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教育随笔:没关系,老师原谅你(锦集12篇)精选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教育随笔:没关系,老师原谅你(锦集12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没关系,老师原谅你,本文共12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教育随笔:没关系,老师原谅你

篇1:教育随笔:没关系,老师原谅你

今天发生了一件让我很有感触的事。我都无法描述自己的情绪,当时只能做出一个简单的情感回应:没关系,老师原谅你。

早上10点左右,班上一个小男生突然对我说“:老师,我肚子痛!“我问他是不是要上厕所,他说不是。我说很痛吗?他点头说嗯。我很想带他去让刘医生检查一下,可是班上只有我一个老师,殷老师下去拿水果了。吴老师请假还没有回来。我很着急!看到刘老师的身影在门口走过,如遇救星。就请他帮忙把小男生带下去检查。过了一会,刘老师把他送了回来,说他自己说想上厕所,不是肚子疼。小男生就去上厕所了。

其实在幼儿园有时是会出现这样的事,孩子不想上课或者不想睡觉就会谎称自己身体哪儿哪儿疼。我先前觉得这是一件很平常的日常事件。你估计也会这样认为。但其后的发展却出乎了我的意料。过了一会,他从厕所出来,我蹲下去关怀的问他“:肚子还疼吗?”他突然哭了。我说“:怎么了?肚子很疼吗?”他一把抱住我,一边哭,一边说“:对不起,老师我骗了你。我肚子不疼。不是,是有时疼,有时不疼。”然后泣不成声。我很震撼,孩子内心居然会因为自己说谎了,骗了我而觉得内疚,而不由自主的哭泣。这完全是一种自我的反省与审视。孩子的内心也许我们真的不懂,还要慢慢发现。我当时真的是懵了。我只能一遍遍拍着他的背,一遍遍告诉他“:没关系,老师原谅你了。没关系,老师原谅你了。你没有说谎,你那时候也许真的肚子痛呢!老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没关系的,老师原谅你。”

篇2:老师教育随笔:老师你有病吧!

今天讲一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追溯到去年我带四年级时。不过故事的开头还要从前几天说起。

从开学那天我就发现桌上有一袋牛皮纸包装的“利咽茶”,仔细一看,还是同仁堂特供。经个别同学“鉴定”,说:“老师,这个茶根本买不到。特别难找。”一直在那里放着,我天天忙到脚后跟打脑袋,根本想不起打开看一看。

前几天,终于找了个空闲时间,打开袋子看了一眼,里面分别十几个独立小包,都用塑料封封着。打开塑料封,里面是一个茶包,这个茶包老高级了,看不出来里面装着什么药,但是丝质的袋子就能看出这不是那种普通的茶袋。我问了几个人知不知道是谁放的。孩子们都摇头说不知道。

泡了两次,嗓子好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这茶确实对咽炎有强大的治疗功能。

还是想知道小天使是谁。于是发了朋友圈,碰碰运气。果然一个家长回复说:我好像知道。

这下我就知道是谁了。

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男孩子。我一直把他归在不需要老师特别操心的名单中。但是之前四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对他印象深刻。

那段时间,生娃傻三年的我,记性极差,而且经常心口不一。曾经有个老师闹个笑话在我身上经常发生:

“那谁,你去把那个什么那什么了。”其实她想说,“某某,你去把作文本发了。”

因为平时判作业的时候总要用到学号,谁的是优秀,谁的需要改,谁的要重写等等,所以老师们都习惯叫学生学号。学生也都习以为常,也经常相互叫学号。叫学号没问题,但是经常把学号搞混就问题大了。

那时我经常把13号和14号弄混。

一次,看到14号又在下面偷看课外书,就提醒他:“13号!”却发现他根本没有反应,我更生气了,大声说:“13号!”那家伙仍然无动于衷。

我心里正想着,肯定是看入迷了,完全都听不到老师说话了。

突然,我发现坐在他身后的小家伙真正的13号,正用充满了疑问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我怎么了?”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叫错了,把14号错叫成了13号。

