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合集18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合集18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本文共1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这是我们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真实体会。
在xx老师的策划组织下,我们组员参与调查研究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这一研究课题。由于研究性课题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对这本书有研究或是看完的同学也不多,因此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组员们都抽出时间去阅读这本名著,而且十分投入,加之此次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去总结一些前人对这部名著的评价,所以我们也就更加努力和配合,以求获得更多的收获。正是这种积极高昂的态度以及xx老师正确细心的指导,使我们最后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毕竟要读完一本文言文名著,又不能粗略地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xx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鼓励我们,并且耐心地为我们解读书中的相关句子,还告诉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调查什么内容,调查的具体对象是谁,调查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样的调查结果,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等等这些具体的事项,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调查研究。这令我们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终于,过了近一个月,我们组员都把这本名著读完了,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不能理解的句子多,待分析的内容多,分析的难度大。困难重重,使人望而生畏!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
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这个组员负责找关于贾宝玉的,另一个找林黛玉的,还有一个又找薛宝钗的,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
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
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我作为本组的组长,有时在分配工作过于疏忽,执意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结果造成某些缺漏和过失。幸好还不算严重,否则我真无地自容,组员也没有责怪于我,反而给我补遗拾漏。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有我们感情的桥梁在起着作用吧。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篇2: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学习领域,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有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对此相当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那么,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究竟怎样才能达到高要求高效率呢?
定好研究的问题才能找准研究的方向,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要根据高年级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数学教材中一些陈述性的数学知识变成探究性的研究素材,让学生能够顺着这条研究的线索把握重点,解除难点,进而掌握知识,形成相应的数学能力。
把“单位‘1’的理解”作为研究性学习主要对象,既举生活中的例子,又进行细致的分析,多让学生去说,然后通过“几个几个地数”这样通俗易懂的话,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才算有效果。
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习,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努力使学生去自主发现自我提高。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教师传授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使学生变成知识的探索者和发展者。
让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变化规律,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去实践去发现规律,并要求学生主动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研究性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内化知识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去自我动手,自我实践。
五指三长两短,学生个体间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距,为了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让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升华,在集思广益中明晰概念,加深认识。
在组成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过程中,一是要合理安排合作对象,根据学生数学成绩的情况和学生个体的学习个性合理搭配,最好能够定好小组内的成员分工;二是要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相关的合格技能的指导,避免出现小组内“一人当主持人和表演者,其他人当听众”的现象;三是要把握准确的合作契机,一般只有那些个体思考或研究产生困难的时候,或者答案具有多样性的数学问题出现时,才能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切不可把小组合作变成形式主义或者是教师甩责任的借口。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教学不应该变成教师进行的“合作总结大会”,或评价小组合作是否最好,或评价学生的答案是否准确等等,这些举动意义都不是很积极的,正确的总结应该是对研究知识的拓展和学生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切合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
非常简单的一个教例,不需要过多地去评价研究的过程,而是进一步引导到生活实践,赋予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意义,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要把准各个环节,才能使课堂更高效。
篇3: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说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从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多的知识,了解到原来早餐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每一天都要吃早餐,那样才会有精神学习,也不会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疾病。因此,十分感谢能有这次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让我体会到团队的精神。也给了我们发挥生活实践的平台。我们的研究主题是阳光早餐,健康全天。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用群众力量,团对精神去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我们的研究调查。我们亲临其境。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使我们经历激动人心的操作和探究,使我们的实践才能和创新潜质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调查,它使我们拓展视野,深刻认识创造精神。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综合起来,能够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质,使我们领略学习的最高境界。
坚信通过这次的调查,学习,必须会成就我们青春年华力实基础,挑战自我,享受创造与发展乐趣的完美生活的一部分。这次研究性学习让我感触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不懂怎样做,但最后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路途中・艰辛汗水有过想放下,但在我们相互鼓励下,我们坚持了下来,从中获得友谊,这次活动会成为我们宝贵的回忆,期望下次的到来。
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关于早餐的,由于没参加过这种课外活动,因此在开题报告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完成开题报告后,我们接下来展开一系列的活动,群众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我们合作着完成了一样样工作,得出了一些结论,了解中学生的早餐状况,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的工作。通过这次研究,使我们对于早餐的重要性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了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使我认识到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发奋才能获得,虽然这中间困难重重,有过汗水,有过泪水,但是更多的得到的是同伴之间的鼓励和支持,也让我懂得可身体是生命的本钱,因此我们就应按时吃早餐,才能够身体健康。这是我所得到的收获,用乐观态度对待生活。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让我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早餐都是很重要的,不管是老人还是成人还是小孩。做为学生的我们,早餐尤为重要。早餐是不可避免的,吃早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上人重大的作用,反而不吃早餐的后果是承担一种巨大的胃病的痛苦,正因不吃早餐导致人体虚弱,精神衰退,记忆力减退,思维潜质降低,身体健康遭到严重的危机,因此早餐十分重要的。
对于学生的我们,早餐吃好了,才有精神上课,才有利于我们的大脑思考问题,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对于上班的家庭来说吃好早餐工作才有尽,对于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更要注重早餐,早餐吃得好能促进人体的发育,不吃早餐,会导致胃病,因此要在乎吃早餐成为我们生活规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吃早餐个性重要。而且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加团结了。团结就是力量!
