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论文(共11篇)精选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论文(共11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论文,本文共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论文

篇1: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论文

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论文

摘要:亲子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跨越了心理学与教育学两个领域,是一种融合性课题。家庭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与性格培养都相当重要。,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部还专门为家庭亲子关系提出了《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这一科研立项,意图从科学的角度去探析我国家庭亲子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家庭亲子关系;个性;评价;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它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一个人的幼年开始,亲子关系就已经开始在影响人的性格成长与发展了,而到了青少年性格塑造与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亲子关系更是具有着极强的人格塑造性,直接决定了人性格的发展趋向。

一、亲子关系与学生个性

所谓亲子关系,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它对孩子的心理与个性发展都具有决定性,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对孩子所带来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Smetana认为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单方面的完全决定亲子关系的发展走向,如果家庭中是权威型的教养方式,那么亲子冲突就会较少,冲突的强度也不会很强;如果家庭中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那么就很容易造成亲子方面的激烈冲突而且也会很频繁。所以我国心理学者王美萍就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家庭的亲子关系以及青少年的性格发展与塑造[1]。

(一)性别决定亲子关系

在我国的一项亲子关系调查中显示,女儿与父母发生亲子冲突的比率远远超过儿子,这一比例大约占到7:3。这一调查指出了女儿更容易造成家庭的亲子冲突,并且分析还指出,在我国子女与母亲的关系要远亲近过与父亲的关系,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二)家庭经济地位

德国家庭教育学者Shek在曾经做出过这样的一项研究结果,他认为家庭经济地位极易影响亲子关系,尤其是父子之间的关系。经济地位高的父亲与子女的关系要远远好于经济地位低的父亲,而母子关系的差异在经济地位中所表现的却并不明显。另外,父母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与职业背景,甚至包括家庭规模与形态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特别是对人在童年早期的影响最大。

二、亲子关系对青少年个性成长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的个性成长与父母的行为举止,对他们的诉求反馈都有关系。换言之,如果父母不能为孩子做出良好的回馈与引导,那么孩子的个性就会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从而影响亲子关系。本文通过对上海某初中的学生问卷调查,简要的了解了他们在家庭中与父母之间亲子关系的现状。

(一)关于父母对子女意见的采纳

关于父母对子女日常中所提出意见的采纳,是影响亲子关系最为显著的一项要素。在对上海某中学的1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如果父母与孩子产生意见分歧,有14%的家长会尊重并接纳子女的意见,有86%的家长则选择不接受也不采纳。这一比例是相当悬殊的,这说明我国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上还趋于传统上的权威管教,他们无法去接受与子女之间存在教育与交流上的平等地位。实际上,对于意见的采纳与否并不是主要,最主要的是它对于子女的性格成长与逻辑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父母对子女的了解

父母对子女的`了解是亲子关系回归分析中的一个重点。在同样的100名中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10.8%的中学生认为父母完全了解自己。

这一比例相当可怜,家长与子女共处同一屋檐下,却不了解自己的子女。这种相互的不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传统的词汇来表达,那就是“代沟”。亲子关系如果存在代沟,自然无法进行顺利的发展。中学生个性正值成长期,变化会非常快。如果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关心,他们的个性成长走向就会出现偏差,孤立甚至是极端,所以才会有亲子关系随初中学年增加而逐渐下降的反比例现象,到了初三阶段,本来融洽的亲子关系却可能演变为亲子冲突,这在青少年心理学中叫做“叛逆”。这种叛逆的心理是青少年内心世界的深层次表白,是青春期性发育成熟与第二性征出现的表现。所以当他们因为一些事情难以启齿又陷入自我琢磨的孤独之中时,父母应该主动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应该针对子女的个性特点与内心感受,静下心来以平等的态度与子女进行沟通,在获得子女信任的同时,也增进了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

总结:通过对中学生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在亲子关系这一层面的实践探索与改善还并不到位,许多青少年的个性成长虽然受到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但其发展的路线却令人担忧。所以说为人父母,应该尽到一份对孩子的责任,这些责任并不单纯来自于对孩子的赡养与物质上的满足,它还包括了精神层面,那就是对亲子关系的处理,就像《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个性成长影响的研究》中所强调的,要帮助孩子缓解在青春期成长阶段的负面情绪与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为他们的个性成长塑造一个健康的、完美的、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白丽英,叶一舵.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4(1):45-49.

[2] 王倩倩.中学生亲子间心理距离及改善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3-5.

[3] 周畅.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深圳市Y中学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19-21.

篇2: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论文

摘要:文章从人体大脑的生理机能入手,分析美术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通过具象传播知识,应该强调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训练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自主绘画、自主创作,激发其右脑潜能,提高其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为其将来学习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美术教育;小学生成长;想象力;创造力

美术课程对开发学生右脑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处在身体成长与大脑发育迅速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声音和图像的刺激,让他们潜意识里调动右脑进行信息处理,提高右脑的利用率,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

一、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右脑的功能非常重要,音乐、美术等课程对于右脑的开发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美术教育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呢?美术是提高动手能力的艺术。美术不仅仅指绘画,手工制作也是美术的一部分,所以,折纸、泥塑、根雕、小木工等都可以成为美术教学的手段。以根雕为例,其对于乡村小学的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尤其有利。农村学生生活在乡间,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为根雕教学提供了天然的条件。教师在进行根雕教学时可以用一些精美、有趣的根雕作品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搜集自认为有趣的废弃树根,并将其制作成根雕带到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寻找废弃树根的过程是锻炼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过程。学生在村野间四处搜寻,一旦发现自认为有趣的废弃树根,就会想办法将其带到课堂上。同时,他们一旦发现有些树根本身的造型不尽如人意,本着向全班同学展现最佳作品的心理,则会自己动手进行修饰,最后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作品。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其讲述自己作品的来历,并描述作品的形态和内涵,如“它像什么,为什么觉得像”等。一件小小的根雕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无穷的'。在实际动手制作根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力创作作品,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美术是一门创造的艺术。美术教学通过手工制作、绘画、临摹等方式综合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小学生是充满奇思妙想的,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是打基础,理论的深化则是在中学和大学阶段进行。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其画出或制作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通过对具体实物的展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其右脑的潜能,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并开拓无限的可能。这应该成为素质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美术教学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取材,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都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题材。同时,美术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也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可行性。

