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初中观后感(精选13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观音山》初中观后感(精选13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音山》初中观后感,本文共13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观音山》观后感
《观音山》观后感
《观音山》观后感看《观音山》,是需要你还保存着对青春的清晰记忆的。否则,你怎么能明白南风在舞台上的激情?怎么能明白青春的时光飘摇在一间又一间的简陋出租屋中?怎么能明白他们似乎没有大是大非观地只活在点滴具象的生活中?怎么能明白那些漫无目的地挥霍在货车厢中的疯狂?
我一直担心影片会最终演绎成教母式的主旋律,让张艾嘉演的丧子母亲在三个年轻人激情感召下重新认识到世界的`美好、燃起生活的勇气。还好,没有!这是真实的人生,有些痛永远无法消失,就像张艾嘉说的“没有永远的痛”是一样道理的两面:人生结束了,痛苦才会结束。就像张艾嘉曾经唱的“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现代人生,少有人考虑“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的问题了。我们管状视野地去寻觅具象的房子、寻觅配偶、生儿育女,我们的身体有了家,可是我们的心有家了吗?是不是,仍旧有些依稀的感觉,无法盛放在我们那个具象的家中?哪里,心得体会才是我们心灵的家?难道,真的等到白发苍苍、面对唯一的选择时,才无耐地带着悔恨结束这永远的痛?
青春,混乱,不知觉。我要提醒我的小朋友:你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要来了……
篇2:观音山观后感
静静地想想,人生有多少悲剧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信仰、亲情、友情、爱情,本来的面目就是无情,哪来的完满?
什么样的未来才是真的?人生无常,永远不要去问别人,为什么你是这样,而我是那样。不要问别人到底为什么活着,这如同向世人发问,为什么会有明天,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在未知面前,没有圣人。
匆匆过往,我似乎又一直在找那个答案,认为那样可以一劳永逸地为未来护航,可是谁又是谁的答案?我没有答案,像只没有眼的鱼,只知道游啊游,不曾想身边的也都只是鱼罢了,而他们又或许跟我一样是瞎子。
看完《观音山》,只记住了影片两句话:“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三个孤独的人遇见一个孤独的人,就有了温暖,一个loser遇见一些loser,就不只有绝望。“其实都不容易,这么大的城市,我们算什么呀?”,这说的不就是你,我,他嘛。还记住了爬火车兜风,青春、唯美、放松、贪恋。
“身边生活不如意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痛苦,但又都必须生活下去。”导演李玉谈这片的创作动机时说。这片,说不出哪好,也说不出哪不好,但就是让我想看下去。灰色、压抑、绝望、孤独、温暖中,我依稀看到点东西:丢什么都不能丢了希望;要活就好好活下去。
篇3:观音山观后感
在《观音山》上映2个多月之后,我才在网络上看了此片,说实话,这种灰暗色调的影片,真的不是我的菜。也许有人说影片表现的就是社会现实,不爱看的人是因为不能正视社会现实,但是,这种“以死团圆”的生命价值导向,个人认为还是过于极端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能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和生存,谁都不易。片中的三个年轻人,一个是母亲早逝父亲再婚,一个是父亲酗酒母亲挨打,一个是父母下岗父亲赌博,就没一个是正常家庭里的小孩,他们就象是无依无靠的浮萍,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遇上的这个房东常大姐,虽然因为丧子之痛脾气特别古怪,但是在相处一段时间之后,相互之间建立起了情感的依靠。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个引人向上的故事,尤其是在汶川地震的画面出现之后,坍塌的是建筑,重建的是生活的信心。