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别样的快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19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别样的快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19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样的快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本文共1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别样的快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1:别样的快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别样的快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在贵州纳雍的第一次教学是社会活动《搭纸杯》,目标是能用纸杯与同伴合作玩建构游戏,并尝试自己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设计的是大班孩子的活动。可是来的`却是混龄的孩子,大的6岁,小的只有4岁。孩子们因为年龄的关系,不会合作。于是,我临时将活动进行调整,一开始启发幼儿自由讨论,纸杯可以怎么玩,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接着让大的幼儿带着小的幼儿一起进行建构,尝试搭纸杯的各种方法,体验大带小游戏的乐趣。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巡回观察并启发引导,及时根据幼儿搭纸杯时的想法以及所采取的方法,做适当的评价。同时将参加培训的教师也拉入活动之中,让她们用掌声为大家评价。这样,孩子们在教师的评价中有了信心。最后孩子们在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进行合作,将纸杯变成了一个个城堡。他们充分感受了成功的快乐。

我很高兴能够和山里的孩子一道度过这一段有意义的时光,也希望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一种别样的快乐。

篇2:轮胎的别样玩法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轮胎的别样玩法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材料应来源于生活,体育活动中的器材也应如此。我园针对大班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在户外活动中积极使用轮胎开展游戏,让其变废为宝,成为户外体育游戏器械。轮胎的投入使用让孩子们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幼儿在走轮胎、跳轮胎、钻轮胎等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玩轮胎的乐趣,锻炼了跳跃、平衡、奔跑等多种运动能力,发展创造力,增强幼儿体质。这充分贯彻了《指南》精神: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物、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开展活动。

轮胎变“魔术”

“这些轮胎可神奇了,他们都有变魔术的本领!”教师指着幼儿们面前的一堆废旧轮胎。幼儿们半信半疑地看着老师,“轮胎会变魔术吗?老师,你骗谁呀?”望着幼儿们疑惑的脸,教师播放出一张在轮胎上装饰画的图片。“哇!”幼儿们立刻欢呼起来。对于幼儿们的表现,老师暂时没理会,继续播放出用轮胎做秋千、做梯子……它们变成一个个幼儿们没见过、更没玩过的体育器械。这下,幼儿们的兴奋劲儿就别提了“真神奇呀!”“老师你真棒!”顿时,赞美声不绝于耳。看到幼儿们如此高涨的热情,教师便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一起动手玩轮胎,“其实,只要你们喜欢,你们也能把这些轮胎变成有趣的游戏。”教师的话音刚落,所有的幼儿都争着举起小手,跃跃欲试。在听完教师简单的规则与要求介绍之后,幼儿们便迫不及待地玩起了轮胎。

《指南》中提出:要实现幼儿体育活动的价值,增强幼儿的体质,其关键就是要吸引幼儿参与其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用“变魔术“的方法让幼儿来玩轮胎,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看到了废旧轮胎的另一面,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年龄特点与兴趣的`把握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读懂幼儿的兴趣点,才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玩出各种有创意的玩法。

轮胎滚滚

在探索轮胎的游戏中,教师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轮胎,供他们自由探索,如果发现好玩的游戏就大家一起分享玩法。在幼儿的印象中,汽车是因为有轮子才能跑得飞快,所以幼儿们在自由探索轮胎玩法的最开始,进行的是滚轮胎比赛。但在比赛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的幼儿的轮胎滚几步就倒下,而有的则能顺利地滚到对面。这下他们困惑了,刘浩文不开心地问我:“老师,为什么我滚的轮子一下子就会倒下去呢?”问题的产生随机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你滚的轮胎大小不一样。”“你们滚轮子用的方法不一样。“滚轮子时手应该……”幼儿们争先恐后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输了的幼儿不服气,提议重新比赛,希望用刚掌握的方法来获取胜利。于是,大家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又开心地继续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不急于告诉幼儿游戏的玩法,也不急于示范操作方法,而是放手让幼儿在自由的状态中探索和尝试,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玩轮胎活动中教师充分放手,“站”在幼儿的后面,以观察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让他们自由地发现轮胎的各种玩法,以此为点,让幼儿自行发现其中的关键因素。

轮胎舞

几个女孩子拉着手、摇着头,在同一个轮胎上一直用力地蹦着.做着自己喜欢的动作,可是受动作不一致及单个轮胎空间面积的影响,她们的舞蹈很快就跳不下去了,于是她们互相埋怨起对方来了。看到互相生气的幼儿,我意识到自己应该介入指导了:“跳舞,我们必须得把轮胎当做我们的舞伴来进行,当你和你的舞伴一起跳舞时,你会怎么做?”“我会围着她转。”“我会和她手拉手。”“我们会根据音乐配上我们觉得很优美的动作来跳。”……于是在教师的音乐中,幼儿们创造性地跳起了别样的轮胎舞。

