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传》读后感(甄选9篇)
推荐文章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戴望舒传》读后感(甄选9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戴望舒传》读后感(甄选9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戴望舒传》读后感,本文共9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戴望舒传》读后感
《戴望舒传》读后感
文/蓝舍子 初闻雨巷诗人,还是学生时代因了他的雨巷。 而后记忆就定格在诗人在雨巷为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踌躇。。。 花了三个晚上吧,看完果真震撼了我的心灵。。。。 三场感情,最终都以琵琶别抱而告终。。。。 我想他的情感是低落到谷底的,都有自杀的念头。八年抗战都结束了,他却还是最终错过了施绛年。。 之于他,我想自己第一次的悸动也许就像他的第一场爱恋。虽没有他八年的辛酸,但是我心亦碎了一地的斑驳。。 短暂的45载,一生博学多闻,学习了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又可以说是一个工作狂。 一生翻译文章无数。相形见绌,我活了二十几载。正好是他人生一半的年纪。可以用不学无术来述说我现在的过往。。 他是迫切的想要认知一切,于是学了那些个语种。也许在现在这个文化等相当发达的时代而言是没什么必要了。我还是佩服他的自学能力。以及他做人的艺术。我想他除了感情上的坎坷外,其它都是相当成功的。 如果他把自己的大义凛然以及对文学爱好者的深交之道也用在自己对待爱人身上,也许就不会如此凄凉了。。。。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为期7个礼拜的.牢狱之灾,柔弱的身躯经历了那些个严刑拷打。他比我想象中更加坚强。 敏感细腻的文笔,但是一碰到大是大非上,他是冷静的也是不容含糊的。也许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无法理解的。 到了抗战结束,又孑然一身。幸而有女儿相伴。。。这时的他失去了杨静,事业就是他的一切了。奋不顾身投身到文化事业中。最终还是末于意外。 乱世出英雄,那个年代出了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仁者志士。百个世纪的光景,居安不知思危。 之于我,二十几载。且行且过,任性惯了,确实该长大了。。 雨巷诗人给我的人生启迪:不再纠结无果的感情,也会慢慢学着长大。篇2:戴望舒诗集读后感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特点的着名抒情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别致的审美追求而享誉诗坛。他的诗作在语言风格上体现了他独特的音乐美和散文美。
一、戴望舒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戴望舒诗歌语言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音乐美。戴望舒曾说:“诗的情绪不是用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出来,这笔触又是活的、千变万化的。”这里所说的“巧妙的笔触”就是用艺术的语言筑造诗歌,让人阅读琅琅上口,富有乐感。
戴望舒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在借鉴新月派与象征派的基础上,还有其独到的创造。其早期诗作《雨巷》发表于1928年8月,该作被名家名人赞不绝口,全诗共七节,每节有六行,每行长短不等,但长不过十个字,最多出现的是五言、七言,更有三言成行,五、七言又断成几处的。也就是说,全诗语言以短句为主,音节以短促、缓慢多停留为特点。押韵的位置变换不定,如第一节押二、三、六句,第二节押三、六句,随意性中突出情感优先与情感错综变化的节奏。常用排比句的方式造成首语重叠,如“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用重复的词汇与句子,如“悠长,悠长”,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走近,走近”,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造成节奏低缓深沉、反复回响的艺术效果。