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忆事,忆事元稹,忆事的意思,忆事赏析(合集12篇)精选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忆事,忆事元稹,忆事的意思,忆事赏析(合集12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忆事,忆事元稹,忆事的意思,忆事赏析,本文共12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忆事,忆事元稹,忆事的意思,忆事赏析

篇1:忆事,忆事元稹,忆事的意思,忆事赏析

忆事,忆事元稹,忆事的意思,忆事赏析 -诗词大全

忆事

作者:元稹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夜深闲到戟门边,却绕行廊又独眠。

明月满庭池水渌,桐花垂在翠帘前。

篇2:忆事,忆事吴融,忆事的意思,忆事赏析

忆事,忆事吴融,忆事的意思,忆事赏析 -诗词大全

忆事

作者:吴融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去年花下把金卮,曾赋杨花数句诗。

回首朱门闭荒草,如今愁到牡丹时。

篇3:初冬即事忆皇甫十,初冬即事忆皇甫十白居易,初冬即事忆皇甫十的意思,初冬即

初冬即事忆皇甫十,初冬即事忆皇甫十白居易,初冬即事忆皇甫十的意思,初冬即事忆皇甫十赏析 -白居易的诗

初冬即事忆皇甫十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冷竹风成韵,荒街叶作堆。欲寻联句卷,先饮暖寒杯。

帽为迎霜戴,炉因试火开。时时还有客,终不当君来。

篇4:年关忆事散文

年关忆事散文

又是一个年关到了。

记得小时候,已到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就忙碌起来,这天扫屋的格外多,说是从今天开始就是年关了。

我不懂得年关什么意思,就问父亲,父亲支支吾吾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笼统的说,年关就是每年的一个关卡,从年关开始忙着办年,准备年,谁家办的越忙,谁家就过的越好;谁家准备的越齐,谁家就过的越富裕。我听着也如同领悟般的点着头,但一直不解的是,年前二十多天忙些什么?准备些什么?我只看到父亲今天推着小推车去了集市把吃都不够吃的麦子卖了一袋,明天天背着自己用秫杆缝的盖顶去卖几个,后天没事了就去闲逛荡。反正毎天早上天不明就去了,中午空着肚子,舍不得喝碗汤,下午落日头才回来。有时给我买几个爆仗或二踢脚(两头响可以钻天的一种爆仗),有时捎点小点心或油条给我吃。所以到了快日落时,我就早早的到路口等着父亲。

母亲在家也不闲着,总是隔几天就用石磨磨煎饼的原料。天不亮就把我姐姐们吆喝起来轮着推磨,姐姐们嘴里嘟嘟着,嫌母亲不让我干活而。母亲盘腿大坐在煎饼鏊子边一坐就是一天,母亲抹的煎饼又薄又劲道,格外香脆。城里的亲戚都喜欢吃我母亲磨的.煎饼,母亲每年过了初八就让姐姐给城里的亲戚送煎饼去,每家包上20来个煎饼。人家城里亲戚就回过来饼干、鱼什么的,母亲就留着饼干正月里出门用,鱼留着来客人吃。

到了年除夕,父亲就把亲戚回过来的和自己办的年货一样一样的整理:留下除夕夜吃的,把不怕坏的放进缸翁里用盖顶盖好,再压上块石头;把怕坏的挂在梁上,让风透着不容易变质(有一次挂在梁上不舍得吃的鱼被猫叼走了,父亲竟然说是被灶神拿去了)。然后就让俺们不要出门了,也不准多说话,说是一会就去请家堂和财神来家里一起过年。我趴在炕上总是天真的四处找,也没找着家堂和财神在哪个地方,但一直不敢问父亲;母亲包着水饺,编着瞎话,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这一夜,外面的鞭炮声不断。初一天不明,我们姐妹就被母亲吆喝起来,说是吃了饭好去拜年讨压岁钱。我巴睁着眼不乐意起来,感觉除夕夜被窝里格外暖和,父亲就把我硬拽了出来,说让我挑鞭炮放呢。吃着母亲包的水饺,一口咬出了个钢镚,把牙好杠,我咧着嘴喊痛,父亲却乐了,说我今年要发大财。我说我这么个小孩子怎么发财啊,父亲笑着说,儿子啊,你去收压岁钱就是发财呀。

跟着姐姐们去长辈家亲戚家拜年,收了他们的压岁钱就跑,跑了一家又一家。顺耳听到长辈们说的一些话,我隐约悟出了年关的另一层含义,有人说,某人家过年全家连件衣服都没做上,怕丢人没出来拜年,全家人包在被窝里。有人说,某人在腊月二十八没有了,差一天也没过来年。有人说,哎,终于又是一年了……我这才知道过了除夕就是过了年关。

我渐渐长大,年复一年的跟着父辈过着年关的风俗。但一直到我成家立业有了儿女,我都没有真正弄明白年关到底是什么意思,多亏儿子也没问过我。

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淡忘了年关,到腊月二十九了,也没见有人忙年准备年的,只见人们和日常一样风风火火奔波劳作着,时不时有人从汽车里卸下一样一样的日常吃用的,听有人问:今年放了几天假?对方说:初六上班,还有两天值班。

篇5:中秋忆事散文

中秋忆事散文

时光的快车,一恍又把我们带进了金色的秋天。今夜,有倾城的月光温柔地映射下来,惊落了片片红叶和一树的桂花,幽幽的花香随风轻送,原来,这一季的中秋,又悄悄来临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又依稀忆起儿时的乡间村落,家家户户围坐在庭院里,焚香拜月,对着篱畔的菊花,吃着香香甜甜的月饼。