《指南》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所以在幼儿表现游戏受到一定局限时,教师采取的策略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探究,从而解决问题。跳轮胎舞是孩子自主表达创作的一种方式,教师在发现问题后,没有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只是在幼儿需要的时候适时地介入,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幼儿在轮胎舞中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从而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轮胎山洞

把轮胎一个个平铺起来,幼儿们在轮胎上匍匐前进,一个紧跟一个,俨然像解放军战士一样。李宗明是班上个子最大的男孩,也是最喜欢玩轮胎的一个男孩,他紧跟在一个幼儿后面,只见前面的幼儿在爬过最后一个轮胎时,不小心把那个轮胎翘立起来,而紧跟在后的李宗明也就直接从轮胎中心穿过。这一刻,李宗明为自己这种玩法感到非常有趣,于是他又邀请其他幼儿在把轮胎铺成一排的同时把一个轮胎驾立在其中的一个轮胎上当山洞,就这样,别样的“钻山洞”游戏产生了。他们成立了一个小小特警队,一个跟着一个匍匐爬过轮胎,钻过“山洞”,再拿起沙包把远处立着的轮胎当做敌人“炸”倒。紧接着幼儿们又搬来了梯子,把梯子架在两个轮胎之间是做桥,把梯子的一头搭在轮胎上又变成爬坡……幼儿们的想法层出不穷,“钻山洞”的游戏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有趣和新颖。

《指南》提出“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天性的活动,是幼儿完全自主、自发、全身心地投入的活动。在轮胎“一物多玩”的过程中,幼儿是在与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他们对轮胎的摆弄、操作许多材料,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对游戏的热情,使得他们并不是单纯地玩着高兴,而是专心地投入到一件事当中。通过对物体的操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了自主决定、主动学习、挑战困难的态度、能力,这样的投入让幼儿们产生出震撼的感受和喜悦。

把轮胎变废为宝,发挥一物多玩的特点,这充分诠释了幼儿是在与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符合《指南》所提出的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这一原则。轮胎作为适宜的材料提供给幼儿,不仅锻炼幼儿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还锻炼了幼儿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交往能力,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创造的欲望。

篇3:换个角度看别样风景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换个角度看别样风景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园丁老师怀孕后有先兆性流产的迹象,故请假在家休息。出于关心与担忧,几天后,我拨打了丁老师的电话,询问起她在家休养的情况。闲聊之余,丁老师告诉我因为这几天未上班,班上的孩子便询问另一位老师她不上班的原因。由于该班孩子比较活泼好动,班级常规较不稳定,所以班级老师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看吧,你们调皮不听话,丁老师伤心地离开了。”一向比较感性的晓峰听闻此事,连续几天情绪低落.小家伙回家向奶奶倾诉了对丁老师的思念,整天吃不香、睡不安,嚷嚷着要丁老师回到小朋友的身边,并表示以后听老师的话再也不调皮了。为此,晓峰的奶奶特地打电话与丁老师沟通,得知此事,丁老师心中充满感动,职业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特地回班看望了孩子们,小家伙们这才如释重负,天真的笑容又回到他们的脸庞……

这件事给我深深的感触,班级老师无意中的'言语给孩子们的心灵披上了阴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妨将实情告诉孩子:丁老师有了小宝宝,你们很快要有小弟弟(小妹妹)了,让孩子从中分享老师的喜悦。也可趁此机会,告诉幼儿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而且怀孕期间不能生气,不然就不会有健康的宝宝,希望小朋友改掉大喊大叫的坏习惯,这样才能让丁老师的宝宝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慢慢长大。由此慢慢延伸“宝宝是怎样来的”“如何关心别人”“怎样做才能让丁老师快乐”等话题,这样巧妙地将问题抛给孩子思考,精彩对话定会绽放其间。如此既不让小朋友为老师的暂时离开伤心,又可在孩子的情感发展上重重地添上一笔。也许,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种别样的风景!

