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400字精选(精选14篇)
推荐文章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我们仨》读后感400字精选(精选14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我们仨》读后感400字精选(精选14篇)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400字精选,本文共14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我们仨读后感400字
如果不是小米妈妈的推荐,成妈很难想到去读杨绛的这本《我们仨》,甚至连杨绛是何许人也都不知道。成妈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此书,很是为他们一家三口相扶相守所感动,也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却仍工作的态度落泪,为互爱的一家人失散而悲伤。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唯一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条,不要抱怨。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我们仨读书笔记
篇2:《我们仨》读后感400字精选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唯一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将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条,不要抱怨。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篇3:我们仨读后感400字
“早春,阿瑗去世,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读至散文末尾,一种心酸化作干枯的藤蔓爬山柔弱的心田,久久不去。静坐了好一会儿,仍是不舍得合上书的尾页,瞬时,痛苦、悲伤、难过与凄然仿佛都随着岁月的积淀在杨绛先生那清澈的眸子里化作红尘中的平淡与安详。
人生如梦,平平淡淡才是真,我们何必去追求那功名利禄,何必去向往那荣华富贵,何必去在意那浮云粪土般的纸醉金迷呢?何不静下心,慢慢来,让如水般的平淡浸染自己的身心,平淡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没有惊涛骇浪,亦没有狂风暴雨,只是一叶小小的扁舟在和风里静静地数着阳光下碧水的波纹,简单又幸福。
让亿万颗心随时光跳动,打响岁月的节拍,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我们何不珍惜身边的爱人,品味生活的'真谛,奏响生命的乐章,在彩云和琉璃里绽放最美的色彩,在人生的小路上留下最深的脚印!
篇4:《我们仨》中学生读后感400字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将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条,不要抱怨。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篇5:《我们仨》中学生读后感400字
对于失女丧父后的杨绛来说,家可能就是回忆和思念。回忆是动名词,思念是现在将来进行时。
翻开书,合上书,我看见的,正如那些全家福照片一样,是杨绛先生的青年、中年到老年以及他们仨的一生——相守相伴,相聚相散。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累了倦了想要去的地方,以至于杨绛先生在失去女儿后的那句:“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每每读此,我只能无力地痛心,苍白地悲凉。人走茶凉,曾经被杨绛视为“终于有了一个家”的“家”已经不复存在。
杨绛在书中苦心经营的这个家,处处都是温情温馨。那细碎微小的爱让人暖心,三心连一体,所以“我们仨儿是不寻常的偶遇。”“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千千万万个平凡之家,平凡而平淡之中,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的不平凡。正因为这个朴实的家,“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回忆是美好的。“我们常一同背诗,我们发现,我们如果同把某一字忘了,左凑右凑凑不上,那个字准时全诗最欠妥贴的字;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蓝天碧海终有涯,你我之情无时尽,杨绛先生将浓浓长思念,化作一字一句的《我们仨》。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人间果真是没有永远。他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已经不知不觉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篇6:散文集《我们仨》读后感400字
看惯了现今的明争暗斗,看淡了生活的不义不忠,现在静下心来细品这三个人走过的一路,真的有种难言的感动。经历着社会的洗礼,可心灵依旧纯洁;经历着战争的侵扰,可信仰依旧坚定;经历着疾病的纠缠,可亲情依旧温馨。犹如品味一盏香茗,苦涩中夹杂着清香,“我们仨”的生活亦是如此。
只可惜一切都没能逃过命运,如书中所说,只留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圆圆离去,钟书也没能陪着杨绛走到最后。不敢想象,这位老人要怀着怎样苦涩的心情完成这本书,但还好,这本书确实真真切切地记录了他们仨的幸福。
读过杨绛与钱钟书爱情的点点滴滴,才懂得真爱亦是知己,爱人亦是灵魂的伴侣,是何等的幸运。当今的情侣又有几对是这样呢,拥有再多的甜蜜,也没能牵手走到最后;而今的夫妇又有几对是这样呢,可笑那么多匆匆的离婚,只是因一句性格不合。
我们急着完成人生的任务表,考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老去。结果一切都是那么仓促,仓促到我们都忘了品一品生活最原本的味道,忘了到底怎样的精神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然而请你别忘记,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财富,而家,也永远是你最温馨的港湾。
篇7:散文集《我们仨》读后感400字
相比前者,《我们仨》的感情表达更直接和浓烈,叙事也详略得当。当然,缺少了杨绛先生婚前以及恋爱阶段的介绍。
最让我感到的是亦真似幻的客栈部分。把至亲至爱之人生病期间的迷茫,无助,担忧,痛苦,坚强描写的非常到位,尤其是读到圆圆去世的部分,杨绛先生的处理方式非常艺术化,但又让人觉得感同身受,把失去爱女的悲痛欲绝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痛心。
很抱歉最近拿钱钟书一家的事情举例子跟老婆一起讨论。杨绛年幼丧姐,父亲死里逃生,小孩刚出生身体异样不会哭,母亲去世时身在异国不知情,晚年至亲至爱相继离世,与经历乱世的先生相比我们现在所受的苦难简直不值一提,好好做自己!