诗人还运用“抛词法”,即把下句的某个首词抛入上句的句尾,使语意似断实连,一词两用,更调整节奏使之繁复多变。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第一、二句不用标点,让句子跨行。既造就独特的节奏,又使“独自”、“悠长”承担起本句词意与下句开头的双重任务。并因位置的突出而使词意得到强化。此外,诗的首节与末节基本重复,只有“逢着”与“飘过”一词之差,形成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节律感。总之,标点符号的运用,韵脚的有无,排列方式的变化,重复的大量出现,都是诗人根据自己内心情绪的变化需要而临时地、随意地确定的,诗歌语言的节奏其实是诗人内心的情感节奏。
二、戴望舒诗歌语言的散文美
“望舒的诗具有很高的语言的魅力”(艾青《望舒的诗》)。诗人的语言既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又质朴自然,体现出一种厚重感。他的诗在选择词汇上和词汇的构成上别具匠心。他的诗注重选择黑色、死叶、寒霜、细雨等清冷并且有相当深的含义的词汇。在词汇构成上,他特别注重通感、想象和语言的散文美。如《独自的时候》中“人在满积着梦的灰尘中抽烟,()沉想着凋残了的音乐”。“满积着梦的灰尘中”既把诗人灰色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诗人那种飘渺的追求纠结在抽烟中,而“沉想着凋残了的音乐”又是多么巧妙的通感,凋残了的音乐而不是消逝了的音乐很容易让人想起萧瑟的秋,而这秋正是诗人幽怨心境的一个恰到好处的写照。再如《忧郁》中:“我的唇已枯,我的眼已枯,我呼吸着火焰,我听见幽灵低诉。”唇枯、眼枯、火焰、幽灵放在一起,把作者零乱颓废的心境显现出来,同时呼吸着火焰,味觉和视觉相通,体现了作者对微妙的希望的渴求。也正是由于这种想象的奇妙,使他的诗歌语言有明显的暗示性,而这种暗示性正好体现了他诗歌的厚重感。诗人前期的诗很注重诗的韵律即诗的音乐性,到《雨巷》发表以后,他就开始了对诗的音乐性的反叛,而把眼光放在诗情的流动上。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而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神”就是统领全诗的神眼,同诗人的诗情是一致的,由于诗人追求的是诗情的流动,所以戴望舒的诗中体现出一种独到的凄婉哀怨的散文美。
戴望舒虽经受了幻灭的感情挫折,又在绝望和惆怅的泥潭中挣扎过,但他始终没有泯灭对光明的追求。戴望舒的诗体现了音乐美和独到的散文美。他用诗歌语言的节奏描写诗人内心的情感节奏从而体现出音乐美;他用一种无法消逝的内伤和迷惘飘忽的情思体现出一种凄婉哀怨的散文美。
篇3: 《戴望舒集》读后感
《戴望舒集》读后感
第一次听到戴望舒的名字,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伴随着雨巷的丁香气味,和着雨打油纸伞的声响,以一种别样的触觉在我的心里弹起了琴曲。那时候的我,不明白什么叫凄婉迷茫,不懂得什么是颓圮的篱墙,只是这样一幅永恒的油画就足够打动那时的我。
后来,参加了诗歌朗诵比赛,这一首诗歌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连同戴望舒的生平一起映入眼帘。我记住了这段充斥着热血和惆怅的复杂的生命,短短四十五年光阴,依旧打动人心。然而这一次细读戴望舒精选集,让我真正去探听他的世界。
【旧居安乐】
曾经有这样一个安乐的家,妻子如玉女儿似花,熟稔的温暖,就像是一个天堂。
曾经有一个临海的园子,过着“蠢”的生活,最是快活。
曾经这里“白天有朋友,晚上有恬静,岁月在窗外流,不来打扰。”
这座旧居,昨天今天,隔着无数的变迁,阳光伴着寂寞。
难道就此沉沦么?不会的,戴望舒是一个诗人,不仅能写诗,更要能将不够美好的生活也过得像诗歌一样美丽。他告诉自己的大女儿“爸爸仍旧会回来,像往日,守护你的梦,守护你的醒”,告诉自己的妻子“不要寂寂地过一世”,告诉自己“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一个家的温暖幸福,或许不在于拥有什么,在于彼此给予了什么。
戴望舒就这样描绘着自己家庭的幸福温暖,带着诗人的情怀,拉起了晕皱的溪水、闲游的云,留守住旧居的安乐温馨。
【流浪夜歌】
残月是已死的美人,而我要和残月同沉。
戴望舒的诗歌中常常有这样悲哀的曲调,带着颤抖的眼神从书中幽幽看着我,看得我心生悲凉。
或许他是这样悲天悯人的情怀,连一草一木都舍不得,带着黛玉葬花的理想。诗歌中有那落月的沉寂残花的泪,淡红的酒沫衰老的猫,似乎是诗人代替了那些花草去流泪悲伤。
还有日本的舞女,带着忧郁思乡或者火热的目光落在纸上……
懂得了哭泣的人,一定学会了珍惜。
我们呢?
