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教学论文(推荐7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泥塑教学论文(推荐7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泥塑教学论文,本文共7篇,希望您能喜欢!
篇1: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泥塑教学探讨论文
一、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中泥塑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中的泥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受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影响。部分高职的学前教育泥塑教学处于专业与非专业的夹层间,具体教学比较单一与片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前教育泥塑教学片面追求专业性。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师一般出身于专业美术院系,一些教师常常将自己在专业教育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用于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按培养艺术家的模式培养学生,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与专业化。这样,当学前教育毕业生进入幼儿园承担泥塑教学工作时,其所学的专业泥塑知识往往与实际的幼儿泥塑教学工作脱节。第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部分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师认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开展泥塑教学时,其教学任务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只需要学简单的揉、搓、捏、镶、掼、扭、滚、抹技法和泥条、泥瓶的制法,导致泥塑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甚至一些教师只选择当下非常流行的软陶和纸黏土课程,避开泥塑教学。第三,学前教育泥塑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部分高职的学前教育泥塑教学过于注重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实践活动比较少,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中泥塑教学对策
1、泥塑教学内容选择第一,鉴赏我国传统泥塑以及具有各地特色的优秀民间泥塑作品。我国传统泥塑风格质朴,不苛求细节但求神似,不事雕饰,雅俗共赏。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不仅要教授泥塑技能技巧,也要重视泥塑文化的学习。因此,要将我国传统泥塑引入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让学生体会我国各地区广泛的泥塑文化,鉴赏传统泥塑整体感强的造型、优美生动的形态与淳朴明快的色彩,如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彩塑、江苏惠山泥人等。第二,应用泥塑基本技法进行实践创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必须加强泥塑实践创作教学。一方面,可以运用当地社会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到当地民间艺术博物馆参观,观摩民间泥塑,通过制作实践领悟民间泥塑的艺术内涵与造型特点;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泥塑教学,如,可以开展“远方的母亲”泥塑活动,让学生用泥塑展现母亲的美,表达对家乡妈妈的思念与祝福。
2、泥塑教学方法第一,开展主题教学。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的课时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泥塑所涵盖的广泛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主题教学方法,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开展情境教学、合作教学等。如合作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同一小组的学生合作完成《校园一角》作品:擅长搓泥条的学生负责做围栏,擅长构图的学生负责摆放,擅长手捏的学生负责造型。通过合作教学,每名学生的长处被激发,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为同伴提供指导,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泥塑能力,还可以培养合作能力。第二,注重启发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如,可以让学生手持一块陶泥,闭上眼睛随意捏一番,根据这种天马行空的揉捏所形成的陶泥造型继续构思与创作。第三,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泥塑教学课堂的有效延伸与补充。教师可以开办泥塑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并举办泥塑作品成果展,让学生交流泥塑心得,在相互学习中不断丰富泥塑知识、锻炼综合能力。
