化设施与环保相融合。
校门的右手边则是充满神秘感的实验楼,它占地约2184平方米,配备有2间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及2间生物教室。是同学们向往的地方。
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它呈圆形,直径10米,深 0.6米,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水渠喷水。喷泉被四块草坪环拱着,草坪里有嫩绿的小草,有墨绿的松柏,有娇滴滴的小花,也有刚毅的假山,草坪四周是一圈小卫士般的地灯,傍晚时分,五颜六色的地灯便像彩带一般围绕着草坪。
由喷泉再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它共五层,其中第五层是2间音乐教室,在一层有美术教室、劳技教室、阶梯教室各一间,顺着宽大的台阶来到第二层,通道东面有一条空中走廊。
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它占地面积约2181平方米,设有德育处、会议室、广播室等,并有两套可独立工作的广播系统。
从办公楼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操场的南门,走过那道门,眼前豁然开朗,离我们最近的是四条暗红色的跑道,跑道总长400米,周围设有下水孔。穿过跑道,走进操场,可以感觉操场的地面是有些弹性的,因为这是塑胶多功能操场。操场西面是领操台,领操台两侧是长长的看台。
沿着操场向北走,出了操场北门,右边就是宿舍楼,共六层,每层15个房间,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内设制冷双向空调。
顺着甬道向西走,在左手边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通向地下室,那儿就是书的海洋--图书馆。里边有各类书籍:故事、科幻、诗歌应有尽有。
从图书馆继续向西走,便是建筑面积3290.66平方米的体育馆,它造型新颖、充满活力,极富现代艺术魅力,是学校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耗资800万。它还与食堂连为一体。地下一层为食堂,可供初一十六个班800名学生同时就餐。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
要点指津:
题目:很用心思,用“家”来代学校,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自豪的感觉。
开头:第一段为开头,扣住题目,简洁明了,交代了以下内容:学校的位置,学校的特征:“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说明某一个事物,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它的特征,然后才能围绕这个特征加以说明,可见开头抓住学校的特征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中间:第2段到第11段,这10个小段是文章的主体段落,它落实了这次作文的主要意图。先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进入学校大门,就把门口作为一个观察点,左边,右边,分别介绍了二号教学楼和实验楼。然后采用了动点观察法:“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由喷泉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凡此种种,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均用了较为准确的文字。按参观顺序,以动点观察的方法一一介绍了学校的各种布局设施。
结尾:本文结构首尾呼应,文章的结尾:“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一个“这”字收束了上文,干净利落地,又充满感情地结束了全文。
五、设计文题(二),明确要求
请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注意写景的方法)
参考题目:校园的秋天 春到溱湖 花园秋晨
佳作欣赏 花园秋晨
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蝶结。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经过园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缸里盛着一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嫩绿色的睡莲轻盈而又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这时,一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时,顺着莲叶,一颗晶莹的露珠刚巧落在了水面上,圆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好看极了。这可惊动了小金鱼,它扭转身子,头也不回地向水深处游去了……
在花园的西边儿,种着数十颗柏树。它苍劲的躯干和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肃然起敬。忽然,在一片浓绿之中,一大片常春藤闯入我的眼帘。那枝条细长而柔软,攀附着花架爬得高高的。虽已是秋天了,它的叶子却茂密地遮住了花园的一角,保护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园的正中是一块小草坪。草坪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花坛,花坛的四周摆着两排月季。月季开得真旺,淡红的花瓣随风微微颤动,好像每片花瓣都各有自己的生命。这时,我看见了一株黄色月季。听爸爸说过,黄色月季是非常名贵的。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那嫩黄色的花瓣,沐浴着阳光,闪耀着象牙般的光泽,在绿叶花丛中,亭亭玉立,高傲地昂着头,似乎不屑光顾别人一眼。
雷真民
[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教学案3: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篇8:七年级上作文教案《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七年级上作文教案《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想像》(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训练目标:
1、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
2、懂得“有感”来自生活,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
