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人体的免疫防线》听课报告(精选7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人体的免疫防线》听课报告(精选7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体的免疫防线》听课报告,本文共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体的免疫防线》听课报告

篇1:《人体的免疫防线》听课报告

《人体的免疫防线》听课报告

听课过程: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10月30号有幸聆听了省基本功、省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江阴南菁初中xx老师的一节课―《人体的免疫防线》。虽然听课前,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也多次教授过本节内容,研究过教材、课标,也梳理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简要教学框架,即:

(1)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人类的生活环境存在着许多能够致病的生物,为什么人不会总是生病呢?

(2)模拟探究皮肤是――道保护屏障―引导学生用苹果设计实验;呈现教师预做实验的结果;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3)图文解释皮肤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原因,并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道防线的组成。

(4)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发炎引导学生理解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但是,听了xx老师的课后,不禁感叹:课还可以这样上,太有创意了!xx老师通过精心打磨的三颗“大珍珠”将本节课演绎成了一场饕餮盛宴。

第一颗:“猪皮阻挡墨汁”实验:学生动手做模拟实验,以此类比“人类皮肤抵御病原体”,进而推理人类皮肤的功能。

第二颗:乳酸菌接种鸡蛋实验:以兴趣小组提前做此实验的视频呈现。学生眼见为实,明白了鸡蛋的卵壳和卵壳膜也具备阻挡病原体入侵的作用。教师针对第三组实验结果质疑:去掉卵壳、卵壳膜的鸡蛋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很快变质,为什么?通过鸡蛋清中含溶菌酶的事实自然过渡到第二道防线。

第三颗:牛蛙白细胞吞噬黑墨水实验:教师团队做了预实验,即从牛蛙背部淋巴囊注射墨汁,4小时后抽血观察现象。监控数小时,终于拍摄到了白细胞吞噬墨汁的画面,以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此外,课上也让学生亲手制作血液装片,然后在数码显微镜下寻找白细胞吞噬墨汁的画面。

听课结果

学生参与“猪皮阻挡墨汁”实验的积极性很高,而且通过亲历实验,能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并以此推理出人类皮肤的功能。

为了让学生能成功制作血液装片,并在数码显微镜下找到白细胞吞噬墨汁的画面,学生实验前,教师给予了充分的指导:播放视频,展示教师团队的预实验;呈现显微镜下的`血液图片,指导学生辨认白细胞;播放制作血液临时装片的视频,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现场教授学生数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有了教师的充分指导,在实际操作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体验,心情很激动。

听课感受及建议

1、勇于突破教材,创设更真实的'情境

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中,教材选用的材料是苹果,因为果皮与人体的皮肤有相似的特征,可以由苹果皮的功能推理出人体皮肤的功能。但是,很显然,猪皮与人体的皮肤结构更接近,于是xx老师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佐证自己的想法,还找出临床上用猪皮给人植皮的新闻报道,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理解教师选择材料的初衷和理由。

2、勤于动手实验,提供更科学有力的资料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教师扪心自问:养过兔子吗?亲自调查过土壤里的小动物吗?抓过蝗虫吗?研究过长骨的结构吗?xx老师的团队,监控4小时,终于拍到了数码显微镜下牛蛙血液中吞噬细胞吞噬墨汁的场景。将视频加速后,播放给学生观看,这真是宝贵的科学的学习资料。教师还绘制了3只牛蛙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变化曲线,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领会第二道防线的功能。教师除了亲自做实验外,还应该带领学生动手做实验,真正在学生中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只有亲历实验,他们的印象才会更深刻,体验才会更真实,收获才会更丰富。

xx老师的这节课节奏紧凑,整堂课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干货满满,听后大开眼界。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了一点课堂生成性,比如,并没有让学生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而是直接呈现方案,由学生动手实施方案。xx老师在说课中也提到了这点,但是她认为,要想突出自己的亮点,内容或课堂设计上必然要有取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自己在教学上,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向更多优秀的同行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篇2:人体的免疫防线生物教案设计

人体的免疫防线生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理解免疫的生理功能。

⑵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对接种牛痘的发现史的学习,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接种牛痘的发现史体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⑴理解免疫的生理功能。

⑵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难点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四苗防“六病”表。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动物的行为

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3、通过对动物独特的行为的研究,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学习的兴趣、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物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

难点: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易错点:动物学习行为。

易混点: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易漏点:动物学习行为。

问题导学: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96页――p98社会行为上面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的学习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材料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呢?哪些是学习行为呢?

