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整理9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整理9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本文共9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篇1: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据此回答1~2题。

1.当我国的月球探测器登陆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地球的公转线速度较慢

B.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

C.伦敦的日影朝向东北

D.悉尼(33°55′S)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玉兔”此工作模式的原因是( )

A.月球距太阳近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

C.月球的公转周期(约27.32日)短

D.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1~2.解析 12月14日,地球逐渐接近近日点,公转线速度较快;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动;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在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据北京市时间计算出此时伦敦为13时11分,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日影朝向东北。第2题,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导致白天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月午温度较高;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月球表面辐射较强,降温剧烈,“玉兔”需转入休眠状态。

答案 1.C 2.B

如图是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当太阳位于A点时,北京时间为6点。(图中标注角度为44°)读图,回答3~5题。

3.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A.66°N,30°E B.68°S,150°W

C.68°N,150°W D.70°S,30°E

答案 C

4.此日该地太阳升起的方向( )

A.地平正北方向 B.地平东北方向

C.地平东南方向 D.地平正东方向

答案 A

5.图示季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南非草原草木繁盛

B.旧金山、开普敦同为多雨期

C.欧洲南部河流洪水泛滥

D.北印度洋驶往中国的油轮顺风顺水

答案 D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图完成6~7题。

6.图示气压形势最有可能是在( )

A.12—1月 B.7—8月

C.4—5月 D.10—11月

答案 B

7.此时①处的天气特点为( )

A.高温多雨 B.晴热少雨

C.温和湿润 D.寒冷湿润

答案 B

如图是某日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8~9题。

8.下列四个城市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 )

①扬州 ②长沙 ③哈尔滨 ④石家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9.图示天气状况出现时,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地中,风力最强的是丙地

B.甲地刮西北风,乙地刮偏北风,丙地刮偏东风

C.甲、乙、丙三地都是晴朗天气

D.甲、乙、丙三地气温最高的是乙地

答案 C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或灰霾天气。霾是一种天气现象,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据图回答10~11题。

10.一般在低压中心附近低压槽区域才会产生锋面,且低压中心东部锋面向高纬方向移动。下面对图中淮南天气情况的推断,最可能的是( )

A.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B.雨过天晴

C.出现严重沙尘天气

D.出现绵绵细雨天气

11.仅考虑气象条件,图中最可能出现霾的区域是( )

A.北京 B.郑州

C.山东半岛东部 D.平壤

10~11.解析 第10题,受锋面气旋活动的影响,淮南此时正位于暖锋附近,多产生连续性降水。第11题,雾霾多出现于晴朗、静风或者微风的气象条件下,图中郑州即将受到锋面气旋影响,可能有降水过程,不易产生霾;平壤和山东半岛东部受低压中心或低压槽的影响,也可能有降水过程,所以同样不易出现霾;北京受高压(反气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无风,易出现霾。

答案 10.D 11.A

若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中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2—4月 B.5—7月

C.7—8月 D.9—10月

答案 C

13.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

A.梅雨连绵 B.春雨霏霏

C.冰雪融化 D.台风活动频繁

答案 A

14.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D.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答案 D

11月18日,被称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的郭川,从青岛出发,驾驶无动力帆船,历经138天不间断的航行,于204月5日成功返回青岛。读图,回答15~17题。

15.假如郭川在④地附近海域投放一漂流瓶,该漂流瓶可能最先到达( )

A.⑤地海域 B.②地沿岸

C.⑥地海域 D.①地沿岸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气候深受地形影响

B.②③两地均位于沿海,降水丰沛

C.①④两地纬度不同,气候类型不同

D.②④两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17.青岛、合恩角、好望角三地典型植被景观分别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5~17.解析 第15题,在④地投入漂流瓶,其最可能随着南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漂流,最先到达①地沿岸。第16题,①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加上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②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同时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③地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④地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第17题,读图可知,青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合恩角位于40°S—60°S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角,属于地中海气候,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 15.D 16.A 17.B

年11月8日凌晨,超强台风“海燕”在菲中部东萨马省登陆,它可能成为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强风暴。如图示意台风“海燕”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18~19题。

18.当台风逐步接近东萨马省时,该地最可能吹(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9.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直接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8~19.解析 第18题,台风属于热带气旋,当台风逐步接近东萨马省时,东萨马省处于台风西侧,吹西北风。第19题,台风属于气旋,气流上升有利于海水蒸发;台风登陆后带来了大量水汽,参与了水汽输送环节;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参与了降水环节。台风没有直接参与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

答案 18.A 19.C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答案 A

21.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答案 C

读某地质剖面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答案 A

23.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水平挤压

答案 D

厄尔布鲁士峰是欧洲第一高峰,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大高加索山脉),海拔5 642米。地理坐标为北纬43°21′,东经42°26′南面距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还有20多千米。回答24~25题。

