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父母的威信?(共7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如何构建父母的威信?(共7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构建父母的威信?,本文共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如何构建父母的威信?
如何构建父母的威信?
太听话的孩子可能因为过于服从而丧失自主性和生命的活力,但是孩子完全不听话就意味着父母失去影响力(当然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如果孩子不听从我们,我们的教育要求再合理也没有用处;如果孩子不是从内心信服我们,我们的压制往往让事情更糟。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听从又信服我们呢?这取决于我们对孩子而言是否具备威信。父母的威信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第一前提。三种经验
那么,如何在孩子面前建立我们的威信呢?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感受一下威信是什么。请跟随我的思路,来回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几种经验:
第一种经验
人们是否听从一种建议,往往不在于建议是什么,而是在于建议是谁提出的,在于我们对这个人的信服程度。医生对我们健康的建议我们是肯定听从的,成功者的经验我们是听从的,那些长者、过来人对我们的忠告我们也是愿意听的;相反,假如给我们提建议的人不是专业人士,不是成功者,不比我们更智慧、更成熟,我们一般就不予理会。
第二种经验
即便建议是正确的,而且提供建议的人也值得信服,但是我们仍然未必听从这个人,因为当我们的理智败于感情,败于我们的惰性的时候,我们就会放任。所以,孩子不听我们的话,但是听老师的话;所以爱人要求我们不吸烟我们办不到,但是办公区禁止吸烟,我们就能够忍住我们的烟瘾。简而言之,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该做什么,但是做不到,我们明明知道不该做,可是管不住自己,这个时候,就需要威慑。
第三种经验
即便建议是正确的,而且提供建议的`人也值得信服,而且这个人对我们也有威慑作用,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听这个人的建议吗?不一定。假如我们讨厌甚至憎恨这个人,那么即便我们知道这个人说的对,知道不这样做对我们自己有威胁,但是我们依旧会不听这个建议,因为为了向这个人证明我们讨厌他或者憎恨他,我们会逆反,会反抗。
上面这三种经验包含了威信的秘密。它们分别代表构成威信的三种基本要素:信(信服因素)、威(威严因素)和情(情感因素或者说好恶因素)。
换而言之,我们要想让孩子对我们心悦诚服,我们需要让孩子信服我们、让孩子感到我们的威慑,还要让孩子喜欢和亲近我们。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信 服
构成父母威信的第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信服因素。孩子对父母的信服有双重的含义,其一是对父母精神特质的追从、向往;其二是孩子对父母的信赖。
孩子渴慕和欲求的人格、思想、能力、境界等,在家长身上具备,孩子自然产生信服并效仿,这就是追从。追从是一种亚信仰。通俗点讲,就是我们身上要有让孩子佩服的地方,而且越多越好。孩子爱玩电脑,我们是程序设计员,孩子怎么会不向往我们?孩子渴望坚强,我们意志坚如磐石,孩子怎么会不信服我们?孩子崇尚智慧,我们对很多问题都能有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孩子怎么会不愿意听我们的意见?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文化水平或者社会地位低,其实知识或者地位并不是威信的必要因素,只要家长处事谨慎、爱动脑筋、人格高尚,就可以获得孩子的敬佩。最怕父母自身缺乏修养又不思进取。事实上,为了孩子而自我提升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
“信”其实指的是家长的精神内容。假如家长精神内容过于贫乏,比如缺乏基本的价值判断、待人原则和人生追求,假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找不到优秀的榜样可以效仿的话,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孩子精神空虚、内心无着落。我们经常见到那些出身最下层的孩子,由于家庭处于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贫困中,导致孩子没有追求、不懂礼仪、追求低级趣味、做事缺乏原则等,就是这个道理。
假如家长的精神内容过于浩瀚而且境界极高,既可能给孩子一个很高的起点以及丰富的精神给养,也可能导致孩子感到无法超越,而选择退缩、转移或者反向。比如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不学文学,不爱哲学,而对科学充满兴趣,最后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就是这道理。因为当人们发现自己的父母是一座高峰实在无法超越的时候,与其忍受这种失望,不如另辟它途。当然,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在普通家庭中出现。
篇2:父母威信的建立
父母威信的建立
