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灸法(艾炷灸)(锦集10篇)精选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灸法(艾炷灸)(锦集10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灸法(艾炷灸),本文共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灸法(艾炷灸)

篇1: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灸法(艾炷灸)

灸法是用艾绒为原料,做成艾炷或艾条,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腧穴,刺激机体,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中指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施灸的原料很多,有艾绒、灯心草、白芥子等,但以艾绒最为常用。艾绒是由艾叶制成,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易燃,火力温和,《名医别录》记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绒即由干燥的艾叶去除杂质,捣烂后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备用。

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祛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预防保健康复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湿性疾病。

常用灸法有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

艾炷灸

艾炷是由纯净的艾绒搓捏成上尖底平的宝塔形状,大小可根据施灸部位的不同选用,大小可如麦粒、莲子或半截枣核。

施灸时,将艾炷置于所选的穴位上,点燃尖顶部,每燃完一个艾炷,称为一壮。根据施灸时,皮肤与艾炷之间放不放中介物,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篇2: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灸法(艾条灸)

艾条灸

艾条灸是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直径为1.5厘米的圆柱形艾卷,点燃后在人体表面施灸的一种方法。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温和灸

①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如腹痛、痛经等。

②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镊子、清洁弯盘。

③ 操作方法

◆ 选穴;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 点燃艾条;

◆ 在距离施灸腧穴部位皮肤2~3厘米处进行熏灸,以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

◆ 一般每穴灸5~10分钟,直至皮肤红润为度。

雀啄灸

①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急性病证。

②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镊子、清洁弯盘。

③ 操作方法

◆ 选穴;

◆ 点燃艾条;

◆ 在距离施灸部位皮肤2~5厘米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

◆ 每处灸5分钟。

回旋灸

①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急性病证。

②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镊子、清洁弯盘。

③ 操作方法

◆选穴;

◆点燃艾条;

◆在距离施灸部位皮肤约3厘米处,左右来回旋转移动,反复熏灸, 一般可灸20~30分钟。

篇3: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灸法(温针灸)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而增强针刺的疗效。

①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风湿、风寒痹痛等证。

②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75%酒精、棉签或棉球、艾条、火柴、镊子、清洁弯盘、盛艾灰的纸。

③ 操作方法

◆ 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

◆ 将艾绒搓团捏在针柄上,或用一段长约3~5厘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

◆ 艾绒燃尽,视具体情况,易炷再灸;

◆ 一般可连续灸2~5壮;

◆ 施灸完毕,除去艾灰,起出毫针,用无菌棉球轻压针孔片刻。

④ 注意事项

◆ 施灸时,注意观察有无出现针刺意外。

◆ 及时清除脱落的艾灰,防止灰火脱落烧伤皮肤。

篇4: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放血法

古称“刺络”、又称“刺血法”;今有人称之为“放血疗法”。古今对此法十分重视,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放血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浅表静脉),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通经活络、镇吐止泻的作用。

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

① 适应范围

◆ 高热、中暑、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红眼病、天行赤眼)、头痛等。

◆ 昏厥、中风闭证。

◆ 顽癣、疖肿、丹毒等。

② 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盒内放三棱针或小尖刀、2%碘酒、75%酒精、或碘伏、棉签、消毒干棉球。

操作方法

点刺法

点刺法 又称“速刺法”。

① 概念

在腧穴部位迅速点刺出血为点刺法。

② 临床应用

十宣穴点刺放血:开窍醒神,用于中暑、昏厥、中风闭证。

太阳穴点刺放血:用于目赤红肿、头痛。

曲池、大椎点刺放血:用于高热不退。

委中穴点刺放血:可活血散瘀,临床多用于瘀血腰痛。

③ 实施

操作时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液聚集于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皮肤→手持三棱针或圆利针(粗毫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cm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其出血数滴→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缓刺法

