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整理13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整理13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本文共13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作者/王英姿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们的青睐,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提的问题有启发性,那么学生就乐于思考,乐于回答,对学习新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课堂上也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反之,如果教师提的问题空洞生硬,毫无创意,只是让学生作简单的问答游戏,想着让学生从文字上找答案,这样根本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问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教者就要做好引导:首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提问,毫无顾忌地提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抓住关键问题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该刨根究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该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提问,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习惯。
根据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
一、在反复朗读中释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学生提出的似是而非、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讨论辨析和自行求解。比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他因什么而终身不复鼓呢?”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以让学生自己认真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以后,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读出语气、从中体会情感,从而抓住人物的语言和人物的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伯牙的思想变化,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我释疑。
二、在同类比较中释疑
有些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地理解,必须借鉴相类似的阅读材料,在相互印证、补充中求得全面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积累运用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习怎么样才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课文《将相和》,以三个故事来分析主要内容,然后再让学生比较阅读如《我的.母亲》《再塑生命》等文章,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先通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得出各部分结论――最后串连起来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
三、在启发引导中释疑
有些问题,涉及到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理解,如果我们能启发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释疑,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教学《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被称为自然的宝库?然后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经验来释疑。联系课文,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这样,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释疑,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路。
四、借鉴资料释疑
对于那些涉及面广的问题,光靠语文教材是不够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来自行解决。比如引导学生可以采取哪些途径,查阅哪类书籍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教学《狼与鹿》这一课,可引导学生提问:“人类选择除掉狼之后,鹿的天敌消灭后,它们的生存为什么会更加不健康呢?”促使学生去搜集种种与保护生态平衡相关的材料,直至明白人类的好心干预反而会破坏生物链的正常发展。使学生不仅通过收集资料解答了这一问题,而且提高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引导学生自己释疑,能有效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精彩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诱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教学利器。
(邮寄地址:414511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桥东学校)
篇2: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九年级)
古人云:“学贵有疑。”可见,质疑是治学的关键。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名言激励,引导学生愿意质疑
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质疑的名言。如: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智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地质学家李四光有这样一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巴尔扎克也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
余的时间相机对学生进行灌输、激励,使他们充分认识质疑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愿意质疑。
二、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1、以教师自身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迷信权威、毫无创见的教师,会培养出敢于质疑、富于创新的学生。要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必须做勇于怀疑的典范。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讲在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比如,《理想的阶梯》一文的论点是第三段首句“奋斗,是理想的阶梯”,那么,第一、二段是否多余?《怀疑与学问》中“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 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句中四个“常常”的顺序
能否调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出若干个有一定深度、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有的放矢地研读课文。例如,教读《天上的街市》,教师可这样设疑:天上真有街市吗?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灯,它们之间有哪些类似的地方?为什么天空是缥缈的?既然“缥缈”又为什么说“定然有”“定然是”“定然能够”?又如,教读《故乡》时,教师可这样质疑:作者为什么说杨二嫂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仅仅是因为杨二嫂外貌的消瘦吗?文中多次出场的“圆规”,到底是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小说的主题究竟应该是什么?
2.以名人善疑为榜样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人善疑的例子,这对学生敢于质疑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予积极引导。比如,《怀疑与学问》中有戴震幼时读书善疑的例子:“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又如,《发问的精神》一文中有牛顿、瓦特、释迦牟尼等善疑而成名的例子。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说说其他名人善疑的例子。如:明代地理学家霞客读《尚书禹贡》篇,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有一千多项发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兴趣十足,而且始终带着疑问读书。……
篇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九年级)
一) 在质疑驳问中培养创新思维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质疑或让学生互相质疑,启发学生多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讲《愚公移山》后,我在肯定愚公移山精神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与搬家”、“移山与挖隧道”的看法。通过讨论比较认为移山不如搬家,但为什么课本写移山呢?学生质疑后领悟作者意在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疑难,培养了其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来自质疑驳问。“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教《项链》时,当玛蒂尔德得知佛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项链是假的时候,她的命运如何?学生众说纷纭,思维非常活跃。 学生天性好奇,对万事万物爱问什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或课本中的说法,针对问题去寻找一种独立的见解,甚至朝着教师讲的和书本写的不同方向大胆驳问。对此,教师首先应热情鼓励,积极支持,并随机指导。学生的观点独到,如果教师还是一厢情愿地让学生在自己预选设计好的圈内打转,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都会受到影响,思维的独特性会受到约束。反之,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学生认识与表现自我的激情,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创新的成功。如教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中“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学生当堂驳问:流星应用“颗”,为什么用“朵”呢?是作者写错了。我引导学生把“花朵”、“烟花”等现象与流星整合起来,学生思维中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流星形象,于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对“朵”字产生一种审美的体验,使学生通向创新之路。
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www.studa.net
古人云:“学贵有疑。”可见,质疑是治学的关键。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名言激励,引导学生愿意质疑
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质疑的名言。如: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智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地质学家李四光有这样一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巴尔扎克也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
余的时间相机对学生进行灌输、激励,使他们充分认识质疑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愿意质疑。
二、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1、以教师自身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迷信权威、毫无创见的教师,会培养出敢于质疑、富于创新的学生。要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必须做勇于怀疑的典范。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讲在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比如,《理想的阶梯》一文的论点是第三段首句“奋斗,是理想的阶梯”,那么,第一、二段是否多余?《怀疑与学问》中“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 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句中四个“常常”的顺序
能否调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出若干个有一定深度、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有的放矢地研读课文。例如,教读《天上的街市》,教师可这样设疑:天上真有街市吗?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灯,它们之间有哪些类似的地方?为什么天空是缥缈的?既然“缥缈”又为什么说“定然有”“定然是”“定然能够”?又如,教读《故乡》时,教师可这样质疑:作者为什么说杨二嫂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仅仅是因为杨二嫂外貌的消瘦吗?文中多次出场的“圆规”,到底是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小说的主题究竟应该是什么?