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下去,不是吗?犹记得《泰坦尼克号》中,JACK在沉入海底之前对ROSE说的那番话,好好活着,是逝去的人对亲人、爱人的最大心愿,就算孤独,就算寂寞,但是,对于那些对自己生存于世都无法选择的人来说,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我真没想到,倒塌的庙宇重新搭建起来了,而常大姐却选择了从悬崖纵身而下,与儿子去团圆,她说,三个孩子让她很快乐,也很恐惧,因为她不知道这种快乐能够拥有多久,这种快乐什么时候会离她而去。因为惧怕,就不敢去快乐,就选择放弃生命,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和做法呀!庙里的师傅说:“无生无死,是最好的未来。”这其实是看破生死的一种喻世,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并不是最远的,或许就在纵身一刹,我要你活着而你却为我寻死,那才是最远的距离。
看到影片的结局,觉得片中根本不配加入地震画面,至今仍记得地震废墟上那一排的学生书包,失去孩子那刺骨的痛,相信三年过去了却依然折磨着那些家长们,但是,什么是社会现实?社会现实不是寻死去和孩子团聚,而是生活还要继续,不管多痛,多难。
一座观音山,让我们去寻找,去膜拜,然后渐渐开始相信,孤独不是永远……
篇4: 《观音山》观后感
生活中,幸福的感觉总在滋生,也总在流失。
我们能留住天空么,我们能留住云彩么,我们能留住鸟的翅膀么,我们能留住脆弱的生命么。
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不能,所以我们痛苦。先哲说过,人来到世上就是为着受苦的。是人,就一定得承受躲不开避不了的痛苦,但人生不能因此就看不见伸手可及的幸福。幸福蒙尘的时候,需要用微笑的光亮去擦拭;幸福走开的时候,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幸福远离的时候,还可以用心灵的'触须去默默感受。
都知道世界是物质的,但幸福不一定是物质的。世途通达,拥有宽敞住房,高档轿车,数以千万金钱的人,也许因短暂的满足而感觉幸福,但这种幸福的感受终究是外在的,绝难持久。其实,真正的幸福无处不在,只要还可以看见自己头上纷飞的白发;还可以握住相爱的人的手;还可以抽一根烟;喝一口酒,或者嚼一个白面馒头,这就是幸福。
幸福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说远不远,因为再怎么着,它也不会超越心与心之间的跨度;说近不近,它可能真的就站在人生的尽头。
人的一生,总在竭尽心力追求前面的景观,只有等到那一天。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才知道已经背离了许许多多可以亲近,可以享有的实实在在的幸福。
篇5: 《观音山》观后感
和敏敏一起看完了《观音山》。
张艾嘉扮演一个失去儿子母亲,她孤独,但是因为三个年轻人的到来,她又得到了快乐,但是她依然恐惧,她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她会失去些什么。最后她还是离开这个世界。范冰冰最后说:“孤独不会永远,在一起才是永远”。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讲述青春与梦想、寻找爱与得到爱、狂野与激情的电影。范冰冰的眼神确实很诱人,让人看到了叛逆、疯狂的青春,让人也感受到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存在。
但我觉得这部电影讲诉的是生死与信仰,依然最欣赏张艾嘉的演出。看到她抽烟的样子,穿着戏服唱京剧的样子,坐在车中哭泣的样子,最后在山上招手微笑的样子,可以感觉得到她内心的痛苦,迷茫以及最后的解脱。她完成了她心灵的重建,她选择了“无生无死”。
人的这一生真的很短暂!也许很多事情都已命中注定,也许有很多无奈,其实不喜欢电影的结局,很现实但很悲情,希望我们都可以积极的面对人生的磨难,珍重生命。
篇6:《观音山》观后感