都说青年人喜欢畅想未来,老年人喜欢怀念过去。我开始在想,自己是不是老了?也许是已经老了,因为近来总是喜欢怀想过往,尤其喜欢怀想那些童年旧事。

都说节日是孩子们的专利,一点不假。反正我小的时候,总是喜欢过节,总是盼望着节日的到来,过了大年盼元霄,过了元霄盼端午,过了端午念中元,过了中元望中秋,过了中秋想重阳。

究其原因,是因为那个年月,生活还很不富足,每每逢年过节,不但有不少好吃好喝的,而且还不用干活,这对于小孩子来说怎么会不喜欢呢,怎么能不喜欢呢!而在诸多的节日当中,于我最为留恋的又要数中秋节了,因为中秋节能吃上甜如蜜的月饼。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喜欢甜食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只是我的这份天性大概要比别的孩子来得更“猛烈”一些吧,以至于大人们常常要说我是一个“小馋虫”了。

回想起来,那时所谓的月饼,其实不过就是非常廉价的“蜜酥饼”和“五仁饼”,尽管是些廉价的饼子,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却是天下最美的美食了,想想那时可真是傻得可爱。每每赏月时,还有那么多花生之类的干果可供选择,可我,却独独钟爱蜜酥饼。也难怪,因为花生等都是自家载种的农作物,虽然不能经常吃,但平时还是有机会吃到的,唯有这月饼,一年只能尝到一次。而仅仅的一次还要定量,每人绝对不会超过两只,我估摸当时的我最少也能吃下五只。如果那时会有人要问我人生有什么理想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想要吃饱一顿月饼了。

记得第一次赚到了钱,也就是采到了一些山货拿到合作社(供销社)的收购站换到了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的时候,我第一时间便跑到了副食品柜台,想用这山货换来的钱,再去换柜上的饼子。可当营业员问我有没有“粮票”时,我连吞了几口口水之后说,没有。唉,原来这月饼除了要钱之外,它还要粮票。

于是,我只有望饼兴叹了。

于是,对于月饼的渴望,我只能寄托在中秋节了,只能寄托在中秋节前后,来自母亲的奖励上了。

说起这个奖励,是母亲为我们兄弟姐妹设立的一项奖励制度,就是对于我们当中表现好的,在中秋节前的几天内,会每人奖励一只月饼,那时的我们谁都想先尝为快啊。可我小时候因为淘,从来都算不上一个乖孩子,因此这个额外的奖励于我一般是无缘的。

“我一定要拿奖!”自从历经了“粮票事件”后,我那幼小心里就发出了一个获奖宣言,并从此开始了我的乖孩子的人生历程。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我的各项指标终于达到了母亲评奖标准的下限,我也如愿地第一次挤进了得奖行列。当双手捧过奖品——一只月饼的时候,我恨不得一口就要把它给吞了下去。可是我又不能,因为在这一瞬间,我又想起了我的一个小伙伴,我的一个远房的姐姐,不对,按辈份我应该叫她小姑,尽管她只比我大两岁。

远房小姑的小名叫桂花,是村里有名的乖乖女,在大人们的眼里,她什么都是好的,不但心灵手巧,听人们说还是个美人坯子。不过当时的我是看不清这些的,我只知道她的眼睛比我们要大一点,皮肤比我们要白嫩一点而已,当然还有山歌也唱得好。自从看过电影《刘三姐》后,大家都称呼她为刘三姐了。当时的我总觉得大人们对她有些偏心,其实,我的山歌唱得也好,这一点连小姑都是认同的,她有时甚至认为我的山歌比她唱得还要好呢,可那些“可恶”的大人们却没有一个人称呼我为阿牛哥。“怀才不遇”的我,于小小年纪甚至就开始要感叹世道的不公了。

我能取得明显的进步,能够获得母亲的“大奖”,其实是小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牛,一起砍柴。上学时我们是同桌,是她教我做好了作业;放牛时是她帮我看住了牛,从此那牛没有再去偷吃了队里和邻居的庄稼;砍柴时是她帮我捆好了柴(我因年纪太小而不会捆柴),她还经常会带一些豆子、花生之类的果子分给我吃。于是,我最终决定,把奖品用作业本纸包好,装在了衣兜里,要和我的小姑一同分享。

第二天是星期天。然而,对于农家的孩子来说,星期天尽管可以不用去上学,但却要跟随大人一同到生产队的田里去干活。我照例换上了破衣烂衫,照例跟着出工的队伍一起出发。当走到半路时,突然想起我的奖品——月饼还在换下的衣兜里,我赶忙拔腿就往回跑,等到了家里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因为姑姑——我的亲姑姑已经把所有的脏衣服都挑到河边去洗了,再追到河边一找,奖品已然成了一团烂泥……

这下完了,我想,我总不能拿这一团泥去同桂花小姑分享吧!我别提哭得有多伤心了。

于是,我就开始从心里埋怨起姑姑来了,甚至觉得姑姑她来坏了,进而觉得这个罪魁祸首就是姑父了。如果姑姑她不来,母亲肯定不会也不可能那么早去洗衣的,也就可以避免我的这个“悲残事件”了。