24.大高加索山脉海拔高度很大,具有完整的垂直景观带谱。其带谱从基带到山顶依次大致是( )

A.常绿硬叶林—针叶林—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荒漠带—高山冰雪带

B.温带草原—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带—高山苔原带—高山冰雪带

C.常绿阔叶林—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荒漠带—高山冰雪带

D.针叶林—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荒漠带—高山冰雪带

25.厄尔布鲁士峰高山冰川带的分布类似于( )

24~25.解析 第24题,大高加索山脉基带主要位于温带草原气候区域,基带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降水先增加后减少,有向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带—高山苔原带—高山冰雪带的变化过程。第25题,厄尔布鲁士峰西坡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较低。

答案 24.B 25.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下图中ED表示昏线,读图回答有关问题。(8分)

(1)这一天是________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

(2)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________。

(3)A、B两地中,日出较早的是________,E地一天中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试说明C处在未来的三个月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答案 (1)夏至(6月22日) (23°26′N,150°E)

(2)46°52′ A

(3)B 12

(4)昼短于夜,昼渐变长。

27.下图是南美洲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A、B、C三处的气候类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一艘货轮自①处向南航行至该大洲南端,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行过程中,航行阻力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图中A、C两处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及对地形的影响。

(3)简析图中地区石油开采以及森林的大量采伐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高山气候 热带荒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受秘鲁寒流影响,航向与流向相反

(2)A处流水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C处板块挤压形成褶皱山脉

(3)石油开采: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面下沉,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森林采伐:水土流失加重,水旱灾重增加;生物多样性破坏,温室效应增强。

28.读新疆某自然保护区图(图甲)和图1、图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10分)

(1)图甲中河流的重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图1、2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与图甲中河流一致的是________。

(2)图甲中河流、湖泊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A、B、C、D四处风积地貌分布较多的是________。

(3)简述图甲所示地区地表环境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答案 (1)高山冰雪融水 图2

(2)内陆循环 C

(3)特征:地表干旱,植被稀少,多内流河、咸水湖,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大,日照强烈,风力作用强,多荒漠。

成因:该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处盆地,水汽难以进入,常年降水较少,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北极理事会是由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俄罗斯和美国共八个北极国家组成的政府间论坛。2013年5月15日,中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成为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

材料二 英国《卫报》2013年3月25日报道,气候学家认为,英国和欧洲、北美地区去年经历的暴风雪和今年的“倒春寒”都与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有关。

材料三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北极地区拥有约900亿桶原油,47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别占到全球未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13%和30%。如图为北极地区图。

(1)下列有关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拿大是拥有北极圈内最长海岸线的国家

B.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逆时针是北美洲、亚洲、欧洲

C.格陵兰岛是北冰洋中最大的岛屿

D.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2)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活动范围将________,国际社会积极关注并保护北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3)气候学家认为,欧美极端天气与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有关,试从洋流角度进行分析。

(4)有专家认为,北冰洋冰层融化,受益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你觉得理由是什么?

解析 (1)俄罗斯是拥有北极圈内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逆时针方向是北美洲、欧洲、亚洲;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2)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冰层融化,北极熊的活动范围将缩小;北冰洋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开发和保护北极,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3)影响欧美的洋流主要是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一旦北冰洋气温升高,海冰融化,将会使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地区的热量交换减少,导致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减少其给欧美沿岸带来的热量和水分,从而出现暴风雪和“倒春寒”。(4)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也是世界各国争夺的重点,而俄罗斯占有北极圈以内北冰洋最长的海岸线,在开发北极油气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冰洋冰层融化,将使石油开采变得容易;北冰洋冰层融化,北极航道开通,也会给俄罗斯带来巨大收益。

答案 (1)C (2)缩小 共同性

(3)北冰洋海冰大面积融化,反映了北冰洋地区气温升高,直接导致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给欧美沿岸带来的热量减少,从而导致了极端天气的产生。

(4)北冰洋冰层融化,一是使拥有丰富石油蕴藏量的俄罗斯石油开采变得容易,二是俄罗斯沿海地区的北冰洋航线的开通将给俄罗斯带来巨大收益。

30.如图所示国家面积约4.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75万,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72%。据图和资料回答问题。(12分)

(1)简述内外力作用对图中地区地貌发育的影响。

(2)图中北部山地南北两坡的雪线高度有何差异,为什么?