【残损手掌】
“萤火萤火/你来照我。”黑暗中的中国,正在寻找这样的光芒,哪怕只有萤火这样一小点。
谁能够想象,看似一心只有儿女情长的诗人,竟然用自己的`血泪写下了抗击侵华日军的诗篇。“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因为那里有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在一路寻找伊甸园的路上,手无缚鸡之力的诗人毅然转身,想要凭灵魂的力量撑起支离破碎的河山。在香港,他写下抗日歌谣,教民众传唱,唱出一身豪情,满心壮志。日军监狱里,立起铮铮铁骨;战火纷飞中,留下了不朽传奇。
读到《偶成》时,眼前似乎展现出这样一幅场景:日军战败,香港的街头巷尾处处是欢腾的人群。书桌前,阳光经树叶滤过,从窗户之中闯进来,洒下碎金。稿纸上,留下几行有力的字迹:“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借用戴望舒先生的高论:竹头木屑,牛溲马勃,运用得法,可成为诗。罗绮锦绣,贝玉金珠,运用得法,亦可成为诗。
诗的假劣不在形式而在内容。
我读不懂诗歌之中的复杂的格式写法,只是看到诗人的生活——他的热爱,他的守护,他的心。
篇4:戴望舒作品集读后感800字
在阅读《戴望舒诗选》之前,我对戴望舒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中学语文课上的《雨巷》。不得不佩服戴望舒的文笔,虽然全文没有直接说一个美字,但“丁香花一样的姑娘““这样的字眼就让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美好纯洁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的画面,中学的时候课本上说这位“姑娘”象征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对未来渺茫的憧憬。于是我当初也懵懂地这么以为,也没有再去了解戴望舒。
如今,捧起《戴望舒诗选》,我进一步地去了解他。有一首诗我是真的被撩到了,这首诗是《烦忧》。这首诗很短,只有两节。但这首诗很有意思,两节诗的文字和句子是相同的。仅仅是在诗句的顺序上不同。首节的尾句,是第二节的开头;第二节的尾句,是首节的开头。如此回环往复间,将思念的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现在过得很好,只是有一点点的寂寥。至于这颗心,依然是明朗而热烈的。因为一个秋要来了,我又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去怀念过去,并自由的想念你了。”就好像东方人暗恋对方的样子——你的名字,我的心事。“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这句话直到现在还被饭圈的迷妹们引用着,高度概括了对喜欢的人深深的思念。
后来我去了解了戴望舒的情史,不得不说他在感情上是有缺陷的。他的三段感情,都不完美。三个女子最终都移情别恋,他人格上是有缺陷的。读后感也许是上帝开了一扇窗也会关另外一道门。赋予他写出浪漫的诗的能力,却不让他拥有浪漫的爱情。总希望爱情里有天长地久,琴瑟和鸣,可是世事总无常。他在感情中以死相逼,家暴,封闭交流,极端的相处方式令他被动分手。
残花落絮,芳华黯然,终究不如意。
岁月汀痕,诉说心事,但,事与愿违,非我本意,无心至此。
戴望舒说,也许活着的人疲惫的生活下去倒不如死去。在45岁,他去世了,带着关于爱情所有的遗憾离开。不置可否,他是个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文在诗坛上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但谈恋爱是另一回事,能够写出撩妹的话与在感情上表现优秀是不挂钩的,所以希望女读者们理性对待撩妹的文字,小心渣男。
篇5:戴望舒作品集读后感800字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全诗一开篇便将记忆这一抽象的事物幻化为忠实于诗人的最好友人,让记忆的形象一下子便清晰了起来。纵览全诗,没有一句是直接摹写自己如何涌起记忆的感觉的,而是通过“燃着的烟卷”、“百合花的笔杆”、“破旧的粉盒”、“颓垣的木莓”等等组合的意象,把自己的“记忆”形象化、立体化。那一个个意象充分体现出作者生活在百无聊赖、郁闷烦躁、甚至有点自暴自弃的状态中,仅有那唯一的一抹亮色“百合花的笔杆”,就如同一片荒地中仅剩的一点零星绿意,那便是希望的化身,作者精神支柱的化身。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是作者缺乏活力的生命看不到希望,能依靠的仅剩下那一点点回忆和手中的笔杆罢了,充满了孤独寂寞与苦闷。“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隐隐透出了诗人内心的脆弱,有逃避现实的想法。“它的声音是低微的,但它的话却很长,很长”,回忆在现实的面前显得是那样的弱小,但在慢慢的时间与空间中,记忆却成了诗人唯一可以抚慰自己心灵的避风港。“它的话是故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诗人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去回忆过去的事,这中所透出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回忆似乎已成为诗人唯一一个获取生活信念的途径了。回忆并不全是美好的,这中间也是有“夹着眼泪,夹着太息”的部分的,但那些痛苦不同于现实中的痛苦,也正因为有了那些苦,才让回忆变得完整,变得更加让人感到珍贵。“它的拜访是没有一定的,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越是没规律越是显出诗人对回忆的依赖,显示出了大部分时间诗人都是生活在回忆之中。“但是我是永远不讨厌它,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在最后诗人再次强调回忆是忠实于自己的最好友人,一个“永远”一下子升华了诗人在全诗表现出来的对回忆的无限依赖的感情。越是依赖回忆就越是体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悲伤与无奈,只有在回忆中诗人才能找回暂时的心灵的宁静。全诗一直都沉浸在那淡淡的哀与愁的感情基调之中,那种无奈,存活于现实的苦闷,在诗人对回忆的诉说中尽显无疑。依赖于回忆生存,只因现实太让人失望。
