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精选14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精选14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本文共14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黄雅芬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会认9个字,会写15个字。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字,会写15个字。
2、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教学难点:
理解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整体感知。
1、面对一位大科学家,你会怎样?
2、课题中的孩子指谁?科学家又是谁?(简介达尔文)
二、理解感悟课文。
1、两个孩子是怎样考达尔文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课件出示:
他们剪下知了的翅膀和脚,留下了光光的身体,用花花绿绿的蝴蝶翅膀和带着小钩子的蚱蜢大腿,还有天牛的长角须,拿胶水粘成一只怪模怪样的虫子标本。
①用文中的一个词形容这只虫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怪模怪样”。
②小组合作学习: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介绍这只怪虫。
③指名介绍。
④指导朗读。
2、达尔文被考住了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①课件出示有关语句,指导分角色朗读达尔文与兄弟俩的对话。
②你觉得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上你学过的四字词语概括。
3、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三、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真正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是会得到别人的尊敬的。)
四、课堂小练笔:
调皮的弟弟眨巴着眼睛,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联系上下文想想,假如你是弟弟,会跟哥哥说什么呢?
板书:
11 孩子考科学家
兄弟俩 拼凑 怪虫 识破 达尔文
更尊敬
[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2: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课题
11、孩子考科学家
计划课时
2课时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当他们得知达尔文要来时,临时拼凑了一只虫子想考考达尔文,结果被达尔文识破了,兄弟俩对达尔文更加尊敬了。课文重点写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又贴近儿童心理和生活实际,学生喜欢读,从读中体会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和语言特色。二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是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难点是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是“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具
学具
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并让他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教师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师范读、表演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课文第16、17自然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学这部分内容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两个“叫虫”的不同含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齐读课题,认识生字
自由质疑:
1、科学家是谁?
2、孩子们是怎样考的?
3、科学家被考住了没有?
……
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分段指名读课文。
师生评议
4、让学生自己认读生字,扫清生字词障碍
5、重点引导难记、易错的字
1、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文。
3、分段读课文。
评议,纠错正音。
4、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5、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自主识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指名反馈,评议。
1、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3、汇报分段情况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3、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读句子,交流读后体会
4、指导读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汇报: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读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交流读后感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参与查找资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抄写词语
多种途径查阅资料
通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听写词语
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
检查复习,梳理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实现温故知新。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试着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的此时的心情。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3、联系上下文,对课文内容经行补白
补充评议
4、用几种虫子拼凑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并进行课文补白,展开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单一的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适时点拨引导,突破难点
6、组织学生小组内表演着部分内容。
7、指导朗读
1、让达尔文说出拼凑虫子的名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交流体会
4、结合课文相关句子回答
5、小组合作学习
班内交流
6、小组表演
班内评议
7、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的表演,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每个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的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齐读课文
讲故事
交流昆虫的知识
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11 孩子考科学家
考
兄弟俩拼凑虫子 尊敬 达尔文
识破
[语文S版:《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3:《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馈
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6、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4:《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考、兄、钩”等9个生字,会写“考、兄、弟”等15个生字。掌握“兄弟、捉虫、蜜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教学重点:
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教学准备:
生字和词语卡片、录音机(带)、小黑板、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学生齐读课文第1~4自然段。
3、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兄弟俩到底是怎么考达尔文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他们有什么想法?
3、指名反馈
4、学生装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读出文中感叹号表示的兴奋、高兴的语气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6、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缍来了,兄弟是怎么考达尔文工团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生装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6、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5:《孩子考科学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孩子考科学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二十二小三年级 张红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3.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教学重点:
明白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教学难点:
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下面的词语. 兴趣 扑捉 蚱蜢 揭开 鬼脸 网兜
学生自读 指名读 齐读
2、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第1~4自然段。
兄弟俩为什么非要见见达尔文不可?
(结合理解“甜滋滋”、‘著名“的意思。)
2、小哥俩的心愿就要实现了,当听说达尔文要来了,兄弟俩的心情如何?(高兴)他们有什么想法?从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能够看出来?
2、指名读6自然段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朗读。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小哥俩这种高兴、兴奋的心情吗?
4、补充课文留白。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想象一下他说了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想象弟弟的话。
5、导语:噢,原来他们想考依靠达尔文呀,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你读课文第7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句子:“第二天清早…….捉了许多虫子。”
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课件出示知了、蝴蝶、蚱蜢、天牛图片,使学生了解这些虫子的样子。教师追问他们捉那么多虫子做什么呢?
6、默读第7自然段,画出叙述兄弟俩制作“虫子标本”过程的内容,并说一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结合理解“怪模怪样”的意思,“虫子标本”则通过挂图让学生直观感知。)、
7、重点指导学习第8~16自然段。
自由读第8~16自然段,了解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反复朗读:分角色读、示范读、表演读,通过反复朗读来。让学生自己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同时体会到兄弟俩不盲目相信别人。
理解两个“叫虫”的不同意思。
第一个“叫虫”学生联系上文自己说说意思。即“会叫的虫子。”
第二个“叫虫”则让老师作适当的讲解,即“说谎虫”。
说说达尔文称兄弟俩为两只有趣的“叫虫”说明了什么?