原因是姑姑头一天同姑父吵了架并打了架,一气之下跑了回来。

说起我的姑姑,其实她也很可怜。姑父是个铁匠,除练就了一身好手艺之外,也练就了他那火爆的脾气。因此,姑姑挨打也是经常的事情,结果就是姑姑三天两头地往娘家跑。头天姑姑回来的时候两眼就肿肿的,身上更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这天吃过早饭当我们出工的时候,姑姑就帮她的嫂子我的母亲拣起一大堆脏衣服到小溪上浣洗了,好心的姑姑酿造了我的悲剧。

看着我伤心的样子,姑姑一脸的尴尬,最后还是母亲过来解了围,她又大度地给我补发了一份奖品……

之后,每年的`中秋,照例我都能得到一份奖品,只是每次考评,我的排名都能相对靠前一些,直到最后的名列前茅。当然,我也会照例同我的小姑一起分享我的奖品。

到了后来,后来我去了镇上读书,去了县城读书,去了省城读书。而桂花小姑,在念完小学后就辍学了,虽然老师也有到过小姑家去动员她的父母,说小姑的学习成绩好,是个难得的好学生,要求让她继续念书。可小姑的父母一方面强调家庭负担重,因为小姑还有一个哥哥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另一方面认为女孩子书念得再多再好都是帮别人念,因此任老师他怎样做工作,他们就是三个字和五个字:“不答应”“坚决不答应”。当小姑得知自己再也不能和我们一起去镇上读书时,也曾偷偷地哭了,还将一本只写了几页的笔记本送给了我,说她已经用不上了,那一刻,我分明看见了她微笑的脸上闪烁着泪花。记得当时我还骂了小姑的父母几句,可小姑说不要怪她父母,要怪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为什么她只是个女孩子呢,边说边哭她就跑开了。我知道,她的内心对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是有不平的,也是有怨恨的,因为他的哥哥学习那么差那么烂还不是照样在镇上读书,并且他父母从来就没有要停他学的意思。只是习惯了做乖乖女的小姑,无力也无心去抗争罢了。

之后,小姑又继续做她的乖乖女,并在我到县城读书的时候,她遵父母之命嫁到了邻县,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了,听说她还生了个可爱的儿子。而在我到了省城读书的第二年,小姑她出事了,听说是因忍受不了她那跑运输的丈夫太花心,一气之下自缢,死了。而小姑的儿子,也在九岁那年在河里淹死了,听人说是因为玩水而溺水,又听人说是因为后母的虐待而跳河……

往后的年月,我开始很少吃月饼了。因为,只要一提起月饼,只要一看到月饼,就会忆起我的童年,忆起我那苦命的桂花小姑……

篇6: 西塘忆事散文

西塘忆事散文

走过西塘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因为深陷于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之中,始终没能坐下来记录有关西塘的文字。但心中却时常回忆起西塘,忆起西塘的水、西塘的桥,西塘的廊棚,西塘的巷子,还有西塘诱惑人心的酒吧。

时常忆起曾经有过交往的人,回忆曾经去过的地方,有的人和事随着时间的久远渐渐淡出了记忆,而有些人和事却深藏在记忆深处,时间越久,印象越深刻,过往越清晰。西塘留给我的记忆是深刻的。如画的美景时常在脑海中闪现,让我能不忆西塘?

西塘古镇的面积不是很大,但它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悠久。西塘有着淳朴的民俗民风,深厚的人文积淀,以及多桥、多弄、多廊棚等景观特色。是一座保持着江南水乡原生态的古镇。

古镇之中有9条河道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有100余座风格古朴、造型各异的小桥连接着水乡的街巷。自古就被外界称为“九龙捧珠”、“八面来风”。因此而成为江南最有名望的古镇之一。

西塘景区有十几个入口,我们是从塘东街进入西塘古镇的。塘东街是一条热闹的街市。古朴的牌坊,洋溢着千年的古老韵味。在古风古韵的氛围中,店铺、茶社、客栈、酒吧等服务行业的门市一应俱全,支撑着这条古老街市的兴旺和古镇百姓富足的生活。

走在西塘的石板路上,映入眼帘的是绿水白墙,红花青瓦,是斑驳的门楣雕梁和蜿蜒的不息河流。目睹被历史岁月冲刷的痕迹,让人心生感慨,波澜起伏,不知道西塘蕴藏了多少让人心动的故事。

如果说水是西塘的命脉,桥则是西塘的灵魂。

西塘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小桥、流水、巷弄、人家。五步临水,十步遇桥。桥是小镇令人瞩目的一道亮丽景观,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每一座桥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五福桥、卧龙桥、永宁桥、送子来凤桥,还有很多不知道名字的桥,它们默默矗立在河水之上,连接着此岸与彼岸的心事。

卧龙桥是西塘最高的桥梁。据说卧龙桥初建时候是一座木制小桥,因为年久失修,有人落水而死。住在桥边的一位朱姓竹篾匠决心重新修造这座桥,却又苦于没有资金,他就削发为僧,用了10余年时间奔走化缘,积累了数千两白银终于修成了此桥。

圣堂附近的五福桥,桥身是用一块完整的石块搭建,是由当时西塘的五户人家共同集资建造的,这五户人家分别把五种不同福气安置在桥面上,据说从这座桥上走过,就会带上长寿、康宁、富贵、高德、善终五种福气。