(3)图中国家为增加经济收入,加快林木采伐并出口,这样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4)图中国家为改善交通面貌,发展交通,应优先发展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 (1)内力作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高大山脉。

外力作用:冰川侵蚀形成角峰,流水侵蚀形成V型谷。

(2)南坡雪线低、北坡雪线高,南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3)使森林覆盖率降低,雨季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加,土壤肥力降低,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增多。

(4)公路 山区修公路成本较低,难度较小。

篇2:高一政治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高一政治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佛教圣地(峨眉山)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纪念币在本质上是 ( )

A.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铸币

[答案] C

[解析] 该纪念币是金属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故选C。

2.下列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

A.冬天的黄瓜比夏天贵——供求决定价格

B.商场购物“喜刷刷”——使用信用卡安全方便

C.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D.不看广告看疗效——从众心理主导消费

[答案] B

[解析] A项体现了供求影响价格,而非供求决定价格。C项体现了价格变动促使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D项体现了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B项说法正确。

3.202月,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0%,一年来同比持续呈下降趋势。对这一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

①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下降

③企业盈利能力减弱

④劳动者收入下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答案] D

[解析] 价格下降首先导致企业盈利减少,进而企业生产规模缩小,用工减少,就业压力加大,劳动者收入下降,最后是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下降,故选D。

4.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需求曲线更能准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以坐标图的形式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它的需求会减少,但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较小,故应选C项。

5.当前,以农产品为主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多,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国内因素可能有( )

①农业用地减少

②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

③国际资本对农产品的炒作

④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四个题肢均可能是农产品涨价的因素,但设问限定为“国内因素”,故应排除③,选B。

6.成都一家培训机构推出专门针对7~11岁孩子的财商培训,这一培训被外界称为“儿童商学院”。“儿童商学院”会让孩子过早沾染“金钱味”,还是能培养正确金钱观?这一话题在网上引起了争议。下列观点能说明对孩子进行财商培训的必要性的有( )

①拜金主义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

②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钱就能办事

③国家建设和家庭生活都离不开金钱

④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当前大多数人都能正确对待金钱,拜金主义并不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①错误;②是拜金主义的具体体现,错误;③正确分析了金钱的重要性,④提出了正确的金钱观,都说明了人们树立正确金钱观的必要性,均符合题意。

7.下面漫画《转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 )

A.要同等重视内需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B.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C.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D.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答案] C

[解析] A、B说法本身错误;D项与漫画无关。

年3月19日,浦发银行发布的《2013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该行每股社会贡献值为9.07元,较上年提升约19%。这是该行连续第9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据此回答8~9题。

8.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A.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B.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C.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D.是增加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答案] B

[解析] D项说法错误;A、C与履行社会责任无关。

9.下列能够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是( )

①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

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④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④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读漫画,完成10~11题。

10.认为做保洁员、搬运工、建筑工“脏、累、险”的观点( )

A.主张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择业

B.认为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C.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D.否定了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 C

[解析] 概括漫画的中心观点,可以看出此观点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11.应聘工程师“难”启示我们( )

A.应完善劳动力市场,畅通就业信息传递渠道

B.应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C.应增强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D.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答案] D

[解析] 应聘工程师“难”的原因是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不高,所以劳动者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2.中间业务是当今世界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之外,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的各种业务。下列属于中间业务的是( )

A.吸收存款 B.发放贷款

C.转账结算 D.发行人民币

[答案] C

[解析]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而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的业务只有转账结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都不属于中间业务。发行人民币是由中央银行来行使的职能,而不是商业银行的业务。故选C。

13.下图表明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 )

①具有明显公有性的股份制

②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③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控股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材料中未能体现。

读漫画《乡村新曲》。据此回答14~15题。

14.建设社会主义的“乡村新曲”,需要( )

①国家的财政投入

②国家改革、完善分配制度

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是否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决定,故④不选,①②③符合题意。

15.从漫画《乡村新曲》可以感受到财政能够促进( )

①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②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④不是材料所体现的,①②③符合题意。

16.农民财产性收入是依靠农用地、宅基地、自有资金、集体经济等财产获得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下列属于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有( )

①购买股票需获得的股息红利收入

②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获得的收入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收入

④最低生活保障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收入分配方式的认识。财产性收入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①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③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均入选。②属于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④属于社会保障收入,不选。故选B。

17.对下面漫画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分配领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②说明需要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③说明需要整顿分配秩序,抑制垄断行业高收入

④说明需要政府保护合法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①②符合题意,入选;漫画反映的不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③不选;④与漫画无关,不选。故选A。

18.2014年1~4月,全国已有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上海、天津7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该举措有利于( )

①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促使政府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④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强调的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与再分配无关,③不选。

2014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今年税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同时深化资源税改革,煤炭资源税将实施从价计征改革。据此回答19~20题。

19.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是因为征收增值税( )

①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③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的种类及其作用。③④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不符合题意,不选。①②是对增值税的正确认识,入选,故选A。

