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教学论文讲座(共14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教学论文讲座(共14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论文讲座,本文共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教学论文讲座

篇1:论文讲座心得体会

时光飞逝,大学4年的生活匆匆走过了4分之3了,我们的大学生活基本已经算结束了,在大三期末的最后时光中,我们有幸能够听到李老师的毕业论文指导讲座。

通过李老师的的毕业论文指导讲座,让我对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内容题材选集以及基本格式有了详细的了解。

毕业论文是对我们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以及实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全面考查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

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反映出我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所以毕业论文的撰写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

李老师的讲座让我们了解到每个步骤中需做到和注意的,老师讲解了开题报告的整体结构,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开题报告的格式等等。

通过李老师严谨而深刻的讲解,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把握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毕业论文研究层次的确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确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的确定,同时李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述结合以往的指导经验,来综合具体讲解为我们指出在如何选题和选什么题上。李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诉了写论文的必要性,告诉我们毕业论文的文献可以从哪些方面收集到,依次为我们介绍了文献的等级以及确定选题的方向,根据自身所感兴趣的方向,确定题目的大小,研究意义。

在这次讲座中,老师的讲解为我启发了许多写论文的思维,对于写论文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思路清晰。李老师的经验也让我在对写论文时应该避免什么东西,以及应该注重什么东西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老师们的费心讲解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于论文的写作有了大概的的提纲。

1.早定选题、早作准备

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在实习时期,时间短,任务重。在写作文的时候对于没有论文写作能力和经验的我,假若之前没有准备和材料积累,要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完成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确有困难。因此,必须早定课题,早作准备。我觉得应提前到毕业前一年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可以使我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某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进行初步研究,并搜集,积累材料。这样,写作的时间提了,也充裕了。

2.加强基础,强化素质,提高能力

对于我本人来说,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基础知识,又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要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是困难的。我认为应想各学科教师讨教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现今各个国家正在研讨的问题,以增加论文的时代性;在平常时写些小论文,以提高我的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这次李老师的悉心讲解,使我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启发,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更加有了信心。

篇2:论文讲座心得体会

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听了魏先生的讲座后,感慨良多,尤其被他睿智幽默、诙谐、生动的语言感染着。被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感染着,被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所感染着。被他科学民主的管理所吸引着。他的举手投足中让我们感受到他朴素的人格魅力和务实的工作做风。整个过程中,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哄堂大笑。

他告诉我们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诀,叫做“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放松;“静”即心灵平静;“匀”即呼吸匀称;“乐”即情绪欢愉。他特别告诫我们要记住四字秘诀,要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在紧张激烈的人际中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他认为,快乐可以外取,也可以内求。只有时时做到以静制动,快乐才可能随你而来!因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开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阴影,必定是阳光。

魏先生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所以他把当老师看作是一种享受。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除可领略到魏先生的班级管理艺术,也领悟到魏先生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用平常的心态,高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去做实在的事情。”

魏先生的讲座,总是将深刻的哲理,甚至苦闷的话题用流畅、幽默而又富有抒情的话语形象的表述出来,其语言如行云流水,挥洒自

如,他用真情厚意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他使听者为之激动。为什么被别人视作艰辛工作的教育在他眼里和心里竟然是那样的亲切和欢欣?这都出自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真挚的厚爱。他的思想不是超然无踪缥缈的,而是真实质朴的,根植于我们的教育状况,根植于我们的教师的需求,根植于广大学子的心灵。因为,他总是把走向学校当作一种精神享受,把认真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种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当作体验生活的一种愉悦享受。他时时享受,处处享受。用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乐而不为呢!在他的讲座中我最欣赏的有两句话: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总之,一个人把自己管理得好好的了,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更多地激情投入到工作中,

魏先生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有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这一切,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以一颗平常心快乐地生活、工作、学习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喜欢巍先生这样的一句话:“守住心灵的宁静,守住自己快乐的阵地。

篇3:学习方法讲座论文

学习方法讲座论文

" 一、什么是复习复习就是指重新学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复习时要归纳、总结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理解与吸收。 二、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复习是要把教科书上的、老师讲的,和自己原有的知识融会贯通,独立地消化、吸收。要深入思考,没有完全理解的,或不理解的要进一步弄明白,已经理解的要加于巩固。复习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温故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又获得新的认识和体会。平时学习,往往有许多地方还未读透,甚至重要的地方被忽略了。通过复习,忽略的地方被注意到,理解不深的地方能一一理解,原来模糊的概念也会清晰起来。 2、有助于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脑子里逐渐形成知识结构。新旧知识之间本没有什么鸿沟,但由于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所以新旧知识之间好象隔了一堵墙,只有经过多次复习,旧知识掌握得好,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才会增强,新旧知识才能联成一体。

3、复习时通过综合归纳,就能探索出篇章单元甚至全册的主旨,掌握知识的要领,去粗取精,实现学习过程的飞跃和升华。 三、复习的类型 复习的类型大致可分为:课后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期终复习、毕业或升学复习等几种。 1、课后复习。通过阅读教材,整理笔记,练习习题,以弄懂弄通新授的知识。