其他的学号搞混没有问题,但是13、14号搞混就麻烦了。

因为14号经常犯事儿。作业没完成,上课看课外书,不听讲,说怪话,瞎起哄……其实叫错的时候并不多,但是基本每次都是提醒才叫。

更重要的是,14号有鼻炎,经常大声地擤鼻涕。低年级时还喜欢故意吓人,装着要往别人身上抹鼻涕。这有名的鼻涕虫谁也不敢靠近他。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大家心有余悸,很多同学都躲着他。基本上14号就是“恶心”的代名词。以后有机会再讲他的故事。

有一次,放学收拾书包,大家都收拾好了,唯独14号闷头不动,在下面看课外书。我叫他:“13号!快点儿收拾书包!”

他还是不动。

我怒了,大声说:“13号!”

有个声音说:“老师?怎么了?”我一抬头,看到了后面举手的孩子。才知道自己又叫错了。

13号,对不起,我叫的是14号……我连连道歉。

虚惊一场的13号,笑着说:“老师,你有病吧!”

这句话可把我气坏了。

什么,众目睽睽之下,居然敢骂老师!

老师也是人,人都会犯错,因为犯错就要挨骂吗?而且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儿,让我的世道尊严放在哪里?

当时第一冲动就是把他留下,劈头盖脸地臭批一通。但是那天真的没啥火力了,太累了。我心想,回头给他家长打电话吧。

等到了晚上,静静想一想,回忆了下当时的情景,好像孩子是面带笑容说的,或许他是在开玩笑,或许他真的受够了总被当成14号,或许他的口头禅就是爱说“有病吧”三个字,并不是成心想骂老师,只是没有仔细品味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不是骂人的话。

第二天,我找到他认真谈了一次。说明白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果然,他说自己说惯了,顺口就说出来了,很后悔。

孩子是明理的,不是混孩子。

我也就释然了,只是提醒他注意口头禅说出来合适不合适。最终我没有臭骂他,也没有给他惩罚,甚至没有告诉他家长这件事情的经过。但在跟家长聊别的事情时,家长传递出孩子在言谈举止中对班主任老师的信赖、喜爱和崇拜让家长非常嫉妒。

可能这就是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吧。

由此我更加深刻感受到,遇到类似的事情,是不是应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和空间去琢磨一下,不要马上给孩子贴标签,下判断,缓一缓再处理,能把事情处理得更让人满意。

还有一点,我深信不疑。觉得孩子是魔鬼,你每天都生活在地狱中;觉得孩子是天使,你每天都生活在天堂。

公众号:读书巴学园

篇3:老师你也轻一点教育随笔

老师你也轻一点教育随笔

玩活动区时,孩子总显得很兴奋。这不,刚开始玩,教室里便炸开了锅,一片喧哗。看到小朋友踩到了彩垫的袁涛,大声地喊着:“徐文韬,不要踩,不要踩!”智力区中的顾泽辉,边称着积木,边大声地说:“99斤!”;东栋边走边喊:“杜老师,快来看呀!”一派热闹景象,但不免又显得有些嘈杂。

于是我便摇了摇铃鼓,提醒他们:“请小朋友轻一点,讲悄悄话。”然而不一会儿,声音又从四处传来。袁涛又在大声喊:“范一舟,快来看呀!”听着越来越吵的声音,我不由得提高了分贝:“袁涛,你轻一点呀!”顿时,马上停止了叫喊,而我的身后也传来另一种声音:“杜老师,你也轻一点。”我转过身,看见周嘉锴正看着我,手里拿着七巧板。看来我在提醒小朋友不要影响别人时,不慎影响到了他。他这句话提醒了我,是啊,我要求小朋友轻轻讲话,首先自己也要轻轻讲话。于是,我走到袁涛身边,在他耳边轻轻地说:“请讲悄悄话,好吗?”又用同样的方法提醒了其他小朋友,教室里一下安静了许多。看着他们有序地游戏,我不禁从心里感谢周嘉锴,是他提醒了我。