作者:陈伙平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年轻家长这样抱怨:“我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有时还敢当众顶撞我。”“这孩子没大没小的,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诸如此类的话,仔细推敲起来,的确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家庭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父母在孩子面前缺乏威信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拥有一定的威信是必不可少的。父母的威信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潜在的教育力量,是父母对孩子有效地进行教育和使孩子能自觉地接受教育的条件。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毫无威望和信誉,孩子对父母没有适当的尊敬、信任和听从,那么,合理的教育就无法实施,更谈不上良好的教育效果了。
什么是威信
世界著名的教育艺术大师,前苏联的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尊严、他的力量和价值。”父母的威信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与孩子对父母的爱戴。它排斥训斥与听命、支配与服从的封建君主专制式的“威信”,也排斥父母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而人为地树立的那种虚假的权威。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与帮助,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与信赖,可引发孩子内心深处的真诚感激,从而使得孩子对父母提出的合理要求能积极、自觉地接受,并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这样,日久天长,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形成亲密的关系。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一种建立在威望基础上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即威信的力量。
父母的威信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其一,威信如同家风一样,是无形的精神上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的;但在家庭中,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中,威信又是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父母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所给予的每一条指令,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威信无不隐约渗透其中。其二,从父母的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威望和信誉;从孩子的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尊重和信从。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尊重和热爱成为一座架设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桥梁。
错误的教育方法难以树立威信
威信是父母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建立在与子女彼此尊重和热爱的基础上,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产生的。反之,有些父母运用错误的教育方法,想人为地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是得不到子女尊重,也不能长久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1.用高压的教育方法。父母严而无慈,经常发脾气,时常恐吓、责骂孩子。动辄体罚孩子,实施棍棒教育。使孩子整天唯唯诺诺,诚惶诚恐,经常处于恐惧不安的状态中。
2.用疏远的教育方法。父母从不主动接近孩子,总是力图使自己离孩子远一点。譬如,把孩子交给祖母或交给保姆照应而撒手不管。他们很少与孩子交流感情,孩子不了解父母的想法、爱好、兴趣等,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父母与孩子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
3.用宠爱的教育方法。父母对孩子娇纵溺爱,对其逞性和乖张脾气姑息迁就。不给他指明努力的方向,也不提出任何要求,而是有求必应,一概满足,导致孩子任性妄为,形成骄横执拗的性格。
4。用自以为是的教育方法。父母认为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全是正确的,是家庭的法律信条。话一出口,孩子就得绝对服从;即使是说错了,但为维护自己的所谓尊严,也要迫使孩子必须照办。同时,这种自以为是的教育方法,还往往导致父母无视孩子的正当需要,不虚心听取孩子的正确意见,有损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良好性格的形成。
5.用说教的教育方法。父母无视孩子是否愿听,也不管自己的语言是否恰当,在任何场合下,总是海阔天空、滔滔不绝地对孩子进行灌输,摆出一副说教者的姿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对这种说教产生厌倦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对正确的教育也会产生反感。
6.用引诱的教育方法。父母总是用爱抚和各种各样的奖赏(包括各种物质的东西)来博得孩子对自己的尊重和热爱。殊不知,一旦孩子得不到爱抚或满足不了其需要,就会对父母产生不满、愤怒和反抗的情绪,使孩子变得任性、骄横、不讲道理。