3、泥塑教学评价第一,评价的'根据在于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效的评价不仅仅取决于评价方法,更取决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泥塑教学评价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因此,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评价活动应该是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提升。第二,应用多元评价方法。以往的学前教育泥塑教学评价过于重视总结性评价,即将一次考试成绩作为最后的评价结果,而忽视了泥塑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重总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而且总结性评价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结语我国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高职学前教育泥塑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立体思维能力,为幼儿园泥塑教学培养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喜、关于泥塑教学的几点思考、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
[2]李宁、用泥塑构建学生的立体思维意识――《立体造型》课程教学分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8)、
篇2:泥塑教学ppt课件
泥塑教学ppt课件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
泥塑教学ppt课件篇3:泥塑教学计划
泥塑教学计划
泥塑教学计划
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及上级要求,本学年,为更好的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丰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经美术组全体教师研究商讨,拟设泥塑兴趣小组。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在初中阶段开展泥塑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为更好地传承。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研究,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和要求: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泥塑作品
二、人员设置
负责教师:房晓倩
成员组织:根据我校实际,将以二年级学生为主,吸收对泥塑兴趣浓厚,且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成立初期人数限制在20人,视活动开展情况可逐步增加,但应不超过30人。
三、活动保障
A:场地保障:泥塑活动室用一间教室,需置一定数量且适合活动用的桌椅或工作台。
B:原材料保障:初期以本地泥为主。活动成熟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根据活动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陶泥,以便于作品的保存。
C:工具保障:1、制作板30张,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平滑且利于清理的平板即可;2、泥塑刻刮用具16套;3、上色用笔刷或毛笔、广告色、清漆(或亮漆)及打磨砂纸各若干。4、围裙、套袖由学生自备。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篇4:彩绘泥塑宗教造像传统工艺论文
彩绘泥塑宗教造像传统工艺论文
一、制作工艺及方法研究
(一)骨架层部分
骨架层是彩塑三层结构中的最内层,也是彩塑制作的第一步和设计阶段。彩塑的体量大小、空间造型、承重力大小及空间稳定性、耐久性都取决于骨架搭建阶段。骨架搭好了彩塑的基本模型就设计好了。木骨架分主骨架和附骨架,彩塑的重心在主骨架上,附骨架起辅助骨架整体结构受力均衡的作用。木骨架之间用铆合、铆钉或麻绳捆绑等形式连接固定。固定之后再在骨架上缠绕麻绳或用麻绳将麦秸包裹在骨架上,这是骨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能使骨架整体性更加稳固,还能增强泥塑时泥的附着力,起到挂泥的作用。包裹麦秸同时还有四方面作用,一是保护木骨架不受泥层水分的侵蚀;二是填充空间减少泥塑的重量和厚度;三是防止湿泥层干透后收缩、与骨架之间出现脱层而垮塌;四是起到里外通透的呼吸作用,使泥胎的水气易于蒸发、内部的木骨架不易腐朽。图五是玉皇庙一尊损坏了的彩塑留下的木骨架,是站立式圆塑中相对简单的一种骨架形式。主骨架(红虚线)、附骨架(蓝虚线)及骨架连接方式结构清晰。从骨架的设计推断,彩塑的原貌应该接近同一殿中的侍女塑像。损坏的原因不详,骨架结构虽然保存完好,但没有麦秸麻绳缠绕包裹,这尊塑像的毁坏很可能是制作时省去这道工序所致的典型案例。塑像的骨架结构如图六、七。图六是造型相对单一的壁塑形式和壁塑从墙体坠落毁坏后的骨架部分,直观的说明了壁塑与建筑的连接方式和制作程序:第一步是将能够承载壁塑重力的、一定长度的尖头四棱木楔子打进墙体,再根据将要塑造壁塑的造型、在木楔上绑扎出壁塑的骨架,然后按照圆塑的程序进行泥塑和彩绘(图七)。