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操场导游词范文(合集16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大学操场导游词范文(合集16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操场导游词范文,本文共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大学导游词精选
大家好!今天就是由我来担任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凌导。我们现在在开往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创立与1898你,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的第一所国立大学,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与清华大学齐名。????
好了,现在已经到了北大的校门口了,请大家注意一下卫生,如有垃圾请扔到垃圾桶或垃圾袋里。好了。我们下车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北大最有名的:一塔湖图。塔是指博雅塔,塔级有十三级,高三十七公尺,本来是一座水塔,现在已成为了一处风景,供大家欣赏。湖是未名湖。当年取名时,参选的名称很多,但都不令人满意,最后由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一锤定音,直接就叫“未名湖”了。图,就是我们现在来到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已经百年历史了。现在藏书1046万册,是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
我们接着往前走。?
看,这就是塔和湖。现在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卫生。青大家慢慢欣赏。“??
今天的游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多来玩!再见。
篇2:大学导游词精选
南京大学分为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我游玩的是鼓楼老校区。这里历史悠久,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我走进那校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路两旁苍劲的大树,它们枝叶繁茂,树干粗壮,仿佛向人们诉说那段古老的历史。生活区中有一个音乐喷泉,一到晚上,音乐响起,喷泉就随音乐节奏喷出。校园里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最有名的是爬满爬山虎的那幢大楼。
它建在整个校园的最高处,是原金陵大学的校长楼。提起校长,南大有很多著名的,如李四光、竺可桢、陈裕光、茅以升等等,学委会专门出资为他们塑建了铜像,让学生永远记住这些伟大的人物。另外,在校园内,有一个大铜鼎,那是南大百年校庆时校委会捐建的。在铜鼎的下面有一块碑,上面有南大的历史简介:南京大学自19创建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等时期;1949年8月8日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经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经调整,与金陵大学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中午,我来到食堂吃饭。食堂有三层,西餐、中餐、水果、酸奶样样都有,各地的特色小吃真是让我大快朵颐。饭后,我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休息,举目远望,突然看见古老的钟亭和小礼堂。我跑过去,轻轻敲了敲,钟声洪亮、悠远,我仿佛看见学子们脚步匆匆,正赶往知识的殿堂......
篇3:大学导游词精选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导游,我叫马导游。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
但是,在出发前,我要先强调一下纪律,请大家听好:
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
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
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
要出发了,大家要紧跟着我的思路和脚步,否则你将会错过很多知识和景色哟!出发了,首先先让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北大创办于18,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
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政变,把所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从此延续至今。(原校设在北京石景山东街)
1920年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程。1920年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
1920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长,胡适、钱玄同为文科教授,李四光为理科教授,马寅初为教务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应聘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在当时认识他的第一夫人杨开慧,北大教授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云集。
1920年,北大师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李大钊、胡适等人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启蒙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篇4:大学导游词精选
大家好!很高兴我能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南开大学。今天我们从东门往西门介绍美景,希望南开大学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请大家和我在一起往前走,大家看着是一个湖,这里面有荷花。如果您夏天来的话,,就会看见一朵朵荷花争奇斗艳,好像在争论谁是最漂亮的。
往左拐,就来到了南开大学接待中心,这里有:嘉园、颐园、明珠园、静园、专家楼和爱大会馆。我已在颐园为大家订好了房间,请大家稍事休息,然后到这里集合。
现在我们往前走700米左右,就来到了南开大学游泳馆(里面还可以健身)如果您没事的话,建议您晚上来这里锻炼身体。
然后我们需从五虎路往大中路方向去(因路上有一大钟,因此而得名),往前看,右面是南开大学第二主教学楼,左面是第一主教学楼。若果您想进去的话脚步轻一点,不要惊动了上自习的学生们。
再往前,大部分都是学生宿舍了。在此我给大家推荐一些服务中心,如:学生便利超市,90咖啡。这些地方买的东西物美价廉,学生都喜欢来这买东西。而且比其他超市要便宜多啦!
南开大学还有一些美景,说也说不完,希望您有机会细细游赏。
篇5:大学导游词精选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学校,是清政府于民国前一年(19)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在北京所建立。最初称为“留美预备学堂”,是第一所用于被政府派送到美国学习的中国青年而建立的预备学校。毕业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留学。19,始创四年制本科教育。
清华大学现致力于建设多学科的综合大学。至4 月,清华大学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等13个学院和53个系,41个研究院(所),35个研究中心和175个实验室,其中包括11个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4个中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000余名,博士生40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9000余名。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很多(据统计约为毕业生的20%)清华毕业生都前往美国留学深造。在美国大学校园、公司、企业及政府部门里,不难找到他们。因此近年也开始有对此的批评,认为清华的毕业生应该更多地选择留在中国而不是美国。
对高中毕业生来说,清华是中国大陆竞争最激烈学校之一(另一所学校为北大),每年只有中国各省市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被清华录取。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因其美国渊源,校园文化传统亦受到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深重影响。
篇6:河南大学导游词
河大是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河套大学的简称,现主要用于河北大学。河北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分别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唯一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学校始建于19,初名天津工商大学。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并入河北大学。,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学校还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中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河北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分别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唯一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创办,校址位于天津市马场道141号。1933年,学校在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时因不足大学之规模,遂改名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具备3院10系之规模后更名为津沽大学。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收津沽大学并改之为国立,由天津市政府领导,学校迎来新的历史纪元,并建成3院13系之规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校布局及院系进行调整,津沽大学的工学院、财经学院分别并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另以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址建成天津师范学院,续成河北大学之史脉,并于数年内由6系发展为9系。1958年,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其后被确定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天津师范大学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20,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①并入河北大学。2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②及其附属医院③并入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占地2500亩,有本部、新校区和医学部等校区,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亿元。共设有二级学院30所;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涵盖11个领域);93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学科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是全国学科门类设置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另设独立学院1所——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有本科专业46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成人教育学生等各类在籍学生约77000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5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约2人,工商学院学生近16000人,成人教育类33000余人。现有教职员工33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分别达到39%、84%;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__”、“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优秀人才近50人,燕赵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50多人。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设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河北省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4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工程实验室1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16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与央企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1个,以及省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12个。学校还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中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世界上100多所高校建立起合作交流关系,设有教育部批准的河北省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在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设有汉语教学中心,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泽维尔大学设立孔子学院2所,为50多个国家、地区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及短期留学生3000余名,是“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河北省首家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资格的高校。
篇7:河南大学导游词
河南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市。19,在袁世凯的相助下,以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18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19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之一。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建校百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兼容并包的河大精神,在以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34位成为院士,上百人担任或曾经担任过副部级以上的领导职务,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
河南大学现设有34个学院(部),87个本科专业,拥有4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60 个硕士点,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99个二级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省一级重点学科。现有教职 4000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2人(含双聘院士),教授、副教授11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4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9897人,留学生近200人。
作为一所具有厚重历史的高校,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近几年胡锦涛,江泽民、贾庆林、李长春、、、吴官正、陈至立、李岚清、蒋正华、罗豪才、王文元、张思卿、周济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该校,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7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亲笔书写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高校”的题词。4月3日来到河南大学,勉励大学生把人生追求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注重科学理论的学习,注重社会实践的锻炼,扎实打好各方面基础,努力成为高素质人才。
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也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并比照“211工程” 项目学校在建设资金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又进一步明确了“把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高校”的建设目标。 据此,学校已制定了关于今后长期发展战略、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方面的三个规划,并制定了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河南大学将实施两步走发展战略,即 第一步,到建校100周年的时候,全面提升该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教育国际化程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基础更加稳固,跻身全国先进大学行列;第二步,到,把该校建设成为文理学科基础雄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力争实现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5月14日,河南大学委托河南先风商标事务所向国家商标局递交了“河南大学”等98件商标注册申请,成为河南省一次性申请商标最多的高校。在这批申请注册的商标中,河南大学将“河南大学”按照《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的类别划分,进行了1-45类全面覆盖注册保护。此外,河南大学还将“河大+拼音”、“河大+校徽”、“河南大学+校徽”进行了商标防御性注册保护。
10月17日,河南大学正式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开启了河南大学在新的平台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序幕。
9月23日,河南大学成立我国首个地方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河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作为全国性、公益性、非公募基金会,截至9月23日基金会揭牌当日,河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已接到40万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的捐款达1.2亿元。
2011年9月25日,河南大学10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委员会对外发布公告称,学校决定于年9月25日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
篇8:河南大学导游词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这里曾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建校百余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近50万名各类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院士、学部委员56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近150人。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扩大招生、新校区建设等,在提高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扩大发展规模、办学空间、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已经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河南大学现设有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淮河临床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学院、民生学院、国际汉学院、欧亚国际学院、人民武装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研部等学院(部),94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4300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3人,正副高级职称16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6万人,其中研究生近1万人,留学生近300人。学校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建有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4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办有出版社和多种学术刊物,图书馆藏书750万册(件)。校区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所具有厚重历史的高校,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近年来,、、江泽民、贾庆林、李岚清、吴官正、李长春等领导同志先后莅校视察,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年7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亲笔书写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高校”的题词。2012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温家宝同志为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也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并比照“211工程”项目学校在建设资金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河南省人民政府也专门颁布了《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2011—20)》,进一步确立河南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河南大学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中共河南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学校必须坚持走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发展道路,并确定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到年左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初步达到国家一流大学水平,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达到国家一流大学水平,学校稳居国家一流大学行列。
百年的风雨和磨砺,百年的奋斗与辉煌,河南大学正乘风扬帆,充满信心,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方向迈进。
篇9:大学导游词介绍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参观毛泽东母校——湖南第一师范!