2.以名人善疑为榜样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人善疑的例子,这对学生敢于质疑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予积极引导。比如,《怀疑与学问》中有戴震幼时读书善疑的例子:“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又如,《发问的精神》一文中有牛顿、瓦特、释迦牟尼等善疑而成名的例子。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说说其他名人善疑的例子。如:明代地理学家霞客读《尚书禹贡》篇,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有一千多项发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兴趣十足,而且始终带着疑问读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契机,阐明质疑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是人类学术、文化进步的第一步。引导学生以名人善疑为榜样,敢于质疑。
三、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善于质疑
刚一开始,不少学生不知如何质疑,或者出现提问太大,只浮于字、词表面等情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不要纠缠在一些无价值的问题上。要使学生明白“读书也不能刻意求深,在没有微言大意的地方,探索微言大意,就变成穿凿附会”的道理。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深入到篇章之中,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且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有些课文或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读时一晃而过,不觉得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又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或容易产生差错之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故意设疑,让学生于无意处发现蕴藏的“真金”,达到四两拨千斤、一通百通的效果。再次,教师可引导学生善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一般来说,教师的认识水平当然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尤其是教读文学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极易产生见
仁见智的歧议,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像魏书生那样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倡导一种民主的气氛,让学生踊跃质疑、辩论,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充分肯定,而不应拘泥于教参上的一家之言。何况韩愈早就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应该尽量多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应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世界著名教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关心孩子的自身及其发展。今天的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语文教学应在这一前提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尽快达到“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自学水平。故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失为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呢?..
一、鼓励学生起疑..
“疑”是思维的发动机。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然而,要使学生“有疑”,首先必须令其愿疑、敢疑,而愿疑、敢疑是有疑的前提。通过下列途径可鼓励学生起疑:
1.名言、名人事例激励。
青少年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名人的心理。教师根据这些特点,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质疑的名言和名人事例,以此来启迪、鼓励学生质疑。教学中,我在学生搜集有关名人质疑的事例以及相关名言的基础上,组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交流课---
一位大胆的同学先说:“如果没有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
我笑着赞许:“还有没有同学找到了?”
又有位同学发言:“孔子曰:‘多闻阙疑,多闻阙始。’主张广闻质疑。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像是受到了鼓励,同学更踊跃地举手。“宋代的哲学家、教育家张载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在这里方是长。’”
“还有还有,”有的.同学甚至抢着补充,“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交流中,同学们还知道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通过交流,学生充分认识“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它对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只有疑才能使人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学生起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要让学生愿意质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中提出了“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所谓“三不”,一是不迷信古人,二是不迷信名家,三是不迷信老师。所谓“三欢迎”,一是欢迎质疑,二是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三是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所谓“三允许”,一是允许说错做错,二是允许改变观点,三是允许保留意见。
这观点确实行之有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就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机率就越大,教师的信任可以化作进步的动力。相反,冷嘲热讽、不恰当措辞则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惟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三千多年以前,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调查我们周围的学生,上课根本没提问题的习惯。长期的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是面面俱到(无选择,无重点),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有的还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什么疑难。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那么从何发疑?
1.找寻关键词发问。
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能在文章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也就是找寻文章关键词句。
何谓关键词?学生茫然不知。教师可从回忆复习旧知识入手。以旧带新,联系已经学过的确定的朗读重音、圈画等知识,让学生明确词、句质疑的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全文的主旨,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
第二步:确定关键词句。
关键的词语指:记叙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及一些看似矛盾的词。这些词语是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的;说明文中最能说明事物特征的词语及一般文章中与中心有关的用得好的词语。
关键的句子指:
①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
②含义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推动情节的关键句及内容结构照应的关系句)。
③表达生动、具体的句子(一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子)。
④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说明文中最能突出说明对象特征及运用比较好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明确了这些,关键的词句也就找到了。
第三步:就所确定的关键词句质疑,可从下列几个角度着手进行:
①所圈的词(根据课文具体写出这个词)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它有何表达作用?
②加点的词能否用其他的词代替或能否删去,为什么?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画线的句子与文中哪一句相照应?
④画线句与其他句子的关系如何?是否矛盾?次序是可否调换?
