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自信必修四作文(集锦29篇)
推荐文章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高一自信必修四作文(集锦29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高一自信必修四作文(集锦29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自信必修四作文,本文共2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一自信必修四作文
生命中有许多段路要独自去跋涉;生活中有许多事情要单独去面对。有太多的成长岁月会被痛苦和孤独所缠绕,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就需要我们满怀信心,勇
敢的面对。
升入高中已经一年半的时间,我始终无法忘记刚进入高中时的情景:做惯了温室里的花朵的我们,第一次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投入到炽热的阳光下,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寒冷的冬天少了母亲细心的呵护,病魔缠身没了父亲粗糙的抚摸。曾经在那个漆黑的夜晚独自一个人流泪到深夜,含着泪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梦里又看到了那些疼我爱我的熟悉的脸庞。
迎着黎明的曙光,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前一天那个伤心的夜晚已经使我明白:我并不孤单——父母的心已经随着我的脚步,来到了我的身旁,无论我走多远,都少不了他们的疼爱和关怀。于是,从那一刻起,自信的种子撒入我心底,随着它的萌芽,我独自挑起了那份承载着父母的嘱托与希望,自己的誓言与理想的沉重的担子;随着它的生长,我学会了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寻找迷失的自己,发掘生命的潜能。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它就像一台永不停息的发动机,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自信中充满了机遇,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勇气,充满了不断的探索。但自信并不是空想,不能简单的说:“我相信我能行!”而不付诸实际行动。理想的实现需要满怀信心,也需要契而不舍的努力。
面对失败,面对挫折,我满怀信心。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挫折是走向成功的脚步,我信!所以我就踏着失败与挫折为我铺就的那条走向成功的道路,勇敢的面对,勇敢的向前。
面对嘲笑,面对误解,我满怀信心。嘴长在别人脸上,而路在自己脚下,这是我始终坚信的真理。于是我就背着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至理名言,带着理想,不懈的努力。
自信,很平凡,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拥有。它总是隐藏在某个被你遗忘的角落,等待着你去掌握。
自信,又很伟大,因为它一旦被掌握就会铸就出一条走向成功的辉煌之路!
我的自信已被我掌握在手中,你的自信也正在等你去掌握。
请记住我的话:把握自信,才能走向成功!
篇2:英语高一必修四作文
Nature is the mother of mankind. We get almost everything from her. We live on natural food. We make clothes from natural materials. And we build our houses of stone and wood.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man has destroyed the balance of nature. Water, air and soil have been badly polluted. Some kinds of animals and plants have died out completely. As a result, man is being punished by nature. Many people suffer a lot from all kinds of diseases caused by pollution. We should treat nature well and she will look after us.
英语高一必修四作文
篇3:英语高一必修四作文
Do you know what mottos are?They are things people say that have a special meaning.I have a super motto and it works like magic.My motto is “Just do your best.”
I say it all the time.My motto guides me everyday.It's very helpful to me.It helps me face challenges and takes away my wories.It makes me feel stronger,too.For example,I was sick on a day that I had an important test.I was very nervous and afraid,so I told myself,“Just do your best.”Then I tried my best.I gave it one hundred percent and I did a great job.
篇4:高一必修四语文作文
珍惜时间,旧话重提。
有一段时间,总会思考时间到底是什么?却始终没有答案。好像时间是长生不老的`,一直不断地延续着,永不停歇。在时间的对映下,人类的生命总是那么不值一提:眨眼间,转瞬即逝!而时间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始终是同一个速度,不断的延续。
有时又觉得时间是生命的产物,人可以控制时间的快慢,但是却只能控制一半,时间总是会在你想要停留时,瞬间划过;总是在你想快点进行时,慢若蜗牛。就像调皮的小孩子一样,总是和你对着干,把你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始终对它无可奈何。“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和“度日如年”都清晰的表达了时间的诡异多变!
时间又像一个经历万世春秋的老人,总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提醒你要懂得珍惜时间,比如快乐往往会很“短”;但又会在你不珍惜时间时帮你把时间的流速变慢,比如无聊之时,时间又会变的很“慢”。在最正确的时间告诉你世间最真的真理!让你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老天真的很老,人老成精,狡猾得不得了!他给每个人的时间看似各不相等,仔细想想却又相等的找不到一丝差距。人生就像一个历练场,到你取得真经的时候,就会收回生命,就像我们是犯过错误的小孩子一样,为了让我们改正错误,认识到错误,就把我们流放到人间,但是又怕我们有心理负担,就抹去了我们前生的记忆。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坏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错,反而错上加错!
努力运用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创造更多的幸福,遇到病痛挫折,就把病痛挫折当成历练,努力生活,帮助他人,有限的是时间,无限的是幸福。瞬间的幸福更甚千年的等待,因为,瞬间即是永恒。
篇5:高一必修四语文作文
让我用尽我有限的时光,来拥抱那无尽的岁月。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时间一去不回,我们步步向前,无法回头。转眼,我也二八年华,在这个年纪,说成功太早,谈梦想太晚。可能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想要不一样的青春。我们想要轰轰烈烈的闯荡,想要用热情的怀抱,拥抱这世间万物。
这春去秋来,大雁南归又回来,白云苍狗,万物浩荡,却唯独没有我,而我,却拥抱着这世界。
我是个被世界遗弃的人,也是被世界宠爱的人。感谢这三年的匆匆岁月,让我明白这世间所有的爱。我热爱这所学校的一花一木,这个地方,充斥着我们青春的记忆,这个地方,还有老师未讲完的一道道题,还有一封封未写完的情书。
借我这世间所有勇敢;借我温柔让我呐喊;借我从头再来的勇气;借我悲怆的呼喊。算了,热烈盈眶才是的告别。
这里的每一朵花,都盛开着;每一棵树,都挺立着;每一个人,都欢笑着。这样的地方,我待了三年,又怎是说再见就可以再见的?梦想遥不可及,转眼却要各奔东西。
亲爱的老师啊,这道题您可以在讲一遍吗;亲爱的班长啊,班里的纪律你可以在管一下吗;亲爱的同桌啊,你给我讲的段子还可以再说一遍吗;亲爱的食堂大妈啊,这道菜你可以再做一遍吗?让我们再把这些事情重新做一遍好吗,就做一遍。
这里的每个人,我都忘不了啊;这里的每件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啊!你在这里哭过,也在这里笑过,你记得这里,却怕忘了这里。
三年也好,十年也罢,终究都是过去了。
过去的追不回来,不如就让我们再约个时间吧,约好一起再见,约好一起相逢。就让这岁月啊,就让他看看,看看我们多年以后又是怎样的光景。故友重逢,再见恩师,故土重逢,何其美哉。这酒水洒了满满一桌,再多的怀念明天醒来都会过去,就这样吧,再相逢日,不醉不归。
半杯薄酒,从此陌路江湖里;一句再见,山南水北再相逢。
篇6: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作文
想成为一个微生物,在茫茫的大海上顺水飘荡,不需自己的努力就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思想会告诉我们这样是一件痛有无尽从事的事物,可事实总是不那么如意,成为了微生物表示着我不可能有了需求。别人打你也不会有想法,别人骂你也不会有意见,就连别人不给重要的尊严你都不会在意,说不定可悲的你还会笑出来,以为别人在夸你,作为人类来说,这样其实也满好的,没有了作为人的烦恼,没有了作为人开心,更加没有了人类的思想。
假如我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我的学习会不会轻松些?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了。需要我们动脑筋,勤思考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在学校学习的我们,要接纳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脑子的使用率越来越大,我们所要面临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假如没有了思想。这些问题都消失了。没有思想的学习是轻松的。
假如是我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我的友谊会不会更上一层楼?我一直盼望有一个将心比心,不求回报的朋友。有这样的朋友,我不需要在他们面前拘束什么。有这样的朋友,不管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在一起总会感到很温暖,因为我们彼此将心比心,彼此珍惜对方。我盼望着这个“假如”的到来。没有思想的友谊是快乐的。
假如我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我的生活会不会更加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但又有多少人是幸福的呢?我要的幸福很简单,我只愿我能和家人有着简简单单的幸福,过着能满足自己的生活,我不敢奢望太多。因为我知道,奢望的越多,失去的会越多。也许,这是难以理解的。没有思想的生活是幸福的。
我想成为这种愚笨的事物,或许我的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假如没有思想。
篇7: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作文
汪兆铭在逃离南京后,辗转日本、香港,终于在上海当上了汉奸。从此遗臭万年。
这些年来,一些挺迂的人一直认为汪精卫是认识错误,即“曲线救国”,待他看来,中国打不赢日本,抵抗必然亡国,与其垂死挣扎,不如直接投降了好,减少中国的损失。于是他放弃了抵抗,投向了日寇。
坦然之,我不否认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汉奸,是与他认识有关的。没有人愿意当汉奸,他想成为一个济世的英雄,未料,却成了英雄的反面,人类的败类。然而,我认为汪误入歧途源于贪梦。
汪的早年,英俊多才,素有“民国美男子”之称,于南洋宣传革命,与华侨之女沈璧君相遇。此时的汪未有多念,恪守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迂腐和节操。沈对汪一见钟情,资助汪革命经费,体贴而疯狂的追求汪,于是两人共结连理。从此汪无论选择那一条路,沈绝对站在他的身边。有妻如此,夫复何求?然而,假如沈对汪在他将走向歧途时,多进忠爱正确之言,汪也许名垂青史。
汪暗杀载沣,为中国革命开路。被捕,已有慷慨就义之心。“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这首汪的诗传诵当时,现实其无比壮志。遗憾,清廷对革命党宽大处理,致使汪未成烈士,无罪释放。出狱后,汪名声如日中天,直逼孙中山,黄兴,进了权力中心。
孙中山逝世后,按理汪接任,不料蒋通过一系列手段上台,待汪从苏联回至南京,国民党内已无他一席之地。于是汪在南示之上的武汉再立一政权,自立主席,成为自造领袖。他有一个成为政治一把手的渴望。
七七事变,蒋以大局为重,任汪为行政院院长,汪成为党内二号人物,似乎成全了他的领袖梦,从此宁汉合流,天下乐幸。可怕的是,汪不甘寂寞,他要不断折腾自己以显其重要。
我想那一天,汪是这么想的:中国打不过日本,我投降未必是坏事,可能会救中国,我也会成为英雄;我投降真的成了坏事,伤天害理,伤残中国人民,可中间必打不败日本,等中国全部被日本征服,一改史书,我则是一个英雄。我成了一把手,我永远不会输。
其实,汪判断无误,只是造化弄人,美国人、苏联人也卷入了这场战争,使得汪计划破产。可能他考虑到了所有,只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不是你的,你终得不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作文
篇8:高一必修四期末英语作文
Today, I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acher to investigate around the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first came to the park, they saw there is rubbish everywhere. My eyes have an aunt, she sat on the bench, eating melon seeds, also threw the sunflower seeds are all over the floor. I have seen very angry, I go to aunt ZuQuan. But she has a pair of claptrap, on high. I saw a cleaner in cleaning, but the speed of people around the rubbish much faster than they clean.