篇4:合作的快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合作的快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建构区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搭建活动大多是自己玩自己的。有的幼儿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像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家乡的小桥,赵俊喆小朋友虽然手里拿着积木,却在不断地观望其他小朋友,一会跑到毛毛前面看看,一会又跑到墨墨前面问问,总是在询问别人“你建的是什么呀? ”“请问我这个你需要不要? ”“你这块积木好像放的不对吧? ”喆喆在整个活动期间不是观望就是走来走去,因为三番两次的询问总是打断其他幼儿的活动,所也让别的小朋友觉得反感,而到头来自己的搭建活动也都是简单摆弄、浅尝辄止。

针对喆喆这样的幼儿较长时间在一个区域无所事事游走和单调重复动作的现象,我想到了创造合作机会让孩子们一起搭建的方法。自己像幼儿一样进入建构区,边玩边说“哎呀,我想试试看搭兴庆公园的小桥,当我说到这里时,有几个幼儿就被吸引了过来问我:“你想搭什么样的呢? ”“老师,我去过兴庆公园我看到过公园里那种小桥啊,”“看到孩子们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都有想搭建的欲望,于是我想通过引发讨论的方式对幼儿的合作方法进行指导。“孩子们,我太需要你们帮助我了,可是你们这么多人一起来会手忙脚乱的',我们一起设计一个方案好不好? ”就这样我们定好了主题和方案,因为有的幼儿经验少,一时不知所措,我们又一起讨论了大家各自擅长的事,制定了分工协作方案。有的孩子主动提出看图解,而平平时乱走乱跑的喆喆小朋友要主动搬运积木,剩下的孩子就负责搭建。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有事可做,在活动中变得积极主动。当凉亭搭好的时候,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合作游戏让他们感到愉悦和自豪。

通过体验合作可以让幼儿知道,原来几个人的游戏比一个人的游戏更有趣,只有让幼儿在合作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和愿望。

篇5: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孩子的快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孩子的快乐

这段时间,班里的孩子们玩起了“剪子、包袱、锤”的游戏,一遍一遍,乐此不疲。“剪子、包袱、锤,看看谁能赢?!”润泽出了包袱,浩然伸出了小剪刀,“咔嚓咔嚓,耶耶!”浩然的小手高高举过了头顶,两个孩子开心地笑了起来,孩子的快乐如此简单。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想起了我们的小时候。我们上幼儿园时条件不如现在,根本没有这么多玩具。但就是小时候那些简单的游戏让我们至今仍记忆犹新。“拾果果”“跳方格”“跳皮筋”,这些看起来很单调的游戏,带给我们许多的快乐。而今天的孩子拥有了太多的玩具,遥控汽车、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等,各种各样的玩具让孩子原本多彩的世界变得更加五彩缤纷。但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游戏仍然对孩子具有吸引力,就像班里最近盛行的“剪子、包袱、锤”,孩子们就玩得不亦乐乎。

事实上,孩子的快乐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游戏中的体验。只要能从游戏情境中体验某种乐趣,孩子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所以,最重要的并不是给孩予买多少玩具,而是陪着孩子一起玩。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也比较关注,但往往因为怕孩子在游戏中摔着、碰着而不敢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去玩。于是,孩子们常常只能一个人孤单地抱着自己的`玩具,没有同伴的游戏,孩子怎么能够获得快乐?杜威说过,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孩子的参与,再多的玩具也只是一种摆设。我们应该学会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借助玩具在同伴的共同游戏中获得自己的快乐体验。

就让孩子们尽情地玩吧!哪怕只是一些很简单的游戏,孩子们也能获得许多快乐!

篇6:快乐大舞台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快乐大舞台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看着区角里无人问津的瓶盖我一脸愁容,故意对着几个在跟前玩积塑的孩子说:“哎,我瓶盖五颜六色花花绿绿,设计师为我穿上那么漂亮的衣服,可是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我呢?”

“我喜欢你。”卢文静走过来说,

“我也喜欢你。”王子涵也走了过来,

“我们大家都喜欢你!”跟前的几个小朋友都围了过来。

“那你们想和我玩什么游戏呢?”我窃喜。

平时小脑瓜特别活跃的陈雨嘉又发挥了她的领导风范:

“咱们把它们按颜色分开吧,我喜欢红色的,我拿红的。”说着拿起小盒开始捡红色的瓶盖。其他小朋友一一效仿,区角里顿时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起来。

【老师要做参与者,而不是指挥者。对孩子们而言,游戏永远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孩子们对瓶盖逐渐产生了兴趣,但一成不变只能自取灭亡。我又开始了始作俑者的角色:

“涵涵转的瓶盖像只飞舞的蝴蝶。”

“大家快看,昊昊把瓶盖变成金字塔了!”……

这样在孩子们自己慢慢探索,老师适时引导下,孩子们又创造出许多新的玩法:叠瓶盖,弹瓶盖、投瓶盖、吹瓶盖、转瓶盖、拼瓶盖,玩的不亦乐乎。在玩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碰见一些挫折,比如叠瓶盖时瓶盖会倒塌,转瓶盖时受形状影响有的转不快等问题。

“昊昊怎么盖的`那么高,给大家传授一下经验。”

“你试试那个形状的,看转的快不快?”