另外,还说到圆圆小时候很晚都不会说话,无锡话,普通话,上海话在她耳边环绕,语言系统发育略迟缓。等换了耳边环境只有爸妈的无锡话时,立刻就会说话了。以此来说明家人最好对小朋友只说普通话,这样不会导致小朋友语言系统混乱。
篇8:《我们仨》读后感精选
当我们抱怨这个世界太不公平的时候,静下心来,寻找生活中最真实、最平凡的感动。岁月是把无情的刻刀,它带走了所有的一切,站在时光的风口浪尖,只剩下无限的回忆。无法改变的结局,却依然要坚强走下去。三个人的时光,一个人的回忆。我不禁感动得一塌糊涂。
《我们仨》是着名作家杨绛的代表作。看到书名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一家三口,事实也是如此,《我们仨》正是回忆杨绛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一部作品。简单的快乐却不能一生平坦,小小的温暖是如此的令人幸福。
书的开篇第一部,以杨绛的一个患得患失的梦开始,这也许就是对生命将息的暗示。虽然钱钟书一味的安慰杨绛说,这只是老人梦,自己也会经常梦到,但并没有缓解做这种梦的次数。梦中,杨绛苦苦寻找钱钟书,要么走入死胡同,要么独自在昏暗的车站等待,凄凄惶惶的等不到人。那一句,“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说的是那样的真切又让人心疼不已。都知道命不久矣,却能如此惺惺相惜。家,此刻对于他们来说却变得如此的遥不可及。
杨绛是真真切切坚强的人。面对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去,她没有伤心到垮掉。从走上古驿道,到古驿道上相聚,紧张而又严密的行程,只要有咱三,就有咱们的家。古驿道上,他们三个失散了。
杨绛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不如在梦中,但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如此文艺的写作与优美的辞藻都掩不了杨绛心中的悲伤。女儿没了,丈夫没了,家没了,只剩下了自己,只剩下曾经的回忆。
于是,杨绛开始了她的回忆。她和钱钟书相遇,相知,相恋,到和谐生小孩,以及穿插在之间的平凡的生活,真实得感动。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和我共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愈合”。杨绛再也找不到他们了,只能把他们三个人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看着书中的描述,仿佛自己也成了他们之中的一员,静静地感受着他们一家三口幸福快乐的生活。最后附录中真真切切的书信,更是让我为之惊叹,也许在当今社会,这样和睦简单的一家三口已经不多见了吧。
人生在世,不必有惊世的成绩,但必须有自己的追求。人活一辈子,无非是经历出生、求学、工作、结婚、育子、退休、离世的过程,活得简单,真实才是快乐。《我们仨》平凡的生活正是给现在的我们一个榜样。也许有的人会说时代不同,但是不管是哪个时代,生活还是得继续,家还是会存在。如今高频率的离婚率,杀妻杀子杀父的事件已经是屡见不鲜,抛弃妻子的更是随处可见,“拜金女王”更是令人咋舌,单亲家庭、同父异母、小三小四等都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家”这个词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一碰即碎。我们该去哪儿寻找我们的人生价值与婚姻爱情观?
《我们仨》让我看到了爱情的神话,生活的真谛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看看这些正能量的书,给自己的精神家园加加油。真爱是存在的,但必须得经历同甘共苦的艰难岁月之后才会不离不弃;和睦的家也是有的,但必须一家人共同经营。生活给不了你想要的东西,就得靠自己去打拼争取。当我们没事时,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感动,幸福在我们自己手中。
最后,以杨绛的话来结束我的读后感,“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当今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篇9: 我们仨读后感
近日,工作不忙,于是拿起才到的《我们仨》看了起来。
这书不厚,不算附录,共165页。封面是浅褐色的格纹纸,书名是深褐色的字体,一眼看去,内心顿时平静了许多。
作者杨绛,是钱钟书的爱人,被其誉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位见证了中国一个多世纪变迁的奇女子,却在晚年受到重创,接连失去爱女和丈夫。但杨绛老人强忍悲痛,整理丈夫生前的手稿,并在92岁高龄时提笔完成女儿未写完的作品《我们仨》。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由梦引发,虚实结合,写了女儿和丈夫相继生病离世,第三部分是作者回忆三人相处的生活点滴,文笔朴实,字里行间是对亲人满满的怀念,又透出淡淡的哀伤。看到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的快结尾处,眼泪没有断过,想尽力忍住,还是从眼角溢出。我悲懂事辛勤的钱瑗全身病痛,我哀才华横溢的钱钟书缠绵病榻,我更伤强打精神,奔波于两人之间的杨绛,心中苦楚无处说!