20.对资源税进行改革( )

①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③加重了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发展

④与结构性减税相矛盾,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③说法错误,不选;对资源税进行改革与结构性减税并不矛盾,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④不选。①②是对资源税改革的正确认识,故选A。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据此回答21~22题。

21.“羊群效应”反映了单纯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竞争性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弱点。领头羊到哪去吃草,其他的羊就会“一哄而上”跟到哪,这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B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2.“羊群效应”会导致( )

A.市场调节失灵

B.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

C.市场活动一切向钱看

D.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市场的盲目性导致的后果。“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会导致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巨大浪费,D正确;A、C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23.某市2014年提出下列发展经济的思路:统筹外向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一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 )

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

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科学性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要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要协调二、三产业的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故A符合题意。该发展思路没有直接体现以人为本,B不选;C、D均没有完整概括材料的主旨。

24.据统计,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较上年增长1.1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和就业,能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表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

①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②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同步富裕

③增加出口,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错,不可能实现同步富裕;③与题干不相关。从题干来看,城镇化有利于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故选B。

25.进入2014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势头更加猛烈,很多收购对象都是全球一流企业。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势头很猛,这( )

①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②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③是我国企业落实“走出去”战略的具体体现

④是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新举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①符合题意;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②③符合题意;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是“走出去”,而不是“引进来”,④不符合题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 学生生日宴请:90%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 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80%,手机、MP3达30%,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获取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王某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为他的报告确定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回答下列问题:

(1)报告题目:__________(2分)

(2)在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

(3)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4分)

[答案] (1)中学生消费面面观(或中学生消费透视等)。(只要能从中学生消费角度谈即可)(2分)

(2)影响中学生消费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经济发展、家庭情况、学校环境等,但主要是在中学生思想中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等。(4分)

(3)新的历史时期,中学生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分)

27.根据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检查情况,2014年上半年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安排劳动者超时加班,部分企业工作环境恶劣,且没有为职工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无视职工的身心健康,随意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也不发加班工资,严重侵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1)上述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行为主要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合法权益?(4分)

(2)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8分)

[答案] (1)这些企业主要侵害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和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4分)

(2)①劳动者享受权利,要以履行劳动者的义务为前提。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②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③当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手段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④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8分)

28.(2014•潍坊一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8~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项目 1978年 1992年 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1 26923.5 300670 568845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0.9 13.9 52.3 61.8

市场化程度(%) 0 26.0 76.4 79.6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1)描述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释这些变化的原因。(8分)

[答案] (1)信息:1978~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4分)

(2)原因: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2分)

②逐步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各种经济成分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2分)

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分)

④调整和加强宏观调控,逐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了市场活力。(2分)

29.材料一 在“长三角”经济中,江苏扮演着重要角色。江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江苏的小康应是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放手让苏南先导拉动,苏中快速崛起,苏北跨越发展,长江南北联动开发,构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材料二 中国经济正遭遇周期性回落及经济转型的叠加压力,“长三角”等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首当其冲。专家认为,经济转型这根主线必须牢牢把握,这是发展到特定阶段必然要跨越的,如果不想顺势调整,不愿痛苦转型,只想“忍一忍、挺一挺”,就会延误时机,愿望落空。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要“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6分)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长三角地区怎样加快实现经济转型提出建议。(10分)

[答案] (1)江苏坚持“以百姓需要为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是因为: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2分)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分)③江苏坚持“富民优先”的方针,实现率先发展的需要。(1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协调性;②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经济增长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③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稳定外贸出口;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⑤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每个要点2分)

篇3: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30题共45分)

1.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

A.个体B.群落C.种群D.生物

2.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③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麦芽糖、维生素D、生长激素B.纤维素、胰岛素、性激素

C.糖原、肽酶、脂蛋白D.ATP、DNA、RNA

4.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A.是真核生物B.含有叶绿体C.是自养生物D.能有丝分裂

5.关于下列生物细胞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有染色体,而硝化细菌没有B.酵母菌有核糖体,而硝化细菌没有

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D.黑藻细胞有叶绿体,而蓝藻细胞没有

6.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抗冻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大

C.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D.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中的自由水含水量越高

7.下列核苷酸不可能属于DNA初步水解产物的是()

8.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核糖体、DNA和RNA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C.蓝藻和衣藻因为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9.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10.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

98个,问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A.12800B.12544C.11036D.12288

11.烟草、烟草花叶病毒这两种生物中,构成核酸的碱基的种类依次是()

A.4、4B.8、4C.5、4D.7、4

12.已知Mn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

机盐离子()

A.对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B.对维持细胞内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3.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与核糖体B.染色体与核糖体

