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故乡的明月(锦集9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散文诗:故乡的明月(锦集9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散文诗:故乡的明月,本文共9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散文诗:故乡的明月
散文诗:故乡的明月
仰望着夜空,月华如水里
南归的鸿雁,声声的鸣啼,
思绪就可以,
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晶莹的月光在千古传诵的酒歌中舞蹈的诗行,
陶醉着大沙河,温情洒落在江淮大地,
多情的那一轮明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犹如那阕让人,情难自禁的宋代诗歌,
在千年的时空里回荡,把深深的思念寄托。
故乡的.明月,梦中的明月,
当我润开一纸薛涛彩筏,把相思融进笔端,
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念,却已无法用言语诉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遥望着明月中的故乡,故乡里的明月,
泪花儿早已迷蒙了双眼,哽咽了诉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我知道自己没有李白的洒脱,
在徘徊的月光里,与你举杯相约,对酒当歌,
舞一曲悠扬的笙乐,
为你吟唱一首浪漫的诗歌 ;
也没有王维的悠闲,
从春风又绿的江南,捎带着乡愁,相伴着明月,
撑一路轻快的风帆,
为你描摹一幅清雅的画作;
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悲壮
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惆怅,
从大漠边关的苍凉,
到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繁忙。
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商贾旅客,
只能遥望着明月,回忆着故乡,却难以长相守望。
所以,
我更想能像贺知章那样,
在鬓毛斑白、乡音不改时,倚一根竹杖,
儿童的笑问中,听老人呼唤着我的乳名,
出郭扶将,彼此倾听皱纹的故事,
而我早已泪流绵绵,浸湿了衣裳。
篇2:故乡散文诗
故乡散文诗
那天边飘过的白云是你么?那呼呼的秋风是你么?行遍天涯路,最难忘的是故乡泥泞的山路。
呵,故乡。我又看见柏树林下泥泞的往事.重温你.不是蒙蒙细雨中牧童牛背上吹奏的柳笛,也不是渔舟唱晚幽雅的情调。
诞生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注定我一生与小草为伍,一线岩缝就是一线生机。父亲在那个狂风暴雨的晚上含恨的走了,带着老水牛深深的叹息。带着山村厚重的苍凉。母亲被时代的风暴定格在历史的`屏风镜上,摇摆成村口那棵古老的楝子树。我就是树旁那棵弱不禁风的小柏树。
孤独的小木屋伴着母亲和我辛苦的日子。一盏煤油灯半碗玉米粥的日子很满足,母亲把饥饿换成希望填补我成长,长成一双结实的大脚,任凭风浪吹打也坚定有力,要知道我今天的倔强是从前的生活提炼出来的。我再也不是那棵弱不禁风的小柏树。
我是一只凌空翱翔的孤雁,在无边的大海上傲视汹涌的风暴。在现实与冥想之间我用坚毅装饰脆弱的翅膀,我苦渡。为父亲临终的遗嘱,在命运之峰尖艰难地跋涉。如今,你老了,你身边的那棵小柏树已长大成才离你而去。带着你失去的青春,失去的爱情省下的半碗玉米粥的亲情.........
