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人教版八年级珍爱生命教学设计(共16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人教版八年级珍爱生命教学设计(共16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珍爱生命教学设计,本文共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八年级珍爱生命教学设计

篇1: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命的起源 教学设计

生命的起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生命起源的学说”相关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 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明确,科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确凿的证据,还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2)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教学重点地球上原始生命产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自主学习导引1.想象原始地球是怎样的,并尝试说出你猜想的依据。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收集相关资料。3.根据科学推算:地球的形成约在         年前,原始生命约在        年前形成;它形成的最初场所可能是                  。4.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                                       。原始大气与现在地球的大气成分最主要的区别是               。5. 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确实经历了由              转变为         的化学进化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世界各地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这样将学生带入悠远而神秘的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兴趣阅读资料,通过图片展示的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感受着悠远而神秘的氛围,并想象原始的地球。学生大胆解释其中的内容。分析想象中的原始地球 指导学生闭眼想象,并说出你想象中的原始地球是怎样的?你的依据是什么?鼓励学生做出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打开思维的阀门进行想象,用自己的生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地球。原始生命起源的推测小组竞赛: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课前收集的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早期认识的两个不同观点(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及现代认识(宇生说、热泉生态系统说、宇宙大爆炸、星云假说等)的资料,同时老师也向学生提供一系列的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内初步整理,然后在全班介绍,比一比,哪些小组介绍内容精彩展示自己通过多渠道收集的材料,发挥小组的力量,然后大胆在全班介绍本小组的观点。个人竞赛:指导学生讨论:在全班交流的资料说法中,说说每一种学说的中心观点和证据分别是什么?他们能出示哪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你比较倾向哪一观点,为什么?对于其中的某一观点你还有哪些证据支持或者有哪些证据反驳?比一比,哪些同学的知识面广根据同学介绍的不同观点,借助老师出示的引导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会这些观点的逻辑性是否合理。初步学会用证据来证明观点,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证据。 播放“原始气球景观”的动画和原始大气的形成及原始海洋的图片,再配合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本的讨论题。小结提问: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能量条件是什么?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在哪儿?借助老师播放的视频动画,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对原始地球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原始生命起源的推测 提出问题:最简单的有机物可能是怎样形成的,需要哪些条件?米勒的实验,可以证明生命起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自主学习课本p24有关内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原始生命起源的推测解决问题:知识铺垫:简单介绍有关化学知识作为铺垫,(将几滴油滴入水中,振荡食管,让学生观察经久不散的小油滴)。简单介绍由有机物组成细胞的可能性。提供视频资料,(米勒的实验过程)指导学生借助米勒模拟实验装置图,在小组内努力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认真听老师介绍没有接触到的简单知识,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观察米勒实验的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结果,根据老师提供的小实验和图片,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让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更深入些。在全班交流成果,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知识巩固:现在的地球上会有原始生命产生吗?为什么? 运用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知识拓展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对现在人类社会有何意义?各抒己见,发表见解总结启发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练习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中,正确的是                        (   )a.生物是神创造的b.自然界中无时无刻不在自发地产生着生物c.原始生命是长期的化学进化的结果d.生物是地球上某些物质在偶然的碰撞中产生的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氨气、甲烷               b.甲烷、氧气、水蒸气c.水蒸气、氧气、沼气               d.氧气、氨气、沼气3.大量证据表明,原始生命起源于                              (   )a.原始大气                         b.原始陆地    c.原始海洋                         d.原始岩层4.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          (   )a.水蒸气                           b.氧气 c.甲烷                             d.氨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   )a.太阳的辐射能               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c.三磷酸腺苷水解提供的能       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6.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b.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c.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d.原始地球表面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问题探究: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篇2:珍爱生命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定鼓动、跃动等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含义,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爱生命。

篇3:珍爱生命的教学设计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清晰,蕴含深刻,杏林子通过三个事例引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叙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尽可能地扩大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熟悉文本,才能真正立足文本,形成与杏林子的对话,形成与自己已有体验的对话,从而阅读人生,品味人生,提升人生境界。基于此,整堂课的教学教程分三大板块:整体感知──研读揣摩──感悟品读。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围绕生命的'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2、教师课前准备: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选取有关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师: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人生格言也告诉大家?

生:肖伯纳说:生命在我绝不是一截短的蜡烛,它是一个辉煌的火把,在我将它交给下一代之前,要使它燃烧的越亮越好。

生:时间不能增添一个人的寿命,然而珍惜光阴,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生: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师:说得多好呀!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 生命》。

2、板书课题、质疑:

生问:生命是什么?

生问:为什么韪中有两个生命,去掉一个行不行?

生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标出生字新词,借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词的意思,个人有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讨论。

2、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事例?

3、师生交流:

⑴ 刚才通过学习,你弄懂了哪些词的意思?