仔细观察裸露骨架发现,木楔子长度约为壁塑高低的二分之一,打入墙体的长度为木楔长度的三分之二,特别是木楔子不是垂直打入墙面,而是成斜下角度,反映出古人固定壁塑、防止坠落的经验细节,而从力学关系上分析,正是运用了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向斜上方形成的合力、有效的改变了重力的作用这一力学原理。对壁塑的大量勘查也同样证实了壁塑这一关键技术点。除了通过残损彩塑观察外,大多数塑像内部骨架需要借用仪器探测。探测仪器有内窥镜、探地雷达和X-探伤等。实践证明,X-探伤在研究彩塑内部骨架结构和稳定性方面能够提供更有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保护修复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图八所示,黄色圈内是一尊明代体量较大的斜立式飘海观音悬塑。此类悬塑,仅仅关注彩塑本体是不够的,悬塑与建筑的连接以及建筑对悬塑的承载力等稳定性出现的病害会给这类彩塑带来毁灭性破坏。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更能表述悬塑和壁塑对墙体的依赖性。通过X-探伤探测发现,这尊塑像不仅有两根固定在墙体立柱(蓝色虚线)上的横木(横向红虚线),在腰部的粗泥层上、细泥层下还有一根较粗的.铁环,将塑像套拉并固定在墙柱上。墙柱及固定点强度稳固。X-探伤对评价该悬塑骨架结构的稳定性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X-探伤对骨架的保护修复也具有指导性意义。图九是通过X-探伤对三尊彩塑局部骨架探测后实施的保护修复案例。其中下排中间图片是一尊右肩部开裂的塑像,肉眼无法判断是骨架开裂还是泥胎脱落,修复的层位难以确定。经过X-探伤后的左图显示,塑像内木骨架清晰致密,但连接肩部的铁钉脱开,造成肩部横向骨架与臂部斜立骨架开裂,右臂受重力作用坠开。X-探伤图片还准确给出了修复的部位,指导修复时锚杆置入木骨架的位置(红色横线),以免盲目修复固定在泥胎上的情况发生。右下图是修复后的情况。寺庙彩塑的木骨架形式多样,特别是壁塑和悬塑,其结构实际上是整面墙上的大型群塑形式,个体之间相互关联,隐藏在内部的是一个整体的、网状结构的大骨架。对整体壁塑悬塑群而言,探明横竖交错的主骨架就等于找到了受力面。对整体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泥塑层部分
泥塑层的主要材料是土。泥料分粗泥和细泥。泥塑层分粗泥层和细泥层,粗泥层在内,细泥层在外。泥塑程序分两步,一是挂两道粗泥,塑大形;二是抹细泥,塑细节。塑造过程有很多传统技法和工具,通过捏、塑、贴、压、削、刻等技巧成型;粗泥为型,细泥则形神兼塑。实际勘查中发现,在同一寺庙中,有些早期泥塑泥胎干硬密实,不裂不脱,而相同环境中的晚期彩塑却泥层开裂脱落,泥胎酥粉。外在因素相同条件下,泥胎的这一反常差异说明,建立评价和选择适合于泥塑用土所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指标的一套方法,揭示古人在泥塑选土和填料配比方面的奥秘是研究泥塑胎体工艺的关键。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的矿物化学组成是土粒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的基本性质。X-衍射(XRD)分析法是土的矿物鉴定的主要方法,分析结果能够确定各种土的矿物种类及其所占的百分比;泥塑土物理、水理性质和颗粒级配的测试,则分别采用锥式流限仪测定流限、搓条法测定塑限以及比重计和筛分联合分析法进行颗粒分析。用以上方法对青莲寺、玉皇庙、崇庆寺、小西天、后土庙、水陆庵、观音寺、紫金庵等八处52个无法归位的泥塑泥胎残块样品进行分析,并将泥胎致密样品(优)和泥胎酥粉样品(劣)分成两组,对比其土的矿物组成和各组分含量的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土的矿物组成主要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和粘土矿物三大类,土的微粒又分沙粒、粉粒和粘粒。不同的矿物成分和微粒对土的性质有着不同的影响。原生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等,也是土微粒中的沙粒的主要来源,具有抗风化性;次生矿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难溶盐的颗粒,是土微粒中的粉粒的主要来源,粉粒的不持水性能使其具有抗收缩性;而粘土矿物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是土微粒中胶粒的主要来源,具有可塑性。粘土矿物的可塑性是由粘土晶体结构所决定的。粘土矿物的颗粒很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形状为鳞片状或片状,经X-射线分析证明其内部具有层状晶体构造,由两种原子层(称为芯片)构成。一种是硅氧芯片,它的基本单元是SlO四面体;另一种是铝氢氧芯片,它的基本单元是Al-OH八面体。这种由SlO四面体和Al-OH八面体排列组合的结构给水分子留够了空间,增加了土的持水性,使粘土矿物具备粘度和可塑性。值得一提的是,蒙脱石是粘土矿物中化学风化的初期产物,其结构单元(晶胞)是两层硅氧芯片之间夹一层铝氢氧芯片所组成的。由于晶胞的两个面都是氧原子,其间没有氢键,因此联结很弱,水分子可以进入晶胞之间,从而改变晶胞之间的距离,甚至达到完全分散到单晶胞为止。因此当土中蒙脱石含量较大时,则具有较大的吸水膨胀和脱水收缩的特性。所以蒙脱石含量高的粘土虽然粘性高,但不适合于泥塑。高岭石、伊利石含相对高的粘土,粘性适中且具有好的可塑性,较适合于泥塑。泥胎致密的样品的分析结果也显示,土中的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和粘土矿物含量各在20-40%左右;粗泥层的粘土矿物含量高于细泥层;土中的沙粒、粉粒和粘粒含量均衡。这一结论为泥塑土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与石雕、木雕等雕塑不同,泥塑胎体分粗泥层和细泥层,两种泥料的配比不同,说明在泥胎中的功用也不相同。