哦,我是你的逆子么?抛下你.我是怕我风雨飘摇的帆压伤你沉重的背脊,我是怕贫脊给你太多太重的负荷。我去山那边,背负着对你长久的思念,种相思树于对岸,我欲哭无声,一首《故乡的云》涩痛我苦涩的喉咙,装点着我每一个异乡梦。
篇3:《心如明月》散文诗
关于《心如明月》散文诗
一样的你,不一样的美
半天里看不出厌倦
简直是生命里奇幻
我竟在这里寻见
几世难遇的姻缘
牵着红线,拉近你我
走过了那山山水水
这路上谁人看了不生羡
陌生的`你羞红了脸
低着头傻笑着偷看
人群里闪烁着异样的美丽
像那夜里明星灿灿
我无法停止让我去爱你
那画面常在梦里出现
如一颗种子扎在了那里
血液里流动着魔力
穿过每一个组织
彻底融入你未知的世界
打不开话匣子,倒了三天三夜
不知这是多久不见
身边的线,牵动着情念
再没有追寻,再没有守候
这里是最后的归宿
来自不同方向的你我
情感在院落里深锁
陪同着枯叶四处飘零
抓一片你,塞进柔怀里
向着月明,拜了天堂
这情,天地看了个真切
照透了心,哪里还有虚假
那一夜一夜苦守
那一路一路走来
这爱!如云似的纯白
篇4:风吹故乡散文诗
风吹故乡散文诗
故乡四季分明,
春天的风较暖和,
夏天的风能驱走炎热,
秋天的风很凉爽,
冬季的风则有点冷。
这里的风时大时小,
有时从山中来,
有时从海上来,
它不时地吹,
吹来了雨水,
唤醒了散落在泥土中的`一些种子,
让它们生根发芽。
它还吹高了一株株小草,
吹红了一朵朵鲜花,
吹绿了一片片树叶,
吹皱了一池池春水,
吹红了一颗颗杨梅,
吹黄了一粒粒枇杷。
它一阵阵地吹,
一天天地吹,
一年年地吹,
把年少的我和小伙伴们都吹成了青年人。
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
故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渐渐变得丰饶起来。
那一年,当我满怀希望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时,
故乡的秋风正猛烈地刮着,
发出呼呼的吼声,
似乎在为我加油鼓劲。
那一年,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而意志消沉时,
故乡的风嗖嗖地吹在我身上,
吹走了笼罩在我脸上的愁云,
吹走了长久萦绕在我脑海里的烦恼和苦闷,
让我如释重负,
从而更加顽强地投入到工作中。
这样的风真得很不错。
它不但能让万物茁壮成长,
还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迎接各种挑战。
就让它吹得更常一些吧。
篇5:故乡的散文诗
关于故乡的散文诗
躲开纷繁闹杂的城市,回到我温馨的故乡。故乡的夜安怡温和,静静地坐在门前荷塘边,依偎在母亲身旁,看柔柔月色中微风吹拂的荷,听此起彼伏的阵阵蛙鸣,这静谧的夜更是美丽与安然。母亲娓娓地与我的儿子讲我儿时百听不厌的青蛙为何咕呱叫的故事,追思和畅想赶走了心里的烦躁与不安,一腔柔情有了着落,就这么静静地坐至深夜。常常失眠的我这一夜竟睡得如此香甜。
睡意朦胧中,似有天簌之音缭绕耳际,和在一种叫弹弓鸟的“干干吃”声中,如此别致与含蓄。家乡的清晨格外清新,醉人的荷香沁入心肺。透过风情万种、密密亭亭的荷望去,对岸一年轻漂亮的姑娘推着自行车在悠然自得地走走停停,那声音分明是从她处传来,给小村的早晨平添了几分韵致。母亲说她在卖烧饼,这音乐代替了她的喊声,小村的家家户户只要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便知道是卖烧饼的来啦。眉目含羞的姑娘原来是邻家二妮,听说二妮考上名牌大学因家庭困苦而弃学在家,羞于叫喊的她就这样别出心裁地卖起了烧饼。她的出现冷落了那些卖馍卖糖糕的,于是乎,清晨、傍晚,全村上下大街小巷全响起了诱人的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卖烧饼的,“祝你生日快乐”是卖糖糕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是卖放心馍的,热闹极了。如果你认定买馍或什么的,你必须要有乐感才能分辨出卖什么的来啦。
家乡人的别具一格,勾起我儿时一段辛酸的回忆。十岁那年的麦收时节,火热火热的天。在那样炎热贫穷的夏季,谁家的孩子若天天有冰棍吃简直幸福至极,田间劳作、口干舌燥的大人若买根冰棍坐在地头树荫下慢慢享受,那种感觉也便似久旱逢甘露。所谓的冰棍,也不过是用糖精水冻成的。但那份冰凉,是当时农村唯一的冷饮与享受。为了挣个买本钱、为了试试自己的胆量,我和弟弟商量着要去卖冰棍,父亲累乏乏地为我们做了一个小木箱子,母亲拽一把棉花套子缝在一片雨布中,说是放在冰棍上面不易消化。冰棍厂卖三分钱一根,我们在外可卖五分钱。就为了一根冰棍能赚一只铅笔,一向羞涩、不敢出门更不敢大声说话的我,鼓起勇气与弟弟邀上邻家俩姐妹背上箱子到邻村去卖。
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跟在那俩姐妹的身后,一步步转遍了乡村的旮旮旯旯,就是不敢喊一声。那种心底里渴望之声反复钻升到喉咙便再也不敢出来。每次鼓足勇气,就是发不出一声“卖冰棍”的音。这最简单最古老也最平常的叫卖声怎么就这么难呢?那姐妹俩扯着嗓门见人不见人就狂喊,她们的冰棍在逐渐减少,可我们的却一根也没动。紧随其后的我想起大人们说的笑话:有个卖红薯的不敢叫卖,紧跟前面卖红薯的,人喊一声“卖红薯”,他喊一声“我也是”。我想我还不如那个卖红薯的,紧跟俩姐妹的身后也不敢喊一声“我也是”。又想起卖东西不会喊的笑话:有位卖枣的喊“大枣小核,小枣没核”,卖核桃的不加思索紧模仿“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结果,卖枣的箩筐见了底,卖核桃的一个也没卖出。到头来,还纳闷自己喊得那么声嘶力竭,怎么一个也没卖出?该不会是这村上的人都不爱吃核桃吧?