这所学校现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这“第一师范”四个金光耀眼的字,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毛泽东母校饮誉中外,1963年以来,共接待过游客上千万人次。
第一师范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拭创办的城南书院,有近千年的历史文化渊源。1920___年改为湖南师范馆,数易其名,师范教育史也有90多年了。该校校舍十分壮观,始建于1920___年,但被1938年的“文夕大火”毁灭。其后历经劫难,直到1954年才迁回,196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特准,按原貌复建。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就读或讲学于此,如湘中大儒曾国藩,民主革命家黄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徐特立、李维汉、萧三等,也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解放后,毛泽东同志对他的朋友说:“一师是个好学校”。1950年12月亲笔题写“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并来电慰勉师生“为人民文教工作服务”。徐特立同时题写“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以作校风。郭沫若、李维汉也曾先后为纪念馆题写匾牌。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于197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被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师范学校,1995年起又作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开放。
大礼堂
现在大家来到了大礼堂。当时担任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的毛泽东,常在这里组织学友们讨论时事,讲演文学,锻炼身体。请看这幅油画,绘的是毛泽东讲演时的情景。1920___年5月5日,马克思104周年诞辰,长沙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召开纪念大会。作为主持人的毛泽东;会间作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与中国》两次重要讲话,宣传马列主义,痛斥“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谬论。
这里还记载着一个动人的故事:l920___年11月18日,原集结于株洲、湘潭的北洋败兵向长沙溃退,一场兵祸即将来临,市民惶恐不安,学校当局也主张师生撤往城东暂时躲避。学生毛泽东主动找校方陈言:离开,学校必遭破坏,留校则可保安全。他打听到败兵不明城内虚实,一时不敢贸然进城,正在猴子石一带(距一师5千米)徘徊。他有过半年正规军事生活的经验,又是学友会负责人,于是组织学生志愿军和附近群众,并联络警察所调用十几条真枪,主动向猴子石出击。组织人马三面包围猴子石(一面临江),趁黑夜开枪,夹以油桶内燃放鞭炮,呼喊对方缴枪,声威赫赫。近千名惊惶失措的溃兵哪敢抵抗,只得乖乖地投降。所缴获的枪械,当时就堆放在这个大礼堂里。这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军事行动,大家称赞他“浑身是胆”。
八班教室
这是第八班教室,1920___年春毛泽东考入第四师范,第二年与一师合并,改为从秋季开始新学年的学业,所以毛泽东共读了五年半师范。他当时被编入第八班,教室中右边第1行第4座是他坐过的课桌。墙上的照片摄于毛泽东21岁时。
来他寄住的湘乡会馆被军队所占,家里又不给钱,逼他报考学校。师范招生广告词“教育乃立国之本”吸引了他,师范学校在当时还免收膳食费,解决了生活中的难处。他以满分成绩被师范学校录取,准备当教员。
毛泽东进入一师的时候,清王朝刚刚覆灭,民国初建,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混战,中国社会在剧烈动荡。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要寻找真理,然后按它去做。他给友人信中曾写道:“志者,吾有见夫宇宙之真理……以其多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这种心系社会、苦学励志,就是毛泽东当时最基本的学习目的。
因此,毛泽东专心研读的只有哲学、历史、文学、修身等几门功课,对于“多如牛毛”的课程非常反感。他曾仔细研究过《韩昌黎全集》、《昭明文选》、《诗经》、《楚辞》,因此他拥有精深的古文功底。他的文章议论纵横,气势磅礴,被誉为“立试万言,倚马可待”,往往被老师批给学生们“传阅”。他在一师求学五年半时间,所写的《讲堂录》、《读书录》、《随感录》、《日记》和抄本就有一大网篮。《伦理学原理》是德国康德派哲学家鲍尔生所著,全书10万余字。他读后,在书上密加圈点,并写了120___多字的批语。他认为比较精辟的地方就批上“切论”、“此语甚精”、“此段可谓发挥尽致”……他认为不确切或错误的地方,就批上“定然无益”、“此论大奇”、“吾意不应以此立说”等等。有赞有贬,跃然纸上。
面对这位勤奋刻苦、独立思考、极具批判精神的莘莘学子,进步教员备加爱护,十分赞赏。1920___年张干校长为增收学费,激起**,毛泽东等领头者因反对要被开除,但遭到教员会议否决。独具慧眼的杨昌济先生坚决保护毛泽东,愤愤不平地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他了解这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毛泽东,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他信赖这个能“拄长天”的“大木”,于北京大学逝世前还致信章士钊(其时的教育总长)力荐:“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历史教员黎锦熙,也在自传中有过记载,赞毛“文理优于章甫,笃行两人略同,皆可大造。”
毛泽东以自己敏锐的思维、高尚的道德、不凡的胆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超群的才华,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1920___年全校进行“人物互选”,当选的34人中,毛泽东得票最多,他是全校师生所公认的品学兼优的佼佼者。
寝室
继续往前走,大家一定会注意到校舍的建筑风格。1920___年学校开始修建时模仿了日本青山师范,请看那拱门弧顶和门楣两端,均缀有樱花图案,清新雅致;但看那欧式百叶窗,又是东西方特色融为一体。整个校园走廊迂回,联结着一个个美丽的庭院,古朴舒适,宁静别致,难怪人称“人材渊薮”啊!
