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精选5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浅谈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精选5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浅谈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本文共5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浅谈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政和二中 许文娥
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应着眼于语文素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受现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考试制度的影响,我们只重视读写,不重视听说,学生“说”的能力最差。1980年6月9日叶圣陶先生在给《语文学习》编辑部的信中说:“近来有几位同志对我说:你们讨论语文教学,只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病。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并且写了一篇短文载于《语文学习》1980年第七期,指出:“……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要他们去应付考试,咱们是要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的必要的本领。所以听、说、读、写四样应该同样重视,都要让他们受到最好的训练。”这一段话强调了听、说、读、写四者并重的观点以及加强听说训练的重要性。
提高“说”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活跃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对提高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积极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一个信息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密切,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善于说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善于说话,叶老认为它并非世俗所说的口齿伶俐,而是“精于思想,工于情感,富于表达。”说的话要“合于伦理,都出于至诚”。
综上所述,“说”的训练是万万不可忽视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下面介绍一下“说”的能力训练的方法:
(一)激发“说”的兴趣
激发“说”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第一关。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要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优点,教学时教师可根据需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大胆地阐述,还可把抢答赛、辩论赛引进课堂,也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演讲,平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学生辩论赛的'录像,组织学生学习名家的演讲辞,体会演讲家的思想美、语言美和风格美,从而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还可以讲述一些口才杰出者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像古代 孔 子、诸葛亮,现代的孙中山、周恩来,国外的林肯,他们都是以“语言”为武器,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典型,总之,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说的兴趣。
(二)丰富“说”的内容
胸中有所积蓄,而后才能有所抒发。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根本谈不上口头表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语文教师就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多观察、多动脑,使自己的头脑逐渐充实起来。为使充实的生活实践不致于成为过眼烟云,最好的办法是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强调过:“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了解他们,这惟有下功夫去观察。观察的目标在得其之际,就是要观察所得的恰好与事物本身一样。所以当排除一切成见与偏激,平心静气地与事物接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369页)这话至今仍未失其指导意义。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重视实践的同时,努力学习间接经验,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手段就是读书,读书时要养成做读书摘抄的好习惯。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凡是对你相对价值较高的知识都应该好好记录下来,以便一旦需要时可以拿出来使用,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不是十分重视收集与积累资料的,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一生治学严谨,刻意搜集资料,曾记下各种卡片几十万张。语文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重视积累资料,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资料的种种方法,这样说话时,材料问题就不犯愁了。
(三)教给“说”的方法
话虽人人都说,但真正说好却很不容易。这里除有内容是否充实的问题外,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方法问题。诸如怎样发言才能准确且清晰,怎样掌握语调、语句停顿,怎样使说话内容条理分明,怎样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对象来调整说话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等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等方法问题,语文教师都要结合课文的阅读及听说训练的安排有计划地教给学生,为学生所掌握。
(1)说话的过程,是通过思维把语言按照规律组织起来,以表情达意的过程。因此,按叶圣陶的要求,教师应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点伦理学、文法、修辞学等方面知识,以求言语作品之完善。伦理学告诉我们思维遵循的基本途径,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则不规范;修辞学告诉我们运用语言的方式,违背了它,说出的话则低效或无效。多数人说话往往欠完美,指责起来虽有多端,但是总不出不合理、不规范、低效或无效这三项。当然懂得了以上三方面知识,说话是否就会立刻完善起来了呢?也不尽然,还需要认真持续的训练。
(2)要在讲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例如《向沙漠进军》一课的教学,在说话能力培养上可结合该课恰当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来准确解说较复杂的事物,剖析深奥道理这一特点来进行。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一句,是说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最顽强”一词财表明沙漠危害的严重性,而又有长期难以制服的特点。“不断”一词则表明人类在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沙漠面前从未停止过斗争。此句中的这两个词如果换成别的词,便不会有这么好的表达效果。讲清这个例子,学生就懂得了说话用词要准确的问题。
同时,阅读教学中要通过篇章结构的教学教给学生组织成话的方法。例如《故宫博物院》一文在介绍三大殿中的太和殿时,按空间顺序由外到内,由中间到两边地写了太和殿的外观和内部布局。这样说明事物,线索清晰,说明详尽,可供学生说话借鉴。
(四)创造“说”的机会
学生有了“说”的兴趣,脑子里有了较充实的“说”的内容,掌握了基本的“说”的方法,教师还要结合课本及其课后练习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得心应手”的境界。(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05页。)
(1)按课本的听说训练中安排的“说”的项目和要求认真加以训练,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在教完每单元后自行设计“说”的训练教程(包括要求、题目、提示三部分)。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可这样设计“说”的训练。
要求:
①继续培养“讲故事” 的能力
②进行“创造性复述”,要求“合理想象”。即:合原文中心之理,合生活发展之理,合生活实际之理。
题目:
①组织三位同学分角色(叙述者、盲孩子、影子)有感情地朗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②创造性复述:将《皇帝的新装》一文改为以骗子作第一人称来叙述。或紧接《皇帝的新装》的结尾,以“游行大典之后”为题,进行合理想象。
提示:
①第一题可在课文分析后进行,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②第二题创造性复述是前面概括性复述的发展。不仅要忠于原文,而且要合理想象。因难度较大,可二者选一,最好教师先作示范。身教胜于言教。因此教师就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示范中指导,在指导中示使学生能有章可循,有例可仿,兴致趋浓,效果更佳。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读、写作 能力训练的同时,注意进行“说”的能力的训练。如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针对文章的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或慷慨激昂,或舒缓低沉,抑扬顿挫恰如其分。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和意境。叶老说,“从前的人学习注重诵读,只是把几下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够下笔成文了。这个话好像有些神秘,说穿了道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炼语言习惯的意思。”当然,复述、背诵等的训练也不容忽视;阅读中还可以安排讨论、口头回答问题等练习。
(3)作文课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头审题选材练习;每学期的作文教学计划内,可有计划地安排口头作文,以说带写;还可以搞师生共同口头讲评作文的练习。