太阳毒辣辣地在头顶考验着我,蝉儿嘶哑着声音起劲地嘲笑我,磨剪子戗菜刀的老头儿一声高过一声、一声比一声悠长的“磨剪子嘞——戗菜刀——”似乎在向我挑战,又似乎在宣扬着什么,使这原本就火爆的天气更加火爆。脸儿晒得通红、脚底磨起燎泡,一直不敢吱声的弟弟说:“姐,喊吧,反正在外村,谁也不认识咱”。看着弟弟满脸的汗水、干涩的嘴唇,我心痛地想让弟弟先吃根冰棍解解渴,打开箱子,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滩黄水。还喊什么喊!
悻悻地回到家,已过晌午,母亲早已在门口焦灼地企盼。看到我们的神情,母亲没问什么,忙从屋里端出抿拮儿叫我们吃。这顿不常吃的抿拮儿,我不知是怎样和着苦涩的泪水扒拉到肚里的。母亲给的能买到二斤猪肉的一元钱就这样泡汤了。时至今日,我仍在恨自己当时的怯懦,童年的我怎么就胆小如鼠呢?卖烧饼的大姑娘,你那绷紧的嘴唇敢否喊一声“卖烧饼”呢?
篇6:故乡的明月作文
故乡的明月是多么的淡雅、美丽!
晚上,在故乡抬头一看,啊!多么淡雅、美丽的明月啊!圆圆的月亮就像一个大圆盘,有时候月亮旁边没有小星星,可能是小星星害怕大圆盘把自己盖住吧。有时候月亮像镰刀,旁边有时候也没有小星星,可能是小星星害怕大镰刀吧。
秋天要是抬头看月亮,感觉很清爽。
夏天,有好多的人们都拿着钓鱼竿和鱼食还有盛鱼的小桶子,到河边去钓鱼,一条条大鱼和小鱼都被钓了上来,有的人,一条都没有钓到,晚上,有一些划着船玩的人也会顺便带着钓鱼的竿子钓几条鱼。夜深人静的时候,明亮、淡雅、美丽的月亮照耀着好像是地毯的湖水,这时候,湖水特别宁静、平和,非常清静。
冬天,湖水上结了一层层厚厚的冰,有的小朋友还在滑冰呢!晚上明亮、淡雅、美丽的月亮照耀着湖水上结的厚厚的冰,一层层厚厚的冰上闪烁着一道一道金黄色的光芒,有点耀眼。
中秋节的晚上,可以到外面或者在家里的窗户口那里看明亮、淡雅、美丽的月亮,我们要是使劲盯着看,说不定就能朦朦胧胧的看见极小极小的东西,就像是一只玉兔和它的主人嫦娥,在明亮、淡雅、美丽的月亮上呢!
元宵节的晚上,圆圆的大月亮盘子,也像一个大圆饼,真想到明亮、淡雅、漂亮的大月亮上看看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啊!白天其实也能看见月亮,白天的月亮是银白色的,不过,不跟金黄色的月亮漂亮!
