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关于尊严的体会和理解(锦集7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尊严的体会和理解(锦集7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尊严的体会和理解,本文共7篇,方便大家学习。

尊严的体会和理解

篇1: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作者]  王远新,乌鲁木齐市第35小学

[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因古诗的作者距今年代久远,其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不易理解,故在体会“诗情”方面颇有难度,不少古诗课都上得死气沉沉,从理解诗意到背诵到默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过是机械地“操作”过程,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诗意。

在近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每次课上学生也是反应热烈。因此,我愿将自己教学古诗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第11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古诗三首》,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一、兴趣,从预习开始

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的协作中达到其目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安排预习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采取了“中央扩散”的方式。所谓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要做的就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后带着这种初步的认识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安排的预习题是:

1、《暮江吟》中哪两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哪两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我为诗确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 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乡之情)

3、《赠汪伦》中有两句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情谊,请问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显而易见,对三首诗的核心处理各不相同,《暮江吟》侧重于诗的风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旨在突出情感,《赠汪伦》则偏向于写作手法。这样做一方面是扣住诗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考虑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预习三首诗,当然比让学生用“理解诗句”这一种方法预习三首诗有趣得多。

二、设问引入,妙趣横生

在学习《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明是个喜欢文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唐诗。小红同样是个文学爱好者,所以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一天小明对小红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代表。今天,我讲一个李白和白居易赛诗的故事……”这时,小红打断了小明的话:“对不起,你弄错了!”请问,小明错在哪儿呢?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两位诗人的生辰、卒年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多数学生恐怕答不上来,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然而,故事性的叙述及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悬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这时我再告诉他们答案:李白出生于公元7,死于公元762年。白居易则于公元772 年才出生,两人生活在两个时代,是见不着面的。之后再引出《暮江吟》。

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明在小红的帮助下纠正了自己知识上的错误,知道李白与白居易不在一个时代,于是他又接着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不过比起杜甫来,他就不行了。杜甫多才多艺,不仅能作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时,小红又指出了小明话中的错误。同学们,小明错在哪里了?(“杜甫”应改为“王维”)这样做,一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基于此,我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吸取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手法,力求接近儿童心理,这样,也使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到教学中来。

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我的引入是介绍式的: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浪漫的`。他的诗不仅想象丰富、独特,而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李白是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向权贵们低头,却与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

这一介绍中,突出介绍了李白的性格特点,因为文如其人,扣住此点介绍,通俗易懂。之后以介绍内容方式引出课题,目的是使学生由浅入深,在预习后对本课有了再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克服畏惧心理。

纵观三首诗的导入,各具特点,当然,上课时如何安排教学将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三、二次创作,诗意盎然

古诗的教学特点是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教师应设法使之更具趣味性,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所以,我在教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环节时,首先是将预习题再次出示,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对预习题的理解,这一安排达到了让学生互帮互学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后边的指导打下了基础。之后,师生合作将诗句意思弄懂,在大部分学生已表现出对诗句的理解后,我以“二次创作”作为对整堂课教学的巩固与提高。

何谓二次创作?就是让学生在直译的基础上再进行文学加工。

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诗的表现形式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相差太远,这也是使学生望而生畏的主要因素。而古诗的限制又更多,学生难免不发怵。因此,在近几年的古诗教学中,我增加了“二次创作”这一内容,让学生也来尝试作诗。

下面是几首学生的创作:

《暮江吟》

余辉洒落江水中,

一半青来一半红。

深秋月色令人醉,

遍地珍珠天上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做客他乡,

每逢佳节格外思亲。

猜想家人登高远望,

遍插茱萸少我一人。

《赠汪伦》

李白坐船上,即将去远行。

忽听河岸上,传来踏歌声。

眼前桃花潭,潭水千尺深。

却难比汪伦,与我情意真。

二次创作的设置不仅吸引了学生,最重要的是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力,使之乐学的目的,也为学生以后接触古典文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篇2: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因古诗的作者距今年代久远,其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不易理解,故在体会 “诗情”方面颇有难度,不少古诗课都上得死气沉沉,从理解诗意到背诵到默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过是 机械地“操作”过程,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诗意。

在近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每次课上学生也是反应热烈。因此,我愿将自己教 学古诗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第11册第三单元第六 课《古诗三首》,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一、兴趣,从预习开始