送子来凤桥更有其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初建桥时候,飞来一只凤凰落在了尚未建好的桥柱上,人们便把这座桥称为来凤桥。石桥建成后,恰巧桥边一户人家生了儿子,人们认为是新桥带来的灵气,便把桥改名为来凤送子桥。由于当地人很是重男轻女,后又改为送子来凤桥。站在桥上,看两岸的民居由近而远延伸而去,雾雨天气,民居被笼罩在烟雨朦胧之中,时隐时现。烟雨之中,一只小船悠然而出,如诗如画,柔情万种,犹如一幅变幻着的水墨画般美丽,宁静而温婉,朦脓而闲适,让人心醉不已。

位于烟雨长廊与钱塘人家交会处的永宁桥,是西塘最繁忙的一座桥,它是烟雨长廊、北栅街、烧香港和西街的必经之桥。站在永宁桥上,西塘古镇的景色一览无余。

此时,我站在桥上看风景,我也装饰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位于烟雨长廊与钱塘人家交会处的永宁桥,是西塘最繁忙的一座桥,它是烟雨长廊、北栅街、烧香港和西街的必经之桥。站在永宁桥上,西塘古镇的景色一览无余。古镇之中,保留了许多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当地居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让小镇保持着生生不息的灵气。西塘的老宅基本都是临水而建,多是“前街后河”或者“前河后街”。如今依然保留着那份原始和古朴……

水乡西塘,土地非常珍贵,称得上是寸土寸金,当地居民更是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居,在建房时都是寸寸计较,房屋之间的距离压缩到最小范围,由此形成了许多条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巷子。这些宽窄不一的街巷,成就了西塘小镇特色的古朴与神秘。

来到西塘,怎能不看小巷?西塘的巷子小巧而精致,堪称江南一绝。随意走进一条巷口,深也好,浅也罢,都会感受古巷的质朴,体验小巷人家的真实生活。院落之中的一口老井,几盆花草,院墙上的长藤,墙根处的旧藤椅,以及雕花的木窗,斑驳了漆色的木门,还有脚下的青石板……这些都是小巷之中最为真实的绝美风景。正是这些质朴的风景,为西塘人家增添了古韵与诗意,也展示了古镇千年历史浓浓的沧桑感。

石皮弄是西塘一条很有名的弄堂。说它有名气,不是因为它豪华,也不是因为它处于繁华位置。它的名气之大就在于它的狭窄,在于它两侧住宅山墙的高大,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古老而又独特的风姿。石皮弄是处于两幢住宅之间的一条弄堂,宽只有1米,最窄处不足0.8米,两侧的山墙近10米高,看上去狭长而幽静。抬头仰望,犹如一些景区的“一线天”景观,只能看到一条狭长的天空。

而石皮弄还不是最窄的巷子,据说西塘最窄的巷子位于环秀桥附近的野猫弄,两幢房子之间的距离仅为30公分,行走时只有侧着身体才能经过。我没有找到这个地方,也没有亲眼所见,更没有体验走过去的艰难。

西塘的种种印象,总是在有意或无意间萦回在脑际,让我难以放下。

我时常回味起西塘的烟雨长廊,从名字上感受,总认为它是与一场爱情有关的景观或场所。细问导游,果然名字之中深含着一场心心相通的爱情故事。烟雨长廊被当地人称为廊棚。相传在西塘塔湾街上有一胡姓商户,店主胡氏年轻守寡,艰难地支撑着一家老小和一处小商铺。在胡家铺子前的河摊边上,有一个卖豆腐的王二,老实厚道,经常帮着胡氏做一些体力活,时间久了,胡氏便对王二有了好感,却又难以启齿表达这份情感,于是她借修缮店铺之机,在店铺前至沿河边搭建起了一排凉棚,此后,在店外卖豆腐的王二即可免受风吹日晒,又能在雨天照常摆摊。同在一个屋檐下,感觉一家亲,胡家铺子生意一下红火起来。于是镇上商家纷纷效仿,几年之后竟连成一线,高低统一,非常整齐,成为西塘特有的建筑。后来百姓知道了个中缘由,便称其为廊棚,意思是“为郎君而建造的棚屋”。

“烟雨长廊”不过是一条临河而建的廊棚。它之所以闻名,就是因为它造型古朴,简单且又实用,特别对于多雨的西塘,雨天避雨,晴天遮阳。既照顾了自家生意,又方便了行人过往。

今天的烟雨长廊已经成为西塘的标致性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千百年来,它默默地伫立在沿河岸边,在宁静中散发着沧桑,在质朴中演绎着生活。

遗憾的是,一路之中没有云雾,也没有落雨,虽然走在廊棚下面,却没能看到河面上升起的雨烟,也没有感受到烟雨朦胧的意境。

西塘与乌镇相比,这里的商业气息浓厚一些。临街的商铺、酒吧比比皆是。特别是纯朴的民居与热闹的酒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们感觉古朴与现代只在咫尺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西塘的酒吧很富有情感,连名字都取的很有诗意。“这儿”、“果然”、“有时候”、“西风瘦马”等,让人感到与城市酒吧的不同。而门前一块块小牌子上充满诱惑的话语更是让人心动。“对待美女要像春天般温暖”、“在爱情的边缘一次又一次徘徊”、“我想早恋,但是已经晚了”、“纯,属虚构”、“温馨提示:进入艳遇高发地,请保管好你的媚眼、贞操和风骚”……言词之中,虽然有些露骨,却很直率,很真实,很有味道。

酒吧中弹唱最火爆的一首歌是《为爱痴狂》,“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是啊,为爱痴狂,年过半百之人,已经失去了这份心情,也迷失了一份激情,还会为爱痴狂吗?我也想问问……但我想,酒吧多是为年轻人开设的,或许原本就没把我这个年龄段的游客例入其中,只是自己自作多情而已。你看,走进走出的,或坐在窗下窃窃私语的,或独自一人品着红酒默默发呆的……哪一个不是俊男亮女?哪一个不心有激情?哪一个不充满了青春活力?