篇7:散文:明月回故乡
散文:明月回故乡
又是一年中秋,我依然孤身在他乡。
弯弯的月挂在枝头,用每个静静的夜不断丰满自己,只待良辰来临的时候,带给人们最幸福的团圆之光。
秋风在今年来的比较早一些,吹破盛夏孑然的身影,数落无数的红花。有些惊喜,的是黯然神伤。伤大雁南飞,此去相聚温暖的南国,却不带走我的思念;伤果实累累,却没有我的灌溉催肥,让我苍白度过灿烂的岁月。
成双成对的友人热烈商议那一夜的欢乐庆典,而我只想举目远方,寻找炊烟袅袅,回忆家乡的味道。
那一年,风追着我的脚步,把我赶进人生的职场,从此一人奋斗在他乡。而今,8年光阴从头过,只留几丝白发,几丝哀愁。风雨几何,花开花落,我依然拼命追赶只留下背影的青春。只为报答远方的.山后,妈妈经常洗菜的小溪,爸爸日夜守护的山梨。8年前的,小溪孕育了我的满腔热血,山梨锻炼了我的健硕躯体。
记得离开村庄的那一天,在洒满前人汗水的山路上,爸爸要我最后一次远眺故乡,说:“不成汉子不回还。”汉子,在家乡,是有出息的男人。
我看见了,故乡的炊烟在天的边,炫着无数祝福的圈;妈妈的笑声在燕子的翅膀上,化作一声声清脆的叮咛;爸爸的威严在旭日的霞光,如炬又如明灯。我深深呼吸,撕开眼底,把一切铭记。然后,含着泪,挥挥手,高喊:“不成汉子不回还!”
从此“千里共婵娟”,一个人孤独送走8个中秋夜。寄过月饼,写过信,总在登上班车的一刹那,问自己,已经是汉子了吗?女友换了无数,却没有爱情;收入不菲,却难言快乐;身体健康,却赘肉丰厚。自己拿什么回故乡?放慢了脚步,重回喧嚣的城市,继续开拓属于自己的天空。
友人的庆典计划尘埃落定,我微笑着附和,却难掩思绪澎湃。
为了一句誓言,为了年少的梦,自己漂泊八载,只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却忘人间美景无数,原来情在天伦心间。成功的路有许多,汉子不能忘记孝道纲常。月能阴晴圆缺,父母已是风烛残。回家吧,回家看看,看看父母,看看牛羊,看看山顶上的明月。
眼前模糊起来,嬉戏的友人和纷繁的声音一下变得很遥远。一个清晰的声音传来:“儿啊,回家吧,团圆比什么都重要。”哦,是妈妈的声音,是爸爸的呼喊!原来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给每位友人留下短信,祝福他们节日快乐,一生团圆。
使劲拍打布满尘埃的行李包,装进几件衣裳和有七张泛黄的车票,我要回故乡。带回去8年的思念,8年的愧疚。
今年的中秋,我要在家里过了。我要给月光上锁,让它永远在妈妈的脸上盛开花朵,在爸爸的心房轻轻诉说。
篇8:故乡的明月抒情散文
故乡的明月抒情散文
久居喧闹的城市里,唯有夜晚是寂静的,也只有在深夜仿佛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摆脱白天的匆忙,心终于驻足在眼前的世界里。长期居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中,除了格栅一般的楼窗漏出的灯光和路灯游龙一样的光亮,我仿佛忘却了夜晚给予我的安逸的景观。天空的辽阔与浩瀚只是心念中闪烁划过的幻觉。这不免让我想念平静如水的故乡,还有那轮皎洁的明月。
不见故乡的明月已有二十多年,那青涩梦幻的故乡时空给我在有意无意间带来无以伦比的快意和温馨。回味起来,那个贫实的年代,如同棉麻织就的粗衣,虽无华丽的表观,却有不尽的暖意。潺潺的河水带着月亮的倒影,绕着村庄常年不息地流淌着。月光把乡间小路批成暗白悠长的`玉带,玉带上星星点点移动的灰褐色的身影便是熟识的乡人。
幼年时,在镇上的学校上晚课回来,沿着迂回的土路,月亮之上有彩云追月,夜空开阔得如硕大的锅底,只是更加灵动和绚丽。明亮的是绕天而行的那轮圆月,闪烁的是精灵一般的星辰。无论冬夏还是春秋,天空就是如此的精美。如丝的月光将我流动的影子筛成或长或短模糊的影像,我的心思也在月波里荡漾。在散着土味的路上,偶尔能碰上年轻的情侣,手拉着手姗姗而行,窃窃私语。或依偎在一起背对着我,妄想逃离我好奇的眼神。我禁不住暗想,原来恋爱可以如此令人神往,我得感谢月华让我看见这心驰神往温暖的画面。