8、齐读第17自然段。
事后,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正由于达尔文见多识广,平时对虫子观察得细致,所以才不会被考住,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课外拓展:
1、你觉得达尔文是怎样的人?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课件简介达尔文。
2、交流收集达尔文的故事。
[《孩子考科学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6:《孩子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2、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教学难点: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实施反思
导入初读感知,感悟理解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1、“孩子”指谁?“科学家”是谁?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
兄弟俩为什么非要见见达尔文不可?
(结合理解“甜滋滋”、‘著名“的意思。)
2、分组读第5、6自然段。
3、自由读第7自然段。
a、画出叙述兄弟俩制作“虫子标本”过程的内容,并说一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结合理解“怪模怪样”的意思,“虫子标本”则通过挂图让学生直观感知。)
b、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兄弟俩不盲目相信别人。
4、重点指导学习第8~16自然段。
a、自由读第8~16自然段,了解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b、反复朗读:分角色读、示范读、表演读,让学生自己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c、理解两个“叫虫”的不同意思。
第一个“叫虫”学生联系上文自己说说意思。即“会叫的虫子。”
第二个“叫虫”则让老师作适当的讲解,即“说谎虫”。
d、说说达尔文称兄弟俩为两只有趣的“叫虫”说明了什么?
5、齐读第17自然段。
事后,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正由于达尔文见多识广,平时对虫子观察得细致,所以才不会被考住,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五、开故事会。
收集有关达尔文爷爷的资料或故事。
了解达尔文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将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六、认识生字及词语。
七、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捉、忍、鬼、盖”等几个字。
八、作业
1、读课文3遍;
2、写下自己读文后的感想
[《孩子科学家》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7: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1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22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
(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
(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篇8: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㈠.思想道德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二、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参看目录),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三、全册教学要求: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全册教材重点、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篇9: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培养合格人材而努力。
2.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大胆实践,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掌握常用的文字和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5)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地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地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习
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4条,现3条)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现5条)
篇10: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人体器官的字等。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46人,其中男24人,女22人
上 学 期 成 绩 最低分学生姓名
(3人以上) 备注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
人数 中间成绩人数 不合格
人数
66 73 10 20 16 朱伟业 邹慧春 胡可平蓝巡 黄志远
学情简要概述:
我班共有学生46人,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有三分之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了事,怕动脑筋,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与人交往合作、自能学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学期的重点。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项 目 学生成绩提高设想
语文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差生转化率 备注
目 标 指 数 67 76 27 12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本学期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优补差的主要措施。)
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措施和方法:
(1).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3).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穿插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
(5).在口语交际及习作指导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
1 开学准备工作
2 第一单元 第一课 6
3 第一单元 第二课,第三课 8
4 第一单元 第四课 语文百花园一 7
5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单元整理 习作讲评 第五课,第六课、 7
6 国庆放假 7
7 第二单元 第七课,第八课 7
8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熟悉的人单元整理 习作讲评 7
9 第三单元 第九课,第十课 7
10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第十二课 7
11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三 第十三课 7
12 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第十五课 8
13 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 语文园地四 单元整理习作讲评 7
14 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第十八课 7
15 第五单元 第十九课,第二十课 7
16 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五 说收集的资料单元整理 习作讲评 第二十一课 7
17 第六单元 第十二课,第十三课 7
18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语文园地六 习作讲评 7
19 第七单元 第二十五课,第二十六课 7
20 第七单元 第二十七课,第二十八课 7
21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七 习作讲评 第二十九课,第三十课 7
22 第八单元 第三十一课,第三十二课 语文园地八 7
23 复习7
24 考试 4
篇11:三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己的感受和想法。
3、养成认真倾听,乐于表达的习惯,逐步达到善于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散思维
出示配图和课本上的一段话,引导学生观察和朗读。
注意:在教学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帮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小区的绿化工程。
二、适时引导,诱发思考
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针对该话题,先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才算是对“空地”的合理利用?要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得全面些,再让同学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再和同学合作商量。