第三部分钱氏夫妇出国留学,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开始,出门散步探险,博览图书馆的藏书,尝试做中国美食。女儿的出生,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战火四起之际,毅然回国,那时的生活虽苦,却有继续前进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生活变动的2位老人,不离不弃坚守彼此。钱钟书和杨绛是众多恩爱夫妻的典范,杨绛的一句“不要紧”就让慌乱的他安心不已。就这样,你需要时,我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你老去,我陪你双鬓染霜。你走后,我完成你未了的心愿,相濡以沫,平淡相守是他们的真实的写照。
杨绛,优雅的老去,饱经风霜的你在与世长辞,终于去见你心爱的丈夫和女儿了。
我猜在生命的最后那刻,她嘴角或许含笑,心想着“我们仨,又在一起了,真好。”
篇10: 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先生的大名早就知道,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也是我读过四五遍的书,这本《我们仨》也是很早之前就知道了,特别是前两三年前杨绛先生去世的更是网上铺天盖地。我对杨绛先生的记忆更深的是她回复读者那句“你的问题在于想法太多而读书太少”。她这句话还被我自嘲过说自己是“想法太多而行动太少”。
这个月开始想好好读几本实体书,就入手了这本书,今天放中秋节假,在这个传统的团圆节里读完这本书,甚好。
整本书读下来,感受到的不是传说中的“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实际上,这会读下来让我对这个说话相当怀疑,甚至鄙视,感觉是文人圈里文绉绉的奉承。)我无意诋毁杨绛先生,对于她,我是尊重之情。不过,我觉得从这本书里读出来她最令人羡慕的是和钱锺书先生心心相印,相濡以沫,两个人在精神上高度同步,在性格上有些互补,在是非对错上和教育女儿态度上又非常合拍,确实是非常棒的组合。在他们三个人的小家里,每个人都非常率真单纯,又各有优点,相互照顾。家庭氛围真的是轻松到让读着的都想结婚生娃。这样的家真是令人眷恋的心灵港湾。一个三口虽然每人都是学富五车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家里却一点那种清高冷谈的状态都没有,反倒是非常的活泼天真,像三个长不大的孩子。最后一节,那种淡而久的怀念和悲伤,让我想起了,“庭前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好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小家庭,温暖,轻松,关心。
篇11:我们仨读后感
我想从他们一见钟情时说起。
第一次见面,钱钟书傻傻地对杨绛说:“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
听后,杨绛也赶紧地说明:“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
然后他俩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相遇相知,一起经历刻骨磨难,共度此生。
《我们仨》这部作品不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都老了”,寥寥几笔,可以看做为全书的序言,以老人的梦引出背后离别之意。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用隐喻的手法记录了丈夫钱钟书与女儿钱瑗缠绵病榻的最后两年时光。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它是全书的主体部分,深情再现了一个小小的三口之家恬淡相守、与世无争的日常,从两人二十多岁一起去剑桥大学读书开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钱瑗与钱钟书先生的先后去世,从此“寓所”变“客栈”,“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为他们的相遇相知而感动。
钱、杨的结合,符合我心目中才子佳人式爱情的范本。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下,类似徐志摩的抛妻弃子式文人依旧数不胜数,他们或受西式文化影响过甚,或受传统男尊女卑文化荼毒,在爱情和家庭责任方面鲜少担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钱、杨的爱情愈发使我觉得难能可贵。这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一幕便是杨绛怀孕时,钱钟书谆谆嘱咐妻子:“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感动之余细评,顿觉这是钱钟书对妻子最美妙的情话。杨绛在文中随后自我调侃道:“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她认为“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才好”,可见在杨绛的眼中,自己并不是完美无瑕使人满意的。但就是这样一个自己都不甚满意自己的妻子,钱钟书却只要一个与她类似的女儿。社会上的“重男轻女”思想皆不足道,有的只是二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为他们的不离不弃而感动。