2、单元复习。抓住单元知识主线,理出知识要点,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然后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系统的目的。单元复习内容较多,可利用星期六、日进行。 3、阶段复习。指几个单元课程学习以后进行的一种系统复习。可选定自己学习上难点较多的课程作为复习的重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找出了问题,复习就有了重点。要安排好整块时间进行阶段复习,一般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

4、期终复习。复习时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为重点,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各章节选做一些典型的练习题。然后,对全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5、毕业或升学复习。作为综合性复习,方法与期终复习的基本相同,但由于总复习涉及的知识面广,复习的时间也较长,因此在做法上一般把整个复习时间划分成若干单元,每单元有侧重地解决几个问题。 四、课后复习遵循学习规律,课后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目的是加深理解、记忆,加强运用,巩固课堂学习成果。课后复习的'程序大致可按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四步进行。

1、尝试回忆 就是不看书,独立地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回想一遍的过程,这就是自己考自己,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开动脑筋。有的人把这种方法称为“过电影法”,即在头脑中把上课的每个关键问题“放映”一遍。有人将之比喻为“反刍”,就象牛一样,在休息时让食物重回口腔,细细地加以咀嚼。

这样做有四点好处: ⑴可以检查当天的听课效果;⑵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⑶可以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主动性;⑷培养了爱动脑筋的习惯,增强思维能力。学生要培养自己能够离开事物的直观形式去思索想象、盘算的能力。能否把知识的精要、梗概、脉胳等提纲挈领地复述出来,这是对能否真正弄通知识的一个检验,也是对知识理解的一个深化。 2、钻教科书 回忆后,应从头至尾逐句去钻研教研书。

因为书上写的是需要弄通和记住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础的知识,要仔细、认真思考,切实领会。对于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可少花时间,要把时间主要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3、整理笔记 笔记本不应仅仅成为上课的记录本,课后应进行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它变成一份经常提炼加工的适合自己用的复习材料。整理的内容有:⑴补充笔记中简略的部分,将简化的符号复原,把上课时没有记下的补上;⑵对重要的语句、名言、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把记得不大准确的部分更正过来;⑶清理预习时的疑难问题全部解决与否;⑷上课时未听清、听懂,课后复习时未理解的内容还有哪些;⑸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刚学过的与已学过的知识的关系。

4、看参考书 课后复习时还应适当看一看参考书,好处是能博采众长,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又能起到扩充和引伸的作用,大致做法是:⑴每科选定一本较好的为主要参考书;⑵首先看教科书,在对知识基本理解后再看参考书;⑶要围绕中心问题看参考书;⑷做好笔记,把参考书中的精彩部分、精彩题目摘录进笔记本的相应部分;⑸看参考书的时间应有较大的伸缩性。 课后复习间隔的时间不能过长,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必须复习。有些内容要多次复习,如单词的记忆,一周之内须重复二三次。要根据不同学科分类复习,如英语、语文要多阅读,多背诵,加深理解记忆;数学需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把概念、定理记熟。

篇4:教学讲座开场白

各位家长:大家好!

感谢大家百忙当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会场纪律)为了保证今天听课的效果,我宣布一下会场纪律:请大家关闭手机等通信工具,不要在会场接打电话、走动,更不要中途退场。

谢谢配合!

今天的会议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春晖家长学校家庭教育专家讲座;二是针对上学期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学校专门邀请学习方法方面的专家老师给家长做专题培训,教家长在新学期如何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学习。

首先,有请春晖家长学校专家XXX老师(专家介绍)为大家讲课……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X老师的精彩讲课表示感谢!

篇5: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4月22日至23日,来自南通市各个县的四百多名教师代表参加由如东县宾山小学承办的“南通市小学语文‘夯实基础,打造高效课堂’习作教学研讨活动”。22日下午,江苏省特级教师、吴江市爱德双语实验小学管建刚校长作专题报告《我的作“”命》。主席台上管建刚校长刚开始给人的感觉正如他的好友谈永康所说的那样:“他似乎很少发出声响,到哪儿都是静听的神情,一种虚怀以待的状态,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放开心灵,全身心在舒展,在生长。”可是当他讲到他的作文教育革命时,他却是那样的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时不时说出幽默和智慧的话语,让会场上听课的老师一会儿开怀大笑,一会儿掌声如雷一会又鸦雀无声 ……我坐在下面边听边做笔记,也和所有听课老师一样,一起鼓掌、激动,一起静思、微笑。

听管建刚校长聊他的作文教学革命,回想起我看到的《小学语文教师》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上他所写的《引爆作文教学革命》,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为之惊喜,为之震憾,也为之感动。

管建刚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他的《作文教学革命》的操作系统、动力系统和助力系统。引发这场作文教学革命的是他举办的《班级作文周报》。