以上这几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形成混合型或偏颇型的状况。例如,父母平时对孩子娇惯迁就,放任自流,一旦孩子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或发现其性格上的明显缺陷,如任性、娇纵、以自我为中心等,便进行训斥、责骂、甚至殴打孩子,对他施行种种限制,而当责打、限制过分于心不忍时,又对孩子百依百顺起来,取消了限制,任孩子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无条件地予以满足。以上这些做法,即不能建立起父母的威信,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当加以摒弃。
父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
1.父母的威信应“建立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上,建立在父母的公民面貌和父母的行为上”(马卡连柯)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举动,一言一行,乃至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小事情,均对树立自己的威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父母应该对生活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具备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具备作为一个国家公民所应有的那种有充分价值的、有觉悟的、爱劳动的`、有道德的生活和行为。使孩子从小就对那些敬业爱岗、默默奉献、努力学习的父母打心眼里敬佩有加,树立起父母的高大形象。第二,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切不可表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子,在家里又是另外一个样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很差,却对孩子提出很高的要求,这要求怎么能为孩子所接受呢?如父母在家中对长辈不够敬重,经常在孩子面前公开矛盾,吵吵闹闹,那么,要求孩子尊重自己,尊敬长辈,可想而知,孩子是不会诚心接受这种要求的。孔子讲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身的行为就是无声的命令,是真正的权威。第三,父母的言行要一致,言而有信。我国古代就有曾子杀猪取信于小儿的记载,也有孟子母亲为了说到做到,不欺骗儿子而买肉的故事,这些故事既说明了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是父母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说明了讲诚实,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是父母拥有威信的重要条件。第四,父母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高兴要适度,生气要得当,不要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而影响正常面部表情和说话腔调;更不要喜怒无常,一会儿逗笑孩子,一会儿又打骂孩子,这样的父母是得不到孩子的尊重与爱戴的,因而也树立不起威信。
2.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并在此基础上对他提出严格的要求。父母要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去,了解他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喜欢什么;了解孩子爱和谁玩耍,玩些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活动,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态度如何等等。发现孩子的“秘密”,是父母教育孩子和树立威信的基础。另外,孩子在生活中还会遇到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事情,遇到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场合,父母应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父母要采取他所能接受的方式加以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孩子能听从父母的教导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
3.父母要安排和组织好家族生活,形成团结、和睦的氛围。要使家庭拥有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要求家庭生活规律化和正常化。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当发生矛盾或摩擦时,父母双方要心平气和地讲明道理,妥善处理。切不可大吵大闹,拳脚交加,用粗暴的方式解决矛盾;更不要固执己见,使矛盾升级,导致家庭破裂。这是保持父母在孩子眼里美好形象和树立威信的重要因素。