【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交流、合作,慢慢在失败中累积经验,收获成功的快乐。】

通过不断增加的创新玩法,孩子们认识了瓶盖的 大小、形状、材质。然后再根据瓶盖的大小、形状、材质进行分类,根据大小进行排序。孩子们在拼一拼、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中不断获取新的经验,在经验指导下又发明新的玩法。

孩子们非常喜欢“为瓶盖找家”的游戏,他们在一堆瓶瓶盖盖中找到与瓶盖相匹配的瓶子,常常因找到搭配的完美无缺的瓶子与盖子高兴地欢呼雀跃。殊不知在不知不 觉中孩子们又了解了瓶口和盖子的特征;探索出盖紧瓶盖的方法;知道了瓶盖是密封瓶子用的。为了玩的更加尽兴,教师、幼儿、家长又都参与到收集各式带盖子的 瓶子队伍当中,我们的区角又更加丰富、充实起来。

【玩无止境,学无止境,让小小的瓶盖成为快乐的大舞台,让孩子们尽情演绎自己的世界。】

“咱们平时搜集了那么多的瓶盖,我真想把咱们的教室变成瓶盖的美丽世界。”我对孩子们的又一次挑衅开始了。

“你们可有什么好的想法、创意?”

“老师,上次我妈妈用瓶盖粘了一幅画很美,粘画行吗?”

“太行了,咱们给张可馨设计师鼓鼓掌。”随着掌声此起彼伏,用废瓶盖印画、做装饰品、做玩具、做象棋、做杯垫的创意接踵而来,一幅幅作品跃然眼前。当然家长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这正体现了我们师幼、幼幼、家幼、家园之间的成功合作。我们一幅幅杰作诞生了。

【将知识还原为行为,让孩子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挑战的事,做有思维参与的事,做到以学定教是我的最高追求。】

篇7: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们班级的地上铺着一块由几组英文字母拼成的泡沫地毯,在地毯上看书、玩积木还是摸爬滚打都十分舒服,小朋友们都很爱护地毯,从不穿鞋子踩上去,看到拼缝裂开或者有字母翘起来时都会主动去拼好。

一天游戏的时候,有人向我汇报,叶佳睿在拆地毯,我回头一看,地毯上的好多字母都已经被抠出来了,而且扔得到处都是。我正想制止他继续“破坏”地毯,与我搭班的老师却阻止了我,说:“等一等,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只见叶佳睿手里拿了一个字母“j”一会和“l”比一比,一会又和另一个“j”比比,最后把手中的“j”放在了地毯上另一个“j”的旁边。再看地毯上被抠出来的其他字母,它们也都是成双成对放在一起。呀!原来他在动脑筋,把一样的字母配对呢,我真是错怪他了。我走到叶佳睿的身边,他一看到我马上兴奋地指着字母告诉我:“老师,这个和这个是一样的!”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你真聪明,我们再来找找,还有什么是一样的。”很多小朋友也跟着我们一起找了起来,我没有给他们任何提示或要求,不一会儿小朋友们就把地毯上的字母和色块按颜色、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了分类或配对,有的小朋友还能简单地说出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分呢!

这次偶发的事件,让我学会了“等一等”。在这以后。当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和冲突时。我没有马上成为调解员,而是先“等一等”,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去解决矛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不是立刻成为救援者。而是先“等一等”,让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当孩子们提出疑问时,我不着急成为授业、解惑者。而是先“等一等”,让孩子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去发现。“等一等”让我学会了观察孩子,对他们的思维过程和个性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给孩子们有了更多思考与尝试的机会,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相应提高。

“等一等”虽然是个很小的动作。但要适时地做到却不容易。学会“等一等”,说不定在等待后,你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惊喜呢!

篇8: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今天刚来幼儿园不久,郭子仪小朋友就被妈妈抱着走进幼儿园,抱在怀里的郭子仪还在又哭又闹,他的妈妈嘴里不时说“不听话就让老师关小屋”。孩子听了她的话哭闹的更加厉害。

我赶紧走过去抱过孩子,询问孩子哭闹的原因。郭子仪的妈妈生气地对我说“早上不吃饭,我说不吃饭就让老师关小屋,他就开始又哭又闹”。我明白了孩子是怕自己在房子里。为了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我明确地告诉他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照顾小朋友,绝不会让小朋友自己呆在一间房子里。得到老师的承诺,郭子仪不再哭闹,和其他小朋友去玩了。

“关小屋”这件事我还从别的家长中听到,当时没有在意,通过今天郭子仪哭闹这件事情,使我明白必须要对孩子进行勇敢教育,让他们坦然对待困难,勇敢面对很多事情。同时还要和家长达成共识,希望家长平时不要恐吓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的性格。

“老师,天上飞来了什么?”