篇6: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
《雨巷》大约写于1927年夏天。最初发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戴望舒的挚友杜衡在1933年写道: 说起《雨巷》,我们很不容易把 叶圣陶 先生底奖掖忘记的。《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年,在圣 陶 先生代理编辑《小说月报》的时候,望舒才忽然想把它投寄出去。圣 陶 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圣 陶 先生底有力的推荐,使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一直到现在。(《望舒草·序》) 人们熟知的文学史上的这段佳话,反映了《雨巷》一诗在当时的价值和影响。 就抒情内容来看,《雨巷》的境界和格调都是不高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
篇7: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
8、《雨巷》《再别康桥》比较赏析
9、《雨巷》写作特色及全诗解读
10、《雨巷》的写作背景
篇8: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
2、高一语文《雨巷》教案
3、戴望舒《雨巷》经典教学设计
4、戴望舒《雨巷》感悟心得
5、《雨巷》优秀教案两篇
6、《雨巷》写作背景
篇9: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
戴望舒的《雨巷》读后感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我在初中的时候,曾经拜读过他的《雨巷》。《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更因此而成为传诵一时的“雨巷诗人”。戴望舒是带着我国晚唐诗家的旧诗影响步入新诗坛的。在《雨巷》中,反映出了他对诗的音乐美、诗的形象流动性和主题的朦胧性的追求。
首先我们先来详细的解读一下《雨巷》。
《雨巷》全诗由7节组成。在第一节中,写到“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而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是我心目中的想象、追求和希望。而第二节则是对这个“丁香般的姑娘”的进一步想象与补充。从视觉、嗅觉、感觉、情感等方面来丰富她,把丁香彻底浸染进“她”的血脉、气质中。“她”在雨中“哀怨又彷徨”,把“她”和雨连结在一起,用雨来衬托“她”的哀怨。形成了一幅充满中国传统意境的水墨画。
第三节,写这个让我着迷的“丁香般的姑娘”“像我一样”,在这寂寥的雨巷中默默的彳亍着,而“冷漠、凄清,又惆怅”的氛围,则充斥在这样的`情境中。第四节,写“她”和“我”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相遇,相较“我”的恋恋不舍,“她”只是“默默的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后“她”“如梦一般的飘过”。
第五节,写这个“丁香般的姑娘”与我擦肩而过,然后“她”“默默的走远了”,“走尽这雨巷”。第六节,我与这“丁香般的姑娘”彻底的失之交臂。虽然“我”不舍,但“她”还是在我的目光中,在这哀愁的雨中,“消失掉了她的颜色”、“消失掉了她的芬芳”“消散了她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
所以在第七节中,“我”独自“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彷徨徘徊,期望能再逢着那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但是,要再次逢着这个“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是渺茫的,所以我只能退而求次,期望在梦中与“她”相会(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雨巷》明面上是写抒情主人公对在雨巷中逢着的“丁香姑娘”充满的甜蜜又忧伤的情怀,希望能与这个“丁香姑娘”再次相逢。但实际上“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只是诗人所创造的一个象征形象。这个像梦一般飘过的,像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是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幻觉,“丁香姑娘”由景而生,又与景相互相生,这才构成了这首诗朦胧神秘的气氛。“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丁香姑娘”,本身就带着一种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光晕;而她的象征意义对读者来说更是扑朔迷离,“她”可以说是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也可以是对理想的渴望,更可以是对刚刚经历过的革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