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年级音乐下册《只怕不抵抗》的优秀教案设计(通用5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三年级音乐下册《只怕不抵抗》的优秀教案设计(通用5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音乐下册《只怕不抵抗》的优秀教案设计,本文共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三年级音乐下册《只怕不抵抗》的优秀教案设计
三年级音乐下册《只怕不抵抗》的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
能力目标: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情绪,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三句“只怕不抵抗”的唱法。
教学准备:
课件、儿童团动画录像、钢琴、小喇叭、小铜鼓,玩具刀、玩具枪。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救国军歌》
1、创设情境(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的片段)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2、初听歌曲,想想这首歌曲在音调、节奏、风格上有什么特点,并选出正确的答案。
3、复听歌曲,随音乐做队列变化表演。
三、新歌教学
(一)听范唱(课件演示歌曲)
看到这神气的儿童团,你们想加入他们的队伍吗?(想)
(二)基本练习,解决难点
闯关游戏(反复体验歌曲旋律)
1、节奏训练
播放歌曲旋律,学生按节拍走路。
2/4 X X │X . X │X0X │X --│X . X │X --│X 0 │┃
手 拿 小刀 枪, 冲 锋 到 战 场。
2、发声练习
1=C→1=G 2/4
3 34 5 │ 30 │ 3 31 3 │ 20 │┃
机枪dada dada da da da da da da
(渐弱)
冲锋枪 du du du dudu du du du du du(子弹从我军射向敌军)
(渐强)
战车 di di di didi di di di di di(我军从远方凯旋归来)
3、相似乐句比较
(1)2/4
1 2 1 3 │ 10 3 │ 5 -- │36 │ 1 -- │1 0 │┃ 不 怕 年 纪 小, 只 怕 不 抵 抗!
(2)2/4
1 2 1 3 │1 -- │3 . 5│36 │1. 6│1 2 3. 2 │1--│┃
不怕 年纪 小, 只 怕 不 抵 抗! 只 怕 不抵 抗!
(三)演唱歌曲
1、欣赏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吧。
2、钢琴伴奏演唱
3、表演唱
4、分组唱
师:战场上英勇杀敌,需要反应灵敏,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个实地演习,这边是第一部队,这边是第二部队,大家看我的手势,当我左手抬起的时候,第一部队迅速站起来表演唱,当我右手抬起的时候,第二部队迅速站起来表演唱。看看哪个部队反映最迅速,准备好了吗?
篇2:三年级英语下册优秀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由于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为How many…?在应用时会涉及到数字,因此,除了A部分学过的五个数词之外,将学习11-15五个数词。学习内容为Part B 部分Let’s learn 和Let’s talk,主要学习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数字1-10)的英语表达以及句型How many …do you have? I have….,并通过游戏活动加以巩固。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数字1-10,还学会了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和 chant,对数字有了一定的基础。在A部分学习了句型How many… can you see? I can see….在本课中学生将学习11-15,旨在通过扎实有效地学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为今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够学生掌握本课时的知识点,做到听、说、读、写字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fifteen等。
2.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学习英语有高度的热情。
3.使学生能够大胆说英语,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听、说、读写字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fifteen等
难点:能听、说、读写字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fifteen等
教学过程
1. Warm-up
(1) 日常用语练习
(2) 复习上节课的1-10的读、写。
2. 新课导入
(1) 教师出示一些水果图片,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并问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2) 让学生说一说有多少的苹果,香蕉,橙子等。来认识11-15的英文读法与写法。
3. 巩固练习
(1) 看谁认识得快:
教师将之前学习过的1-10数字英文卡片和本节课学习的11-15数字英文卡片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按顺序分别贴在黑板上,再让学生读读。
(2) 看谁动作快:抽出部分的学生看看,排一排顺序。让全班分为4个小组,每组人员按顺序拿好卡片,并按顺序排队。
篇3:三年级下册《寓言》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分是“
”不是“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和第6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1)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①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③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恒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
(2)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点拨: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虽然你是国君,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重点指导: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篇4: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嘹亮歌声》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嘹亮歌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现象与音乐形象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音乐;
2、通过回声游戏,以及歌曲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轮唱与合唱技能;
3、从游戏到歌曲的学习,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了解轮唱与合唱;并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重点:优美、有力度层次的轮唱与合唱
教学难点:合唱
一、情境导入
回声游戏:
1、导入:(课件:出示图片)
猜猜画面上的女孩子在干什么?(对着山谷大声喊,叫做喊山)
你知道喊山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产生回声)
2、我们来做个回声的游戏好吗?
①远山回声:(出示课件)当我们对着很远的山大喊的时候,喊完就会传来回声,有时,还要过一会才会传来回声。面对翠绿起伏的大山,让我们一起来喊:“大山你好!”回声与喊声比怎么样?
按节奏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注意喊山与回声的力度对比,强调喊山是的声音位置)
②近山回声:当两山相隔比较近时,我们的喊声未落,回声已经响起了。
(出示课件)分组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
③听,对面山上的女孩子们在唱了,我们来做她们的回声好吗?(加入轮唱部分旋律音高,做回声练习,先做远山回声,再做近山回声,唱足全音符的时值。)
④看老师的柯达伊手势做和声练习。
二、寓教于乐
学习歌曲:
1、欣赏范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嘹亮歌声》,(课件)说说这首歌是怎样演唱的?