今天的风很大,天空中不时会有刮起的土和小草。从厕所回活动室的路上,郭海洋突然指着天空大声地喊起来:“快看哪,天上什么飞来了?”。我和小朋友都随着他指的的方向看去。只见从北方有一个很大的白色东西向南方飞来,随着那个白色东西越来越近,小朋友有的说是飞机,有的说是大鸟,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说是飞碟。白色的物体离我们很近了,终于看出了是一个很大的白色塑料布,小朋友们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回到活动室,很多孩子还在讨论着那个白色的塑料布。我见他们还对那块塑料布那么感兴趣,就问他们塑料布怎么会飞到天上去呢?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风大了就会吹起来,很大的风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甚至还会把大树房子吹到等很多危害;但小一点的风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例如发电,吹干衣服等。我又问孩子们塑料布和塑料袋飘在空中好不好?有的孩子说很好看,可有的孩子说不讲卫生。针对这些我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让他们懂得塑料袋旧电池等这些东西,对环境破坏非常严重,不能随便乱扔,看到垃圾要捡起来放到垃圾桶,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篇9: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女孩,她们生活在快乐的孩子之中,生活在追求新潮的现代节奏中,生活在充满朝气的阳光中。她们总希望把自己打份得漂漂亮亮的。幼儿园老师为了给自己增添一点“亮点”,喜欢佩带各种饰物:别致的戒指、高雅的项链、时尚的腰带、漂亮的胸针、可爱的发卡……这些装饰,为幼儿教师增添许多美丽,但“幼儿教师是否可以佩带饰物?”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许多争议。

我有几点感触谈一下: 1、保证幼儿的安全、健康。 2、从对孩子的良好影响。3、尽量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方面

以上就是我的3点个人感觉,希望跟大家共同讨论!谢谢

篇10: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一位美国幼儿教育学家说,美国幼稚园只训练孩子合群、适应环境,不教任何字。最主要的训练是手的动作,例如使用剪刀和笔等。日本学校至今仍沿用传统的算盘来进行计算教学,因为计算机无法使学生理解,得出与答案有关的基本运算过程,也就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算盘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它充分锻炼了手指。

手指的锻炼直接刺激大脑中央的手指运动区,间接引起其它运动区的兴奋和活跃。当手指锻炼得愈来愈灵巧时,头脑的思维也就会相应的更敏捷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智慧的工具和镜子,所以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恰恰是珠心算教学中的算盘能让儿童双手通过指尖训练,达到开发儿童的智力和潜能。

篇11: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例,往往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处变不惊,用机动、灵活的方法,及时地引导幼儿联想,巧妙地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如教师正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练习听信号走”,天上南飞的大雁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幼儿兴奋地议论着,对老师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教师可暂时中止活动,加入到幼儿行列中,同幼儿一起观察南飞的雁群,并引导幼儿说出雁群的队形,同时告诉幼儿雁群为什么要排成队飞,并告诉幼儿大雁纪律性很强。不能掉队等,还可以教给幼儿“候鸟啊、”南迁“等词汇,让幼儿了解大雁为什么要南迁等有趣的.现象。待雁群飞过,再灵活地组织幼儿活动,如向大雁学习,遵守纪律,听老师的信号走成雁群的队形或其它队形,这样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活动效果。

篇12: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要当一个好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成绩,能否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大学等等,而且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个性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的帮助他改掉缺点。

但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一些心理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孩子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更可怕的是,处处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赏识。家长用别的孩子作例子为自己孩子树立榜样,目的在于“激将”,殊不知,却易导致孩子自信心的丧失和崩溃,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篇1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一:孩子是我们的监督者

记得我第一次下幼儿园见习时……

早上,我起了个大早来到幼儿园,跟主班老师打过招呼后,便来到洗手间洗手,这时第一位到园的孩子也来到洗手间洗手,小女孩望着我叫“老师”。“哎”我心里高兴的应着。不一会儿小女孩突然瞪着我说:“邓老师昨天才说要节约水资源,洗手时不能开那么大的水,你还开那么大,哼!”我听完她的话后又惊又羞地冒一身冷汗。愣了一下后,我连忙整理一下脸部尴尬的表情。蹲下来对孩子说:“不好意思,我昨天没来听课,不过谢谢你告诉我,我以后一定注意的。你真聪明,老师说过的`话都记着呢!”这时小女孩高兴的对我说:“不用谢。”然后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真是深受教育啊……在幼儿园里你的一行一举都有这么多的孩子在监督着,可不容得有一丝的错误和马虎啊!