二、现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对于被称为“图像脑”的右脑,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等方式的刺激极大地提高其活力,解除通常的左脑对右脑的压制,从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美术是让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得到综合发展的一门课程。然而现实中的美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美术教学理论化。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在教室里进行,在黑板上教学。美术的发展史等理论知识的灌输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这些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在中学阶段向学生传授,然而一些教师提前向学生讲授。这种黑板式美术教学是本末倒置的,不仅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右脑的潜能,更容易抹杀学生的创造天性。其二,美术形象单一化。山是这样的,太阳是那样的,鲜花应该这样画……美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物象,学生坐在课桌前临摹教师的“标准范画”,这样的美术教学将美术形象单一化,结果导致所有学生画出来的内容都有很强的相似性,丧失了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针对以上存在于美术教学中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真正发挥美术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转变其教学观念。通过采取提高教师待遇,吸引经过美术专业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青年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打造年轻化、专业化教师队伍等措施,真正发挥美术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采取引导式、启发式美术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运用鼓励学生实际观察具体的事物或野外写生等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应鼓励学生真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赞赏原创性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结语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综合发展。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开发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察―提问―寻求答案”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美术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基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未来祖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所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是一线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篇3: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

【摘要】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影响是非常大的,家庭作为最小的教育单位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重视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思想道德的建设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我们主要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这两个方向出发,对家庭教育进行一系列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学生德育 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启蒙思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充斥着不良的因素,学生通过家庭教育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建设对于学生未来的道德发展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的和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生在校的精神面貌和学习质量,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采取合理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其行为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分别对学生德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1.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首先从家庭教育环境来看,家庭教育环境又分为两种大方向,一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种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很好的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思想和美好到的品德,家庭教育环境反映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社会的风貌,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尤其是对中学生未发展完善的心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孩子在学习和道德上的缺失,对学生采取正确合理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对于孩子道德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他们的德育素质,在这种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对其的爱,在学校中,学生能够以一个更好的精神面貌和态度来面对学习面对未知的困难。但是在不良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对于学生道德素养和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学生很容易因此培养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跟不良社会青年结交,最终走上不可逆转的道路,他们对于父母的爱是未知的,因为从小他们就远离父母,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爱,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怎么会培养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怎么能教导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道德素养的低下,身心上的不健康。

2.家庭教育观念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下,家长往往只是单纯的认为中学生只需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不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提升,甚至孩子在学校中的其他不正确的行为也不管不问,甚至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只要在中学的课程中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诸如孩子早恋等行为也不进行监督,这样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对于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产生了阻碍的效果。虽然这样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孩子在心理上和德育上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察觉到的,导致目前出现的一系列宿舍残害事件的发生大多都是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这个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中学阶段,一定要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培养学生。

二、如何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德育素质

上面我们已经对目前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下对学生德育素质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而言,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环境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中学生的德育素质。

1.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下,正确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树立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尽可能营造一个和谐、欢快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下能有一个快乐安逸的成长环境,家长适当的通过孩子的寒暑假可以与孩子多进行学业、生活上的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困惑或生活中的一些难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助,帮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其次还可以适当的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关于德育教育的讲座等,帮助孩子理解德育素质的重要性,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德育素质的提升。

2.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于目前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只看成绩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首先做出转变,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多关注学生在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能够对一些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家长若与孩子产生不同的见解不能下意识的否定孩子的思考方法,应当首先尊重孩子的想法,其次帮助孩子思考他们的想法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以正确的观念引导孩子选择合理有效的想法。最后,家长的教学观念不能存在传统的棍棒教育,随着目前社会的发展,棍棒教育已经不适合当前教育体制,家长应当适时的与孩子进行合理的沟通,通过正确有效的沟通来确保孩子走正确方向和道路。

三、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环境对中学生德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德育素质提升上能跟上社会的步伐,从而保证孩子在中学阶段能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慧.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德育的影响研究[J].速读(中旬),,(11):233.

篇4: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

【摘要】

中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个体心理也容易出现问题。家庭因素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重大,作为父母,应当准确的了解子女在中学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对中学生进行民主科学的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对策

一、引言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在生理上逐渐的成熟,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表现出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的发展特点。中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还存在人际交往与青春期等心理问题的矛盾,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监护人,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1.家庭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夫妻关系,父母与学生长时间居住在一起,对中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夫妻关系在整个家庭环境中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家长之间产生冲突,很容易导致子女的心理机能产生变化。学生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十分的细腻,容易造成创伤。尤其是家庭离异的子女,子女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容易给子女造成潜在的精神压力,不利于中学生成长。其次,亲子关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内心矛盾多,对父母较为敏感,但是内心深处仍然十分依赖父母,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矛盾都需要父母的配合才能很好的解决。在这个阶段,双方在这个时期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父母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多给予子女关爱,促进子女健康成长。

2.家长期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教育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家庭教育功能的主要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家长的期望中,孩子的成绩好坏意味着将来要进入名牌大学,就是优秀的孩子。但是由于家长的期望,很少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追寻梦想,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人际关系期望,在中学阶段,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长对子女的朋友干涉较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破坏了子女的`人际关系。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心,这个时候父母担心子女的早恋问题影响成绩。家长不能过于干涉子女的交往,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子女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培养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3.教育内容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往往看重子女的知识学习能力,忽视子女的心理健康。缺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会严重影响子女健全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处于青春期的阶段的中学生的心理最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家长最注重的就是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缺乏对子女的青春期教育,忽视对子女独立能力的培养,使得中学生缺少独立性。

三、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策略研究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优化家庭氛围。