首先是管老师的操作系统。学生每周写一份稿件,向“班级作文周报” 投稿,变“作业”为“投稿”,变“上交”为“发表”。 如此周而复始,十年多来,他和学生一起出了540多期《班级作文周报》。我惊叹管老师的毅力。我想,一个人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固然可贵,但更为可贵的是能把自己的想法化为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对照管老师,想想我自己,真是惭愧,我虽然对作文教学有过很多的尝试,但常常是半途而废。例如我曾学着一些老教师给学生开展过“日记接力赛”,我也尝试给学生自己做习作的“主治大夫”,还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活动或游戏进行现场作文,但每次都是有始无终,这样就一直生活在作文教学的迷茫里。再说管老师的动力系统又是别具一格,他采用三年一贯制,第一年:等级评奖。第二年:积分活动。第三年:稿费活动。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把学生引入到作文的海洋里。最后的“助力系统”名目也很多,助力一:佳句精选。助力二:故事争鸣。助力三:话题争辩。助力四:凡人亮语。助力五:优先刊用卡。助力六:新星亮。助力七:出专刊。助力八:装帧大赛。反正就数管老师的点子多,别人没有想到的他都想到了,或是别人想到却没有实现的他去实现了。

听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的介绍,我不禁心潮涌动,很想学着尝试为自己的学生办一份《班级作文周报》。现在我已经在我们班行动起来了,但愿我能做到并且坚持,最后,让我为自己喊声“加油!加油!再加油!”

篇6: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xxxx年10月19日下午,北师大“农村学校管理改进与质量提升”项目组专家邓涛教授在灵山中学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课堂有效教学---导学案的开发与教学应用,获益匪浅。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导学案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登上了课堂教学的舞台,并且越来越受到许多优秀教师的青睐。那么,什么是导学案呢?导学案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导学案”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灌输型的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把教学过程由“灌”变为“导”,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提供平台。从教学效率与激发学生兴趣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习惯来看,“导学案”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但是实践中导学案也面临着诸如缺乏明确、有效的理论指导,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不利于教师课堂上的灵活应变以及容易导致教学上本末倒置等实践问题。邓涛教授指导我们学习导学案的开发与教学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导学案及其作用;导学案的开发流程及关键要素;导学案编制的误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流程与环节;导学案操作中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听讲,我们加深掌握了导学案的撰写方法与作用。对今后应用导学案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总之,听了邓教授的讲座,感觉值了。感谢邓教授的精彩讲座。

篇7: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它是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2月16日,我有幸聆听了xx区教研室张主任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深有感触,现将心得体会做以小结。

一、谈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我想有效备课是基础是前提;有效课堂教学是重点;有效课后反思是创新。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达到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谈备课:

备课应是在自己以前教学的基础上的深思、加工和创生,教学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确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备课之前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通览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知识的延伸应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在备课中都应进行认真思考。备课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设计包括: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教与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设计等。设计能保障教学的流畅,设计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设计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事先想好用什么样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这比课堂上现想要合适和有效的多。

三、谈反思:

新课程更强调教学反思,教后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教师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如何培养好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总之,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

篇8: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20XX年4月16日我校邀请了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白贤老师就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考纲分析与备考建议做了培训,本次讲座不光是对学生,还有对我们高三历史老师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针对讲座的内容心得体会做一简要的分析:

首先白老师讲了考纲分析—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对此白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阅卷的方式决定了得分技巧。

1.格式正确,字迹规整,史论结合,即可得高分。

2、不能空白,答题即可得分

3、考查: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为最低要求)

4、考查: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文史常识,为新高考一大亮点)

5、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概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几乎涉及全部题,近年来41题实际上就是史观的变形题。

6、多元史观的运用,一般来说,我们要用多元史观解释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文明史观分析古今历史的文明传承以及中外历史发展的不同类型及交流融合。整体史观解释新航路开辟以来的世界一体化发展进程。近代化史观用来分析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近代化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近代化及思想近代化,民主化、科学化。

其次白老师讲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题型。

1.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试卷结构稳定,12道选择题,(24—35)题计48分,1道学科内综合(40题)最难,25分,1道谨析题(41题)12分,1道选做题,15分。熟悉题型和机构,才能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取舍。

最后白老师讲了怎么样备考的建议。做什么?怎么做?

1.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阅读古文,图表。分析、概括、归纳、转化、迁移。表达学科语言、简明扼要

2.选择题方法: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历史高考的情况,尤其是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和考试大纲的分析,不管是以后的复习中还是教学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两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高考的方向,不会做盲目的复习,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才能出成绩。

篇9: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翟鸿燊教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国学应用大师、书道家、演讲家、国际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学术体系创始人。

我听了国学大师的精彩演讲,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大师所说的“醍醐灌顶”。翟鸿燊大师将国学中的精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应用于生活,贯穿于生活;给我们讲了许多我们本应熟悉的道理,可是说“一语点醒梦中人”。

比如说,佛家道家儒家的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心性,修好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正确的利他思想和博爱胸怀才可能有大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能做到这样,那生命就是有意义的。

翟鸿燊大师的一些话深深的震撼了我,“要学会赚钱而不是挣钱”,“花钱三不眨眼”,“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仁义礼智信”,“道字里有天地,有自我,还有行动”,“爱不能把心给简化了”。多么简单而又富有哲理的话阿!