⑵ 课文写了哪几个事例。

⑶ 指名轮流读书,互相评议。

4、默读课文,面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作者是如何谈自己的思考呢?提示学生用抓文中关键词句的方法整理出三点启示:

⑴ 对自己负责。

⑵ 创造价值。

⑶ 为生命奋斗。

篇4:珍爱生命班会课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安全是儿童生存的基本保障,是所有儿童的基本权利,但因为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他们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差,生命安全时时受到意外的伤害。我们发现,许多家长自己的安全意识就很淡薄,他们只重视幼儿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这一方面的教育。多年的.家园合作经验告诉我,这种安全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家长、幼儿、教师三者之间轻松愉快的探讨交流,才能使安全教育更加生活化、具体化、清晰化,并能在具体生活中去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以达到实质性的作用。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学习初浅的安全自救的方法。

2、乐于在集体中表述自己的感受与见闻。

3、增进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情感。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磁带、纸、笔、心形气球。

2、录象片段。

活动过程:

一、播放警笛声,引出话题——安全的重要性

1、如果你家着火了,你一个人在家,你会怎么办?

2、请幼儿尝试自己想出来的自救方法。如拨打119等(游戏)

3、幼儿现场演习“火场”逃生。(放火警声音,幼儿与家长人手一块湿毛巾捂住鼻子,下蹲逃生)

二、了解日常生活中身边存在的各种危险

1、你发生过危险事故吗?或者你看过听说过哪些危险的事?(先请幼儿讲述,后请家长讲述)

2、生活中什么事是有危险的,我们不能做或者要当心的?

3、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作简笔画记录,加深幼儿对各种危险的警惕。

三、了解在幼儿园中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你知道在幼儿园里那些事情也是危险的,我们不能做或者是要当心的?

2、放录象,请幼儿判断什么行为是错误的,进一步了解危险随处可在。

3、如果你看见有小朋友正在做危险的事,你该怎么办?

四、家长、老师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及需要相互配合的问题。

你觉得在安全教育中,有什么需要老师配合或帮助的问题吗?(家长)

五、教师小结:危险在我们身边随处可在,但是只要我们知道它是危险的,远远的离开它,那么我们就会减少一些受伤的机会。我们希望小朋友们爱护自己的生命,远离危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六、音乐起,送给幼儿每人一个爱心气球。

活动延伸:

布置安全主题板,家长、幼儿、老师及时将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感想展示其中,加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尊重、关注每个幼儿,给所有幼儿提供开放的环境,同他们一同探索,始终做幼儿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丰富了幼儿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当然,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中班年龄普遍偏小的特点,把握不到位,活动难度稍有些偏大。在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互助合作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篇5:思想品德《珍爱生命》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珍爱生命》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2名俄罗斯游客漂流遇险25天生还的新闻——讲解、照片 提问:大家觉得为什么这两名游客能够生还呢?

如果他们放弃了求生的意志会怎样呢?

→ 渴望生存,热爱生命

二、感受生命的美好

放一组图片,可爱的小宝宝、美丽的风景、可爱的动物等等,唤起学生的感情,一起感受生命的美好。

三、珍爱生命——自己的'

1、课堂短剧——《石头记》

→ 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价值

2、学生分组讨论

3、珍爱生命是不是离我们很遥远?可能像俄罗斯游客的经历会比较少,但是像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就离我们很近了。

请刘万讲老师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

给学生一个警醒,让学生讨论下我们可以做好哪些方面? 如过马路不闯红灯,坐车系安全带等等

四、珍爱生命——他人的

1、特雷莎修女的故事,视频

2、引导学生讨论,珍爱他人的生命同样很重要

3、那么,珍爱他人的生命能从哪里做起呢?

FLASH《朋友别哭》以及照片

→ 从小事做起

五、总结

1、学生小结

2、老师小结

3、在歌声中结束:《怒放的生命》

石头记——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笑而不答。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有不少好奇的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格越出越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 10 倍的价格来买这块石头。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 10 倍,更因为男孩怎么都不肯卖,竟被大家传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讲给

院长听,并问为什么会这样。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大大提高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也像一块石头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价值 。”

篇6:珍爱生命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珍贵,了解一些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的方法,知道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2.能力目标:学生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炼坚强的意志;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立志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教学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过程设计

1.画面导入

2.激趣质疑

展示情景假设:劫持事件

你会怎么办?显示注意事项

(1)生命安全第一

(2)力量对比

(3)周围环境的利用

(4)机智求助别人

(5)主观心理的调节-冷静

(6)避免无谓的激怒对方

(7)记住外貌特征

(8)暂时妥协,事后报案

得出方法:

(1)呼救法

(2)恐吓法

(3)周旋法

3.自行阅读“艰难抉择”故事并思考:

(1)伐木工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拯救自己的生命的?

(2)找出其思想活动的句子

(3)当你遇到如此艰难抉择时,你能果断求生吗?