① 概念

用三棱针缓慢刺入静脉,使之少量出血,为缓刺法。

② 临床应用

肘窝、腿窝的浅静脉刺络出血:临床多用于中暑。

红丝上多处缓刺出血:用于急性淋巴管炎。

③ 实施

在欲刺静脉上方扎一止血带,使静脉充盈→消毒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充盈处缓缓刺入0.5cm左右→缓慢拔针→待血缓慢流出→用干棉球轻压针孔止血→松止血带。

散刺法

又称“豹纹刺”或“围刺”。是指在顽癣、疖肿周围或扭挫伤局部刺出血的方法。

操作时首先在局部常规消毒→手持三棱针在顽癣、疖肿未化脓的皮肤周围或扭伤、挫伤后瘀血肿胀的部位→如豹纹般环行散刺出血。注意刺时速度要快、要浅,出血数滴即可。

注意事项

①操作前作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②操作时宜采用卧位,手法要轻、稳、准,注意防止晕针。

③要掌握好分寸,点刺、散刺时,快而浅,出血数滴即可;小尖刀刺络时,创口要小,防止大量出血和损伤组织。

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放血后局部不宜沾水或污物,以防感染。

⑤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禁用;年老体弱、孕妇、贫血者慎用。

⑥每日或隔日放血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急症可每日两次。

篇5: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换药法

换药法是对疮疡、跌打损伤、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病症的伤面进行清洗、用药处理、包扎等操作的方法。通过换药,可以使药物直达病位,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

物品准备

治疗盘、酒精、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换药碗、弯盘、镊子、剪刀、探针、纱布、干棉球、油纱条、胶布;相应药液或各种散、膏、丹等外用药,必要时备药捻,酌情备绷带、橡胶单、治疗巾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至床前,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伤口,垫橡胶单,治疗巾,必要时屏风遮挡。

3.置弯盘于治疗巾上,揭去外层敷料,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及引流条。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浸润后再揭下,以免损伤肉芽组织和新上皮。脓液多时用弯盘接取,并擦净脓液。

4.观察疮面,用镊子夹取75%酒精棉球消毒疮口周围皮肤,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疮面,去除脓腐。窦道深的瘘管可用药液或盐水冲洗,疮面较深者还要用探针试探深浅。

5.根据疮面的性质选择用药,覆盖伤口,胶布固定,酌情包扎。

6.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

7.污染敷料焚烧销毁,污染器械应先浸泡消毒后清洗干净,再灭菌后备用。

8.洗手,记录。

效果评价

①换药方法是否正确,体位是否合理。

②清洁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感染伤口达到清除分泌物、坏死组织及异物、引流畅通。

③了解患者对换药操作的满意度及心理感受。

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保持换药室的清洁,室内每日消毒。

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所有物品每人一套,先处理无菌伤口,再处理感染伤口,防止交叉感染。

③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疮面要清洁干净,勿损伤肉芽组织。

④药粉需均匀撒在疮面或膏药上,散剂调和干湿适宜,敷布范围要大于病变部位1~2cm。

⑤一般伤口应每日换药一次,脓腐较多的伤口每日换药1~2次。

⑥对汞剂过敏者禁用丹药,眼部、唇部、大血管附近的溃疡及通向内脏的瘘管均不用腐蚀性强的丹药,上丹药时须保护周围组织,勿将丹药撒于疮面外。

⑦颜面部的疔疖勿挤压,以防脓毒扩散。

⑧痔瘘患者每次便后需清洗肛门并换药。

⑨外敷药必须贴紧疮面,包扎固定要注意松紧适度,固定关节时要注意保持功能位置。

篇6: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刮痧法

刮痧法,又称“挑痧”,属《内经》砭石疗法、刺络疗法的一种。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痧的含义

“痧”是民间的一种习惯叫法,一方面指“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米,用手指触摸时,稍有阻碍的疹点。另一方面是指“痧证”,又称“痧胀”和“痧气”,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故有“百疾皆可发痧”之说。