根据研究显示,中学生的家庭关系比较亲密的,测试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比较高。而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中学生,往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的亲密。因此,在每一个家庭中,家庭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之间要彼此和睦爱护,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与子女之间要营造美好健康的成长氛围。另外,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的好坏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需要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需要不断的沟通,父母要主动和子女进行沟通,尊重子女的想法,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子女提升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要引起孩子的共鸣,家长和子女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力,优化家庭氛围。

2.提高家长自行素质,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自身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提升家长的对学生的教育能力,需要家长掌握子女的心理,需要广泛的阅读关于教育的书籍,对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中学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定期的开导,不要给子女施加压力,关注子女的心理特征。

3.加强子女青春期教育与生命教育。

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最重要,因此,在这个时期需要和学生有血缘关系和高度信任关系的父母是是最佳教师。家长在这个时期需要有意识的和子女谈论一些生理方面的常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教育子女进行正常的交往,顺其自然的解开对异性的好奇心理。在这个时期,学生往往对学习和人际交往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产生的压力无法排解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挫败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需要加强强调生命的重要性,通过沟通排解子女的压力,让子女学会尊重和热爱生命。综上所述,父母应当重视家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及时的了解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子女进行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国芳,李丽芳.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综述[J].枣庄学院学报.(01).

[2]吴惠娟,沈鉴清,骆宏.家庭环境对初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08).

篇5: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

摘要: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属于心理逐渐发育成熟的特殊时期。这阶段的孩子家庭教育会对其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我国当今的教育大环境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及老师都将焦点放在放在了孩子的成绩及升学率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巨大的学业压力所覆盖,绝大多数的老师及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中学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变化错综复杂,趋近于成熟,但仍缺少经验,青春期的一些表现随之而来,因此这阶段的孩子极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埋下心理疾病的隐患。随着大学生自杀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升高,青少年心理问题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学生心里问题的存在以及他们心理发展情况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家庭是孩子来都世界所接触的最为基础的教育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家庭的教育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大的作用。

1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1父母强烈期盼影响学生的心里健康:父母过分的重视孩子的学习,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焦虑、情绪不稳定心里不平衡、对他人表现出敌对情绪、抑郁、学习压力大、适应不良。由于父母过分的对学生学习状况以及成绩的重视,一旦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轻则进行说教。重则打骂,从而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其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焦虑厌学的情况。由于对孩子的学习过分的关注,因此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优秀的孩子进行对比,并在孩子面前对那些成绩好相对优秀的孩子大加赞扬,这回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挫败感,很有可能因为这样的情形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1.2父母过度的惩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父母过分的严厉、惩罚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主要由于父亲惩罚孩子的过程中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在接受惩罚之后迫于父亲的威严,不敢将自己的愤怒及不满表达出来,将这种怨怼情绪压抑在内心深处,这样负面的情绪长时间积累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心理问题。而母亲的惩罚往往会伴有言语上的说教,孩子同样不敢宣泄不满及愤怒因此同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据统计大部分经常被父母惩罚的孩子成绩都不理想,有的甚至厌学、抗拒考试;还有一些孩子易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常与人发生争吵、缺乏自信、更有甚者会对生活以及未来失去希望等一些抑郁症的表现。

1.3父母过度的干涉保护孩子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在家里都被是若珍宝。父母以及家庭中其他长辈出于疼爱的心理过分的对孩子进行保护及干涉,以至于限制了孩子独立、自主、勇敢精神的发展。一部分孩子出现懦弱、焦虑、面对失败与挫折毫无承受能力。家长的过分干涉保护有时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体验,他会认为父母这样的行为是在故意与自己作对,并且将他人的好意也视为敌意。于是会产生逆反心理常常做出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情,表现以及思想偏执,人际关系紧张等等不良后果。

2家庭教育正确的做法

2.1父母加强自身素养提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将影响到孩子。要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首先要让自己变得优秀。心胸狭隘的父母,很难教育处胸怀宽广的孩子。如果父母的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对孩子也是指指点点吹毛求疵,久而久之在长期的责备声中孩子就会产生强烈自我怀疑。有些父母常常抱怨孩子散漫、不喜欢读书等等。其实父母在抱怨孩子之前首先应想下自己,是否这些毛病都源于自身!因此父母的文化素养是对孩子社会化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理想、情操、道德水准、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等等都取决于父母文化素养。因此家长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建立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对他人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在生活中感染孩子,更好的实行家庭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2.2创设和谐氛围建立良好沟通的亲子关系:家庭中良好亲自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利于父母将他们的健康理念、社会目标传达给孩子,有助于中学会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其树立良好的公德心及正确的价值走向,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培养。人的一生会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是人生社会关系的起点,中学生在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将会对其面对其他社会关系建立信心以及积极的影响。良好亲子关系建立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给孩子展现出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从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也是良好亲自关系建立的重要保障。作为家长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思想动态、以及看问题的态度、观点,真正的走进其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引导。是孩子真正的感受父母的关心、包容、理解、信任、体会家庭的温暖,把父母当作朋友。这样自然会喜欢与父母分享心事,父母给予的建议才会很容易的接纳。

2.3合理要求适当管理:热爱尊重孩子但不代表放纵,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讲不过分干预约束,但也要适当的要求。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的爱及呵护很容易过度。多数的父母都想尽最大努力为孩子铺平道路,生怕孩子吃一点点苦。但他们忘了在成长的道路上谁打磨练、痛苦荆棘是他们必须要经历及承受的。在这样的思想作用下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无不亲力亲为,这样过多的干涉影响了孩子独立生活及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还给他们自由的权利。圈养在笼子里的鸟儿永远学不会飞翔,长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要想培养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首先将他置于社会大环境中去接受磨练,培养其面对困难,应对问题的能力,再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中成长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力及耐力,从而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结语

要想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只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也极其关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因此在中学时期孩子身心成长的这一特殊时期家长正重视家庭教育,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自身素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探知子女的真正需求,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从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初中生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J].教育技术报,2012.