爱在西塘。西塘的酒吧几乎都打着“艳遇”的招牌,也许这里真的.是一个适合邂逅的地方,宽松的环境,浪漫的空间,放纵的心情……来这里游玩的年轻人难免不生出一些情感来。

沿着一条幽静的小巷走进去,想感受一下小巷深处的原始和古朴。一曲委婉而温情的歌曲飘然而出,从歌词和酒吧门前的歌曲名目上我猜想,这首歌应该是西塘自己的歌曲《我在西塘等你》。西塘,是寂静的,也是热闹的;是浪漫的,也是古朴的。西塘酒吧每一间每一处都充斥着浓浓的诱惑。再淡定的人,内心深处也会泛起阵阵涟漪……

昔日的西塘,被今天的酒吧占据了一片天地。

走至酒吧街的尽头,有一家“猫的天空之城”,是酒吧,还是书城,从门牌上很难分辨。走进去看个究竟,却是一家概念书店,楼下摆满了明信片,墙壁上挂满了信箱。浅黄的木桌、五彩的铅笔、精美的图书与安静的读者,一如这古朴的小镇。室内的摆设、装饰、氛围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进来的人。我禁不住环境的熏染,挑选了一张自己喜欢的带有西塘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图案的明信片,坐在窗前的座位上,专心构思我的文字。不写希望,不写祝福,而是写上此时此刻身在西塘的心情和感受,收信人写上自己的名字,寄给明天的自己。一时间感觉很美好,很真实也很开心,自己终于也玩了一次浪漫,只可惜,这张明信片到今天还没有收到。或许浪漫的邮寄过程是漫长的,或许漫长的邮程之中也会发生浪漫的故事,或许我写给我的那张明信片还在路上……

走进西塘,感觉到了西塘的原始与古朴。虽然没有震撼视觉与撼动灵魂的风景,西塘却像一首流淌的诗,满眼的古风,浓郁的古味,别致的房屋,极具特色的小巷,到处都书写着满满的古韵古风的意境,让人慢慢回味;品味西塘,展现出的是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淡然,古镇处处散发着静谧悠然,古老深邃。

西塘渐渐远去,但在烟雨长廊里悠然移步的恬静惬意,在深深小巷里向游人讲述的那份沧桑古朴,在座座石桥上轻拂春风的自然舒适,却是那样的乐 六

享与留恋。

离开西塘,眼前总会浮现出小桥流水人家和乌篷船的影子,也会时常梦回西塘,梦里还漫步在长长的烟雨廊棚下,站在别致的石拱桥上,乘坐在悠闲的乌篷船上,享受着水乡西塘的那份惟美……

篇7:用在一时-忆事散文

用在一时-忆事散文

三年前的一天,奥克兰市阳光灿烂,我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去当地温泉浴场游泳。我正在买票,一个小伙子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有个4岁的孩子,”他惊慌失措地说,“他溺水了,要死了!快叫救护车!”

我转过身朝泳池跑了过去,那里围了一群人,家长们把吓坏的孩子们都领到了一旁。慌乱的人群中央躺着一个瘫软的小男孩,没有生机,他的爸爸跪在他的头前,发疯般地喊着他的名字,旁边站着个年轻的救生员。孩子的妈妈急得坐立不安,她的朋友安慰着她。孩子的嘴唇和手脚开始呈现出青紫色,人们无奈地看着。我不是医生,但懂得一些救护知识。

“气管,应该检查一下是否干净,孩子刚才干什么了?”我喊道。人群里有人说了句:“他刚才在吃香肠。”

我掰开孩子的嘴,看到他的嗓子里还露着香肠头。我伸进手指,把它拔了出来。

“你们刚才怎么救的他?”我问。

“我们给他做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我知道,他们那样做只能让更多的食物涌进孩子的气管,现在等救护车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必须清理孩子的呼吸道,你会不会用膈下腹部冲击法?”

救生员没说话就把孩子背向抱到胸前,双手连续敲击了几下他的上腹部。他把孩子放在了地上,我再次检查了一下他的口腔。随着我从他的嘴里掏出了又一截香肠,孩子的身子轻轻抽搐了一下,然后呕吐起来。看到孩子的身体有了些反应,我缓了口气,但是孩子的身体仍然在变紫,没有生命体征。

救生员又往孩子的嘴里深深吹了口气,但是他的小胸膛还是没有鼓起来,现在男孩的身子已经变成深青色,我看到他的妈妈坐在地上失控地大哭起来。

“你们一定要救活我的儿子。”孩子的爸爸看着救生员和我,央求着。“是的。”我回答,但是我心里没底,我从没遇到过这样严重的情况。

“心肺复苏术做了?”我问。

“是的',我们试了几次,”救生员回答,“但是我不能再做了。”

“现在你做这个才真能救他的命。”我说。

救生员看起来很疲惫,但还是开始又做一次心肺复苏。这次,男孩的肺鼓了起来,真不容易!救生员反复给孩子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没有停下来,我测试着孩子的脉搏,观察着他的生命体征。