研究性学习是我们锻炼自己动手的潜质,这一个过程虽然坎坷,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多等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发奋克服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矛盾的困难,成功的完成了这项活动。以前我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父母心中的宝贝,动手的潜质很弱,自觉性不强,不会独立,永远都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经不起风吹雨打,离开了父母就好像是迷路的羔羊怕被狼发现。在未来的社会中,只会成为你的绊脚石而已!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成熟一些,让你自己动手去做的一项活动。我小组研究的是有关于早餐的问题,它开发类我的脑力智慧,引起了我沉睡已久的好奇心,让我有发奋去探索真理的兴趣。
我真正的明白、了解,世界从何而来,实践中发展而来,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能够让我们健康饮食,在这个活动之前,我曾是一个不喜好吃早餐的人,宁可睡多点也不愿起来早点去吃早餐。此刻我知道,这是个错误的行为。不利于我的健康成长。进行这项活动需要收集一些资料图片,实地考察等。我觉得的我收获得不少,小组里的成员用心性很高,给我生活的好处,满足,脱离了父母的呵护也能够生存,我觉得我很满足了!
篇4: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高中生,身上肩负着升大学的重任,成天总是与题,与课本打交道,于是总想:我们学了这些知识,却没有深入实践中运用,不知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而且有时我们也会反思:难道我们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吗?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在于考试才是唯一的素质和能力的测评手段,实践应该才是最好的明证。如果等将来出身社会才来证明自己的话,也许许多人都有太多的悲哀和遗憾,所以我们何不从现在起,就随时检验自身,这是一种警钟,也是催发我们上进的号角。有时我真想和许多同学一样大声疾呼:“我们不需要做考试的机器!”
幸运的是我们学校很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并将这些计划付诸行动,鼓励、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都得到了培养自己能力和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在英语老师xx老师的倡议和指导下,我和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参加这次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活动。
在xx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我们自己很快自选了研究课题,是有关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对比研究,因为我们觉得这个选题比较贴近新教材,而且能培养我们的文化意识,提高我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所以课题组成员对此课题都感兴趣。我们原以为搞好这个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活动是很容易的,不过是进行几次访谈,查查资料罢了。但我们想错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能力有多差,才发现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有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牢,这些能力和知识的欠缺使我们走了不少的弯路。
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我们真正懂得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了“不唯书、不唯师”,主动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帮助我们树立了自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人都有无限的创造潜能,书本上所学的东西通过实践的验证,更能体现其价值,更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而且在这次课题研究活动中,在xx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不管是对本民族母语文化作了些了解,了解了许多以前书本从未学到的人文知识,也包括目的语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人文现象。
这个研究过程使我们既了解了我们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甚至也扩大和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增强了我们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且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亲身经历中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都说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并且我们共同认识到:知识是基础,实践是过程,培养能力是目的。所以,知识+实践=能力。
篇5: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但当我们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时候,往往没有把研究性学习用到实处,只局限于在形式上的模仿,从而导致了研究性学习的无效性。现认真听取了洪先锋校长的“研究性学习”讲座后。就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优化组合,明确任务在开展研究性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好坏是取得优良效果关键。
要怎样才能达到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依照合作学习原则,要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让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或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一名或二名)、中等生(二名)、和学困生(一名或二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明确任务,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优化评价,激励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研究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
所以,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研究互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
篇6: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的这一次研究性学习也即将结束。回想这一个多月来的日子,虽然是辛苦了点,但是收获还是挺大的。在此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学会了团结合作。在学习的过程中,组员们帮了我很多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真的很感谢他们!
同时,经过了这次的研究调查,我了解到废电池的危害性及其处理方法。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能为环保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了!我期望我们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注重对废电池的处理!也期望我们的没一个同学都能多做做宣传工作,大家一齐为了地球的美丽而发奋!
从调查结果来看,市民对废电池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来自深,在生活中对废电池的处理方法也不正确。当然,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也有同学不注重对废电池的处理,他们大多数是丢弃在垃圾堆里。这就需要我们多做宣传工作了。
经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的胆子也变大了很多。在与人的交际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将成为我以后成功不可缺少的一步。
老实说,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对研究废电池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作为地球母亲的一个孩子,我想我有义务去了解废电池的危害以及处理方法。虽然对化学方面我几乎是一窍不通,但也略知道废电池对环境是有危害的。但具体到底有哪些危害就不大明白了。因此我加入了这一小组。
经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我有了许多收获。虽然研究化学这方应对我的考试成绩没多大的帮忙,但对我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帮忙的。
在生活上,我了解到了废电池的危害性以及处理方法。我想这也许并不是的收获吧!的收获是我们组员之间的友谊!