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的协作中达到其目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 。安排预习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采取了“中央扩散”的方式。所谓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 要做的就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后带着这种初步的认识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安排的预习题是:

1、《暮江吟》中哪两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哪两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我为 诗确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 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 乡之情)

3、《赠汪伦》中有两句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情谊,请问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 :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显而易见,对三首诗的核心处理各不相同,《暮江吟》侧重于诗的风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旨在 突出情感,《赠汪伦》则偏向于写作手法。这样做一方面是扣住诗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出发考虑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预习三首诗,当然比让学生用“理解诗句”这一种方法预习三首诗有趣 得多。

二、设问引入,妙趣横生

在学习《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明是个喜欢文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唐诗。小红同样是个文学爱 好者,所以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一天小明对小红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 甫的诗为代表。今天,我讲一个李白和白居易赛诗的故事……”这时,小红打断了小明的话:“对不起,你弄 错了!”请问,小明错在哪儿呢?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两位诗人的.生辰、卒年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多数学生恐怕答不上来,实际情况也 是如此。然而,故事性的叙述及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悬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这时我再告诉他们答案: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白居易则于公元772 年才出生,两人生活在两个时代,是见不着面的 。之后再引出《暮江吟》。

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明在小红的帮助下纠正了自己知识上的错误,知道 李白与白居易不在一个时代,于是他又接着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不过比起杜 甫来,他就不行了。杜甫多才多艺,不仅能作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这时,小红又指出了小明话中的错误。同学们,小明错在哪里了?(“杜甫”应改为“王维”)这样 做,一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

[1] [2]

篇3:怎样去体会孩子的尊严

怎样去体会孩子的尊严

幼儿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这一需要的满足与否对幼儿积极自我的确立,和谐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所处的心智阶段的限制,幼儿内心中被尊重的渴望无法像饥、渴、睡、泄等生理需求那样简单明了地表达给成人,而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展示出来。因而,对于幼儿父母来说,透地孩子的行为表现,识别他的真实意图,是很重要的事。根据实地观察与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幼儿尊重需要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类:

1.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

幼儿是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发育成长的,成人的关注是他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以满足的首要条件。同时,幼儿也通过成人的关注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一岁之前,幼儿借助哭闹、微笑等手段吸引成人的注意力。学步以后则通过自我表现来达到目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用积极的办法引起成人的关注,如主动招呼父母来看自己搭的积木、画的画、做的某个动作,要求父母帮自己数跳绳、拍球的次数等,他们迫切地希望父母(或老师)看到自己,从成人的关注中获得自信和自尊。有时,孩子也会用一些消极的办法引起注意,如把整洁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把某件物品打烂,在有客人来访时大吵大闹生出事端。有时,幼儿还会借助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如反复强调自己的不舒服,“我被虫子咬了”、“我肚子好痛”等。其实这些状况并非实情,只不过是孩子的又一种引起成人关注的信号,孩子是想通过父母对他们的关心感觉到自己的重要。

2.要求自主,对抗成人的意志

就整个幼儿期来讲,接受成人的旨意,服从成人的安排,构成了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然而一味地顺从听话,势必抑制幼儿的天性,阻碍幼儿成为他自己。为此,幼儿在尊重需要的支持下表现出自主性行为――不依赖他人自由地做出判断与主张。比如他们会自己选择穿哪一件衣服,自作主张看哪一部卡通片,玩哪一个玩具,把父母的要求当作耳旁风。在成人看来,也许幼儿的行为理由根本站不住脚,他们的.标准也让人难以捉摸,但幼儿却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坚持自己的主张,一旦如愿,他们便像打了胜仗的战士一样志得意满,而绝不会对成人的失望与无奈怀有一丝歉意。不过,在幼儿阶段,孩子对成人意志的反抗能力是极有限的,如果父母真的严厉起来,他们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但他们的自主性却不会随之而消失,一旦时面成熟,便会现度突现出来――这是幼儿在“捍卫”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的标志。

3.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

“孩子都爱听好话”、“哄小孩”等日常言语从经验层次反映出幼儿的一种普通倾向,即喜欢被成人赞扬和认可,由于这种需要倾向,幼儿除了要求父母对他们的各种“杰作”、“本事”给予关注以外,还迫切希望得到成人的夸奖和表扬。一句“你真能干”,往往让他们喜滋滋的神情持续很久,并激励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做别的事情。反之,如果幼儿从父母那得来的信息是自己做得很不好,则会使他们兴趣索然,不愿、不敢去做其他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父母的认可与赞扬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尊重需要,正向的鼓励与肯定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满足幼儿的尊重需要;负向的批评与否定则导致幼儿消极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及尊重需要的匮乏。