关于《观音山》从它那刚开始的稍微有点沉重的金属碰撞声,我以为这部电影只是想叙述几个少年颓废青春,对《观音山》的观后感。看完整部电影后,发现其实它没那么简单。实际上它有着更多更深的内涵的。就像电影里那个失去儿子的妈妈。我只是浅薄的挖出几点电影里有的东西。关键字:情、梦想、青春、社会、佛(禅)。亲情和爱情都无疑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说很多电影很温情,其中大多数都是包含这两种情感,或者以它们为灵魂的。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大致能了解三个家庭,这三个家庭都不是幸福美满的。常月琴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孤身一人;南风的家庭充满暴力和酒;对于丁波,母亲的死是他永远的痛,而最让他痛心的莫过于父亲竟然没有拯救母亲(也许有,只是父亲没说,他就这样一直误解了)。我们都是喜欢又向往家的,但现实的家总是有各种问题,使我们厌恶、痛苦、甚至逃离。值得欣慰的是,最后常和儿子永远在一起了,南风以激烈的方式警醒父亲,丁波与父亲也敞开心扉慢慢打开心结。关于南风和丁波的爱情,看前半部分时,觉得南风和丁波的关系是比朋友之间近一点,比情人之间远一点的很微妙感觉。他们其实彼此相爱,却又彼此隐藏。在南风伤心回家后,两个人才反思、才了解对方于自己的重要,观后感《对《观音山》的观后感》。后来南风回来了,两个人在绵长的铁轨上终于向对方倾诉自己的感情。
当火车来临,如果两个人都被压死,那真成了丁波说的“殉情”。在佛的面前,他们的爱情修成正果。他们三人之间的还存在着另一种情感,那就是友情了。就像丁波说肥皂是他的小学同学一样,就像南风以一种勇敢疯狂举动为肥皂讨回公道一样。梦想这个字眼,在电影里表现得不多。这么一项重要的东西,被安排在了肥皂身上。肥皂没有那么多纠结的感情,他有的是自己最大的爱好——跳杰克逊的舞。在这个梦想被很少人提及的生活中,谁又能说他最大的爱好不是他的梦想呢?当常老师和他聊天时,他讲起跳舞,脸上洋溢着微笑,还即兴表演了一段。那时候他是幸福的。后来他知道杰克逊死了,他伤心、哭泣,用酒来麻痹自己。因为他感觉到梦想没有支撑的东西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谈一下,电影中南风看到丁波与其他女生接吻后离开他们的那一段,恰巧那个时候肥皂知道杰克逊死了。我认为那是他们三个人最痛苦的一段,他骄傲的梦想没了,她爱的男人没了,他爱的女人走了。似乎就在一瞬间,他们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至于社会,他们的生活状态其实也折射出了一些社会问题,他们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被压迫、被讹诈,钱也成为他们的烦恼。连两万块也得悄悄拿常老师的钱,最后再一点一点悄悄还给她。而更为揪心的是,他们被忽视,在一个城市里。里面有一句话说:这个城市没有人在意我们。没人关心他们,在意他们。他们有的只是彼此,只是那望不到尽头的铁轨,和那座有观音庙的山。他们流浪,在一个落寞的地方。整部电影里面都贯穿着的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太多的因素掺杂在其中了,感情、家庭、社会压力还有很多。
以至于我们叛逆、愤怒、无奈、失望、颓废、消极、痛苦······青春啊,有人说就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最后所有的东西都归结于另一种更加深奥的东西——佛。他们四个人帮忙修复观音庙,从那里获得一种信仰。所以最后是以佛结尾,佛告诉常老师无生无死是最好的未来。她以另一种超然的方式走完人生旅程,不再孤独,永远和儿子在一起。在佛的面前,南风与丁波的爱情修成正果,他们永远的在一起,南风、丁波、肥皂甚至和常老师,他们之间的感情定为永恒。
篇7:《观音山》观后感
《观音山》,有人说这是一部灵魂的成长史,有人说这是关于信仰的崩塌与重建,还 有的人说这是少年们的空虚与叛逆,也有人说这样的电一影只不过是一群人的一些装腔作势。
南风、丁波、肥皂三个落榜同时又面临人生困惑的青年,各自离开各自不完整的家庭,一起莽莽撞撞地走入社会,住进了京剧演员常月琴的家。这位以几乎不近人情的面目出现在年轻人面前的被南风称作“有一毛一病的老女人”,原来也身处在一个更为破碎的世界中。生活中不断发生的小摩一擦,一些看起来幼稚的捉弄,却让他们奇妙的相互融入。整部影片展现了代际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狂乱的酒吧,嘈杂的人声,被啤酒瓶砸的流血不止的头,疾驰的火车,飞快闪过的风景,撞击着所有人对青春的感受。而在青春与激一情的背后,我看到的却是对人生痛苦的思考。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青春与我的大不相同。