篇7: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2009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正文:2009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孙婉芳英语成为大众沟通的语言,已被广泛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很经常都能看到或听到英语的存在。这就躺卧不由得觉得,当代的文盲应该就是不会说英语的人吧。我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特别对外国电影情有独钟。外国电影把每个人最真实的一面都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在欣赏外国电影的同时总是被里面的说话的氛围所感染,他们把整个英语表达得淋漓尽致,把整个情绪都抬升起来,毫不约束的使用任何词语,显得一切是那么真实。所以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学习英语,希望能听原汁原味的电影片。而这一次,我参加了了名为《品味英语原声电影,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英语研究性小组后,收获颇丰。尝试着不看字幕,仅从人物的动作,事态的进展,以及自身的英语基础来推测、理解他们所说的话;亦或是就着英语字幕,就当在做阅读一样,自行的翻译、诵读、寻找语感……渐渐地,习惯了之后,当自己看到情绪激动时也会冒出一两句英语,或是在与同学们交流过程中,刚好遇到相似的情景,也会不由自主的“SHOW”两句……慢慢地,对英语也不再那么拘束,很有“想说就说”的'豪迈。而且,也许是听多了,渐渐也就适应人物讲话的语速,以至于有时在听听力时就有“讲的真慢啊”的感觉。“只要自己敢勇于去尝试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一定能做到,只要你愿意……”这也是我参加了这个研究性活动所得出的结论。所以说品味英语原声电影也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有效途径之一,并且也能从电影中了解更多地区的不同文化,增长文学见识,同时也更能让我们从中了解一些人生哲理和一些生活技巧。所以请尝试着动动自己的口,让我们感受另一种语言的魅力,让自己感受另一个世界的美丽。相信自己,你能做到,只要你愿意!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许弘霖自从我加入“品味英语原声电影,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我发现就我一个男的(澹,很无奈,和一群女生讨论电影问题有点怪怪的,对于好莱坞的英雄主义我是十分崇拜啦!可她们有时不这样认为(澹。 不过,边看电影边学英语还是蛮高兴的,虽然刚开始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但渐渐地熟悉了之后还能听懂几句,这对于我这个平常英语就不怎么好的人来说真的可以算的上是天大的进步了,这也是我加入这个英语研究性小组的原因。通过这个小组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的口语水平,而且还让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比如:哲学,宗教,人生,等等。比如《功夫熊猫》:讲的是一只熊猫的奋斗史,全篇虽然彻头彻尾的搞笑,但最终也告诉我们:挂吧关键时候中国大学网()篇8: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一、问题的提出
1.背景
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第三次“全教会”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素制约,课程改革可以视为举措之一。各门课程的实施都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宏观背景。
教育界内部对课程改革的探讨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我国的课程建设曾受到国际课程整合理论的儿童中心(杜威)、结构中心(布鲁纳)和人本主义的认知--情意整合论等流派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经过广泛的实践,确立了三大板块课程,即: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尽管这三个板块的划分在逻辑上还显得不够清晰,但它在实际运作中却是简便易行的。另一种划分是按课程设置权限分为:国家课程十地方课程十校本课程三个板块。这两种划分课程的表述,都是从课程外在的、外显的属性来进行的。90年代末,人们愈加重视在课程的内涵上进行挖掘,提出应注重课程三性,即: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以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实践为基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中观背景。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中较为活跃的一块园地。多样的校本课程,如培养兴趣爱好和发展个性特长的,以及品德类、心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休闲类等。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向何处去?研究性学习课程确是一个理性的价值方向,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微观背景。
2.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1)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在原有教育、教学条件下,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了组织、指导作用,在时间安排上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显然与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不同,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较为有利。
(2)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
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原有的课程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我们的许多优秀教师,正是在原先的学科课程教学中,既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各科教学中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而且,如果能在各科教学中都做到既打好基础,又培养创新精神,那是教学上的很高境界。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更广泛做到这一点还有困难。
第一,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形成定势,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要实现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从而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需要有一个较长过程。
第二,基础性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打基础”(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关系,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新课题。
因而,如果能开发出一种新的课程类型,它的实施主要地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3)原有的活动课实践的发展需要新的生长点。
近年来,活动课作为一种与学科课程相区别又相补充的课程类型,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实施,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拓展了极其重要的阵地。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在实践中,已有的活动课较多的还是着眼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的知识类活动课,着眼于培养生活、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技艺类活动课,着眼于陶治性情、健体强身的文体类活动课等。普通高中的活动课相比,它应提高在何处?如何实现活动课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上的独特的作用?这些都是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研究性学习的设置,为高中阶段活动课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4)每一个高中生都具有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很大潜能。
以前也有不少科技小组,学生们在指导教师引导下,开展研究探索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这些小组往往只有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参加。我们能否为全体同学提供这种开放性研究活动的机会?已有的实践经验表明,每个高中生都具有充分的发展潜能,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探索欲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见得就比别人差。
(5)各地学校都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要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选择研究专题,同时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各种教育资源。各地学校的内、外部条件虽然有较大的差异,但都具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也都能从本地实际出发,寻找到他们感兴趣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困难的地区,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需求越是迫切。
(6)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3.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研究型”课程,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1)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2)教学空间是开放的。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
(3)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
(4)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不是单纯从课本和参考书获取信息,而是从讲座、因特网、媒体、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5)师生关系是开放的。学生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提倡师生的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否定。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位学习主要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它的目标定位与一般的学科教学目标既有一定联系,又有较大的差异。具体强调的是:
(1)培养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与以记忆、理解为目标的一般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过程围绕着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就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其中,在一个开放性环境中学生自主、主动惧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个关键。
(2)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一般而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成果,绝大多数只能是在自己或周围同学现有基础上的创新,还不大可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学会沟通与合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弄得不好,很多还是说教。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为了完成研究任务,一般都离不开课题组内的合作以及与课程组外人士(如指导教师、社会力量、研究对象)的沟通合作。所以,研究性学习也把学会合作作为重要的目标。
(4)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创新精神培养只有同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的培养统一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社会、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已有的实践告诉我们,同学们参与课题研究是饶有兴趣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几乎都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学生要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求得结论的获得,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5)发展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联系社会实际开展研究活动,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和认知能力,而且还要学会关心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争取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6)激活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多门学科的知识积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础。但是,如果让这些知识长期处在相互分割和备用的状况之中,它们就会被遗忘,就会逐渐推动可能发挥的效用。研究性学生的重要目标是在综合运用中提高各科知识的价值。