以上这些是一般的问法,有时还可根据具体的课文把问题提得明白些。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关键词句可作这样的质疑;文中这些词句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与中心有什么关系?……
此法一试,果然有效。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大多能找出有助于人物形象分析的关键词句,提出质疑。有的问:“文中开头部分‘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一句有什么作用?其中‘衣冠整齐’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有的还提出了:“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远不变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此句表明什么?为什么这样来写?”有的问:“‘父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带着这些问题研读,人物形象就能凸显。
对一些深刻隽永、耐人寻味的佳句,学生总能提出质疑。《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经过思索,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在阅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句子,句中似乎有些不和谐的音符,或是词句矛盾,或是说法反常,初读起来会以为是作者的笔误。其实,它们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所在。学生运用寻找关键词的方法,找到看似矛盾的词,问题的质量就更高。
《小橘灯》第10段这样写道:“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就此质疑;先说小橘灯的光照不了多远,后面怎么又说“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呢?这是否有矛盾?
此题问得好。看似矛盾、简单的句子,却有其深刻的含义,引导学生把小橘灯与小姑娘联系起来考虑就可以弄明白:小橘灯其实是小姑娘的象征,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人格力量,不也像小橘灯的光那样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黎明前的黑暗”吗?再说小姑娘的人格力量还可以激起人们对光明未来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份“光明”难道不是无限的吗?
《一面》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有的学生就提了问题:句中“差不多”与后面“已完全”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乍一看是不大对劲,不过,作者并没有用错。这两个词语其实是针对两种情况而言的:“差不多”是说鲁迅先生健康毁坏的程度,“已完全”是说健康毁坏的原因全在于艰苦的工作。通过分析,我们把这些矛盾化解了,那句子的含义和作者的匠心也就明了了。
2.依据文章结构、文体特点质疑。
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光了解词句的表达作用还不够,还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从整体把握,教会学生段、篇质疑方法。那么段、篇质疑如何进行?笔者认为:尽管文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循。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表达方式(说明、记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铺垫、对比、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其次,了解析段的基本手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注意段落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尤其要明确照应的几种类型:首尾照应、情节照应、伏笔照应、人物语言照应、文题照应等)。
明确了这些知识,就能以其引导学生的思维。面对的是一篇说明文,学生就会联想到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要了解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的方法。就此可以质疑:本文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分几部分来说明?是如何说明的?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主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怎样?看到的是一篇小说,学生就会联想到小说的有关知识:a.以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b.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c.对环境作具体描写。想到小说的阅读一般从分析人物、情节、环境入手,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由此可提如下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的这一人物对中心表达有什么作用?文章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主要语段与其他语段的关系如何?段与段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当然,还可根据具体的课文,把内容写上,使问题提得明确些。
以上训练有规律可循,学生避免了质疑的盲目性、随意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也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了学生独立钻研课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训练,学生基本上自己能有针对性地质疑了。
3.从比较中质疑。
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教师要培养学生比较质疑能力,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
(1)前后比较。
通过前后比较提出问题,比如阅读《故乡》时,发现课文中写少年时的闰土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而且心里很高兴。跟“我”讲话无拘无束,滔滔不绝。中年时的闰土外貌已与少年时大不相同: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见到“我”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与往日的滔滔不绝完全不同---“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少年与中年的闰土简直判若两人。文中也写了杨二嫂前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的不同。经过对闰土、杨二嫂前后的比较分析,就可提出以下问题:
二十年前的闰土和二十年后的闰土有什么不同?这变化表现在哪儿?杨二嫂有什么变化?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2)参照比较。
以课文为中心参照多方面的材料进行比较,从中发掘疑点质疑。比如学习《晋祠》时,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同时参看词典中“晋祠”条目和有关晋祠的材料,从比较中寻找疑点,提出问题。如晋祠与太原的距离,课文上说是40里,条目中说是50里,哪一个对?对于那棵老树,课文中说是“唐槐”,条目中说是“隋槐”,说法不同,为什么?塑像的数目课文上说42尊,条目上说43尊,哪个对?课文与其他材料在表述方法上有何不同?等等。
(3)异同比较。
即把主题相同题材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中发现他们的异同,由此质疑。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是写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经历和命运,都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都运用了讽刺手法。但他们是有差异的:孔乙己是封建末期一个科举制度殉葬品的典型形象;而范进则是一个屡试不第、半生潦倒、痴迷功名的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典型形象。《孔乙己》控拆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范进中举》则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毒害。《孔乙己》是以乐境写哀,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范进中举》则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进行辛辣的讽刺。通过分析比较,可提出质疑:两篇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等。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能理解作品独特的内涵及魅力。
(4)从文章题目中质疑。
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社戏》一文学生就可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不多,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小事,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地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智慧,表达“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感情。
(5)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质疑。
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由于知识面不广,往往会弄不懂。这就是课文的疑难点,就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我们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难点质疑,就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入搜索的情境,以浅化难点,平缓坡度,使之进入自我求通的境界。教学《〈母亲的话〉序》,仔细阅读课文后,学生了解了此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简介自己的作序缘由、作品内容及写作经过。但是由于阅读面不广、阅历不深,对文中的一些内容往往不理解,他们就会提问:文中写到“四人帮”、“十年**”、“牛棚”、“干校”,交代了怎样的背景?深意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能较好地引发他们的探究心理,促其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质疑无疑是教给学生学会钻研课文的方法,使他们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努力理解新的,还不能充分理解的课文。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他们就会学得积极、主动,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