C.内质网与线粒体D.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14.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

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B.采用绿色玻璃盖顶C.增加光照强度D.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15.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脂肪酶C.蛋白酶D.麦芽糖酶

16.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CO2的固定B.叶绿素吸收光能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ATP的形成

17.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A.肌肉细胞B.造血干细胞C.胰腺细胞D.胚胎干细胞

18.ADP转变为ATP需要()

A.Pi、酶、腺苷和能量B.Pi、酶C.酶、腺苷和能量D.Pi、酶和能量

19.下图为某种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B.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的

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20.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D.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21.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

A.低温、干燥、低氧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D.高温、适度适中、高氧

22.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A.是无氧呼吸B.是有氧呼吸C.不是乳酸发酵D.不是酒精发酵

23.很多生物学实验都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实验步骤不正确的是()

A.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B.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

C.察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解离洋葱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

24.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前期、后期B.间期、后期C.间期、末期D.前期、末期

25.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分裂期的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分裂期的末期,在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26.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2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A.核膜、核仁消失B.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C.形成纺锤体D.着丝点分裂

28.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B.N/2和Q/2C.N和Q/2D.N/2和Q

29.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D.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0.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

A.能无限增殖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少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二.非选择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55分)

31.以下是某三肽的结构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该图所示为肽化合物,该化合物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含__________种氨基酸,由______个肽键连接而成。该化合物水解时需___个H2O分子。

(2)写出氨基酸结构通式为,生成此化合物的反应叫。

(3)现要合成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由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而形成的蛋白质种类最多有_______种。

32.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10分)

(1)此图是_______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细胞器除叶绿体、线粒体外,还有_______、。

(4)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右图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_______,理由是。

(7))此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_________,原因是

33.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

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细胞

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

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最佳。

34.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概念图中各数字的名称:(8分)

123(填试剂名称)4(填试剂名称)5678

35.右图是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组成纺锤体的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形成的

(2)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3)该细胞此时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4)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条染色体。

(5)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逐渐扩展形成,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36.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9分)

(1)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E、F,是在和(填细胞器)中进行的。

(2)图中A是,其功能主要是吸收光和光。

(3)在E阶段中物质的变化有:将水分解成B:和[H];ADP和Pi生成ATP。

(4)在F阶段中,CO2被C5固定生成D:,D最终被还原生成C5和(CH2O)。

(5)光合作用中,E阶段利用的能源是,F阶段利用的能源是。

37.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4分)

下列是一位同学探究酶特性的实验设计:

步骤操作方法试管

ⅠⅡ

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2注入蔗糖溶液—2ml

3

4注入斐林试剂1ml1ml

(1)该探究实验的假设是。

(2)下面是步骤3的操作和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正确的是。

A.加入淀粉酶,Ⅰ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

B.加入蔗糖酶,Ⅱ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

C.加入淀粉酶,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D.加入过氧化氢酶,Ⅰ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

篇4:高一地理必修一学习方法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习方法

一、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材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其他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习的主阵地课堂。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读图、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等。掌握了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题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例如在学习洋流模式图时,头脑中就要有全球风带图,用盛行风、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等地理术语来描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从而得出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并且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规律。

二、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在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往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

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等值线图等。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

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

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

三、要合理使用教辅资料。

高中地理教材只有章节文字内容、插图和极少量的“活动”,基本没有课后习题。我们平时在上完每节课后,在熟记课本的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合理使用教辅资料,做一些同步练习册的相关习题,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篇5:高一必修一地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同时要为人文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以及为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并正确指导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打下基础。

本节的关键所在是,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谁也离不开谁,而且谁也会影响谁。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影响达到统一的状态。

案例是本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为本节是抽象的理论,教师要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有形象具体的感知;而学生要学会分析案例来掌握本节知识和锻炼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践能力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生物为例,说明生物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认识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了解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3、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东北地区的森林砍伐为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案例一,紧扣植物的光合作用,绘制生物循环示意图,说明生物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2、阅读案例二,紧扣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剖析生物、土壤、地貌、水文、气候等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阅读案例三,紧扣森林破坏,剖析植被变化对土壤、地貌、水文、气候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人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

2、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难点:

1、地理要素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整体性功能

2、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平衡功能;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已学习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理环境要素有初步的认识,对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有一定的了解,已具备基本的地理阅读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但学生还缺乏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还需要补充光合作用、分解作用等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案例教学、启发式讲授

四、说学法

学生原有的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地理方法简单;但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案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团队精神,增强学习效果;体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将学习目标内化到行动上。

五、说教学过程

篇6:高一必修一地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普遍存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二、说学情

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估计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DD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法