结论: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信念和意志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4.展示:火场逃离图片

5.展示:《一封信》(一个迷惘的中学生,想离开人世,写给知心姐姐的心理话)

问:如果你是知心姐姐,你会怎么给她回信?

结论:要肯定自己的生命。

6.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

讲故事《高贵的施舍》并思考:

(1)母亲施舍的是什么?

(2)母亲的做法表明她是如何对待生命的?

结论:结合《一封信》的结论可知珍爱生命就要

肯定自己的生命

又要善待他人的生命

7.分组讨论生命的价值:

(1)活得越长越有价值

(2)生命的价值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3)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结论:生命的意义在于内涵,我们要让生命价值获得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

8.展示:名人名言

二、齐声朗读奥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三、课堂总结:

(任何)珍爱我们的生命:

(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3)延伸生命的价值

四、布置作业。

篇7: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新自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第三课“珍爱生命”的重点,它由三个目组成:“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和“延伸生命的价值”。本框是在学生理解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和探询个人生命的独特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如何正确认识生命”和思索“人生的意义何在”的生命教育,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肯定和尊重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与内涵。并且知道一些求生求救的方法。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讲故事、情景模拟、绘画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明确如何珍爱生命。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养成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并激发热爱生命之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人生的价值,感悟生命的意义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行动上学会珍爱自己、他人或自然界的生命。;

3、重点、难点:

随着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逆反意识的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本框的重点确定为培养学生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应该同学生的终身发展相联系,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境教学法:

以歌曲、绘画、小品表演、诗歌等设置情境,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2、启发引导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层层设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竞赛法:

通过比一比活动引进竞争机制,既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竞争中掌握了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说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教会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采用学习方法主要有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让每位学生都能动口、动脑,在探究中掌握了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了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再到好学的过程。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置种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实效。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设置目的:播放歌曲,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受歌词的感染,激发他们珍爱生命。自然导入新课

(二)探求新知、亲身体验、偷快学习

1、绘画、材料展示

生命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威胁生命的因素就像一个个青面獠牙的魔鬼,这些魔鬼可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把它画出来。

2、出示一名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自杀并质疑

你如何评价这名中学生的行为?并追问谁能举出一些个人遭遇很大挫折、打击后、仍能顽强拼搏、与命运进行不屈不挠抗争的事例。

设置目的:通过绘画这一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描绘出生活中威胁生命的诸多因素,由此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危险。接着出事材料中学生因小事而放弃生命。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如何正确认识生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望,发挥学生自主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归纳,使学生明白,生命是珍贵的,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不仅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还需要掌握基本的求生方法。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内容。

3、“我是表演小天才”求生知识表演赛竞赛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即兴合作表演,参与竞赛。教师给予肯定,并展示一些求生的具体方法。

目的: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被激发出来,不仅能动口、动脑,在竞赛中获得知识,明白珍爱生命要掌握必备的求生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

4多媒体展示材料

《孤儿院男孩儿的故事》。从开始小男孩认为自己活着是多余的到后来他找到生命的价值,使学生明确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然后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谁给别人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多。自然得出结论:要学会珍爱生命,肯定生命。

5、多媒体展示:

《高贵的施舍》描述主人公即使是乞丐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假如生活中没有了他们(父母、朋友、医生、农民……)想象一下,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你的存在能给他人带来什么快乐和幸福?

目的:教师从剧中主人公引到学生身边的人到学生自己,由远及近地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又能在探究中悟出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价值。让学生感受幸福,认识到自己都在为这幸福增色,从而能悦纳生命、尊重生命。

人活着都有价值,那么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呢?

6、请学生朗诵诗歌藏克家的《有的人》,教师由浅到深,设置三个问题:

1)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它却死了,而有的人死了它却活着?

2)你能举出你身边的一些虽死犹生的人吗?

3)从他们的生命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呢?

由学生合作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归纳。

目的:教师层层递进的设问,由远及近,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感悟出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内涵,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多大的贡献,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得到了提升,也突破了本框的教学难点。

7、最后教师设置“生命箴言”活动。

教师写出几个“生命箴言”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生命的理解写成生命箴言,并建议他们在课后制成书签互赠同学。这样使学生对生命的感悟进一步得到升华,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归纳小结、提炼知识、感悟升华

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构建知识网络,家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提高学生归纳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实现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面镜子,因此,本节我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获取知识,感悟升华上。本框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信心和合作交流意识,并创设种种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篇8: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第三框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一课时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一、链接新课标

本教案依据新课标“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的要求编写。

二、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

本节课围绕“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一主题,用“当生命受到威胁”作为线索,设计了“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谈一谈;讲事例,谈感受;我来当裁判”等教学活动。从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人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深入和拓展。通过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化,实现知、情、义、行的统一。

三、本教案的特色和风格

认识到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多个环节中充分调动其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设 计了网络资源查阅环节,让学生初步体会网络对学习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

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 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六、教法及教具

教法 情境体验法、小组表演法。

教具 小组表演中学生自制的道具、多媒体设备。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一)威胁生命的因素 活动一:画一画,说一说

(二)直面人生的威胁,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活动一:读一读,谈一谈――这时,巴尼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巴尼,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为什么?

