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论文(甄选10篇)

时间: 李欢欢 互汇范文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论文(甄选10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论文(甄选10篇)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论文,本文共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论文

篇1: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论文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基础,水污染影响的是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面源污染主要是指溶解或非固体的污染源从非特定的地点进入,并在雨水或冰雪的冲刷下扩散,通过河流或地表等进入地下水系统而引起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所施用的氮磷钾和农药等通过长时间的渗入扩散到地表,从农田向水体迁移的过程。目前来看,全球面源污染已成为水污染的首要污染源,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危害农业生产,也影响区域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1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特点

1.1成因

农业生产的压力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最根本原因。由于受粮食生产的压力,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农药和化肥,这导致了农药和化肥渗入地表,并慢慢污染到周围的'水资源。我国的农用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10,但是氮肥使用量却是世界氮肥总量的1/4还多。大量没有利用和吸收的肥料营养元素会随着雨水或农田退水等间接渗入地表。另外,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量大,方法也不尽合理,导致农药利用率低,大部分农药会慢慢渗入土壤、空气、产品和水体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近些年来,我国集约式养殖迅速发展,一些区域的养殖量已经超过警戒值,养殖禽类和畜牧类的粪便处理效果不佳,也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2特点

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比较隐蔽、分散性强,难监测。农业面源污染的扩散主要是通过农田排水和雨水径流,而雨水径流的随机性比较大,产生的面源污染也比较随机。再加上区域内的地理状况、水文情况不同,所以面源污染也不均匀。农业面源污染源比较广,包括农业用肥、农药、农户的生活污水排放、农村生活垃圾、养殖污染等。

篇2: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论文

农业面源污染最开始的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70年代后在世界其他国家逐渐展开。随着面源污染的加重及环保意识的深入,人们提出了各种控制措施。我国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渐深入,主要是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面源污染的关系入手,在水库水质探测基础上建立污染物测算模型,这只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进行的最初步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开始从农药、化肥等污染源对面源污染进行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国外一些面源污染模型的引入,面源污染研究者開始在全国不同地区内开展应用研究。

3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我国虽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起步晚,但是在综合和引进国外先进措施和模型基础上有很大成效。主要防治措施有人工湿地技术、缓冲带技术、水陆交错技术和水土保持技术等。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通过土壤对在河流内生长的水生植物组成独特和生态吸附系统,通过吸附系统达到降解和吸收,以减少氮磷钾等进入水中的总量。但是湿地技术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规模化应用和推广比较难。缓冲带技术和水陆交错技术是通过对植物生长带的设计和种植,让植物对农田的剩余营养物质进行吸收,以净化水质。虽然缓冲带的效果比较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缓冲带也会被污染,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缓冲带可能会变成污染源。水土保持技术主要是通过工程和农业技术、生物措施结合,来促进植物的吸收和降解,同时控制水土流失。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农田的养分平衡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化肥的过量施用是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严格对农田进行养分管理,推广合理施肥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治理方式。

4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未来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和治理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方面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目前研究进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展望如下:

一是要应用同位素技术来跟踪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以提供精确的科学数据。同位素技术主要是以流域为单位,把大气—植被—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跟踪,以辨识农业污染的来源,并对来源进行定量,以估算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输出和迁移等;二是通过一定模型来确定面源污染与水体之间的缓冲过度区。沟渠可以通过植物和底泥吸附来进行自然降解,以降低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数量;三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对河流、水库等地下水的污染,研究农业面源污染在地下水中的输出和影响规律,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四是构建河流总体容量控制模型,以形成对河流的环境治理和管理机制。主要是将河流分为一级、二级和小支流,按照治理目标依次进行治理,通过方案解决小流域污染的基础问题。通过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发挥出治理方案的宏观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余进祥,刘娅菲.农业面源污染理论研究及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1(01):137-142.

[2]杨林章,施卫明,薛利红,等.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总体思路与“4R”治理技术[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32(01):1-8.

篇3: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研究进展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工业点源污染被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控制,工业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得到控制的同时,农业生产带来的'非点源污染日益凸显,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总结国内外农业面源的污染状况和研究进展,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研究进行了探讨.作 者:宋涛    成杰民    李彦    荆林晓    张丽娜    Song Tao    Cheng Jiemin    Li Yan    Jing Linxiao    Zhang Lina  作者单位:宋涛,成杰民,张丽娜,Song Tao,Cheng Jiemin,Zhang Lina(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李彦,Li Yan(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荆林晓,Jing Linxiao(上海市朱泾中学,上海,00)

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5(2) 分类号:X5 关键词:工业点源    非点源    农业面源   

篇4:发展有机农业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发展有机农业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提出发展有机农业是我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有机农业这一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解析,提出了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措施.