明月的影子,在翻越数年之后,依旧是以故乡的背景在我的脑海里升腾。在暗色的夜晚,村庄和树木是低矮的围墙,洁白的月光如一颗温婉的夜明珠照亮着“大院子”里的万物,如母亲慈祥的手抚慰着故乡的人们。如此惬意的感觉总在日后远行的征途中感受得至深至切,那慢时光里留下的不只是一处皓月当空的快乐,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温情和眷念。
几年前,曾经去过一个很远的地方,异域的风情如陌生的情感与我互不相干。除了寂寥无趣的孤独和乡愁,我只能在空荡的夜空里仰望明月。那千里之外的圆月如久违的故知,渐渐地,她变成了我夜晚最为私密的友人。我以文字
遥寄乡愁,让月华万里传书一份平安的祝福。于是,每一个月圆的夜晚,观星赏月成了我心里最为奢侈的盛会,以月为媒,以故乡为恋,以星星为闪烁在心中的诸多的亲情故人。这何尝不是内心世界里最为丰盈的欢聚。 今晚,月如笑靥,很少能在匆忙的奔走中停歇在月亮之上。那轮明月在高楼的顶端与我相视含情,如久别的亲人可亲,似乎想与我再叙多年以来别离的情愫。心中陡然突兀出许多许多的唐宋诗篇,岂止是那些作古的诗词雅韵能表白我许久以来沉积的爱恋。“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只是我眼前见到的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是深冬季节里一抹深深的寄托。
此时,我的眼前浮现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里的情景。那在一别故乡多年以前常见的场景。太熟悉了,熟悉得如高天上的流云。这样的画面,总让我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重温着曾经的故事。故事里的许多事,虽已渐行渐远,然而,给予我的感觉依旧会温暖如初。
故乡的明月,是抹不开的记忆。她如水一般清澈明润着乡间长大的人们,那扎根在心底素朴的情怀激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温馨的回味中,时刻铭记着黑土地里曾经沐浴过明月恩泽的本真。虽然,故乡早已沉寂在荒落空荡的老屋中,然而,还有白发苍颜的老人在故园的土地上守候着,守候着远方的游子在每一个月圆之夜幸福的相聚。
有时候,我有一种失落的感伤。这种感伤不是来自偶然冒出的想法,而是对许多传统文化遗失的憾意。西方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如同城里的月光,其实,她早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五彩缤纷的城市霓虹灯已让城里的月光不再为人们眷顾,人们不再为她的存在而欣慰惊喜。然而,我却会在月圆之夜欣赏她素白的风采,这其间更多是包含着曾经岁月里留下的真挚的情怀,还有在青山绿水间永存着的勤劳质朴的足迹。
今晚的月色很好,我所有的情感在明月之上,在故乡的土壤之中。
篇9: 故乡的明月美文
升在天上。
照亮了湖水,
照亮了山岗。
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
无边月色温柔了梦乡。
一抹秋红,
沧桑了落花,
一缕秋风,
又匆匆将夏绿吹黄。
一个花季,
真的很短,
短的来不及
看清花的绚丽,
又随流水飘向远方。
人生真的很短,
短的还来不及
看懂故乡的模样,
两鬓悄然飞雪,
心还在他乡流浪。
错过了故乡的花季,
我把柔情寄托秋天,
思念故乡的月亮。
秋风请不要慌忙,
昨天已经过去,
不必为那退去的颜色,
留下无济于事的忧伤。
应该还要感谢,
那一路扑朔迷丽的风景,
给了我一些享受过程,
充实了我人生旅途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