[2].初中生亲子关系性格特征及相关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4

篇6: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健康心理影响的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健康心理影响的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能够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强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学会分享与合作,能够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能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增强学生的社会性需要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交往需要的满足不仅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乃至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增加相互了解与相互信任,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识和能力只有在小组合作、与人交往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够促进学生交往需要的培养。

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这一学习活动本身就会成为学生追求的目的,这其实就是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十分强调学生重视感受、重视鉴赏、重视思考、重视领悟,在这一学习活动之中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情意活动。在学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汇报以至争论辩驳的氛围中,学生就会逐渐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语文学习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因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比如个性化阅读以及自由、有个性、有创意表达中离不开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研究问题、形成成果时离不开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交流汇报、讨论辩驳时离不开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思维的心智操作。

五、陶冶学生的情操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

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评价社会现象的道德感。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活动。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研究并解决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要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挥想像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要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

七、增强学生的能力

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发展语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语文积累能力、语感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及鉴赏能力、个性与创新表达的能力等等;能够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创造出一些文学作品等;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极大地发展学生的优势能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般应根据自己的特长、潜能、兴趣、爱好等选取深入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式方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是扬长教育的精神。

八、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是他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活动那种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主动的、爽直的、协作的、亲切的、善于社交的性格。

篇7:文艺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论文

文艺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论文

摘 要:大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对于国家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虽然在大学生素质提高的事业上取得诸多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校园文艺活动进行概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强调了校园文艺活动和大学生素质的关系,进而寻求相关策略。

关键词:文艺活动;大学生;影响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其成长历程备受关注。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文艺活动在大学校园中十分常见,也深受大学生喜爱,它会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起到重要影响,因而对他们的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艺活动的工作准则

为了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在进行文艺活动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校园文艺活动的开展对象是人,它离开了人的参与就显得毫无生机,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坚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对大学生的各项活动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深刻的人文情怀开展活动,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

高校的校园文化品位无法得到提升是高校存在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集中力量实现规范化,在开展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着手,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得以深刻体现,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这样的做法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为校园氛围的营造创造良好的条件。

系统性与开放性是校园文艺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文艺活动在大学校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文艺活动应该放在整个校园文化这个系统之中进行兼顾。文艺活动要想实现创新和发展就必须摆脱原有模式的制约,从校园文化中吸收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条件。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概述

1.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意义

它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些素质必须彼此之间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进步。虽然当代社会需要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是创新是建立在基础素质牢固之上的,还要兼具全方位的才能,因此大学生必须在文、体、美、德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才能够出类拔萃。

目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变化十分迅速,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果大学生不能够在学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发展,那么就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也在培养自己素质的道路上表现出急躁的状态,他们只有摆脱自己创造的'心灵枷锁,才能在成长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

2.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涌入我国,人们受到其影响而变化出具有本土特性的思想。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功利主义、投机主义等观念充斥在大学校园。但是他们好高骛远,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加缺乏社会责任感,失去了传统背景下的各种美德。

过分强调自我利益是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通病。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当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与自身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大学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弃全局观念,在行为上体现出恶俗化和功利化倾向。

三、校园文艺活动与大学生素质的关系

校园文艺活动是当代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利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使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提升。大学生在参加文艺活动中可以激发自身的兴趣,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进而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大学校园中会经常组织一些科普性较强的文艺活动,这会使大学生的科

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能力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弊端,各种文艺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能力素质。

四、相关策略

1.加强校园文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校园文艺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个孤立性事件,应该调动院校的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对活动内容中缺乏的或者较为薄弱的部分进行完善,确保其具备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活动举办之前要进行具体规划,对于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使其内容符合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可以起到促进大学生良性成长的作用。

2.加大宣传力度

参与校园文艺活动的人数较少或无人参加都会导致其失败的局面出现,其所具备的能够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功能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因此,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必须进行配合,对校园文艺活动进行宣传,积极思考办法,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他们积极参与,文艺活动的教育作用才有施加对象,才能够发挥出相应的功能。比如,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设计出具备趣味性的海报,迎合大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对活动的内容感兴趣。

3.丰富有意义的内容

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抛开传统理念的束缚,运用新的思路解决新的问题。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针对活动的内容进行思考,将那些可以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的内容进行吸收借鉴,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之余,还能获得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出现了严重偏差,功利主义使得他们急于求成。在文艺活动中可以针对这一点进行设计。比如,可以举办感恩社会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参观照片,体会到孩子们的微笑,让他们为那些生活在贫苦环境中的孩子产生同情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

高校的文艺活动在高校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各个高校都很注重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本文对校园文艺活动进行概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强调了校园文艺活动和大学生素质的关系,进而寻找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菁。课外活动在美国.高等教育研究,,36(06):109-112.

吴式颖。外国现代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8:西方离异或再婚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西方离异或再婚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离异或再婚家庭儿童是指因父母婚姻出现问题、家庭分裂或重组后出现的与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儿童所不同的群体。早期的关于离异或再婚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长期影响说”、“短期影响说”、“严重影响说”和“有限影响说”。“长期影响说”(Hetherington,1979)认为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会产生长期影响,父母离异给儿童造成的适应危机并不是一种暂时现象,这种影响可能长期存在。“短期影响说”认为父母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只产生短期影响,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许多消极影响都是暂时的(Kurdek,1981;Adams,1984)。“严重影响说”认为父母离异会给孩子带来学习障碍、行为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以及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并且对成年后的生活造成影响。“有限影响说”认为父母离异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且最终孩子会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现在的大多数研究已不再争论哪种理论更具有代表性,而是综合了以上几个观点,分别从儿童的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家庭因素及其父母自身因素来阐述父母离婚对儿童产生的不同影响。

一、父母冲突类型因素

研究表明,父母冲突爆发的严重程度和次数、争吵类型和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孩子自我调节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家庭争吵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调节有巨大并且持续的影响,激烈的家庭冲突会导致这些孩子的外显行为,如不服从父母命令、具有侵略性、无组织无纪律,男女生之间无差异。Buehler等人发现,相比较那些较少经历父母冲突的孩子,含有敌意的家庭冲突方式,如扇耳光、对孩子大声咆哮、损坏孩子的心爱之物,这些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并与那些外显和内在特征联系起来,出现在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另外的,一些家庭战争的焦点就是孩子本身,这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父母频繁的争吵,这些处于争吵焦点的孩子们往往表现出自我谴责、羞愧和害怕成为父母争吵的焦点。