听了这一次讲座,虽不是亲身临近,但也胜似身临其境。其中许多话,都引起了我的深深思索,让我从中受益颇多。

“色难”,相由心生。这是沟通的最基本的一件事:要时刻将微笑挂在脸上;因为相由心生,心中所想,是高兴还是苦闷,从我们的面部表情能反映得一览无余;“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乘智慧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翟教授一直怀着强烈的民族心和使命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研究,在融会国际各种极具代表性的.哲学主流、营销理论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管理科学、决策科学、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企业团队等方面提出一整套独到的解决方案,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翟鸿燊教授所研发的著名“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课程,已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国家大学等知名院校的MBA、EMBA、DBA、卓越领导力项目等研修班中倍受欢迎。他把中国5000多年的儒家文化吃透了,用我们先人的智慧去认识当今的社会,可谓如鱼得水。可见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好东西是不会过时的。

这次讲座还让我明白的“改变”的力量,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变,从改变中提升自己,从改变中让自己得以成长。《易经》中讲“三易”:简易、变易、不易。其中就讲到了“变”的智慧和力量。这些理论可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业、修养、性情,以一种不愠不怒的平常心态对待自已的人生,在保持一种淡泊以致辞远的态度去积极探索美好人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范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平时应该多思考人生,多想想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为家庭做了什么,为朋友做了什么,为整个社会做了什么。以严格的要求修身,以博大的胸怀为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篇10: 教学讲座听后感

10月12日在经开区实验小学听市教研室丁丽云老师“教-学-评课堂一体化”讲座,受益匪浅。丁丽云老师在解读目标,评价,教学的关系时说“学习目标是教学与评价的灵魂;教学策略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与过程;而教学评价是策略目标实施与达成的质量监控。

在我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习惯于先教,学生在课堂上学完之后,最后留5-10分钟对本节课进行反馈验收。我听了讲座之后才知道应该让学生先学,学生在先学之后,针对每位孩子的具体情况会各自发现不同的重难点,所以老师在确立教学目标之后,就应该先设计好本节课的`课堂评价任务,然后根据学生在自学时候遇到的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整个课堂是边教边学边评,这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最大化,学生才能真正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通过自学,合作,质疑,课堂上的评价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丁丽云老师在讲座中多次强调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在于课堂评价功能的发挥,即评价驱动教学,其实质是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来调控和驱动课堂。

那么如何设计课堂评价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听讲座时说老实话我没太听懂,回家后我又认真地学习理解,明白了评价任务,评价标准与学习目标三者之间的区别于联系;知道了设计课堂评价任务应该遵循的依据,评价任务的类型,评价应于目标相匹配,怎样设计评价标准等。教师在设计课堂评价任务时要细化解读目标,使目标指向准确,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适度、精要、有效;不是每个教学活动都要评价,评价是针对目标实施的。那么设计好课堂评价任务后,教师就可以把它实施在课堂中,基本流程分三步。

第一步:呈现评价任务(学习任务)

第二步:执行评价任务(组织学习活动)

第三步:评价学习结果(组织交流与反馈)

课堂评价的运行以学生的表现为基础,构建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的体系。课程内部前后一致,首尾贯通,学习即评价,学评一体,课程不能脱离评价。

评价驱动课堂,让每位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通过完成你精心设计的课堂评价任务,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上课的幸福。

篇11:国家图书馆讲座及其作用论文

国家图书馆讲座及其作用论文

[摘要】国家图t5馆文津讲坛讲座从内容到形式.传递的是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昌明、开放和宽容的一个标志 性事物,就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而言,是历史发展赋予讲座工作之新内容的一种必然.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讲座;社会教育;冯仲云

一、讲座的含义

“讲座”一词的古今含义是什么?《辞源》上说:“《陈 书岑之敬传》:‘因召入面试,令之敬升讲座,勒中书舍 人朱异执《孝经》唱(士孝章),武帝亲自论难。”’唐自居 易《长庆集五九-三教论衡》:“儒臣居易,学浅才微,谬 列禁筵。猥臂讲座。”这两段注释中的讲座都是讲席之 意.是让解答问题的人坐在专设的席位上.回答对方提 出的问题。《辞海》注:“某种专f-leg科或某一专题的讲 授。如‘科学讲座’、‘专题讲座’。”从字义上看。“讲座” 一词.从古至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讲解问题和面 对的对象不一样而已。《辞海》对“讲座”一词的解释接近于我们今天举办讲座的真正含义.