这便是第八班学生的寝室。这张挂着蚊帐的床便是毛泽东当年的床位。毛泽东在校学习时,生活非常艰苦朴素,盖昀、垫的都是农村的土布。衣服、鞋袜破了补补了穿。毛泽东为了引导同学们关心国家和世界的大事,在寝室里提倡“三不谈”。即不谈金钱,不谈男女问题,不谈家庭琐事。他认为“若人生仅以衣食住三者所求,此人长大无价值也”。据毛泽东自己回忆,在一师五年半学习期间,总共用了父亲162元钱,这其中多半用于买书订报,没有其他零花的余地。照片上大家见着的那件灰布长袍子,冬天里面加衣,夏天里面减衣,同学们戏说毛君穿衣也有“名堂”——善用加减法。这正是毛泽东清贫朴素、一心求学的真实写照。
水井
请大家往左看,与青山相依被石榴树掩映的优美景点,便是风姿古朴的百年古井,它是大火后惟一幸存的原物,弥足珍贵。中国自古重文轻武,辛亥革命以后的学校教育,仍不重视体育。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时,却很注重身体锻炼,每天起床,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进行冷水浴。他先用水桶打水上来,浸湿毛巾,开始擦洗全身,擦一阵,淋一阵,直到全身发红发热为止。每次进行二三十分钟,由夏至冬,从不间断,哪怕地冻天寒,大雪纷飞,这里总有他的身影。毛泽东认为,冷水浴足以练习猛烈与无畏,又足以练习敢为。由此可见他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勇敢。
除“冷水浴”外,毛泽东还创造了“六段锦”的体操,每天做几次,消除学习的疲劳。他还经常进行风浴、雨浴、日光浴、游泳、登山、露宿等等活动。所有这些锻炼项目,毛泽东最喜欢的是游泳。学校离湘江不远,湘江河宽水深,是天然的游泳场,毛泽东时常约二三好友到湘江畅游一番。他在游泳后,写过一首诗,到晚年还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种自信与豪气,与大革命时期的“中流击水”,五六十年代的“万里长江横渡”真是一气贯通,无与伦比!
毛泽东认为体育的目的,不仅是强筋骨,还在于强意志;不仅在于养生,还在于卫国。他力主“三育并重”、身心并完”,并主张“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1920___年4月1日,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体育之研究》的论文,署名二十八画生(繁体“毛泽东”的总笔画),其中明确提出了这种主张。说来似乎有趣,毛泽东生平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竟是体育论文,足见青年毛泽东奋发向上的人生观。解放后,毛泽东在回忆中谈到:我之所以能胜利地渡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与我学生时代锻炼是分不开的。的确,毛泽东一生历经风险,转战南北,日理万机,且有83岁高龄,与他青年时期的自我磨炼是分不开的。
铜像广场
请大家拾级而上,这里就是学校的后山叫“妙高峰”,青年毛泽东曾率领学友在这里开辟了运动场。这幢新楼是学校在新建的教学楼,北面是科技图书馆。1993年全校教职员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铸造了这尊青年毛泽东铜像。铜像底座高4.3米,铜像高5米,寓意“1993”年。铜像由四川美院院长叶山教授设计,南京铸造。铜像取“从一师走向社会”的行进姿态,体现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气度。大理石底座上镌刻着___题写的“青年毛泽东”,背面刻着李铁映题写的近400字的《毛泽东在一师》的碑文。中央政治局李岚清及湖南省党政领导,曾出席在此举行的庆祝活动。
教学楼的后面还有由8块16面汉白玉浮雕组成的浮雕群,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在一师成长的足迹。
对面坡上那个亭子名叫“君子亭”,是为了纪念1920___年毛泽东率众修建运动场而修建的。青年毛泽东常邀同学去那里散步,谈时事,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自习室
现在到了一师当年的自习楼,这间是第八班自习室。毛泽东每天坐在这个位子上,自修功课,博览群书。早晨,冷水浴后,他来这里晨读;晚上,同学们入寝后,他还借着走廊或茶炉间的微弱灯光看书。平时同学们也总见他手上拿着书,与大家谈读书心得,谈社会问题。他经济拮据,买不起新书,就到古旧书店买折价书,还大量地向老师和同学借阅、借抄。罗学瓒1920___年9月26日记载:“余借毛泽东手录西洋伦理学七本,自1日历六月底阅起,于今日阅毕。”这点滴原始记录,可以想象当年毛泽东学习之刻苦艰难。
毛泽东当时研读过的部分书籍照片
徐特立先生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毛泽东读书总是经过认真思考、消化,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写下来。他曾从古旧书店买回《韩昌黎全集》20多本,认真地进行了通读。有些地方密加圈点,并批上“此论甚精”,“共处正合吾意”;有些则画上大“w”,写上“不通”、“荒谬”、“岂有此理”。有些同学不解,他说:“古人的话,名流学者的话,不一定都对,所以,我们读书、上课、听讲都要开动自己脑筋多想一想,对的接受,不对的必须扬弃。囫囵吞枣的办法最要不得。”
毛泽东常说,读书,不但要会读有字之书,而且要会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是群众,是社会实践,是天下国家、万事万物。他在笔记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巳。”因此,他经常到附近工厂、农村去作社会调查。在1920___年至1920___年间,他多次利用寒暑假和蔡和森、张昆弟、萧子升等,以游学和徒步旅行的形式,到湘潭、浏阳、安化、益阳、宁乡、沅江等地进行农村考察,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锖况,以及各地的历史变迁、地理概貌、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还沿途拜访一些名人学士。通过这些活动,使他更加了解了民间,了解了群众的疾苦,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阅报室
自习楼的西头,是阅报室。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期间,常有课余饭后来这里看报,一读就是一两个钟头。毛泽东不同寻常的读报方法,是随身带着地图、英汉字典和笔记本,说是“一举多得”,既明了时事,熟悉地理,又可学习英文。和同学们谈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脉络清晰,充满激情。谁遇到时事疑难问题,找他一问就解决了,因而被誉为“时事通”。他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1920___年至1920___年上井冈山,也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报纸。
1920___年5月7日袁世凯承认了日本提出旨在___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举国愤慨。学校编印一本揭露日本侵华和袁世凯卖国罪行的小册子,题名《明耻篇》。毛泽东读罢,在封面上写下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1920___年,国内报刊传出日本大隈是制造“二十一条”的罪魁,许多人希望他下台,期待日本对华政策有所改变。毛泽东7月25日在给萧子升信中尖锐地指出:“无论何人执政,其对我政策不易。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而且他断言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发图存,只有磨砺以待日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位23岁的师范生果然言中。从这可以清楚看到,毛泽东当时密切注视国家大局,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
毛泽东曾回忆说:“我在第一师范的生活中遭遇的事情是很多的。在这个时期中,我的政治观念开始形成,我也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活动经验。”
工人夜学
经过学校的天桥,在左侧看到一片有红边装饰、颇具江南风格的院落,那就是毛泽东当年主办的工人夜学的旧址,原来一师附设的初级国民小学。
第一师范开办工人夜学,最先开始于1920___年上半期,但不成功,中途停了下来。10月学校学友会改选,推选毛泽东为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他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状,社会中坚实为大多数失学之国民”,必须办好这件事。于是他亲自起草《夜学招生广告》,用一般工人能懂的大白话,倾吐出为失学工人分忧解难的拳拳之心。不到三日报名者达120多人。11月9日夜学正式开学,毛泽东亲自讲解《上课说明书》,告诉工人:“每次上课,衣服听便,不必求好”、“讲义和抄本由学校发给并不要钱。”他亲授历史课,并在《夜学日志》中写道:“实验三日矣,觉国文似太多太深,太多宜减其分量,太深宜改用通俗语。”工人们说:“毛先生真是我们的贴心人。”通过一年多主办工人夜学的实践,毛泽东使自己获得了联系工人的最初经验,并推动了湖南当时的平民教育活动。
附小主事室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附小主事室。第一师范的校长易培基,对毛泽东超群的智慧、新颖的思想、卓越的组织才能极为赏识。1920___年夏,毛泽东被破格聘为附属小学主事(校长),并兼任了师范部22班国文教员。