活动二;讲事例,谈感受――听了生命奇迹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三)学会求生的方法

活动四:(我来当裁判)请判断这些场景中各发生了什么事故?并对事故中他们的做法作出判别:他们做得对不对?

七、整体板书或课件流程设计

八、课时

九、具体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课件展示一个荒芜寂静的地球,慢慢地,有了植物,有了动物,有了人类(基本上按生命进化的过程展示,并伴随着鸟的歌声、兽的吼声和人的话语声),不久,一切又全部消失,地球重归于沉寂。

教师 同学们,你喜欢有生命的地球,还是没有生命的地球?为什么?

篇9:珍爱自己的生命的教学设计

珍爱自己的生命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轻易放弃求生的希望,应积极乐观生活。同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生命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过程方法目标:针对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七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但不懂珍爱生命,没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的现状。对学生以创设情境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珍爱生命的人,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二、教学方式

(1)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教师教学方式:多媒体、启发诱导、讨论探究式。

三、教学构思

(1)针对七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要求,采用参与活动、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设计“情景体验”“写一写”“谈一谈”“续一续”等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资源设计(多媒体展示):XX年12月27日《三峡晚报》报道“生命奇迹出现在第六天”。讲述的是在河北沙河金鼎矿业公司铁矿540米深处的井下作业的刘传良和刘键父子被无情的困在井下,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时间越来越难熬,漫漫无际的黑暗,坟墓般阴森恐怖的死寂,将他们压抑地快要窒息了,但他们都知道不能这样等死,求生的欲望转化为力量,两人仅靠十个面包维持生命,一次一次寻找出口,又一次一次失败,没有光亮,行动不便,两人只好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的用手摸着巷壁往前走,双手都被石头划破了,鲜血直流,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体内缺盐,他们的双腿不停抽筋,最后不能站起来了,他们只能在黑暗中一步一步地往前爬,他们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我要活着出去”。终于在第六天,井下营救的搜救队发现了他们。

老师引导:上述材料中父子俩为什么在井下困了五天五夜后能奇迹生还?

学生活动:因为他们父子在漆黑的矿井里始终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

教师引导:对,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求生的希望。在紧急情况下,我们该怎样来求生?让我们一起走进“求生小知识”

资源设计:(多媒体展示)(1)房屋突然着火了,你怎样保护自己?(2)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持刀抢劫者应该怎么办?(3)暑假出去游玩,在密林中和同学走散了怎么办?(4)你知道本地区的急救电话、报警电话和消防电话吗?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教学内容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师引导:掌握了必备的“求生小知识”后,下面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请你帮忙续一续”。

资源设计(多媒体展示):a、(1)我给下班的妈妈递上一杯热茶,妈妈对我说     (2)同学生病了,我送同学上医院,同学对我说      (3)我考试考了一百分,老师对我说     b、(1)放学时下大雨,妈妈为我送来雨伞,(2)我不会做作业时       (3)我生病了,

学生活动: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续写a、b两题,自由发言。

老师引导:刚才同学们续写活动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能给他人带来欢乐,带来帮助。因此,我们应肯定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放弃求生希望,当他人生命遭到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我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资源设计(多媒体展示):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参p44面与生命有关的故事《这条小鱼在乎》。

教师引导: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活动:尊重他人生命,应从小事做起,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教学内容三: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师引导:我们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珍爱生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怎样来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自我生命设计”。

资源设计:一、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写道,p32面教材内容。二、来自当代中学生的箴言: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的超越自我。三、你的生命箴言是什么?四、在你的生命画卷中,你打算如何着上绚丽的色彩?(自拟一个可行的计划)

学生活动:准备三分钟,上台发言,老师适时引导。

结束语:

同学们刚才进行了自我生命设计,并制定了可行计划,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不断努力延伸自己的生命,让有限生命焕发光彩。

点评:

由于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对尊重他人生命和延伸生命的价值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设计该教案时,活动形式较多,旨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明白上述道理。

【课堂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应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的道理,还理解了应不断超越自我,努力延伸生命的价值的内涵。

【板书设计】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珍爱我们的生命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在任何困难挫折面前,都应该积极乐观的生活,也明白了要尊重他人生命的道理。但在处理延伸生命价值这个难点时,学生活动较多,老师讲解归纳不够,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篇10: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关于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识

人类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发挥生命的独特性呢?

二、导入新课

人的生命是独特的,更是宝贵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为此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不受侵害,对于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那么我们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

三、授新课

1、不放弃生的希望

出示《生命的渴望》 它用自己坎坷的生命经历想告诉我们什么?