见习生活中,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

教育随笔二:不要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只可惜太多的家长却因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在有意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许多成长的机会,

比如,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孩子吃的橘子、鸡蛋、苹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为的是孩子吃起来容易,更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可是不知道这些父母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为孩子提供这些方便的同时,不仅剥夺了孩子亲手实践的机会,而且剥夺了孩子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甚至会因此养成孩子害怕挫折、不思进取的不良品性,从而耽误孩子的一生。

教育随笔三:多给孩子讲故事

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多3-6岁,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孩子多听故事,多说儿歌,多朗诵散文,将对孩子以后的口语表达、说话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龄不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听故事。

早上,孩子们到园的时间等等不一,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不让早到的孩子感到无事可干。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带或音乐磁带。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针对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将听故事这一环节穿插在午饭、睡觉前后和放学前,个多月下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孩子们在午饭期间边听故事,边做饭前的准备工作,一举多得。

孩子们从听的故事中学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规,自觉性提高了。

孩子们敢大胆举手讲话,并且口语表达能力大幅度提高。

讲故事有诸如以上的好处和功效。我们当老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篇14: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晨间活动以后,我组织幼儿收好活动材料,用琴声提醒幼儿回座位准备参加下面的活动。这时,我发现小歌一直弯着腰蹲在地上,还时不时地钻到桌子底下去,我一时并不明白她在做什么,便降低八度重新弹了一遍琴。小歌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就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走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说:“老师您看,我捡到了一些小棋子。”原来晨间活动时,有些小棋子滚到桌子底下去了,没有被捡回来,仔细的小歌发现了,便去捡拾。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了小歌,夸她爱护玩具,做事仔细、认真。没想到,这次教育效果出人意料地好。随后我还趁机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了各种玩具和材料的“家”,如,积木的“家”是黄色的正方形的小木盒,塑料雪花片的“家”是绿色的塑料筐,小动物的“家”是小房子形状的橱柜,碎纸屑的“家”是小纸盒,垃圾的“家”是绿色的垃圾桶,等等。这以后,凡有积木、图书、小瓶盖,甚至是一片小纸屑不小心掉在地上了,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把它捡起来,并把它送回“家”;不仅如此,家长们还告诉我,孩子在家里也愿意收拾自己的玩具了,而且还要求家长不乱放物品,帮助家长为各种物品设计专门存放的“家”。

我想,如果当初我对小歌拾到小棋子不加关注,现在也许不会有这么多的“小歌”出现了。

我们的工作繁琐,可谓千头万绪,因此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掉以轻心,或不屑一顾,或草率处理,然而在幼儿教育中,恰恰这些小事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这些小事很可能就是培养良好品质、习惯的教育契机。事实上,很多品质和习惯的培养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因此,我们要时时处处关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握住教育时机,因为小事也能做成大文章。

篇15: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一次,我在某幼儿园看到教师让幼儿用牙刷清洗石头,一开始,幼儿兴致勃勃地刷着石头,还讨论怎样才能把石头洗干净,但很快幼儿的注意力就分散了,不多久,他们便对这个活动失去了兴趣,去其他区域游戏了。当时我就在问自己,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幼儿能从中获得什么?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大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能让幼儿了解到石头的一些物理特性等,但如果认为这就是“活动的意义”,可能就失之肤浅了。

什么是活动的意义?对于幼儿而言,活动的意义应是指能让幼儿获得经验提升,或日获得关键经验。幼儿之所以很快对“清洗石头”这个活动失去兴趣,原因在于这个活动并不能让幼儿原有的经验得到提升或获得什么关键经验,如此,活动便失去了意义。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提供刷子、海绵、布、松果、贝壳、树枝等材料,就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比如,幼儿可以比较哪种工具适合清洗哪种物体,观察干、湿物体的区别,讨论物体的沉浮问题,等等。

判断活动有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幼儿在活动中能否获得高质量的经验,还必须看幼儿获得的经验的变化和发展情况,也就是经验的广度与深度问题。经验的广度指幼儿的经验在量上的增加,经验的深度则指幼儿能够把新旧经验相融合,内化新经验,使经验结构发生变化。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既要像网络那样相互牵连、向外扩展,又要像爬楼梯那样不断向上,同时还要像梯田那样具有层次性。总之,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具有立体感。

