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教师要善于移情教育论文(共4篇)精选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教师要善于移情教育论文(共4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要善于移情教育论文,本文共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要善于移情教育论文

篇1:教师要善于移情的语文论文

教师要善于移情的语文论文

移情,在心理学上又叫感情移入,是指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情和需要。作为教师的重要素质之一,教学中的移情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把学生的感情移入自己的心里,即设身处地;一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学生的心里,即感染学生。(这里的“感情”是广义的,包括认识、情感、需求等心理因素。)

一、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

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领会教材里的知识、感情,体验学生的认知、情感和需求。

学生因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面和理解力不如教师,教师在领会教材时,如果仅停留在自己作为成人的认知层面上,是无法获得最接近学生体验的。因此,要是学生轻松、快捷地对教材产生起初的体验,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与“备学生”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角色互换”,即改变原有角色(教师),去体验学生的认知、情感和需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领会教材,体验学生的心理,体验学生的认知障碍,了解到学生已知什么,欲知什么,有何困难。这样,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就轻而易举了。对教材和学生有了较多的体验,围绕学生的需求寻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设计教学语言,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二、教师要善于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教师要善运用自己对教材的体验,唤起学生的体验。课堂教学始终贯串着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交流与沟通能否达到和谐默契的境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用自己的体验唤起学生的体验。无论是课的导入,新知的“传”,方法的“授”,还是作业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师生体验交流的契机。

在课的导入上,不论是设疑导入,还是情境导入、激情导入,只有教师设计的疑问、创设的情境、激情的语言基调切近学生的心理,或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启发引导作用,或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体验,或能很快激起学生的“情”,才能顺利引入“正轨”。

此外,方法及新知的传授、作业的`设计,同样是以教师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同感”为途径的。教师传授方法及新知识的方法以及语言、情绪,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的课堂是最有活力的。在作业设计中教师感染学生,主要是看教师在学生角度对学生作业的

“度”和“量”的把握。无论是巩固练习的作业,还是延伸拓展性的作用,都应以能唤起学生的体验及主动性为原则,做到适度、适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训练作用。

教师感染学生,可以说是教师用贴心的言行,去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探求新知的过程。科学的“感染”,不但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能促进教师传授的欲望,使师生间的心理互动得以激活,师生关系得以优化,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教师的移情能力在课外练就,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移情能力的发展,要靠深入教育学、心理学,深入教材、大纲,深入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篇2:教师要善于运用智慧化的语言的教学论文

教师要善于运用智慧化的语言的教学论文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于利用课堂来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反之亦然。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在见习过程中经常碰到原本可以很生趣的课文,但因不善于口头表达,却无法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使师生有机的结合起来,投入到课堂中来,这说明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也即,课堂语言的恰切使用实为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要素。在这次教学见习活动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试着将之具体为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和凝炼性四个特征。

一、课堂语言的知识性

韩愈早在《师说》中就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这句话的内涵到今天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以为,能否真正给学生传授知识,始终应是检验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

我们所接触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还较差,要想普遍地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尤其语文学科中口头预复习这样的软任务,是极易被他们忽视的。因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的的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由此便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也即,要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下走入误区,记得在这次见习中指导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上课最首先的任务,就是要把你这节课所要讲的知识最起码要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明白,不要空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要脚踏实地的上好每一堂课,一步一个脚印。要在每一个40分钟下来,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知识,日积月累,使他们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充实,进而引起对每节课的兴趣,以便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还需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深入的钻研和理解,力争吃透教材、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每一个知识要点。

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随着现代学生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比如语文教学中记叙文所涉及的历史、地理、常识、数学等问题。这时,教师要做的,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觉得上这节课同时可以学到课外的东西,以加强对40分钟课堂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则需广大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篇3:政治教师要具备那些教育机智要求论文

政治教师要具备那些教育机智要求论文

【摘要】:教育机智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师能随机应变、灵活自如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机智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具有较高的教学技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育机智主要要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等几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机智政治教师必备素质

教育机智是任何教师都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才能和素养。而思想政治课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泛,同现实生活的联系又十分紧密,更要求政治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灵活快速的应变能力,即要求他们具有更高的教育机智。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十分重视,而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师能随机应变、灵活自如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机智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具有较高的教学技巧。具体到思想政治课,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教育机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有的放矢

俗话说:“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一堂政治课若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就好比射箭没找到靶子,治病没找到症结所在,只能是空洞说教。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有的放矢,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例如:我带的班上有几位同学,学习总是打不起精神,干什么都是敷衍了事。经过调查,我发现这几位同学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因而他们总认为自己将来有出路,学习上缺乏动力和压力。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青蛙实验”的故事: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实验人员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一口煮沸的锅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这只青蛙用尽全力,跳出了那口势必将它吞没的大锅。过了几分钟,实验人员换上温水,又把这只惊魂未定的青蛙放进锅里。然后,在锅底悄悄加温,这只青蛙在温暖舒适的水中游着,丝毫未料到危险逐渐逼近,等它醒悟到水温已高得必须跳出才能保全性命时,它却四肢无力,再也跳不动了,只好束手待毙。讲完故事,我问同学们这则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在优裕的环境里舒服惯了,将来是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的,等到他们醒悟时,却往往为时已晚。所以,在宽松的环境中要自我加压,居安思危,否则,便会像那只青蛙一样在关键的时刻力不从心。这则故事对全班尤其是那几位同学震动很大,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如果当时我不善于发现症结,只是不着边际地一味批评学生不求上进,就会抓不住实质和要害,导致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依然我行我素。