(4)培养说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揭示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扩大阅读范围,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在此基础上组织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读书体会交流会等。
篇2: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文章根据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特点,旨在改变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轻读写能力的偏向,以听说促读写,以读写助听说,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研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 者:王洪林 WANG Hong-lin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 刊 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年,卷(期): 21(2)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英语视听说教学 研究式学习 自主学习 合作式学习篇3:毕业论文:加强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加强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摘 要:听和说是人的1种生理、心理活动,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1种语文能力。同时,听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对听话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面: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学会听音辨调,并区分内容主次,理清头绪。更要理解对方话语中深层次的含义,在听时,以语言和姿态做出适当反应。而说话能力培养方面,要教会学生,在准确的发音以及运用合适的音调的基础上传达信息,同时在头脑中适当地组织要表达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进行灵活运用。并用表情、姿态等加以辅助。方法多种多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非朝夕,关键要在情境中培养学生听和说的兴趣,利用创新思想,采用各种方面,真正使听说产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
关键词:听话 说话 听说能力
Abstrac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s a kind of physiology, psych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peoples, is a kind of Chinese ability that modern social everybody must possess. Meanwhile, it is said the development of ability can be promoted and read the development which is written ability too. There are a lot of aspects to the cultivation of listening ability: First of all, should concentrate attention, learn to listen to the sound to distinguish and adjust, distinguish cont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put the main threads in order. It while hearing, make the proper response with the language and posture to understand the other sides profound meaning in words even more. For the aspect of training speaking ability, the teacher should teach students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accurate pronunciation and suitable tone of ap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 that the tissue should be expressed in the head properly, be used flexib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ccasion and target And assist or embellish with expression, posture, etc. Method varied, cultivation for communication of ability is too daily, the key is it trains students interest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mong situation through innovative thought, and really mak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o produce interaction through various kinds of method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level.
Key words: Obedient Speak Hear of ability
篇4: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初探
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初探
元认知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包括元理解能力、元记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中的元认知能力.探讨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对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姚红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刊 名:云梦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MENG 年,卷(期): 24(2) 分类号:B842 关键词:中学生 元认知 元认知培养篇5:中学生能力培养尝试
中学生能力培养尝试
教学是有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需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在“思想境界”中使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并且培养其具有多种能力,为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我在多年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着重做了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当一次“教师”让学生当一次“教师”就是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新课讲完后,我总是找一部分同学到讲台上去当一次“老师”,并且让同学们根据老师所讲述的内容按照以下环节精心准备,并且要广闻博长,不能照本宣科,其次,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精心设计自己的“小教案”,并且要注意重点和详略;第三,是大胆上讲桌去当“教师”,起余同学注意听,并把他所讲述内容和教师所讲述的对照加以记忆,积极回答问题,第四,自己写出体会。 以上四个环节中,不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培养了与学生多种能力,比如:组织文字能力、语言逻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解分析研究能力、演讲能力等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参与意识,比如:我在讲完法律课中正当防卫以后,让同学们又上了一节课,整套课效果很好,讲课同学组织得力,其余同学积极回答并且挖掘了教材,有的同学大胆向所讲同学提出了多种多样问题,正当防卫杀死人为什么不偿命?我们同学之间打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吗?等等这问题不管讲课同学能否回答上来,都为教师下一步教学辅平道路,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二、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讨论法这种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是非常适合于政治课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能力考核成绩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讨论自始至终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并且和是通过发言争辩来共同揭示事物的矛盾。这样在讨论中学生不仅能展示自己才能和独到见解,而且抛掉了模糊认识,培养了多种能力,同时解决了教师只讲而不结合同学的缺点,我所教过的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经常上讨论课,大都具有极强强的竞争雄辩能力。 三、以情传教,注重对差生的能力培养。教师面对的是身心各方面都不成熟的表少年,处于这个时期的表少年更需要教师情感温暖。在教学中要注重以情说教,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后进生的学习性绪及回答问题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学习能力能否增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遗忘他们,而且尽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诸如:在学校组织听讲活动中,及时提供差生展示自己才能机会,并且要抱着“多表扬,少批评”的想法去促进他们转变。 四、注重政治小论文写作和练习。政治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和社会联系非常密切。经常性撰写小论文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一个有效途径。学习思想政治课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毛泽东同志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韩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