通过采用分离法、对52个残损泥胎的粗泥和细泥残块分别进行称重、浸泡、分离、干燥、筛分等程序,把土和掺加物分离,并称重计算各组分含量,并将泥胎致密样品和泥胎酥粉样品分成两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致密样品粗泥层以掺加了麦秸的土为主,致密样品细泥层中加入细棉纤维和细沙。这一结论进一步解释了粗泥层和细泥层配比不同的技术意义,即:粗泥层在泥料配比中更加注重泥料的粘性,这样泥料更容易粘附在骨架上;细泥层加入一定量的细沙,目的是提高外层泥的强度和抗风化力;粗泥层和细泥层中都掺加了一定量的“骨料”,对土的水理性质有显着的影响,对提高土的缩限含水量,改善收缩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粗泥层掺入麦秸,在改善收缩性的同时更有助于挂泥。而棉纤维在改善细泥层收缩性的同时,由于棉纤维的细柔而不会影响泥塑胎体表面的平滑,有利于后续的彩绘。运用X-衍射(XRD)分析法、泥塑土物理、水理性质和颗粒级配的测试和分离法配比分析,解释传统工艺中泥塑土选取和配料配比中所蕴涵的科学依据,给出了量化的结论。
(三)彩绘层部分
彩绘层是彩塑的最表层,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制作工艺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分掸白、沥粉、贴金、着色等四道程序。掸白即用胶混合了白色颜料涂刷在素胎上,使之平整光滑有附着力,防止泥塑素胎“吸彩”造成彩绘色彩的不均一,同时白底层能够映衬彩绘层各种色彩的表现效果和准确度。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打底层分析,发现白底颜料多用高岭土、石膏粉和白垩,也有用白石灰打底的,但发现颜料层往往有酥粉和变色情况,这可能与石灰较强的碱性有关。沥粉就是用调好的粉浆通过粉管在需要凸显的纹饰部位沥出突出的线条图案。现场勘查采样分析发现,高岭土是古代较为常用的沥粉用料。贴金即在需要贴金的部分刷上金胶,然后贴上金箔。着色敷彩亦称“装銮”,是彩绘泥塑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要根据不同的图案进行起稿、勾线、施彩等程序完成。彩绘所用颜料大多是矿物颜料,传统上称“石色”,如石青、石绿、银殊等等,现场勘查采样,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分析法发现,朱砂、铁红、青金石、蓝铜矿、孔雀石、绿铜矿、土黄等颜料较为常见。也有用植物染料的称“草色”,如藤黄、胭脂等。矿物颜料覆盖力和隔绝性强,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色,部分矿物质颜料有毒,也可以防虫蛀。将矿物颜料或植物颜料用植物胶或动物胶加工调制即可使用,用胶是调制颜料的重要环节。着色完成后,在色彩的表面罩一层胶,使彩塑微有光泽,对颜料层起到封护作用,是传统工艺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道工序。实际勘查研究中发现,寺庙彩塑的彩绘层有多种彩绘工艺,根据不同部位所要表现的质感和美感,采取沥粉贴金、漆金、拨金、贴布、贴纸、贴线、贴塑、镂空塑等工艺来实现。例如沥粉贴金往往出现在彩塑造像服饰的衣领、袖口、下摆、裙边等,古代传统服饰边沿有“绲边”装饰风格,寺庙彩塑利用沥粉贴金工艺来凸显服饰的华贵、考究或刺绣的立体感。“绲边”图案的边线,则用棉纸搓卷成的长线粘贴上去,而不用沥粉做线,这可能是为了保证边沿线视觉上的流畅和笔直,来体现服饰的做工精致。山西晋东南早期彩塑贴线工艺较为常见。还有一种少见的拨金工艺,在青莲寺宋代罗汉造像上发现。拨金是一种几乎失传的、等级通过粉管在需要凸显的纹饰部位沥出突出的线条图案。现场勘查采样分析发现,高岭土是古代较为常用的沥粉用料。贴金即在需要贴金的部分刷上金胶,然后贴上金箔。着色敷彩亦称“装銮”,是彩绘泥塑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要根据不同的图案进行起稿、勾线、施彩等程序完成。彩绘所用颜料大多是矿物颜料,传统上称“石色”,如石青、石绿、银殊等等,现场勘查采样,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分析法发现,朱砂、铁红、青金石、蓝铜矿、孔雀石、绿铜矿、土黄等颜料较为常见。也有用植物染料的称“草色”,如藤黄、胭脂等。矿物颜料覆盖力和隔绝性强,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色,部分矿物质颜料有毒,也可以防虫蛀。将矿物颜料或植物颜料用植物胶或动物胶加工调制即可使用,用胶是调制颜料的重要环节。着色完成后,在色彩的表面罩一层胶,使彩塑微有光泽,对颜料层起到封护作用,是传统工艺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道工序。实际勘查研究中发现,寺庙彩塑的彩绘层有多种彩绘工艺,根据不同部位所要表现的质感和美感,采取沥粉贴金、漆金、拨金、贴布、贴纸、贴线、贴塑、镂空塑等工艺来实现。例如沥粉贴金往往出现在彩塑造像服饰的衣领、袖口、下摆、裙边等,古代传统服饰边沿有“绲边”装饰风格,寺庙彩塑利用沥粉贴金工艺来凸显服饰的华贵、考究或刺绣的立体感。“绲边”图案的边线,则用棉纸搓卷成的长线粘贴上去,而不用沥粉做线,这可能是为了保证边沿线视觉上的流畅和笔直,来体现服饰的做工精致。山西晋东南早期彩塑贴线工艺较为常见。还有一种少见的拨金工艺,在青莲寺宋代罗汉造像上发现。拨金是一种几乎失传的、等级较高的彩绘技法,能表现出服饰薄如丝织的轻盈和超凡感。技术难度高,难以掌握。采用剖面显微分析法对拨金层的薄片观察,显微照片显示:拨金方法是在泥塑表面先泥金,泥金表面再施彩,施彩表面再画图案纹样,然后用针拨去表面色彩、露出金丝的一种彩绘图案。由于金的贵重,一般彩绘工艺都是把金用在表层,以表现富丽堂皇之感,而拨金工艺是金在下层,且金层要足够厚,素有“一贴三扫九泥金”之称,即拨金的厚度是扫金的三倍、贴金的九倍。拨金技法关键在“拨”上,要屏住呼吸,一气呵成。针的质地、尖锐度和拨金力度都影响拨金的成败。利用光学显微剖面分析法,对青莲寺等八处寺庙彩塑脱落的彩绘层薄片进行了观察。有助于对彩绘层拨金、沥粉贴金、漆金、贴布、贴纸、贴塑等工艺的微观形态认识,以及彩绘层经历的多次重彩信息的判断。并借助明场、暗场、可见光、紫外光条件下的交替观察,扑捉到施胶层的荧光信息和漆金工艺中漆层和金层的结合情况。