今天.全社会举办讲座的势头有增无减,犹如雨后 春笋。各个讲座单位都在利用自己部门的特殊性、惟一 性.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达给社会大众。所以,讲座内容 虽然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但人民大众则充分利用 这些文化资源.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生活。而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为己任”的国家图书馆讲座,更是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它从内容到形式到听课的受众成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我们对它今天的存在方式和今后发展应该有一个新 的界定。比如,从它的规模和现象看。“讲座”一词应该加 上如下内容。才能真实地反映和涵盖其丰富性和多样 性:讲座应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固定的听讲场地,详细的 讲座计划安排,稳定的时间保证.相应的财政支持.具体 的讲座负责人,被邀主讲人的学术身份和学术地位,主 讲内容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定读者群的关照。主持 人应持有的与讲座内容相关的开场引语和结束语.相应 的机器设备,现场讲座材料的发放,讲座消息的对外发 布(张贴宣传海报、向媒体发消息、网络传播)等,接送主 讲老师交通工具的配备。讲座的后续产品(图书、光盘、数据库)制作。以上15项具体1二作是一个系统i[程.

总之,讲座已变成全社会众多部门向人民大众传播 文化知识,贡献文化财富的,喜闻乐见、严肃活泼的一种 手段和表现形式.

二、国家图书馆创办讲座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如果说北京图书馆(现称国家图书 馆)在全国首开讲座之先河,那么第一任馆长冯仲云便 是身体力行举办讲座的第一人。①

1952年12月。冯仲云出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53 年3月27日被政务院正式任命为北京图书馆第一任馆 长。当他第一次见到许多少年儿童都露天坐在图书馆 院子里的树荫下看书时。场景既感人又让他心里不是滋 味。于是图书馆内就有了第一处少年儿童阅览室。随后 就有了朗诵会.故事会等。这些活动便是讲座的雏形.

举办报告会,也可称之为讲座,是北京图书馆的一 项群众工作。北京图书馆的报告会,闪耀着新中国一代 文化名人的光辉。冯仲云为北图讲座工作正式拉开序 幕,且为讲座制定了最高准则.他要求“到我们这个讲台 来,必须是第一流的”。为此他亲自请来郭沫若为大家演 讲《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讲后由名演员赵丹、白杨朗 诵屈原的诗篇。陆续登上这个讲台的有哲学家艾思奇. 科学家王天木、王淦昌。历史学家荣孟源.音乐家时乐 漾。作家更多一些.诸如老舍、冯至、赵树理、阳翰笙、林 庚、常任侠等先生。讲题涉及文史哲科、古今中外。报告 会固定在星期六傍晚举行。提前在报纸上发启示。届时.在图书馆的院子里拉起吊灯.摆上椅子.迎接陆续到来 的听众,讲演者就站在楼前的台阶上。报告会成了当时 北京城内引人注目的文化生活。每次讲完都印小册子.不但有提纲。还附上参考书目.

最初。冯仲云只是出于对党交给的一项工作的责任 感来到图书馆.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热爱这个事业 以至于充满自豪。他说:“我领导的不是几百、几千,而是 几百万大军。”他称“北京图书馆是社会大学,亚洲的明 珠”。①

对于冯仲云在北京图书馆的工作,《图书馆学通讯》 记者袁丁。在这家刊物1981年第3期上做过下面的评 述:“冯仲云从1952年12月到馆.1954年10月调离, 在短短不过两年时间,他用党的政策思想武装了北京图 书馆.在他的具体领导、身体力行下,把一个长年平静的 藏书楼式的旧北图改造成为一个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 北图――坚定地为广大群众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 务.为学术研究服务在他潜心竭力的领导下,北京 图书馆举办了一流的报告会、展览会、作家与读者见面 会。开创了图书馆面向社会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代新 风.给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远 的.影响。”

三、国家图书馆讲座的作用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图书馆集中了全国力 量.大大丰富了馆藏的数量和质量。延续其服务功能的 历史文化讲座工作也在历届馆领导传承有序和不懈的 努力中开展起来。为办好每一场讲座,馆里向来对此项 工作有高而严的要求。任继愈先生说:“讲座要办得场场 精彩.不仅讲座内容要精彩。主讲人讲得也要精彩。” 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历来被看作是社会大 课堂.担负着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讲座工作作 为图书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职能之延伸,常被人们称 作是“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校”。原因是读者借书是自读 自看自己为某一问题进行资料论证参考。而讲座的开办 则是让读者坐在固定的场所内,听老师授课,传播知识.为办好每一场讲座,组织者会因某一学科某一类内容去 邀请各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此授课。日积月 累就会形成类似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内容。如此,各 个知识学科聚集起来,就组建起了一个“大学的建制”, 且是一个“航母”式的综合性大学。读者可在此听某一学 者的讲课,成为他的学生,也可选其他老师的课,成为多 个老师的学生。“听够了”不来了,就算毕业。“听不够”, 永远来,课堂永远开,读者可以成为这所大学的终身学 生.