从研究性学习的上述目标看,它对于实施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于学生从事各门各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培养积极性都是大有好处的。
2.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位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位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研究性学习与高效的学习
“后工业社会”将会给教育提出什么要求?现在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高效的学习”。这条思路的基本假设是: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的学习速度。因此,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应该特点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各种快速阅读法、记忆法、思维技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另一种思路是“研究性学习”。这条思路的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应该提供研究性的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上述两种思路对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作出了各自的解释,但从两种学习方式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学实践来看,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所谓高效的学习,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的效率。它强调“授人以渔”,但实际上并不关心打到的是什么“鱼”。高效的学习所追求的,首先是掌握知识的量而不是质。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时代注重单位时间效率的观念。
与高效的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
研究性学习与高效的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从学校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研究性学习无疑应该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是研究性学习加上个别化的集体教学,并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中教学形式的主要特征。
四、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研究性学习观具有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具体描述如下:
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学习过程。
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与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学习心理学家在提出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探索了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布鲁纳发展发现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已形成了一种发现式教学方法群;奥苏贝尔用有意义学习的观点巧妙地结合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接受。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与研究性学习观是相一致的。
2.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模式
建构主义由皮亚杰的结构的观点发展而来。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重视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探索研究的作用,重视教学过程中有关问题情景的创设,重视知识结构的更新,因而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问题解决模式认为研究性学习即是对学习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因此,研究性学习过程有这样三个基本特征:目的指向性。学生学习是有目的的过程,最终要达到某个终结状态;认知操作。学生的学习依赖于一定的学习与思维策略,并依此来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操作序列。学习活动包括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和系列。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把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问题表征阶段;策略选择阶段;反思结果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解决模式,实际上把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相比较,认为学习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相似之处。近年来这一学习模式倍受关注。
4.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模式,强调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这样一些过程。问题情景的探索过程。智力与思维方式的弘扬过程。元认知监控过程。
创造性学习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学、自然、音乐等学科教学中,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有利于贯彻研究性学习观,因而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广义的问题解决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习过程:问题解决的知识表征过程;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
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形式上具有各自的特色,但从心理结构来分析,均应包括以上所论及的心理结构。
篇9: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一、实践回顾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的研究活动,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l.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思路及任务。
各班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并明确了研究思路,即把研究性学习与科研课题有机结合。有实施计划,确定研究方案,制订工作计划。聘请相关教师为指导教师,小组组长负责全面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2.确定研究方式,指导学生选题。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要求,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有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其组织形式也有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课题研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3、培养学生科研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课题确定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培训,给他们讲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活动方案,如何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在研究中注重亲身参与,体验过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开题论证会,交流选题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印发了“活动记录表”,学生记录每次活动的情况,便于课题分析和总结评价。
二、经验和体会
(一)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探索出了“以课题研究为主要类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研究主题下选择小课题的组织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
2.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摒弃了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了教师主动的教学行为。
3.提高了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促进了自身教育科研工作。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4.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锻炼了学生意志,又增添了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
1.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站在课程的高度来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开展研究性学习,便是我们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不仅只是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更主要的是要把它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落到实处。
2.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方式,但又蕴藏着迫切改革教学现状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给了我们一个教改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我们的教师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或有后顾之忧。我们只有转变教师陈旧的观念,引导教师参与教改实践,正确对待教师的劳动,才能把研究性学习搞好。
3.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处理好师生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只有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求索,才能达到课程的目标。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刚开始此项活动研究的时候,学生了解甚少,一片茫然,对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设计和开展活动及怎样总结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好与学生平等、和谐关系的同时,也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实施。
4.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选题。
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都比较乐意和兴奋,但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却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学生定的题目过大,难以操作,有的选题又太偏,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有的选题又太俗,缺乏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还有的选题比较离奇,没有研究实际意义。为此,我们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选题,因地制宜,联系生活经验,发挥优势,选择自已熟悉和喜欢的,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篇10: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调查报告成功地完成并在全年级交流,我感到无比欣慰。个性让我受益非浅的是对这次调查的过程,更多让我体会到成功的秘诀。
调查过程中,许多事都不能如愿。找到了目标,却总是不见人,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就耽误了时刻,因此失去了机会。得到教训后,我们开始发奋工作,确定目标后,大家开始收集材料,整理数据,时时想着要抓住机会,要抓住时机大干一场。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便进行采访,采访了学校的领导,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具体资料,然后记好,整理成资料备用,逐渐的,我们的调查报告就撰写出来了,这让我们很高兴,于是把这些全部收好,开始修改、整理,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就呈此刻我们眼前,之后我们就开始打印了,然后交给老师,提出修改意见,我们的任务也总算完成了。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这个组的成员互相帮忙,互相鼓励,从来不伤和气,这使得我们进步。我觉得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让我受益非浅,这么多人合作起来做一件事是多么地不容易呀。
这次活动不仅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懂得做事的重要途径――重在实践,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自己付出发奋才能得到回报,才能得到收获。只有自己勤动脑勤动手,才能真正感到成功之喜悦,即使失败了,也不好灰心,正因有失败才会有成功,有奋斗才会有结果。
但是最重要的是精诚团结,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其他人来帮忙、支持、鼓励,因此说团结是成功的保证!