“钱家的媳妇不好当”。30年代末,有人邀请杨绛担任苏州振华女校校长,钱父钱基博很不认同,认为女人“谋什么事?还是在家学学家务!”而杨绛父亲对钱博基的态度也十分不满:“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作文Www.ZuoWEn8.Com/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最后杨绛还是违背了公公的意愿去当了校长。这背后,钱钟书的理解和支持必不可少,最终安然度过了这次家庭内部纠纷。而在面对外在磨难方面更是如此。1966年“--”爆发后,杨绛是最早受冲击的学者之一,比丈夫钱钟书还早三天成为“反动学术权威”,向来温文尔雅的她很快被罚扫厕所,时不时接受各种各样的批斗,甚至还被剪了“阴阳头”。1970年7月,她被下放到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虽与丈夫团聚,但终究被累病倒了。直到1972年,二人才被“特赦”回京。杨绛在书中谈到“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钱钟书亦深情表白杨绛:“从此我们只有死别,而无生离。”钱、杨二人的豁达乐观和不离不弃正是顺利度此劫难的关键所在,尤使我为之幸甚。
为他们的平淡真实而感动。
我们仨的家是一个处处透出平凡真实的三口之家,这个家里有“父女两个玩得正酣。钟书怪可怜地大声求救:“娘,娘,阿圆欺我!”阿圆理直气壮地喊:“Mummy娘!爸爸做坏事!当场拿获!”这个家里有杨绛生钱瑗后住院,钟书“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这个家里有为一个法文“bon”的读音而吵的架,最后“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这个家里还有吃虾时杨绛很内行地说:“得剪掉须须和脚。”但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手里抽搐便吓得逃出厨房:“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然而钱钟书却跟她进道理,说虾不会像我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来剪。类似的生活点滴不胜枚举。杨绛先生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然而杨绛的那句“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终使我明悟,书中第二部分催钱钟书上路的,正是无情的时光。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
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
二零一六年初夏,杨绛去世。
他们仨从此团聚,不再死别,亦无生离。
篇12:《我们仨》读后感精选
知道杨绛,是因为钱钟书,熟悉钱钟书,是因为《围城》 ,有人说钱钟书是因为《围城》“一定江山”,我想若没有杨绛,钱钟书即是有了这“江山”,也无味了。
《我们仨》是杨绛的回忆录之一,记录的是她与丈夫钱钟书及女儿钱瑗的生活琐事。 很细微的生活,很琐碎的小事,却很动人。这位百岁老人用她平实细腻的文字,浅浅淡淡地写着。她的女儿与丈夫分别于、相继去世,留她独自一人在这时间,她说,如今她曾经当做家的寓所,现在于他而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是啊,没了至亲的人,家与客栈何异。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其中第二个部分开始读的时候,会有些“意识流”的感觉,不知所云,但往后,一个孤独的老人,相继失去至亲的酸楚与无奈便跃然纸上,是那种令人忍不住大哭却又只能无声哭泣的感觉。但她写回忆的时候,格调还是很轻松的,甚至写“”,写“”,写被被冤枉,都是在轻描淡写,似乎磨难在她心里并没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记,大概因为至少那时,身边还有钟书,还有圆圆。再苦也不算什么的。
她的文字让人觉得简单却深刻,其中有一段,她说:一九七六年,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这年的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唐山地震,余震不断,使我们觉得伟人去世,震荡大地,老百姓都在风雨飘摇之中。三两句就描绘了当时的时局与老百姓的处境,简洁有力。
我不知道杨绛先生那深沉苦痛是如何在孤独与思念中排解的。在那之后,她继续她的文学之路,继续为后人翻译着优秀的外国文学经典。如今,她作为一个百岁老人,在她平静如水的面庞下,我清楚地看到了力量和希望,如此令我动容。
她说: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但我想,在她的万里长梦里,路,是没有尽头的。
篇13:《我们仨》读后感精选
终于把《我们仨》读完了,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之前早就闻过其大名了,其实读完这本书也没花多少时间。在我的记忆中,钱钟书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用今天的话说是“天才”,比如读书过目不忘、精通外语等。以前读书的时候学写议论文,老师要求摘抄收集很多论据。其中摘抄过的有一条就是关于钱钟书“勤奋”的,杨绛整理了钱钟书的读书笔记,结果竟有好几麻袋之多。当时也没怎么在意,毕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
