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一:诗中物-(共5篇)精选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一:诗中物-(共5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一:诗中物-,本文共5篇,希望您能喜欢!

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一:诗中物-

篇1: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一:诗中物-

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一):诗中物-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秋风苏武别,寒水送荆轲。(庾信《拟咏怀(其三)》)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陈子昂《感遇》)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绝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篇2: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二:诗中景-

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二):诗中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村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左思《咏史(其三)》)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七夕》)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篇3: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四:诗言志-

文言专号第五关精彩呈现(四):诗言志-

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抱负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其五)》)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其一)》)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志趣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其五)》)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操守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篇4: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一:古诗文诵读要读出什么?

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一):古诗文诵读要读出什么?

问1:在我看来,文言文就像外语,有没有“多快好省”地学好文言文的捷径?

答:有啊!回想一下,你的外语是怎么学的?不就是反复诵读吗!晨读,晚读,读它千遍不厌倦,自然而然就懂了,开窍了。这里用哪个介词,那里是什么时态,不用老师唠叨,自己就能读会说了。其实是英语语感产生了,英语的思维方式生成了。

英语如此,古文也同理。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洞悉了这个秘诀。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先不要去抠一个一个字词的意思,先读个滚瓜烂熟,感觉这段古文似乎不是韩愈、柳宗元,不是苏轼、欧阳修写的,而是我张某人、王某人写的。到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文言文亲切有趣了,就读进去了。

诵读这个方法,看似笨拙、不讨巧,其实是大巧若拙,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捷径。

问2:那具体怎么诵读,要读出什么境界呢?

答:从技术层面看,要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语气。

先说读准字音。

文言文毕竟是古人的语言,不那么“平易近人”。以《岳阳楼记》为例,“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其中的“淫”“霏”“樯”“楫”“冥”属于生面孔,在我们日常的阅读里很难遇上。对这几个生字,我们一定要借助课本注音或者工具书读准。

古文里,还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多音字。还以《岳阳楼记》为例,第二段有一句“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没学这篇课文以前,你一准以为“汤”是个单音字,就是读“tāng”,很难想到它也是多音字,在作“水势很大”讲时,读“shāng”。

尤其要注意的,还有通假现象。通假字是文言文的“特产”,它的读音一般按本字字音读。《岳阳楼记》第一段“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是“嘱托”的“嘱”的通假字,应读本字“嘱”的音“zhǔ”,不能误读为“shǔ”。

再说读好节奏。

文言文的音乐性、节奏感比现代汉语强,古人读书常读得摇头晃脑就是这个原因。读好节奏,要把握规律。

把握语法规律。主语谓语之间、动词宾语之间、状语谓语之间、动词补语之间,都需要顿一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在“滕子京”后面顿一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刻”“唐贤今人诗赋”后面各顿一下。

把握表达规律。现代汉语表达以双音节词为主,古文以单音节词为主。如果古文中两个单音节词凑巧靠在一起,而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成了一个词,就容易引起误解。要特别注意不能读破句子。如《晏子使楚》中“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是两个词,解释为“它们的'”“果实”,应分开读;若连起来就读破了。

把握句式规律。一些表议论、推断、反问语气的句子,前面用“夫”“盖”“其”等虚词领起的时候,后面也应稍微顿一下。《岳阳楼记》中“若夫淫雨霏霏”一句就应读为“若夫/淫雨霏霏”。

最后说读出语气。

这点最重要,用词、句式、感情色彩、修辞运用,话语间的情绪、神态,都体现在语气里。如《晏子使楚》中“晏子避席对曰”那段,“婴闻之”要读得缓慢而庄重,体现出晏子的正色以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要读疾些,体现晏子反驳的犀利;“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要读重浊点,这是整个反驳的立足点;“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要把反问的语气读出来,但又不能生硬,以便让人感受到晏子的以退为进的外交智慧。

对所学的文言篇章都这样细细读,悠悠读,就能读出真挚的情感,读出优雅的美感,读出良好的语感,读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来。

篇5: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三:如何识别文言句式

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三):如何识别文言句式

问1:文言句式的学习有哪些重点?

答:文言句式的学习有两个重点,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

问2:什么叫特殊句式,有哪些类型,如何识别?

答:文言特殊句式,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它有四种基本类型,即: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它们一般都有鲜明的语言标志,结合上下文,可以轻易地识别出来。

如判断句。我们现在对某人或某物下判断,一般都说“什么是什么”或“什么不是什么”。古人不这样说,他们一般不用“是”这个判断动词,而用“为”“乃”“即”等判断词,如“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同上)。更多的时候,说成“……者……也”“者也”“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被动句。我们现在表示被动,一般说成“……被……”,古文中表示被动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一是用“为……所……”表示被动,“为”就是“被”的意思,引出动作的发出者,“所”引出动作,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二是用“见……于……”表示被动,“见”引出动作,“于”就是“被”的`意思,引出动作的发出者。这是两种完整的被动形式。但前者有时省略“所”而只用“为”,后者有时省略“见”而只用“于”,或省略“于”只用“见”,如“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省略句。古文崇尚简洁,省略现象很普遍,常见的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如“(毒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再(鼓)而(士气)衰,三(鼓)而(士气)竭”(《曹刿论战》),“客从外来,与(之)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三种:一是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的句序应该是“汝之不惠甚矣”。二是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如“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正常的句序应该是“吾与谁归”。三是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马之千里者”(《马说》),正常的句序应该是“千里之马者”。

问3:什么叫固定句式,有哪些类型,如何识别?

答:固定句式,顾名思义,它是由几个虚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子格式,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有陈述语气的,如“是以……”:“是以谓之文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有疑问语气的,如“不亦……乎”“得无……”:“不亦乐乎”,“不亦惑乎”,“得无异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有感叹语气的,如“何……哉”,“何有于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