And I went to the park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river, see plastic bags floating on the water, biscuits, bags... There are a few small fish's body even, sending out the thick disgusting smell.
I went to the vegetable market, see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rotten vegetables leaf, fruit, and poultry feathers and viscera, so dirty ground let my feet wouldn't hurt a fly. Oh dear! Too bad! I stepped on a banana skin and wrestling, pants are wet! I quickly get up, hurriedly escape.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terrible, if he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protect, we human beings will not survive. Let's act together,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tart from the “I”.
篇9:高一必修四期末英语作文
good morning, my admirable professors and my dear fellows. it’s my great honor to be her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all of you. my name is __ing heng and i’m in my eighteen years old. i come from__iamen, which is a famous and beautiful city. i strongly suggest you visiting there and i can be your guide if it’s convenient.
after three years’ hard work, i am so e__cited that i am finally enrolled by my dreaming school,sichuanuniversityand be one of you. i am outgoing and i have many interests, such as playing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swimming, but i am only good at basketball. i hope we can always play together in the ne__t four years.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my favorite subject and i am sure that it’s also a promising area in the future, 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our society. i am glad to be a classmate of you and i hope we can study and make progress together in the future. i greatly e__pect my life to be with you in the coming four years.
篇10:高一语文必修四作文训练
高一语文必修四作文训练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万物各有各的长处,相反,亦也有不足之处。所以,扬长避短是通向成功的秘诀。陈省身的“别的什么都不会,只好做数学”和黄永玉的“别的什么都不会只好作画”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扬长避短,可以使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独特的秘诀;扬长避短,可以使我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得到难以忘怀的经历;扬长避短,可以使我们在黑暗中找到前方明亮的'路。扬长避短,是我们通向成功的秘诀。
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懂得发挥自身优势的人才。
聋哑人邰丽华,她听不见任何声音,更别说听到美妙的音乐了。但是,她却能把舞蹈的精华展示给台下的千千万万个观众,这是为什么呢?这正是因为她懂得扬长避短。她发挥自己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在无声的世界中跳出了柔和、婀娜多姿的舞蹈——《雀之舞》和《千手观音》。这就是她扬长避短取得成功的见证。
本来平凡甚至可能不为人知的她,因为懂得发挥自己对音乐有独特见解的优势而一举成名,取得人生的辉煌和成就。所以,扬长避短是通向成功的秘诀。
有一个的了自闭症的孩子,他的爸爸妈妈对他失去了信心,把他送到了疗养院。他刚开始很不安,渐渐地,他找到了自己的优势——画画。从此,他学会了安静,总是拿起画笔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都画下来,于是,就有了“涂鸦”这个名词。后来,他的亲人又回到了他的身边,而他的画也越来越来有名。他,最终从自闭中走了出来。
或许这是孩子本身就有的天赋,但若不是他懂得发挥自身的长处,又怎能从自闭中走出来呢?又怎么会成功?所以,扬长避短是通向成功的秘诀。
对于我们来说,扬长避短确实对我们有益。而我们只有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得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把握自己的每一个闪光点,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信,扬长避短就是通向成功的秘诀!
篇11: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作文
诗仙李白风流倜傥,把酒而歌:”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实际上表达出一种乐观处世的态度,是对生命的升华。
保持乐观的心态,是战胜困难的必备素质,是永葆青春的良药!
“骑行者”,是近二三年的新热词,骑行者的足迹遍布整个中国。骑行去西藏游历的居多,当别人问及他们探险的过程时,他们总是呵呵一笑,然后再娓娓道来,按他们的说法就是:如果没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那么就有可能在旅途中消失。
骑行者的话让人震撼,的确,若旅途中没有保持乐观心态的话,那么也就没有骑行时战胜困难的精彩了。其实,在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呢,面对生活的困难时,若多一点乐观,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
冰心曾说:“生命中需要更多的云翳,来造成美丽的黄昏”,作家史铁生,其一生经历可谓坎坷多舛,但他本人却十分乐观;有一次老友来拜访他,此时的史铁生已是重病在床,行动十分不便,但他却坚持和友人谈笑风生地下了几盘棋,还和老友的孙女玩“跳豆豆”游戏,老友惊讶于他的心态,史铁生解释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史铁生的话让老友为之佩服,后来老友在记事录中写到:“史铁生是个真正超脱的人,乐观是他的良药。”
史铁生折了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摆渡自己,他的著作中多表达出乐观向上的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史铁生在他最后的生命里,用乐观造就了美丽的黄昏。
无论是骑行者还是史铁生,他们都是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他们在用乐观行着生命的意义,一帆风顺的人生是没有的,十有-不如意倒是常有;但是,正如诗人雪莱所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所以,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谱一曲生命的颂歌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乐观是诗人的浪漫,乐观是苦海的方舟,乐观是永葆青春活力的良药!
时刻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去面对未来。带着乐观,走起!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作文3
在我爷爷的书柜里放着很多书,有人生哲理的,有百科小知识的,有生活小窍门的,还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如,《简?爱》、《水浒传》,简直一个装着无穷奥秘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我无聊的时候总是打开这扇通往知识海洋的大门,在里面尽情的邀游。
有一次,我无意间发现一本杂志中的—页被减去了一小块。我好奇地问爷爷这是为什么,爷爷笑了笑,说:“我在这里面看到了一篇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写得很好,就剪下来贴到我的本子上了。”说完,就拿来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让我要仔细的阅读。在这本包罗万象的笔记本,贴满了从报上杂志上剪下来的小块块,也有些是手抄上去的,好多原来贴的纸都已乏黄,—看就知道这本笔记已有几十年了,可内容真是丰富极了!有教育类的,有人生哲理的,有生活小窍门的,甚至还有经典谜语呢。这本笔记本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真是棒极了!