活动要有意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有意义。单独追求过程或者结果,都有可能让活动失去意义。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幼儿园里的一些活动把重点放在结果上,忽视过程,幼儿被填塞了许多他们并不理解的知识。例如,科学活动中,幼儿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解水的三种形态;美术活动中,幼儿看教师调配颜色,或机械地剪某种形状的纸片;语言活动中,幼儿不断重复学习某种句式或某些字词……这类活动因缺乏过程意识、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而对幼儿的发展缺乏意义。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另外一种现象,即不管活动的结果,为过程而过程,让过程成为了形式。例如,种植园地中,教师随意让幼儿用工具进行活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毫无目的地活动;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指挥下走马灯似的变换活动内容……有行动不一定就会有充满意义的结果,但有意义的结果一定是通过有价值的过程而得到的。要使活动有意义,就必须把知识还原到过程中,让幼儿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通过操作、探究、交往、体验等方式获得经验。例如,在“装米”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充分理解“圆锥形的工具往小口容器中装东西效率最高,也不会把东西洒在容器外面”的生活常识,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环节:首先,让幼儿用A4纸自由地往矿泉水瓶中装米,教师在旁边用相机记录幼儿的各种装法;接着,教师播放先前幼儿装米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哪些装法速度快、装得多;然后,幼儿按照讨论的方法来装米,教师继续观察、记录,并再次组织幼儿讨论,慢慢引导幼儿得出“把纸卷成圆锥状来装米效果最好”的结论;最后,幼儿又一次装米,检验刚才得出的结论。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把需要幼儿获得的经验还原到了过程中,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究、交往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活动目标得以自然实现,活动的意义自然生成。所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依然是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各种活动时的重要指针。

追求活动的意义,教师是重要的保障。在谈到瑞吉欧教育经验时,我们总会被他们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专业能力所折服。瑞吉欧的教师总是让幼儿在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实际上,我们也能够成为他们,只要我们多听、多看、多记录、多思考,成为日本幼教先驱仓桥物三先生所说的“非显性的存在”,善于与幼儿“周旋”,那么幼儿就可能在有价值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充满意义的结果。

篇16: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们班的安琪小朋友,他平时就喜欢动,上课无法安静地坐着,不是躺在地上就是歪在板凳旁边,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喜欢拿玩具玩,与小朋友说悄悄话。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不遵守场合纪律和秩序。这个问题让我感到很烦恼。

通过我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大班的孩子比小班的孩子好动,也许是小班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心里对老师有种恐惧感的原因吧,他们就比较听老师的话,不怎么动,但是大班的孩子是没有几个老实的,都比较喜欢好动,除了那几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之外。

我们班就孩子好“动”这个问题开了一个小小的家长会,我们请了一部分在学校里比较好动的孩子的家长来参加了这个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们老师专门对家长们介绍了一下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在这些孩子身上发现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让孩子们坐好认真听课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很长时间内无法安静地坐下,或者是在座位上歪歪斜斜扭来扭去的。再一个就是上课的时候总是拿些小玩具,做些小动作,或者是与旁边的同学说话。老师问的问题还没说完就忙着插嘴,吵吵闹闹,不能安静地玩玩具。在群体游戏中,不能认真遵守游戏秩序,总是抢着上场,不按顺序来。有时候还打扰别人做游戏。喜欢去欺负一些老实的小朋友,喜欢踩在板凳上跳来跳去的。

通过这次小小的家长会,我们班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比以前懂事多了,上课也变得认真听讲了。为此我特别和安琪的家长沟通了一下,通过家长和老师一起的努力,安琪小朋友比以前有纪律多了,上课的时候总是认真坐在板凳上把手背在后面认真听老师上课,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以前强多了,喜欢和小朋友一起交流。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很欣慰,这次小小的家长会真的很有收获。

篇17: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然后用大人的方式来处理,甚至于在孩子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都让我们放大后处理了。人们都说,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纯洁无暇的,世上的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用孩子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那么世界真是美好的!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思思和阳阳小朋友在追逐皮球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矛盾,结果碰在了一起,阳阳的鼻子被地擦破了一点皮。当时我的心里是又生气又紧张,分别将他们两个人训了一顿,并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玩,还打架?取消游戏资格,站在一边。

阳阳委屈地说:“我是和思思好好玩的,我们一起滚皮球,想看看谁跑得快,先抢到皮球。我们刚才都很快,同时抢到皮球的,因为皮球圆圆的,没抱住就摔倒了。”思思说:“对,都是那个地不好,硬硬的,把阳阳的鼻子都弄破了。”听到这里,我又觉得好笑了,是啊,孩子们并没因为鼻子的问题而不高兴,他们还沉浸在共同游戏的乐趣中,一起游戏所带来的乐趣远远大于鼻子被碰破这点儿小事;更何况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诸如此类的挫折的,俗语说;吃一鉴长一智。孩子们都这样想了,我干吗还要训他们呢?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诫他们,以后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怎样玩得更好,更快乐!