“锺书在巴黎的这一年,自己下功夫扎扎实实地读书。法文自十五世纪的诗人维容读起,到十八、十九世纪,一家家读将来。德文也如此。他每日读中文、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又加上意大利文。这是爱书如命的锺书恣意读书的一年。”
在读到这段之后,我便想起来了这些。可见,天才不是天生的。
后来,在《我们仨》中读到了这一段:
“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也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后来国内买不到印度“立普登”(Lipton)茶叶了,我们用三种上好的红茶掺合在一起作替代。”
所谓的“立普登”,也就是今天的“立顿”。在超市随处可见,只不过如今有点“贱卖”的味道了。
随便说一下,精装版的《我们仨》不论是纸张还是装帧都很不错。
篇14:我们仨读后感精选
纵览全书,杨绛先生无意于渲染人生的艰难困苦、挫折磨难,只是静静地、静静地回忆……掩卷回忆沉思,在我的心目中便有了一个栩栩如生、可亲可敬的杨绛老人。
这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呐。在那段时间,她踽踽独行于两所医院之间。丈夫年迈病重,女儿更是生死垂危,她只得通过电话甚至梦魇的方式,为“我们仨”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与牵挂。她一度头晕脚软体力耗尽,虚弱得只能扶着墙壁行走,而最后亲人们还是一个个离她而去。在她的眼中,人生只是“百年长梦”,人世间所有的居所、医院、旅馆等等等等不过是驿道上的一个个客栈。可就是这样一个纤细柔弱的老人,虽然承受着生命的至沉至重,痛定之后,老人表现出的却是参透人生、洞悉生死的达观和智慧。
书不算厚,薄薄的一本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但给人留下的却是可以长久驻在心间的那种透心彻肺的温馨和感动。也正是她告诉了我死亡之于生的意义。
是啊,死亡的确可怕,在那个夜晚或另个清晨,你领受的都不再是双手可及,任强大的个人意志也改变挽救不回,你只能道别。还记得很多年前,当时还年幼的我第一次参加了葬礼。哀乐震天,亲友们的哭声响彻整个建筑,弥漫的香烟将每个人的眼睛刺出眼泪。可再是这般的喧嚣,死去的姑奶奶终是一言不发。衣服被子全被捆绑烧去另一个世界,床板橱柜拆卸,旧报杂物卖尽。那口跟随了她六十余年的老钟也嘎嘣一声断了发条。从没有真正见识过死亡的我,一下子就被震慑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任灰尘迷住眼睛,蒙过脸颊。仿佛是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声响。周围摇
曳的火光中,模糊的人影、树影恍如隔世。时间静静地淌过,却似乎是在这里微微地拐了一个弯……在当时我的心里,死亡带给人的恐惧压过了一切。而这样的心理伴随着我直到有一天我读完了这本充满了对人生思考的《我们仨》。
杨绛先生告诉我们,苦难之中见真情,面对死亡,只能用亲情,用一颗感恩的心将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女儿,转眼间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依靠,可就是这样一个纤细的老太太,却并未支持不住,而是以一种万分缜密的思维极为有条理地打点着一切。甚至,她还为了了却女儿的遗愿,将她生前的遗稿整理修订,通过自己的回忆修编成册。这也便有了我们手边的这一本《我们仨》。
我还清晰地记得她在书中说,“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对于她,岁月不宽宏,转眼间青春落地生根。那些花影缭乱,那些浓烈黯然早已成了过往。在对于生活的细知细觉中,即便是苦难之于她,也有了感恩的理由。因为苦,所以知道了甜,因为失去,方才知道了拥有。
生活的画卷在眼前铺展开来,尝试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一切的细枝末节,时光仿佛也温柔下来,温柔如蝴蝶的轻微振翅。那些还曾激烈的心情渐渐平抚下来。年轻如我们,为了梦想,凭着一股子冲劲,在成长的道路上劈荆斩棘,心中难免激荡起纷纷扰扰地情绪,感慨人生不公,感慨时运不济。面对失败,我们更多的时候会选择去唉声叹气。而恐怕也只有经历了人生一番苦辣的人才会懂得,何为梦、何为空。
这般的通达,还青涩中的我们又岂是一朝一夕间就可以学到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人生。短短的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曾多少次被我们挂在口上,却不知其中蕴含的正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感恩。感谢生活的赐予,哪怕是失败。
或许杨绛想借《我们仨》传递的远远不止这些。待我再成长若干年,重读此书,有可能又会是另一番模样。但谁又能知道这一切不会是殊途同归呢?感谢杨绛的这一本《我们仨》,她让我们懂得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这样的一批人。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珍惜,珍惜亲情、友情,珍惜人生的每一步、生活的每一天。而我也正努力让自己同样学会在感恩中成长,从而在感恩中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