(5)、阅读材料中的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6)、在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的实验中的三个问题你能回答吗?赶快回答吧!加油!

2、请同学们阅读p97社会行为――p100完成以下问题。

(1)、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2)、特征:群体内有明显_____

成员间有明确_____

群体内有明显_____

(3)、群体信息交流:动物进行分工合作时利用___、___动作、_____传递信息。

(4)意义:利用_____

控制_____

拓展提升:

1、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类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形成

获得途径

适应特征

进化趋势

2、社会行为(1)、特点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

1.免疫分为哪两类?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师、生共同总结两者的区别(出示幻灯)。

师生总结: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抗原,而是对多种抗原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二、免疫的意义

提问:什么是免疫,免疫有什么功能?

学生阅读课本中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讲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卫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排斥和破坏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如病原体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多少年来,免疫的概念通常是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紧密相连的,因此,长期以来,免疫学在传染病的防治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控制以至消灭了某些传染病。例如1980年5月第33次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全世界已消灭天花。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飞跃发展,免疫的概念远远超出了抗感染的范畴,例如移植免疫、肿瘤免疫,而免疫学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出示思考题:

1.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

2.人体内的细胞在不断衰老、死亡、又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为什么人体内不觉得新细胞过剩或死细胞堆积呢?

3.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人体免疫功能表解。

人体免疫功能

出示板书:防御感染;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教师讲解: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有利;当这些功能异常时,可使人体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的免疫病理损伤、甚至死亡。例如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常被认为是老年人肿瘤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三、计划免疫

教师提问:同学们进行过预防接种吗?都注射过哪些预防针?

学生回答:乙肝疫苗、流脑疫苗。

教师引出计划免疫的概念(边讲边出示板书)。

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例如: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为控制和消除乙肝,国家卫生部决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接种对象:学龄前儿童和其他易感人群;接种剂量:10微克(μg)三针免疫接种。接种程序: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间隔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再间隔6个月接种三针。对其他儿童或成年人,接种第一针算起始时间。

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从刚出生即开始进行预防接种,例如:四苗防“六病”。

教师出示四苗防“六病”表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91年止,我国已实现以县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率达到85%。

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可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也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复习免疫的概念和功能,计划免疫的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学习免疫知识,了解自我保健道理,对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都具有重要作用。

五、课堂小结

一、免疫的意义

二、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可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也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业:完成强化训练上的相关练习

篇3:人体的免疫防线教学方案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2、举例说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描述计划免疫,列举计划免疫的实例,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难点重点: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计划免疫的意义。

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教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个性展示

导入流感期间为什么有的同学容易被传染,而有的不易被传染?这与什么有关?------人体的免疫功能

自主学习

提出疑问

1、P102分析与讨论中图中所示的人体结构在防御病原体入侵时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2、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两大部分?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4、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合作

探究

点拨

解疑上个学期我们好多同学都患过水痘,那这部分同学以后就不再得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3-104,思考一下问题。

(1)为什么患过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再次侵袭?

(2)患过水痘的同学对腮腺炎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3)人体的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组成及作用是什么

练习达标

1、凡是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A病原体B病毒C抗原D病菌

2、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红细胞B淋巴细胞C吞噬细胞D血小板

3、烧伤病人常用自身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A、神经血管不易接通B、外来皮肤相当于抗原

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D、会产生免疫反应

4、将他人的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一般不宜成活,这种免疫属于免疫。从现代免疫的概念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拓展提升根据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研究牲口炭疽病的实验,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免疫,其原理是。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羊体作为起作用,使体内产生的具有免疫力的物质,其化学成分是。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作业设计A、什么是计划免疫?

B、你打过预防针吗?举三个例子。

C、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两大部分?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更多生物教案,点击

篇4:初二生物人体的免疫防线教案设计

初二生物人体的免疫防线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理解免疫的生理功能。

⑵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对接种牛痘的发现史的学习,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接种牛痘的发现史体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⑴理解免疫的生理功能。

⑵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难点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四苗防“六病”表。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免疫分为哪两类?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师、生共同总结两者的区别(出示幻灯)。

师生总结: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抗原,而是对多种抗原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免疫的意义

提问:什么是免疫,免疫有什么功能?

学生阅读课本中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讲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卫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排斥和破坏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如病原体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多少年来,免疫的概念通常是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紧密相连的,因此,长期以来,免疫学在传染病的防治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控制以至消灭了某些传染病。例如1980年5月第33次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全世界已消灭天花。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飞跃发展,免疫的概念远远超出了抗感染的范畴,例如移植免疫、肿瘤免疫,而免疫学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出示思考题:

1.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

2.人体内的细胞在不断衰老、死亡、又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为什么人体内不觉得新细胞过剩或死细胞堆积呢?