在以后的活动中,他的话也不时地启示着我。对于刚升中班的幼儿来说,上楼梯是有点困难的,有序地上楼就更难了。看着乱成一团的`幼儿,我又想起了周嘉锴的话。于是,我便对小朋友说:请你们跟好老师,我们一起走白色的数字。小朋友们便一个个排着队,跟在我的后面,很有兴趣地边数数字边沿着右边的楼梯走。几次以后,小朋友便习惯地沿着楼梯的右边走了。

很多时候,老师无需用很多言语来要求孩子,只要你自己做到了,就不必担心孩子做不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的:“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 因此,老师必需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行为。

篇4:你能原谅老师吗? 教师随笔(人教新课标)

今天中午刚上班,学生张浩就跑到我的面前,说学校舞台上升旗杆的绳子被人扯断了,我放眼望去,升旗杆上的绳子果然“躺”在地上,我们班有一大群同学正在舞台下的操场上游戏,我正想去问是谁扯断的,话还没说出口,李雨同学跑过来了,说张浩把绳子扯断了。我望了望身边的张浩,他连忙说:“不是我扯的。”李雨却说:“是”。两人争执了起来,正当我准备制止二人的争执时,班上另一男生张宇也跑来了,说张浩把绳子扯断了。原先的争执停止了。我瞪了瞪张浩,他无语了,我以为他理亏了,顺势在他额头上敲了一下,吼了他一句:“你没什么玩了吗?去动绳子?”谁知我的话还没说完,张浩就哭了起来。平时不轻易掉眼泪的他此时却哭得很伤心。因为也有学生挨了老师的批评后掉眼泪的,此时我也就不以为然,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想进一步“审问”他。到了办公室,张浩依然在哭,我喝止道:“你哭什么?绳子是不是你扯断的?”他摇摇头,却不说话。“不是你吗?那为什么李雨和张宇都说是你呢?”他不出声了,眼泪却还在流。没法,我只得又去把李雨找来,问他是不是看见张浩扯断的,李雨说他看到张浩扯断的绳子。“扯断的绳子?那绳子到底是不是张浩扯断的?”我又一次问,李雨说他看见张浩扯绳子。这一次他没有说扯断只说了扯。难道是我的理解有误,张浩只是扯了断的绳子,但绳子并不是他扯断的。为了弄清真相,我又一次问张浩:“你只是扯了断在地上的绳子,但绳子不是你扯断的,是吗?”这一次张浩使劲的点了点头,难怪他哭的那么伤心,原来是我冤枉了他。我改用了温和的口气说:“是老师错怪你了吗?”他似乎是在点头似乎又不敢似的轻轻地把头动了动。我说:“那是老师错怪你了,老师不对,老师向你道歉,你能原谅老师吗?”他使劲的点了点头,眼泪也停止了。我让他走了,他似乎是很高兴的离开办公室的。

看着张浩离去的背影,我似乎有所顿悟:我们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能主观臆断,在批评一个孩子时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的错误在哪里。有理有据孩子才会真心接受批评。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孩子,孩子表面不敢反抗,但在他们内心却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时间长了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为师的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弄清原由,三思而后行,不能草率的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

[你能原谅老师吗? 教师随笔(人教新课标)]

篇5:你抢走了我们的老师经典教育随笔

你抢走了我们的老师经典教育随笔

区角活动时间,洗手间里突然传来了孩子的哭声,我跑过去一看,曦、婷和函三人正围着涛要打他。一见到我,涛不哭了,曦却泪水盈眶,一副委屈的模样。

曦还委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涛说:“她们说,我抢走了她们的老师。”

我愣住了。涛来自一个贫寒的单亲家庭,爸爸外出打工常年不归,由手有残疾的奶奶照顾.我也因此而格外照顾他。当涛与同伴发生争执时,我尽量偏向涛而要求其他孩子谦让;游戏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拉住涛的手;讲故事时,我会让涛坐在我的身边;午睡时,我会抱他在怀里,轻轻地拍着他……我一味地呵护着涛,希望弥补给这个孤单无助的小男孩所缺失的爱与温暖,却无意间忽略了其他孩子羡慕的目光。这些羡慕在我的忽视中慢慢地滋长成了嫉妒,或许就是因为嫉妒,三个小女生对涛施加了这次小小的“暴力”。