3、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作文,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训练重点: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训练题目:同学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学习生活也有了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新的生活也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训练要求:
1、感情真挚,感受真实。
2、题目自拟。
3、500字左右。
训练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
导写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说起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来,往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闭上眼睛,不假思索即会脱口而出,如数家珍。相反地,对于陌生的人和事,说起来往往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勉强为之,磕磕绊绊,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甚至“咬断笔头,开不了头”“刚开了头,言语不周”,这样的文章必然内容空洞苍白,语言干瘪枯燥,读之味同嚼蜡。
怎么办?作文的实质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只有“为心声”,才能字字真情,句句实意。对于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切身独到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手写我口”,就好象老朋友在谈心,敞开心扉,坦诚亲切。
二、知识链接
1、共同学习短文,明确:
①首先要有感。 ②“感”从生活中来。
2、结合实际,结合本单元所学文章,谈谈对“有感而发的的认识。
三、口头训练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爸爸妈妈生日的那天,你想到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四、明确题目
同学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学习生活也有了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新的生活也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五、合作审题
1、引导明确: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感受、新生活,围绕“新”字作文章。
2、引导明确:要说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做到有话要说、有感而发。
六、构思点拔
1、引导确立主要内容。
2、引导拟定标题。
3、引导:写哪些内容,如何以“我手写我口”。
4、在表达顺序、表达方式上的注意点。
七、范文引路
八、误区引渡
1、不够丰满--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使文章丰满起来。
2、无病呻吟--表达的情感要是自己真实的感受,方能感人。
九、拟写提纲
十、拟稿誊写
训练目标:
1、了解说真话、抒真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2、明白多读优秀文学作品与写出真情实感文的关系。
2、学会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
训练重点:说真话,抒真情
训练题目: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我笑了”;“那一次,我哭了”;“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尴尬“……这里的“笑”“哭”“后悔”“尴尬”,正是表达了某一次的真实情感和心理活动。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训练要求: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
2、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3、文体不限,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训练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
导写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段录相片断,看完后大家随便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可以根据时事增加相关录相)
录相1:神舟6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并胜利返回。
录相2:刘翔在第28届奥运会夺得110米栏短跑冠军。
录相3:工程师王朔在巴基斯坦遇难。
同学们纷纷谈感受,老师点拔总结:针对刚才的录相,同学们一是觉得有话要说,二是说出了心理话。那么,在平时写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说真话,抒真情呢?
二、知识链接
自主学习短文,思考:
1、什么是“说真话,抒真情”?
2、怎样才能做到“说真话,抒真情”?
三、口头训练
1、以“南京零距离”为例,引出“用真情实感,叙身边新闻”的训练:每个同学说一件发生在身边的印象最深的事情,可叙述,可点评。先分组训练,再小组推荐比赛。
2.小结:写作文首先要说真话,实话实说,惟有真切,才能感人。
四、明确题目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我笑了”;“那一次,我哭了”;“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尴尬“……这里的“笑”“哭”“后悔”“尴尬”,正是表达了某一次的真实情感和心理活动。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
2、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3、文体不限,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五、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认识,注意引导正确的审题方法。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填写恰当的词语,应该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②所填的词语一经确定,文章的内容也就定了。因而填写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能够概括地反映所写的内容。
③从题目的“那一次”,我们还可以明白,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
六、构思点拔
1、指导学生填好词语,确定行文方向。
2、引导:
①要想抒真情,必须抓住动情点。
②要使文章生动,应展开细节描写。
③可采用倒叙法,由往事引出回忆等。
七、范文引路