痧证的病因

痧证多见于夏秋两季,春季次之,冬季极少见。因为夏秋季节,风湿热三气旺盛,湿热交蒸,酿成不正之疠气(雾瘴),流行于天地之间,人若劳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发痧证。

现代医学认为,所谓痧是渗出于脉外的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离经之血,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完全健康的人,刮拭体表经络则无“痧痕”出现,因为健康的人体内无代谢产物潴留,其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

当机体脏腑功能减退或发生严重障碍时,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呈缺氧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增强,刮痧时毛细血管破裂,因此有“痧”出现。

“痧”的颜色、形态、多少和部位深浅由局部代谢产物多少,即缺氧程度决定的。

痧证的临床表现

① 一般表现:

头昏脑胀,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胸腹灼热,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严重者脘腹痞满,恶心呕吐等。

② 急重表现:

心胸憋闷烦躁,胸腹大痛,或吐或泻,或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严重的

眩晕昏倒,面唇青白,口噤不语,昏厥不醒,手足厥冷。或头额冷汗如珠,或全身无汗,青筋外露,痧点时隐时现,唇舌青黑。

操作方法

① 拿刮板法

用手掌握着刮板,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若为达到治疗目的,刮板厚的一边对掌心,用薄的一边刮拭;若保健时,则薄的一边用对掌心,用厚的一边刮拭。

② 刮拭方向、部位

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③ 刮拭角度

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90°~45°进行。

⑤ 刮痧方法

(1)直接刮法:用器具蘸介质直接刮拭。

(2)间接刮法:在要刮的部位放一层薄布类物品,再用刮痧用具在布上进行刮痧,适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高热出现抽搐者。

篇7: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薰洗法

薰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薰腾、淋洗或浸浴,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范围、作用及禁忌症

适用范围、作用

①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

②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

③促进肛肠疾患伤口的愈合。如外痔肿痛、肛旁脓肿、内痔脱出、痔疮发炎、痔切除或瘘管手术后。

④缓解妇科会阴部瘙痒、带下过多等症状。

禁忌症: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放:药液、薰洗盆(根据薰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及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

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作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

②根据薰洗部位安排患者体位,暴露薰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

③眼部薰洗时,将药液趁热倒入治疗碗,眼部对准碗口进行薰腾,应用纱布蘸药液淋洗眼部,稍凉即换,每次15~30分钟。

④四肢部薰洗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中,患肢架在盆上,用浴巾或布单围盖后薰腾,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泡在药液中泡洗。

⑤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中,上置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薰腾,待药液温度适宜时(38~43℃),拿去木盖,坐入盆中泡洗或用纱布淋洗。药液偏凉时,更换药液,每次薰洗20~30分钟,每天一次。

⑥薰洗过程中,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了解病人生理及心理感受。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协助病人卧床休息。

⑦薰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穿衣,安置舒适卧位。

⑧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⑤ 操作程序

◆ 备齐用物,携至床前,解释目的、方法。

◆ 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要注意保暖。

◆ 根据病情或医嘱确定刮痧部位,常用的刮痧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

◆ 检查刮具的边缘是否光滑,如有缺损,应拒绝使用,以免划破皮肤。

◆ 手持刮板,蘸水或专用刮痧油,在刮痧部位从上至下、单一方向刮擦皮肤,不要来回刮。

◆ 刮痧过程中,应保持刮痧板的湿润。刮动数次干涩时,要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一般一个部位刮20次左右。

◆ 刮痧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和局部皮肤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的力度。

◆ 操作完毕,清洁局部皮肤或用手掌按摩,使其吸收效果更佳。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篇8: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截根法

又称挑治法,是指用三棱针或圆利针在病人体表的一定穴位或反应点进行挑治或深刺的一种方法。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和脏腑的功能。

适用范围及用物准备

① 适应范围

◆ 哮喘

◆ 瘰疬、发际疮、麦粒肿等

◆ 肛门疾患

②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放:三棱针或圆利针、2%碘酒、75%酒精、或碘伏、干棉球、纱布、胶布、2%普鲁卡因注射液、2ml注射器。

