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人教版(锦集10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人教版(锦集10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人教版,本文共10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四、神机妙算
1、竖式计算 (每题2分)
30.9×2.7 5.95÷27.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每题3分)
72.8÷5.6+14.9 5.4×12.3+5.4×7.7 42×101-42
0.25×3.2×12.5 3.6÷1.5÷2 33.4+0.12×50
3、解下列方程(每题3分)
⑴ 6χ+15×7=141 ⑵ 2χ÷2.8=8.2 ⑶ 1.4χ-0.7χ=56
4、只列式或方程不用计算。(每题2分)
⑴ 36.8与8.8的差除5.6,商是多少?
⑵一个数的2.5倍,比3.6多1.4,这个数是多少?
5、计算下面组合图形面积。( 3分)
五、我来画一画。
1、小然和小东用转盘做游戏,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算小然赢,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算小东赢,请用你喜欢的颜色,按要求涂一涂转盘。(3分)
使小然赢的可能性大 使小东赢的可能性大 这样涂最公平
2、画一个三角形,并画出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量出所需条件,计算出它的面积。(3分)
3、在下面平行线上画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2分)
4、用你学过的平面图形,画一幅你喜欢的图画。(3分)
六、走进生活
1、按要求回答:
⑴一条高速公路长336千米,一辆客车3.2小时行完全程,一辆货车用3.8小时行完全程,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5分)
关系式: ( ) =
要求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必须先算:
列式不用计算:
⑵ 学校美术小组有学生120人,比书法小组的人数的2倍多14人,书法小组有学生多少人?(4分)
画出线段图: 列式不用计算:
2、只列式不计算(4分)
(1) 3辆汽车5天可以运送货物187.5吨,那么每辆汽车平均每天运多少吨?
(2) 每辆汽车每天可以运货12.5吨,3辆汽车5天可运多少吨货物?
2、列式解答
(1)一根6.4米长的彩带,每1.4米剪一段包扎一个礼盒,这根彩带可以包扎几个礼盒?(4分)
(2)学校举行书画竞赛,四、五年级共有75人获奖,其中五年级获奖人山数是四年级的1.5倍,四、五年级各有多少同学获奖?(列方程解答)(4分)
(3)一块梯形麦田,上底是76米,下底是120米,高50米,一共收小麦931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4分)
(4)妈妈到菜市场用31元买了4千克西红柿和一些鸡蛋,其中买西红柿用去20元,如果每千克鸡蛋4.4元,那么妈妈买鸡蛋多少千克?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5分)
篇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请你填一填!(每空1分,共30分)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0000平方千米,这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由304个亿、56个万和78个一组成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3、在7007007000中,左边的“7”表示( )个( ),中间的“7”表示( )个( ),右边的“7”表示( )个( )。
4、3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 )度,这个角是一个( )角;6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 )度,这个角是一个( )角。
5、19□350≈20万,□里最小填( );45□9760000≈45万,□里最大填( )。
6、按规律填空:1、4、9、16、( )、( )。
7、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 ),下方每颗珠子代表( )。
8、在电子计算器上ON键是( ),OFF键是( ),CE键是( )。
9、把530695、60593、530956、509353、550339从大到小排列是:
( )>( )>( )>( )>( )
二、请你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 “×”。(每题1分,共6分)
1、小军画了一条10厘米长的直线。 ( )
2、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
4、角的两边越长,角越大。 ( )
5、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
6、经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两条直线。 ( )
三、请你选一选。(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每题2分,共10分)
1、在下面几个答案中,( )是计数单位。
A、百万位 B、百万 C、七位数
2、下面几个角中,不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的角是( )。
A、140° B、135° C、75°
3、下面各数中,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
A、5001004 B、5104000 C、5010040
4、3 :30时,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是( )角。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5、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度的角,这个角是( )度。
A、150 B、15 C、不能确定
四、请你细心算一算!(共21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23×30= 25×4= 32×6×0=
120×6= 350×2= 13×7=
2、估算。(3分)
104×49≈ 78×31≈ 312×29≈
3、用竖式计算。(12分)
340×17= 406×15= 760×50=
450×29= 345×43= 560×70=
五、实践操作我能行!(共12分)
1、分别画出一个115度和70度的角。(4分)
2、过A点分别画出直线a和直线b的平行线。(4分)
a
A
b
3、画出下面每个图形底边上的高。(4分)
底
底
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共21分)
1、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10千米,从甲地飞往乙地用了1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分)
2、下面是一块长方形绿地,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到32米,这块绿地的面积将达到多少平方米?(5分)
8米
3、一艘轮船从甲港到乙港,速度是32千米/时,15小时到达。返回时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需要几小时?(5分)
4、为了给中小学生补充的营养,国家实行营养餐改善计划,每天将给每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1盒牛奶和1个鸡蛋。今年十月份,国家给新华小学配送了17600盒牛奶和17900个鸡蛋,全校有572名学生。请算一算这个月国家为新华小学配送的牛奶和鸡蛋够发吗?(不考虑星期六、星期天和节假日)(6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篇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人教版)
一、填空。(21分,第6、7小题每空各0.5分)
1、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右数起,万位是第( )位,第( )位是亿位,第七位是( )位。