于我而言,整部影片展现了代际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或许每一个人都能从这四个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南风父亲酗酒,殴打母亲,而母亲却始终只是默默忍受;丁波恨自己的爸爸续弦,误解父亲曾在母亲昏迷时偷一情,在父亲的婚礼上为难自己的继母;肥皂懦弱肥胖,受人欺负;常月琴饱受儿子在车祸丧生之痛,一直活在回忆里,无法释怀,甚至对死去儿子的女友大爆发。家庭关系,鲁莽与冲动,误解,或者青春的叛逆,迷茫,自一由,成长和中年人命运的归属。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分属两代阵营的这些人,每个人都卑微且善良,且固执的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块阵地,但因为拒绝沟通,隔阂无以消除。年轻人以离家出走的方式对抗,中年人或者老人却只能在失去亲人之后哀痛而拒绝开始新的生活。而这样的三个年轻人和一个老女人,隔着一条宽宽的时间河,各自守着心中的那块阵地,好奇的张望,因为距离,变得融洽。或许亲人之间的关系太过紧密,没有了保守秘密与阵地的自一由,一切公开,却没有了这样的可能一一一性一一一。
“城市那么大,我们算什么?”影片中肥皂对丁波的一句话,击中所有人的要害。每个人来到世上,仿佛都必然会经历一遭痛苦,不由你选择。而每个人都在奋力的寻找一个发泄一出口。激烈如南风,为了帮肥皂要回被别人抢的钱,砸破脑袋,在因酗酒住院的父亲面前一瓶一瓶的喝酒,疯狂自虐。安静如常月琴,每天躲在车库儿子出事的车里,一一抽一一上一根烟,然后在儿子出事时播放的《蓝莲花》的音乐里,崩溃大哭,哭过后冷面对人,自一杀未遂最后在佛的世界里找解脱。谁不同他们一样,在面对困难,纷扰的情况下,重新寻找自一由,只是方式与选择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青春罢了。
常月琴对儿子的前女友说:我求求你,不要再玩一一一浪一一一漫了好不好,我儿子就是被这一一一浪一一一漫害死的。南风在火车将要开过时拉着丁波玩“卧轨”。对于年轻人,怎么可能不玩一一一浪一一一漫,不一一一浪一一一漫还 能干什么?本就一无所有,一一一浪一一一漫就是唯一的玩法。可只有一一一浪一一一漫远远不够,所以丁波在铁轨上向南风解释,为什么和别人偷一欢,惟独和南风不行。因为一无所有的他并不能给南风带来新的生活。“你不是男人,你不会懂。”可是南风并不在乎,也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敢玩卧轨这样的游戏吧。而一一一爱一一一本身就伴随着责任与幸福,丁波说“我什么都不会”,或许他在乎的是怎样能给对方一个可望的未来。有的人敢一一一爱一一一敢恨,有的人却害怕自己一一一爱一一一上别人,害怕说出来的一一一爱一一一变成不一一一爱一一一,害怕自己没能力承担后果。什么样的一一一爱一一一能每天热一热烈烈,风风火火,最后还 不都是归于平淡,归于细微,归于长久。一一一爱一一一没有对错,只要能在一起,那一片段便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因为你花费过时间,而那段时间才是最美好的,不管结局如何,都是你的人生一部分。活在当下才是最美好的。
人生的悖论或许就是在于,不管你的生命在青春时多么美好,可事实也是你在物质与一一一精一一一神地位上一无所有,只有一股冲动与热血飘散在铁轨与火车的前方;而年纪大了,有了物质有了地位却很快老去没了青春,敢想的不敢做,有的甚至都不敢想,一切都是白搭。而年轻人总有一股去远方探寻未知的冲动,却因缺乏种种条件受困于种种因素无法成行。而当自己真正出发,远走高飞,却会发现,他乡无异于另一个牢笼,受困的灵魂永远无法得以解脱。在未得到和快失去之间,永远惶惶不可终日,却始终难以让自己停下来享受现在,太多人在追求自一由肆意青春的过程中,忘了自己的初衷,也集体失忆于曾经在某一时刻的当下一体验。我却觉得,年轻是一种品质,而不是数量,一旦拥有就不会失去。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他们一同去地震废墟的场景,当你踏上废墟的时候,所有人都特别安静,眼泪都流不出来,全淌在心里。甚至觉得自己和他们是一样的,能感受到的痛,和绝望没有出路的感觉。人们总是看到生活中的小残酷,当你看到极致的大残酷之后,你想的却是一温一暖和关怀,你看到这个世界变化的残酷,看到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却不知道你的方向在哪,你还 能看多远。人那么脆弱,这个世界也那么脆弱,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跟这个脆弱的世界共处?最难熬的不是悲哀,而是无力感。