任职期间,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而有意义的教育改革。聘请教员,以才德为标准,对学生普遍反对的教师,即予以辞退;学校养猪种菜,经济绝对公开;创办成年失学补习班,使贫苦工农子弟能够上学;开办民众夜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他勉励师生当家作主,办好学校,挂出一副对联:“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这时毛泽东27岁,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变化。1920___年冬,毛泽东恩师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只身带着简单行李,来到这里,与毛泽东举行了简朴的结婚仪式,他们只办了一桌酒席,招待在长沙的几位亲友,被传为一段佳话。
毛泽东在一师及附小工作期间,除了教学外,还以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建党建团工作。他以1920___年4月成立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为基础,创办了文化书社,组织俄罗斯研究会,成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组建了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些都为后来开展大规模的革命工作打下了基础。
1920___年6月29日,毛泽东和何叔衡从一师附小出发,一道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谢觉哉当天的日记(照)中有五个圆圈,谢老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
1920___年10月建立中共湖南支部,随后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担任书记。1920___年冬毛泽东辞去一师附小主事职务,推荐何叔衡接任,开始了他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篇10:大学导游词介绍
提起南京大学,那可真是每一位南京人的骄傲。据我了解,南京大学建于1920___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爸爸告诉我现在的南京大学共有23个学院65个系。拥有计算机中心、现代分析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大型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在这里每年都培养出许许多多的高级人才,输送到全世界的各行各业中去。南大的校园美丽而温馨,南大的教室里时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那些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与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勾勒出南大另一道亮丽的风景。南大就象一只充满知识的大摇篮,让求知的人们在这知识的海洋尽情里遨游。
南大对于我来说,意义尤为深刻,在南大校史展览馆里,陈列着许多当今的知名人士的先进事迹和研究成果,其中也有我爸爸的资料哦,他可是一名由南大成功培养出来的数学教授。我的爸爸生在农村,家里十分贫穷,兄弟姐妹六人,常常三餐吃不饱穿不暖,他从小就喜爱数学,他常常一边帮家里放养一群鸭子,一边如饥似渴地读着借来的数学书。晚上,等大家睡熟后,他蹑手蹑脚地起来,点上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借着微弱的光线,专心致致地又读了起来。凭着爸爸对数学的一腔热情,经过勤奋努力,终于走进了梦想中的高等学府南京大学数学系。
我从出生开始就与南大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家就住在南大校园的旁边,小时候奶奶常常会推着婴儿车带我来到校园晒太阳。爸爸希望我能多些数学细胞,也常常抱我到数学系遛遛,对着我讲一些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听奶奶说南大的学生只要见到白白胖胖的我,都会忍不住抱起来逗我玩一会儿,我也会“伊伊呀呀”地与他们聊个不停,他们看到我可爱的模样都会忍俊不禁。
我的人生第一步也是在数学系门前的草坪上迈出的。南大的校园里到处记录着我成长的脚印,从花丛中扑蝶到喷泉畔的嬉戏、从假山石上的玩耍到教学楼前的追逐、从沙坑中的沙雕“杰作”到双杠上的“倒挂金钩”......点点滴滴在我如歌的童年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快乐痕迹,那儿时的欢歌笑语似乎仍在南大的林荫道上空回荡。
爸爸对南大的喜爱,对数学的痴情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爸爸就在南大的校园里攻破无数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促使我也有了对数学研究的兴趣。曾经爸爸完成了一个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整数都可表成一个奇素数与两个斐波拉契数之和。我不禁为他拍手叫好,过后我也开动脑筋,在爸爸的启发下,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发现了一个关于两位数乘法速算的秘诀。其实,南大也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爸爸这样的探索者,才能激发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前进。
南大有我的童年,南大有我的快乐,南大有我的梦想,南大是我熟悉又陌生的神秘家园,也是我无比向往的知识殿堂。因为有了你,我的成长才更加有意义,因为有了你,古城南京才更加赋有韵味,我爱你,南大!
篇11:大学导游词介绍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今天的解说员段志,能够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们美丽的校园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希望我的解说能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悠久的校园文化。
在游览过程中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或意见请一定提出来,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希望您在我校逗留期间能够开心愉快。
农大,与晋商文化相伴相生,是以一种追求一流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书写出科教兴农造福人间的辉煌业绩的高等学府。
我们现在看到的门楼,是我校在时的旧校门,它是一座很古朴很有特色的门楼。而现在所用的这座校门是在我校百年校庆时所用的,大家可以看到它更具现代建筑风格,校门那儿的“山西农业大学”六个字是彭真委员长亲自题写的。大家看一下这条路,它是尚用门楼做校门时学校的围墙所在处,现在它南通工科和生科的教学楼,北通研究生宿舍楼。这片水泥板铺就的地方是专为百年校庆所修建的喷泉。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集农,林,牧,农工,农经为一体,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农林院校,也是山西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它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太谷县。学校始建于1920___年秋,是山西省最早建立的高校之一,历经铭贤学堂,铭贤农工专科学校,山西农学院等时期,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农业院校,彭真委员长题写校名。在跨越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甘于奉献,乐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
学风和“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享誉海内外。
大家看位于我右手边的这座建筑,它是我校比较年轻的建筑,建于20___年,是我校现在的图书馆,其现有纸质藏书145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中外文期刊(含电子版)20___余种,形成了以农业,生物科学文献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藏书体系。(大学的图书馆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一定要利用好图书馆这个资源。)
我校由于建筑面积广阔,所以建筑整体趋于平缓,其最高建筑也不过六层而已。而我们眼前的这座楼便是我校最高的建筑——实验大楼。实验大楼又名科技楼,它的一层二层现在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公地点,同时也是我校现在主要的微机室和语音室。三四五六层分别是园艺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公室,我校的编辑部也在他的六层。我们看到的前边那方空地是我校校友作为回馈而建的音乐喷泉,当音乐响起,水花所演绎出的旋律给大家带来的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山西农大是捐出来的大学,而我们眼前的这个建筑就是美国人韩明为捐资建造的,它就是著名的韩氏楼。它是1920___年韩明为先生为纪念其母亲所建的,说起这个来其中还有一个小的故事。话说韩老夫人素怀博爱之心,屡次欲来中国,但是因为各方面原因都未能如愿,于是临终前将她的两万美金存款交给他的儿子韩明为,让他捐给在当时已很有名气的铭贤学堂建造宿舍所用,在当时作为男生宿舍它已设有淋浴,理发店,卫生间等设施。现在是部分单身教职员工的宿舍以