4.父母要求的统一,对其威信的树立至关重要。对孩子存在的问题,父亲一种态度,母亲一种态度;或者父母一种态度,祖辈一种态度;一方严厉,一方宽松;一方斥责,一方袒护,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长此以往,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当然,当父母态度不一致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持相反的态度,提相反的要求。如,爸爸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妈妈可以不表态,也不要当场反对,待事情过后,妈妈再说服爸爸,以取得一致看法后,再去安抚孩子,说明自己的不对,使孩子既不感到委屈,又会从内心深处信服家长,接受教导。此外,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还需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或过失要认真、严肃处理,及时予以纠正,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同时,父母合理要求一经提出,就要敦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只要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就要让他独立完成,成人不要包办代替。这是形成和保持父母威信所必需的。
总之,父母威信的建立在于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而父母在孩子心中具有崇高的威信又有利于正确的教育方法的实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原载《启蒙》第11期。陈伙平,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篇3:父母威信是怎么丢掉的
引子:
午餐时间,妈 妈在医院遇到一可爱的小女孩,便把自己碗里的腊八豆分给小女孩吃,然后跟小女孩说,下次看到我要记得我啊,要叫我啊。小女孩妈 妈马上说,不叫奶奶,奶奶就把你肚子里的豆豆拿回去。小女孩不过四岁的样子,听了根本没反应……妈 妈马上解释说奶奶不会拿出来的。
我有时候猜想,孩子听到父母这些五花八门又毫不着边际的威胁,搞不好心里在笑父母幼稚呢。可以确定的是,等孩子再大些,父母还把对孩子的要求用威胁的方式讲出来,孩子就更加不会听啦。那时候,父母该着急自己“没有威信”了。
常见的让父母丢掉威信的做法有这些
1.乱加威胁,而且是落实不到位的威胁。
2.威胁太多,让孩子处处都是错。孩子发现怎么都做不好,干脆破罐子破摔。
3.教孩子是一套,自己做是另一套。自己动辄生气,却教孩子要“好好说”;自己不阅读,却批评孩子只会玩游戏;自己对老公老婆颐指气使,却指责孩子对父母不尊重。
4.孩子一发飙,就马上说“yes”,或者立马许一个自己不愿意兑现的诺言。
5.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原本违反规则的事情也ok;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也变得不ok。比如心情好的时候,允许孩子骂人,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发现孩子口气不对就要批评。
有威信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有威信的父母本来就给孩子在做一个有原则、有界限和言出必行的榜样。他们不会刻意追求在孩子面前的威严,相反,他们是首先做好自己,对孩子行为方面的“问题”(指的是孩子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或者父母期望的行为),他们能够做到冷静、理智、平和地处理。他们既倾听孩子的心声,又为孩子设立规则和界限;他们既尊重孩子,又不放任孩子为所欲为。
有威信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遵守的不是父母的指示,而是自己内心的规则,而父母给出的要求跟孩子内心的规则是一致的。不管什么时候,父母在给孩子立规则的时候,都会考虑:孩子是否认可这个规则?孩子如何内化这个规则?孩子对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的顺从,也往往不是出于父母权威,而是出于对父母的信任和爱。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父母对他们无条件的爱,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顺从父母。
如果父母已经丢掉了自己的威信,怎么办?
请找找看,为什么你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原因在哪里?
如果已经失去威信,很可能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也变得糟糕了。这时候比树立威信更重要的,是重新建立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和相互信任。失去威信的父母,往往不是跟孩子连接不够,感情淡薄,就是跟孩子连接太多太紧,过多控制,让孩子反感。
选择跟孩子的健康、安全有关的领域,也就是说最最重要的领域首先树立自己的威信,其它的先放一放。等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改善,自己的情绪管理水平、沟通能力提升后,再顾及孩子在社交、行为管理和个人选择方面的行为表现。
最重要的还是那一句:育儿先育几,育几先育心。 父母能够真正做到接纳自己,接纳孩子,用尊重自己也尊重孩子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时,“威信”自然就有了。
篇4:父母不正确的七种“威信”
父母不正确的七种“威信”
许多父母都知道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是教育好孩子至关重要的一点,可是对于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以及树立怎样的威信则不一定清楚了。很多父母对“威信”一词存在不正确的理解,以至于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反面教材可以成为有心人的一面镜子,下面我们列出父母不正确的七种“威信”,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1.高压的威信。父母经常发脾气,施暴力,吓倒孩子。