最后常月琴还 是在重建起来的观音庙后自一杀了,她丧夫、丧子,在三个年轻人的鼓舞下重新活了过来,与庙里的师傅,三个后来被她看作孩子的年轻人一起重修了庙。修行了自己生命中缺有的部分,实在是圆满了。生活里总充满着无常,又会因为无常,重堕孤独,而人是不应该长久不顾的。庙在高处,佛在心底。这也是一种释怀,在这无常的世间,事事无常,没什么能够永恒,无论物质或情感,随时都可能逝去。而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则是“没有,也就不会难过。”师傅说“你还 没有放下”,或许是应该拿得起放得下,或者是干脆不要拿起?她站在山上,她看见孩子们的微笑,是一种释然,她知道这群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能够上路了。
在地震上重建废墟,在山上重建观音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建心灵,重新信仰真善美的东西,重新燃气对生命的火花,这才是重要的。
社会压力发展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的困惑迷茫越来越多,但我仍然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仍然又一一一浪一一一漫的青春,仍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生活,不是只有世俗的物质生活才叫成功,没有仕途没有钱,只有家庭压力与困境的年轻人依然是充满激一情,有活力,有青春的。你是选择随波逐流,做物质生活的一奴一隶?还 是选择自一由,选择自己的真实情感。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做出自己的选择,没有对与错,都是个体对生命的态度,认识及感受。
对我来说,青春的命题严肃也肆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许青春除了残酷与疯狂,更多的是各自应对关系与各自状态,过去与未来,苦与乐,生与死,世俗与信仰,人类与自然,希望与绝望。“孤独不会永远,在一起才会永远。”这句话不是一答案,而是一根引线,一定会有一些可以永远存在的事物,能让人回想起那是属于自己的青春。
韩寒在片中主题曲的词中有一句:热血,撒哪里,青春都会落幕;来吧,撒这里,反正一起上路;就像,花辞树,总是留不祝片中不断播放的《蓝莲花》一直反复吟唱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一由的向往。
片头范晓萱的《战》中唱着:人类的战争好比细菌的生存模一式,存活下来的是好还 是强。谁赢重要吗?赢了也不代表你有头脑。
人生总像观音山的站台,有人走,有人选择原地停留下一班车,有人和你一同上路。人走的越快,被他落下的人就越多,孤独也是永远的,学会享受孤独才算一种成长吧。其实都不容易,颓废或许是现状,迷惘只因无常。不知哪里是前方,只要一直在路上。
篇8:《观音山》观后感
“不容易”的背后……不知为什么,看的时候,开始在笑,笑着笑着,有点揪心,再后来不知不觉泪流满面了……“都不容易”,剧中常月琴所说的这四个字,犹如简爱所言“人活着就是含辛茹苦”,一辈子有乐趣,更是有苦处,常常是苦处多于乐趣,这就是人生,不容易。常月琴如此。好好的一个家,丈夫没了,儿子没了,面对伤痕累累的车,面对前来给儿子祭奠忌日的准儿媳,眼泪也无济于事!“还玩浪漫?”“你是什么意思?要我安慰你吗?”实在过不去了,她割了腕……不容易。三个年轻人如此。南风面对妈妈对爸爸嗜酒成性的哭诉,面对肥皂被敲诈的小混混,面对两万元无理的讹诈,面对爱自己又不懂得如何爱自己偶尔出轨的男友,流泪,以酒瓶砸头,满脸血污狂吻同性唬住小混混,自己灌酒狂饮呵斥唤醒父亲,触目惊心。丁波质问父亲对母亲的背叛,在婚礼上父子的冲突;就差那么一点点,南风和丁波葬身滚滚车轮下,让人揪心。不容易。中年人在丢失,身边一幕幕的死亡,后辈的误解叛逆,压力,贫困,死亡……青年人迷乱,困惑,挣扎。青春是一道明媚的伤痕,深深印在成长的书页上。然而,如果单是“不容易”,这部电影无疑成了诉苦片,也就没啥好看的了。恰恰在“不容易”的背后,诠释的有温暖,有希望,有激情,有信仰的重建和精神的涅槃……因此,这部电影在“不容易”的背后承载了“寻找”的主题。寻求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温暖关乎友谊,爱情,亲情。