播放《生与死的抉择》 “一定要活下去”说明了什么?

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2.肯定生命 尊重生命

播放《小海的出生》 他的出生能为别人带来快乐。

你能为周围的人做些什么?请你画一幅自己人生过程中与自己生命、生活发生联系的人物网络图,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对于对方的.意义。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能够为他人带来快乐,为他人减轻痛苦,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所以我们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阅读《比乐和油漆匠的故事》 讲述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的故事。回答:我们应当怎样肯定和尊重生命?

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考考你:你知道在紧急时刻应如何保护生命吗?(略)

3.延伸生命的价值

出示图片,说出这些人的生命是否有价值,为什么?试着举几个例子。

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作出了突出贡献,所以受到人们的崇敬。即使他们的生命结束,但他们生命的价值却得到了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

以臧克家的《有的人》做为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都能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希望班集体中因你的存在而更美丽!

篇11:《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3.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41~145页。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同学的调查情况,并适当地进行督促。

2.教师就交通规则和本地交通现状做比较充沛的准备。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交通平安设施越来越完备,交通警察为维护交通的通畅和平安指挥交通,辛勤地工作着,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

2.阅读讨论。“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教师应针对同学原有的经验进行补充并加以强化,并结合教科书第69页的四幅图片进行讨论。

3.小组交流。以“我们身边的交通隐患”为题,对课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综合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教师可以鼓励同学采用统计图的形式。

4.全班交流。各小组简单汇报。

5.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同学:“各小组通过调查,都发现了一些不守规则的现象。下面,大家就此来深入讨论一下。”

什么人会发生交通事故?看一看铁路工人叔叔是怎样说的。

许多人不守规则,他们是怎样想的呢?(引导同学看书,看一看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你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你是怎么想的?

这样一些想法的危害在哪里?

教师应协助同学意识到,违反交通规则和存有侥幸心理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

原因。

6.教师小结。教师可借用教科书上老师的话做结束语。安排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我们的约定”。

〖评价建议

对调查和汇报完成较好的小组进行褒扬。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同学模拟活动需要的简单道具。

〖教学活动和过程

模拟体验:参照教科书第72~73页,做“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游戏。

教师为同学分配角色,请他们分别扮演交通警察、车辆、行人、交通标志、交通设施等不同的角色。教师事先应画好场地。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两位交通警察参与,教师要为同学制作一些必要的简单卡片或模型,如红绿灯、方向盘、各种车辆、交通标志等。

〖给教师的建议

1.“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活动,其趣味性和教育性均十分突出,教师应当尽可能布置时间让同学进行模拟练习。为此,应当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分配角色、制作道具等。

2.“我们的约定”这局部内容应当让同学认真填写,教师要给予正式评价,还要督促他们遵守,并在今后的学习和活动中检查同学是否做到。

〖家庭作业

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活动的内容。

2.调查自身所在地区曾经发生的火灾,以和发生的原因。既可以向周围的人了解,也可以走访社区、消防队,查找资料。

〖评价建议

1.观察同学在模拟活动中的表示。

2.对各小组的模拟活动进行评价,模拟应准确、全面,而不是扮演。

3.对同学完成的“我们的约定”进行评价。

篇12: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怎样的生命才更具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

二、学生分析

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副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以迫在眉急了。

三、综合设计思路:

本课在前两个框题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第三个框题接着延伸,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教材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一是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强调能承受挫折、勇敢坚强;

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

三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过程: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通过阅读讨论“艰难的抉择”这一故事,感受求生意志的重要。接着可让同学们交流一些自我保护的求生知识。阅读讨论完这一故事,可让同学们讲一讲其他的求生故事,或设计一些情境让同学扮演主人公进行求生表演。如“火中逃生”的游戏比赛等。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本环节中的三个活动是层层递进的:先探讨一个人的生命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再探讨每的生命都对他人、社会有价值,进一步感受生命值得尊重;最后探讨生命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使是不幸的生命也需要肯定、尊重。

结合书上的活动,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存在给哪些人带来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可让同学们在课前采访一些相关人士。如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也可说说哪些人为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同时说一件你给他人、社会带来益处的事或他人给你帮助的事。通过多种角度的回顾,帮助学生做个有心人,学会感受幸福,认识到每个人(包括自己)都在为速幸福的生活增色。

●延伸生命的价值

这一环节是本课内容的升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榜样或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他们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最后通过思考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与同学交流,解释其含义,感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要求学生课前各自收集—位名人、一位干凡平凡者如何生活、工作的,思考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杜.盛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生命存在就值得肯定与尊重,若能尽自己所能努力为他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这样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这里可用上最近广为人知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的故事。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这一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与生命观教育,所以最主要问题要避免老师说教,最好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价值所在。但就这一框来说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五、作业布置

1、当你回家遇到小偷该怎么办?

2、家里着火怎么办?该如何自救?