因此.图书馆的讲座教育功能远比图书馆的借阅功 能更立体、更直接、更宽泛,且无阶段性和时空长短之限 制。所谓立体是指主讲老师的讲座是积聚一生的学术研 究,跳出了书本。传授鲜活的知识。所谓直接就是读者可 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和导师.耳提面命。直接交 流。所谓深入是主讲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科研究 内容、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个人的研究方法、治学的心 得传授给听众。所谓宽泛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它 的教育对象宽,即无论职位高低、学问深浅、年龄大小.凡愿意学习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讲座内容:二是指 它的教育内容宽,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 学技术.无所不包。所谓无阶段和时空长短限制,是相对 于一个人受正规教育阶段而言,讲座本身没有阶段性, 它是长期的、固定的,向一切社会大众开放的、有教无类 的。读者可以有选择地听,也可以场场听。讲座只要向 社会公告。就不会因为主办者自身的原因而随意取消 (除不可抗拒原因)。讲座本身还具备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的优势,讲座后期有图书出版,有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传 播,它的受众面越大,时间积累越长。影响就越广泛,效 果就越长远。这就是讲座时空没有长短限制的含义。由 此可见。今天的讲座从内容到形式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 以来社会昌明、开放和宽容的一个标识性文化现象,具 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可以说.是历史发展赋予讲座工 作之新内容的一种必然.

老作家严文井当年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这个小小 的作家。多半是靠图书馆帮助出来的。那么你们现在不 正在为造就一大批大作家、大科学家。帮助一大批能够 领导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大人物服务吗!劳动是辛苦 的,但很有价值。旧这是对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最高 褒扬。正是有了这些具体工作者点点滴滴、默默无闻、任 劳任怨的劳动,才成就起卫星上天、鸿篇问世的伟大事 业。因此。办讲座的人必须懂得这个大道理。讲座是一片 文化的净土。办讲座人心中也要勤扫尘埃.要树立全局 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不 计名利,勇于自我牺牲,甘当无名英雄。一个心眼扑在工 作上,我们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担负起应该担负的工作 责任和社会责任.

【注释】

①赵亮、纪松:<冯仲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版。

②②李致忠:<肩朴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

篇12:小学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交际语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学习英语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符合多元化社会的需要,同时学习英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面对我们如今的小学英语,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深深感慨: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抓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常规入手,规范管理,建立机制,全面评价,才有可能转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面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常规既有备课、上课方面,更有作业、课后教学活动、评价等方面。对于备课、上课方面,已有许多一线教师进行过探讨,这里不再重复。下面结合本人从教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我校实际出发(我校有50%左右的生源是外来工子女,其余均是农民子女),谈谈我校对学生所制订的关于作业、课后活动、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常规。

一、着重把握课堂常规,注重实效。

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运用知识,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活动,而没有实效。现在的英语课,老师们增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了,给学生创造了许多的机会说英语。几年的英语教学的课改的实施,我们很多的英语教师也会用新颖的,独创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来教学新知识,但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还是出现低效的现象,吴加老师从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考查几方面着手作了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给我们指明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如何更准确把握课堂,在报告中明显提出备课中要非常的明确每节课的技能目标,课堂中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后要进行积极的反思,作业要落实到位,要少而精,真正提高40分钟的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从吴老师的讲座中让我感受到作为一节实效课,课堂的结尾部分学生的输出信息(学生会做什么,会说什么,会演什么)的多少完全在于课堂中每个环节是否落实到位。

二、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效率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不仅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教师自身的行为,有效的教具的创作绝对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优秀的英语教师潘小琴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手法让在座的小学英语教师收益非浅,她在教具讲解过程中边示范边讲解,每件作品都是潘老师智慧的结晶,如作品中教学各种蔬菜,正好是PEPBook5中的教学内容,这一魔幻般的教学方式,不仅节约了教师用语言解释的时间,也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了条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又增大知识密度,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记忆理解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关于教具的制作我们还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如:教具的展示,在时间上要恰到好处,过早地暴露教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具一般体积不要太大。教具的选择与运用要注意保持新颖性,因为新颖性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稳定和持续。还有教具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功能多样,一物多用。

三、投入丰富的情感,激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研讨中,至今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差的观点仍然普遍。很多的小学英语教师都有一个疑惑?我专心的投入为何我的课堂收益不大,湖师附小的郭美阳老师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告诉我们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接着郭老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起,以自身情感投入,赏识关爱学生,如何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三个带进”来优化教学氛围。

1、把激情带进课堂。总是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寓教于乐。不管个人、家里有多大难以处理的事,都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到课堂。

2.把微笑带进课堂。在课堂上,我常常以自己的眼神、语调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社会氛围。

3.把欢乐带进课堂。常常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乐学中渐渐做到会学、善学。总之郭老师是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来收获自己的教学成果的。

从上述的讲座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以下几点是必备的:

1、教师大方得体,要有感染力。

2、教师语言基本功要扎实,语音语调要纯正,口语要恰当流利。

3、教学设计上,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让学生动脑子学英语等方面,设计出灵活,得当,有效的教学步骤。这证明我区小学英语教学走的路子是正确的,这次活动我想这样的收获一定会让我们一线教师信心倍增!