看完这本笔记本我很惊讶。我的爷爷是一位知识丰富的中学教师,而且现在年过60岁了,为什么还要花很多时间,来摘录和剪贴文章呢?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我想起了爷爷的一句话:“我虽然是一位中学老师,但是我的知识在无穷的知识的海洋里,根本不算什么,说不定连一千万分之一都没有。一个人,即使他一生都在读书,都在不断的学习,我们只能说他比别人厉害。因为‘学无止境’。”
没错学习应该是这样。不能因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某个阶段而自我满足,应该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学无止境”。上语文课时,学—个优美的句子,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享受它。把它作为一个艺术品来细细享受。就像品尝一道美味的菜肴。而记住它,应该成为在享受句子的魅力之过程中的自然发生的结果。决不能囫囵吞枣。
看着这厚厚的本子,我终于明白为何爷爷在我心中总是如此优秀,为何爷爷生活得总是如此坦然踏实,只因爷爷热爱生活而拥有了—颗善良而奉献的心。因为热爱生活,所以他处处留心美好的东西;因为热爱生活,所以他用这些美好的东西不断改善自己的人生态度。
我们要做一个和爷爷一样的人,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要热爱生活,感受到生活的意义,生活的快乐。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篇12:高一语文必修四期末考试作文
他们总是这样对我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们的痛,那些刻在生命里的疤痕,也许在多年之后的某一天,会成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骄傲!”--题记
也许生活并不是一场剧,人们总在平和地演绎着各自的苍翠年华。它也不仅仅是一本书,颠沛流离后,只会觉得一眼万年。这些都说不清楚,因为真正的生活,要比它们复杂多了。从来就没有一味地失去的人。其实,我们一直都是在患得患失。上帝从来就是一个再精明不过的商人,往往在他赋予你一份成功的时候,他就早已让你付出数倍于收获的努力了。
听到过《法国》这部书的创作轶事吗?我可是对这则轶事感受颇深。
此书几乎耗尽了作者卡莱尔半生的心血。法国是一部冗长而复杂的历史,要把它文学性地创作出来,可以想象到这有多么难。然而书成之即,在他朋友家里,一位女佣人居然把它当作废纸扔进炉膛,付之一炬。年迈的卡莱尔为这份书稿几乎奔走一生。他颤抖着身子哭了:“上帝啊,为什么?为什么?”老境颓唐的卡莱尔把自己锁进屋子。然而三天之后,他竟然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准备即时开始重写这本书。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翻找,用自己的残年余力来重写这本巨著,似乎是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然而,他做到了。“这就像是我小学的作文,老师读了你的文字,对你说,孩子,不行,你还得重写一遍!”卡莱尔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史学巨著---《法国》。
一直都感动着卡莱尔的这份感动,尤其是对卡莱尔执着精神的感动。这些又似乎离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太远了。拿我来说吧,我又觉得是多么地不切实际。但是人与人心灵地碰撞,实际上是没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的。
挫折是懦弱的人所惧怕的字眼,他们不断地迎接,那么成功也会走远,勇者之所以是勇者,只是因为他投上了上帝均分给每一个人的筹码---勇气。
从古至今,那句话仍然长传不衰。人常道,吃一堑长一智。很多事情我们记得最深刻的或许不是预示着成功的喜悦,而是挫折给我们的那道刻骨铭心的伤疤。这会是我们千金不易的财富。以后的日子,会时刻教会我们更多的东西,从而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收获。
黎明破晓,让我们一起迎接那些困难吧,怀着感恩的心,面对所有的挫折。相信我!你会看到挫折之后的美丽。
篇13:高一必修四的英语作文
Three attributes can help people in their studies. First,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important for building a sound character. If you arent responsible, youll postpone your assignments or devote too little time to your schoolwork.
Second, in school lif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re valuable. Friends can bring you happiness and laughter. In addition, you can discuss problems and pursue knowledge with them.
Last,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constructive philosophy of life. If you are defeated, dont be disappointed. Try to face your life and your studies with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If you can work toward these goals, youll become a well-rounded and versatile student instead of being a bookworm.
篇14:高一必修四语文关于时间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时间观念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晚上看小说看到睡着是家常便饭,常常误了很多该做的事情。再不然就是每次爸爸都要大吼大叫,我才会去睡觉,总是漫不经心的'跟爸爸说:“再看一页就好!”其实,我已经看五页了,不知不觉中我浪费掉自己该休息、该睡眠的宝贵时光了。
虽说我有时会看书看过头,但大部份我都会很遵守时,有一次我跟小陈约在我们常去的游泳池,本来我们是约三点,但迷糊的我记成3:20,还好我我是个不愿意让人多等我的人,我总会提早到达,所以很幸运的没有迟到。
我也懂得怎么好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和怎么样有效率“利用”时间。我订了两张计划表,星期一和五一张,二三四一张,因为星期一和五不用上补习班,而二、三、四要上补习班。透过这些表格,我很清楚自己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可以复习功课或是看我最爱的课外读物了。
时间操控在自己的手里,我一定要自动自发的控制自己看书的时间,改变自己!
篇15:高一语文必修四单元作文
拥有四个孩子的家庭主妇,每天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锲而不舍的他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门罗的人生经历或许能告诉我们,严于律己是一种智慧。
严于律己,从字面上看不过就是对自己严加管理或约束。看这四个字的内涵却远不止如此。严于律己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原则,更是在人生中历练而成的一种精神境界。一天对自己要求严格,或许不算什么难事。但倘若日日皆然,那么许多人便会认为这是困住自己的枷锁。能坚持践行下去的人,便也寥寥无几了。而严于律己。恰恰是处于浮躁时代中大多数人所缺失的。
一个人而言,严于律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目标,实现向理想的奋进。正如门罗所言,为自己制定计划,强迫自己完成。让自己遵守所有的好习惯。这其实是一种保护自我,塑造一个强大的自我的方式。试问如一个生活规律,每一天都活得目标明确的人和一个对自己毫无要求。得过且过的人写在人生更具有价值?答案不言而喻。当然,这里所说的严于律己,并不意味着将所有目标都强加到自己身上。这只会使自己超负荷,反而与初衷背道而驰了。
苏轼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认为这坚韧不拔之志,也包括严于律己,严于律己,不仅需要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和清楚的认知。更需要有人长期坚持的坚韧意志。
而对于社会而言,倘若人人都能严于律己。高铁霸座的现象并不会发生,取而代之的是人人礼让的和谐景象。疫苗造假也不会成为人们的心头噩梦。用药安全问题这片笼罩在人们上空的乌云随之消散是欺骗宝的惨剧,再也不会出现。人与人之间温情相待。一个人的力量,纵然渺小,但若乘以14亿汇聚在一起的力量,便组足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一大步。每个人都能做到严于律己,社会的道德水准,便能产生一个层次。届时,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自豪地说,这时代,因为我而变得更好。
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于律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相信你的严于律己终能擎起光明。
篇16: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作文
俗话说得好,没规矩不成方圆。日常生活随处必须标准。大家遵守纪律,日常生活才会出现纪律,不然便会乱成一锅粥。标准是时刻提示大家留意自身的一言一行。
世界杯赛便是从一开始的粗暴错乱到现在的遵循纪律,和睦,公平公正,必须得益于标准,要是没有标准,便会导致错乱,有可能会摆脱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和睦关联,制订有关标准,还提升球类运动的观赏价值也推动了赛事的公平合理,促使赛事顺利开展。
有的人很有可能会感觉遵守纪律要一直墨守陈规地感觉好烦,很不自由,换一个层面去想,如果不遵守纪律了,社会发展便会很错乱,打架斗殴行凶会经常会出现。社会发展还会继续像如今那麼稳定吗?自然是不容易的。世界杯赛也是这般,没有标准就难以开展下来的,再再加各国语言不一样,沟通交流中存有着阻碍,如果没了标准,那么就真乱了套了。标准尽管限定着大家,可是换一个层面去思索,实际上它在大家日常生活只充分发挥了非常大的功效。
日常生活之中实际上有很多事例,不单是只在球类运动里能反映出去。就如平常大家都是做的排长队买饭了,如果我们不遵守纪律,随意排队,便会造成他人的损害,朋友之间的友情。反过来,如果我们遵循了标准,好好地排长队,就不容易导致错乱。另外,也会防止许多多余的不便,这也就跟世界杯赛足球比赛相近了,大家都遵循世界杯赛的标准,才能够使赛事顺利开展下来。
世界杯赛足球比赛的标准持续去健全,持续去又话升级足球运动员们就持续去遵循新标准,融入新标准标准人非常好的管束住自身,这就是在其中一个拼搏精神——标准精神实质,遵守纪律是每一位选手来源于是全球的老百姓都必须的,搞好的一件事,那就是以便社会发展的和睦稳定。以便各种各样事的顺利开展,没了标准,大家按自身意向办事。相互之间中间打打闹闹,你退我嚷,到处都是争执的响声。那样的全球,我敢确信也不会喜爱的,那就是一副令人厌烦的丑恶嘴脸,想起来就恐怖。
无规定不成方圆,不但是体育文化行业在各行各业上都是一样的标准,针对我们都是很重要的。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作文5
自古以来,规矩一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小到家规,大到国家法律法规,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所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不会有现如今的井然有序的人类社会。
规矩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中国上下几千年,儒学在其他的学派中脱颖而出,成为统治者所推崇的。其中荀子认为性本恶,但人们不善的行为可以用礼乐教育来进行约束,从而使其向善,这就必定要制定规矩。这个规矩一直持续到当今社会,成了法律,有了它,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法律越详细越完整,人民也会更加安分。一个强国的人民必定是行为举止规范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规矩便是成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完成这部作品不仅仅因为他观察敏锐,而更因为他有自己的规矩:自己懂得知识可以大方的展示出来,不懂或卫生如研究的东西也能直说,也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真知啊。规矩可以成为你成功的助推器,一个有规矩的人往往离成功只差一步,这也就是规矩的魅力。
当然,规矩不仅仅局限于人类社会,自然界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规矩。万物发展的过程,动植物之间的食物链,正是一种规矩,如果一个动物没有天敌那么他们将泛滥的繁衍后代,这就会破坏自然界的生物链,甚至会影响人类正产生活,由此观之,规矩无处不在。
遵守规矩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方面。都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而现如今有许许多多的人以身试法,毫无法律观念,不遵守规矩,势必会导致一些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法律的制定就是为了防止这些事发生,法律就是人们的道德底线,一个连法律都轻视的的人那就是毫无道德可言,这不仅会受法律制裁,更会被道德所谴责。只有每个人都遵守法律法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安定。所以,遵守规则是多么的重要。
仰观宇宙长天,俯察万物众生,规矩无处不在,于有形无形中,圈定着一切。它在预防并化解着矛盾,同时也滋生着矛盾。于是,宇宙社会历史人生无不如此,在前进中矛盾,在矛盾中前进。我们只有去遵守规则才能使社会更加安定。反之,不遵守规矩的人将失去尊严,失去安全,甚至失去生命。
篇17:高一数学必修四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必修四学习方法
(1)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最关键!