这首歌什么地方比较难唱?为什么?(介绍轮唱与合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而合唱是同时出现,演唱不同的旋律。
2、教唱歌曲
①教师范唱
②根据之前聆听成果帮助学生纠正唱错之处,教师可进行带唱(特别是最后两声部的地方)
③完整地唱好第二声部
④播放范唱,学生演唱第二声部,初步感受轮唱
⑤通过体验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加强:教师伴奏,学生巩固
⑥再次与范唱合作,演唱第二声部
3、学唱第一声部。
①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②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③教师伴奏,学生视唱(重点教唱最后一句,避免高低声部旋律地混淆)
④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4、完整体验轮唱
①师生合作唱轮唱
②在教师指挥下,全班分为两部分进行轮唱(注意进入的准确性及结束句的音准)
③进行纠正、整理、巩固: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好自己声部地同时还要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包括轮唱)的关键。
④完整正确地轮唱:要唱的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三、创造表现
歌曲处理:
加快速度,用歌曲原速演唱;
唱出声部间的力度对比;
气息平稳、悠长;
唱出乐句的感觉。
6、教师指挥,学生随音乐有表现力地分部轮唱、合唱。
四、完美结课
(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当我们面对连绵起伏、满眼翠绿的群山时,我们用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激动的心情,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嘹亮的歌声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在悠扬、嘹亮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
教学反思:
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同时音乐学科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听、唱、奏、演、舞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感知、体验、鉴赏、表现音乐的美。本课就是通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体验歌曲所描绘的少年儿童在山谷中引吭高歌,以及山谷回声的情景。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久而久之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反思本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教学过程设计层次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课以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为主要学习内容,共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个复习部分有两个环节,学生们以明亮的声音、优美的情绪,复习了歌曲《摇船调》;然后教师将歌曲合唱部分中的和声进行,改编成练声曲。这个过程既让学生做了发声练习、合唱训练,同时又为歌曲的学习作了铺垫,一举两得。感受部分有五个环节,其中,游戏“山谷回声”,由高低声部分别用“lu”哼唱教师用口风琴吹奏的歌曲主旋律片断,并以“回声”的形式表现。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旋律中六度、七度大跳音程难点。在听、辨、演环节,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旋律中的典型节奏型,并能用律动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小组尝试用律动表现,学习扣人心弦、趣味盎然,同质编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及音乐创造性思维,又给学生的合作、创造搭建平台。教师的指导更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效度”。
2、灵活运用同质和异质的编组,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在“识读乐谱”部分提出,小学中高年级要“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唱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识读乐谱的能力是逐步培养的,传统的“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方式,虽然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歌曲,但读谱能力得不到培养。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轮唱与合唱。全体学唱高声部是唱好轮唱的基础;因此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运用异质小组合作形式----在声部长的带领下分组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自学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声部长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巡视时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而课后留给学生的回味是长久的,短短的35分钟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才能达到“声、情、趣”的统一?方法与运用的巧妙结合才会产生更佳的效果。
篇5: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一把雨伞圆溜溜》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一把雨伞圆溜溜》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与跟唱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全都认识我》。能用简单的击打动作为歌曲伴奏。
2、在学唱歌曲《全都认识我》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以及各音符的名称时值。
3、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全都认识我》。
教学难点:结合歌曲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及各音符的名称与时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谁能说一说家乡有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家乡的人文特点及自然景观)
生:发言
二、寓教于乐
(一)学唱歌曲
师:是啊,我们的家乡变化可真大,我们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熟悉和喜爱,其实啊它们也早都认识了你们,把你们当成好朋友啦!
(教师出示歌片)
生:齐读歌名
师:这首歌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范唱歌曲〈全都认识你〉。
生:初听歌曲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
生:好听
师:下面我们用鼻音轻轻随音乐哼唱一遍,注意歌曲的速度及节拍特点是怎样的?
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及节奏。然后回答问题。
师:对了这首歌曲是四三拍的歌曲,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里有三拍。同学们你们发现这张大歌片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字的颜色不同。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老师呀用不同的颜色是有目的的。我把每一小节第一拍的字都写成了绿色,是因为四三拍的歌曲要把第一拍唱得强一些。下面让我们拿起手铃鼓为歌曲伴奏吧!(教师演示:第一拍手掌击鼓,第二三拍击肩)]
生:学生跟唱。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小朋友对家乡的热爱,那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生:亲切地、自豪地、赞美地、抒情地。
师:好,那我们就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放进歌曲中。
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全都认识我》。
(二)渗透乐理
师:每一首歌曲都是由许多的音符组成的,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生:想!
师:今天呀,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棵音乐树(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树上结满了音符苹果(教师把苹果贴到黑板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教师讲解各音符的名称及时值。
师:同学们你们能到歌曲中找一找这些音符苹果吗?
生:参与活动。
师:同学们表现得可真棒,下面我们就和这些音符苹果一起唱一下这首歌,别忘记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
生:亲切地、自豪地。(学生齐唱,教师重点指导休止符的停顿。)
师:老师呀被同学们的歌声给感动了,想为同学们及现场的老师们跳一段朝鲜族的舞蹈,因为朝鲜族的歌曲大多都是三拍子节奏的。同学们想不想看呀?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拍手用你们最动听的歌声和最美好的情感来演唱好吗?
三、创造表现
师:同学们你们对我们家乡了解多少呢?谁能说一说?
生:讨论回答。
师:就用我们优美的舞姿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吧。
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伴奏。
四、完美结课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渗透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在歌声中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我呈现给学生听觉法、比较法、演唱法、体验法四种学法。音乐是听觉艺术,这就决定了音乐艺术都必须从“听”入手,在“听”的.基础上进行,也决定了音乐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放在首位,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总之,只有自己会了,成为自己的知识,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在本课中,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听歌曲范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和《全都认识我》,通过多次“听”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歌曲风格时,学生主要通过对比欣赏的方式进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节音乐课最重要的还是演唱,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体验是学生内化之后的外化表现,促进感情的升华,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事物的理解与体验和人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个性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让学生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主题,只有在深刻的体验活动中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