在此环节中,教师一是要提出明确的说话要求,二是要巡视其间,进行适时引导。
三、创意发言,尝试交流
首先,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倾听,不仅要听老师说的,而且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从中借鉴、学习、提高。可以在两位同学汇报之后,请其他同学复述,
其次,围绕“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和能“具体生动地讲述,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说――即当你想说的内容很多时,要先确定好要讲的主要事情,然后围绕这件事把话说清楚。不能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一点。这样,大家反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了。二是可以借助合适的动作、表情。
四、展示成果,拓展延伸
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根据学生的画一画、讲一讲,最后集体评出“最佳设计”。
当交际过程完成之后,可以全班出一个图文并茂的集子,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也可以向社区提己合理化建议,这样也就更好地落实了“交际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编排。
教学反思:
篇12:三年级s版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因果”句式,积累有关生肖的成语,进行说话练习,学写观察日记。
3.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学习“因果”关系的句式。
2.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3.学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
1.读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好。
(1)练习读绕口令。
(2)齐读。
(3)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4)说说自己积累的绕口令。
①两只小白鸽,一只大天鹅,它们口很渴,喝水很快乐。
②张婶种黄瓜,一根四两八。乐坏了小花花,脱下花褂褂。包起大黄瓜,抱着当娃娃。
2.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书中的句子,明确要求。
(2)自己练习完成。
(3)读自己补充完整的句子,检查前后内容是否恰当。
(4)投影出示同学的句子,共同订正。
“因为”是原因,“所以”是结果。
①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今天没有到公园去游玩。
②因为丁丁生病了,所以他今天没有来上学。
二、积少成多
1.读读背背。
(1)朗读古诗《蜂》。
(2)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同学互相补充。
老师小结:这首诗借蜜蜂采百花酿蜜后,自己却享用得很少的现象,反映了农民一年辛苦劳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得不到温饱,全被统治者剥夺去了的现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现象。该诗言简意赅,含意深刻,引人深思。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练习背诵。
2.我的采集本。
(1)认读成语。
投影出示成语
鼠目寸光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画龙点睛 打草惊蛇 马到成功 亡羊补牢 呆若木鸡 狗急跳墙
(2)理解意思。
(3)抄写成语。
(4)交流自己搜集的与生肖有关的成语。
三、作业布置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2.口语交际练习。
3.学写观察日记。
篇13: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帽”和“窝”:
1、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
二、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
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3、纠正字音:
4、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5、解答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强调易错字:
慌:右边容易加点。
耍:与“要”区分。
挠:右上边不要加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
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三、分组讨论交流。
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1、感悟一:课件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
2、感悟二:
(1)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
(2)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
(3)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
(4)练习读三自然段。
3、感悟三:
(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
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
(2)指名朗读、评议。
4、感悟四:
(1)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2)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3)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5、感悟五:
朗读6、7自然段。以读代讲,评议理解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重点体会:“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所表达的心情。
6、归纳:
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够帽子。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
第三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二、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
1、出示文字:
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
2、合作朗读,感受心情。
3、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
4、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5、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三、布置作业:
1、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做:(1)自己也为小动物做一件事。
(2)收集关于爱护、保护动物的故事。
篇14: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课文
《山雀》
我的一只眼睛里进了灰尘。我想把灰尘取出来,这时另一只眼睛也进了灰尘。
我这才发现,风朝我这边吹来一些锯(jù)末,锯末按风向在地上落了一行[háng]。肯定是有谁在上风头锯木头。
我顺着这锯末铺成的白色小路朝上风头走去,很快就看见两只小山雀,正在用嘴凿(záo)枯树干,从烂木头里找虫子吃。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wǎ)灰色的,白色的两颊(jiá)鼓鼓的,上面有几个黑斑(bān)。它们干得那么起劲,在树干上越凿越深。我用望远镜耐心地观察它们,直到后来,一只山雀只剩下尾巴露在树干外面。这时我便悄悄地从后面绕过去,偷偷走到露出小尾巴的那个地方,用手掌(zhǎnɡ)堵住了窟窿(kūlong)。树洞里的小山雀一动也不动,就好像一下子死了似的。我举起手,用手指头碰碰小尾巴,它躺在那儿纹丝不动;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它还是像死了似的躺在那儿。
另一只山雀落在两三步远的树枝上,不时尖叫几声。可以猜(cāi)想到,它是在劝告它的朋友,要尽[jǐn]可能老实一些躺在那儿:“你躺在那儿别出声,我在他旁边尖声叫唤,等他来追我,你就赶紧逃!”
我不再折磨小山雀了,便走到一旁去,看它们会怎样。我站在那儿等了很久,因为自由的山雀能看见我,它在警(jǐng)告拘(jū)禁中的山雀:“你还是再躺一会儿吧,他站在附近看呢……”
我等了很长时间,自由的山雀才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声,我明白了,它在说:“没有办法,出来吧——他还在那儿站着。”
尾巴不见了。从树洞里探出一个两颊上有黑斑的小脑袋,尖叫道:“他在哪儿?”
“喏(nuò),在那儿站着呢。”另一只小山雀尖叫道,“你看见了吗?”
“我看见了!”拘禁中的小山雀尖叫了一声,就飞走了。它们向一旁飞了几步远,互相低声交换意见:“咱们来瞧瞧——也许他走了。”
这两只山雀落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东瞧瞧,西望望。
“在那儿站着呢。”一只小山雀说。
“在那儿站着呢。”另一只山雀也说。
它们说完就飞走了。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山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与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课文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在此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想)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