高数必修四知识点比较零碎但又重要,涉及概念多、公式多、推理多,所以第一步必须要扎实基础,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划重点、记笔记,课后及时温习知识点、做习题!
记住这本内容主要就是三角函数,余弦、正弦两角和差换算公式、正切、余切换算公式,能把这些掌握了,数4几乎全懂了,所以,基础知识点你必须加强记忆,多做题!
(2)会学习,知重点,掌其道,拿高分!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必须掌握,每年高考都会考,这里主要记五点: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尤其奇偶性、单调性是重中之重!
这一块如果自己听不懂,一定要多跟同学交流,多请教老师,甚至你可以进行专题突破练习,只要做题多了,才会把知识点变成自己的!
(3)重点知识点,要加强突破!
向量是高数必修四最难的了,并且每年高考涉及向量的题就有2~4道,都是和其它知识点串联出题的!所以既然是最难,又是常考的题,那么学生们一定要特别注重,把向量知识完全吃透,加强向量知识点专题的训练,达到会一道题型会百道题!
推荐方法:专题突破,此方法可用在所有学科,即是某一类型题或某一章节题不会,加强此题的.重点攻破,效果很好,现在参考书特别多,如果不会,就买参考书进行专题突破。
(4)信心、信心、信心,学习一定要有信心!
高中,科目较多,压力大,并且学生处于青春最敏感时期,所以想要拿高分,想要考理想大学,你必须有信心,有信心去面对所有的压力,此时心态最重要;不论成绩是好是坏,一定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篇18:高一英语必修四课件
高一英语必修四课件
I.单元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Skill Goals
Talk about body languag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actise talking about prohibition & warning as well as obligation
Learn to use the -ing form as the Attribute &Adverbial
Learn to write a diary that showing the observation of how body language helps in communication
II. 目标语言
功能句式 Talk about body language
What is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What do you think “body language” means?
How can you tell if someone is sad or happy even if they do not speak?
How can you communicate a feeling to someone who does not speak your language?
Why do we need to study body language?
Talk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at do British people often do when they meet strangers?
What do French people often do when they meet people they know?
Why should we be careful about our own body language?
Why is it important to watch others as well as listen to them?
词汇
1. 四会词汇
Represent, association, canteen, dormitory, flight, curious, approach, major, misunderstand, dash, adult, crossroad
2. 认读词汇
unspoken,, Jordan
3. 词组
be likely to, in general, not all, turn one’s back to, lose face
语法 4. 重点词汇
represent, introduce, approach, touch, express, nod, avoid, misunderstand, punish, general, curious, similar, expression, agreement, gesture, action
The -ing form as the attribute && adverbial
Finding out in the reading text sentences with present participle(s) used as the attribute or adverbial.
1. The -ing form as the attribute
They are visitors coming from several other countries, ...
His nose touches Mr. Cook’s moving hand, ...
This is an exciting experience for you, ...
2. The -ing form as the adverbial
... so you stand watching and listening.
Four people enter looking around in a curious way.
You see her step back appearing surprised, and take a few steps away from Mr. Garcia.
The visitor from Japan comes in smiling at the same time as George Cook from Canada.
Ⅲ. 教材分析和教材重组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Body Language——“体态语”为中心话题,具体涉及什么是“体态语”,如何理解“体态语”,以及“体态语”的跨文化性等。本单元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也都是围绕“体态语”这一中心话题设计的,旨在通过单元教学,用听、说、读、写、做(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体态语”在交际中的作用和意义,使学生明确“体态语”在人类交际中的重要性,了解“体态语”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际中的多样性;使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交往中尽量减少或避免运用“体态语”时可能产生的误解,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
1.1 WARMING UP 以列表对比(填充及增补)的形式,并通过WARMING UP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声语言与“体态语”的对应关系,了解语言意义与行为意义(“体态语”)在交际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听、说、做(即表演“体态语”的动作)中能够增进对语言交际的感性认识,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上升到对语言交际的理性认识打下基础。
1.2 PRE-READING 通过提供三个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体态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我们所学习的“语言”的目的、形式、功能。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生活的实际,提高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留心社会、关注生活的洞察力,为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作好准备。
1.3 READING 是一篇介绍性(记叙文)体裁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体态语”的异同,为学生提供了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体态语”及其在交际中的异同和影响的具体例证。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在语言交际中所遇到的实际例子来进一步理解“交际,毫无问题可言吗?”这一主题。
1.4 COMPREHENDING 包括八个问题(前5个旨在检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细节的理解,6~7旨在引导学生对“体态语”的意义及文化差异的`思考,第8个检查学生能否通过细节进行推理判断),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六个角色对待男女不同性别所使用的“体态语”异同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自我或小组讨论后的)归纳,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体态语”在不同语言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和意义。
1.5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分词汇和语法两部分。词汇部分由“本单元重点词汇英文释义”,“词语填空”和“词性变换”三项内容构成,语法部分由两大方面组成:一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在课文中寻找相关语法的句子并按其语法功能分类,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该语法项目的练习让学生进行操练。整个项目通过三个练习和一个游戏,以及语法结构讲练,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词汇(尤其是课文中的黑体字),学习“现在分词”结构用作定语和状语,并通过操练,以收到“学以致用”、“熟练生巧”的效果。
1.6 USING LANGUAGE 通过增加阅读篇目“Showing Our Feelings”来拓展学生在“体态语”方面的知识视野,并通过“True” or “False”判断练习和问题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态语”对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了解对方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体态语”,并在日常交际中“听其言”(Listen to them)、“观其行”(Watch them)。此外,该部分还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和语言交际项目。
1.7 SUMMING UP 师生从话题、词汇和结构三个方面来共同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语言及语法项目,总结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1.8 LEARNING TIPS 建议学生关注实用交际技巧,学会“体态语”;建议学生在看英语电影时或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谈时,观察对方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观察对方的“言”、“行”,进而形成有效的口笔头语言及“体态语”的交际能力。
2. 教材重组
2.1 听力:Using language中的Listening, Workbook中的Listening和Listening Task这三部分的任务及话题较为接近,将这三个部分整合在一起上一堂听力课。
2.2 口语:Warming up, Using language中的Reading and Talking, Speaking和Workbook中的Talking,Speaking Task以及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4, “Play a game in group of four”均紧扣本单元话题,同时涉及到本单元的功能句,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说”(用英语发出与“体态语”相关的指令)与“做”(用“体态语”表达指令)结合来进行口语训练,这将是一节生动有趣的口语课。
2.3 精读:把Pre-reading,Reading和Comprehending三部分整合为一节阅读课。
2.4 泛读:把Using Language中的Reading和Workbook中的Reading Task整合为一节拓展学生视野的泛读课。
2.5 语言学习:深入处理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Workbook中的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和Using Structures。重点学习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中“-ing (现在分词)”在句中做定语和状语的用法。
2.6 语言运用:处理Using Language中的Reading and Writing和Workbook中的Writing Task。指导学生写一篇有关“The Body Language I Know”短文,反映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情况,及所造成的理解上的困难、障碍甚至误解等。
3. 课型设计与课时分配
1st period Speaking
2nd period Reading (I)
3rd period Reading(II)
4th period Language Study
5th period Listening
6th period Writing
Ⅳ. 分课时教案
The First Period Speaking
Teaching goals 教学目标
1. Target Language目标语言
a. 重点词汇和短语
misunderstand, similar, facial, expression, agreement, yawn, chest, gesture, adult, punish
b. 重点句型或交际用语
Act out the following meanings, please.