4.要求负责

要求负一定的责任是幼儿自主性行为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幼儿不再顺从于成人的包办代替,而是要求“我自己来”。

于是,从服务于自己的吃饭、穿衣、洗澡到成人的烧饭、擦地,幼儿都想“插一手”。他们跑来跑去、忙个不停,即使被成人称为“帮倒忙”也乐此不疲,除非遭到强令禁止、训斥,被赶到一旁,才肯罢手,限于发展的水平和已获得的社会经验,幼儿能完成的负责行为毕竟很有限,但他们却从这有限的行为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操纵和控制,由此而得到成就感,自尊感的体验。

5.要求有自己的空间

幼儿行为控制能力虽然很弱,但他们仍渴望拥有一块领地,这块领地既是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在那里,他们可以随意摆放自己的物品,玩具,给玩具分配角色、安排任务,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倾泄情感,保存自己的小秘密。这块领地是幼儿精神发展的庇护所,也是他们作为人之尊严的重要堡垒,就和成人的陷私一样,不让外人随便刺探。在成人眼里,也许这块领地里的一切、连同小孩子的心计均可以一目了然,但绝不可以轻意点破。因为,一旦让幼儿发觉自己的秘密全在成人的掌握与控制之中,他们的尊重需要就会遭受挫折,滋生出自卑、弱小无能之感,从而丧失基本的自尊与自信。

篇4:论文: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论文: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因古诗的作者距今年代久远,其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不易理解,故在体会“诗情”方面颇有难度,不少古诗课都上得死气沉沉,从理解诗意到背诵到默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过是机械地“操作”过程,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诗意。

在近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每次课上学生也是反应热烈。因此,我愿将自己教学古诗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第11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古诗三首》,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一、兴趣,从预习开始

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的协作中达到其目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安排预习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采取了“中央扩散”的方式。所谓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要做的就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后带着这种初步的认识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安排的预习题是:

1、《暮江吟》中哪两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哪两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我为诗确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 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乡之情)

3、《赠汪伦》中有两句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情谊,请问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显而易见,对三首诗的核心处理各不相同,《暮江吟》侧重于诗的风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旨在突出情感,《赠汪伦》则偏向于写作手法。这样做一方面是扣住诗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考虑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预习三首诗,当然比让学生用“理解诗句”这一种方法预习三首诗有趣得多。

二、设问引入,妙趣横生

在学习《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明是个喜欢文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唐诗。小红同样是个文学爱好者,所以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有一天小明对小红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代表。今天,我讲一个李白和白居易赛诗的故事……”这时,小红打断了小明的话:“对不起,你弄错了!”请问,小明错在哪儿呢?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两位诗人的生辰、卒年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多数学生恐怕答不上来,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然而,故事性的叙述及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悬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这时我再告诉他们答案:李白出生于公元7,死于公元762年。白居易则于公元772 年才出生,两人生活在两个时代,是见不着面的。之后再引出《暮江吟》。

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明在小红的帮助下纠正了自己知识上的错误,知道李白与白居易不在一个时代,于是他又接着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不过比起杜甫来,他就不行了。杜甫多才多艺,不仅能作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时,小红又指出了小明话中的错误。同学们,小明错在哪里了?(“杜甫”应改为“王维”)这样做,一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基于此,我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吸取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手法,力求接近儿童心理,这样,也使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到教学中来。

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我的引入是介绍式的: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浪漫的。他的诗不仅想象丰富、独特,而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李白是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向权贵们低头,却与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

这一介绍中,突出介绍了李白的性格特点,因为文如其人,扣住此点介绍,通俗易懂。之后以介绍内容方式引出课题,目的是使学生由浅入深,在预习后对本课有了再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克服畏惧心理。

纵观三首诗的导入,各具特点,当然,上课时如何安排教学将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三、二次创作,诗意盎然

古诗的教学特点是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教师应设法使之更具趣味性,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所以,我在教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环节时,首先是将预习题再次出示,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对预习题的理解,这一安排达到了让学生互帮互学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后边的指导打下了基础。之后,师生合作将诗句意思弄懂,在大部分学生已表现出对诗句的理解后,我以“二次创作”作为对整堂课教学的巩固与提高。

何谓二次创作?就是让学生在直译的基础上再进行文学加工。

篇5:教学论文:教与学的理解和体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 强

从近几年学校的教学情况来看,有些本科学生有厌学的情绪,即使跟着进度正常学的学生,也有后劲不足的问题。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我们教学方法和理念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以一种更为积极、更为负责任的态度重新审视我们的高等教育,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加以改进呢?