二、结语
在观察这些彩绘层工艺中发现,漆金工艺和贴纸工艺不算理想的泥塑彩绘工艺四川观音寺和苏州紫金庵漆金工艺多有发生龟裂起翘的情况,表面为漆金的部分塑像都出现了这种病害。这可能是无机材质的泥层与有机材质的漆层各自分子之间的“拉力”不同,在受外因(温湿度变化等)作用时产生的内应力差异引起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贴纸工艺也常有发生纸层“起皮”现象。所谓贴纸即在泥塑塑胎表面先贴一层棉纸,然后再在纸层表面彩绘的形式。至于贴纸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保护泥胎,或者是由于泥胎表面处理的不够光滑致密、或泥胎有裂纹、所采取的一种弥补的办法。如果泥胎的泥质选料和工艺都很考究,应该不需要贴纸这道工艺。
篇5:谈人体泥塑的气韵论文
谈人体泥塑的气韵论文
内容摘要:人体雕塑同样需要“气韵”,气韵连贯是人体泥塑要求整体、生动、严谨的本质所在。人体有着自然天成的运动规律和节奏,它是人体雕塑气韵连贯的直接依据。学生在从事专业训练时,通过良好的观察方法、对解剖的掌握的主动性、塑造方法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个人情感的融入等几方面因素来决定对“气韵”的表现,这样人体泥塑才会有很强的生命力。
关 键 词:气韵 生动 谢赫《画品》 概念化
人体泥塑是雕塑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修的重要课程,它决定了学生对雕塑所掌握的最基础的能力,因而在大学的几年中,至少有三年的时间是与人体泥塑打交道,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是雕塑专业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人体泥塑习作在大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和泥塑语言的认识,也就是要求人体泥塑习作整体、生动、严谨。这六个字看起来简单,要做到这六个字却非常困难,尤其是整体和生动对学生而言是最难达到的,这可能是学生在训练期间出现理解上的误区所导致的。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会把严谨的人体解剖当作他们追求的目标,而整体、生动就顾不上了。这也难怪,因为解剖是直观而具象的,要做到严谨,多在解剖上下工夫就可以了,而整体、生动则是抽象的概念,不好理解;另一方面,造型严谨与整体、生动又是矛盾对立的,因而很难把三者融合到一起,这就是学生迷惑之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明确其训练的目的,培养整体、生动的塑造意识和能力是大学期间基础训练的第一目标,造型严谨仅仅是第二位的。如何才能做到整体、生动是雕塑专业学生的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人体泥塑整体、生动、严谨的本质所在就是使整个人体泥塑的气韵连贯,或者说给人体泥塑“贯气”。换句话说,如果人体泥塑没有气韵的连贯就谈不上人体泥塑的整体和生动。即使从解剖角度上做得无懈可击也谈不上一件好的人体泥塑习作。
一、人体雕塑同样需要“气韵”
“气韵”一词在美术理论中最早是在魏晋时期谢赫的《画品》所提出的六法中,他把“气韵生动”排在六法之首,可见气韵的重要性,有了气韵才会生动。谈及气韵,另外说几句题外话,可能更会令人深思,也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何为气韵?该词由“气”和“韵”二者构成,都是抽象名词。气,原本是指空气或气体,从医学角度说,空气流畅有利于身体健康,气顺则心情舒畅,气闷则令人烦躁不安。可见,气的状态还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情趣。在汉语中有关对“气”与情感描述的词语或成语很多,如:气质、气色、气愤、气概、气度、生气勃勃、盛气凌人、意气风发、有气无力、趾高气扬、老气横秋、死气沉沉等等,这不仅仅说明古人对“气”的理解和研究,而且说明了“气”的不同状态与人的身体状态和感觉有着密切的联系;韵,作情趣理解有:风韵(丰韵),韵味。那么“气韵”一词也就不难理解了,气畅则韵味足,气断则韵味灭。这种气韵的感受是否也需要在艺术作品中存在呢?谢赫《画品》已经给予了答案。人体雕塑中是否同样需要气韵?其回答是不言而喻的。
二、气韵连贯是人体雕塑的“生命”
从谢赫的“六法”可知,古人早已把“气韵”当作中国绘画艺术的生命,它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生命。而且在人体雕塑的表现中尤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人体本身的节奏和规律性决定的。首先,人体的运动是有节奏的,无论是行走还是站立都要以平衡为支点,在这个支点的支配下人体各个部位(头、颈、胸、腿、胳膊)都会围绕这个支点不断作调节;其次,人体的筋骨、肌肉虽然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连贯一体,在运动时会互相协调配合。因而人体雕塑必须要表现这种节奏性和规律性。要使人体雕塑能够在气韵上得以充分表现,从客观上讲必须对人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主观上讲还得有赖于雕塑家的艺术素养以及在塑造时情感的投入,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因素,人体雕塑才能气韵生动,富有生命力。从罗丹的人体雕塑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激情的澎湃,他不仅对人体的运动节奏和规律有非凡的认识,而且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融入了他火一般的激情,他的人体雕塑中的每一块肌肉似乎都在跳动、都在呼吸、都想说话。这正是得益于激情的流露和表现,从头到脚一气呵成,找不到任何呆滞与僵化。再往远看看米开朗琪罗,他的每一件人体雕塑除了对人体运动、解剖有精深的认识,更有其狂热的、执著的以及对生命充满热爱和向往的情感。正是他们有这种主、客观的超凡融入以及作品气韵贯穿于一体的杰出才能,才使得他们的艺术生命焕发出永恒的光芒。由此不难发现气韵连贯关系到人体雕塑的“生命”。