二、因势利导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同现实紧密联系的课程,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理解人生,解决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从而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应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作风”时,观察到学生有厌烦情绪:“都什么时代了,还讲这个?”显然,如果不把这个“疙瘩”解开,教学就难以收到成效。为此,我想到了学生普遍看过的一篇文章――《夏令营里的较量》,启发学生思考:日本人的生活那么富裕,为什么家长还主动让孩子来中国的大草原长途跋涉呢?这不是自寻苦吃吗?为什么中国还未摆脱贫穷,而我们的青少年却已经不起艰苦生活的锤炼?最后,以日本人一句让我们永远难忘的话作为结语:“你们这一代人又不是我们的对手。”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理解到艰苦奋斗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个人生活艰苦一点的事,更是意志和品质的锻炼,关系到民族的强盛和国家间的竞争,从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比单纯的说教不知要强多少倍!而我们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效果不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机智的才能,没有深入研究如何才能使理论与实际巧妙、自然地结合起来,对思想教育的热点问题缺乏敏感性,对解“疙瘩”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这样教学效果当然是事倍功半了。

三、随机应变

教师对课堂上突然出现的“不和谐音符”,迅速作出反应,机智果断地给以恰如其分的处置,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教师在巧妙处理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还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教师本身的'魅力,从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起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对不同意见一味压制和训斥,学生就会丧失对政治课的兴趣,把学习政治课的目的仅仅理解为应付高考。

教育机智的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师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机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勤奋学习,旁征博引,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根据“木桶原理”,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条。所以,政治课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旁征博引,广泛涉猎,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拓宽。如果你在某节政治课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是空白的话,那么,你这只木桶恐怕连一滴水也倒不出来。

第二,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做学生的知心人。高中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不大容易接受外界灌输。单纯的说教不但效果不好,更容易使学生反感。所以,政治教师有必要学点心理学,多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思想上有什么“疙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三,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新时期,政治课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教育功能不但不能弱化,反而应该加强。政治教师作为这门学科的人格化代表,其言行要足以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所以,政治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主动关注国内国际时事,经常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篇4: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一个冬天的早上,我跟平时一样组织孩子的展间活动、早操活动,接着便开始了集体教学活动,孩子们正在活动室里安安静静地听我讲绘本故事。这时,乐乐姗姗来迟。他站在活动室门口,手里拿着一包饼干,饼干袋在他手上发出了一些声音。一下子,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乐乐吸引走了。于是我有点生气了,便批评乐乐道:“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你知道迟到是不好的吗?你知道你影响了小朋友的活动了吗?”乐乐却一直站在那里,不说一句话。“还不赶紧坐到位置上去。”乐乐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但手里仍拿着那包饼干,还时不时地摸摸它。孩子们的眼睛也时不时地瞟向乐乐手中的饼干。见状,我更来气了:“乐乐,把你的饼干交给老师!你看,你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拿来!”乐乐仍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低着头。我走上前去,不由分说,一把拿走了乐乐的饼干,并重重地放在了自己身边的桌子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乐乐始终难以投入。集体活动结束了,其他孩子都去吃点心了,而乐乐仍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干脆把乐乐叫到了面前,责问他:“乐乐,你今天到底要干什么,你没有听见老师请小朋友们吃点心吗?”就在这时,乐乐“哇”地一声哭开了。那一刻,我一下子有些后悔了:也许孩子有什么隐情,我应该听他说说。想到这里,我把那包饼干还给了乐乐,继而轻声地问起他来:“乐乐,你今天为什么要带饼干来幼儿园?”这时乐乐才轻声地回答我说:“妈妈今天上班时间来不及了,我们没有吃早饭,妈妈就给我带了包饼干。”听到这儿我内心惭愧极了,为什么我事先不好好问问乐乐?为什么我没有了解孩子的情况就发脾气了?乐乐已饿了一早上了,难怪他一直紧紧地捏着饼干袋不松手,还时不时地摸摸饼干,他一定是饿了,想吃了。而我却一次一次无端地批评他,还拿走了他的饼干。孩子无疑是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伤害,有多委屈、多伤心呢!

从那以后,我开始时时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

安安是个大家都认定的调皮的孩子。一天早上,我刚走进幼儿园传达室时,就听到园内有孩子在哭。值班老师生气地告诉我说,是你班上的安安又打人了。一旁其他的幼儿也七嘴八舌地告起安安的状来。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后来,当其他幼儿都由配班老师带着去户外活动的时候,我走到安安面前,轻声地问他:“安安,今天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想,安安这时突然哭起来了,哭得很是伤心。我拍拍安安的肩膀说:“安安,跟老师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好吗?”安安抬起头,很委屈地对我说:“她一直在我耳朵边上说我是小笨猪,说了很久。我不是小笨猪,我就打她了。”原来安安不是那个故意挑起事端的孩子!而所有人只看到了那个被打的孩子在哭,却不知道安安内心的委屈,于是我对安安说:“她骂你小笨猪是她的错,但是你动手打她也不对。”安安小声地回应说:“打人是我的.错。”听到他的认错,我拉起安安的手对他说:“那现在我们就去找他们,说清楚事情的原委,让她给你道个歉,你也跟她道个歉。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不能动手,要跟人讲道理,好吗?”安安默默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安安很愿意听从我的引导,我也不断地鼓励他学习如何友好地与小朋友相处、交往。

不断的实践反思让我逐渐意识到,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顷听孩子的心声,不要把我们认为的理所当然强加给孩子。教育的最大成功,是让每一个孩子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