内心的'惊醒使我对这三个孩子,不,是全班的孩子,充满了愧疚。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都在渴望老师的关爱和重视。哪怕一句赞美的话,一次微不足道的爱抚和一个鼓励的眼神,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赞赏和认可。我对涛过度关注的时候,其他的孩子便觉得受冷落了;我想让涛快乐的时候.却忘记了孩子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和同伴的交往,这是我的呵护无论如何都替代不了的。

满怀歉意的我没有批评这三个挑起战争的小家伙。而是把四个孩子揽在怀里,告诉她们:我是“你们的”老师。我还要把这句话告诉全班的孩子。我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篇6:教育随笔;老师,你忘了说“谢谢”

教育随笔;老师,你忘了说“谢谢”

今天上午是我在上课,与平常一样,吃完早餐整理好常规,准备教具,让小朋友们喝水,入厕。这时候我站在喝水的位置看着他们,忽然,我们班的黄晓乐小朋友走到我旁边,拿着我常喝水的杯子,很热情地跟我说“谢老师,你的水杯我帮你拿来了”。还主动帮我把盖子打开了,我看到他这么体贴,很感动,马上接过杯子喝起水来,结果这可爱的小家伙嘴里冒出一句话:谢老师,你还没谢谢我呢,你要跟我说谢谢!”这句话听得我一愣一愣的,一时半会还没反应过来呢,哈哈,这乐乐小家伙还有趣啊!我连忙地说:谢谢你,乐乐!也道了歉,下次我不会忘记啦!谢谢你提醒谢老师,也谢谢你帮我拿杯子过来。

我们平时都在教小朋友们要懂得讲礼貌,今天小朋友反而指出了我的错误,确实,今天我是忘记了最基本的“谢谢”,经过了小朋友的指评,我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啦。老师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些小朋友大胆一点的敢于在老师面前说出来,但有些胆小的小朋友可能就放在心里了,即使他不说却也不会忘记,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应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

篇7:孩子,你心里有老师教育随笔

中午吃过午饭,我带着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散步,一阵微风吹来,清新的菜花香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蜜蜂蝴蝶在花中快乐的飞来飞去,告诉人们春天来到了,孩子们追着蝴蝶跑来跑去,格外兴奋。看着他们那么高兴的样子,我就让孩子们解散,自己去玩玩,感受春天带来的气息。

过了一会儿,看到孩子们已经满头大汗了,我就让他们回到教室,休息一下,准备让他们午睡了。这时,沈乐言走到我的面前对我说:“张老师,我们要送你一件礼物,已经放在午睡室的桌子上了。”我说:“是吗?那张老师去看看。”我走了进去,看到桌子上放了好多美丽的仿真鲜花,原来这些仿真鲜花是早上沈老师上课教给孩子们做的。就是这样一份简简单单的礼物,却让我特别的高兴,这胜过任何一件值钱的东西,因为在这份礼物里包含了孩子对老师的爱,知道在孩子的心中有老师。沈乐言问我:“张老师你喜欢吗?”我摸摸她的头说:“张老师太喜欢了,谢谢你们送老师的礼物,老师会保管好的。”她又说:“我们觉得仿真鲜花很漂亮,所以想把它送给张老师。

这是孩子们的劳动成果,也是孩子们的心意,作为老师收到能不高兴吗?所以我想把这份喜悦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篇8:孩子,你心里有老师教育随笔