篇13: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2、掌握避险自救的方法

3、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做珍爱生命的勇士

重点:

危险境遇自救逃生

难点: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一〉导入

〈二〉新授

一、日常生活自我爱护

探究活动一p70(1)漫画中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影响?

(2)日常生活中我们因怎样自我爱护?

1、珍爱生命的具体表现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能更好的关心自己的生命健康,爱护自己的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安全知识,远离一切可能的威胁,不做危险的事情,都是珍爱生命的具体表现。

探究活动二p70(我会选择水、食物、个人信息卡、哨子、绷带)

2、提高自救自护的本领

不断提高自救自护的本领。自救自护的能力是在自救自护尝试的学习中,在参加各种应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活动中,在日常使用安全器材的使用训练中逐步形成的。

3、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民健康权,严厉制裁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既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探究活动四p71你还知道哪些我国法律关于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规定?

二、危险境遇自救逃生

探究活动五p72在下列情况下自己应怎么办?忽然闻到很大的煤气味,发现厨房中的煤气没有关好。

不慎落水

在野外突然又遇到暴风雨

(1)沉着冷静,切记慌乱

(2)安全避险,迅速自救

(3)学会向他人和社会求助

探究活动六p73搜集与交流 :你知道图中的标致含义吗?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搜集野外遇险时可以使用的地面标号、声音信号、烟火信号、反光信号等,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三、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探究活动七p73—74拉斯顿生存的勇气和自救的方式,对你有哪些启示?

例答: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境遇,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当遇到危机和挫折时,我们要勇敢,坚强,要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生命的力量。不管生活给我们怎样的考验,我们都要做珍爱生命的勇士。

2、善待他人生命

我们在肯定,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遇到困境需要帮助时,不能冷漠,应尽已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一点点付出,有时会挽救一个宝贵的生命。

探究活动八p74课外活动:围绕防火,防电、防水、防自然灾害,分组制作《安全防护手册》,并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

四、小结

五、作业:

绩优学案、总结知识点

篇14:珍爱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护和自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知识: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自护自救方法。

【教学重点】

日常生活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

危险境遇自救逃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宁波动物园老虎咬人图片

一名游客突破三道关卡,来到动物园的老虎区,迎接他的是三只凶猛的老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挣扎,最终命丧黄泉,一条生命就此终结。在猛虎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不守规则,明知危险却贸然进入,如此不珍爱生命的行为令人惋惜。我们应该以此为戒,学会珍爱我们的生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话题——珍爱我们的生命。

二、探究任务一:日常生活自我保护

活动一:小组合作与展示

生活中都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影响?你是否有过类似行为?

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

教师出示材料:

小结:加强日常生活自我保护,首先要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能更好地关心自己的生命健康,爱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二:生命锦囊

假如你有一个保护生命的锦囊(救生包),你将把什么放在里面(仅限五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自己的选择,并阐述理由。

止血绷带和三角巾的使用。教师播放教学视频,并现场演示,提高学生自护本领。

活动三:纠结的小明

小明因与同学发生口角,结果被打伤并且住院。

家人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问题:你同意谁的观点?说说理由。

学生思考,回答自己观点,阐述理由。

师生小结: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严厉制裁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既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三、探究任务二:危险境遇自救逃生

活动一:危情时刻——微笑女孩

播放数字故事《微笑女孩》马小凤在地震时的表现。

问题:马小凤在面对危境时的做法给你哪些启示?

分组讨论,代表展示,教师点评。

讨论过程中,针对学生展示的答案进行适当补充与讲解。

1、播放视频《地震来了怎么办》

2、如何求救。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教师出示本课知识框架。

五、拓展延伸

生命在线:播放亚伦拉斯顿自救视频。

出示问题:

学生讨论,展示。

结束语:

生命是如此美好,但珍爱生命绝不是一节课就能学会的,它更是一个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掌握更多自护自救的本领,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的更加娇艳。

篇15:《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  高媛媛

教学内容:新沂市特教中心语文校本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二课

教学理念:

1、以“课前积累-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合作理解-探究拓展”为主要环节,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残疾学生进行感官统合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缺陷补偿,有目的的进行美感的培养。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体会结构美;

2、学习生动、准确、简洁的语言,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语言美;

3、挖掘课文所蕴涵的环境资源因素,体味人文景观的深厚博大;

4、加强口语和语文的交际功能训练,拓展聋校语文内涵,实现多元化发展。

教学重点:

1、如何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2、严谨的结构,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

教学难点:感知苏州园林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园林的知识

教学步骤:

【课前积累】

利用书籍或网络等课程资源,了解苏州园林概况,增强感性认识,同时预习生字词,根据《中国手语》自学手语。

一、  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风景。

2、谈话:欣赏了如此美丽的风景,你能说说你对江南的初步印象吗?

3、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 “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请问你了解哪些关于苏州的诗词或文章?