那一次,我流泪了
我有一个弟弟,爸爸总是偏爱他,平时他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老爸对我就不同了,比如我和弟弟闹了矛盾,爸爸问也不问就说弟弟是对的,而错误老是落在我的身上。
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弟弟跑来要我的钢笔画画。我说:“那怎么行,我自己要用。”弟弟哭着要,他见我硬是不给,先礼后宾,抓起钢笔就跑,我连忙追上去,打了他一下。只是轻轻地打了一下,这一打可就不得了了。爸爸进来了,弟弟连忙恶人先告状,说我打了他,爸爸对我又吹胡子又瞪眼睛,还狠狠地踢了我一脚。我一下子冲起房间,倒在了床上,可是我硬没让眼泪流出来。这样做,对我来说已成了家常便饭。于是,我在日记中写道:“在家,爸爸总是偏爱弟弟,可是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只会让他娇生惯养,蛮不讲理……”
开家长会了,老师把爸爸单独留了下来,拿我的日记给他看。爸爸从学校回来,我心里非常害怕,不敢看他的脸。只听到爸爸缓和地对我说:“元元,你对爸爸有什么意见?”我心里非常诧异,什么也没说。他又接着说:“今天老师把我留了下来,拿了你的日记给我看,你说得对,我今后一定改。这支钢笔送给你,算是我向你承认错误。”我抬起头看看爸爸,他脸上浮现出真诚的笑容。我鼻子陡然酸酸的,我伸出微微发抖的手接过了这支笔。爸爸如释重负,拍了拍我的肩膀,出去了。
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白天的事情在我脑海里时隐时现。我倒在床上哭了,这不再是伤心的泪,而是幸福的泪。我把笔握在手里,感受着父爱,一任泪水肆意流淌。
(点评:写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情才最能写出真情实感。爸爸对弟弟的偏爱,我能忍受住。可是当爸爸看到我的日记向我真诚道歉时,我却因感受到父爱而“一任泪水肆意流淌”,真情融入字里行间。)
八、拟写提纲
指导学生确定文章主要内容,撰写作文提纲,同桌交流一下。
九、误区引渡
1、题文不符--改所填词语,或改文章内容。
2、描写不细--在关键情节、衬托性情景中加重描写。
4、感情不真--不说空话、不抒假情。
十、拟稿誊写
指导学生拟稿并誊写。
作文指导案三
训 练 点:学会从生活中找“米”
训练目标:
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积累写作素材
2、学习根据中心来选材。
训练重点:从生活中找“米”
训练题目: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话题,写篇记叙文。
训练要求:
1、可以写人的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写一种自然景色的美。
2、文章是镜头式的,要写得短小精民悍;但“瞬间”人或景物所呈现的美的情态要写具体、写细致。
3、500字左右。
训练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开展下列活动,并逐步养成习惯。
1、收集社会、日常生活中健康、清新的新词汇,感受语言表现力;
2、收集歇后语、名言警句,体会其蕴涵的'道理;
3、收集广告词、公共场所标语,探究其语言表达技巧;
4、收集店铺名,探究其折射的文化心理。
导写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朱熹《观书有感》导入,学生齐声朗诵: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半亩方塘,常保清澈,原因何在?只因有活水汩汩。
有些同学每到上作文课,就觉得头疼。每次为了凑足那五六百字,真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苦不堪言。原因何在?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典型表现。我们作文要想有天光云影之美,就必须保持活水常流,必须学会到生活中去找米。
二、知识链接
1、学习知识短文,引导认识:
①作文得有“米”,“米”就是写作材料。
②“米”来自生活,生活是写作的“米仓”
③要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必须做到“四多”:
A、多留心 B、多观察 C、多思考 D、多积累
2、检查课前作业完成情况,教师作出点评。引导学生明白这些活动是找米的重要方式,必须长期坚持。
三、明确题目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话题,写篇记叙文。
要求:
1、可以写人的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写一种自然景色的美。
2、文章是镜头式的,要写得短小精民悍;但“瞬间”人或景物所呈现的美的情态要写具体、写细致。
3、500字左右。
四、合作审题
1、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含义。
2、引导学生理解:“瞬”的写法。
五、口头训练
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美”的人、事、物。
2、小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张开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
六、构思点拔
1、刚才大家所谈美的人事物中,如果写成文章,哪些最符合本次作文要求?(选材要符合题旨)
2、这些材料中,哪些最能紧跟时代步伐?哪些材料又见常人之未见?其内涵比较深刻而发常人之未发?(选材要真、要新)
七、范文引路
美的瞬间
大雕塑家罗丹说过两段话:“自然总是美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我发现过很多美,但有一次是很短暂的,甚至对我来说只是一瞬间的美,从此改变了我。
那还是在我小的时候,我很爱玩,也不学习,每天就是浑浑噩噩的生活。对学习充满了失望。虽然有时候对一些新鲜的事物充满了惊奇,但也不能长久。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天,下着大雨。我站在窗前向外望去,等啊,等啊,终于,雨停了。我高兴的跑了出去,钻进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一边走一边吮吸着那里新鲜的空气,心情也自然格外的舒畅。忽然间,我发现了一只洁白如雪的小蝴蝶,竟被我无意中踩倒的花枝摔倒在了地上。看着它那弱小的身躯毫无生机的躺在地上,我心里难过极了,带着深深的歉意,我伸出了双手,想帮助这只小小的蝴蝶,这它试去双翅的泥水,托它向蓝天飞去。可正当我接近它的时候,我忽然停住了。只见那只小蝴蝶微微的动了几下,我将伸出去的双手缩了回去,想看看这只白蝴蝶究竟想要干什么。
小白蝴蝶挣扎着,拼搏着,它慢慢的起飞。但因为身上有伤,它没飞多远就重重的摔到在地上。但它没有气馁,它还是努力地一次次试飞。终于,它颤颤地飞起来了!在它奋飞的那一瞬间,我忽然看风了净雪般莹莹的灿烂,一缕震撼我心的灼亮的美。
小白蝴蝶已经远远地飞向蓝天,而我仍矗立在那里,望着天空中一朵朵洁白的云,哪一朵才是我的归宿? 从此,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努力拼搏是我的追求,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现在的我坚信:只要付出,奋斗过,无论登上多高的云,无论飞得多远,我问心无愧,决不后悔。
我要感谢那只小白蝴蝶,感谢能让我看到那一瞬间,那美的瞬间!