Please guess what I mean.
Please show the actions, using body language.
Now it is your turn to show the action / gesture.
Please use either spoken words or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your ideas.
Please use both spoken words and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your ideas.
2. Ability goals能力目标
a. Enabl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what a certain gesture of the body language means in a given situation.
b. Enable the students to act out some meanings, requirements, requests or situations give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 Enabl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meanings given in body language.
3. Learning ability goals 学能目标
a.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body language when needed.
b.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others when body language is being used.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a.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understand body language us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r cultures as well as in different occasions.
b.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use body language in the most appropriate occasion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教学难点
a. Enable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so that little or no misunderstanding may occur.
b.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at there is both positive body language and negative body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a. 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and group work.
b. Acting out by imitation, mime or with gestures and body movement.
Teaching aids教具准备
A computer, a projector and some pictures.
Teaching procedures & ways教学过程与方式
Step I Lead-in
The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on screen. These pictures are from the Evening Party Celebrating the coming Lunar New Year of the Rooster of .
Ss: Yes, Thousands of Hands Kwan-yin.
T: But do you know who she is? Yes, she was the leading dancer of the program. Her name is Tai Lihua(邰丽华). She is called a Fairy of Peach blossom(桃花仙子) by people. You know she is a deaf girl, but she is a wise, diligent, charming and energetic girl. She studied very hard and got two degrees of bachelors in university. She was famous as an artist for her wonderful performance. She is deaf and dumb. But how did she get that great achievement and became a successful person? She loves life very much. We should learn from her spirit. Besides her hard working, body 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her life. We are all healthy people, sometimes we can use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ourselves. So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learning body languages.
Step II Introduction
T: Now let’s do some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ctivities together, I hope you will enjoy them and have fun as well.
Touch your head / face / eyes / nose / mouth / ears / cheeks / forehead / shoulders / stomach / legs / feet / toes ...
Shake your head / arm / hand ...
Wave your arm / hand ...
Open your eyes / arms /mouth ...
Close your eyes / mouth ...
Twist your wrist / waist.
Cross your arms / fingers.
Nod your head. Bow your head.
Make a face to each other.
Bend / cry / shout / scream / smile / laugh ...
T: All right. Now let’s do them a little bit difficult. Let’s play a game together. Those who fail to follow the rule of the game will be dropped out. The game is: “Simon says”. For example, if I say “Simon says, touch your head”, then you touch your head. If not, you shouldn’t touch your head but remain still. Clear? Ready? Now let’s start.
3 or 5 minutes for the game.
T: Ok. It’s time to take up the lesson.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following gestures:
Gesture Action Meaning
A handshake You are welcome.
A clap of hand Come on; be cheerful.
A V-shape of the fore-finger and middle finger May you succeed!
Or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success!
A half-closed hand with thumb down I am not in favor of your idea or I’ll have to refuse you.
A wrinkling of the brow in thought or displeasure or a scowl She is worried.
Tears coming out of his eyes. He is very sad.
All smiles on her face She is very happy.
Waving their hands They are waving goodbye to people around.
A hand stretched out forward with strength He is stopping a tank.
People jump with their both hands stretched open in the air. They are cheering for the victory.
T: What are the actions of the above gestures? What do they mean?
S4: The first gesture is a handshake, which means “You’re welcome”.
S5: The second is a handclap, which means “Come on” or “Be cheerful” or something like that.
S6: The third one is a V-shaped posture of the first finger and the middle finger, which suggests a wish for the other or others to succeed.
S7: The fourth is a half-closed hand with the thumb down. It means the one who gives this gesture is against the other’s idea or simply refuses the request.
S8: The fifth is a worried look of a woman. She wrinkles her brows or frowns. It also seems that she scowls. It shows that she is worried or sad. In other words, she is unhappy.
S9: The sixth is a man shedding tears. Tears were running down his cheeks. He is very sad for losing his relatives or sad for his failure.
S10: The seventh is a smiling face. It is easy to see that she is very happy.
S11: The eighth is a gesture of waving hands. They are waving goodbye to people who are around to see them off.
S12: The ninth is a hand stretched out forward with great strength. The boy is trying to stop a tank from entering into his homeland.
S13: The tenth is hands stretched out upward. They are all very cheerful. They are wild with joy; maybe they have just won a game. So we can see that they are cheering for their victory.
T: You have all done a good job. So you see that there are many cases or situations in which body language can convey meanings as well as spoken or written languages.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it, let’s come to Unit 4 Body Language.
Step Ⅲ Practice
T: Look at Page 25.
What are these people communicating?
Step Ⅳ Time for Fun
T: Now let’s play a game in groups of four. One thinks of a situation and asks the others to show some actions using body language. When the one chooses the action that is most likely, it is his or her turn to think of some other situation for the others to show the actions so that the game may go on for a few rounds. Clear?
Ss: Yes. That’s funny!
T: Try to make the situations as interesting and enjoyable as you can. And show the situation as lively as possible. Besides, make sure that everyone has a turn.
Ss: All right.
S1: What are you likely to do if it rains?
(Actions) S2: reads a book;
S3: puts on a raincoat;
S4: cleans the house.
S1: Ok. I think S3 seems the most likely, so it is his turn.
S3: What are you likely to do if the river floods?
(Actions) S1: runs away as fast as he can;
S2: helps the younger or elder to escape as soon as possible;
S4: climbs on to a tree.
S3: Ok. I think S2 seems the most likely, so it is her turn.
S2: What are you likely to do if the house catches fire?
(Actions) S1: fetches some water;
S3: tries to put it out with blooms;
S4: runs away as quickly as he can.
S2: Ok. I think S4 seems the most likely, so it is his turn.
S4: What are you likely to do if you meet with a fierce dog?
(Actions) S1: remains where he is and bends down, looking at the dog;
S3: tries to scare it away with small stones;
S4: runs away as quickly as possible.
S2: Ok. I think S1 seems the most likely, so we all have done a good job.
T: Yes. 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Now, one more group.
Step V Role Play (Speaking task on P67)
T: Now, there’s still a little time left. Let’s come to Speaking Task on Page 67.
Homework
1. Team work: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body language.
2. Go over the Reading:
篇19: 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自主学习的这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写的《花未眠》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自读。
2、点拨:文章由一偶然的发现――海棠花未眠,联想开来,引发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由于花未眠,作者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们感受美的能力需要艺术品作为启迪,艺术美让人们更好地领略社会的真实美;发现美还得需要一定的条件。
文章形散神聚,画家雷诺阿的话、罗丹和玛伊约尔的作品、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真正黄昏的天空等内容都是由“花未眠”引发的对艺术的感悟。
三、重点提示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1、如何理解“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海棠花怒放,作者从中感受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自己的生命意识受到了强烈震撼,他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有多少艰难困苦,都要努力地做下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美丽,所以,他说“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2、如何理解“一朵花也是好的”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从文中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句和文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句,结合起来看,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说的,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3、文章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怎样理解?