①问题探究教学法

②多媒体教学法

③图文转化教学法

④案例教学法

⑤讨论归纳教学法

四、说学法

①小组合作学习法

②图表学习法

③比较学习法

④案例学习法

五、说教学过程

篇7: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一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彗星 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天体系统:总星系 地月系

太阳系 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 巨 行 星 木星 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 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 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FormatTableID_0#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 耀斑---色球层 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 周期约为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FormatTableID_1#

备注: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FormatImgID_0#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60度837km/h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

#FormatImgID_1#

自转 → 赤道(平)面

#FormatImgID_2#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FormatImgID_3#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FormatImgID_4#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FormatImgID_5#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晨昏线:

A.判定: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是由夜进入昼则为晨线,由昼进入夜则为昏线。

B.特点:

a.晨昏线(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0.

b.晨昏线(晨昏圈)把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个部分,昼弧代表昼长,夜弧代表夜长,如果昼弧>夜弧→昼长夜短,昼弧<夜弧→昼短夜长,昼弧=夜弧→昼夜等长。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每天6点日出,18点日落。

c.只有在二分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经线圈相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各地6点日出,18点日落。

d.二至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夏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e.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 昼夜交替的时间 24时

光照图的判读

?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④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长夜长的计算)

(2)时差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①规律:

A.经度相差3600,地方时相差24小时;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

B.东早西晚

C.东加西减

D.东大西小

F.同经同时

②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15°(东加西减)

2.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就相差1小时。

②区时的计算步骤:

a.求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余数部分7.50,取商+1)

b.求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c.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的选择,根据“东加西减”原则)

?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从东十二区到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到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

#FormatImgID_6#

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又称为子夜线,它是前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开始的经线

注意:顺着地球转动,从0点到180?为新的一天,180?到0点为旧的一天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右图)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向。(左右手定则)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FormatTableID_2#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书19页)

①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简便计算:太阳高度=900-两地的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四季更替和五带

四季的划分

①我国的传统四季划分:四立

②欧美国家的四季划分:二分二至日

③气候四季的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五带的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限分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

划分依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

#FormatTableID_3#

2.分层

#FormatTableID_4#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震波的波速变化: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

地球的外部圈层

#FormatImgID_7#

大气圈 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水 圈 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 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分层: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

1.受热过程示意图

#FormatImgID_8#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选择性 性。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汽、CO2 吸收红外线;

反射: 无选择 性。

散射: 有选择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FormatImgID_9#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2.结论:①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最根本)的能量来源

②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根本原因:地球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3.形成过程:

#FormatTableID_5#

结论:

①一般而言,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②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状况正好相反

③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④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

⑤等压面高压向上弯,低压向下弯

4.几种现象的解释:(注意结合图)

①海陆风

②山谷风

③城市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三种情况:一力: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FormatImgID_10#

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FormatImgID_11#

二力: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这种情况只在高空中出现。

#FormatTableID_6#

三力: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这种情况在低空中出现。

风力大小的判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识记: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力大小。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FormatImgID_12#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从图上可知:

(一)形成:

(1)气压带

1.分布规律:共7个气压带,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2.成因:

①热力原因:赤道低气压带(原因:气体受热膨胀上升)

极地高气压带(原因:气体受冷收缩下沉)

②动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2)风带:共6个风带,00-300为信风带;300-600为西风带;

600-900为极地东风带

(3)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随太阳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FormatTableID_7#

备注:

总的而言,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的原因在于:北半球海洋与陆地相间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呈条带状分布就在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性质比较单一(均匀)。

亚洲低压形成的原因:夏季,陆地升温比海洋快,气体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

亚洲高压形成的原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气体受冷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补充:

季风:1.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称为季风。

2.分布地区 夏季 冬季 成因

东亚地区 东南风 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

南亚地区 西南风 东北风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全球气候类型:

#FormatTableID_8#

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气温、降水判断气候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特殊气候类型的成因:从地形、洋流、风是否来自海洋(主要大陆东岸考虑风)。如果形成的特殊气候比理论上的气候降水多,考虑的因素(位于迎风坡、暖流、风来自海洋吹带来丰富水汽);如果形成的特殊气候比理论上的气候降水少,考虑因素(位于背风坡、寒流)

#FormatImgID_13#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⑴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毫米~1000毫米。 孟买的雨季月降水量可达600mm,而巴马科却只有250mm。从年降水量来看,孟买大约是巴马科的两倍。

⑵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干、湿季明显。

⑶从降水过程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⑷从降水的集中程度来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更为集中,季节变化大。

(5)从最少月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没有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乔木;热带草原气候可能出现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一年生草本植物。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3)类型: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FormatTableID_10#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北半球)。

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 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 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 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 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 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 在锋前。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 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