三、人体泥塑中“气韵”的关键因素
那么学生如何在人体泥塑的习作中做到气韵连贯呢?这可能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谈谈所涉及的几个因素:
第一,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塑造习惯――气韵的“种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个良好的观察和塑造习惯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和雕塑家的艺术生涯。因而对于雕塑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塑造习惯非常重要。首先要勤于思考,在做泥塑前要对模特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做到在脑子里对模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印象,包括模特的动势、体态,特征、情感等,做到心中有数。就像中国画的“意在笔先”一样,在泥塑中同样要做到,自己要表现什么、达到怎样的效果、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等在动手之前就应该心里有数,这就为气韵的生成播下了“种子”,也是一个良好艺术素养的开端。如果仅仅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些学生甚至在“磨”泥塑,雕塑是“磨”出来了,“气”却断掉了,“韵”就更谈不上了,也就是平常说的没感觉,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望,不会有什么好的收获。
第二,对人体的运动规律要从全局上进行研究和把握――气韵的“根”。人体的构成有着自然天成的运动规律和节奏,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以平衡为中心(支点),身体各部位进行着不断地调节、协作,使得人体的各种运动都能产生不同的节奏、韵律,并会伴随不同的情感变化。在此基础上再是对人体解剖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肌肉运动的概括性理解,更需要学生多下苦工夫。仅仅凭知道人体解剖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人体雕塑的根基所在,没有牢固的解剖知识是无法表现气韵的连贯的,更谈不上生动。
第三,塑造时克服解剖的障碍,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气韵所需的“土壤”。 这一点与前面谈到的解剖既是矛盾的又是不可分割的,解剖本来有助于气韵的连贯,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解剖就会陷入僵化,就像树苗的生长需要水,而水太多就可能溺死,养分少了就会发育不良,养分过多就能把树苗“烧坏”。同样,解剖很容易被学生死记硬背,步入孤立和概念化的误区,其结果反而使得解剖成了塑造的障碍。要克服这个障碍不仅有心理因素,还有一个时间和能力的因素,因而需要一个训练过程和对自己的大胆突破,千万不可患得患失并无形地限制了自己。另外这也是一个手段的问题,试想土壤的养分只有恰到好处,树苗才会长势良好,因而何时施肥、浇水、分量多少也显得很重要。学生在塑造时很容易均衡地对待每一个部分,而且很认真地塑造每一个细节,结果适得其反,陷入僵化、烦腻,缺乏生气,更谈不上生动了。正确的方法是综观全局,抓住模特的主要特点,有松有紧、有张有弛、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出,区别对待,上下连贯。这与中国画的“疏能跑马,密不透风”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塑造时始终融入个人情感――气韵所需的“阳光”。我们知道树苗没有光合作用是长不好的,更长不成大树。同样情感的投入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没有情感的作品就像失去阳光的树苗永远长不成大树一样得不到众人的赏识。情感来自生活、来自感受、来自体验,也来自纯真的心灵,因而需要学生在塑造时不仅要勤动手,而且多思考和感悟,并多留心生活,从平常的生活中吸取营养,这样才能有丰富的联系和情感的迸发。千万不要把模特当作标本来对待,这样塑造出来的人体没有生命力,艺术品位也不高。
以上对气韵进行了“解剖”,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韵连贯对人体泥塑的重要性,良好的观察方法、牢固的解剖知识、塑造的主动性以及情感的融入不仅关系到人体泥塑的气韵连贯,更是泥塑效果的直接体现,而且也是一个雕塑家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贯穿,共同决定气韵的表现,在平常的训练中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之,人体泥塑的气韵连贯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共同驾驭着对人体泥塑生命力的表现,也就是说二者直接关系到人体泥塑“气韵”的表现。有了气韵,人体泥塑才会生动,才会有感染力。可见气韵连贯是人体泥塑所要求整体、生动、严谨的根本,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起点,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篇6:小学泥塑教学计划
小学泥塑教学计划
泥塑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以下是小学泥塑教学计划,欢迎阅览!