2、370040500 读作:( ),数中的7表示7个( )。数中的5表示( )。
3、五亿零八百万三千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为( ) 。
4、最小的自然数是( ),自然数的个数是( )。
5、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和( );测量较大的面积单位可以用( )和( )作单位。
6、3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160000平方米=( )公顷
7、在 ○ 里填上“>”“<”或“=”。
98600 100000 56490700 56479000
4050万 4050亿 1010100 1101000
8、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千米。
9、由7个十万、5个千、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二、判断题。(5分)
1、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
2、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是位千万位。 ( )
3、计数单位就是数位。 ( )
4、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角越大,角所对的边也越长。 ( )
5、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十亿位和千万位。 ( )
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一千万是由10个一( )组成。
A、万 B、十万 C、百万
2、读80601304时,( )。
A、读一个零 B、读两个零 C、读三个零
3、边长是200米的正方形草地,占地面积是4( )。
A、平方米 B、公顷 C、平方千米
4、40000万可以改写成( )。
A、4亿 B、40万 C、4万
5、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 )。
A、十万 B、百万 C、十万位
篇4: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人教版
一、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所任教的是四年级,这班中绝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比较活跃,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习数学。他们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整齐美观,正确率高,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数学成绩比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在课堂上比较被动,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作业书写普遍差,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应用题,他们的计算速度解题能力也有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也有待养成。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7个单元:1、大数的认识 2、角的度量 3、三位数乘两位数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统计 7、数学广角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角和四边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良好的信心。
7.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复习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的提高和应用
2、对角的度量和平行垂直的认识
3、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六、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七、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八、复习时间: 第19周----第21周
共计用10课时进行教学
1、回顾、整理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并复习大数的认识(2课时)
2、复习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时)
3、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课时)
4、复习统计 、数学广角。(2课时)
5、综合复习。(2课时)
篇5: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垂直与平行
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例2: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例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面的图来表示。
例2:使学生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会画高。掌握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篇6: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
1、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2、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篇7: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迅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7个单元:
1、大数的认识
2、角的度量
3、三位数乘两位数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统计
7、数学广角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角和四边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篇8: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所任教的是四年级,这班中绝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比较活跃,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习数学。他们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整齐美观,正确率高,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数学成绩比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在课堂上比较被动,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作业书写普遍差,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应用题,他们的计算速度解题能力也有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也有待养成。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7个单元:1、大数的认识 2、角的度量 3、三位数乘两位数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统计 7、数学广角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角和四边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良好的信心。