4、过渡: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步入有深厚园林情结的《苏州园林》,感受林园艺术那博大精深的美。

二、自主感悟

作者及写作背景: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教育家”之称。原籍苏州,对园林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即: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苏州古典园林)。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等。

2、快速默读课文要求:

体会文章生动、准确、有趣的语言。

划出你认为精彩的文字,向同学介绍,并养成好词好句积累习惯。

找出概括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小组讨论:苏州园林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那么叶老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总体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都或多或少地受了苏州园林的影响。分析“标本”:用比较的方法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样本。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先后多次提到“图画”,细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这些句子,与课文插图结合,体会苏州园林所蕴涵的美。

谈话: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告诉了我们苏州园林色彩的美,结构的美和布局的美,体现出园艺家们的独具匠心。分小组进行讨论,哪几句是写整体的,哪几句是写局部的,哪几句是写细部的?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整体--局部--细部,并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2、苏州园林是美的,可美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播放视频,请学生当做小记者,带领大家欣赏: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再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对这些句段进行品读。

3、作者在这里总说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点,特别是“图画”两个字,贯穿全篇,文章从图画开始,又到图画终止,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课文中四个“讲究”,也是对以下章节的概括。

具体讲解:

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思考:用什么方法突出本节中心的?--以古代宫殿特点与苏州园林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B、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思考:文中哪一部分与这一句话相对应?章后半部分介绍池沼,是分几层写的?--指生回答,突出一个“活”字,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趣。

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学生自学,本节是紧扣哪几个字来描述的,从哪几个字可以看出苏州园林的自然美,本节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例如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应用?

D、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叙述层次的远近。

过渡:苏州园林的设计们在追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时,不但从大处着眼“讲究……讲究……讲究……讲究……”,而且也注意细小处,哪些细小处?引导:建筑、门和窗的雕刻、建筑的颜色。

自读课文,找出7、8、9节的中心句,及介绍的中心。

小组讨论:本文是规范的说明文,你能根据《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中所介绍的说明方法,说说文中用什么方法介绍苏州园林的色彩特点吗?

引导学生说出说明方法,并举出例子。

4、指导朗读:朗读全文,在脑海中感受苏州园林的层次之美,自然之趣,用语言表达对苏州园林的美的感叹,对园林设计者智慧的感叹。

5、引申:用我觉得“苏州园林”真美,美在                               句式练习说话。

思想教育:苏州园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艺术杰作,虽然你们有耳听不见,有口不能说,但是同样有对美的感受,同样可以创造出让人震撼的艺术作品,比如陈聪艳的美术、周亚伟的书法,只要用心,持之以恒,你们也一定可以成功!

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发放练习纸)

1.在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修建 一直 期望 B.修建 一致 唯愿

C.修建 一致 为使 D.修建 一直 唯愿

2.在文中a、b、c、d处依次填进的一组词应是(  )

A.布局 映衬 层次 配合

B.布局 映衬 配合 层次

C.布局 配合 层次 映衬

D.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3.这段文字在课文中是总括性说明,其作用是(  )

A.概括苏州园林的概貌

B.概括苏州园林的修建情况

C.概括苏州园林的分布情况

D.概括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下定义 B.分类别 C.打比方 D.作比较

5.文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一句是(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各各不同。

B.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C.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

D.设计中“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6.根据下面的释意,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1)花木的掩映衬托。( )

(2)出于自心的创新和裁断。( )

(3)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

(4)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

7.文中“布局”的含义是指________。“层次”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

8.这段文字几次用到“图画”一词,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五、课外练习

苏州园林美吗?不仅是园林的建筑美,叙述者的语言也美,用《苏州园林》观察的顺序和方法,介绍一下你的校园。

六、课终总结

苏州园林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彰显着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希望大家既能引以为豪,也要引以为鉴,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克服残疾障碍,你们的人生也定会有所成就!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讲究……讲究……讲究……

惜缘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篇16:《行路难》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瓯北五中 谷雪雅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准确认读多音字塞、行,理解羞、直、歧路、济等词义,初步理解诗意。

2.过程和方法:品读诗歌,了解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洒脱乐观的形象。

吟诵诗歌,入情入境地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仙悲愤中不乏豪迈的气概,学习失意中仍怀希望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品读诗歌,理解诗人曲折有致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体贴入微,感受诗人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

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填空,并说说你从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学生思考:好酒,有才,狂放,傲岸

这是李白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他在他的超级粉丝杜甫眼中的形象。此时,李白正接受了玄宗皇帝的邀请,来到长安任翰林学士,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可是,不过短短两年之后,李白竟写下了一首诗歌,题为《行路难》(生读题目)。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不禁会猜想--

学生回答:李白在仕途上遇到了困难?李白的心情很郁闷?