张斌
篇4: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网友来稿)
闫伦芳
新课标要求,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注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如何将语文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确实是值得教者探索的。下面笔者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构建语言运用教学新思维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开放学生的眼睛,学会观察一切。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手中可利用的见闻、资料相对偏少,善于观察,就是最好的开放途径,培养他们敏锐、细致、全面、准确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牲。著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
1、观察自然。结合作文、阅读教学,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语文,去增长见识,增加生活素材积累。学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体验置身其间的无限乐趣,陶冶高尚情操。
2、观察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同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生活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语言的积淀、写作素材的积累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
3、观察荧屏。荧屏虽小却包罗万象,它是个特殊的窗口,学生通过荧屏,能了解那些直接不能了解的知识,丰富生活,拓宽视野。
4、观察插图。小语课文中配插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插图,我们对这些插图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充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观察插图助熟悉课文,以观察插图助背诵课文,以观察插图助读懂课文,以观察插图助训练语言,以观察插图助放飞想象等等。真正落实这些观察,会逐渐培养起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但这得需要老师长期的培养。
二、将生活引入语文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
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厚积而薄发,现在的孩子并不缺乏生活素材,个个都是“见多识广”的小精灵。活跃的课余生活、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都是丰富的语言题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去激活生活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发生过的许多事虽小,但有意思,就是很好的题材,鲁迅先生说得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三、开放学生的嘴巴,鼓励学生善于表达。
新课标指出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个性化行文的理想 ”,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民主化、建设性的思维场和语言场,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让他们的灵性“快乐的挥洒”。
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课文,放飞孩子们的想像,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开他们感情的闸门,鼓励他们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使文中的人和事物形象具体化,有不少课文留有空白和悬念,可让学生补写空白。如一年级课文《蘑菇该奖给谁》是一篇童话故事,既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我在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发挥想象,说一说认识错误后的小黑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的想法很多,“小黑兔也敢和高手比了,它也跟小白兔一样,有时跟骏马比赛,有时和鹿赛跑,有时和狐狸比试。”“小黑兔和小白兔约好,以后小白兔去练长跑的时候,也带上它一起去,结果小黑兔跑得比以前快多了。”最后我让学生就用《小黑兔也得奖了》做题目,说一说小黑兔第一次没得奖以后的情况。这样做不仅延伸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应该和高手比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且让小学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课改之水,即在语文教学上渗透课标新理论,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学生内心的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打开思路,放飞个性,进而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被激发了,思维活跃了,发展了,那么他们就必然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劲,也越学越爱学。有了课改之源源活水,学生的语言之花一定会越开越绚丽多彩! 作者邮箱: yanlunfang_123@yahoo.com.cn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网友来稿)]
篇5: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论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论文
一篇教育类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型思维和质疑精神, 鼓励学生质疑他们所学到的东西, 但是忽略了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国学生则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踏实严谨的求学态度, 但在开放型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在此, 我不对中美教育进行评论, 也不对中国的教育进行批判, 只想从自己的教育工作入手, 思考一个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问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首先, 教师要从自己入手改变教学, 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
就目前的教学而言, 教师的备课环节就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情进行教学预设, 这些预设多是以考试为指挥棒, 引导学生接受理解知识, 提升学生做题能力。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 往往是看是否完成了课前预设, 完成的过程如何, 环节有无出彩之处, 充其量扩展到是否有课堂生成, 教师能否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丰富教学, 仅此而已。这种教学模式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的质疑精神, 因为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就是要学生解决我们设计好的那些问题, 没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和权利, 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首先从教师的教学着手进行改变。
教师要敢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创新, 敢于不走寻常道, 彻底抛开教参、教辅和网络上所谓的优质教学资源, 另辟蹊径, 为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比如, 在学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这一课时, 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和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 让学生脱离课本去了解荔枝的相关知识。没有课本先入为主的干扰, 没有教师预设的引导, 学生的认知思维不受任何限制, 他们看到荔枝树的图片后, 有的说像西兰花, 有的说颜色像西兰花, 形状更像菜花。谈到荔枝果, 学生也说出其壳鲜红、深红, 有鳞斑状突起, 摸起来较粗糙。谈起荔枝的储存, 学生也知道不易储存, 但也懂得冷贮能延长保存期等等。然后让学生去解读文本, 对文章进行理解和质疑, 学生很快就能提出一系列问题, 其中主要在比喻不当或不生动形象上。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逐渐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其次, 减少对作者的介绍和评价, 消灭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 教师会在学习课文前进行“作者简介”, 但介绍内容并不“简”, 往往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介绍。这给学生树立一个“大师”“学者”“权威”的形象, 学生会带着崇敬甚至膜拜的心情去学习, 哪里还敢质疑?因此, 在学习课文前, 教师要少介绍甚至不介绍作者, 让学生直接走进文本, 感受文章, 不被文章以外的任何元素干扰。这时候, 学生完全和文章对接, 没有任何畏惧和敬畏的成分在内, 往往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比如, 在学习杨绛的《老王》时, 有一个环节是“品味文章语言”, 有个学生对“有一天, 我在家听到打门,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 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 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 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提出了质疑。学生肯定了这段话确实生动, 但总觉得和全文的感情色彩不一致:全文都表现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赞美, 但是“瞎”“僵尸”“骷髅”却让人感觉很冷酷, 尤其是“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让人觉得残忍, 不能表现出作者的同情。