篇18: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一天上午,孩子们陆续在喝水、送水杯,这时,从教室前面传来“当当当”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原来是孙宇仑和马增凯一边喝水一边碰杯,他俩碰得正开心。旁边一些小朋友见他俩敲得好玩,也跟着相互碰杯,还有几名幼儿用水杯敲桌子玩。大热的天,小小的屋子被这乱糟糟的碰击声吵得更加燥热。于是,我大步走到孩子们身边,看到老师严肃的表情,他们停止了敲击,连忙低下头喝水。我一边看着孩子们喝水送水杯,一边思索着该如何解决刚才的问题,很快孩子们都喝完水坐回位子上。

接着,我用拟人的口吻说:“刚才小水杯悄悄地对我说,它今天非常不开心,小朋友都把它撞疼了。它想和那些爱护它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谁愿意做小水杯的好朋友?”孩子们高高地举起小手,我又问:“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这个朋友呀?”“轻轻拿,轻轻放。”“不碰撞水杯。”“两只手拿住水杯,不往地上掉。”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满意地点点头。我想,教师在面对和解决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时,一定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实施教育,避免说教,不仅易于幼儿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更好。

正当我为自己刚才巧妙的教育策略感到得意的时侯,我听到孙宇仑小声说:“小水杯一起唱歌为什么不开心呀?”难道是我错怪了孩子,是不是孩子们还有其他想法?此时,我意识到教育幼儿爱惜水杯、养成良好习惯是教师的教育目的,虽然自己没有指责幼儿,也采取了适宜幼儿理解的教育方式,但这并不代表孩子的意愿,自己还缺少倾听的教育环节,应该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我又问:“哪个小朋友还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孙宇仑说:“刘老师,我听到小水杯碰在一起,像小铃铛一样好听。”马增凯也紧跟着说:“对,对,我也很喜欢。”曹诗玉说:“我用手指弹它能发出小撞钟的声音。”……

其实,很多时候幼儿独特的、有创意的想法,常常不经意间就被我们忽略了。细想起来,在他们大胆、童真、稚气的想法背后,岂不隐藏着智慧的火花?就像今日,我差点错过孩子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乐器的新奇想法。或许,我们不能接受幼儿喝水时相互撞杯的行为,但是,若没有这个机会,他们怎会有若干个发现?怎会有音乐家们用厨房餐具、废旧物品演奏出的精彩?

身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发现他们富于创造性的想法,并适时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和支持。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的潜能得到开发。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条件,我提议在班中找一找,除了小水杯还有哪些物品也能做乐器,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这下孩子都积极地开始寻找,不一会儿,有的拿来饮料瓶,里面还放了几颗串珠,有的拿来积木、塑料玩具,有的找来纸盒、铁桶等等,每个幼儿都找到自己的“乐器”,而后大家一边敲打着自己的“乐器”,一边齐声唱起熟悉的歌曲。此时,我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教室里也回响着生活中最美妙的乐章。

由此我深深感悟到,成人眼中美好的事物,孩子不一定觉得美好,而成人觉得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也许就是宝。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千万不要用你的眼光来替孩子做决定,应该给孩子表达表现的机会,为孩子提供选择。这需要我们教师多一点爱心,多一些理解与接纳,多一些赏识,才能与幼儿共同碰撞出快乐的音符。

篇19: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俗话说“上战,不打无准备的仗”。其实上课也是如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孩子,了解孩子,吃透孩子,只有你实实在在懂得孩子才能知道他们会说什么,会对你的提问作出怎样的回答,这样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回应,最终使师幼互动更精彩。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对每一个提问进行多种的预设和回应,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抓住时机,展现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因为孩子是活的,教案是死的。这就需要教师学会聆听幼儿的每一个回答,在听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辨析,辨析哪些内容是应该回应的,哪些内容是可以不回应的,怎么回应。所以课堂教师真正地聆听幼儿,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判断,给予回应,机智的教学能让活动变得更加精彩。崔岚老师说:教师在教学中千万要真倾听,不能假倾听!

最后,勤于后续思考,加强积累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让这次的失败变成下次的成功。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课后的思考能让你变得更加进步,课后的思考能让你变得更加自信。吴佳瑛老师在每一次的活动后总是及时地进行反思,回想一下哪句话说对了,哪句话不应该这么说。我想吴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也正是因为她的执着与认真吧。因此教师要注重每一次的课后思考,久而久之你的教学活动会变得更加精彩,你的孩子会变得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