生再读题目,读出感觉。

二、     初读诗歌,感受诗意

1.  自由放声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诗中能印证我们猜想的诗句。

2.  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塞、斗、箸、行等);齐读。

3.  诗中哪些语句证实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李白怎么了?

PPT插引写作背景:李白怀着治国安邦的理想来到长安,却发现玄宗皇帝早已年老昏聩,不理政事,他不过想借李白的诗才粉饰太平而已;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更是同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

于是,谗言纷纷而至;

于是,皇帝旨意又下:赐金放还!

三、     品读诗歌,走进李白内心,感受李白形象

1.  吟读这些诗句,你能从中感受到李白此时怎样的心情?

2.  学生品读,发言。

预设:

“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以宴席之精美来侧面烘托诗人内心的茫然,并与下句“停”“投”“拔”“顾”形成对比。

(“拔剑”这一动作,是否显得特别突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诗人即将迈向自己的理想;“冰塞川”“雪满

山”比喻理想受阻。

(李白真有渡河登山的行程吗?)

“行路难------今安在”

反复、疑问的修辞,感叹号的强调,短句的紧张急促,表现内心极度的迷惘与失落。

(“多歧路”,李白到底有哪些路可以选择?如果这时再给李白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会怎样选择?)

(品读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言,抓住其闪光点加以肯定,然后一定要品与读结合,以品促读。)

3.  师朗读,小结过渡:食不知味,酒难入喉,长吁短叹,彷徨四顾,这,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洒脱的诗仙吗?难道他真的被打倒了吗?

引入“闲来济沧海”两句。

品读,说说你在这两句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吕尚八十终遇文王,伊尹奴隶竟成国相(年老位卑,仍成大业)

本意解读:垂钓碧溪,泛舟日边,感觉悠闲自由,温暖清新。

(隐逸与进取,矛盾的选择纠结于同一句。读时注意语气略轻松,带期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信)

“济”:同舟共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词的多义解读,坚定的理想,自我的勉励)

(品读时,应注意前句隐隐的希望与后句坚定的自信这种感情的区别,朗读处理时应努力表现情感上的层次。)

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诗仙,在痛苦的深渊中仍能将自己打捞,在俗世的尘埃里也能开出青色莲花。

仰望诗仙,有情诵读。

4.  引入录音范读,听后选择自己最有感觉的一句来试读。(先同桌互读,再推

荐班中展示,最后再次齐读。)

四、     结合情境,诗意拓展:

1.多年以后,我们可能不再会背诵这首诗,但我们绝不会忘记这一句:--

你会在什么时候想起这句诗?你会把他送给谁呢?

当我陷入困境时,我在心底轻轻地勉励自己:--

当朋友遭遇挫折时,我会深情地鼓励他:--

当整个世界都背对着我时,我也一定要面朝大海,大声地喊出--

2.李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辗转流浪,倏忽十二载--

756年,安史之乱,受聘入永王李璘军中

757年,获罪,流放夜郎

759年,遇赦

761年,欲投李光弼军,因病未果

762年,病殁(mò)于安徽当涂

他,是凄凄长夜中最孤独的行者--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他的生命,就是歌唱,就是行走,因为他坚信--

行路难,难路,行!

五、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诵读此诗,并默写。

2.课外研读《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六、   板书设计

行路难

李白

教学反思:

《行路难》描述的是诗人被“赐金放还”之后,京城好友为其设宴饯行时的场景。廿年颠沛,赢得天下诗名,终于得近天颜;理想近在咫尺时,却因不甘献媚于权贵而黯然被逐,其间的心理落差何啻天渊!面对着“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诗人食不甘味,酒难入喉,这是他此时忧闷茫然的心理直接在生理上的表现。理想破碎的痛苦幻灭和内心深处的孤傲自许纠结、挣扎,刹那间心灵的丝丝颤动,体贴入微的捕捉和解读,正是走近诗人的不二捷径。

教学过程中,故设疑问、巧妙追问、还原解读,各种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捕捉诗人刹那间的心灵颤动,一步步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茫然中仍藏希望,绝望中依旧昂扬的浪漫主义形象。还原本真,从字里行间寻求诗人的心灵颤动,解读诗人的心灵密码,这,才是读诗的正道啊。

“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如何去轻叩诗歌们,让诗人汹涌澎湃的情感激流汩汩地流淌进读者的心灵呢?其秘诀就是朗读,在反复的浅斟低唱中进入了诗歌的氛围与美好的意境。

在本课的教学中,朗读的设计和展示是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最有效渠道之一。朗读的指导亦是随机应变,巧妙多样。或通过学生自评理解,或通过朗读展示直观体会,或通过字词赏析细细落实,或通过聆听教师范读揣摩模仿,不同的指导却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出发点的,注重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心灵来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以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诵读不是让学生在别人的作品里机械地抒情,而是要让诗歌成为引发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源泉, “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与筋肉里”(朱光潜语)。

李洪波

[《行路难》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