篇13:历史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催化出出色的教学行为,而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其次,鼓励、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那么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因为发问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外在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

其实,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的戏剧性,又饱含各种人生哲理。暂且不说古老的用具、服装、艺术、风俗会给我们一种好奇,不同个性、不同利益的人群,共存于同一个时空下,由无数复杂的情感、利益衍生出来的历史事件,不正是一幕幕活的戏剧吗?它跌宕起伏,富有情节又耐人寻味,也包含许多发人深省的悬念。如此生动具体的历史,为何在教学过程中却找寻不到学习的乐趣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教材的“繁、难、多、旧”,而新教材对准上述四种病症,改变了这种格局,化“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为新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增添盎然生机,寻回本应该属于历史课的独特魅力。事实上,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感触颇多,其中最大的体会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得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过去的从属地位一跃而成为主体地位。新教材中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练习,意在以灵活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能力,为师生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当然,作为一个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正逢新教材的初步试点阶段,问题就显得更多些,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多吸取些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使之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发生。

因此,需要注意的几点是:

1、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自己学习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

2、合作探究的时候,教师游走的范围应当遍及教室的每个角落,不要遗漏任何一组学生;教师不要在小组中逗留太长时间。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时不宜太快或太频繁,以免让学生眼花缭乱;

3、需要掌握的原则:鼓励——但不能庸俗化(适度);自主——但不能不帮助(引导);合作——但不能走形式(实效);探究——但不能表面化(深入);真情——但不能伪矫情(自然);创新——但不能浮躁化(理智)

篇14:历史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当教师也有几年了,回顾短短的教学生涯,感慨良多,历史教学心得体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注重协调好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应善待学生,懂得适时的鼓励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再次,教师应学识渊博。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把课上得丰富、生动、有趣。要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还要注意多种教法的运用。它可以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对提高认识水平大有裨益。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由于条件的不同,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劳动。在今天世界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每一位教师,都应不停的钻研、学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尽一己之力。

[关键词]融洽关系;重视教法

光阴荏苒,转眼一年的教学生涯又过去了。在这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在这里,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与广大历史教师共飨。

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因此,要搞好教学,首先就必须协调好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成为调节教学活动的润滑剂,可以促使教师把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高度责任感和关心爱护革命后代的真挚感情糅合在一起,促使他们以春风化雨的态度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效果的提高。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那么,该如何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呢?

1.融洽师生关系

1.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具有一种向师性,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迅速,逐渐摆脱儿童的幼稚心理,喜欢以成年人自居,要求对各种事物发表见解,也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主宰学生的一切,不能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承载知识的容器。而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思考才能掌握,教师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把握要我学,使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1.2要善待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正因为学生是有情感的人而非容器。因此,他们有被尊重、被认可的需要。《学习的革命》一文中这样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会学会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学会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会学会自爱。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学生一味批评挖苦,用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生,只会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挫伤其自尊心、自信心,久而久之,会对教师甚至对这门学科也产生厌倦感。反之,如果教师能善待学生,懂得适时的鼓励学生,实施一种赏识教育。则会缩短师生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我的教学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带初一(7)(8)(9)三个平行班的历史课。在刚接班时,每次上课八班课堂气氛都毕比较沉闷,每次周周考的平均分都是三个平行班中最低的。后来我有意识做了一个实验,在

七、九二班仍如以前一样地上课,而在八班,每当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我都给予很聪明反应很敏捷回答得很好再进步等诸如此类的肯定评价。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上课时八班的气氛明显优于其他两个班,学生很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而其历史考试平均分也由原来倒数的班级变为每次都是第一,基本上消灭了低分率,而且,学生对老师态度由原来的冷漠转为热情,乐于亲近教师。花的时间还是那么多,但不论是师生关系,还是教学效果,和以前都有天壤之别。这就充分说明了善待学生与激励的作用,同样也证明了良好师生关系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力。赞可夫说得好:就教师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要搞好历史教学,仅仅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够的,还要教师有较高的素质,特别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合理、全面。那么,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算合理全面呢?

2.教师的知识必须博而专

2.1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俗话说的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注意到前后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上课时才能使知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能够上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如果自己对历史知识掌握的都不全面,却企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经常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于在大学时代所学的那点知识,不能一味地吃老本,认为有一桶水,就能源源不断地使学生有一杯水,尤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更替这桶水,使其成为活水,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朱熹曾日:半亩方塘一鉴天,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知识也象方塘,如果没有源头流入,也会很快干涸。

2.2教师的知识还应该博。历史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而且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有的学生所见所闻远远超过老师的知识领域。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必须对各种知识都要了解。比如说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一课,里面涉及到医学、农学、数学、诗歌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对这些知识都有所了解,同时了解这些方面的趣闻野史,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谈,才能把课上得生动、丰富、有趣,心得体会《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要搞好历史教学,还要注意一些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不同教法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避免因单调刺激带来的厌烦感,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认识水平大有裨益。同时,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法也在不断丰富,但无论哪种教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必然存在不足的一面,因此,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具体情况尝试运用不同的教法。在实践中,我注意到运用谈话法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它的最大特点是不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思考,获取新的知识,比如在讲《两汉和匈奴的和战》时,我就和学生进行了下列谈话:

师:同学们关于匈奴这个少数民族是不是头一次接触到?生:不是。

师:那么,在讲哪朝历史时讲过?生:秦朝。

师:匈奴的首领叫什么?生:单于。

师:与匈奴的关系是和还是战?生:战

师:秦派大将谁与之作战?生:蒙恬。

师:为阻止其进攻还采取什么措施?生:修长城。

师:万里长城的修筑,扼制秦的发展,但到了秦末秦边防松弛,匈奴又重新崛起,今天我们就学习《两汉与匈奴的关系》,看看匈奴发展情况及两汉的战争与和平关系。

通过这样的谈话,既复习旧知识,又导入新课,而且采用谈话法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与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比如在讲《布尔什维克对武装起义的准备》:

师:布尔什维克六大和中共中央通过的决议有什么区别?生:一个讲武装起义方针,一个决定最近期间起义。

师:很正确,为什么六大不决定起义?生:时机未成熟。

师:很对,时机成熟是起义的先决条件,关键在于人民力量的发动是否形成人民革命高潮,那么,10月份中共中央会议为什么决定在最近期间举行起义?生:时机成熟。

师:什么时候时机成熟,标志是什么?生:

9、10月份,标志是人民掀起强大的革命浪潮,各种革命力量汇成一股不可抗拒的革命洪流。

通过这样的谈话,把最近期间作为思路引导学生深入的窗口,经过层层诱导,使学生的认识加深,同时也训练了其思维能力。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也可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良好效果。

2.3还必须注意巩固复习的方法。历史作为一门小学科,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但是历史知识又比较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这些知识,有效地记忆呢?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分散记忆优于集中记忆。这种观点知道的人很多,但真正运用的很少,因为教学内容较多,有的老师怕讲不完,一上课就一直讲,把内容讲完了才能吁一口气,如果还有时间剩下,就让学生死命地背,以前我也这样做过,但效果很差,背的时间长了,学生昏昏欲睡,教师来不及检查,有的学生偷懒。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地少讲,那些学生一看就懂的基础知识,用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自己在书上找出来,重点和难点问题,简单地提示一下,学生明白就行,不去花大量时间长篇累片牍地叙述,这样就节省大量时间。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把可以利用的时间分散在一节课当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记忆,然后检查,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一节课上完了,学生该记住的东西也都记住了,课后再用少量的时间巩固一下就可以了。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考试前几乎不用花太多时间复习,因为该记的东西在平时全都记住了,这样不但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节省教师课余检查督促时间,使老师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搞好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

在今天世界各种课改浪潮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学观点不断出现,我们也要在课改浪潮中撷取属于自己的浪花,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1992年毕业至今,弹指一挥间,教学已有十七个年头了。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了许多的教学心得体会。下面我要谈的是我对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大纲,熟悉重难点。二,了解学生,不但要备好课,而且要充分了解学情,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三:认真钻研中考题,尤其是本省的中考题,并对照教材,一一地做好了相关的笔记,进行了归类整理,这样就使得我的平常教学能够有针对性,也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其次:虚心地向校内外的各位同仁请教,包括他们的课堂教学、备课、作业的评讲&&吸取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几次成都之行,使我大长见识。每一次的外出学习,我总是带着一种求知若渴的精神,认真听、认真记、认真学。总认为别人是专家,自己是学生。相信一个道理,那就是虚心一定会使我进步。再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历史学科休养,它包括很多方面一是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每一年的最新高考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来的攀枝花市高考分析黄皮书&&,根据它们制订自己的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二是认真备课,做到备课备八问:

1、教学目的是什么?

2、重难点是什么?

3、双基是什么?

4、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思想教育?

5、如何组织好教材?

6、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7、新课与旧课如何联系?

8、板书写什么?如何布置板书?(课题、标题、要点、重难点等)三是注重历史学科的讲评课的质量,注重五讲

1、讲审题。选择题,一审题干(问),二审题枝(备选项)三审选择方向(排除缩小最后确定);材料题,一审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二审找准其与教材知识的联系点,三审明确答题要求和限制;问答题一审题目类型,二审求答项目,三审解答对象,四审限制条件,五审材料观点,六审代词含义。

2、讲思路方法。如问答题要求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细致构思,列出题纲;规范作答,策略得当。

3、讲误区(找出原因,确定纠正努力方向)

4、讲拓展,举一反三。

5、讲规范,语言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这里主要是问答题要具体做到:首先,答案内容构成规范,史论结合,反对堆砌史实,反对空发议论。

6、答案的组织形式要规范,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层次分明。

7、答案的文字表述上要规范化,做到行文有序,条理清楚。总之,从事高中教学以来,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根据不同的学生,我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备好学生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关键所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做到有的放失。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休养,才能在教学这块园地里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