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后, 我向学生介绍了杨绛的情况, 学生越听越吃惊, 最后竟然要否定自己的观点。我告诉学生, 杨绛虽然才华横溢, 品德高尚, 但是你刚才所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你看这么著名的学者作品中尚且存在这种问题, 其他人的文章存在一些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只要你认真阅读, 大胆质疑, 一定会发现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学生从中受到肯定和启发, 也会变得越来越有质疑精神。
再次, 教师要重新为师生关系定位, 禁得住学生的提问和质疑。
虽然教改进行多年,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喊得山响, 但我们的课堂还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向着既定方向发展, 对学生看似多余的提问、质疑往往是忽视, 甚至当教师无法解决问题时, 送给学生的是当头断喝“就你事多”。学生质疑精神正是这样被教师消灭的。因此, 教师要善于重新为师生关系定位, 教师不是万能的神, 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学生也不是教师的附属, 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教学中的师生思维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 不存在对教师形象尊严的影响, 教师要等闲视之。
在学习王蒙的《苏州赋》和余心言的《扬州一瞥》时, 都会遇到一个相似的问题, 教师觉得这两篇文章极美, 无论是语言还是主题, 但学生的表现却是“美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的失望。如果教师肯让学生畅所欲言, 你会发现学生说得很有道理, 比如, 《苏州赋》美则美矣, 却进不入学生的内心, 学生无法感受想象出作者所表达的美。《扬州一瞥》最大的特点是引用大量诗句, 然而这些诗句对学生而言是如此陌生, 在他们看来这些诗句更像一个个拦路虎, 让文章变得更加难懂, 丝毫没有阅读欲望。平心而论, 谁又能不承认这是河大版编排的一大缺陷―――和学生的认知不太相符。此时, 教师切不可因为学生否定自己的讲解而气恼, 而要肯定学生的诚实和质疑, 以保持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此外, 教师还要利用各种契机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让课堂上“各种声音”, 不去追求标准而完美的答案, 让学生懂得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文的理解也不止一种, 进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淑杰.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 .
[2]刘蒙蒙.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 (24) .
篇6: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临泽县曹庄小学 朱多才
质疑意识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质疑意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是养成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有效途径。
第一, 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参与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当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问“为什么”的认识心理及解决“为什么”的强烈愿望时,他的思维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动脑勤思、善于发现质疑、勇于提出质疑,而且要乐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唯书、不唯师。学生有了质疑意识,产生了疑惑,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学习活动的参与性。
第二, 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要难得多,它需要学生具有更高一些的思维水平,因此,应允许学生在起步时的提问幼稚。作为母亲绝不会嗤笑幼儿学步时那跌跌撞撞的步态,我们不都是这样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吗?对待提出不全面或错误的问题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切不可扼杀学生提出质疑的热情,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学生的知识上的疑点就得不到解决,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会受到束缚和禁锢。只要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教师就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见解。许多事实证明,质疑是探索新知的动力,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第三, 引导学生学会解疑,最终释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只是获得新知的开端,他们还必须通过自已解答问题,才能更深入、透彻地理解、掌握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都要学生自已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教师不能简单地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要引导其探究和解决质疑,从中锻炼他们的思维,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激活创造性思维灵感,直至大悟大彻。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求异创新能力的发展,发掘学生隐藏的潜能。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学得来,思得深,疑得释,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篇7: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董艳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无序,不能盲从,不走形式,不为做秀。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还是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基于以上两点,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方法的尝试。
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
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要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
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接着,让学生在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体会到诗人把情景说的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假如我们再来一个追问:诗人为什么不说“像”而“疑”?让学生更进一层地想象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条瀑布的奇特。因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导入境,让学生感受美。
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有限,往往难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导学生入境,我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图画入境法。《火烧云》描写的是夏天傍晚的自然景象。“火烧云”之所以值得描写,就在于它美而多变的色彩和形状,发人遐思,令人神往,给人美的享受。可惜从出现到变幻、消失,时间极短,不易看到。如何再现自然美呢?我采用了“对文作画,评画学文”的方法,让学生如其境、会其情。
2.表演入境法。《荷花》后部分写荷花的动态美。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组织学生表演“荷花舞”。让全体女生都饰荷花,其中一个当作者;选两个男生,分别扮蜻蜓、小鱼。学生朗读课文数遍后,进入角色,按课文情节表演。演出完毕再回到课文,学习文中省略号。你们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还有哪些动物也被荷花吸引过去?它们又可能说些什么话?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哪些情节,让表演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表演中受到美的熏陶。
3.对比入境法。比较是认识美的差异的基本手段。教学《西门豹》这类内容中含有比较因素的课文,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对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识别什么假、丑、恶,什么真、善、美。此外,对褒此贬彼的词语的比较分析,也能培养学生鉴别美丑能力。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选入课本的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们总是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三个问题:1.)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吗?2.)你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3.)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由第一人称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来: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所以,通过以上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这样就会有了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篇8: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董艳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无序,不能盲从,不走形式,不为做秀。鉴于学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还是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基于以上两点,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方法的尝试。