一项婚姻调查研究显示,父母频繁的争吵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通常母亲在频繁的争吵当中会逐渐对孩子失去耐性,不但很少给予孩子关怀而且拒绝孩子的要求,总是会使用一些使孩子感到压力和焦虑的词语。相比较那些婚姻幸福的母亲而言,这些负面的行为同样也会使孩子对社会产生负面情绪和对社会生活的恐惧。在频繁争吵中父亲往往更多地拒绝扮演抚养者的角色,和婚姻幸福的父亲相比较,离婚后与孩子的关系冷淡。

二、环境和父母自我调节因素

无论对于家庭或者个人而言,婚姻的结束和离婚的判决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Wallerstein(1983)认为离婚后孩子的判决问题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伴随着孩子的整个童年直到成年。持续严重的婚姻纠纷、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不但会降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质量,还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Kurdek和Berg(1983)认为,在婚姻关系破裂之后,如果父母之间仍有良好的互动,对孩子就会有积极影响。他们还发现:(1)离异儿童常常受到“母亲大人”(一个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母亲大人”致力于帮助儿童减少压力、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母亲大人”带来的帮助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其固定的帮助模式在多次干预后作用就变得不明显了;(2)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朋辈支持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自尊、人际交往能力。

三、性别因素

过去的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离异的孩子更具有攻击性、冲动性和反社会行为,与那些正常家庭的孩子比起来事实确实如此。尽管很多早期研究说,离异家庭的男孩子会比女孩子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但有一些研究并不这么认为。最近一项研究选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680个双亲家庭和618个单亲家庭)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并没有说明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好的行为问题。排除家庭结构这一因素,研究也并不支持女孩在单亲家庭中会比男孩子更多产生焦虑和绝望的情绪。Hetherington指出,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随着年龄、时间、抚养方式以及父母争吵类型和激烈程度而改变。

四、年龄因素

研究发现,父母离异的危害程度与孩子的年龄成负相关,也就是说,孩子年龄越小危害越大,相反孩子年龄越大危害越小。组织这项调查工作的研究者Hetherington认为离异对年龄小的孩子影响较大,Kurdek&Berg的报告论证了这一观点(Kurdek&Berg,1983),较大的孩子有更强的自我调节能力。Guidubaldi研究发现,年龄较大的女孩调节能力较年龄小的女孩更强,而男孩子的情况恰好相反。Guidubaldi的观点得到了验证,研究对象为美国级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女孩与完整家庭的女孩无显著差异,而15年级的男孩与完整家庭的男孩相比差异显著。父母离异对成年青少年的影响最小,他们的恢复和适应能力较强,而且会自己寻求积极的缓解模式来应对父母离异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经过简单的咨询(如ACOD)他们便能逐渐适应(Bernstein,)。西方离异或再婚家庭儿童危机干预方法包括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干预、在学校环境中实施的干预和社区中的干预,其中在学校环境中实施的干预最为常见也最有效。研究也是围绕着这几种干预进行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干预前后儿童的行为表现、情绪转变和社会适应的情况。以后的研究内容可以扩展至儿童学习成绩、人际交往(同龄人交往与父母的交流情况)、自我管理和对新家庭的父亲或母亲适应情况的变化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宽危机干预研究的领域,应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

篇9: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

关于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在任何社会组织中,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最具影响力。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历史传承,家庭的种族民族背景,家庭的宗教信仰,家庭的时代地域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文化含量,家庭的人际关系,家长的综合素质及其教养态度、教育能力、教育方式等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的形成乃至人格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正是上述诸因素的混同效应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社会组织中大量存在的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结构残缺或家庭教育功能发生障碍,从而成为诸多儿童个性心理不健全以至发生畸变的根源。探讨这类家庭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子女心理行为的形成特点及规律,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个课题。

论文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行为儿童社会化进程社会组织历史传承宗教信仰地域环境

一、单亲家庭的结构模式与功能特征

在现实社会中至少存在着四种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以及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大都是由核心家庭(即由丈夫、妻子和他们的亲生或领养的孩子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发生变故演变而来。离婚、丧偶、一方被劳教、未婚先育后被一方遗弃都会制造出一系列单亲家庭。近年来,特别由于离婚率、非正常死亡率、犯罪的增加,致使单亲家庭在家庭结构类型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单亲家庭可能是所有家庭结构中较多的一种模式。本文只讨论“因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家庭这一模式。

社会学研究表明,家庭主要为孩子承担两大职责:一要为孩子提供安全、健康成长的环境,保护孩子免受不良影响;二要为孩子进入社会之后有正当的行为并接受特定的社会文化做准备。这也是家庭的两大实质性功能。一般地说,核心家庭这两大功能的发挥较少存在什么障碍,且有“家庭自豪感、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有凝聚力、适应性强、乐于交流、能融入社区社会并为之作贡献、有核心且目标一致的价值观,欢乐的家庭氛围等”这些表象呈现。而单亲家庭可以说大都功能不健全,他们难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相互依赖的成长环境,他们或许可能或许不能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但是他们肯定不能满足孩子思想健康成长的要求与充分的精神慰藉。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从现象上看,属于“典型的家庭”的核心家庭是完整的、幸福的,属于“特殊的家庭”的单亲家庭是残缺的、不幸的,其实,单亲家庭一切不幸的总根源却是家庭功能的受损与障碍。这类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难一一举出,但下列一些特征却是共同的:“不信任、不自信、缺少欢乐、自卑感强”,按照弗洛伊德“人格的发展主要是幼年生活经验的产物”的理论。我们可以推断:儿童生活过的那个曾让他伤感的家庭中接受的信息将对他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行为的一般特征