篇11: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策略,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要求赋予素质教育崭新的、更深刻的涵义和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是开展教育改革以来最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以回应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初次实施,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探讨的热点。如何有效地解决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是很值得探究的。下面就我校在本学期组织学校高年级同学进行的研究性课题《张村的红色人物》的实施总结以下几点。
一、成立指导小组,广泛宣传动员,认真确定课题。
德兴市张村乡是老革命根据地,是一片英雄的热土,这里曾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之一,方志敏、邵式平、饶守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革命战争时期张村的许许多多的英雄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何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的学生秉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校在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组织了五六年级的学生深入全乡各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学习报告,确定了此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张村乡的红色人物》。
二、课题力求突出地方特色
根据我乡的特色,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潜力,利用一切资源,为我所用,拓宽学生研究性学习领域,办出我校自己的特色。如:目前,我校的研究性学习求真务实,形式多样,除了六年级学生的《张村的红色人物》研究性学习外,结合我乡大畈村委会境内延绵几十公里,与三清山一脉相承的西湾蛇纹石矿也是我乡境内的一大特色,因此五年级学生的《蛇纹石矿的特点与价值》这一课题也在启动与研究中。同时,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们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和资源,查找资料,进行学习与研究,具有本校自己的特色,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制定符合实际的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使本次《张村的红色人物》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实施和有序开展,我们经过学习和研究,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计划和方案,这些计划与方案其中就包括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指导教师的职责等,为本次研究性实验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四、成立学生课题小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调查的一种活动方式,因此,我校的此次《张村的红色人物》研究性学习采用了以高年级为单位,5—10人一组,自愿组合,自行选择指导老师,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进行研究。同时,为了加强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我校研究性学习,每周开设1节,学生主要用来进行研究性方法的学习,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而教师则主要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同时,还带领学生周末或节假日到图书室或电脑上收集资料,或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实地(如张村梅溪是饶守坤的家乡,张村沙路是方志敏的姐姐生活的地方)进行考察、调查、访问。
五、加强对学生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的指导
为了体现此次研究性学习学生参与的自主性,我们的老师没有进行代替与包办,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的方案与步骤,教师加强指导工作;让课题小组的成员,互相讨论,相互启发,教师相机诱导,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同学、关注校园、关注社会,从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中寻找有关资料,搜集与整理各项资料,然后进行筛选与加工。比如,在张村中学任教的饶家火同志是饶守坤的远房堂孙,他对饶守坤同志的生平事迹知道的较多。
于是,我们的指导教师就让学生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对饶老师进行采访,采访的时间,步骤,问题都由学生自行确定。在采访结束后,教师又指导学生自行对这样材料进行筛选与整理。这样,学生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篇12: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1)从抓语言问题开始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处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上句,按常规,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但我们多问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的呢”,多查阅一下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与学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那么简单,有政治原因,有经济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许还有信仰问题。这种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2、强化自我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具体要求: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3、创设一种情境
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语文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创设情境应该是重点思考的一个内容。
二、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这种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提高学生研究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基础知识,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较深透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的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研究活动。可以说,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呢?
1、引导学生选择课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最难的可能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开展研究的课题。教师要导,就应导在关键问题上。选择课题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实际需要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要像专家那样,一定要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因此高中生的“课题”与专家的“课题”的实际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课题研究重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被发现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从课题本身的价值看,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切不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符不符合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长的复杂课题,而适宜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比如选《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研究》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就超出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课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预期的目的。B、开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C、开展课题研究的活动安排,具体到第一节课具体做什么。D、研究成果的结题形式。设计方案重点要考虑的是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总是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的”。教师要告诉学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学事实,且对象又活动形态,就应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如果研究对象是文献形态的,就应该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如果说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学理论,就应该选择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从我们语文研究课题看,绝大多数是文献研究对象,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导在学生研究疑难处在学生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活动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思维方法上的,而不是内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篇13: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研究性学习。 高二的学姐在给我们介绍的时候说,这是一门“可以增强女汉子技能”的学科。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之后,我想学姐要表达的,应该是这门科目的实用性和严谨性吧。
(一)课程总结
1、新知识
研究性学习,在我看来,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极强的学科。开学的第一个月,我在老师的指导和教授下,了解到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特点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研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它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对文科和理科的学习,特别是理科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如设计实验时对方案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要有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步骤以及强大的理论支持。同时,这段时间的学习也为之后的课题研究实践打下了基础,指导我们在进行研究前要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等等。
2、九连环和四巧板
九连环和四巧板是这学期的课程中最有意思的内容了。九连环和四巧板都是中国的传统益智游戏,是祖先们的智慧结晶。九连环是小时候就学会的,看到老师带着一大箱九连环来到教室的时候,觉得很亲切。下课了同学们常常花上10分钟的休息时间来一场速度大比拼。可以说玩九连环的时候,整个人的思维都必须高度集中,要能提前预想到下一步甚至是整个解锁的过程,先下哪个环,再装哪个环,注意力稍不集中有可能就会解错掉。我更喜欢的是四巧板。我们不仅花了一节课亲手制作了四巧板,了解了它的组成和构成的过程,而老师给大家尝试的那些图案,更是让我兴趣满满想要挑战一下。最后在我和小伙伴们的齐心研究后,我们成功地从“幼儿园”级别拼到了“研究生”级别,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3、我的收获