及一些部分的办公区。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棵毛白杨,它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历经沧桑仍然苍劲挺拔,她的成长也见证了农大的成长。
农大之美首先在风景,春华秋实,夏绿冬银,当你跨进校门时,你定会为她的深邃幽远,草木青青所陶醉,百年古树苍翠成行,繁华碧草吐露芬芳。更会让你感动的是百年古建的磅礴隽秀与现代建筑的高拔挺俊相映成趣。
那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校的小操场了,小操场在晴天傍晚的时候,配上这长廊与两边的古典建筑,是我校非常美的校园一景,我们学校的许多明信片就是在这里取景的。对于小操场,它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它始建于铭贤学堂之初,是当时铭贤学堂的主操场。大家有没有觉得正对着的这个小房子与整个操场很不协调啊?其实虽然它确实很破旧却是很有纪念价值的,它是当时铭贤学堂的主席台,在铭贤学堂20周年校庆时,蒋介石在夫人宋美玲的陪同下就是站在那个地方为全校师生作演讲的。而那边的主席台是我们在建成大操场前一直沿用的主席台,目前是我校教职工打羽毛球的地方。自从我校建起了大型的比较综合化的操场后,在我们的小操场一般举办一些小型的足球比赛以及学校的一些文艺活动。今年我校为庆祝建党九十年的大型红歌比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这里的这些建筑并不是建于同一时期的这个文化长廊就是后来为了应景而建的,现归资源环境学院所管理。
这个亭子是九十年校庆时当地的政府和我校的一些校友共同出资建造的,在这个碑子上记录的是学校的简史。
铭贤学堂的选址是当时位于太谷孟家的花园,铭贤学堂的占地就是当时孟家花园的遗址。在1920___年孔祥熙归国后,与公理会商议后,在太谷南关___公理会明道院“蒙馆”的基础上办起了小学。校园其实就是一个小四合院。就在现在的太谷人民医院的后院,那蒙馆呢,就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后来受到西方的影响,就改名为学堂。
由于学生的不断增加,四合院已经感觉到了拥挤,孔祥熙认为,长期这样下去,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必须重新选择新的校址。经过孔祥熙的考察,位于东关的孟家花园是最理想的办学地址。 现在我们就正式步入铭贤学堂旧址——也是孟家花园的遗址。这些建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仍然保存完整。我们现在看到的棋牌室和乒乓球室,是教职员工用于锻炼身体或是休闲娱乐的的地方。在过去,这些建筑四面开窗,故又名四明厅。这里的台阶是后来人们加上去的,在过去这里是浅浅的水,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这台子上有水常年浸泡的痕迹。当时孟家的主客就是在这水上的四明厅赏景的。 接下来,咱们步入的这个写有汉轩的地方呢就是当年的校长院,是孔祥熙先生生活工作过八年的地方。这个挂有统战部的牌子的,就是当年孔祥熙先生的办公室了,对面的供暖供水中心是他当年的警卫处。后面则是孔祥熙的寝室,内设有客厅、卧室、卫生间,采用地暖取暖方式,设施均适用先进。旁边呢就是照顾他们起居的下人住的地方,现在是校产处。
节日的时候或者一些喜庆的日子的时候,就有一些龙舟;我们刚才走过的呢就是关于孟家花园遗址的部分,是保;在当时的铭贤学校非常的注重文化建设,目的就是利用;关于铭贤学堂增建的部分,在明信片上经常有这两栋楼;左手边的这个亭兰楼是铭贤学堂时期的图书馆,“亭兰;桂科学楼,“嘉桂”则取自宋霭龄、女士父亲宋嘉树和;正前方的这栋楼——职工之家,是当时亭兰图书馆配套;六角亭:是
节日的时候或者一些喜庆的日子的时候,就有一些龙舟啊游船啊等活动。
我们刚才走过的呢就是关于孟家花园遗址的部分,是保存最完整、最具有纪念和观赏价值的地方。
在当时的铭贤学校非常的注重文化建设,目的就是利用“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感化、熏陶、塑造,以达到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塑造学生的目的。在1920___年高清效就这样描述过铭贤学校的校园:跨进校门的头一步,就看见“渐入佳境”四个大字。每一学期孔祥熙都要向学生们解释为什么要挂这一块匾的含义,“学生念书,读到一个阶段,老在那里停留不前,固然不可,求学必须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往前走。必须如此,所求获的学问方始是着实的,可用的,而且越学越有趣,越走越光明,这种读书的方法,好有一比——倒食甘蔗,渐入佳境。”由求学论到为人,可见孔祥熙的用心良苦。
关于铭贤学堂增建的部分,在明信片上经常有这两栋楼——亭兰楼和嘉桂科学楼。他们是孔祥熙夫妇为了纪念双方父母而专门请了美国的设计师墨菲设计建造的。整体都采用的是外中内西的风格。地板全是水磨石,有花纹,楼梯踏步及栏杆也全是水磨石体铸成,用手工磨制。这种材料不会燃烧,可以防火,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成本也较高。
左手边的这个亭兰楼是铭贤学堂时期的图书馆,“亭兰”取自孔祥熙父亲孔和亭、母亲庞玉兰中的亭兰二字。与其相对的那个建筑是嘉
桂科学楼,“嘉桂”则取自宋霭龄、女士父亲宋嘉树和母亲倪桂珍中嘉桂二字。在铭贤学堂时期是学生们的实验室,因此叫为科学楼。在当时素来讲究男尊女卑,建筑业不例外,而这两个建筑是非常考究的,男在东,女在西。两栋楼的建筑面积一样,可是孔祥熙先生为了体现男女平等就在西侧的建筑下多垫了一块砖,因此西侧的建筑就比东侧的建筑高一块砖。
正前方的这栋楼——职工之家,是当时亭兰图书馆配套的阅览室,它是由美国杭式基金会捐资建造的,因此也被称为是航式楼,当时是为学校开展教学和公务活动场所,所以也称为大礼堂。
六角亭:是从当时孟家花园的假山上移下来的。在它后面的是崇学楼,它主要呈现工字形。这栋大楼呢是我们在建成新图书馆之前的图书馆,现在是信息学院办公的地点,园艺院的画室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亭子的右边是现在的计财处,是由担任副校长的田俊卿先生捐款兴建的,因此也被称为是“田氏楼”。
走出这两个狮子之后,我们就走上了主干道。听说,俯看我校建筑物时,以主楼为中心,几个建筑拼起来模模糊糊的能拼成一个“农“字。学校的校花是丁香花,就在路的两旁,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每到四五月份的时候丁香花竞相盛开,香气怡人,整个校园沉浸在丁香花香之中。花香伴诗香,每年在丁香花盛开的时候我校的丁香花诗社便会以丁香为题开展诗会。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的小广场,目前我们有很流行的小广场英语,每天晚间九点到十点之间会有很多热爱英语的同学来到这里来
喊出他们对英语的激情,他们的口号是“生命源自对梦想的卓越追求”。 这栋楼建于1932年,建筑面积375.6平方米,现在是纪委审计办公室所在地。
从这里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类似于之前看到的六角亭,其实呢它是八角的,也是从假山上移下来的,又名八角亭。由于我校建筑别致,风景宜人,所以很多剧组都来我校取景,其中非常有名的电视剧《亮剑》中的一景就取自这八角亭。
前边的这栋白楼呢是组织部。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历史吧,如果说山西大学堂的创建是义和团“扶洋灭清”运动失败后“不得已”的收获的话,那么,铭贤学堂的建立则是中国“有识之士”怀着“铭贤”之心主动引进中国的。孔祥熙出生于1880年,十岁时随父加入___,可以说他与___有着很深的渊源。“铭贤”二字,系孔祥熙命名,“盖取纪念庚子为道殉难中西先烈”之意,其初衷是永远铭记“美国传教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而是事实,铭贤学堂从一开始就以“学以事人”的校训来面对世人。学以事人出于___《圣经》,孔祥熙选用这句宗教语言作为铭贤学堂的办学宗旨,就是要表明自己“创办学校,作育人才,以期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其精神内涵让创建者和接受教育的人为之奋斗和荣耀。
那么那我们这边的呢是我校的柏树林,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晚上可以散步,早上可以晨读,是个很惬意的地方。
这边的这座白色建筑是党委办公室。
这个红色的建筑是校办公室,又称红楼,1920___年铭贤学堂接收设在太谷南关的贝露女校,改为女子部,1933年女子部由南关迁到铭贤学堂与男子部合并,是山西省实行男女合校的最早一所中学。而这红楼便是女生宿舍楼了。在当时女部主任曾打趣的说“身在红楼中可不能做红楼梦啊。”
好了,走了一路,看了一路,也说了一路,希望我的解说能让大家对农大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喜欢上农大,爱上农大。今天的解说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合作,祝大家在农大过的愉快。
篇12:大学导游词介绍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主要行程就是要前往武汉大学欣赏樱花,那么在这之前我就先为大家介绍下武汉大学以及享有盛誉的武大樱花。之前已经给大家提到过,武汉是一座依水而生,山水相间的城市。在武汉许多自然风光和宗教圣地都依山傍水而建,而作为我们武汉当之无愧的最高学府,地处珞珈山下,东湖之畔,蕴育在山水之间,武汉大学无疑是世上最美的校园之一。?