1.离婚前后短期影响

一些单亲家庭形成前首先经历了冲突家庭阶段。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制造了冷漠的家庭氛围,特别是父母的不良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安全感和负性情绪体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容易出现心理病理症状。社会心理学家时蓉华认为,“由于父母经常的感情冲突,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且极易出现情绪混乱,降低其社会适应能力,增大孩子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父母间对事物难以调和的态度和看法,很有可能内化成孩子的不良认知模式,从而形成神经质个性与闭锁内倾心理,让其内心感到痛苦并变得敏感、焦虑、抑郁,很难建立信任感。父母离异前的情感冲突阶段对子女的心理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离婚后进入单亲阶段给孩子留下的创伤性影响。美国精神病医生德斯帕特也说:不是离婚给孩子们造成种种影响,而是离婚之前的夫妻不和状况已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离婚不过是这种不和状态的结果而已。有人还发现,有严重的家庭冲突但没有离婚的家庭,对孩子总的不良影响比单亲家庭更为严重,孩子表现出更大的攻击性,出现的问题更多。“父母离婚不可避免地会使子女遭到不幸,但如果生活在一个婚姻非常不美满的家庭里,儿童在感情上受到的伤害更大。”

国外的研究表明:父母离婚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一般要弥留18个月,过后孩子的情绪便渐归平静。但在这段时间内,儿童是极度痛苦悲哀的,要经历一个“拒绝、生气、失望、容忍、顺从”这样一个过程。父母离婚后这段时间儿童普遍会感到内疚(他们为父母的离婚有自己的责任而感到内疚)、自卑、敏感、孤独感强、与人不融洽,有丧失感、被遗弃感、焦虑和不安全的消极心理,这种消极的心理会影响到儿童将来处理感情和工作的关系;在性格上将表现得孤僻内向、固执、少语、倔强、情绪不稳定;语言认识能力有限,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在行为上多数表现出学业成绩差、多动、说谎、偷窃、逃学、攻击、反社会、喝酒、离家出走,青少年犯罪和自杀行为也明显高于完整的家庭的同龄人。离婚后虽说子女靠单亲抚养,但往往夫妻双方有时还保持某种藕断丝连的来往,如果一些离异夫妻之间的敌意仍然存在,争斗、辱骂、讥讽不但会引起子女焦虑与愤怒,也可能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

2.离婚后长期影响(主要是养育方式所施加的)

进入稳定的单亲家庭阶段以后,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过程中将逐渐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单亲家庭有可能承续家庭破裂前的教养方式,也有可能中断原来的教养方式而有所转变。但无论如何,均不出劳拉・E・贝克所分析的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放任自流型和漠不关心型。一般而言,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单亲家庭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与限制,并要求他们遵守,对孩子更加表现出热忱和热心并尽力抚慰其心灵创伤,很少粗鲁蛮横地对待孩子;亲子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密度加大,一旦孩子出现行为偏差便严加管教。这样,孩子容易从灰暗的情绪中逐步恢复到活泼、愉快的状态,自卑感减弱,自尊感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发展。采取“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单亲家庭对孩子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但他们非常看重孩子对他们的遵从,当孩子有抵制性情绪时,他们并不是耐心地听取其意见,制造出一种民主的气氛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希望他们毫无保留地接受大人们的管教,否则便强迫孩子去做或施加惩罚,完全压抑了孩子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意识。孩子继续处于由离异前的冲突所造成的焦虑、孤僻、郁闷的情绪状态,容易变得有强烈的攻击性,毫无责任感,学习成绩走低,性格上或许变得冲动、顽劣,很难让父(母)亲对其进行严格、合理、连贯的教育。以“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为主的单亲“将孩子视为花朵”,不对孩子提出行为的标准与要求和进行管教,允许他们自己做出许多决定,而不在乎他们有没有能力决策,孩子行为随便随意,基本不受约束;当家庭面临较严重的经济生活压力时,父(母)亲觉得自己不能为子女提供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支持性学习环境时便有一种内疚感,这种内疚使得父(母)亲在感情上不愿意对子女施以刺激,家庭内便不怎么严格要求管教他们,对外采取“过度保护”的策略,以求得亲子关系的平稳与融洽。这样教养的结果是子女变得非常不成熟,当遇到与他们期望相冲突的事件时,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冲动,抗拒、任性、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表现出反叛行为。他们可能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或过分地依赖父(母),做事缺乏坚持性。“漠不关心型”的教养方式在一些单亲家庭比较常见:父(母)亲总体上不关心子女的成长,甚至对之在态度上是拒绝否认的,只在满足了他们最低的衣食要求外,就不再尽心尽责;大人通常在生活中面临着沉重的负担,以致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呆在一起,忽视对孩子的精神心理需要,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父爱或母爱又无法得到单亲正常的关爱,所以容易发展出更强烈的依恋行为;由于单亲对教育孩子没有兴趣,平时对孩子提供的刺激较少(如言辞交流量低),易造成孩子认知、游戏以及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缺陷,也许使智力的发展滞后、受挫;又由于孩子的行为较少受到约束与修正,孩子便容易出现行为越轨,对他人攻击性强,逃学,离家出走。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并不总发挥作用,当其教养得不到预期效果时,他(她)们可能要反思并修正教养方式,这就是说,家庭中的影响是多向性的,“儿童自身的特点是影响到父(母)的态度和育儿实践”。林崇德,1995)孩子的有些特性也在塑造父母的教育行为。

总而言之,夫妻正式离婚后,毕竟会使孩子在最需要父母之爱的时候更加难以得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这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的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幼年时爱的缺失加大了对之教养的难度。