3.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人体免疫功能表解。

人体免疫功能

出示板书:防御感染;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教师讲解: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有利;当这些功能异常时,可使人体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的免疫病理损伤、甚至死亡。例如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常被认为是老年人肿瘤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计划免疫

教师提问:同学们进行过预防接种吗?都注射过哪些预防针?

学生回答:乙肝疫苗、流脑疫苗。

教师引出计划免疫的概念(边讲边出示板书)。

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例如: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d 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为控制和消除乙肝,国家卫生部决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接种对象:学龄前儿童和其他易感人群;接种剂量:10微克(μg)三针免疫接种。接种程序: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间隔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再间隔6个月接种三针。对其他儿童或成年人,接种第一针算起始时间。

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从刚出生即开始进行预防接种,例如:四苗防“六病”。

教师出示四苗防“六病”表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91年止,我国已实现以县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率达到85%。

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可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也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复习免疫的概念和功能,计划免疫的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学习免疫知识,了解自我保健道理,对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都具有重要作用。

五、课堂小结

篇5: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人教版 高三)

作者:林黎华 作者单位:顺昌一中 简介:这是用武汉凡高公司“课件大师5.07”制作的课件。

课件画面优美,形象生动,使用方便,互动性强。

请解压后保存在d盘根目录下,否则将有些链接不上。使用最佳分辨率1024×768。

相关课件:

篇6:初二物理试题教案及答案之人体的免疫防线

初二物理试题教案及答案之人体的免疫防线

人体的免疫防线

课题人体的免疫防线主备人参与者

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教者

学习目标1、概述人体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2、举例说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描述计划免疫,列举计划免疫的实例,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难点重点: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计划免疫的意义。

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教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个性展示

导入流感期间为什么有的同学容易被传染,而有的不易被传染?这与什么有关?------人体的免疫功能

自主学习

提出疑问1、P102分析与讨论中图中所示的人体结构在防御病原体入侵时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2、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两大部分?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4、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合作

探究

点拨

解疑上个学期我们好多同学都患过水痘,那这部分同学以后就不再得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3-104,思考一下问题。

(1)为什么患过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再次侵袭?

(2)患过水痘的同学对腮腺炎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3)人体的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组成及作用是什么

练习达标1、凡是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A病原体B病毒C抗原D病菌

2、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红细胞B淋巴细胞C吞噬细胞D血小板

3、烧伤病人常用自身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A、神经血管不易接通B、外来皮肤相当于抗原

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D、会产生免疫反应

4、将他人的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一般不宜成活,这种免疫属于免疫。从现代免疫的概念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拓展提升根据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研究牲口炭疽病的实验,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免疫,其原理是。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羊体作为起作用,使体内产生的具有免疫力的物质,其化学成分是。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作业设计A、什么是计划免疫?

B、你打过预防针吗?举三个例子。

C、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两大部分?

篇7:八年级下《人体免疫防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人体免疫防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

⑵对于常规的切伤和划伤,应该进行清洗、消毒和包扎。

2、能力目标

⑴建立模型

⑵控制变量,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模拟实验体验人体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体验科学精神。

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学情分析

1、教学重点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实验的严密性和长期性。

2、教学难点

控制变量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分组(5~6人一组),在课余时间设计“苹果皮对病菌的侵入是否有保护作用”的实验方案。

2、实验材料:表皮完好的苹果、塑料带(保鲜袋)若干个,1个腐烂的苹果,75%的酒精,镊子,小刀或者牙签,标签,纸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

初步感受皮肤的保护作用

讲述白求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割伤了皮肤会导致感染,甚至于死亡?通过对白求恩大夫的故事的了解,初步感受完好皮肤的重要性。知识回顾

感性认识完好的皮肤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皮肤的构造的知识,从已知的知识中找到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出示布满细菌的手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今天我的手接触了哪些物品?”,使学生体验病原体的无所不在和皮肤保障的重要性回忆皮肤的构造,学生思考:从结构上看,皮肤具不具备保护功能?

观察布满细菌的手的图片,认识到病原体的无所不在和皮肤完好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是否能用科学实验来模拟探究皮肤在保护人体中的作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认识到鉴于此生物实验的特殊性,用直观的方法(划破皮肤)不现实,需要建立模型,找合适的、结构相似的实验材料(苹果等)

以教材提示为例,引导学生思考3个讨论题,以及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将各组材料密封保存,且保存在温暖、黑暗的地方?