点评:本文作者能够从生活中找“米”,无意中发现了白蝴蝶的奋斗之美,生动而细腻的描绘了它“挣扎”“拼搏”“起飞”的过程,并在蝴蝶的奋飞中获得人生启迪决心走上奋斗之路。
八、拟写提纲
指导学生确定文章主要内容,撰写作文提纲,同桌交流。
九、误区引渡
1、言而无文--因为是瞬间,短短几句就无话可说了。引导细致观察、细腻描写,特别要写清人物的情感变化。
2、挖掘不深--引导深入挖掘事物的特殊含义,找出其美的特质。
十、拟稿誊写
指导学生拟稿并誊写。
作文指导案四
训 练 点: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训练目标:
1、明白只有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才能写好景物。
2、学会抓住景物形状、颜色、质地、音响、气味等特点描写景物。
2、学习观察描写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特点。
训练重点:初步掌握写景的一般方法
训练题目:仔细观察校园景物,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文章。
训练要求:
1、抓住景物特点描写。
2、题目自拟。
3、500字左右。
训练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在同一株树采摘两片树叶或两朵花,观察其不同点。
2、课前布置学生选择一处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收集写作素材。
导写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当真如此吗?
引导大家用生动的语言谈谈自己手中两片叶子或两朵花的不同之处。
2、只有经过细心的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才能写好景物。
二、知识链接
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总结归纳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①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三、明确题目
仔细观察校园景物,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文章。
四、合作审题
1、引导分析:重点是抓住景物特点。
2、引导分析:注意景物的本身特点和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特点。
五、口头训练
1、口头描写校园中不同景物。
2、口头描写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景物特点。
六、构思点拔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观察最为细致的景物来写。
1、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修辞来描写景物。
2、引导学生融情入景。
七、范文引路
花园秋晨
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蝶结。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经过园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缸里盛着一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嫩绿色的睡莲轻盈而又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这时,一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时,顺着莲叶,一颗晶莹的露珠刚巧落在了水面上,圆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好看极了。这可惊动了小金鱼,它扭转身子,头也不回地向水深处游去了……
在花园的西边儿,种着数十颗柏树。它苍劲的躯干和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肃然起敬。忽然,在一片浓绿之中,一大片常春藤闯入我的眼帘。那枝条细长而柔软,攀附着花架爬得高高的。虽已是秋天了,它的叶子却茂密地遮住了花园的一角,保护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园的正中是一块小草坪。草坪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花坛,花坛的四周摆着两排月季。月季开得真旺,淡红的花瓣随风微微颤动,好像每片花瓣都各有自己的生命。这时,我看见了一株黄色月季。听爸爸说过,黄色月季是非常名贵的。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那嫩黄色的花瓣,沐浴着阳光,闪耀着象牙般的光泽,在绿叶花丛中,亭亭玉立,高傲地昂着头,似乎不屑光顾别人一眼。
点评:本文作者抓住“秋晨”“花园”的特点,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淡淡的雾气”“晶莹的露珠”“常绿的冬青”“静静的睡莲”“悠闲的小金鱼”“高大的柏树”“细长而柔软的常春藤”“开得正旺的月季”,展示了“秋晨”“花园”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情趣。
八、误区引渡
1、未抓住特点--要注意景物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不同。
2、描写不生动--在词句、修辞上下功夫。
3、堆砌词藻--用词恰当。
九、拟写提纲
指导学生确定文章主要内容,撰写作文提纲,同桌交流。
十、拟稿誊写
指导学生拟稿并誊写。
作文指导案五
训 练 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训练目标:
1、初步了解这类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结构和基本写作方法。
2、初步学习写作这类说明文。
训练重点:初步掌握这类说明的写作方法。
训练题目:简要介绍一个小制作
训练要求:
1、把小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和制作的过程等说明清楚。
2、题目自拟。
3、500字左右。
训练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动手制作一个小工艺品或者其他物品。
导写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回去亲手做个小制作,相信大家会有惊人的表现。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制作展示出来。提名说你制作的什么?(只说物名,并出示一下物件)
2、今天的作文课,老师想让你们用文字形式将制作过程写成文章,向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也好让有兴趣的同学回去试一试。
二、知识链接
合作学习,讨论明确:
①说明小制作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包括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以及制作的步骤、方法等,有时还需要讲清制作的原理,并交代制作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②说明小制作一般用哪些方法?