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的一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研究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等,原本我以为做研究就是查查资料、做实验,没想到可以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研究。这为我们小组后来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让我觉得十分新颖。
老师曾说,研学是一门和语文数学外语同等重要的学科,把研学课认真学好,对每一门科目都有帮助。一开始听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并不相信,但在经历了自己的小组合作之后,我觉得研学的确在逐渐地改变我思考一些题目的方法方向,而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慢慢收获研学课给我的帮助。
(二)自我评价
1、我的工作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我们小组因班级学号安排有些特殊,我们5号小组一共只有4位同学。又因为我们的课题是“影响中美两国人生活习惯的差异的研究”,而有一位同学是日班的,所以大多数工作都又剩下的三位同学商议完成。
在我们小组中,我参与了课题的讨论选择并最终确定了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完成了开题报告中“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的初步设计和规划,组织了本小组同学尝试各种资源与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了解(但最终由于参与的人数太少,学校当时没有来自美国的交流生,采访的结果不具普遍性,经小组讨论去掉了该内容)以及结题报告的回答老师同学的问题解答部分。
2、工作比例
大约占总工作的25%-30%,耗时约5小时
3、评分
我给自己打85分。理由:本来小组在设计实验方案是有许多的雄心壮志,但最终只能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进过小组讨论做出了许多修改与调整。虽然最后呈现出的东西里并没有我们失败的内容,但是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一直参与其中,也觉得很有意义。我觉得从开题报告的任务下达开始,我和另外两位组员都态度积极,合作也十分愉快。鉴于我的投入,我给自己85分。
最后有一点一定要说的,不知道是哪一部分里的。当做自己的感想好了。
我们组做完结题报告后,我负责回答问题。我本以为老师会提问我们组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过程或者是思考,结果老师的问题是,你们的研究对我们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有何实际的应用意义。我当时回答的时候并没有多想只是按照我们当初讨论时的思路回答了问题。然而之后我想起来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研学不像数理化,虽然需要的都是严密的逻辑和理科的思维,但是做出一道难题的目的是拿到分数,而开展一个课题的目的却是运用研究成果更好的更快捷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去。而这将给我们之后的研学课、甚至是走上社会以后,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职业、如何有方向地工作,提供一个明确而有现实意义的目的,那就是,努力让生活更加美好。
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策略,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要求赋予素质教育崭新的、更深刻的涵义和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是开展教育改革以来最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以回应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初次实施,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探讨的热点。如何有效地解决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是很值得探究的。下面就我校在本学期组织学校高年级同学进行的研究性课题《张村的红色人物》的实施总结以下几点:
一、成立指导小组,广泛宣传动员,认真确定课题。
德兴市张村乡是老革命根据地,是一片英雄的热土,这里曾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之一、邵式平、饶守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革命战争时期张村的许许多多的英雄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何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的学生秉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校在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组织了五六年级的学生深入全乡各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学习报告,确定了此次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张村乡的红色人物》。
二、课题力求突出地方特色
根据我乡的特色,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潜力,利用一切资源,为我所用,拓宽学生研究性学习领域,办出我校自己的特色。如:目前,我校的研究性学习求真务实,形式多样,除了六年级学生的《张村的红色人物》研究性学习外,结合我乡大畈村委会境内延绵几十公里,与三清山一脉相承的西湾蛇纹石矿也是我乡境内的一大特色,因此五年级学生的《蛇纹石矿的特点与价值》这一课题也在启动与研究中。同时,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们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和资源,查找资料,进行学习与研究,具有本校自己的特色,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制定符合实际的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使本次《张村的红色人物》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实施和有序开展,我们经过学习和研究,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计划和方案,这些计划与方案其中就包括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指导教师的职责等,为本次研究性实验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
四、成立学生课题小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调查的一种活动方式,因此,我校的此次《张村的红色人物》研究性学习采用了以高年级为单位,5-10人一组,自愿组合,自行选择指导老师,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进行研究。同时,为了加强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我校研究性学习,每周开设1节,学生主要用来进行研究性方法的学习,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而教师则主要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同时,还带领学生周末或节假日到图书室或电脑上收集资料,或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实地(如张村梅溪是饶守坤的家乡,张村沙路是的姐姐生活的地方)进行考察、调查、访问。
五、加强对学生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的指导
为了体现此次研究性学习学生参与的自主性,我们的老师没有进行代替与包办,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的方案与步骤,教师加强指导工作;让课题小组的成员,互相讨论,相互启发,教师相机诱导,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同学、关注校园、关注社会,从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中寻找有关资料,搜集与整理各项资料,然后进行筛选与加工。比如,在张村中学任教的饶家火同志是饶守坤的远房堂孙,他对饶守坤同志的生平事迹知道的较多。于是,我们的指导教师就让学生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对饶老师进行采访,采访的时间,步骤,问题都由学生自行确定。在采访结束后,教师又指导学生自行对这样材料进行筛选与整理。这样,学生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这次研究的内容是《垃圾资源化》,以下是我们研究题目的具体内容:1、垃圾处理的方法2、垃圾如何分类、回收3、个别垃圾个别处理。
研究一个课题,首先应该确定研究方向。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从生活入手,配合现在国际环保的要求,我们选择了这次的主题。与此同时,虽然是第二次研究我们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在制定实验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身为组长要有掌控能力,由于我不很得心应手研究便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一拖再拖。所以针对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事先制定出一份详尽的时间表,然后应该严格按照时间表来执行。只有在这样详细的规划下,我们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虽然我们的报告成功完成,但由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一些详细的工作没有完成的很好。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也得到了许多收获与财富。
首先便是知道了“规划”的重要性。世间万物皆有规律,而计划就是一个能时刻跟随规律,调整规律的时间表。只有在严格的规划下,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课题和项目。
第二就是明白了“责任”。身为研学的组长,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费在个人享乐上,这就是责任的意义。同时还要确立责任意识,只有当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处于领导地位,这样他所带领的小组才能在纷繁混乱的环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第三便是“效率”。没有效率,就如同浪费时间。有的人能在学校便把作业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背着未完成的作业一起赶到学校,这就是差距。而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当于有了三头六臂,一个人可以处理好多事情。而专心就是效率的保证,只有当自己处于一个专心的状态,会感觉时间像是停滞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请自来”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东西。每个人都有爱好,但各位同学中极少当成爱好的。当然,我也并不把研究性学习当成一个爱好,因为研学,也是学!但是,如果我们转变自己的看法,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学习和自己一切不喜欢干的事,就一定会找到一个有趣的切入点。有了兴趣,什么都好说。
第五,将压力变为动力。整整一个学期,研学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觉,便是那巨大的压力。当看着周围的同学们相继完成了实验,写完了报告,我们组的试验还只停留在纸上,我充满了压力与危机感。也正是这样的危机感,为我加速,促使我按时完成了任务。而有些人,遇到压力瞬间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自乱阵脚。我们应该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总有完成的时候。当有了这种压力的时候,我们的动力和潜能才会被真正地激发出来。