2.疏远的威信。父母不接近子女,不与子女交流思想,不让子女了解家长的兴趣、爱好。
3.宠爱的威信。父母对子女姑息迁就,有求必应。
4.摆架子的威信。父母好为人师,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5.炫耀的威信。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津津乐道荣耀家史和自己以往的'成就,不向孩提出奋斗目标。
6.说教的威信。父母总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摆出一副说教者的姿态。
7.诱惑的威信。父母总是用各种奖赏为抬高自己的地位,用小恩小惠收买孩子的心。
篇5:提高父母在孩子中的威信
很多家长苦恼,孩子不听话,叫他(她)做什么,孩子偏不,有时候还顶嘴。有位家长朋友哭着说,孩子小的时候很乖的,长到五岁的时,开始渐渐不听话,甚至出现殴打父母、爷爷奶奶,有时,说他一句就不耐烦的说,“你给我滚”。一听到这样的话,心都要碎了。
提高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什么叫威信
简单地说威信就是威严与信用,严而有信,信辅以严,有些家长以为威信就是威严,所以经常发脾气。虽然现在家长使用暴力的现象不算泛滥,但训斥孩子的现象却是司空见惯。还有父母以为,威信威信,有了威才有信,其实正好相反,要想有威首先要有信用。
家长朋友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威信的来源不是靠高压、威慑得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乃至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
首先,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切不可表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子,在家里又是另外一个样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孔子讲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身的行为就是无声的命令,是真正的权威。
其次,父母的言行要一致,言而有信。我国古代就有曾子杀猪取信于小儿的记载,也有孟子母亲为了说到做到,不欺骗儿子而买肉的故事,这些故事既说明了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是父母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说明了讲诚实,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是父母拥有威信的重要条件。
再次,父母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高兴要适度,生气要得当,不要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而影响正常面部表情和说话腔调;更不要喜怒无常,一会儿逗笑孩子,一会儿又打骂孩子,这样的父母是得不到孩子的尊重与爱戴的,因而也树立不起威信。
第四、父母一致,红脸、黑脸要不得。教育时,口径要一致,提前想好策略,不能父亲教育孩子,母亲抱着孩子哭声凄厉,“你就先打死我好了”,或者爷爷辈长辈出面维护。还有就是,惩罚之后一定不要让孩子看出你的不忍,不要马上去劝慰,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落泪和自我惩罚。惩罚要让孩子感觉到一定的压抑、挫败和沮丧,要让孩子留下十分不愿重复、极力避免的经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中吸取教训。
第五、体罚是“核武器”。 频繁使用武力,造成“穷兵黩武”,就失去了震慑威力。
第六、严与爱结合。这点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挺难。平时我们对孩子的管教还是相对比较严格的,只要发现他有什么小错误,就会正面批评引导。但批评完了会告诉他,批评的是他的错误,而不是他,他还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小宝贝。实际操作中,一定要跟孩子讲清这些方法树立威信要不得,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规避:
1、高压政策。也许,孩子可以屈服在你的淫威下,因为皮肤身体的痛苦,而不敢有异议,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没有解决事情的本质,孩子要么唯唯诺诺,诚惶诚恐,经常处于恐惧不安的状态中,不敢去想,不敢反抗;要么成为双重个性的人,当面一套,背后有一套。
2、以威立家。孔夫子说,小人和女人难养啊,太亲近了,就没大没小,太疏远了,就心怀怨恨。有些家长觉得自己不能喝孩子一起“嘻嘻哈哈”,要保持威严,从不主动接近孩子,总是力图使自己离孩子远一点。很少与孩子交流感情,孩子不了解父母的想法、爱好、兴趣等,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父母与孩子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
3、宠爱,甚至溺爱。对孩子娇纵溺爱,对其逞性和乖张脾气姑息迁就。不给他指明努力的方向,也不提出任何要求,而是有求必应,一概满足,导致孩子任性妄为,形成骄横执拗的性格。
4、“诱”教,赏而不罚。一个国家讲究赏罚分明,有些家长甚至赏而不罚,以爱抚奖赏作为孩子的教育手段,殊不知,一旦孩子得不到爱抚或满足不了其需要,就会对父母产生不满、愤怒和反抗的情绪,使孩子变得任性、骄横、不讲道理。
篇6:家教中怎样提高父母的威信
家教中怎样提高父母的威信
教育孩子一定要选最佳的时机