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
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要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
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接着,让学生在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体会到诗人把情景说的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假如我们再来一个追问:诗人为什么不说“像”而“疑”?让学生更进一层地想象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条瀑布的奇特。因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导入境,让学生感受美。
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有限,往往难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导学生入境,我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图画入境法。《火烧云》描写的是夏天傍晚的自然景象。“火烧云”之所以值得描写,就在于它美而多变的色彩和形状,发人遐思,令人神往,给人美的享受。可惜从出现到变幻、消失,时间极短,不易看到。如何再现自然美呢?我采用了“对文作画,评画学文”的方法,让学生如其境、会其情。
2.表演入境法。《荷花》后部分写荷花的`动态美。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组织学生表演“荷花舞”.让全体女生都饰荷花,其中一个当作者;选两个男生,分别扮蜻蜓、小鱼。学生朗读课文数遍后,进入角色,按课文情节表演。演出完毕再回到课文,学习文中省略号。你们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还有哪些动物也被荷花吸引过去?它们又可能说些什么话?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哪些情节,让表演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表演中受到美的熏陶。
3.对比入境法。比较是认识美的差异的基本手段。教学《西门豹》这类内容中含有比较因素的课文,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对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识别什么假、丑、恶,什么真、善、美。此外,对褒此贬彼的词语的比较分析,也能培养学生鉴别美丑能力。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选入课本的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们总是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三个问题:1.)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吗?2.)你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3.)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由第一人称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来: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所以,通过以上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这样就会有了学习的兴趣。
篇9: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
张卫卫
(山东省陵县陵城镇西关小学)
小学时期孩子们活泼好动,对耳提面命的理论说教方式不感兴趣,造成许多孩子语文基础薄弱。鉴于此,我结合一线教学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
一、唤起需求
小学生不仅活泼好动,还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只要在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以符合孩子们认知兴趣的方式展现知识,就能有效唤起他们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际上人教版小学语文就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遴选了许多优秀的趣味故事来牵引孩子们学习。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教材中的趣味因子来激活学生兴趣。
如,在教人教版三年级上《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时,为了吸引孩子们深入学习,我留出几分钟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旅行爬山经历,然后选几位学生分享给大家。然后再问:大家这么喜欢爬山,爬山运动又这么精彩,那么我们想不想学一下如何将自己的爬山经历通过笔触展现给大家的技巧呢?
这样一个结合实际的问题恰到好处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催生了他们学以致用的主观能动性,为深入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互动交流
课堂不应是故步自封的封闭式课堂,而应是互动交流的开放型课堂,因为交流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必由之路。客观来讲,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完成知识探究和信息传递,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体验知识生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掌握知识,迁移技能,否则只能是”死读书,读死书“,拾人牙慧罢了。
如,在教人教版三年级上《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就特意提醒学生在初次阅读中挑选出经典的描写景物的句子,比如,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然后教学过程中让大家比较例句与”几百里连成一片,到处都是绿色的树木“的区别。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通过对比、讨论和交流体悟到语句运用了比喻,这样让语句描写形象、生动,如此一来强化了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和认知,让他们掌握了描景状物的技巧,潜移默化生成语言表达能力。可见,这样的交流课堂,不但实现了”文本对话“,还让学生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中拓展知识,发散思维,最终在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完成内化迁移,生成能力。
总而言之,知识不是简单的背诵,它有自身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结合节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设置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篇10: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内容摘要:“读中感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等名言,为人们所引用,也是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是广大语文教师极为重视的一项教学内容。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阅读策略教学、提高阅读效果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理由,文章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宽松氛围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更好地做到读中感悟。
关键词:小学阅读 读通 读熟 读懂 创设情境 培养能力
新《课标》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通过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一、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朗读,不是生硬的要求学生读得高些、重些、慢些等等,而是让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感悟,受到感染。读,也是理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怎样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我就采用朗读的方法,通过听读,跟读,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读中去悟,悟中读好,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出示句子“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我先放录音,让学生体会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一情感,然后让再放录音,让学生轻声跟读几遍,再大声朗诵,学生通过多次的激情诵读,感受精神。这样,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同时以读促思, 帮助学生理解了句子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读通
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对于喜欢读书的学生当然是先睹为快,然而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字障碍。而要解决文字障碍,可以求教于老师、同学,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我们常说: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又学习了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利用工具书既可以读通课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时,了解一下字意,为下一步读懂课文做一下铺垫。待每一个生字都已经被你克服,你不仅读通了文章,同时,还增大了识字量,为以后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克服了孩子们在读书中抄近路,想偷懒的做法,那种在读书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况得到了控制。这一步,通常在学生预习中完成。