就这样,仿佛过了漫长的一生时间,小男孩深深地吸了口气,我在他的脖子上摸到了一下脉动。

“停止!”我喊道。孩子的妈妈和爸爸盯着我。他们肯定是认为我们停止了努力,要宣布他们的孩子已经死亡。“他现在有了一点儿呼吸。”我解释说。孩子的胸脯起伏很小,但是当我把他的手放在孩子的脖子上时,孩子的爸爸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又过了一会儿,孩子的眼睛睁开了,他的喉咙动了动,下巴还很紧。最后一截香肠带着一些血丝被掏了出来,孩子还吐了几口液体,然后是粗重的一下深深的喘息。

“我想回家。”孩子声音微弱地说,接着哭了起来。我们盼望了这么久,终于听到了这四个字。

我曾经接受过的救生训练,只有这次真正派上了用场,但一次就值了。

篇8:初冬忆事散文

初冬忆事散文

好多年,每到初冬的季节,身处异地的我会不由自主回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我会感觉到县坡沟的酸枣树落完了叶子,露出一串串红红的类似珍珠的酸枣子,还能记得起小时候吃到嘴里那种说不清的感觉,那不光是甜里又有酸酸后味的感觉。想起每次摘好两兜子,回家与小伙伴们分享,也常常不小心被密密麻麻的枣树划破手背,挂着好多伤痕回来,加上北方天气的干寒,手皮皴裂,手背上总能看见结痂的类似抛物线的血印子。甚至有两三次从丈许的崖背上摔下,趴在地上喘不上气来。也就在这个时候,地里的红薯蔓疯长,结出一串一串的红薯,那是地道的农家餐桌上的一份保障。其实我是深爱着那模样奇异的红薯的。当母亲刷洗好红薯叠放在锅里开始蒸的时候,我就围坐在灶火,闻那透过锅沿蒸铺上冒出来略带焦味的.清香,等着开锅的瞬间。那蒸汽,那锅就是我的希望。锅终于揭盖了,一个个红薯皮开肉绽,实在是让人馋得直流口水。拿了盘子,先盛几个端给爷爷奶奶,再给父亲,母亲则是和我一块忙碌,总是最后才吃。在家里,不管多好吃的东西先要孝敬长辈,宗老长幼得分地清清楚楚,这也是我们这个家族最注重的规矩。

在西北,初冬的早上天往往亮的晚,早上五点多就要爬起来上学。母亲会早早起来,已经为我们蒸好红薯,抱着热气腾腾的红薯,咬一口,甘甜,咽下去,心里暖暖的,顿时,全身就热了起来,吃饱喝足就急匆匆往学校跑。学校也不远,出门拐几个弯就到了。到了教室,刚好赶上出操的时间。冬天的操场,落满了寒霜,就像铺了一层薄薄的雪衣,在月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半圈下来操场灰尘弥漫,土腥味极浓,有的人便开始干咳,也有的人跑出去蹲在黑咕隆冬的角落喘息,等收队时插入,然后点名看有没有人迟到。那个时候,有几次我迟到被罚站。还有一次跑完操,才发现穿错了鞋,一只是我的,一只是姐姐的,怕给人发现笑话,又赶紧跑回去换。等返回教室门口,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我就喊报告,可嘴一张,愣是喊不出来。我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那时村上有几个孩子或大人也有。最后在教室外站了一会,实在喊不出来便返回家里,自然是耽误两节课,挨了老师,父母的教训。那个时候农村学校是早读完上两节课就放学回家吃早饭,早饭一个半小时后再上学,中午两点再回家吃午饭,一个半小时后又上下午课,每天就这样不停地折腾着。后来又出现夏令时,又改作息时间,直至多年后才改成了和城里一样的作息时间。

口吃,成了我最大的一块心病,对学习极不方便。不光教室外面要喊报告,有时去老师办公室也要喊。因为报告的报字,前面是是爆破音,对口吃者来说最难的就是瞬间说出爆破音的字。后来我定下心,反复自己对自己说“报告,报告……”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站在老师办公室门口,一紧张就完了,还是喊不出口。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每次找个同学替我喊,这样就解决了问题。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课堂发言,当老师提问谁能回答出问题时,我迅速举手,老师示意我站起来回答,我站起来一张口,光张着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只是嘴里“bo.bo.bo…”着,有点像机关枪,老师急得也没办法,只好让我坐下。这样的丑事以后出现过好多回,以致于我结巴的毛病几乎人尽皆知,这对我是有影响的,后来更有人给我起了个绰号”结结娃”。害地我后来下了多年功夫克服心里障碍,去除了结巴的毛病,也彻底去掉了那个难听的绰号。

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如今的我已经步入不惑,孩子也渐要成人,常常会有丝丝乡愁拢起于心头,会不自主地脑海里闪现出小时候的一点一滴,闪现出母亲寒冷冬天的黎明围着灶台,擦黑为我们姊妹兄弟蒸着红薯,我心头就暖了起来,热了起来,然后就是阵阵愧意……

篇9: 秋季忆事心情随笔

秋季忆事心情随笔

年轻的心不应滞留一处,遍布青苔。

秋双脚如轻,与友人季相约踏上了徒步西宁的旅程。季是一个纯粹的咖啡爱好者,秋则刚换下严肃的职业装,离开每天敲击键盘的日子。悠闲与忙碌的调和,尝一枚自由果实。

风拂过齐耳短发,发丝轻轻跃起,上下翻飞着自由思绪。在秋的脸上再难看见化妆品的痕迹或是过往乌云,而是阳光一点一滴洒满脸颊。从色光妍暖到夜风遁走,他们筹备着渐渐远离喧嚣的心境。