结合上下文,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并注意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与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至此,作者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他的意图是: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4、为什么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点拨:海棠花怒放,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生命,全部的美,当然是美丽的,给人以美感;但花之盛放,也就意味着它的衰落、凋零,再加上川端康成深受日本传统美学中哀婉、幽玄、虚幻因素的影响,并且他的性格又有些忧郁,所以他认为盛放的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四、深入了解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186月14日生于大坂,19X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生平
川端康成2岁丧父,3岁丧母,7岁祖母亡,15岁时祖父亡,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19X年9月,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打开了他走上文坛的大门。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同年10月,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X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进入30年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由于在创作方面不断取得成果,川端在战后获得了多种荣誉头衔和奖金奖章。19X年10月,瑞典决定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表彰他以卓越的感受和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精髓。19X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他的工室里用煤气自杀。
创作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入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
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招魂节一景》、《伊豆的舞女》、《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
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作者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如《舞姬》、《名人》和《古都》等堪称代表。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从《千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
他的创作,从艺术表现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并且也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
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相继写出两篇纯属模仿式的小说――《针与玻璃与雾》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不满足于单纯模仿,不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决心另辟新径。所谓新径,就是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道路。经过长期探索,他在这条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篇20:《琵琶行》教案高一必修四
《琵琶行》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二诗段,以串讲为主。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示:字词正音: 湓pén(江名)贾gǔ(商人) 思sì(名词,思绪)嘈cáo(声音粗重) 舫fǎng(船) 虾蟆hámó钿dià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篦bì(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呕哑ōuyā(象声词,乐声嘈杂) 嘲哳zhāo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提示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三、词的相关知识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四、课文分析鉴赏 元和十年(9),予左迁(10)九江郡(11)司马(1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13), 降职为秋天(我)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14)。问其人,本长安 倡女(15), 邻船的人 那琴声地发出京城乐曲的声调原来是 歌女 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16),年长色衰,委身(1)为贾人(2)妇。遂 过 向乐师年龄增长,容颜衰老 嫁给 作妻子(我)就 命酒(3),使快(4)弹数曲。曲罢悯然(5), 自叙少小 叫(手下人)摆酒 畅快 弹奏几支曲子弹完(她现出)忧郁的样子述说年轻 时欢乐事,今漂沦(6)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7)二年, 事情漂泊沦落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辗转迁徙各地京官外调(已有) 恬然(8)自安,感(于)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 自己觉得安然 (却)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才觉得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因此写了 长句(9),歌(10)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11),命(12)曰《琵琶行》。 (这首)七言诗作歌 并送(给)他共字命名叫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浔阳江头(13)夜送客,枫叶荻(14)花秋瑟瑟。 晚上,在边 秋风下, 响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 主人(16)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 无管弦(17)。 白居易 陪 走上酒杯 (却)没有(助兴的)音乐 醉不成欢惨(18)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酒)欢乐悲伤分别(看到江面)月影映在江里 分析: 主人下马与客在船是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 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形象说明诗人此时的哀愁就象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象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然听到面(飘来) 琴声 回去(也)出发 分析: 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寻声暗(19)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20)。 顺着轻声询问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20)重开宴。 把船移近那船她上菜拿回盏新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声声(她)才(走)(却)还着遮住半边脸 分析: 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 转轴拨弦(22)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动琴动琴(调音)三声两声没弹奏(就)含深 弦弦掩抑(23)声声思(24),似诉平生不得志。 (一)低沉抑郁(的乐声)(一)愁思好倾一能 低眉信手(25)续续(26)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着头随连续拨伤心的事情 分析: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 轻拢慢捻抹复挑,(27) 初为《霓裳(1)》后《六么(2)》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先弹奏 弹奏 分析: 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 大弦(3)嘈嘈(4)如急雨,小弦(5)切切(6)如私语。 粗如同(降临的)急雨细在低声私语 分析: 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嘈嘈、切切,象声词,采用对比手法。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7) 交错间杂弹奏(好象) 在 里 分析: 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8), 幽咽(9)泉流冰下难(10)。 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宛转流利像冰下泉水幽幽咽咽冷涩艰难 分析: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幽咽,见杜甫《石壕吏》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是诗人想象中听到的声音。其特点: 如泣如咽,似断似续。 冰泉冷涩弦凝绝(11),凝绝不通声暂歇。 像冰下的泉流寒冷滞涩,弦声渐缓似要断绝凝结不通弦声暂时停歇 分析: 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另一种产生这时琴 分析: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12) 突然破裂溅射爆发齐鸣 分析: 形容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当心画,(13)四弦一声(14)如裂帛。 乐曲终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划一下四根琴弦响象撕裂绸帛 画通划 分析: 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第二层: 弹奏琵琶的过程。(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船静悄悄话声只看见一轮秋月淡白 分析: 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 听众的反映。 为什么演奏完毕,要添上这两句? 1、为了突出音乐效果。 悄无言比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或喝彩声更好,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反应,在大段的直接描写之后,续以这两句精练而意味深长的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 2、为了深化诗歌的意境。 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总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两句诗里,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融为一体,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第 二 课 时 一、课前背诵引入 二、课文鉴赏分析 1、听读课文 2、分析课文 沉吟(15)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16)。 片刻把拨子放插琴弦之中理现出正容 第一层: 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17)下住。 说(她)子居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1)第一部。 成弹奏名字列在 最前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2) 妒。 一曲弹完使琵琶名手叹服上妆后常常美貌歌伎嫉妒 五陵年少(3) 争缠头(4),一曲红绡不知数。(5) 京城富篇21:《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高一必修四)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通过本文的学习,认识到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思想和势力对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摧残和破坏而酿成的悲剧及其社会意义。同时也了解并感受一下青年男女为了争取美好的爱情和婚姻所做的努力和斗争。结合现代的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爱情和婚姻观。
3、学习欧洲戏剧的代表作品,通过莎士比亚这个剧本领会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重点:理解剧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感悟和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二、教学设想:
本文的欣赏重点是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把握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经典爱情,是青油孤灯下的泛黄的线装书,它需要读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经典爱情,是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它忠贞的`泪水足可以哭倒长城;经典爱情,是王宝钏寒窑中的爝火,它虔诚的热力足以消融武夫的铁石心肠;经典爱情,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饮鸩而亡,同栖一穴魂灵的矢心不二,之死蘼它;经典爱情,是哭瞎眼睛的阿炳的二泉映月;也是简爱对罗彻斯特远隔千里的呼唤…………经典爱情在追求的过程中透出美丽,它使“等待”比“获得”更具魅力。经典爱情的琴弦上常常谱满离恨曲,经典爱情的花笺上每每写满断肠诗。
杨永慧
篇22:《蜀道难》教案高一必修四
《蜀道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达。 教学重点 指导诵读、指导学生欣赏散文化诗句。 教学难点 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学生朗读,指出作者。 …… 李白 2.回忆李白诗中的一些名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简介李白。 ……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4.教师补充: “诗仙”来历,源自他写《蜀道难》。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他的命运开始于漫游,也结束于漫游。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 不甘趋炎附势,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蜀道难》写于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见到了《蜀道难》,赞叹不已,连连称赞说“谪仙呀谪仙!” 后人就开始称李白为“诗仙”。 纵观李白的诗歌创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夸张,使诗歌气势磅礴,后人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关于这点我们已经在已经学过的诗句中感悟到,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蜀道难》,再来感受他这种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济世救民”的思想。 ――板书:蜀道难 李白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先让一个同学朗读。 …… 教师指导以下几点。 1.正音。给下列词语注音并注意写法。 噫吁健yīxūxī鱼凫fú石栈 zhàn猿猱náo萦岩峦yíng扪参ménshēn 抚膺yīng f岩chán 飞湍 tuān喧Yhuī凋朱颜diāof崖pīng 崔嵬cuīwíi 咨嗟zījiē 2.再请一个同学朗读。 …… 从李白豪迈磅礴的写作气势上看,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 文章主要是运用多种手法,从多个角度突出蜀道的难,这个“难”指行走艰难,出入不便,应该在诗句中已经反复表达出了作者着这“难”的感叹,大家说,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之情? …… ①噫吁剑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3.指导朗读。 这三句话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蜀道之难的感叹之情。但是这三次感叹对蜀道艰难的表达角度(特点)却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 第一句感叹蜀道的“高危”,在全诗的开头,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也领起下面四句神话传说。所以要读得很有声势,特别是“噫吁唏”三个感叹词重叠,更加重的惊异之感,所以要读得高亢。 教师读: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学生读(反复读):…… 第二句感叹蜀道的“惊险”。“使人听此凋朱颜”,听了这些内容后,不禁使人红润的容颜都为之凋伤憔损,它总结前面7句,要读得慢而伤感,要低调。 教师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f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学生反复读:…… 特别是:尚不得、愁攀援、何盘盘、坐长叹、何时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第三句感叹蜀道的“凶险”。它总结了上面8句,要读得缓慢、深沉,读出感叹来。 教师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Y,f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学生读:…… 4.听课文录音朗读。 …… 5.学生齐读。 三.小结。 诗人袭用乐府古题,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 诗人表面写了蜀道的艰难,其实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诗风气势磅礴,风格豪放,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朗读时应读出这样的气势。 