2.读熟
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根据心理学中有关记忆规律的原则:及时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读懂
在前面两步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果能进一步地展开阅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语感。这样,必然会伴随着他们读书量的增大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读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基础上,再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小练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的积累,充分起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文妙理,体味作者的深思妙笔,达到古人所说的“文章读以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真正陶醉其中,从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爱美的情趣。
三、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这一事例与学生的现实太遥远,如何让学生体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我主要采用情境朗诵导入,让学生听声音,看画面,整体感受这一情感。然后通过教学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救伤员,引导学生听读,跟读,自由读,齐读,这样多读,读中抓住重点词句,从中感受到中朝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体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怀。
四、朗读有利于推广普通话
朗读也是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途径。推广普通话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里让学生讲普通话,语文课是主要阵地。而朗读是练习普通话的最好措施,因为读的课文都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有利于改造不规范的语言和句式。好的课文语言优美、音乐性强,朗读起来很动听,会使学生自然进入课文创造的意境,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音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仍然是教师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标》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当前的素质教育更要求“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从而充分发挥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篇11: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努力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出中来。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三、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
1、找题眼。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抓中心词句。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3、揭矛盾。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4、比好坏。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兴趣的部分。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除了上面的,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四、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从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1、结课的艺术。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设计拓展性练习。如《称象》结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司马光、诸葛亮)还想知道曹冲的其他故事吗?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觉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篇12: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讲好故事论文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讲好故事论文
讲故事可以丰富和存储语言材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感悟力和理解力,直接提升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注意力、记忆力和当众言说的自信心,对于书面表达也有间接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写作的入门。因此,让学生学会讲故事,经常讲故事,善于讲故事,对于学生学好语文功德无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讲好故事。
一、把握讲故事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讲好故事,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教师必须弄清并逐步让学生明了讲故事与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的区别,尤其是与有感情背诵的区别,这样指导时才会有的放矢,充分到位。现在讲故事并未大量进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只在一些学校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时有所见,但往往看不出其与有感情背诵的区别,不少教师也不明就里。以其昏昏,自然难使人昭昭,不利于学生讲故事能力的提高。
讲故事、有感情朗读和有感情背诵,皆为口耳相授的活动,都要借助发音器官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都要运用各种声音技巧,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还原作品形象,传达作者情意。这是三者的共同点。其中区别也显见。我们大都见识过这样的事实: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孩子有反复听上多遍的热情,甚至百听不厌,却难有连续多遍地听一个人朗读或背诵的劲头。讲故事不能看稿,这让它直观地区别于有感情朗读,但二者区别远不限于此,否则讲故事就等同于有感情背诵。二者还有以下区别:
其一,忠于原文程度不同。有感情朗读和背诵都要求完全忠于原文,必须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一字不差;而讲故事,有些是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具有原创性,甚至没有现成脚本而现编现讲。就小学生讲故事而言,现编现讲少见,一般是讲述课内外他人写就的故事,但那些故事大多不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多数需要讲述者改编或二度创作,完全不必追求也不应该追求与原文分毫不差,经过改编的故事更适合孩子,更能抓住小听众。
其二,语体特点不同。因为完全忠于原文,朗读或背诵的语体特点为原文所决定。但凡为文,都可以用来朗读或背诵,故朗读或背诵的语体多样,特点各异。可以用来讲故事的文章,则必须是叙事性文体,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多用叙述表达方式等。因讲故事时有声语言诉诸听觉,转瞬即逝,在改编过程中追求语言的口语化。如“可是,她俩的学习成绩,却迥然不同”,“一时无言以对,两双怒眼瞪着孩子”,最好改为“可是,她俩的学习成绩,却大不相同”,“一时说不出话来,两双眼睁得大大的,喷出四团火,看着各自的孩子”等。
其三,交流方式不同。有感情朗读或有感情背诵着眼点在于用声音再造作品,朗读者或背诵者更在意自己对作品本身的感受和再现,而不特别在意听众的反应,所以更多时候是一种单向交流。讲故事一般在特定现场进行,是与听众的双向交流,要随时关注听众的反应,并据此对自己的“讲”做出决策,或依照既定策略进行,或适当调整,或改弦更张。
二、夯实讲故事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详细复述课文,有助于夯实讲故事能力的基础。复述课文是在学生充分熟读课文、熟悉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或者课文的词句把课文内容叙述出来。复述课文主要有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种类型。其中,详细复述是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语言对课文进行具体详尽的叙述,不仅要熟悉所有情节,还要对课文的行文思路和细节了然于胸,重点词句也要一一牢记,与讲故事的基础步骤要求、要领相似。
平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详细复述的训练,其法完全可以迁移运用于讲故事。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些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其特点是情节完整,有头有尾,文字浅显,不用教师讲解学生也容易感悟或理解。这样的课文,完全可以采用详细复述或讲故事的方式学习,求得在思想内容上整体把握和在语言文字上有效积累。《夸父追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文体特点决定,本单元古诗以外的课文都文字浅显,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特别适合进行讲故事或详细复述的训练。在教学《夸父追日》前,可以结合前一篇课文《女娲补天》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讲述故事的要领。教学本文时,可以这样安排流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方法
(一)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同学们还练讲了这个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讲《夸父追日》,这也是个神话故事,希望同学们能讲好它,回家以后,还要把它讲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其他小朋友听。那么,应该怎样讲好这个故事呢?谁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讲《女娲补天》的?