其实,“厌学”并不全是在大学形成的。本来,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是非常好学的,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却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往往就只剩下对某些功利的追求了。进入大学后,目的达到了,认为可以松口气了,再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探索的欲望。

发达国家的学生并不像国内的学生这么辛苦,学习的内容并没有我们多,尽管我们有很多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披金戴银”,却没有人在成年以后能摘取像诺贝尔奖这样的世界科学高峰上的明珠。难道是我们没有能力,没有潜力?不,当然不是这样。我们的教育,缺的不是有潜力的学生,缺的是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探索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某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而我们往往又没有意识到,仍以大家十分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乃至对于它的正确与否已经麻木了的方法进行着课堂教学。比如,教科书是用演绎法编写的,在内容的编排上具有明显的阶梯性和连贯性。这样的写法从学科知识生成的角度去看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的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也往往是依此顺序一个局部接着一个局部地展开。这样的教学是否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呢?是否也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呢?

再比如,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收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料,然后进行仔细的疏理,试图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某几种的类型,然后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对号入座”地找到解决的办法。以这种方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泯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就流于空谈。从一个人终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当他走向社会以后,是否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用事先预定好的方法对号入座地解决呢?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说到启发式教学,有些老师也试图在讲授过程中做些启发性的工作。比如,看到这个条件,能想到什么结论?要证明这个结论,需要什么条件?……。他们一点一点地展开“启发”,步步深入地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整节课似乎非常流畅。但这种挤牙膏式的“启发”是真正的启发吗?真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吗?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并没有让学生整体地面对问题、整体地思考问题、独立地探究问题,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没有实质帮助,甚至连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也会被扼杀。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送了一辆汽车给一个印第安老人,这位老人找来四匹最好的马,把汽车绑在马的后面,他试图通过马的奔跑来带动汽车的运动。听到这个故事,人们都觉得好笑,但这个故事是否可以类比我们当前的教学?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一个好的老师能影响一群学生;教材、教辅资料也是一种资源,好的教材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还有一种更加可贵的资源——学生。

我们一直以为学生是一定要由老师带动的,我们的教学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一种连动式的教学。这就恰如那个把汽车绑在马的后面的印第安老人一样。印第安老人因为长期与世隔绝(一如我们部分老师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他不知道汽车是可以自己运动的,而我们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利用好学生这种资源,是由于我们低估甚至不知道学生当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所以,要改变对教学本质的传统认识,对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留出了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在他们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让他们自主地、充分地得到发展。

二、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我尝试着进行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第一,带着问题预习。 “预习”不能仅局限于记住几个概念、几个定理、几道例题的解法。这样会让学生失去课堂上研究问题的热情,失去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所运用的学科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的磨练。所以,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要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而非传统意义下的预习。

第二,课上不看书,课下读透书。我要求学生上课不用打开书,这样避免学生看到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以后就失去了思考的余地。而课下复习时,要求他们逐字逐句地推敲概念,深入理解。

第三,减少课上笔记,集中精力听讲。我发现笔记做得很多的学生往往学得比较呆板,他把老师讲的所有东西都抄下来,占用了很多时间,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也就禁锢了思维的发展。只知道抄笔记的学生,在老师让他们思考第二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专注于抄第一道题的笔记;而在老师让他们思考第三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第二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第四,多给问题,少给例题。课上我经常给学生一些问题,而不仅仅给例题。“例题”与“问题”一字之差,但对学生而言意义截然不同。如果是 “例题”,学生就在潜意识中想:这道题是老师给出的一个范例,我们只要听懂就可以了。然而,真听懂了吗?不尽然。所以,要敢于将课本里的“例题”都用 “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先思考。往往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想出许多老师在以往的教学中从来没有提过的方法(尽管老师在此之前已经不知道讲过多少遍这道题了),灵感的火花就会随时闪现。