农民种田要抓住农时,战争要抓住战机,教育孩子也一样,一定要选择最佳机会。同样的教育,若时机选的不一样,其效果是大有区别的。比如说电影《牧马人》中的主人李秀芝,在爱人落实政策时补发了大笔工资,他们天真而幼稚的儿子说:“呀,这么多钱,长大了我也当右派!”,影片的主人公就抓住这一时机不放,教育儿子说:“钱要靠自己的双手挣来。花的才有意思,不是自己挣来的一个也不要!”话虽不多,但体现了劳动妇女的自强、勤劳的高贵品质,同时也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佳“火候”。这样的“火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找到,教育孩子一定要抓住这种最佳时机。
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机智”和艺术相结合
当孩子与父母提出的要求发生“顶牛”的时候,应采取迂回的办法。转移注意力,艺术而又巧妙的处理,这样可以待他的情绪稳定时,再进行教育,比如你带孩子去百货大楼的儿童玩具店参观时,本来想让他开阔眼界,可他见到上百元的儿童车非买不可,不给他买的原因有二点,一是家里的一台旧的,第二是今天没有带那么多钱,但他又哭闹不止,围观的人也很多,你被他闹的满头大汗,在无法离开百货大楼的情况下,你忽然想起了转移注意力的办法,说:“昨天我听你老师说你在幼儿园用积木盖的小楼很漂亮,,而且盖的又快又好,来,我们看看这些积木和你们幼儿园的积木是不是一样的。”他一听一定会把眼盯在积木上,这时哭声停了,并跟你向积木走去,并选了一付新颖的积木,他同样会高高兴兴的跟你回家。这样的教育方法就是“机智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这需要父母善于针对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孩子在被激怒时,父母要学会冷处理
当孩子发生争执和打架时,情绪是很不稳定的,父母要何等到耐心、耐心、再耐心!冷静、冷静、再冷静!如:两人争执让你评理时,你看了他们都怒气冲冲的样子,你要冷静沉着的放下手中的事,笑着说:“你们俩有意见,对我也有意见呀?”这种突如其来的发问把他们两都搞愣了,而且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没有”,这时你说“那好,先把这个苹果吃完了再给你们评理,在吃东西的时候谁也不许说话。吃东西讲话不卫生。”等苹果吃完,气也消得差不多了,这时你不必急着问他们吵架的事,机时是问他们苹果好不好吃?他们一定会说“好吃”,你趁机说:“光吃苹果不行,得帮我把垃圾倒了。”等他们抬着垃圾倒完时。你再说“刚才打架对不对?”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互相指责了,只有抢着承认自己的“不对”。但你还是要问明情况,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你可以适当的批评几句,给他讲明友谊有道理,他们会心服口服的互相道歉,这时你可以说:“好了再一块去玩会吧。”如果你一开始就问他们谁对谁错,肯定谁也不肯认错。但有的家长修养级差,只看见自己的孩子好,生怕自己孩子吃亏,这是很坏的家风。这种雨过天晴的处理叫“冷处理”,这种化怒为喜的转移办法就是“以知引人”、“以情感人”、“以意树人”、“以行练人”。这即教育了自己的孩子,也教育了别人的孩子,你在孩子的`心中就有了威信,相反,两个孩子的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争理,到底能争来什么呢?争来的结果是惯坏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认识不到错在哪里,家长的威信都丢了。这样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
对孩子要“严”、“爱”适度
有不少的父母对“严”和“爱”掌握不够适度,错误的把百依百顺视为“爱”,也有的认为严厉的管教就是“爱”,还有的人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和错误的认识。
真正的“爱”孩子,一定要全面的分析孩子的特点和优缺点。正确的引导他们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应该怎么做,要使他们真正的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恶,什么是丑。要及早的指出他们可能发生的缺点,要采取表扬具体而批语抽象。要做到慈爱不是溺爱,管教不是强制,放手不是放任,严格不是打骂,真正的在孩子身上体现出:“严中有格,严爱结合,爱、严适度”。切不可搞那种忽冷忽热的家庭教育形式,那样孩子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篇7:树立父母威信的九字真经家长心得
树立父母威信的九字真经家长心得
德父母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力量,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
能父母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掌握真实本领。没有真才实学的父母,很难让孩子真正佩服。
严父母要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失度的爱,扭曲的爱,都会产生亲子间的感情障碍。
尊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权利、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信父母要取信于孩子,对孩子要讲真话,讲实话,不要乱许愿,承诺要兑现。
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要和睦,对孩子的态度要和蔼。要讲民主,讲平等。
宽父母对孩子要宽容,要体谅。要允许孩子有缺点,给孩子自省改过的空间。
听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要与孩子多交流,时刻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
看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