②森林的破坏严重

?火山爆发等

全球变暖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影响水循环过程

全球变暖可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地理应该提高的四种能力

一、进一步深化统整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第一阶段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第二阶复习时,应重点复习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知识之间内在联系。针对复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多换角度思考,多借助几个载体来整合知识,从而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速度。如气候知识,就可根据气候的具体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这一线索进行知识串联;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还可对各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影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还要注意知识归类。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或区域地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一)掌握好读图的基本步骤

(1)先看所给地图的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中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分辨识别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图中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洲界线、国界线、日界线、晨昏线等。

(4)注意空间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而珠海位于西岸;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智利的轮廓像“长剑”。通过阅读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流等,然后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读图。

(5)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二)判读不同类型的地图应有所侧重

如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读极值、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判读曲线图,应先看清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再认清各种图例所代表的地理要素,然后去读图、析图。注意利用曲线图的连续性,向两边进行定性或定量地延伸分析,揭示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说明各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去解决问题。又如分析统计图表时,要按下面步骤进行:一读图名、图例,二读坐标、数据,三读整体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分析作答。

(三)应加强图图、图文转换训练

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出来,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为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上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增强自己的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的能力。

三、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全面思考,对比分析。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再如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等。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概念。

要多角度进行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去思考的地理问题,要整体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学习中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如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如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如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等。

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要关注热点和重大问题,如全球变暖、北京奥运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人口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等。但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要善于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中发掘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审题、答题的能力

审题具有一定的程序。

(1)注意试题的数量和分数的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所给予的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习惯的答题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按题意和要求去回答。要认真解读试题中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每个数字、符号,搞清楚设问与所给材料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多地从题干、设问和图表上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间关系的判断,互相论证或排除错误判断。更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否则就可能造成误答或答不全。

(3)对于有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凭“想当然”作答。要将考题与平时做过的题目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细枝末节”上的区别。如有,把这些“区别”看出来,就可避免失误。

在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地调动和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来解答。针对不同的题型,应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试题基本上是两种类型,即选择题和综合题。对选择题来说,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试题往往要求以果推因,有时则是以因推果;二是采取排除法,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有时这样解题会更快一点。综合题的解答时要有整体性思维,因为综合题的设计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层面来设问,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全面思考,围绕着“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去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即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方面入手,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发展方向或解决措施。如分析沙尘暴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对策时,从危害来说,就必须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从原因来说,必须考虑自然原因,如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的稳定性、气温的变化、地表的植被状况等;而人文原因则要考虑人类对地表的各种破坏,以及造成这种破坏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导致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等。

第二阶段复习做题时要多联想、多琢磨、找思路、找规律,在思考、总结、深化上多下功夫。每做一道题,不能只满足于知道答案,还应总结出解决这类题型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还要研究高考试题答案,要知道这个答案的来龙去脉,这样你就对做高考题有一种感觉,包括获取和解读有效的地理信息以及答题规范的感觉,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应考能力。

地理主观题20条答题技巧

1.地理位置分析

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经纬度位置高低中纬热带、温带、寒带

(2)海陆位置

(3)相对位置:相邻地区(国家、经济发达区);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4)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5)半球位置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1)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地形)

(2)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大、小)

(3)地势特征(东西南北中,哪高哪低)

3.某地地形分布特点

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4.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

(1)等高线的分布

(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5.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

(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地无三里平

(3)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4)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5)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6.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易错整理】高中地理流水地貌的重难点

7.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8.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①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②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③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愈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地势高,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弱,气温不太低。

④天气:晴天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阴雨天多的地区,如新疆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的年较差大。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年较差比裸地的年较差小。

9.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

(2)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4)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10.某两地气候特点比较

(1)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2)降水(降水量总量大小,季节分配情况及雨季长短)

11.西风带的风力夏季弱冬季强

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夏季反之。(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

12.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1)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2)降水少,时间分配不均匀;

(3)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13.海洋性气候特征

(1)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

(2)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14.干湿度影响因素

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

15.雾、霜的影响因素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

(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3)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

16.风力的影响因素

(1)气压梯度力大小

(2)距高压中心远近

(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

(4)植被多少

(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

17.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汛期(凌汛)

(6)水能资源: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7)航运价值

18.河流的水系特征

(1)发源地、长度、入海口;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和支流形状;

(7)有无湖泊沟通

19.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4)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

20.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反之则雪线高)

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

(2)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篇8: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一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一】

气象灾害

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灾害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及时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及时组织大家做好抗台风工作。

暴雨涝灾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预报正确率,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旱灾防御措施:

①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

②种植耐旱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寒潮防御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防寒准备。

【二】

知识摘要

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

一、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趣味地理小知识,地理常识全知道

1: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2: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3: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4:世界最大落差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5: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