西部风光如冰层下潜涌的浪,一波一波冷静地困住过客。行路倦怠之际,他们住进了一家青年旅社“卧雪驼铃”。店主是一个26岁的男孩,曾和女友去可可西里徒步旅行,也曾独自骑行青海湖,还去贫困山区里当过义工。流转多处后,回归西宁。

他告诉秋,旅社不像酒店,每个人刷卡进自己房间毫无交集;里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夜谈各地见闻。“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也许这一辈子也无法经历的惊险或奇特。”不少个性独特的人,他们的故事就似一串斑斓水晶,几欲令其他灵魂也暂别陈腐,透着生命的鲜亮。

以往在客栈只逗留一两日的秋,却在“卧雪驼铃”住了近一个月。清晨,朝霞从苍苍的山巅后如破墨而出,殷殷红光晕染天空,秋便在充满温暖的旅社里打扫、用饭、阅读、聊天。朝霞退了,繁星生了。一整天平淡淡下来,竟有一种甜美的倦意,只觉它将都市繁华的光芒和人世间营营人际的凉薄给生生隔开了。

相比于之前朝九晚五的`工作,这种生活状态似乎更让秋向往。都市的时速,以秒表计算着飞驰,快速的压力有狂卷之势将人压倒;有一爿自己的店,虽然也会遇到棘手的问题,但在这片小小世界里节奏缓慢,一切有章可循。这种感觉像是从来迷茫地透过纱帘看外头,忽然眼前打开了一个新天地,敞亮亮、明艳艳。季眨着眼说:“你如果决定了,我们可以合作。”

有了季的支持,秋决定以一家小小咖啡厅启程。她脑海中描绘着咖啡馆的画面,心中按捺不住兴奋。路过了寂寥的黑夜,可以听见西宁的山风呼啸中困鸟低吟,可以忍了无汹涌的日子,她愈发渴望宁静、自由与平等,每天都听见自己的心。

一晚,秋不禁发了一条微信:在西宁,我收获很多。

有人曾把旅行的要紧物件定为三种:一是时间。二是放下忧愁。三是活在身体的此时此刻。

对有些人而言,旅行仅是工作之余放松的方式;有些人则在遇到一个困难期时用旅行去逃避,途中一定会出现一些人或事对他在某个情绪点上有触动。当回来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骨子里升华的价值会迅速流窜到意识里去。秋就是后者。

雷厉风行的她立刻飞到北京的咖啡烘焙学校学习做西点、调酒和煮咖啡。季耐心地与她探讨咖啡的制作、品尝和选材,她像认真听课的学生,一边点头一边记录。

杭城高技街上静静竖起以秋和季名字命名的“秋季咖啡馆”的招牌,在情侣们依偎着共度节日的那天,浓情营业。在这个摇纨扇、品生活的慢城市,它是周围华灯初上另一种低调的优雅姿态。

如今已是盛暑。偶尔热浪吹过,姜黄色门窗上幽绿的小植物盆栽和精致挂饰交耳絮语,零落的浓荫下秋季咖啡馆静静伫立,将灰尘和汗液挡在外头。无论这是怎样一处短暂避风遮阳的地方,总伴着一些安慰,一些梳理。

秋系上围裙,忙碌旋转在吧台与客人之间。沸腾的咖啡里舀起一点温暖,照出灵魂深处那个“自我”的镜像。众人的眼光,或是独坐无语,这样的软情绪便于大城市中流散成一颗颗闪亮的霓虹,逃遍人间。

篇10:网友忆当年“高考那些事”

网友忆当年“高考那些事”

中国大学网高考频道<<

如果对于即将走上考场的学子,高考是一场煎熬与考验,那么对于那些已离高考远去的“过来人”,高考则更多地代表着记忆与感慨。高考前夕,在网站、微博上,“当年我高考那些事”成为网友参与的热门话题。在每个人的高考回忆录里,紧张、意外、感动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网友“陈晓金”:“记得高考前一天,白天的时候还很平静,晚上的时候,一夜没睡好,夜已深,躺在寝室的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那一夜,寝室好几个哥们都是如此,只听见不停的翻身声。有相同经历的童鞋,请举手。”

一位江西网友:“寒窗苦读十余载,高考被很多人视为命运的转折点,许多考生都或多或少有过紧张的感觉。”

网友“麦可馨”:“还记得高考第三天,最后一门考物理,中雨。我骑车去考场,一手握把,一手打伞。路过一片泥泞工地摔倒了。没有时间回家换衣服就直奔考场。迟到加满身泥,直接导致物理比平时成绩差了二十来分。最终,以数分之差与第一志愿擦肩而过。”

网友“三月和初七是好朋友”:“当年第一科考语文,同考场的一个女生开考没到十分钟就把矿泉水碰洒了,整张卷子湿透了……后来好像老师向上级请示后又给了一张卷子,幸好时间过去得还不多……过两天高考的同学们,多多注意啊……”

网友“韦莉”:“记忆最深的是,考完试出来看到无数家长殷切焦急的目光。那样沉甸甸的期望与关爱,是支持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

一位高考前因打球受伤的考生:“在高考前20天的体育课上,我打球伤了脚。那些天,都是靠着同学们帮我买饭,背我上下楼的,在高考那两天也是同学们背我进考场的,感谢你们,我永远记在心里。”