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学生学习操作。
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及上级要求,本学年,为更好的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丰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经美术组全体教师研究商讨,拟设泥塑兴趣小组。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在初中阶段开展泥塑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为更好地传承。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研究,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和要求: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泥塑作品
二、人员设置
负责教师:房晓倩
成员组织:根据我校实际,将以二年级学生为主,吸收对泥塑兴趣浓厚,且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成立初期人数限制在20人,视活动开展情况可逐步增加,但应不超过30人。
三、活动保障
A:场地保障:泥塑活动室用一间教室,需置一定数量且适合活动用的桌椅或工作台。
B:原材料保障:初期以本地泥为主。活动成熟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根据活动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陶泥,以便于作品的保存。
C:工具保障:1、制作板30张,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平滑且利于清理的平板即可;2、泥塑刻刮用具16套;3、上色用笔刷或毛笔、广告色、清漆(或亮漆)及打磨砂纸各若干。4、围裙、套袖由学生自备。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篇7:汉中民间泥塑发展的溯源论文
汉中民间泥塑发展的溯源论文
地缘因素所致,秦文化和楚文化深切影响着汉中文化,故这里的民间艺术呈现些许蜀风楚韵。作为小商品的汉中民间泥塑带着淳朴的风气流行于市井,其朴质、温婉的特色折射出汉中人民特有的精神面貌,在全国范围内虽不属出众,却因独有的风情深藏于世。文章以陕南汉中地区区域文化为研究背景,对汉中民间泥塑的缘起至发展现状的生命旅程作了客观的归纳与探究。
泥塑是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或彩或素的以人物和动物为主要造型的民间艺术。汉中泥塑以汉中本地细腻、色黄且粘性强的干黄土为塑形原料,以宽窄适宜的干柏木做龙骨,以藤条、草绳、细竹条为筋骨,堆叠、点压、捏塑而成。赋色上在红、黄、青、黑、白五行色的基础上适当地辅以其他颜色,统一而不失变化。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汉中泥塑作为其中之一,深深根植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中,这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区域划分和行政区域划分不一致的城市,无论从气候环境、饮食习惯,还是方言特色等方面,都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大相近庭,反而与四川北部十分相似。汉水横贯、蜀道纵通,居民南来北往,西走东去,流动频繁,在这样的跨省区的文化互动中,流动人口扮演了“传播者的角色”。加之这里历来是战乱灾变的避难所,鄂豫陕蜀的先民们为了躲避战乱常迁此杂居,从而形成了多元文化混合相融的特有现象,秦文化和楚文化南北交融的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这里的民间泥塑则传出些许蜀风楚韵,并在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方语言。
一、汉中泥塑的产生与发展
(1)明器。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得以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加之泥土是人类最易获得的一种雕塑材料,廉价而易于塑形,由此便形成了民间雕塑中常以泥为原料的主要原因。2002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在对汉中市城固县宝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140个大小、形状不一的火烧坑,并清理出的大量陶器和动物骨骼。据主持此次考古发掘的西北大学教授赵丛苍介绍,从“考古工作者在对出土陶器的质地、形状与相关已知年代的陶器进行对比分析后,初步推定这些烧火坑为商代遗迹”。这是迄今为止我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关于泥塑的痕迹。“70年代在周寨村北端发现战国中期的墓葬三座……出土器物54件,计有陶器43件……另有料珠、泥球各2件”。汉代封建统治者大兴厚葬之风,先民们认为:亡灵亦如人生在世,同生者一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要使用大量的陪葬品,这为泥塑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充分的理由。汉中泥塑继承了秦以前的优良传统,泥塑技艺得到极大的发展。在东郊雷家巷平木桥曾清理过两座西汉晚期墓葬,在市区东、北部出土的东汉墓葬中,又发现大量陶俑,俑中又以家畜家禽种类为多。尤其是在武乡发现的一座西魏墓,“陶俑81件,残鸟纹铜镜一面。陶俑中有人面兽身蹲坐镇墓兽1件,残牛俑1件,双人牵马俑1件,其余都是文武士、包橱女侍俑等”,大量的陶俑、镇墓兽、陶井、陶仓、陶灶等器物,线条流畅,造型独特,构思巧妙,寄托了泥塑匠人的美好祈愿,从实物角度进一步反映出汉中泥塑业曾经的兴旺。