第六,团队精神,每一个团队都应该要有团队精神。“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而一把筷子却很结实”——这便是小学时候老师给我们解释“团队精神”时所举的例子。没错,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团队精神和能力。在被划分成研学小组的同时,这种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锻炼。如果是以班级为单位,僧多粥少,不是每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被班级中少数几个“积极分子”所掌握,锻炼的机会总是在他们身上。而因为有了研学小组,每个人得到锻炼的机会近似均等,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团队精神的平台。有了团队精神,当我们在社会上加入某些团体后,我们要有在团队中协调等能力,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创造性,同时将能力最大化,也就是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团队中,每个人不但能力能发挥出来,同时还有可能超常发挥。
第七,听指挥。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群龙无首的精锐部队那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如果一个团队中大部分人不听从指挥,那么这个团队也就无异于“群龙无首”。大吵大闹地反对,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帮助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对自己,对大家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所以,听从指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我还想说的还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也还有很多。这次研究性学习不但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并且收获中我还学会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篇14: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的日子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失落,我们在研究学习中主动探索,在调查采访中亲身体验,在搜寻资料中主动学习,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
以前的学习只是遵循“老师讲,学生听”这一模式,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可是研究性学习不同,它是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去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的。研究性学习,燃烧了我那颗曾要表现的心,焕起了对自我能力挑战的热情,我很幸运地成为这次活动中的一员,除了挑战自我之外,我还得到了许多——怎样独立完成一件事,怎样与别人交谈。
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实在是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想早点走到社会上实际调查,但心里一想:我们要去调查谁,又要调查什们呢?没做好准备的话,什么事都做不成,
于是我们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经过不断修改,一份调查表终于做好了,于是我们开始进行调查。刚开始很恐惧,害怕与采访老师,害怕受到拒绝。可是没想到老师们都很配合,调查顺利地完成了。
曾几何时,我对自己说:“把自己的风采展示给别人看,我是最棒的.。”可由于一次又一次的胆怯,我与机会失之与臂,剩下的只是自我安慰的“如果下一次……”通过这次研究性活动,我明白了做的重要性,千个万个好想法都不如做出的一小步。克服胆怯,树立信心,其实我是最棒的,要自我寻找表现的舞台!
平时我们总是依赖别人,造成了我们的软弱。通过这次研究性活动,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不依赖别人。终于体验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的真理了。
短短几周,研究性学习活动就结束了。不管我实践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笑傲一句:“我重视的是花儿浇灌与培养。”当然,听到花开的声音是最好的了。
篇15: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在于“学习”而不在于“研究”,有独特价值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有充分的自由,自己去获取知识,真正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我认为,这也存在着相应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强调探究的过程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但操作困难、与之配套的社会环境尚待完善;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但往往使学习流于粗浅和表面化,容易与知识的学习相割裂。如网络文学,人的个性张扬有了比较宽松的释放空间,发表的机率也大大增加,但当中的一部分人也有很多机会帖些不文雅的东西,粗俗的东西,使文学的崇高、神圣也贬值,无论是从语言还是内涵,无不使学术界中的某些专家学者所担心。平台的构建是否健康、正确,这也是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棋子!
首先,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说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以我们的小组而言吧,我们选择的课题是:《快乐中秋节》,看起来其没有什么难的,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
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
其次,促进同学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们在学习研究中都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一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团队精神合作至上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有人说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很自私,不爱帮助人。然而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分明的看到了热情帮助人的同学,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例如团结互助组,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这样,效率提高了很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通过研究性学习,还加强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增长了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找资料的,有画画的,有整理稿子的,有采访的……大家在这些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学到了一技之长。还有,我们孩子对中秋节略知皮毛。通过查阅采访后,大家加深这方面的了解,说不上精通,也说得上熟悉了。这也算得上是我们人生的一次飞跃!
在我们研究过程中,有的学生利用因特网来查找资料,而且也要求我们要学会与他人交换经验、意见,以便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进步。正所谓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俗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学习应该是“乐”的。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才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如果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学会了方法,我们将会知道学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快乐。研究性学习也要求我们要有主动性,并具有一定的恒心,主动性和恒心是坚持学习的前提,也是我们培养某些能力的条件。自己可以利用别人的资源的同时,也应该把自己的资源提供给他人共享,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
总之,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和孩子们受益良多,在不少方面都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没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差别,大家都置身于求知的领域,对谁都是一片空白,我们涉足于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拾得了累累的硕果。所以,我想说:“真的很感谢研究性学习!”
篇16: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与传统的知识型学习相比,语文研究性学习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国本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新的课程体系。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则进一步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一、学生角色:由主动到被动
近年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学生始终还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的认知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被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致使我们的教学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等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语文研究性学习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意识,是因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研究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研究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研究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学生是否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衡量语文研究性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设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在学生自主研究活动上下功夫。
为此,就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的胁迫,从而使学习态度变得十分勉强,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的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学生不仅要在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还要在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在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创设一种情境也很重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语文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创设情境应该是重点思考的一个内容。
二、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
语文研究性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这种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
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提高学生研究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基础知识,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较深透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的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研究活动。可以说,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呢?