2、如何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你还可以设计哪些其他的实验组?

3、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本组的实验目标,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步骤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指导实验步骤小组分工合作,实施实验步骤跟踪实验进程,记录每天实验结果关注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的情况跟踪实验进程,记录每天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结果指导每组学生代表书写实验报告,得出实验结论,并在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质疑其他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性汇报交流本小组的实验步骤和结论

结题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皮肤能象苹果皮一样保护人体

六、反思

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和其原因,自由叙述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

1、分析讨论

(1)腐烂物、果皮、酒精分别代表什么?分析:病原体、皮肤、杀菌物质

(2)1号苹果有什么用?(对照,从情感上体验科学实验精神)

出示幻灯片: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出示思考题:

1.人体完整的皮肤为什么有保护屏障作用?

2.感染后的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红肿?为什么有时又会自然痊愈?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第39页,了解人体的前两道防线。

与学生共同复习白细胞,引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可将侵入人体的.病菌吞噬、消灭,使炎症消失。师生共同总结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出示板书)

师、生共同总结前两道防线的共同点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菌、病毒起作用的,引出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出示思考题:

1.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什么组成?

2.人体免疫器官主要有哪些?免疫细胞主要指什么?

3.为什么患过天花的病人一般不再患天花?

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第三道防线。

教师提问思考题1

学生回答: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教师提问:人体免疫器官主要有哪些?

学生回答:胸腺、淋巴结、脾脏。

出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幻灯片,指示胸腺位置,并讲解胸腺是分化、输送淋巴细胞的器官,是中央淋巴器官,胸腺发育不全或先天性无胸腺症,由于免疫缺陷,常于新生儿期发生严重感染而夭亡。

教师提问:免疫细胞主要指什么?

学生回答:淋巴细胞。

教师讲解:淋巴器官对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而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基本单元。

以天花为例讲解免疫的原理,先完成板书第一步(边分析、边板书,板书分步完成)。

板书:

教师提问:什么叫抗原?什么叫抗体?

学生感性体会抗原、抗体的概念。

教师讲解:抗原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对人体有重要性的抗原为各种病原体、蛋白质毒素等。抗体是一种特殊蛋白质,与相应抗原在机体内结合后,可以被吞噬、排泄而将抗原清除或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

出示特异性免疫的动画和学生共同巩固抗原、抗体引出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教师出示问题:什么是特异性免疫?

学生回答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教师讲解:在天花流行时,得过天花的人几乎不再得天花,此人获得了对天花的特异性免疫,但对其它传染病如麻疹无免疫力。

教师边分析边完成上面板书第三步。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疾病作斗争,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获得免疫力。

(第三课时)

复习旧课:

1.免疫分为哪两类?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师、生共同总结两者的区别(出示幻灯)。

师生总结: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抗原,而是对多种抗原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免疫的意义

提问:什么是免疫,免疫有什么功能?

学生阅读课本中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讲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卫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排斥和破坏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如病原体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多少年来,免疫的概念通常是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紧密相连的,因此,长期以来,免疫学在传染病的防治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控制以至消灭了某些传染病。例如1980年5月第33次世界卫生大会庄严宣告:全世界已消灭天花。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飞跃发展,免疫的概念远远超出了抗感染的范畴,例如移植免疫、肿瘤免疫,而免疫学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出示思考题:

1.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

2.人体内的细胞在不断衰老、死亡、又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为什么人体内不觉得新细胞过剩或死细胞堆积呢?

3.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人体免疫功能表解。

人体免疫功能

出示板书:防御感染;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教师讲解: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有利;当这些功能异常时,可使人体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的免疫病理损伤、甚至死亡。例如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常被认为是老年人肿瘤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计划免疫

教师提问:同学们进行过预防接种吗?都注射过哪些预防针?

学生回答:乙肝疫苗、流脑疫苗。

教师引出计划免疫的概念(边讲边出示板书)。

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例如: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为控制和消除乙肝,国家卫生部决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接种对象:学龄前儿童和其他易感人群;接种剂量:10微克(μg)三针免疫接种。接种程序: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间隔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再间隔6个月接种三针。对其他儿童或成年人,接种第一针算起始时间。

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从刚出生即开始进行预防接种,例如:四苗防“六病”。

教师出示四苗防“六病”表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91年止,我国已实现以县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率达到85%。

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可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也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复习免疫的概念和功能,计划免疫的概念及目的和意义。学习免疫知识,了解自我保健道理,对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