作 者:徐田伟  作者单位:辽宁省环境保护产业管理办公室,辽宁沈阳,110033 刊 名: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IRCULAR ECONOMY 年,卷(期): 29(4) 分类号:X71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有机农业   生产方式   控制对策  

篇5: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的研究进展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的研究进展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世界上污染贡献最大,控制难度最大的污染源.分析了世界上面源污染的危害,总结了前人对面源污染的研究途径,并且客观评价了几种常见的控制面源污染的对策,最后提出了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以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 者:张劲 李兆华 朱联东 杨芳 赵泉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 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2009 26(3)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业   面源污染   途径   控制对策  

篇6: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摘要:作者总结近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从生态环保方面阐述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不仅可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可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使农业生产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 者:王冬霞    王照柱    张桂真  作者单位:山东省嘉祥县农业局,嘉祥,272400 期 刊:中国食物与营养  ISTIC  Journal: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年,卷(期):, (12) 分类号:X5 关键词:绿色食品    控制    面源污染   

篇7: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

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

摘要:氮、磷的过量输入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来源.阐述了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发展有机农业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太湖水污染问题,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作 者:朱筱婧    杨沅瑷    周慧    ZHU Xiao-jing    YANG Yuan-yuan    ZHOU hui  作者单位:朱筱婧,ZHU Xiao-jing(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杨沅瑷,周慧,YANG Yuan-yuan,ZHOU hui(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期 刊:现代农业科技   Journal: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3) 分类号:X592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有机农业    污染治理    太湖地区   

篇8: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研究论文

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1.1 养殖业和农药、化肥的污染 与工业固体废弃物相比,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类粪便量是其的 2.7 倍。

并且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建设了大批养殖场,但是这些养殖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没有相应的环境管理机制,很多养殖场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废弃物,从而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污染。例如,产养殖场中为了使水生植物获得生长,会散播一些肥料,同时加上鱼类粪便、饵料沉淀物等的随意排放,对湖泊和水库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并且如果不及时处理畜禽粪便,在堆积发酵之后,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产生硫化氢、氨及甲基硫醇等有害气体。其次,粪便能够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其具有比较强的淋溶性,经过大量堆积成土质过肥,能够使农田的土壤降低或失去生产能力。

而近年来,为了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农户使用了大量的农业,农药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到了 40%.并且很多地方仍然使用一些被禁止的农药,这些农药毒性大,具有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其中 80% ~ 90% 通过地表径流流失,农药的残留会流入沟渠荷塘,污染当地的水体。另外,早在 20世纪 60 年代,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我国开始广泛、大量地使用化肥,从而对农业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大量的废氮、废磷的流失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湖泊、池塘等水域中的水藻生长过旺,水体缺氧,导致水生生物难以生存。

21 世纪,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已经被超强度利用,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

1.2 焚烧秸秆和农膜的`污染 农膜技术的使用产生了大量不溶解、不腐烂的废旧残留物。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农膜产品达到了 100 万 t 以上,残膜率达到了 42% 以上,有 50% 以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渗透功能,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并且对农产品也带来了污染,且农膜中的微量环境荷尔蒙物质还会危害健康。

另外,农村的秸秆利用率太低,农民处理秸秆大多数通过焚烧,这样不但浪费了秸秆中的有机营养物质,还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3 生活用水和固体废弃物 ,农村年废水量达到了 200 亿 t 以上,由于没有配套的排水管道,自来水的普及使居民的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严重污染了地表水,排向室外或街道的污水通过入渗严重影响了地下水。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每年增加生活垃圾达到了300 万 t 以上,随意堆放的垃圾不但滋生了病毒细菌,还占去了大片可耕地,严重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例如, 年我国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了3亿t以上。大部分垃圾都露天堆放,其产生的渗透液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

篇9: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研究论文

2.1 科学确定控制目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要严格控制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活动,禁止排放养殖污水,严格对使用的农药进行控制,防止造成大面积的水质恶化现象。同时,为了逐步降低农业面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优化农业生产和投入结构,实现有效调整,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控制好农业面源污染。其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强度要降低,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比重要增加,秸秆综合利用率及农膜回收率要逐步提高,还要提高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的利用率。

2.2 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特点与产业,结合国家级生态区创建,通过一系列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如在农业园区推广养殖 + 沼气 + 中职模式的生物链生态工程,建立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方式和生物防治工程,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推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等,建一大批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改变,扎实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进程,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农药,减轻农业自身污染 首先,为了控制或减少氮肥使用量,农田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协调氮磷钾施用比例,培肥土壤地力,增加硅肥、锌肥等的使用量,推广高浓度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逐步淘汰容易挥发流失的化肥品种,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要坚决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使用农药时要采取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推广诱虫灯、防虫网等无害化防治技术,减轻环境污染,使用化学防治和非化学防治相协调技术。其次,要积极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等模式,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提高其利用率。

另外,要集中收集和卫生填埋农膜,从源头上防治白色污染,大力推广使用可降解农牧,并且推广“养殖 -沼气池 - 种植”等配套循环发展模式。

篇10: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污染中主要的问题之一.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理论研究、模型模拟研究、治理技术研究、最佳管理实践以及立法管理研究,归纳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情限制、化肥和农药的难以替代性、缺乏对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进行分类控制等.作 者:邓雄    DENG Xiong  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5 期 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PKU  Journal: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年,卷(期):2007, 46(z2) 分类号:X592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农业    管理   

以上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论文(甄选10篇)的内容,由互汇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