(2)佛教塑像。西汉以后汉中泥塑进入多面发展时期。特别是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推行“五斗米道”,建立政教合一政权,至此汉中道教兴盛,全市大量兴建道观,塑神像风气浓厚,社会上也应运出现了许多以塑像为谋生手段的泥塑艺人,这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本市佛教盛于隋唐。净明寺、草堂寺、宝峰禅寺、万寿寺、金华寺都是现今遗存的佛教建筑。佛教的盛行为汉中泥塑进一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吸引刺激了泥塑艺人的创作热情。汉中城固文化馆文物库房收藏的本县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陶俑”、“三彩陶瓶”等器物造型精美,设计巧妙,大大超出前代水平,是汉中民间泥塑技艺高度发展的实物见证。
(3)玩具。宋代以后,小巧的泥塑玩具逐步发展起来。逢各种节庆或庙会之时,专门从事泥塑制作的艺人们便会流连于市井兜售泥偶,供小孩儿玩耍。除十二生肖外,各种顽童形象居多,造型重整体而不拘小节,设色随意活泼,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4)戏曲人物。在泥塑造型中,除了为佛寺膜拜塑像外,还有大量的戏曲人物出现,大都是吸取了各类戏曲故事的情节而创造的人物形象。“民国3年(1914)始有京剧班社”,秦腔于“明万历年间传入汉中”,汉剧于清咸丰年间、话剧于民国16年(1927)传入,农闲、节日都有演出活动,观赏戏曲也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为了顺应这种时尚,泥塑艺人们端倪各类戏曲,浓缩戏文精华,模仿戏曲中的着装和扮相的造型应运而生。和观看戏曲演出相比,民间泥塑所表现的戏文故事更浅显易懂、更直观,且可长久观赏。这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文化的渴求,也明确传达了艺人个人对善恶美丑的坚定判断。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佛教活动逐渐恢复,汉中民间泥塑也稍有起色。以李昌吉为代表的汉中泥塑艺人又博来众长,将绘画理念和泥塑技艺巧妙结合,创作的仙佛塑像千变万化、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奇踪异状、无一雷同,逐渐形成了汉中地区民间泥塑独特的风格。
二、汉中泥塑的生存现状
汉中泥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成熟期,从源人殉葬到佛像膜拜,再到供人们玩赏的“耍货”,其形态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着。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手工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的精神追求呈现多元化,泥塑不再受到重视,泥塑艺人也不再受到人们的尊崇,由此泥塑业开始衰退,传承乏人。工业的急剧发展,生产力的迅速提升,充斥人们眼球的是越来越多程式化、批量化的生活产品,在提升生活水平的同时却埋没了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为现在我们几乎没有在市面上见过汉中的传统泥塑了,只有在汉台博物馆或周边各县级博物馆有古时的'泥俑、塑像陈列。偶尔在新建的旅游景点也会看见泥塑以各种历史人物或贫民的造型出现在陈列的橱窗里,又或是在寺院内看见翻新的泥塑神像,因为民俗民风的改变是消除迷信思想,但是允许各种宗教信仰的存在,所以泥塑得以这种形式继续出现在现代生活中。如:汉中勉县武侯墓内,宽敞、庄严的大殿神台上,诸葛亮塑像独坐其中,仍旧保持着他的一贯装扮,羽扇、纶巾、道袍、皂靴,神态淡然。坐像后面的墙壁上绘有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再现历史长河中的精彩一幕。南北厢房和南院的道观中,展示着“一代智星诸葛亮”的大型泥塑雕像,通过“崛起荆州”、“治理西蜀”、“北伐风云”这三大主题,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经历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不过,与大殿的泥塑相比,这些泥塑就显得不那么精致了。无论是从造型、气势上,还是色彩描画上来看均不拘细节、略显浮躁:人物神态、举手投足都没有深入刻画,赋色也是草草了事。不知是否为了开发旅游,为了扩展武侯墓的展示空间和内容而仓促完工。我想,这也许是受了商品社会的影响吧,过去在面对大地、山村的封闭生活中,人们的心是朴实的、诚恳的、平静的,他们做出的物品自然也是健康的、正直的,而不会昧着良心去追求各种利益。
三、小结
泥塑的产生至今已有千余年,它作为中华文明的民间文化载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乐趣。陕南封闭的自然环境下滋养的汉中民间泥塑,虽不如北方的“泥人张”和南方的“惠山泥人”那么名声在外,却也温婉的滋长开来,散发出独具一格的小家碧玉式的典雅气质。文章对汉中泥塑的缘起至发展现状的生命旅程作了较为客观的归纳与探究,试图以其窘迫的生存环境提醒世人对民间艺术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