操作方法

1 三棱针法

选穴(背部的肝、胆、脾、胃、肺俞等俞穴)→常规消毒 →2%普鲁卡因局部麻醉→用三棱针刺入肌层→挑起肌膜上下活动数次至病人感到疼痛麻木 →取出三棱针→ 局部覆盖纱布 →胶布固定。

两侧穴位按同法进行,每次选1~2对俞穴轮换进行,每日或隔日一次。10~15天为一个疗程。

2 挑治法

挑治法多在肩背部或腰骶部相应穴位或体表反应点进行挑刺。

注意事项

①严格无菌操作,术后3~5天禁洗澡或沾水,以防感染。

②挑治手法以强刺激效果好,但以病人能耐受为宜,以防晕厥。

③冬季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④体弱、心脏病、孕妇、水肿、局部有皮肤病或有出血性疾病的人慎用或禁用。

篇9: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割治法

割治法又称“割脂法”,是指在病人体表上的一定穴位或其他部位,经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接以器械刺激有关穴位或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的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

适用范围及用物准备

① 适应范围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慢性胃肠病,小儿疳积

◆瘰疬

② 用物准备

无菌治疗盘或小手术包;1%碘伏(或2%碘酒、75%酒精)、胶布、绷带、注射器、2%普鲁卡因。

操作方法

①环境:手术室或无菌治疗室

②体位:仰卧位

③割治部位、主病:

膻中: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疳积

上脘、中脘穴:慢性胃肠病

鸠尾穴:瘰疬

手掌侧食、中、无名、小指间根部上0.5cm处:慢性支气管哮喘

④手术步骤

洗手、戴口罩→消毒皮肤→铺孔巾→局麻(皮试阴性后)→切开皮肤→切口长0.5~1cm,深约0.5~1cm→用止血钳尖深入切口轻夹皮下组织,向左右方向刺激神经末梢,使病人有麻胀感觉(或剪去黄白脂状物黄豆粒大小)→覆盖消毒纱布→包扎固定。

⑤时间

每周一次,4~6次为一个疗程,割治穴位交替进行。

注意事项

①做好解释工作,因为此治疗属强刺激,让病人有心理准备。

②若病人体质过于虚弱,或有出血性疾病;皮肤有感染、过敏;患有心脏病及水肿者;或疲劳、饥饿时;或孕妇禁用割治法。

③严格无菌操作,一周内切口勿沾水及污物,以免感染。

④掌握好刺激强度,有酸、麻、胀等感觉即停止刺激。术中注意防止损伤深部神经、韧带及血管。由于膻中穴位于胸骨上,因此切口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胸骨骨膜。

⑤割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若病人出现头晕、恶心、心慌及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操作,覆盖好伤口,按针刺休克、虚脱处理。

篇10: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针刺法(毫针刺法)

针刺法是用中医传统的毫针刺法、三棱针、梅花针、皮内针、水针等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根据经络学说理论对人体一定穴位进行针刺,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作用。临床护理常用于止痛、调理脾胃、解除尿闭、降低高热等。常用的方法有毫针刺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和水针法。

毫针刺法

适应范围及临床作用

① 适应范围

由于毫针刺法用途广泛,如用法得当则立竿见影,所以,临床最为常用。其适用范围最广,凡能够针刺的腧穴,皆可使用毫针进行针刺。

② 临床作用

毫针刺法之所以用途广泛,效果显著,是跟其作用分不开的。首先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其次能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临床根据病情辨证,选择穴位,达到治疗和护理目的。

操作程序

① 洗手,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

② 协助患者松开衣服,按针刺部位取合适体位。

③ 选好腧穴,用拇指按压穴位,询问病人有无感觉。

④ 消毒局部皮肤,选取合适的毫针,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尖是否有钩等,术者消毒手指。

⑤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的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⑥ “得气”后,根据病情决定留针时间,期间观察有无异常情况。

⑦ 起针,整理用物,洗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