昨天,我们小班组进行了秋游活动,在秋游中发生了一件事,本来我想着不要记下这笔了,但是今天回想起昨天的事,仍旧让我记忆深刻,所以我还是写下让我小感动的事迹。

秋游中,我们的小队伍沿着小路走进村中。路上晒了很多稻谷,我就停下脚步,引导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并且用手摸摸是什么感觉。孩子们一个个背着书包蹲下身玩着稻谷,手抓一把稻谷玩的很开心。路过村中有种蔬菜的人家,我就会问问孩子们:“这是什么?你们家有吗?”大家都点头说我家有,我看有些孩子眼睛都没看就跟着说有,真是可爱天真的小朋友。最后我们到了目的地,我分派有些孩子坐在廊上的瓷砖上,坐不下的孩子就没人分一张报纸,坐在报纸上分享美食。一坐定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书包想吃东西,班级的小朋友都很大方,有东西都是撕开先分给旁边的小朋友,然后再自己吃,你分我,我分你,大家吃的很开心。而我这儿一转,那儿一转,孩子们看到我的身影,都很主动要分东西给我吃。我其实对这些零食已经不太爱吃了,就好意的拒绝了他们,让他们留着自己吃。这时一个小女孩萌萌跑过来对我说:“老师给你,这是给你吃的。”我看见她手里拿着一个格力高的巧克力棒,举的高高的要递给我,看她真诚的眼神也不好意思拒绝了,我接下了东西,但是我平时不太爱吃甜食,身边也没带包,没处放,于是我就和她说:“萌萌,谢谢你的礼物,老师现在忙,等下吃,可以先寄放在你的小书包里吗?”她点了点头,马上转身去把东西塞在书包里。过了一会儿,我都把这事给忘了,她又跑过来说:“老师,那个巧克力你想吃了吗,我给你拿过来吧。”她这一说我又想起寄放在那的零食,我还是笑嘻嘻的说:“萌萌,老师现在不想吃,我想回幼儿园再吃,还是先放在你那里吧。”她一听,就乖乖回去了,直到出发离开都没有再问我,我也很快又忘了这事。

回到班级里,小朋友们都累坏了,纷纷趴在桌子上休息,吃过午饭,小朋友们都睡得特别香。下午时,说起分享零食的.事,我想起了那包寄放在萌萌书包里的零食,我想想自己又不是很喜欢吃,都是孩子爱吃的零食,反正她也忘了,就让她带回去吧,于是我就没有出声。临近4点,要放学了,我让小朋友们去拿自己的书包背上准备放学,这时萌萌跑过来拉开自己的书包,拿出东西递给我说:“老师,你别忘了,给你,我说过要给你吃的,我没忘记。”听着孩子的这番话,我顿时很有感触,孩子你对老师真的很好,把事都记在心中,看着她那么有心的记着,我很感动,说着谢谢接下了东西。放学时和她妈妈聊起这事,她妈妈就对我说:“其实她昨晚早就说要给你吃的,可能孩子很喜欢你,和我说了好几遍了,我都被她烦死了。”听着家长的述说,我突然自我反思到,作为班主任,平时少不了有一些严厉,但是事后我和孩子们还是有说有笑,像他们的朋友,又像他们的老师妈妈,我的用心良苦相信他们都明白,付出有了收获。

这虽然可能是小事一件,但是让我感动的是孩子长大了,记得了老师的好,并且能懂得对老师好,一个小举动的发生,会突然发现孩子的变化,这也让我深思对以后教学的方向。班级里的孩子多种多样,每个孩子的性格脾气是不一样的,怎样教育他们懂得孝敬以及道德品质的提升,是我考虑的问题。孩子们一个个都非常的天真,那一张张笑脸让人看着就心情愉悦,什么烦恼的事情都没有了。

爱是相互的,我对你好,同样我相信你也会对我好,朝着这个方向教育,我想班级会越来越有爱的味道。

篇9:教育随笔:老师,你是那样重要

在孩子心里,你就是一切。

听过这样一句话:小学教师本来就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天使,他们相信爱,发现爱,传递爱,并乐此不疲。可见身为人师的你是多么重要。

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写道: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句话带给我很深的反思,教师确实应该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在这条漫漫的教育旅途中,他们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而我们就像风,指引他们奔赴人生的目的地并生根发芽是我们的使命。所以老师,你是那样重要!