第五,教材内容重构,突出知识主干。用较少的时间将关键概念讲解清楚,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教师对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可以不讲,而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感悟。只有学生主动深层次地参与,才能有显著的教学效果。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治国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也可以“不教而学”呢?一个教师只会做一道题,那么他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会觉得解这道题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因而他会非

常详细地讲解每一步;另一个教师只会做两道题,那么他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会觉得解这两道题时所用到的共同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因而他在讲课时就会重点讲授这些共同的方法,这位老师如果站在系统的高度去讲解这两道题,他所需要的讲课时间也许并不比第一位老师多……。以此类推,一位教师会解决的问题越多,他就越能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他所认为必须要讲的东西就可以越少越精。

第六,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总结过这样一个经验:静看3分钟。就是说一道题拿出来以后,应先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看看、想想,再由教师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这比那种老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的思考。“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更能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

三、对教育实质的理解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般都这样认为。如何体现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打个比方:外出旅游时,可以请导游带领旅游者去参观。而实际上,真正喜欢旅游的人都不喜欢被导游。因为,在旅途中如果有一个导游,他带你去东,你不能去南,不能去北,更不用说去西了,这样的行程将受到很大的制约,甚至可以说失去了旅游的自主性。“导游”的实质就是你跟在他的后面去游,旅游的意义会大打折扣。我们在教学中的“导”是否也是类似的效果呢?

从学生的心理讲,他们希望尝试,希望创新,希望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传统教学却要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维导入我们事先预设的轨道,久而久之,思维受到长期制约的学生能够感受科学求知的无穷魅力吗?

因此,我更认同一种新的观念: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将教师和学生都作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媒介的交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学生才能在这种交往中高效地掌握学科的原理、思想方法,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要使学生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讲解之前就应该让学生对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只要练在讲之前,哪怕是以老师的讲为主要形式,它也是一种交往。因为,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对比、评价。师-生、生-生之间交往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小组讨论、组间辩论、师生相互质疑等都是比较好的形式。我们要用学科的内在魅力去打动学生,能使学生兴奋的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改革是希望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这样的一种境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乐趣;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研讨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素质。

篇6: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基本步骤:理解重点词→弄清句子本意→体会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基本方法:

⑴抓关键词语、关键部分理解含义[弄清词义,句义也就理解了]

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人在画中游”是关键部分,意思是说人好像在图画中游玩一样,[我们还得想想: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说呢?→原来是作者觉得这山水太美了],句子的意思是--人们画着小船在漓江上游玩,就好像是进入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一样,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⑵联系上下文、注意时代背景体会言外之意。这类句子的表面意思好懂,但更深刻的意思就必须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以出来。

例“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荔枝》。这句子表面看是说:到现在荔枝和以前一样年年都红、都成熟。[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句子全文的结束呢?联系上下文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此时作者的母亲已经去世,在母亲生前作者时常买荔枝孝敬老人家,可是现在母亲已不在人世了,作者看到年年红润如前的荔枝自然忆起母亲],可见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作者面对年年依旧红的荔枝,常常怀念自己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重与怀念之情。

☆体会句子的含意各种方法相互结合灵活运用是关键。

篇7: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基本步骤:理解重点词→弄清句子本意→体会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基本方法:

⑴抓关键词语、关键部分理解含义[弄清词义,句义也就理解了]

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人在画中游”是关键部分,意思是说人好像在图画中游玩一样,[我们还得想想: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说呢?→原来是作者觉得这山水太美了],句子的意思是--人们画着小船在漓江上游玩,就好像是进入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一样,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⑵联系上下文、注意时代背景体会言外之意。这类句子的表面意思好懂,但更深刻的意思就必须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以出来。

例“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荔枝》。这句子表面看是说:到现在荔枝和以前一样年年都红、都成熟。[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句子全文的结束呢?联系上下文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此时作者的母亲已经去世,在母亲生前作者时常买荔枝孝敬老人家,可是现在母亲已不在人世了,作者看到年年红润如前的荔枝自然忆起母亲],可见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作者面对年年依旧红的荔枝,常常怀念自己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重与怀念之情。

⑶注意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意思,再理解句子内在含义。

例“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个句子中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排比部分说明了邱少云不动的原因,比喻部分说明了邱少云意志坚强。整个句子“表现了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和这次战斗的胜利他严于律已、勇于献身的精神。”

☆体会句子的含意各种方法相互结合灵活运用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