一般情况下按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总说部分先说要制作什么,有什么重要性和意义;分说部分分别介绍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明确题目
简要介绍一个小制作
四、合作审题
明确:
1、要介绍这个制作,更要介绍其制作过程。
2、这是一种说明文,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上有讲究。
五、口头训练
1、各同学展示并简介自己作品的特点、可爱之处。
2、各同学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请其他同学试着复述。
六、构思点拔
1、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基本结构一般是总分结构;
2、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内容主要包括简介,制作用料和工具,制作过程。
3、引导学生明确:说明文的语言也可生动些。
七、范文引路
怎样制作玩具娃娃
朋友过生日,我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小玩具娃娃,一共才花了四角钱,漂亮、实惠。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下制作方法。
首先做小娃娃的脑袋。买一个乒乓球当脑袋,用黑色水彩笔在脑袋上画上眼睛、眉毛,用红色笔描一只“能说会道”的嘴。
光着脑袋可不行,得“长”头发。找一团黑绒线,剪成长度相等的小线段。然后在头上抹一条胶水线,再把绒线一根根粘上去,要粘得密集些,以免头发少,显得营养不良。粘好以后,小娃娃只有脑袋中间有头发,其他地方光秃秃的。不要紧,帮他梳两根辫子。
接下来做小娃娃的身体部分。找一块长10厘米、宽5厘米的硬纸片,把它卷成一个类似锥体形的圆筒体,下大上小,然后用乳白胶将纸片粘稳。
选黄色的小绸带做衣服的领子,红色的布条做衣裳,青色的布片做一条折叠裙,再加一条粉色腰带。
准备就绪,便按小人的身宽体形裁好布,然后用乳白胶粘到身体上去。粘的时候要小心,最好先粘上衣和裙子,再粘腰带。因为衣服和裙子做得不好或粘得不好的地方,可以用腰带来掩盖。
等乳白胶干了之后,就可以把身体和头部粘起来了。
一个小娃娃做好了,黑头发,大眼睛,漂亮衣服,简直是一位小天使。既可以装饰房间,又可以作为最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朋友。
如果你不相信,就来看看我做的玩具小娃娃吧!
