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凡尔纳神秘岛读书笔记(推荐4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法国作家凡尔纳神秘岛读书笔记(推荐4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国作家凡尔纳神秘岛读书笔记,本文共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法国作家凡尔纳神秘岛读书笔记
《神秘岛》是继《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续写的最后一部作品。这讲述了一位工程师、一位记者、一位工程师的黑人奴隶,一名水手、一位十五岁的小男孩和一只忠实的小狗,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中做出五中不同的职业,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活用品的故事。
这小岛虽然不大但处处暗藏危机。面临重重困难时,他们都坦然面对。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这孤岛上,屡次受到了尼摩船长的保护,最终搭上了格兰特船长之子的船――邓肯号,回到了他们日夜思念的祖国。
凡尔纳写作总是有一个中心人物,这本书他的中心人物就是那位工程师赛勒斯史密斯,他是勇敢的化身,是正义的化身,是勇敢的化身。凡尔纳用大量的笔墨描绘出一个传奇般的人物。
凡尔纳在书中写的一切,在现代已变为现实。潜水艇、太空飞行都曾是凡尔纳提出的。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说过,凡尔纳的书是他们的启蒙老师。
凡尔纳的作品对我有很大影响。还有,给你们剧透一下,尼摩船长可是一个印度王子,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进入凡尔纳的科幻世界。
篇2:凡尔纳《神秘岛》读书笔记800字
在大家的印象中,儒勒·凡尔纳的小说都是极具想象力和科幻风格的:乘着炮弹飞往月球;在一封密码信的指引下进入地心;八十天内环游地球……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凡尔纳系列中最不像科幻小说的一本书——《神秘岛》。
《神秘岛》主要讲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工程师赛史密斯、战地记者史佩莱、水手潘克洛夫、少年赫伯特、黑人纳布乘上一只大气球想逃离,却被飓风刮到了荒岛上。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很多危险和困难,但是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们在小岛上探索、开荒,建设了一个自救的家园,四年后,凭借智慧、勇气和团结的力量,他们为自己争取到了回到现代文明的“船票”。
神秘岛中最能打动我的,是一种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神秘岛五人组”没有自怨自艾,在没有火种时,史密斯想到了用手表制作简易放大镜聚集光线取火;为了捕获野味,大家用鲸鱼冻骨做捕兽器;为了测出岛的位置,他们用一根标杆作为仪器;要爬到高处去,就用爬藤和红杉编出软梯……他们从一开始就遇到层出不穷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总会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双手去解决,即使再焦虑再迷茫,也不会轻易放弃,唯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在最终等到获救的机会。
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就觉得很亲切,细细一想,这些在凡尔纳笔下带着科幻理想主义色彩的故事情节,在距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不是已经“上演”过“真实版本”了吗?主角就是大陈岛上的垦荒队员们。
1956年,为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5批来自台州、温州等地的400多名青年,登上这个满目疮痍的小岛,每个人只有一张床板、一把锄头、一张草席、一对粪桶,一个寝室只有一盏煤油灯。他们开荒种地、建房修路、办厂造船……垦荒队员们在这里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短短几十年,把大陈岛建设成了“东海明珠”。某年8月习近平爷爷曾经登岛视察,看望老垦荒队员,5月30日他又在给大陈岛垦荒队员的后代、台州市椒江区12名少先队员的回信中盛赞了大陈岛的垦荒精神,还鼓励孩子们向爷爷奶奶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很有道理,不论是神秘岛的开荒自救,还是大陈岛的垦荒开发,都面临极为艰难的困境,没有破除万难,不畏失败的决心和勇气是无法开创出新局面的。成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一个一个脚印在无数次摸索中踩出来的,摔倒不可怕,头破血流不可怕,只要能站起来,继续坚持走下去,才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面对神秘岛、大陈岛这样的困境,除了勇气和决心之外,创造、改变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孩子们“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的意义所在。
“神秘岛五人组”都有自己的特长,史密斯是工程师,史佩莱懂得医术,潘克洛夫擅长各种手工技术,赫伯特喜欢博物学……他们团结一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改造身边不利的自然环境。大陈岛上的开荒先驱们,有的是知识分子,他们在岛上教书育人,有的是农村青年,他们在岛上种地养殖,有的是技术工人,他们在岛上修路造船,还有很多解放军叔叔,最苦最累的地方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开发建设自己的家园。
反观生活在优渥条件中的我们,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总想着“打退堂鼓”,嘴巴上喊着口号,心里想着要勇敢面对,却总是顾虑重重,消极应对。这固然是缺乏斗志和勇气的表现,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觉得,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更源于学习动力、决心和毅力的不足,长此以往,将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成为阻碍我们成长的绊脚石。
《神秘岛》这本书和大陈岛垦荒精神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垦荒”的道路上,肯定有坎坷,但只要有那么一股“劲儿”,经历风雨之后必然会见彩虹!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心无旁骛地汲取知识,提升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畏失败,越挫越勇,这样才能从容、乐观地迎接每一次挑战,成长为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新一代建设者”!
