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关于潘际銮的颁奖词(整理4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潘际銮的颁奖词(整理4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潘际銮的颁奖词,本文共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潘际銮的颁奖词

篇1: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潘际銮

4月17日播出的《朗读者》中,请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90岁的“中国焊接第一人”潘际銮院士。

对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感到陌生,但是我们的生活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是我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是我国第一座自行建设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焊接顾问。

如今已90高龄的潘老,心里想的依然是还能为人民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儿。

本期《朗读者》的主题是“家”,潘老这一家厉害了,个个都是学霸。

潘老在节目中透露,经历过卢沟桥事变的.他,差点死于日军的轰炸,最后全家成了难民。

他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 救国 回家。

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焊接这样冷门的学术方向,潘老谈起自己的专业,一脸骄傲和自豪,核电站和高铁,无论哪个离开了焊接都不行。

篇2: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潘际銮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潘际銮,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联大讲坛第24讲主讲嘉宾。

在《朗读者》节目中,潘老与观众们分享了他书香之家的故事,分享了他与太太李世豫相濡以沫多年的平凡而感人至深的生活。一对璧人,光阴流逝,他们乌黑的鬓角也逐渐浸染了时光的印记。但总能说一句:“幸好,站在旁边的那个人始终是你。”他们的故事,让在座的观众羡慕不已。除了对“小家”的深情,潘老更是对怀有深深的拳拳爱国之情。潘老至今还会唱西南联大的校歌,每当唱到“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时,他的心里都“激动不已”。他在现场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爱与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篇3: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潘际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家国天下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敬和学习!

——兹心

新一期的《朗读者》中董卿就邀请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潘际銮。

他是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学术权威,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的创始人。他参与解决了我国众多重大工程问题,我国第一条高铁、第一座自行建设的秦山核电站,都有他的功劳。他开创了高铁钢轨的焊接技术,为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他担任了秦山核电站的唯一焊接顾问,为中国核电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时至今日,中国高铁不仅遍布全国,更开始走向世界。

篇4: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

《朗读者》的舞台上,迎来了一位90岁的老人,“中国焊接第一人”,潘际銮院士。

作为中国焊接科学奠基人,清华焊接专业的创始人。潘老对我国众多现代化工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山核电站、第一条高铁,这里面都有他的汗水。

在节目中,以潘老为首,近十位清华大学以及西南联大的功勋级校友,一同朗读清华的《告全国民众书》。

这些中国各科研领域的元老人物,年龄加起来超过1200岁。那年代里,面对破碎的山河,国家因孱弱而遭受欺凌,清华人所发出的奋进的呼号,如今听来依旧令人热血澎湃。

用潘老的话来说,当时念书的目的只有三个:“抗日、救国、回家。”是的,他们那一代人读书,就是为了国家。

1927年12月,潘际銮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家庭。家里的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无忧无虑。

潘际銮从小就求知若渴,小学读了一年连跳两级,三年级读完,又直接读五年级。就在小学快读完时,抗战爆发。日本入侵,九江告急,一家人只好逃往南昌。

虽然这时他没机会进学堂,却用半年不到的时间,自学了小学剩下的全部课程。

等他考上初中,家人又再度逃亡。一走就是3个多月,一路上躲避日机轰炸,在饥饿和病痛中几度涉险。

1939年,全家抵达昆明。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住在乡下,每天要走30里路去上学。有一次他和哥哥不慎被洪水卷走,差点因此丢掉了性命。

饥饿和逃亡,成了少年全部的记忆。从那个时候起,潘际銮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努力学知识,为民族崛起尽一份力。

1943年春天,以各门功课第一的成绩,潘际銮考进著名的中山中学。

两年后,又被保送进西南联大。当时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一,缔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学府,潘际銮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回首求学的岁月,潘老感慨道:“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对于我来说,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功名利禄根本没有想过。”

抱着求知救国的理想,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清华机械系。当时国家急需建设型人才,清华便推荐他到哈工大,跟随苏联焊接专家普洛霍洛夫,学习新兴的焊接技术。

当时这项技术国内一片空白,潘际銮想:“虽然现在还用不上,但在中国以后的经济建设中,这项发展中技术一定会起重要作用。”所以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哈工大。

当时自愿学习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数来数去只有6个人。他报名时,清华、北大的老师开玩笑说:“你专门到哈工大,去学焊洋铁壶、修自行车,有什么意思呢?”

潘际銮没有考虑个人,他想到是祖国未来的建设。如果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学一门热学科当然更“划算”。

到了哈工大后,他努力学习,并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极大丰富了焊接的科学分析。

1952年,哈工大决定成立焊接专业,他被任命为焊接教研室代理主任。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创建了第一个焊接专业。

随后,他又在清华建立焊接教研组,被任命为焊接教研组主任。就这样,中国的焊接人才队伍,才一点一点壮大起来。可以说,潘老是中国焊接领域,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事实证明,潘老的预见是正确的。他所深入研究的领域,成了国家各项工程建设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20世纪60年代,他率领教师、工人花3年多时间,完成了由清华大学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的焊接工程任务。又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电子束焊机。

1987年至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潘老担任焊接顾问,为该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最让国人骄傲的,是中国的高铁名扬海外。如今高铁遍布全国,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高铁大国,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高铁运量最多、高铁等级最高,让无数外国人为之惊叹。

高铁之所以能迅猛发展,离不开潘老开创的钢轨焊接技术。“高铁的钢轨要一点缝都没有,全部焊起来,把它磨平、磨光。全国最后总结是焊了66万个头,一个问题都没有出。”