(简评:这是一篇简单的程序说明文,可读性强。介绍制作过程简要、清楚:先制作头部,再制作身子;先画眼睛、眉毛、小嘴,再装饰头发;先进行整体制作,再补充不足之处。语言生动、活泼。)
八、误区引渡
1、程序不清--要按照制作顺序安排说明。
2、表述不清--考虑别人看了这个说明能否制作出来。
九、拟写提纲
十、拟稿誊写
作文指导案六
训 练 点:想像
训练目标:
1、理解什么是想象及想象与写作的关系。
2、把握写作中的想像要合乎情理、富有新意等注意点。
训练重点:合乎情理、富有新意的想像。
训练题目:闹钟被拆以后
一个孩子趁妈妈不在家,拆散了家里的小闹钟。如果你是妈妈,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请展开想像,具体生动地写出这件事的全过程。
训练要求:
1、想象丰富合理。
2、题目自拟。
3、500字左右。
训练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一些想像丰富的诗文
导写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的这个单元的几篇文章,都充满了作者的奇妙的想象。其实,不仅是课文中学过的这些文章,我们以前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比如《西游记》也充满了大胆的想象。
2、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一些想像丰富的诗句,教师点评。如: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知识链接
1、结合诗文,讨论明确想像的基本知识:
①什么是想像。
②想像与写文章的关系。
③想像必须合乎情理。
④想像要富有新意。
2、补充了解想像的几种方法:
幻想:“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
梦想:“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夸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变形:“五岭逶迤腾细浪,乌朦磅礴走泥丸”(毛泽东)
反讽:“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
暗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三、口头训练
1、请根据下列成语,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
①风尘仆仆 ②眉飞色舞 ③灰心丧气(分组完成)
2、教师播放准备好的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倾听,并把听到的音乐想象成一幅画面。听完后,学生交流听时想象的画面。
四、明确题目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都在单位加班,我一个人在家。做完作业以后,桌上的小闹钟引起了我的兴趣。“它为什么每天早晨到时候就响呢?盖子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呢?”趁着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决定打开来看个究竟。于是我找来了工具,打开后盖,把零件一个一个拆下来,哦,原来闹钟的结构是这样的,这下我知道了。我准备把闹钟重新组装起来,没想到,拆开容易,再装起来,就不容易了。我忙得满头大汗,也没装好,就在我万分焦急,不知所措之时,“丁冬”,门铃响了,“坏了,妈妈回来了”
练习要求:请同学们接着这个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果你是妈妈,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
五、合作审题
1、注意角色的转换:上面的情境中是“我”拆了小闹钟,而所用写的文章中的“我”要变成“妈妈”的角色。
2、想象要丰富合理,要把“妈妈”处理事情的整个过程、心理活动生动地描写出来。
六、构思点拔
1、引导:首先明确“妈妈”的态度、处理方法可能有哪些类型。
2、然后围绕确定的类型,展开合理想象。
七、范文引路
女儿拆了小闹钟
下班了,我拖着沉重的腿走进了家门。
“咦,怎么家里静悄悄的?”一向爱奉承我的女儿跑哪儿了?平时我一到家,她就像只粘虫一样跟着我,甩都甩不掉,今天是怎么了?
我带着疑问向她的天地走去。推开门一看,女儿一个人坐在地板上,傻傻地,动也不动。
“乖女儿,你怎么啦?”
“妈妈,我……我……”
女儿怯生生地拿出一包用纸包好的东西。打开一看,我的脸顿时由晴转阴,她居然把家里的小闹钟给拆了!
我二话没说,拿起尺在她的手上打了十下。她眼泪汪汪地说:
“妈妈,我不是故意弄坏的……”
“你还说,干了坏事还敢说!给我到书房去,罚抄十遍课文!”
女儿不敢说了,一边抽泣一边走进了书房。
晚上,丈夫回家了,他问起了我为什么打女儿,我便把事情告诉了他。丈夫和颜悦色地说:
“你错怪她了!”
“我哪儿错了?”
“这钟几天前就慢了三十分钟,那天你上班差点迟到,就是因为它。女儿便跟我说,你上班很辛苦,这闹钟还是由她来修好了。为了给你一个惊喜,她还让我为她保密呢!”
“啊!”
“女儿为这钟已经摸索两天了,可今天你根本不听她解释就打了她一顿……”
“别说了!”
我冲到了女儿房间,看见她已经睡了,而小闹钟却完好地躺在了写字台上,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妈妈,闹钟我已经修好了;课文我抄了五遍,还有五遍我明天会早点起来抄的。晚安!”
看到这,我的眼角不禁湿润了。我来到床边,想为她盖好被子,却触到了湿漉漉的枕头,我的心不由得一颤:那都是女儿的泪啊!
那夜,我难以入睡。想到下班后发生的一切,我觉得实在有愧。我想,女儿明天一早醒来,我一定要对她说:“乖女儿,妈妈错了!原谅妈妈好吗?”
(简评:这篇文章能围绕写作要求对“女儿拆了小闹钟”之后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像,整个情节的设计既曲折动人,又贴近生活。同时,文章也含蓄地表达了家长教育孩子决不能用粗暴简单的方法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
八、误区引渡
1、人称错误--正确理解题目要求。
2、叙述不细--对整个过程进一步展开想像并描写出来。
九、拟写提纲
十、拟稿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