第二课时 主要是对诗歌内容进行赏析,并体会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夸张渲染等恣肆的手法。同时感悟诗歌寓意。 一. 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初步感受李白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等手法描述了蜀道之难,感悟了诗人一叹三咏(又称反复)的艺术手法。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大家来看,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 ①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惊险”,不可轻易前往;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诗人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发展和创新。 二.探索作者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接下来我们来探索作者这种独特的“大气”。 1.我们先看第一节(朗读):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节里,诗人主要是运用丰富的想象,突出蜀道的“高危”。那么,他又是怎样进行想象的呢? ……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两个神话传说写出了蜀道悠远的历史和神奇的来历。写出历史上蜀道的不可逾越。 2.再看第二节(朗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f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一节里,诗人虚实相映,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以及感觉突出了蜀道的`惊险。那么诗人又是用什么有映衬?摹写了怎样的神情、动作和感觉? ……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摹写感觉: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3.再看第三节(朗读):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Y,f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一节中作者再运用了夸张和联想,突出了蜀道的凶险。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夸张和联想呢? ……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运用联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极言蜀道的凶险。 4.学生朗读,再体会李白这种恣肆汪洋的写法。 …… 5.教师小结: 李白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他或夸张或想象,虚虚实实,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这就是李白,一个“大气”的李白! 三.简单探索诗歌的寓意。 结合之前讲过的背景: 李白怀着“济世救民”的远大抱负应召来到长安,可是唐玄宗却只给了他一个闲职。李白的满腔报复顷刻化为乌有。于是有了这篇创作。所以,文章多少总要寄托当时的一点心情:或失落,或困惑,或担忧。你能找得出这样的诗句么? …… 1.诗人描写了这个险象环生的蜀道,本身就有寄寓。暗示社会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 2.第二节中作者来到蜀道时的感触:悲鸟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等就有寄寓。暗示自己当时失落,悲观的心情。 3.“问君西游何时还”“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暗示自己对长安官场的恐惧,既想入仕,以实现“济世救民”的理想,又担心官场险恶,不能功成身退篇23: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汝”你
1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二、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
5.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
6.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9.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5.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7.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指灾祸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后一年。
三、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9)别其官署常惠等别:使……分开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雨。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四、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单于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⑥乃
(1)见犯乃死,重负国乃:副词,才
(2)恐汉袭之,乃曰乃:副词,于是、就
五、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5)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④省略句
(1)后随浞野侯没湖中
(2)单于子弟发兵于战
(3)使牧羝
(4)会缑(gōu)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5)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语文阅读有答题模板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④人物:以……的活动来
阅读现代文答题模式
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
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
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
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
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
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
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
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
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
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
篇24: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教学目标
1.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篇25: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
3.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2.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
【教具】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毛泽东诗词导入。
二、屈原及相关简介
结合注释了解屈原,由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屈原作品
2.关于楚辞
三、结合背景知识释题
“离骚”二字,古来数种解释:
1.司马迁:遭受忧患的意思。“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班固亦同)
2.王逸:离别的忧愁。“离,别也。骚,愁也。”
——因司马迁距屈原年代未久,故司马迁的说法最可信。
另外还有认为“离骚”二字当释为“牢骚”的。
又有认为《离骚》和《劳商》“同实而异名”,是楚地歌曲名称。(游国恩)。
还有以离骚为“排解忧愁”之意。(钱钟书)
四、诵读
1.播放录音范读,正音;
2.学生朗读,要求:
把握诗的节奏:《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体味诗的情感:朗读时还要把握每一节的主旨,一节一节地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离骚》知识点梳理:(多媒体展示,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疏通句子)
1.重点词语2.通假字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古今异义的词6.句式7.难句翻译
六、阅读理解
1.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明确: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2.了解“香草美人”的象征方法
香草、美人是《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美人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美人香草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生动。
七、总结
屈原是我国文学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以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楚辞影响深远,只有《诗经》可与之相比。《诗经》和《楚辞》所开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二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的作家所继承和发扬。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说:《离骚》“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对《离骚》予以高度评价:“惊采绝艳,难于并能。”
八、布置作业
1.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
2.你最喜爱哪些诗句?在这些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
3.《离骚》是“楚辞”的代表,读了课文你能否概括“楚辞”的体裁特点?它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篇26: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本诗形象、抒情的语言,把握这首诗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体会诗作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及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领会作者追求美好爱情的执着而纯洁的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诗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把握诗中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以及诗歌每节的关系;
2、教学难点:画面感与抒情性的结合;正确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西方一般在什么地方举行婚礼?——教堂
由谁来主持婚礼呢?——神父、牧师
新郎新娘站在神父面前,让众人见证他们爱的誓言,有谁知道这段誓言是怎么说的?(神父会问他们什么?)
“你是否愿意娶这为小姐为妻,按照圣经的教训与她同住,在神面前和她结为一体,爱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她,像爱自己一样,不论她生病或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她,直到她离开世界?”
这时新娘会怎么回答?——“我愿意。”
我相信无论是谁在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那三个字。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愿意是急流》是一封热恋中的男子写给未婚妻的告白情书。
这封情书的作者还有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诗《自由与爱情》,大家能背给老师听听吗?“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大家知道这位作者是谁了吗?对了,他就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板书: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献给未婚妻森德莱·尤丽娅)
二、作者简介
裴多菲(1823——1849)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从小过着困苦的生活,做过演员,当过兵。最后在与沙俄战斗的战场上为国牺牲,年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短暂的一生共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9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
在匈牙利文学发展,裴多菲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奠定了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基石,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文学的战斗传统,被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三、写作背景
那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首诗呢?这里面有一个关于冲破世俗束缚的爱情故事。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而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感情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情诗,如《致尤丽娅》《你爱的是春天》《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等,这些抒情诗中的珍品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阻拦,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我愿意是急流》,就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爱情的深情表达.
四、分析诗歌
给大家2分钟时间自己默读(学生自读,并带着问题思考)
品读第1节
1、学生朗读第1节,要求读出感情。(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点评:“我愿意是”部分要读得坚定、激昂;“只要我的爱人”部分要读得轻柔、欢快。
2、为什么作者说:我愿意是崎岖路上的“急流”,而不是平坦路上的河流?
崎岖路上的“急流”有什么特点呢?
弯弯曲曲、千回百转,所以这个过程是艰辛痛楚的。
那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又是什么感觉?
悠闲、快乐、活泼、活蹦乱跳、自由自在的。
那平坦路上的河流是怎样的呢?
缓缓的流,没有遭遇任何困难。
刚才我们说背景的时候说过,作者与爱人在一起时,家人是什么态度呀?不赞成的对不对?也就是说,他们的爱情是有阻力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所以“崎岖”和“快乐”形成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这写出了为使爱人安逸,而不畏风雨,说明作者为了爱人的快乐,甘愿面对崎岖,经历艰难险阻,承受痛楚。
板书:急流、小河(坎坷)——小鱼(快乐)
品读第2节
1、指名朗读,要求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2、“我愿意是荒林”,把“荒林”改成“森林”如何?
不行。为什么呢?
“荒林”有什么特点?
树木稀少,叶子凋落.
那这时如果一阵狂风吹来,小鸟会怎样?
小鸟的鸟巢可能会被吹落,小鸟可能会受伤。
那这个时候,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荒林需要什么?勇气对不对,所以“荒林”要保护小鸟(爱人)就更困难。
小鸟在树上“做窠”“鸣叫”,这种生活充满了什么?
愉快、安逸。
那森林又有什么特点呢?
树木茂盛,枝叶繁多,如果小鸟在这么茂密的树林生活,体现不出爱的决心和勇气。
所以“勇敢地作战”和“做窠”“鸣叫”形成对照。小鸟“做窠”“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但只要爱人生活的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显示出“我”的勇气和决心。
3、“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改为“一阵阵的狂风,被我挡在外边……”,所表达的感情深度与原句是否相同?
不同。狂风来了,“我”勇敢的作战,这是什么句?主动句还是被动句?
主动句。那改后的句子“狂风来了,被我挡在外边”是什么句式呢?
被动的。原句表达了“我”主动、勇敢的一面,显示出直面斗争、保护爱人的决心和勇气。改后的句子是被动的。就比如说:你主动去爱一个人,和一个人追求你,你才去爱他,这两种感情,哪一个程度更深?
板书:荒林(艰辛)——小鸟(幸福)
品读第3节
1、指名朗读,要求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2、“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自己?
大家都见过藤吧?藤是一种什么植物?——攀附类植物
它能靠自己的力量站立吗?——不能、很难。
一般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藤?——树上、墙上
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什么?——生命的`活力。
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一步走向衰亡,但只要爱人的生命之
“藤”常青,诗人甘愿“荒凉”甚至“毁灭”。
所以“毁灭”“荒凉”和“攀援上升”形成对照。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步走向衰亡。这里写出了为使爱人青春永驻,而甘愿牺牲自己。这样表达出“我”对爱人毫无保留的付出,毫无保留的爱。
板书:废墟(荒凉)——常春藤(美丽)
品读第4节
1、指名朗读,要求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2、作者把自己看成是饱受风雨打击的草屋,把爱人看作是可爱的火焰,透露出了“我”对爱人怎样的态度和感情?
燃烧的火焰遇到风、遇到雨会怎样?——熄灭。
那草屋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可以遮风挡雨。
所以说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他可以这么“愉快地缓缓闪现”着,而不被熄灭,它的这种安全感来自于什么?