3.“经济紧张”对单亲家庭的影响

单亲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严峻的、现实的,父母也承受了更多的负担,尤其是单亲父(母)面临的“经济紧张”和“角色超载”,而前者往往成为单亲家庭所遭遇的主要问题。生活拮据对这些家庭的影响重大,因离婚等造成的经济收入降低甚至中断引起生活质量的下降,成为许多单亲家庭所具有的共性。由于大多数单亲家庭是“母―女(子)”模式的,母亲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固定的收入,没有足够的抚养孩子的资源,孩子缺乏营养和医疗保健,在课堂上精力不足,身体健康得不到有效保证,监护人为谋生必须分散精力以至于很少关心他们和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没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环境,有的孩子就已辍学或面临辍学的威胁。特别是那些生活贫困、失业、工作能力很低、教育背景窄狭的母亲,养育儿童的技能也很差,她们往往以让孩子得到温饱为满足,严重缺乏对孩子心智成长的关注和与孩子的感情交流,从而削弱了家庭内的关系。一些带孩子的单身父亲因经受着贫困的压力和经济的限制,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以至较多地产生了问题儿童或劣迹儿童,正是家庭的贫困重创了许多儿童的成长轨道。

当然,也有一部分单亲家庭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经济保障,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上学等,但这并不能保证对子女的教养会取得实效。

三、影响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行为的其他因素

许多宏观的、微观的.、主观的、客观的、远期的、近期的因素共同作用都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与人格走向造成重大影响,单亲家庭儿童对离婚的适应程度也受这些因素中的一部分制约,这无疑形成了难以预测单亲家庭教育效果的诸多变量。具体而言,下列因素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不能被忽视,尤其是单亲家庭儿童。

1.家庭的民族背景、文化传承、宗教信仰、时空环境。

2.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单亲会更多地与孩子交流,更多地鼓励孩子,并赋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去探索世界。当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更多采用关爱、说理、赞扬和纪律等方式来教育孩子。相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更可能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态度,有更多的体罚现象。

3.社会支持性。社区、邻里、朋友、亲戚的物质、情感支持会大大缓解单亲家庭的压力和儿童心理调适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祖父母的介入。反之,家庭与邻里以及社区关系的破裂容易导致少数儿童出现不良行为。 4.学校、教师的教育影响。

5.婚变次数。儿童经历父母婚姻变故的次数越多,适应就越困难,适应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儿童不断经历着严重的家庭冲突以及不一致的抚养方式会极大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6.父(母)观念行为系统的作用。如道德境界、家庭价值观、生活方式、父(母)身教示范。

7.非抚养方的影响。如果离异父母能消除彼此的敌意,与没有监护权的父(母)保持接触,并与家族内的亲戚、儿童的老师与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取得一定的社会支持,或者非抚养方经常给予儿童不同程度的精神与物质的关怀,就会使儿童的发展情况得到改善。

8.单亲的心理健康水平。

9.单亲的受教育程度及教养能力。

10.亲子关系。单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角色超载”、“责任超载”,从而容易加大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发生冲突的频率,使亲子关系别扭、紧张,致使一些单亲丢弃部分责任的现象发生。但也有相反的情况。

11.多子女单亲家庭产生的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的差异。

12.家庭规模与子女排行。

13.儿童所接触的伙伴影响。

14.儿童的年龄。由于离异而较早形成单亲家庭时,若孩子尚在学前阶段,这个时期子女常见的情绪性反应大都为恐惧,自责,退缩,缺乏信任感,敌意性强,在个性上渐渐变得内倾、孤僻,这可能是和不良的单亲家庭环境导致的自卑心理而自我封闭有关。如果离异发生在孩子处于学龄时期,儿童则较多地表现出抑郁、焦虑、恐惧、自卑,青少年表现为与父(母)疏远,过早结交异性朋友,出现一些破坏性的反社会的行为,如违法犯罪等。

15.儿童的气质、遗传性因素。小部分单亲家庭教育出了非常优秀的子女使得许多完整家庭相形见绌的事实让人们感到惊讶,这恐怕除了教养方法的得当,单亲有修复、展开家庭功能的能力,孩子没有成为劣质教学的受害者等因素外,最关键的可能是儿童的气质或遗传特征有效地保护了他们的心理与感情免遭过大的伤害,或者如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所说,先天地具有一种内倾气质,而有内倾气质者“皮层觉醒水平高,更成熟,在更小的年龄就会按社会要求行事”,“学习较容易,比外倾者学得较多”。艾森克还说,人与生俱有以特殊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倾向,遗传的生物因素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人格(气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先天特性会影响他人对他的反应,影响他本身的学习方式,也限制了环境力量对他的人格的可变性。”他甚至认为,整个人格约有三分之二决定于环境,三分之一决定于遗传。

16.儿童的性别。

四、几条对单亲家庭儿童教育的干预措施

1.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体味“教师与家长是教育的天然同盟军”的意蕴,“要重视对单亲家庭的访问,以真诚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建亲师交往的桥梁,帮助亲子双方走出痛苦、焦虑的心理阴影,抚慰心理创伤”;帮助家长成为孩子消极行为的首要消除者,提高家庭整体机能;调适亲子关系,让亲子之间相互发现,相互信任,相互鼓励,让父(母)亲欣赏子女;改变孩子学业落后的状况,重塑孩子的自信。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到家校联系的各种活动中来,丰富自己的教育信息资源库。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给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卡,密切关注他们的在校表现,及时地对这部分同学暴露的心理行为进行干预;班主任要对单亲家庭学生给予加倍的关心和爱护,帮助他们从压抑消沉的情绪状态中恢复正常,改善学生的在校行为表现。

3.利用家长委员会组织部分家长向单亲家庭送温暖献爱心,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向教子无方、教法不当的单亲出点子、提建议。

4.政府有关机构(如教育行政部门、妇联、老干部科)可组织有经验、水平高、觉悟高的退休老师、老干部组成义务帮扶组对单亲家庭提供建议与指导,提升家长营造积极家庭氛围的能力,使一些单亲家庭转变“消极的养育”为“积极的养育”。

5.政府有关机构开通“危机协助热线”,聘请儿童教育专业人员对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对单亲家庭予以格外的关照。

6.民政部门、社区等组织机构为单亲家庭创造就业机会,在贷款、低保、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和优先考虑,帮助单亲家庭解决生活困难。

7.单亲家庭也要积极寻求社会各方面的同情,有效利用各种支持系统。对学校、社区、亲朋、邻里、志愿者提供的帮助要乐于接受,而不能拒绝漠视,同时也要积极参与一些活动,扩大交往联系范围。单亲家庭自身也要淡化家庭破裂带来的心理创伤,对生活抱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开发生活情趣。