1、引导学生选择课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最难的可能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开展研究的课题。教师要导,就应导在关键问题上。选择课题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实际需要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要像专家那样,一定要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因此高中生的“课题”与专家的“课题”的实际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课题研究重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被发现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从课题本身的价值看,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切不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符不符合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长的'复杂课题,而适宜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比如选《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研究》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就超出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课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预期的目的。
B、开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C、开展课题研究的活动安排,具体到第一节课具体做什么。
D、研究成果的结题形式。
设计方案重点要考虑的是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总是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的”。教师要告诉学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学事实,且对象又活动形态,就应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如果研究对象是文献形态的,就应该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如果说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学理论,就应该选择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从我们语文研究课题看,绝大多数是文献研究对象,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导在学生研究疑难处在学生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活动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思维方法上的,而不是内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三、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语文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态势。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种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非组织的社会化语文活动将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学生可以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可以到网上去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自己喜欢探讨的问题。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将会有重大的变化。
四、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研究性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且具有深度。
1、查阅资料
语文研究性学习,收集、整理、研究与课程相关的文献,意在通过对文献的查阅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我到底要研究什么――术语的内涵、外延;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我从哪里开始研究起――前人留下了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通过研究文献对课题的内涵、外延、研究起点作出准确判断,就能判断课题的实用价值,选择较恰当的研究方法。
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献资料中找到对特定研究课题有价值的文献,首先必须明确界定自己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确定搜寻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国内外主要期刊的分布及各类期刊的特色。其三要熟悉主要的文献资料索引和目录分类的方法,掌握检索的基本技能。高中语文课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就重点介绍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寻自己所需的文献。一般说来,学生起步阶段,还不知道怎样详细的查阅书目,以便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找到开展研究的感觉,如我们常听到播音员报道我国又与哪国建交,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个问题,“邦交”为何不说“国交”呢?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只能研究文献,查阅资料,找出例证,说明观点。
2、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的创新成果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建立研究性合作学习形式,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舞台,研究学习中,既可以是两个互助组,也可以是四个合作组,各研究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调动学生合作解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17: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
这是我们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真实体会。
在杨老师的策划组织下,我们组员参与调查研究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这一研究课题。由于研究性课题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对这本书有研究或是看完的同学也不多,因此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组员们都抽出时间去阅读这本名著,而且十分投入,加之此次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去总结一些前人对这部名著的评价,所以我们也就更加努力和配合,以求获得更多的收获。正是这种积极高昂的态度以及杨老师正确细心的指导,使我们最后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下面我们就将联系实际情况,具体谈一谈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准备充分目标明确
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毕竟要读完一本文言文名著,又不能粗略地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杨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鼓励我们,并且耐心地为我们解读书中的相关句子,还告诉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调查什么内容,调查的具体对象是谁,调查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样的调查结果,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等等这些具体的事项,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调查研究。这令我们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终于,过了近一个月,我们组员都把这本名著读完了,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不能理解的句子多,待分析的内容多,分析的难度大……困难重重,使人望而生畏!
但我们依然挺了过来!
二、团队精神合作至上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这个组员负责找关于贾宝玉的,另一个找林黛玉的,还有一个又找薛宝钗的,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本网网 )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三、体会其中的好处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我作为本组的组长,有时在分配工作过于疏忽,执意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结果造成某些缺漏和过失。幸好还不算严重,否则我真无地自容,组员也没有责怪于我,反而给我补遗拾漏。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有我们感情的桥梁在起着作用吧。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篇18: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结题报告的出炉,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也划上了句号。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提前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在这次研究学习之前,我们先确定了主题,接着,我们进行任务的分配,分组进行调查。
我们在学校向同学们做调查。刚开始,没掌握好方式方法,遇到了好多困难,本以为挑了一个好日子作调查,没想到大家匆匆忙忙,看不到渺小的我们。在调查时,有很多同学都不愿意配合调查。有些同学面对调查表,敷衍了事,仅仅是勾几个ABCD而已;有些甚至没填完就退回给我们。对于这些,我们感到十分地头痛,看着几个明显带着厌烦的勾,看着一张张辛苦做出来的调查表被这样对待,心中总有一些生气。但是在同伴的鼓励下我们还是努力地去包容,去面对失败。我相信这一定是一种宽容的学习,也是一种交际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指导老师,十分注重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转变我们学生的思维方式,总是不断启发和培养我们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样,我们就在不断地跳起来摘葡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研究活动得以顺利完成,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接受了很多的教育。例如,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人文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在和同组同学合作研究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如开题、论证、讨论、采访、提问、咨询、信息搜索、摄影、写作、论文陈述、课件展示、论文答辩等知识和能力,学会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的研究的过程,激发了自身的探究的能力和热情。
研究性学习肯定的是我们每个学生竭尽全力的价值:只要方法正确,言之有理,你就是成功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动手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相信:研究,将从这里起步。
研究性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获得的信息量比平时45分钟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信息量要多出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其中的大部分并不是老师传授的,老师只提供了他们活动的环境、空间和一些方法,而我们就靠这些学会了主动探寻知识、学会了分析、学会了思
考??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指导师当然是同学们的老师,有时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有时我又感到自己和老师成了真正的知心朋友。我觉得自己也常常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在与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研究性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开拓精神的重要性。我高兴,我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成长了!
研究性学习心得
高一六 张丽
研究性学习是我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说起来这门课程也挺新鲜的,所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时间,我对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首先,我觉得这课程的开设培养了我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字面理解,而缺深一层次的疑问。通俗点说就只为了应试,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而这一门课程恰恰是填补了我的这一不足之处。研究性学习必须包含对资料的搜集、编辑与整理,还包括实验的没计,数据的记录等等。使我们必需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这种能力被训练出来了。其次,这一课程的开设,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每一项学习内容,方式,都要求有自己来解决。而当我对我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时,不管是记录数据;或是做一个有关这一课题的模型时,都非常投入,无意识地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是很容易立足于社会的,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缺乏动手能力,我虽然没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但是,也接近于这一程度。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我们能够很好地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基础,最后,这一课程的开设培养我的创新意识。以前的我,总是老师讲什么,我就听什么,从来不会多想几个为什么,而上次研究课后,我渐渐地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
我们小组在选题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困难,不过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我们决定用:音乐课的现状和改革 来做我们的题目,在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不过到最后总能顺利的解决。我们在资料整理、小结的过程中,虽然,牺牲了许多私人的时间,放弃了许多其它的事,但我们却得到了锻炼。由于这项研究是我们尽心竭力得到的成果,所以,我对于我们的这项研究充满信心。
“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教科书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这种学习,同学们的各项技能和潜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的智力也会在其中得到提高。至此,我深深地感觉到:只有经过亲身的体验,才会获得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