(二)回顾后出示
1.根据课文内容写提纲。
2.在提纲的各个部分,把体现这部分主要内容的重要词语有顺序地排列出来。
3.将这些词语进行扩充,把课文的内容串联起来。
二、独立学文,理清文脉
1.读一遍课文,自学新词。
2.再读课文,拟写提纲,摘抄重要词语并有序排列。
3.组织交流评价后,呈现
(1)夸父希望太阳固定在天上:升起、落下、漫长的黑夜、追赶、抓住、固定、永远。
(2)夸父追赶太阳:拿着、提起、迈开、奔跑、追到、又红又亮的火球、举起手臂。
(3)夸父口渴喝水:喉咙冒烟、俯身喝水、喝干、没有止住口渴。
(4)夸父倒下长眠:向北方跑、颓然倒下、把手杖向前一抛、长眠。
(5)夸父化为大山,让人奋勇前行:阳光普照、大山、桃林、桃子解渴、奋勇前行。
三、独立与合作,尝试演练
1.根据提纲和重要词语,自己试着把内容串联起来。
2.同桌之间,或者自己寻找伙伴,轮流试讲。听的同学要注意讲的同学是不是把故事讲完整了。
四、全班试讲,组织评价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把《夸父追日》讲给家人或其他小朋友听。
2.课外搜集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本课,只是让学生完成讲故事的基础步骤,其实就是详细复述课文。经常这样训练,对提升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会讲故事的技巧
要讲好故事,还必须掌握讲故事的特殊技巧,即在完成基础步骤后,运用这些技巧,逼真地还原故事情节和形象,让故事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这是锦上添花的步骤。据研究,在听故事过程中,听众从讲述者的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眼睛的运动、语气等因素中将获得更多信息。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停顿等,就是讲故事的特殊技巧。
手势。人们听到的故事实际上不止来自听觉,而是听觉、视觉的综合。手势具有微妙的作用,恰当地运用手势,可以强化信息,增添故事意义的含量。
手势可以创造出清晰而鲜活的影像,从而丰富语言文字未直接显示的内容。讲故事时,让学生恰当运用手势,可以提高故事的表现力和讲述者的表达力,让故事具有更吸引人的力量。
表情。在特定语境中,讲述者的面部表情具有某些有声语言的替代功能,是超越有声语言和文化障碍的表达工具。比如,“他跳过了横杆,我真为他感到高兴”。讲述者只要面露笑意说或者笑着大喊:
“跳过了!”其中蕴含的高兴和激动之情就会表露无遗。换言之,面部表情和语气就代替了“我真为他高兴”等语句。讲故事时,让学生学会运用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出更丰富的信息,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声响。充分利用声响,可以营造逼真的情境,让故事绘声绘色。下面是一个故事的片段:
猕猴妈妈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把森林中所有动物的本事都学会,争取在动物技能大赛中获得所有比赛项目的冠军。吱,这是谁在唱歌呀,歌声真好听。猕猴妈妈循着歌声找到了黄莺,黄莺老师刚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猕猴妈妈赶紧请黄莺老师来教猕猴宝宝唱歌,猕猴宝宝尖着嗓子唱呀唱,可总是不那么动听。
在“歌声真好听”前面可加入“咿咿呀呀”等,在“可总是不那么动听”前面可加入“呜呜啊啊”,并把“可”删去。“咿咿呀呀”与“呜呜啊啊”这些拟声词在音响的悦耳度上形成对比,直观显示“好听”和“不好听”,增强故事的生动性。
停顿。西蒙斯在《讲故事》中说:“沉默对于故事的感情方面的内容来说,它的作用就像是一个放大器。如果你谈论在麦当劳排队等候的情景,把你的双手放在你的臀部的一刹那,你传达出的愤怒的声音几乎可以达到10分贝。如果你站在那里,在整整两秒钟里保持着沉默,你可以把愤怒的程度扩大到70分贝或者80分贝。”[1]让学生学会根据故事的情境和内容,恰到好处地停顿,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总之,清楚地把握讲故事的特点,夯实讲故事的基础,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技巧,学生的讲故事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也必能为提升语文素养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美]西蒙斯着,仇朝兵译.讲故事[M].海口:海南出版社,.
篇13: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方言保持适当距离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方言保持适当距离
笔者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以粤方言为母语,他们母语中的'一些语音、词汇及语法已深入渗透入普通话.对此,我们一方面深入认识其存在的缘由,包容那些已被广泛接受的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努力引导学生将影响普通话纯净度的语言现象从普通话中剔除,积极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作 者:黄碧云 作者单位: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刊 名:中等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ZHONGDENG ZHIYE JIAOYU 年,卷(期):2010 ”"(8) 分类号:G71 关键词:粤方言 普通话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