这一份安逸和满足来自于草屋的庇护。
所以“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形成对照。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避开了户外风雨的危险,“愉快地缓缓闪现”,这一份安逸和满足来自于草屋的庇护。而草屋自身却要“饱受风雨的打击”。这透露出了“我”对爱人小心呵护和倍加珍视的态度和感情。
板书:草屋(打击)——火焰(愉快)
品读第5节
1、指名朗读,要求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
2、作者为什么用“破旗”来比喻自己?
在你的印象中,一面新旗是怎样的?——鲜艳、漂亮
那“破旗”呢?——褪色、破破烂烂的、有洞、有流苏(须须)
破旗的形象这么不好,你认为“破旗”意味着什么?——丑陋、失败。
为了衬托出爱人的美丽,表现一种悲壮感人的爱情。
3、“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将“夕阳”改为“朝阳”好不好?为什么?大家可以联系诗中比喻“爱人”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这些形象,说说你的看法。
文中说“珊瑚似的夕阳”显示出的是什么?
有句话叫“夕阳无限好”,大家认为夕阳美不美?
显出了“鲜艳的辉煌”。
天上的云朵有什么特点?——飘忽不定
那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飘来飘去给人什么感觉?
一种居无定所的漂泊和苍凉。
那“朝阳”给人的感觉又是什么形象?
大家想想夏天的太阳,早上X点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很热了?
夕阳比较柔和,朝阳火辣辣的,过于壮丽,这样与诗中前面提到的的“小鱼”、“小鸟”等形象就不协调。
所以“飘来飘去”和“鲜艳的辉煌”形成对照。“珊瑚似的夕阳”显出了“鲜艳的辉煌”,这是生命的辉煌,而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飘来飘去却是一种居无定所的漂泊和苍凉。这里写诗人只要能衬托出夕阳的辉煌,诗人甘愿漂泊。
板书:云朵、破旗(孤独)——夕阳(柔和)
五、朗读全文,并总结。
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了一个诗人的真诚与善良,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应该舒缓些,要注意诗句的节奏,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读出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热烈的情感。
1、刚才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过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诗中比喻自己用了哪些事物?
“急流”、“小河”的百折千回,“荒林”的艰辛作战,“废墟”的付出、牺牲,“草屋”的孤独处境,“云朵”、“破旗”的浪迹天涯。这一切都含蓄地体现出主人公刚毅不屈的性格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
2、诗中比喻爱人的事物也值得回味,都有哪些?
“小鱼”的活泼自由,“小鸟”的欢乐天真,“常春藤”的永不枯衰,“炉火”的温暖,而珊瑚似的夕阳“不但美丽迷人,还能给人带来光明和憧憬。”
3、诗人是用哪些词语将这几组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诗中用“我愿意是……”和“只要我的爱人”将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这样写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和献身精神。
板书: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
4、通过分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是什么样的爱情观?
自己愿意承受艰辛,承受痛苦,承受毁灭,只要爱人因此获得快乐、幸福、美丽、安宁。
作者选择了五组富于深意又相互对立的意象来表现主题,比喻“我”和爱人之间的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的如胶似漆的关系,形象而深刻的体现了诗人纯洁、热烈而执着的爱情观,不管自己的命运多么坎坷、险恶,只要是为了爱人,就会感到幸福,从而表达了诗人甘为陪衬,甘愿为爱人的幸福奉献一切,无怨无悔,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炽热情感。
板书:爱情观:无私奉献、执着热烈、无怨无悔。
5、一组意象就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了,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呢?
一组意象虽然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但不够强烈。五处对照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其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而且,这五组意象层层递进,相互对照交融,既表现了诗人为了“至爱之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的精神,又使得那男子汉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在无私无悔的爱的倾吐中得以升华,产生崇高悲壮的人格魅力。
六、结束语
每一份美丽的背后都有万分苦涩,爱情也是如此,但只要有爱,再苦再难也可以换回欣慰的容颜和幸福的泪水!
同学们,你们觉得被爱与付出爱哪个幸福?
其实,去爱别人是美妙的,被人爱也是幸福的。“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只是我们青春年少,思想尚未定型,心理尚未成熟,经济尚未独立,事业尚未确定方向,所以我们还不能轻言爱情。我们应意识到,追求爱情的前提是要不断完善自己,那就需要先学习知识、技术,使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依靠的人,这样才能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将来才会真正懂得并且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好的爱情。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生活、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我相信,同学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必定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诗。
2、背诵裴多菲的短诗《自由与爱情》。
篇27:高一必修四数学课件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能正确运用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运算;(3)能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一些三角函数(式)的值,并从中了解一些三角运算的基本技巧;(4)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函数恒等式的证明。
2、过程与方法
回忆初中所学的几个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用高中所学的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试着进行证明;掌握几种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掌握在具体应用中的一定技巧和方法;理解并掌握同角三角关系的简单变形;提高学生恒等变形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加深理解基本关系在本章中的地位;认识事物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面对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树立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化简与证明。
难点: 化简与证明中的符号,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灵活运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学过,只不过当时应用不是很多,那么到底有哪些?它们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学习实践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
【探究新知】
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对于同一个锐角α,存在关系式:
2.学生课堂练习
教材P66练习1和P67练习2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教材P68习题中1—6
课后小结
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习题
作业
教材P68习题中1、6
板书
略
篇28:高一必修四数学课件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3)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4)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一;(5)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2、过程与方法
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引导学生把这个定义推广到任意角,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以及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最后主要是借助有向线段进一步认识三角函数.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态与价值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法,而且各种定义都有自己的特点.过去习惯于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来定义,这种定义方法能够表现出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推广,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自己已有认知基础出发学习三角函数,但它对准确把握三角函数的本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角的集合到比值的集合”的对应关系与学生熟悉的一般函数概念中的“数集到数集”的对应关系有冲突,而且“比值”需要通过运算才能得到,这与函数值是一个确定的实数也有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
本节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这个定义清楚地表明了正弦、余弦函数中从自变量到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表明了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公式一).
难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线的正确理解.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三角函数的定义;
2、三角函数在各象限角的符号;
3、三角函数在轴上角的值;
4、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5、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要求:记忆.并指出,三角函数没有定义的地方一定是在轴上角,所以,凡是碰到轴上角时,要结合定义进行分析;并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探究新知】
1.引入:角是一个图形概念,也是一个数量概念(弧度数).作为角的函数——三角函数是一个数量概念(比值),但它是否也是一个图形概念呢?换句话说,能否用几何方式来表示三角函数呢?
2.边描述边画]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以单位长度1为半径画一个圆,这个圆就叫做单位圆(注意:这个单位长度不一定就是1厘米或1米).
9学习小结
(1)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
(2)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
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
(3)体会三角函数线的简单应用.
1. 作业:
比较下列各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不能使用计算器)
(1)
2.练习三角函数线的作图.
课后小结
小结
(1)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
(2)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
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
(3)体会三角函数线的简单应用.
课后习题
板书
略
篇29:高一数学必修四教案
一、学习目标与自我评估
1 掌握利用单位圆的几何方法作函数 的图象
2 结合 的图象及函数周期性的定义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最小正周期
3 会用代数方法求 等函数的周期
4 理解周期性的几何意义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周期函数的概念”, 周期的求解。
三、学法指导
1、是周期函数是指对定义域中所有 都有
,即 应是恒等式。
2、周期函数一定会有周期,但不一定存在最小正周期。
四、学习活动与意义建构
五、重点与难点探究
例1、若钟摆的高度 与时间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该函数的周期;
(2)求 时钟摆的高度。
例2、求下列函数的周期。
(1) (2)
总结:(1)函数 (其中 均为常数,且
的周期T= 。
(2)函数 (其中 均为常数,且
的周期T= 。
例3、求证: 的周期为 。
例4、(1)研究 和 函数的图象,分析其周期性。
(2)求证: 的周期为 (其中 均为常数,
且
总结:函数 (其中 均为常数,且
的周期T= 。
例5、(1)求 的周期。
(2)已知 满足 ,求证: 是周期函数
课后思考:能否利用单位圆作函数 的图象。
六、作业:
七、自主体验与运用
1、函数 的周期为 ( )
A、B、C、D、
2、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B、C、D、
3、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B、C、D、
4、函数 的周期是 ( )
A、B、C、D、
5、设 是定义域为R,最小正周期为 的函数,
若 ,则 的值等于 ( )
A、1 B、C、0 D、
6、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则
7、已知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不大于2,则正整数
的最小值是
8、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T,且 ,则正整数
的值是
9、已知函数 是周期为6的奇函数,且 则
10、若函数 ,则
11、用周期的定义分析 的周期。
12、已知函数 ,如果使 的周期在 内,求
正整数 的值
13、一机械振动中,某质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与时间 之间的
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 求该函数的周期;
(2) 求 时,该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14、已知 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且对任意 有
成立,
(1) 证明: 是周期函数;
(2) 若 求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