老师,你是那样重要,你要带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短短的四十分钟并不是信手拈来,夜色弥漫,夜静更深,你还在备课,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你。你期待明天课堂上充满生机活力,学生能够在你的引导下学到知识。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回答,你都希望能够有效、完美。

老师,你是那样重要,请你将生命中最美丽的色彩呈现给学生。很多时候,你身上的故事,你人生的阅历,你睿智的思考,甚至于你独有的气质都会成为学生难得的学习内容。你爱阅读,你的书卷气息浓,你的学生会在你的潜移默化下接触阅读,在你的指引下掌握阅读的方法,深深地陶冶在阅读的世界中,这样你的班级才会弥漫浓浓的书香味。你的字迹工整,你的学生书写功夫也一定不会差。你身上的正能量,一定会让你的学生耳濡目染,让他的人生多一些亮丽的色彩。

老师,你是那样重要,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你走进他们的心灵,与他们心与心的交谈。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会遇到一些困惑、难题,当他们停下前行的脚步徘徊时,需要你适时地伸出援手指引他们。就像是雷夫老师说的,再聪明的孩子也是需要引导的。

老师,你是那样重要……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浪漫的天使,在通往成功彼岸的路途中,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他们相携走在教育旅途中,在为他们插上一双双翅膀时,分明感到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幸福。

作者:王世忠

公众号:风晚

篇10:老师谢谢你教育随笔

老师谢谢你教育随笔

一向乖巧听话的刘智源小朋友,一大早来到幼儿园就坐在座位上伤心地流眼泪,我悄悄地走过去,轻声地问:“小帅哥,你今天这是怎么了?”只见他抬起头,用他那抽抽啼啼、断断续续的声音说:“我爸爸┅不┅给我买┅┅”我听了几遍还是没听清楚,就说:“你瞧!你这样哭着告诉我,老师听不清楚,你是否先不哭慢慢地说,这样我才能帮助你。”这时他又说了一遍,这下我终于从他那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听明白了,原来,昨天晚上他爸爸带他去超市,他要买玩具警车,可他爸爸没有给他买,因为,他想有一辆警察汽车,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看他还伤心难过的样子,我只好说:“那这样吧!你现在先去吃点心,等晚上,老师再打电话给你爸爸,告诉他这件事好吗?”他点点头很乖巧地去吃点心了。

一天就这么稳稳当当地过去了,晚上,回到家我想还是给他家里打电话,和家长沟通一下,接电话的是他妈妈,我把今天的情况向他妈妈说明,他妈妈说:“家里已经有很多的汽车了,所以他爸爸没有给他买,我以为他早就忘了这件事,没想到他还记得。”我问:“那家里有没有警车,他告诉我,他想要一辆警车,去抓坏蛋。”他妈妈很感激地说:“李老师,让你费心了,回头我跟他爸爸再商量一下,真的.很谢谢你,连这种小事你都挂在心上,孩子放在幼儿园,我们很放心。”

第二天的早上,我一大早就看见刘智源小朋友手里抱着一辆崭新的警车,高高兴兴地和几个小朋友在玩抓坏蛋的游戏呢,只见平时不爱说话的他不断地回头对我微笑,似乎在说:“老师,谢谢你!”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迪,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如果我只是随便哄哄孩子,让他稳定好情绪,而事后不了了之,那结果会是怎样呢?因此我想,教师应该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做到眼里有孩子、心中有目标,处处有教育。

篇11:老师,你说话累,你吃吧教育随笔

老师,你说话累,你吃吧教育随笔

“今天加餐吃苹果”,我组织孩子们依次到盆子里拿一个苹果。

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在左看右看之后,才选定拿一个合适的。等到小朋友拿完苹果之后,我环视了四周,发现心怡小朋友手里的苹果最小。我说:“心怡小朋友拿的苹果最小,我这儿还多了两个苹果,再给她一个吧。”然后我又问:“这儿还有一个谁要?”话音刚落,孩子们举起手抢着要。这时,心怡小朋友来到我面前说:“老师,你说话累, 你吃吧。”我听了心里非常感动,对她说:“老师不能吃小朋友的东西,谢谢你。”

孩子们一下子都明白过来,举起的`手一个个都放了下来。我随即给大家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孩子们都为刚才的表现感到不满,都纷纷表示今后要改正。

从那以后,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互相谦让。

篇12:教育随笔老师,你懂得孩子的心理吗?

【教育随笔】老师,你懂得孩子的心理吗?