7.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复习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的提高和应用
2、对角的度量和平行垂直的认识
3、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六、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篇9: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一、看清题意,仔细填空(1-10题每空1分,11题2分,共25分)
1、在计算216―25×8时,第一步算______,再算______法,计算结果是______。
2、把260÷5=52,470―210=260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______ 这个综合算式的结果是______。
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500 604000 640002 5605000 65000
4、7086000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__________。
5、与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6、红星小学给每个学生编学号时,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入学的5年级10班的24号男同学的学号就是030510241,从070405122表示该同学是_______年入学____年级_____班_____号____生。
7、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少30,减数增加30,差就_______。
8、如图,有____条线段;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_______线。
9、当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7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
10、(51+a)+_______=a+(_____+ 39)
11、已知如图,∠1=60°,∠2=_______度(2分)
二、数学小法官,巧辩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26+74÷2=100÷2=50( )
2、我们在读203008这个数时,只读一个0( )
3、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
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5、一条直线长5cm( )
三、快乐ABC(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5分)
1、一个数是六位数,这个数( )
A、一定大于十万 B、不大于十万 C、一定大于九万
2、与453―21―79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453―79+21 B、453+79―21 C、453―(21+79)
3、小明家去学校走第( )条路最近
A、1 B、2 C、3
4、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成( )的角
A、46°,105° B、180°,120° C、135°, 110°
5、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要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最少要用( )分钟。
A、7分钟 B、8分钟 C、9分钟
四、神机妙算,步步为营(33分)
1看算式,写得数,共6分)
26万+74万= 625―125= 42×5= 540÷6=
350―300= 300÷50= 15×30= 12×1÷4=
11×70= 36+64÷4= 100―17―13= (10―10)×10=
2、估算,(3分)
63248―9382≈ 3 60280―130600≈ 41789+85463≈ 3、脱式计算(12分)
185―(51+49) 145+22×13 360―360÷6
315÷(854―845) 35×(107―79) (11+34)×14
4、选择最简方法计算(12分)
352―98 725+363+75 613―168―13
970―790―110 203+529 185+47+53
五、心灵手巧,动手实践(10分)
1、以下面的点O为端点画两条射线 2、分别画75°,90°的角
・O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22分)
1、一辆汽车由重庆开出,每小时行68km,5小时到达成都,如果要提前1小时到达,每小时行多少km?(4分)
2、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夺得32枚金牌,估计北京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比雅典奥运会的2倍少22枚,雅典和北京奥运会共获得金牌多少枚?(5分)
3、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分)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人数
48
51
45
52
49
55
4、效游(4分)
(1)如果每位同学发两个面包和一瓶矿泉水,买15箱面包和12箱矿泉水够吗?
(2)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5、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5分)
方案一:
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
方案二:
团体5人以上,每人100元。
(1)成人6人,儿童4人,怎样购票合算?
(2)成人4人,儿童6人,怎样购票合算?
篇10: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一、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深入了解。
学生已认识了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数的读写,在创设情景引入环节,我设计了新世纪小学上学期与这学期的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的对比,旨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但没有对万以内数读法进行回顾。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停留在表面,影响了对含两级的大数读法的积极探究。
二、没有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2015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六个省、市、自治区的情况,还附有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反复考虑要不要拓展,拓展可以增强学生的见识,让数学课具有文化味,但时间肯定要被占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看图你得到哪些信息时?”首先说到了人口数,我也骑驴顺坡走,没有再延伸。为了让两课时的过度自然,我和学生们借助数位表上讨论了北京市的人口数的组成并试读后,直接出示了例2的典型数据,试读并讨论读法。把第一课时后面的做一做删掉了,学生没有去感受“你知道吗?”中的大数。这些隐形的知识效果肯定是短时显示不出来的,但学生的知识拓宽被限制了。我在思考假如我不整合课时又该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三、缺乏练习巩固知识的时间
两个平行班上完后,都只完成对读法的讨论。缺乏必要的训练。而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后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的正确率不高。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我的设计思路是错误的,我可能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去弥补我的过失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