据新华社

篇11: 回味忆事作文

在时光的缝隙中回望,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对我最好的,名叫“姑丈”的人。那段时光,我是饱尝溺爱的,我甚至觉得也就只有我可以有资格放肆地挥霍那种幸福。

整整一个暑假,我过着小公主般的生活,这让爸妈觉得很不好意思。说也奇怪,别人家里我都不愿呆,唯独姑丈家,临走时我还满心留恋。

我喜欢姑丈。

记忆中,他总是把我高高地托起,让我稳稳地坐在他的肩膀上。说来惭愧,那时我已经七岁了,可在他的眼中,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小丫头。他常对我笑,那笑容不似太阳般灿烂,却更像是一朵绽开的向日葵,温暖又纯净。那样的笑,在我的回忆中慢慢化成了一句话:“我很好,你也是。”每次睡前,他都会哼一些不成调的曲子给我听,我曾好奇地问过:“谁教你的?”“天使!”我惊讶又开心,直到现在,那些小调有时竟然还能不自觉地哼上几句。每每这时,心中总是溢满了幸福的味道。

抢他的棒棒糖,是最快乐的。我们似乎从不疲倦于这样的游戏。他挥动着手中诱人的果色棒棒糖,“来抢啊,抢到了,幸福就在你的嘴里了!”那时,小小的我就明白幸福是甜的。于是我随着他手臂的伸展而跳跃,两手攀上他坚实的手臂,两脚蜷缩,尽力抢夺属于我的幸福。因为执着,我的视线从不曾离开那属于我的“棒棒糖”,所以很容易就忽略了姑丈脸上的喜悦与狡黠。看我嘟着小嘴要放弃时,他会“很不小心”地失重,手一下子低了很多,我便鼓足了信心去抢,眼看棒棒糖已经快到我的嘴里了,他又迅速地抬高。这时,我便扯着他宽大的裤子,仰着笑脸撒起娇来,有时候,撒娇不成,就换第二招――假哭。这招次次灵验,原以为是他敌不过我的“狡猾”,现在想来应该是他舍不得他的丫头流泪。这时,他会故意把手放低了一点,而我一边看着棒棒糖,一边瞅着他的表情,抓准时机,然后猛地跳起,抢过那颗在我眼中像镶了钻石一般闪耀的棒棒糖,马上塞进嘴里,然后跑远一些,双手插在腰间,调皮地向他炫耀。他便露出了一个宠溺的笑容,嘴角边愉悦的溜出一句:“小机灵!”我特别喜欢他笑,像个天使,总让我的心里装满快乐。

快乐的时光总是从我们身边偷偷的溜走,它似乎是不愿让我们发现,记忆被它慢慢冲淡,只是有些事情,是注定要被人铭记的,就像姑丈带给我的欢乐,是永远无法被带走的。我喜欢姑丈,噢,不,我爱他。

我总是固执地认定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个天使,而他就是属于我的那个天使,是他让我的记忆中塞满了棒棒糖的味道,当我回味往事的时候,我总会发现,那个天使,永远都在……

篇12: 回味忆事作文

记忆中,在漫漫的经历长河中,有许多往事值得我去思索,令我慢慢回味。

我家小院外,经常坐着一位老人,在不停地向外张望着。他年近七十,头发早已花白,眼睛微微地眯成一道细细的小溪,腿脚十分不方便。每天清晨,总能看到他老伴缓缓地推着轮椅,一阶一阶地推至楼下,推到清晨的小花园里等待着什么。于是,在某天早上,我走了过去,看着他们静静地望着远方,我便问:“您们在等待着什么呀?”他们笑着对我说:“在等桃花开呀!”我顿时疑惑了,皱着眉头看着老人。

“等桃花开干什么啊?天这么凉,容易受冻的,快回去……”我还没说完,身旁的奶奶松开了推着轮椅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又笑了起来,说:“你长得好像我的儿子呀!不过,你倒是没有我儿子伶俐,想当初,他可是蹬蹬腿就能爬上一棵树的。”她指了指远处的桃树“你看,就是那棵……”说着,老人沉默了,呆呆地望着那棵桃树,安静的就像个孩子一样。

看到此刻,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记得那时,父亲是一个严厉的人,他从来都对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求的十分严格。那年秋,父亲说要带我去摘桃,一路上,父亲没有怎么对我说过话,我们俩沉默不语,望着一路上的风景,我十分好奇,指指那个,望望这个。不一会儿,便到了采摘园,人并不多,可能是因为那天太冷了吧!我和父亲分兵两路,拿着小篮子开始摘桃。那时,我无论怎么蹦跳也无法摘到那个最大的,我急了起来,可又不敢向父亲求助。不一会儿,一个身影走了过来,在我稚嫩的眼中,父亲是高大的、伟岸的,他一只大手伸了过来,便拿到了那个最大的,递给了我。也许,就是那个又大又甜的桃,让我认为父亲也是一个柔软的人。

此时,坐在老人身边,听着老人缓缓地诉说往事,我也仿佛进入梦乡,留念着往事,渐成回味。

想到这里,老人拍了拍我,说:“看,那孩子在树下玩呢!”我并没有看到那个孩子,只有那片片桃花飞舞,“看,他多么顽皮……”我看着老人的眼中闪动着泪光,猛然间,我想起了小时候与我同玩的孩子,不正是老人的儿子吗?但好景不长,那孩子早已离开了这里……。

此时,我和老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凝视着那棵桃树,仿佛在片片桃花下,看到那个孩子嬉闹着,玩耍着,渐渐成了回忆,永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