除开周身的风景之外,学校本身也是一处风景,这在中国并不多见,这首先是由一流的人物所决定的。?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清末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 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02 年更名为方言学堂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方言学堂为基础,于1920___年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 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5 年又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1920___年7月。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蔡元培提议办一所国立大学,并任命李四光为武大新校舍筹建委员长。李四光本身是湖北黄冈人,对家乡建设十分用心,他亲自选址,与当时著名的林业学家叶雅各骑着毛驴出武昌来到罗家山,大家注意,这里是姓氏的罗,家庭的家,而并非现在的王字旁的那个珞珈山,现在的珞珈山是由武大第一任文学院主任的闻一多先生所改,落驾”与“ 珞珈”二字谐音,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当时李四光就看中了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风水宝地。筹建完毕后,聘请美国知名的建筑师凯尔斯设计,历史六年,于1936年竣工。武大整个建筑风格是沿用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主从有序,中轴对称,中间殿堂,四隅崇楼,与山水相隔美轮美奂。郭沫若曾经赞美这里是世外桃源,并说,和平时期能在这里读书,尤其是教书,是有福了。?
在这些年,武大开始在全国更加的声名鹊起,除了本身教学实力被广泛认可之外,另外一个原因也就是大家此次行程的目的了,那就是每到阳春三月武大盛开的樱花了,尤其在武汉通高铁之后,全国各地乃至不少外国游客都慕名而来。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但并非日本独有,在我国长江上游云南等地都很常见,抗日战争初期,武大就开始栽培了樱花,1937年日本发动野蛮的侵华战争之后,凶猛地向华中地区推进,武汉形势日渐紧张。1938年4月,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校长王星拱决定委派汤子炳等五人留汉守校。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汤等避入汉口法租界,武汉大学遂成为日军侵华的中原司令部。校园内驻有日军一联队干余人,联队部设在文学院。文、理、工三个学院为日军中原司令部大批文职人员使用,教授宿舍为日本高级官员居住,餐厅楼上楼下为日军野战医院。汤子炳多次与日军交涉,要求妥善保护校园的一切设施,当时武大已经成为日军办理后务的机关,所以态度较为和善,当时这里的日军指挥官高桥清就表示,对于无抵抗的非军事设施无意破坏,尤其是如此山明水秀的高等学府当予以保护,并说:“惟值此春光明媚,尚欠花木点缀,可自日本的樱花栽植于此,以增情调。
接着就在现在的樱园大道种上了樱花,由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此举多少有炫耀武力和长期占领的意思,也遭到了汤子炳的反对,但是也并没有成功。高桥当年栽植的日本樱花不过50多株,主要分布在现在的褪园大道上,这些樱花到50年代已开始老朽.1957年,武汉大学三管部门对已老朽的樱树进行了更新。1965年,武汉大学农场又毛进了50·多株樱花树苗在樱园大道一带进行栽植,品种大有增加到70年代,武汉大学农场又引进了一批樱花树苗,更新了已老不的樱树。80年代,武汉大学绿化委员会成立后,对校园樱花树主行了全面、合理的布局,扩大了樱花的栽植地段,在樱园周围很大一部分地区都栽植了樱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汉大学校园内至少有樱花树500多侏。我们现在所走的就是武汉大学最为著名的樱花大道,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树上的含苞点点了,再过十几天,这里不仅繁花似景,还会是游人如织。因为武大现在已经在为市民踏春赏樱的好地方,现在武大校园内有早樱、垂枝樱、晚樱、红樱等三十多个品种。每年三月末四月初,樱花大道旁银装素裹,落英缤纷,象如诗如画的梦幻世界。
大家可以看到右边的老房子,这个就是老斋舍,它是学生宿舍,我们可以看到宿舍门前仍有天字斋,地字斋的字样,当初它依狮子山而建,其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手法有曲径通幽之感,被誉为武汉的布达拉宫。在日本人占领之后在道路两旁种了樱花之后便直接称呼为樱园了。
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右侧有座宋卿体育馆,这座体育馆的名字很有来历。宋卿是民国总统黎元洪的字,1920___年在天津去世之后,原本想葬在珞珈山,却未能如愿。
1935年,他的儿子把他原本准备筹建江汉大学的股份折合了10万大洋,捐给了武汉大学体育馆,这座体育馆采用了当时西方先进的建筑工艺,跨度30多米的三铰拱,正面看又是重檐三檐滴水,还采用了斗拱,武汉建于抗战前的体育馆目前就只有这座和昙华林的翟雅各健身会所了,是十分珍贵的建筑。?
好了,武大最有名的地方大家已经看到了,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的走进旁边的樱花从中感受下樱花飘落的魅力,也可以多拍些照片,将这难得的美景记录下来。????
目前武汉大学的樱花有下列几个品种:
(一)山樱花。这一品种除50年代更新的日本樱花中有一至二株外来大红山樱花外,1973年又从上海引进了一批山樱花,亦称重瓣樱花,花期与日本樱花相廷较晚,花、叶齐放,花色各式各样。目前武汉大学的山樱花有白,?绿、粉红、大红四种花色,生长茂盛,逗人喜爱。
(二)白山樱,1973年日本朋友给周恩来总理蹭送了一批白山樱树苗,因周总理曾在武汉大学居住过,所以中央有关部门将这批树苗转送给武汉大学栽植。这种樱树开的花为白色,花比较小。
(三)垂枝樱花日本人称为“八重樱”。1983年日本朋友给武汉大学赠送100株现正处于生长期,花紧叶茂,绚丽多彩,先花后叶,花呈粉红色这种樱花在日本享有很高的盛誉.(四)早樱(植物名还未鉴定)1989年初,武汉大学从云南引进15株,栽植在武汉大学医院的毖道上.花色鲜红,先花后叶,花期比日本樱花早,又处于梅花壮要调谢时开放,更引人注目。从其花色、花期上看,这种樱花方有发展前途。
篇13:武汉大学的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游览观光,我们今天将要去游览的是著名的辛亥革命首义旧址——红楼。
趁现在还没到达红楼,请允许我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红楼的概况。
作为“九省通衢”、“南北枢纽”的华中重镇,武汉在军事上具有扼险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从武汉开始改变中国历史的行程,武汉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
。辛亥革命成就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武昌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而千古留芳。
在武昌的首义路南端,阅马场北端的绿荫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楼房,因为它红墙红瓦,武汉人亲切的称它为红楼,这就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旧址。整个院落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红楼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其前身是清政府为了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19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发布
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红楼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匾额。红楼的主楼为红色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券,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原为穹窿顶式,于1911年12月1日被清军炮弹击毁)。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纪念馆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一系列场馆,再现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来访者。大量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反映了武昌首义和辛亥革命,不仅可以增加参观者对民国史的认识,更增进对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一本《孙大总统伦敦蒙难记》虽然写得有声有色,但却淡化了中山先生职业革命家的形象。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帝制,远涉重洋宣传革命,潜心着意地营造组织建设,还直接领导了钦廉二州和黄花岗的反清起义,确为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武昌首义成功,自然首推孙文。武汉人对黄兴
评价甚高,至今尚有黄兴路、拜将台,在黄鹤楼剧场的山腰上还有黄兴的纪念铜像,江城人民没有忘记他在群龙无首而墨云压城城欲摧的危急关头赶赴武汉,没有忘记他在阳夏保卫战中“受命于危难之时”、呕心沥血于共和大业,没有忘记他在辛亥革命中追随中山先生的屡建奇功和创建成民国的不辞辛劳。
1911年9月25日,辛亥革命“荣县独立”,成立军政府,行使军、政、财、文大权。军政府设在县署衙内。今旧址(即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面),由旧县署的三堂、后堂及两边的厢房组成三合院。系木结构,穿斗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两堂合在一起,前有廊,廊宽1.6米。总占地700平方米。今为辛亥革命荣县独立历史[b]陈列[/b]室,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列馆正厅檐上有胡耀邦题写“辛亥革命首义荣县军政府旧址”的匾额;厅内正面,挂有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蒲洵的肖像;文物有木板“水电报”(复制品)、马刀、铁矛和历史文告、照片等。院内植有花草、树木,环境幽静。
篇14:武汉大学的导游词
从清朝末年的武汉、武昌起义的孕育、到武昌起义的爆发、鄂军都督府的建立,再到民国的肇建,和现在武汉首义的纪念。全景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和影响。