当然,单亲家庭的激增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领域引起的社会性问题,如何遏制单亲家庭增长趋势并缩减其数量是最应该“干预”的,每一个深切关注这个问题的“匹夫”以及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应有所思考、有所动作,从源头上防止家庭免于分裂,因为这对于维持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十分重要。

单亲家庭是特殊家庭的一种,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行为与核心家庭儿童相比有较多的消极成分。对这类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干预,关键在于对与其生活的单亲及离异后双方关系的干预。指导单亲合理安排经济、子女、家务等;鼓励并帮助离异者分析上次婚姻失败的原因,指出再婚后家庭与初婚家庭的不同特点,提高其对再婚的适应能力;鼓励并帮助离异者在适当时候重建家庭,也有助于父(母)子女身心状态的恢复。“对儿童的干预主要训练自我照顾能力,培养其对父(母)的眷恋与感情”(施璐芳,),让孩子理性地思考问题,接纳父母离异的现实,儿童也许能较早地走向心理成熟。

篇10:大学生的个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论文

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50 万人, 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超过770 万,这意味着2016 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可能比2015 年更加严峻。由于高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脱节,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现象突出,社会经济改革转型,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而且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始终处于高位,因此,高校毕业生持续陷入困境。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在这些方针政策的推动和督促下,高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主干的指导协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的课程。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毫无例外地都涉及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职业生涯发展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的连续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规律,并会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职业生涯发展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个性影响职业生涯的发展,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中体现出个性的特点。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品质包括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职业生涯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职业探索阶段、立业发展阶段、职业中期阶段和职业后期阶段。其中,职业探索阶段是指根据个人知识储备、学历、个性等探索适合自己、自己喜欢并将长期从事的职业的过程,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探索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尝试期( 15 - 17 岁) 、过渡期( 18 - 21 岁) 、初步试验承诺期( 22- 24 岁) ,大学生正处在过渡期和初步试验承诺期这两个阶段。

篇11:大学生的个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论文

1. 1 需要、动机与大学生职业发展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当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需要就产生了。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是在人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要与外在的行为诱因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动机具有三项功能,即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按照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种。生理性动机又称原发性动机,它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社会性动机又称继发性动机,它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根据耶基斯- 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应充分思考自己的职业动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应该更加重视社会需要的满足,例如充分考虑成就目标、兴趣等。

1. 2 职业兴趣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人对需要的情绪性表现,是一个人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职业兴趣是指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对某种职业需要的情绪表现。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兴趣是占主导地位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它有时比能力更为重要。职业兴趣是大学生选择职业强有力的动力,研究表明,基于兴趣选择职业,一个人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能发挥80% 以上,而选择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只能发挥20%—30% 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工作被动、态度消极、容易疲劳等,即表现出职业倦怠。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进行初期职业生涯选择中,往往违背自己的兴趣,导致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满意,一年内的跳槽率达到50% 以上。由此可见,职业兴趣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感、职业满意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应事先清楚自身的兴趣,然后选择职业。例如,如果喜欢与事物打交道,那么可以选择图书管理员、会计、机械工程等方面的工作,相反,如果喜欢与人打交道,那么可以选择教师、销售员、服务员等工作。如果对自己喜欢的职业不明晰,那么可以参照《霍兰德职业倾向能力测试》,了解自己在实用性、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社会型这六个方面中的倾向性,以达到基于职业兴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1. 3 信念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信念是人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指导人们的行为,是人们坚定某一行为的心理、思想基础,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信念有不同的含义,也有不同的层次,同时信念又具有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情况的改变而作出相应地调整和完善。脱离实际的信念是脆弱的,经不起现实变化的冲击。因此,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确立正确合理的职业信念。另外,信念的变化会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当合理的职业发展信念形成后就不要轻易改变,应该始终相信一点,只要坚持信念,结合外部有力环境,职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1. 4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职业生涯发展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人生观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下简称“三观”) 对职业发展有着根本影响,职业选择是以“三观”为基础的。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功利浮躁心理现象突出,为了获得工作经验,草率就业,接着就频繁违约、跳槽,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不信任,因此,对就业者的要求更加苛刻,大学生就业难,但是就业门槛却在升高,由此造成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因此。所以,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前要有正确的'“三观”,在正确“三观”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规划。

2 心理特征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2. 1 气质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按照气质的体液说,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动作敏捷、善于交际可能成为活动家、领导者,倾向于从事多样化的工作。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善于克制和忍耐、沉默、注意力不易转移,一般倾向于选择有条不紊、勤勤恳恳的工作。胆汁质的人热情、精力旺盛、思维敏捷但稳定性差、容易冲动,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抑郁质的人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行动迟缓但准确性高,选择职业为消极、依赖性强,多喜欢选择稳定、变动少的工作。由此可见,气质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着紧密联系,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考虑自己的气质,达到气质和职业的完美结合。

2. 2 性格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的总和,性格类型说认为人有三种性格即内倾型性格、外倾型性格和中间型( 内- 外型) 性格。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按照不同维度划分将人的性格分为16 种,这16 种性格按照两个维度———直觉型和感觉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性格。研究发现,当性格类型与从业者的所从事职业相匹配时,就会成为一个有效的工作者。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先清楚自己的性格,具体可以进行16PF( 卡特尔16 种人格) 测试,然后根据自己的性格规划职业、选择职业、从事职业

2. 3 能力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人的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由于个人早期生活经历各不相同,能力有差异。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表现为各人具备不同的特殊能力及能力类型。量的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年龄差异。具备较强能力的学生,表现出自信、积极、敢于竞争的心理状态,可以对职业目标及实现手段做出最佳选择; 而能力弱的学生则常常表现为消极、退缩或者等待。

3 结论

对于就业问题进行的大量研究证明个性对职业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注重将自身个性的特点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拥有合理的需要和正确的动机,培养职业兴趣,坚定良好的职业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不断修炼气质,不断完善性格,始终坚持提升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