如果没有潘老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就没有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

在核电和高铁两大领域,潘老可以无比自信地说:“中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焊接技术过硬。中国钢轨焊接的水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

他不求名利,求的是奉献,希望中国的发展能像高铁一样,让世界为之震惊和赞叹。

潘老的科研成果,估计可达数千亿。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身居陋室,上下班骑自行车。

他在清华大学焊接楼的办公室,真是简陋无比。潘老作为学科筹办人,只有一个光线不太好的小办公室,大约10平米。那间小办公室,被已经掉漆的家具和书报资料,塞得满满当当,让人没法下脚。

至于收入,一个月也就万把元。相比老伴儿5000元的退休金,潘老觉得已经非常满足了。

在潘老家里,最贵的也就是两台台式电脑。他一台、老伴儿一台,其他要花钱的地方很少。实际上,作为院士的潘老,待遇要参考副部级干部。

但二老对名利不感兴趣,公司高薪聘请潘老,都被婉拒。如今住在清华的荷清苑社区,还是十多年前的老房子,书房都是用阳台改造的。

至今,90岁的潘老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10个小时左右。他说:“我终身投入这个事业,是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赚钱牟利。”

不但是科研,对于祖国人才的培养,潘老也是竭尽所能。1993年,潘老应桑梓之邀,担任江西省南昌大学校长。

当时江西是个“三无省”,无重点高校、无学部委员、无博士点。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潘老,65岁到南昌大学“救火”,将当初西南联大的育人之风,带到了这所不起眼的学校里,大力推行本科教育改革:

对各学期未修满规定学分数60%的学生,要求缴纳全部培养费,并跟班试读一次;仍未修满学分数60%以上者,予以退学;对公费生和自费生实行滚动竞争,学习不好的公费生可能转为自费生,而学习好的自费生则可以转为公费生。

这些让国内高校同行瞠目的制度,均有着浓厚的联大烙印。很快,南昌大学学风陡转。

1996年,南昌大学“211”预审通过;2002年,南昌大学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211”重点大学。

任职校长10年间,潘老从不为亲近搞特殊关系。他的学生和下属,从未沾光。

学生张华在南大任教,并没有“获得更多资源”。相反,潘际銮跟他说:“你就默默无闻地干,自己去争取课题,别指望在学校拿钱。”

给潘老做了6年秘书的徐丽萍,在潘上任时是正科级,直至潘老卸任,职级都没有改变。

徐丽萍笑称不敢印名片,“那么大年纪,还是科长,实在不好意思啊”。

潘老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学术研究、培养人才,多亏了贤内助,北大才女李世豫。

其实早在去年,潘老和夫人,就因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红遍网络。两人衣着简朴,却浑身上下,散发着无比浪漫的气息。潘老夫人看到有人抓拍,还俏皮地伸展手臂,露出充满幸福的笑容。

后来,两位老人的信息曝光,大家才知道潘老的真实身份。而那羡煞旁人的画面,不过是二老的简单日常。两人相濡以沫几十年,一直是这样走过来的。

潘老读书的时候,根本没有心思恋爱。1950年,李老师到北京考学,正好遇到老乡与潘老同屋。潘老和老乡就让出了房间,还主动给李老师辅导功课。

两人认识了三个月之后,潘老就去了哈尔滨学焊接。没有甜言蜜语、山盟海誓,一别五年,恋情却不受影响。五年后,两人结为夫妇,一过就是几十年。

没有昂贵的座驾,也没有华丽的衣裳。风风雨雨,朝夕不改,家里事李老师一人照管,给了潘老巨大的支持。

经济收入方面,李老师也说:“要高薪干什么,生活够了就行,不要整天想着挣多少钱。我们这些人搞科研目的不在钱,就是要搞创新。国家有进步,工业有进步那就好了,人民的生活就好了。”

所以,两人穿着朴素的衣衫,如神仙眷侣被抓拍下来时,许多人了解后都说:“那个年代的人真的不一样,爱上一个人,就是一辈子;做一份工作,就坚持一辈子;研究一个专业,就耗尽一生。”

潘际銮的生活,从来都是平平淡淡。每天上午8时30分,在家吃完夫人准备的早餐。他就蹬着电动自行车,到清华大学焊接馆上班,带着20多人的团队干活。

傍晚6时,他蹬车回家,老伴已经准备好了晚饭。晚上上网、回回邮件,一天便过去了。

可是在这样的平淡中,他们却有着别样的欢喜。高铁验收时,李老师受邀体验,心里无比高兴,替潘老感到自豪。

“验收的时候坐到高铁司机旁边,我心里高兴死了。又很害怕,那可真快!我们从来没坐过那么快的火车,这都是我老伴的功劳!”

现如今,潘老年龄大了,为了安全,不再骑车带老伴兜风,但浪漫情调还是不减。

他曾翻出许许多多老照片,偷偷做了一个相册,作为钻石婚的礼物送给李老师。简朴的相册,打捞起层层叠叠的时光,记录了60年里风风雨雨的陪伴。

这样历久弥新的爱情,在各种欲望泛滥的社会里,真是一股暖心的清流。二老的生活简朴、自在随心,对国家的那份赤子之心,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一生一件事,一生爱一人!这样的简单和纯粹,却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尤其是在浮躁的世界里,需要抵御更多的诱惑,不被欲望的身影所左右,坚守住自己的内心。那样的一颗心,比金子还要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