鸦片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也未能幸免。自1961年英国在汉口建立租界后,德、法、俄、日等国也相继而来。他们以租界为据点,对湖北进行政治、军事、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封建统治的危机也日益加深。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挽狂澜于既倒,他在湖北开始推行耸动中外听闻的“湖北新政”,主体思想就是“中体西用”,就是用中国传统的封建道德思想为根本,以西方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甲午战败后,张之洞深受刺激,为了加强军力,他开始在湖北编制“新军”,新军除了武器装备、服装有特点以外,张之洞还大力提倡读书人当兵,投笔从戎在当时竟成为一种时尚,这就为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宣传鼓动新军起义埋下了伏笔。张之洞在湖北的“新政”,客观上为中国的变局准备着条件,而革命党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后走上了更加务实的道路,很多革命党人都投身于起义,在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1.5万人中有1/3是革命党人。
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随即成立鄂军都督府,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并发布公告,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清政府闻讯后大为震惊,急派陆军大臣荫昌、水师提督萨镇冰统领水路大军分途并进,直抵武汉;并重新起用袁世凯,委以重任,全权指挥水陆各军进攻武汉。军政府成立以后立即扩军备战,武汉市民踊跃投军,不足3天,即募集到了3万人,未经训练便赴战场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杀。由于民军依托汉口街巷处处阻击,清军统领冯国璋竟悍然下令焚烧汉口,使繁华的街市变成一片焦土。
革命党人黄兴听到起义消息后,一路乔装打扮,乘船到武汉,部署对清军的反击战。其后由黎元洪委任黄兴为战略总司令一职,负责阳夏保卫战。这座由泥人张制作的黄兴蜡像反映的正是当年都督拜将的情形。这场战役虽然以民军退驻武昌而告终,但民军以万余人之身躯血战坚守14天,为其他各省的独立减少了障碍,赢得了时间,可谓是“败中寓胜”了。
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省份的相应,最先相应的是湖南和陕西,随后江西、山西、云南等各省也相继光复。1911年,孙中山自海外归来,19元旦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告终。
作为“首义之区”的武汉,今天还能找到那场革命带来的印记;首义遗踪处处,纪念设施种.种。孙宗山的孙子孙志强先生在红楼参观时提笔写下了“民国之门”四字,由此可见鄂军都督府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了。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红楼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并提出宝贵的意见。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40分钟后我们在红楼外集合。下午我们将继续我们的愉快旅程!
篇15:武汉大学的导游词
看到报道,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成为国内赏樱的经典之地了。今天天气晴好。到武大东湖赏樱花或者春游的市民游客高达20万人,创历年之最。我和爸爸、妈妈、表姐也随着人流来到武大看樱花。
过马路的时候就人山人海,挤都挤不动,好像我们没有走,游客们就把我们抬走了。我们买完票之后就进去赏花,这里是校园,我拿了一张地图,这个校园真大啊,走了很久才来到樱花大道,现在是樱花盛开的时节,两旁的樱花就像两条花的河流,成千上万的游客在两条花河中行走。樱花大道,花枝浓密,抬头只见花不见天,走完的“樱花河”的中部,爬到樱花城堡的顶楼,向下眺望,
一片粉红,真是叫美啊,分明看见三条河流,花流和人流。下来城堡,继续前行,在草地上休息会后来到樱园,只见这里就像一片花海,白的花,黄的花,亭亭的樱枝、蓝蓝的琉璃瓦,全部都是粉红而又带点白的颜色,美极了。樱花的花期很短,最多只有几周,再来看也许看不到了,回去的时候还不忘回头看看那美丽的樱花。
美丽的樱花啊,愿你们在短暂的花期里尽情的开放。
篇16:武汉大学英文导游词
Ladies and gentlemen: Hello! Welcome to Wuhan, a beautiful city of rivers. Today 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Red Mansion, the famous site of the 1911 Revolution.
Before arriving at the Red Mansion, please allow me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d Mansion.
As the ”thoroughfare of nine provinces“ and the ”hub of North and South China“, Wuh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litary affairs. The 1911 Revolution, which overthrew the feudal monarchy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is also the journey from Wuhan to change Chinese history. Therefore, Wuhan is known as the first place of the 1911 Revolution.
. The revolution of 1911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overthrowing the monarchy and establishing the Republic“. Wuchang, as the first place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has remained in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t the south end of Shouyi road in Wuchang, in the shade of the north end of Yuemachang, there are a group of red buildings. Because of its red walls and red tiles, the people of the Han Dynasty affectionately call it the red building. This is the former site of the Hubei military governor's office of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whole courtyard covers an area of 18000 square meters, with a construction area of more than 6000 square meters. Honglou was built in 1910, the predecessor of which was the Hubei Provincial Consultative Bureau set up by the Qing government to play with the ”constitutional“ scam. On October 10, 1911, the Wuchang Uprising broke out. The next day, revolutionaries and uprising soldiers gathered in the Hubei Provincial Advisory Bureau and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ubei military government with Li Yuanhong as its governor
The first notice announced the abolition of Xuantong year of the Qing Dynasty, called on all provinces to respond to the Wuchang Uprising and establish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us opening the epoch-making ”doo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center of the square stands a bronze statue of Sun Yat Sen, which was cast in 1931. Mr. Sun Yat Sen stands facing south, wearing a long gown and mandarin jacket, holding a staff in his left hand and a hat in his right. Gaze into the distance. At the south end of the monument is Li Yuanhong's memorial to Huang Xing. The monument is square in shape, protruding on all sides, with a cone at the top. It is sharp and upward. It has a kind of spirit of ”piercing the green sky but not remaining“. On the wall of the red chamber memorial hall is a plaque inscribed by Song Qingling, the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former site of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red building is a two-story building of red brick and wood structure, with a width of 73 meters and a depth of 42 meters. The style is elegant and solemn: granite platform, red brick wall, columns in front of the corridor, flying head under the eaves and parapet on the eaves. The exterior wall is built with brick and decorated with false columns, column heads, hanging flowers, hanging grasses and lotus patterns. In the middle of the roof stands the ”Gui“ - shaped watchtower (originally a dome, which was destroyed by Qing artillery shells on December 1, 1911). The plan of the main building is in the shape of ”mountain“. There are prominent porches and return lanes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The front and two wings are the foyer and office. The center of the rear is the hall.