篇3:2022凡尔纳《神秘岛》读书笔记
《神秘岛》叙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五个被困在南军的北方人,他们是工程师——哈丁上尉、战地记者——史皮莱特、哈丁的仆人——奈伯、水手——潘克洛夫特和他养的孤儿——赫伯特。另外还有一只训练有素的探险犬,属于哈丁的。他们趁一次机会用气球逃脱了,他们中途被风暴吹落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但是他们并没有绝望,而是团结起来。
来到孤岛,大家一致推选哈丁上尉为首领,开始了原始社会的生活,经过大家的努力,“居民”们有了两个住宅,建了一条护“城”河,还有大刀、弓箭、钉子等等,存粮食的地方和汤锅都有了,还有面包吃,居民们的日子过得很充实,大家也更加团结了,在岛上还安了一个电台,可是也有许多离奇的事发生了:一次赫伯特得了疾病,就在他快死时却找到了救命药,海盗船入侵被鱼雷炸飞,剩余的五个匪徒流窜了四个月突然死了,身上只有一个红点,以及一个装有了他们最需要的皮箱……这些怪事使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到了最后,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尼摩船长做的。原来尼摩是六年前来到这里的。他偶然发现这些被抛弃在荒岛,没有任何资源的落难者,但他又不愿意暴露自己。他发现这些人非常诚实,富有活力,而且相互团结友爱,船长逐渐对他们产生兴趣。他情不自禁地深入到他们生活中去。而之后尼摩还帮他们到塔布岛留字条,但回来后不久,他却病死了。最后遇难者乘邓肯号回到祖国,用尼摩船长留下的财产买下了一块土地,大家还是团结在一起,因为他们知道,荒岛上如果他们不团结,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是的,如果他们不团结是活不下来的,而他们这五个人也是缺一不可:缺了工程师,他们无法制造生活用品,无法知道自己的地理位置,就连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得到的火都无法摄取;缺了水手,他们不能制造船只去塔布岛救人;缺了赫伯特,他们吃的东西就没有了安全保障,因为其他人并不知野菜是否有毒……如果他们不团结,也就不能战胜海盗;如果他们不团结,就不能将这里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古今中外有无数名言说的就是团结的重要,比如: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_奥斯特洛夫斯基.而我们中国人往往就是输在这里,比如说:当足球比赛是世界性的时候,中国队是很难踢出国门的,而中国队的强项则是单打,比如:乒乓球.这是因为像足球这样的运动,是体现每个队的团体合作精神,它不是一个人怎样把球踢进去的事,而是需要11人在共同配合下,把一个足球踢进去,而有些队员们只想着个人进球时的荣耀却忽视了合作的重要.
牺牲精神有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尼摩船长在病入膏肓之时,还不忘帮助这些人.他独自驾船去几千英里之外的塔布岛,而他驾的船,只是一只最普通无法抵挡风暴的小船,并且他出航的时间是太平洋风雨交加的时候.上岛之后他留了一张纸条在岛中的屋中,纸上说:”岛上的已经在另一个岛上,岛上还有5人,请营救他们.”如果不是尼摩船长,这些人再次遇险时,也不会有人来救他们。
篇4: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00字
假期里,老师给我们推荐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我看着看着,不禁喜欢上了这本书……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英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他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经过了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撞,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罗纳克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这个神秘人物的谜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开。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