6: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8:地球表面最低点: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是死海。

9: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10:世界最长的河:尼罗河

11:世界最大的内陆湖:里海

12: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13: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14: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15: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我国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两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着名的“千年古都”。

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它简称“皖”。

五色海 :

红海 位于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因沿岸水中生长着许多红色藻类,海水因此发红。

黄海 位于中国渤海与东海之间,因黄河带入大量黄色泥沙而呈黄色。

绿海 位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因曾有过大量绿色藻类,而得名绿海。

白海 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附近。因长年被冰雪包围。呈白色,故称“白海”。

黑海 位于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因海底沉积着黑色霉臭的烂泥而得名。

五色土 :

黑土 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黄土 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红土 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灰蓝土 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蓝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蓝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白土 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

紫红土 四川盆地素有“紫色盆地”之称,因为这里的土是紫红色的。这是由中生代形成的紫红色砂页岩风化而成的土

《有趣的地理常识》

《有趣的地理常识》是讲述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的科普读物,内容包括:地理的真相、地理的奇观、地理的迷团、地理的探秘、地理的珍宝、地理的趣闻等。阅读这本书,犹如漫步于地球,不但会让你获得旅游的轻松快乐,而且将使你增长许多地理知识。

内容简介《有趣的地理常识》是一本专门讲述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科普读物,既可以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为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参考,也是广大科普爱好者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必备知识书籍之一。

图书目录地理里的真相

你熟悉地球的外衣吗

地球有多大岁数

如果一跤跌进了地心

地心为什么那么热

地球在宇宙中为什么会“漂浮”

两幅奇怪的古画

你能为地球画像吗

大海的深度是怎样测出来的

发生在赤道上的趣事

极地的故事

地球的“头”和“尾”

太阳在黑夜中升起

星星在正午升起

大山里藏匿的秘密

带问号的海水

火焰山

火山趣话

地理里的奇观

大风吹来的高原

大海里升起的高山

珠穆朗玛峰还在长高吗

海岛的前身后世

溶洞之最

水火泉·哑巴泉·药泉

冰岛上为什么有温泉

香河·甜河·音乐河

河流里的“三个为什么”

跳石·雨花石·麦饭石

大理石·云母·蛭石

沸石·石林·蜂窝石

巫山神女·三把刀·灯影侠

可怕的天坑

“峡谷之王”

“月亮谷”

撒哈拉沙漠之谜

“消逝的仙湖”

纸湖·沥青湖·能源湖

变色湖·双层湖·五层湖

会“捉迷藏”的湖

虹吸泉·冷热泉·击掌泉

火龙洞·发光洞·奇风洞

冰川之奇

“地球之最”

地理里的谜团

地震前的地理现象

地球“三大怪”

北纬30°真的那么神秘莫测吗

“长江第一弯”

“骷髅海岸”

“魔鬼三角”

“死亡之湖”

“麦田怪圈”之谜

“吃”掉声音的神秘之地

“怪秘地带”

会走路的石头

“伤心太平洋”

颠倒常规的地域

奇山怪庙

“香地”之谜

“世界的肚脐”之谜

漂逝的姆大陆

全球:变暖,还是变冷

地理探秘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今夕是何年”

“海枯”与“石烂”

“古老的海洋,年轻的岩石”

“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

“昼夜风萧萧,谁敢进城堡”

“巨人之路”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长江探源

黄河探源

尼罗河探源

亚马孙河探秘

一幅地图与“大陆漂移说”

最先探究地球自转的人

在地球上为什么感觉不到它在转动

一个美丽的错误

哥伦布与大地球形说

站在地球上为什么看不出它是球形

皮尔里与北极探险

阿蒙森与南极探险

谁透露了泥土里矿藏的秘密

寺庙佛塔为什么不易倒塌

“千疮百孔”的石柱

地理里的宝藏

“工业的粮食”

“魔鬼的汗珠”

“吹尽狂沙始到金”

“废料”为什么成了“宝贝”

“冰清玉洁水晶心”

一个孩子的偶然发现

洁净的燃料——天然气

它从大海里来

地热是怎么一回事

用火来洗的布

在水底沉睡的古城

鲁滨逊岛的传奇11201

神秘的金银岛11204

“海阔凭鱼跃”

地理里的趣闻

谁在作弄细心人

雪崩灭敌的故事

一年不一定是四季

“多一天”与“少一天”

“精明商人”与“糊涂法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靠预言发了财的人

地图趣谈

“成也地图,败也地图”

“称”面积

生命的奇迹之旅

用冰来取火的人

凶手从哪条路上逃走的

妙用磁铁巧退敌

谁偷了军库的锡纽扣

淹不死的奴隶

篇9: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1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