A series of venues, such as the gate of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the hall of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Li Yuanhong's living room and reception room, Sun Yat Sen's reception room in Hubei, Huang Xing's conference room for holding military conferences, and the Secretariat of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where Song Jiaoren drafted the draft of the interim Treaty of the PRC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Ezhou, were restored in the memorial hall. The mysterious and solemn historical scene of that year was reappeared, and the tense and hot atmosphere condensed in it The fierce fighting atmosphere deeply affected every visitor. A large number of detailed historical materials vividly reflect the first uprising of Wuchang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which can not only increase visitors'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ut also enhance their admiration for Dr. Sun Yat Sen. Although the story of President Sun Yat sen in London is vivid, it weakens the image of Dr. Sun Yat Sen as a professional revolutionary. In order to overthrow the feudal monarchy, Dr. Sun Yat Sen traveled all over the world to publicize the revolution and devoted himself to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He also directly led the anti Qing uprising in Qinlian and Huanghuagang. He was indeed a great pioneer of China's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success of Wuchang's first righteousness is naturally attributed to Sun Wen. Han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Huang Xing
There are still Huangxing Road and Baijiang stage, and Huang Xing's memorial bronze statue on the hillside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theater. The people of Jiangcheng have not forgotten that he went to Wuhan at the critical moment when the Dragon had no head and the city was about to be destroyed. They have not forgotten that he was ”ordered to be in danger“ in the battle of Yangxia, devoted himself to the great cause of the Republic, and followed Zhongshan in the revolution of 1911 Mr. Wang's many wonderful achievements and painstaking efforts to establish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September 25, 1911, during the revolution of 1911, Rong County became independent, and a military government was established to exercise military, political, financial and cultural power.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was set up in the county office. The former site (behind the office building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consists of three halls, back halls and wing rooms on both sides of the old county office. It is of timber structure, with bucket beam and single eaves. The two halls are combined, with a corridor in front, 1.6 meters wide. It covers a total area of 700 square meters. This is the exhibition room of the independent history of Rongxian county during the revolution of 1911. It is a provincial-level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unit. On the eaves of the main hall of the exhibition hall, there is a plaque inscribed by Hu Yaobang on ”the site of the former Rongxian military government, the first righteousness of the 1911 Revolution“; on the front of the hall, there are portraits of Wu Yuzhang, long Mingjian, Wang Tianjie and Pu Xun; the cultural relics include wooden ”water and electricity newspaper“ (copy), saber, iron spear, historical notice and photo, etc. There are flowers and trees in the hospital, and the environment is quiet.
Well, we are here. Now, please come down with me to visit!
Please see, the building in front of us is the former site of the governor's office of the Hubei army and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memorial hall. It was originally the Hubei Advisory Bureau establish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its architectural style imitated the Western parliament building.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is Tongxin square, which means ”a new cross-strait, peaceful reunification“; behind the building is the member's residence; there are also East and West buildings, among which the East building is dedicated to display more than 300 pieces of 1911 cultural relics, many of which are rare treasures in the world.
Today, we mainly visit two basic exhibitions of the memorial: one is the restoration exhibition of the former site of the governor's residence of the Hubei army,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red building; the other is the exhibition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of the 1911 Revolution,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xipeilou.
OK, now please follow me to the red chamber to visit the exhibition of site restoration!
Now we are in the conference hall of the governor's office of the Hubei army, which used to be the conference hall of the Advisory Council. In the middle of the rostrum, we can see a flag. It is called the eighteen star flag. It is the military flag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eighteen star flag was moved to the army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18 yellow stars on the flag represent the Chinese people of the 18 provinces in Shanhaiguan. The red background is blood, and the black background is iron and weapon. The theme and symbolic meaning is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of the 18 provinces unite to overthrow the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with ”iron spirit“, that is, force. The Proclamation on the left of the 18 star flag is the first proclamation issued by Li Yuanhong after he was promoted as the governor. It is the first Proclamation The release of the Internet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stabilizing people's minds.
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right side of taikou, which shows that Dr. Sun Yat Sen was welcomed by all walks of life during his visit to Hubei in April 1912. In April 1912, Sun Yat Sen first visited Hubei after resigning from the post of interim president. On April 10, Dr. Sun Yat Sen delivered a speech here.
This is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Hu Ying, a member of the revolutionary party, was a former minister. It was one of the nine ministries (military orders, staff officers, military affairs, internal affairs, foreign affairs, transport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justice and establishment) set up by the governor's office of the Hubei army after October 25, 1911. 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Hubei military governor's office acting on behalf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establishment,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issued diplomatic notes to the five consulates in Hankou, calling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ut the five countries have been slow to give a reply. It was not until October 17, when the people's army and the Qing army launched a fierce battle in liujiamiao, Hankou, and the people's army won a complete victory, that the five countries saw the strength of the revolutionaries. Therefore, they issued a notice recognizing that the people's army and the Qing army were equal entities and that they remained neutral. In fact, the notice recognized the status of the civil army and was a blow to the Qing Dynasty. Of course, this announcement was only a piece of paper later, because the five countries secretly helped Yuan Shikai win the presidenc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se capitalist countries are very reluctant to see China take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capitalism.
OK, next, let's go to xipeilou to visit the ”exhibition of historical relics of Wuchang Uprising“, which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and nine halls.
From Wuh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birth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to the outbreak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overnor's office of the Hubei army, to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now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first righteousness of Wuhan. The panorama shows the history and influence of Wuchang Uprising.
After the Opium War, the great powers set off a frenzy to carve up China, and Wuhan, known as the ”thoroughfare of nine provinces“, was not spared.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British concession in Hankou in 1961, Germany, France, Russia,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come one after another. Taking the concession as a stronghold, they invaded and infiltrated Hubei politically, militarily and culturally. At the same time, the crisis of feudal rule was deepening day by day. In the fac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the ruling class has some insightful people, among whom Zhang Zhidong, governor of Huguang, is one. In order to turn the tide around, he began to carry out the ”Hubei new deal“ in Hubei, which was widely hear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ain idea was ”Chinese style and Western application“, which was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feudal moral thought and used western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to maintain the feudal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After the defeat of the Sino 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Zhang Zhidong was deeply stimulat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his military strength, he began to establish a ”new army“ in Hubei Province. In addi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apons and clothing, Zhang Zhidong also strongly advocated that scholars should serve as soldiers. It became a fashion at that time to join the army. This foreshadowed the revolutionary party's propaganda and agitation of the new army uprising in the new army. Zhang Zhidong's ”New Deal“ in Hubei objectively prepared conditions for China's change. After a series of setbacks, the revolutionaries embarked on a more pragmatic road. Many revolutionaries participated in the uprising. On the eve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one third of the 15000 new army in Hubei were revolutionaries.
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the revolutionaries immediately established the governor's office of the Hubei army, elected Li Yuanhong, the former commander of the 21st mixed Association of the Qing army, as the governor, and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hearing the news, the Qing government was greatly shocked, and sent army Minister Yin Chang and navy commander SA Zhenbing to lead the waterway army to Wuhan. Yuan Shikai was reappointed to command the army to attack Wuha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the army was immediately expanded to prepare for war. Wuhan citizens enthusiastically joined the army. Within three days, 30000 people were recruited and went to battle with the Qing army without training. Because the people's army relied on the streets and alleys of Hankou to block everywhere, Feng Guozhang, the commander of the Qing army, ordered the burning of Hankou, turning the prosperous market into scorched earth.
After hearing the news of the uprising, Huang Xing, a member of the revolutionary party, disguised himself all the way and took a boat to Wuhan to deploy a counterattack against the Qing army. After that, Li Yuanhong appointed Huang Xing as the strategic commander-in-chief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fense of Yangxia. The wax figure of Huang Xing, made by clay figurine Zhang, reflects the situation of the governor in those days. Although the battle ended with the withdrawal of the civilian army in Wuchang, the civilian army held on for 14 days with more than 10000 people, which reduced the obstacles for the independence of other provinces and won time. It can be said that ”victory in defeat“ means ”victory in defeat“.
The Wuchang Uprising received corresponding support from most provinces in China, first from Hunan and Shaanxi, and then from Jiangxi, Shanxi, Yunnan and other provinces. In 1911, Sun Yat Sen returned from abroad and became the provisional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New Year's day in 1912. On February 12, 1912, the Qing emperor issued an imperial edict to abdicate, ending the feudal monarchy that ruled China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Wuhan, as the ”area of Shouyi“, can still find the mark brought by that revolution today; there are many traces of Shouyi and various Memorial facilities. Sun Zhiqiang, sun Zongshan's grandson, wrote down ”the doo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his visit to the Red Mansion, which shows the position of the governor's office of the Hubei army in the 1911 Revolution.
Well, that's the end of today's explanation of the red chamber.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in my work. At the same time, if I have any shortcomings in my work, please forgive me and put forward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It's free time now. We'll meet outside the Red Mansion in 40 minutes. In the afternoon, we will continue our happy 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