汪新生

孩子的心灵纯洁如玉,孩子的心理奇妙无穷,一说起这个话题,我不禁想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来,文章写“我”对百草园的向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其实也就是一个极普通的园子,而在孩子看来,却是心中的神往之地。“我”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多么神奇莫测的故事啊!“我”到了三味书屋读书后,有了一些束缚,却也有一些孩子觉得好玩的事,比如下课后跑到书屋后面的园子折腊梅、捉苍蝇喂蚂蚁,先生读书入迷之时,“我”便偷偷地在下面画画,“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鲁迅先生给他的散文集取名《朝花夕拾》,妙不可言,人到中年,岁月沧桑,回味童年时光,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鲁迅是一个深谙儿童心理的作家,他完全站在儿童立场,把一个七八岁孩子入学前后所见所闻所想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充满童趣,令读者回味不尽。

回首自己的从教生涯,因为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做过一些错事。1984年冬,我在闪里“大坑”教学点任教,那时的我18岁,是个高考落榜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根本不懂得什么教育学、心理学。一个叫叶国雄的男孩子早读迟到了,我见了火冒三丈,不由分说把他赶了出去,还把他的火桶(祁门人用木板制作的烤火工具)扔到了教室外面。孩子哭着跑回家,三天不肯来上学。后来听家长说,才得知孩子的妈妈是离婚后嫁到这儿来的,国雄那天迟到是因为感冒发烧睡迟了。事后我诚恳地向家长道了歉,把孩子请回了校园。尽管这件事情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我却终生不忘,因为这是我从教之路上犯下的第一次错误,它告诉我粗暴地对待孩子,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弄不好会贻害孩子的'终生,在孩子的心上撒下雾霾般的阴影。

十年后,我师范毕业来到箬坑中学任教,担任初一2班的班主任。()记得1995年4月,学校举行爱国主义读书演讲比赛,班上有个叫小娟的学生作为班级选手参赛。小娟上进心强,演讲有声有色,获得了第一名,按规定应代表学校去县里参赛。可是有两三个评委认为那个第二名的学生演讲技巧更好些,于是学校就取消了小娟参加县级比赛的资格。当时在我看来,这是小事一桩,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了小娟。意料不到的是,小娟特别好强,在教室里把奖状撕得粉碎!她伤心欲绝,不停同学的劝阻,一口气飞奔到离学校不远的大河边,要跳河轻生!多么可怕的事情,能不能去县里比赛,在大人看来没有那么重要,可是在孩子的心里却是大于天的事啊!老师随意的一个决定,否定了孩子一个月来付出的辛苦,打击了孩子积极进取的上进心,让她在班级、在同学面前颜面扫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在他们看来,老师是世界上最公平、最值得信任的人,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每一个教师都要低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声音,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切不可一意孤行,轻率地做出有损学生尊严的决定。

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初中任教,可是我越来越感觉到儿童的心灵世界丰富无比,如果不好好研究儿童的心理,按教育规律办事,那么启蒙教育就会误事,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曾经写到,我女儿从2岁开始,至少有四五年时间,一回家就一个人拿着小刀削粉笔,把粉笔灰包在纸里,说是做“老鼠药”,好在我和夫人当时没有横加干涉,任其自然。至今回想起来,我只能用好奇心来解释这件事,越想越觉得神奇!那么简单枯燥的一件事,孩子为什么几年的时间乐此不疲呢?启蒙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作用不可估量,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要好好学习儿童心理学,保护好奇心比灌输那些所谓的“知识”重要的多,夸张一点说,教师过多的管束和限制就会消灭一个个牛顿和爱迪生的诞生。基于此,近些年来,国家连续发文,再三强调,幼儿园教育必须坚决“去小学化”,要让可爱的孩子们在快乐的唱歌、舞蹈、游戏中获得快乐,而不是动辄去学拼音、算数,过早地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开发和想象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要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李镇西老师在不同的场合,强烈呼吁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儿童立场”,从学校规划、校园布局到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都要站在孩子的立场,遵守教育规律,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喜欢,才能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心中最美好、最快乐的精神家园。

老师,你懂得了孩子的心理,你就抓住了教育的牛鼻子,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作者简介:汪新生,祁门县古溪学校校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委会理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