三个年轻人,带着伤痕的成长,他们在局促逼仄的房间里分享食物,他们在货车上迎风狂歌,他们在铁轨旁冥思苦想——相濡以沫,看着看着,忽然想到这四个字,一汪水洼里苦苦挣扎的三条小鱼,南风为了帮肥皂“血吻”女混混;肥皂和丁波帮南风还债“偷出”常月琴的2万元钱;彼此关怀;南风和常月琴相依相偎,大伙带常月琴到迪厅释放郁闷,常月琴让年轻人把伤痕累累的车修好,教方励唱戏剧桥段……影片对前面的铺垫一一作了回应:南风回到了丁波身边,父亲的酒应该戒了吧?寻求个人的精神家园。修建观音庙,和僧人的对话,隐含的是精神家园的皈依,“孤独不是永恒的,在一起才是永恒的”,独活的常月琴或许想明白了,因为放不下,忘不了,她的灵魂是痛苦的。为什么还要独活呢?上路,不过是晚了一步,她去寻求“永恒的一起”了,那一瞬间,许是一种解脱的愉悦吧?三个年轻人,呼啸而过的青春列车似乎很长,回家的路上,大家不再是先前的打闹,陷入了沉思……“在一起,才是永恒”,最终的最终,会在一起的。活着即是修行,继续寻找:“在一起”的路……其他:关于演员,张艾嘉很本色,真实。范冰冰劲爆,给力,投入;那个胖子很好玩;陈柏霖?似乎不是很突出。关于音乐:不错!许巍的《蓝莲花》又要流行了……关于摄影:刺激的场面有些混乱,整个过程除了瀑布部分好点外,太摇晃。观看时尽量靠后坐。不知是水平差,还是故意的?画面亦远不及《岁月神偷》清晰。附:小结——快乐的节日今天过节,不说那两个字,只说“节日快乐!”4年前的今天,小海螺和玻璃、瘾大在新南国看了《姨妈家的后现代生活》,写有《三个女人一台戏》和《长恨此身非己有》,昨昔历历在目。上完早读和两节课,查完作业,小海螺和郭郭、红直奔嘉禾电影院看《观音山》。
11:40开始,1点多结束。观后,三个女人红着眼睛出了电影院,发现外面已然成了女人的世界。到“江南味道”吃了午餐,本着“即使买不起,去看一看也没关系”的宗旨闲逛万象城,哇塞,小海螺大开了眼界,一件衬衣,后来吃自助餐时,小海螺问玻璃和三心草让她们各自猜了三次,“一千多”“三千多”“八千多”,报价还是低了,你猜得到是多少吗?一件短外衣,标价一万多,连衣裙七八千,以至后来我们看包包时,“1600”就不再觉得贵了。小海螺想:原来钱就是这样不值钱的?五点多,到达“华强广场酒店23楼自助餐厅”,休息,小才子同学居然打电话来了,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呀?”,祝他妈妈节日快乐。饱食一顿,解了三文鱼的`馋,不过,三心草曰:你没有突破上次的记录,上次取了四碟,这次只有两次……打道回府,到梅林,“水立方”洗脚。愉快说感谢,说再见!用好好同学一年级写日记的方式总结(估计我现在的写作水平也就是如此):今天,去看了电影,吃了美食,洗了脚。从头到脚都有收获,真快乐呀……
篇9:《观音山》观后感
《观音山》是一部真实,不做作,不刻意,不伪装,原生态的电影。
电影描写了三个年轻人的狂野与不羁,那是一种青春叛逆的释放。与其说是一种释放,更像是一种压抑。释放越激烈,它背后的压抑就越巨大。影片压抑的色情,无疑给了我们心灵一击,这才是现实,才是真实,与其说是一种释放,更像是一种压抑。释放越激烈,它背后的压抑就越巨大。
丁波,南风,肥皂,三个年轻人,没有被关照,没有出路的下一代。在一起彼此关心,彼此温暖。
最让我为之一颤,眼角流出眼泪是南风来到医院,为了让酗酒的爸爸戒酒,不惜用自残的方式来让爸爸醒悟,看着南风大口的喝酒,我哭了,被这样一个率性又刚烈的女孩感动。肥皂受欺负,南风毫不犹豫的为肥皂出头,有酒瓶打破头,抓着混混的女朋友亲吻,被震住的混混赶紧把钱换给了肥皂。这样一个刚烈的女孩在爱情面前,却如此感性,一直没有直接示爱,当她看到丁波在酒吧里与另一个女人湿吻时,南风黯然离去。我喜欢这个叫南风的女孩,活的真实。
丁波是个迷茫的男孩,他爱南风,但是他明白,南风也明白,因为他们的爱情只能是一种类似于濒死的瞬间,回到现实他们终究是被抛弃的一代。丁波以为母亲死的那天,父亲在情人那里,一直心有怨恨,父亲向他解释了一个男人面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恨自己为什么连妻子都保护不了?丁波对生活的不解,未来的不确定,感情的迷茫。
最可爱的应该是肥皂了,总是乐呵呵的,肥皂的家里很富有,却不受关心,他把杰克逊当做依赖,当他知道他的偶像死掉了,痛苦枉费,说出了一句话:杰克逊死了,还买什么单啊!
常阿姨自杀戏看了更叫人揪心,她用刀片在手腕上用力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但脸上的表情却像是微笑,儿子的死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丁波背着常阿姨往医院走,肥皂和南风一脸着急的快步的跟着,看到这,我笑了。丁波偷了常阿姨的钱,替南风赔,最后三个人还是拼命的赚钱要把那些冥币换成真的,其实叛逆的孩子往往是最真实的,最单纯的。
四个人在不断接触中,不断磨合,最后变成了幸福的一家人,看着南风躺在常阿姨的怀里,搂着她哭,其实在刚烈的女人也有脆弱的一面。
《观音山》里面有很多的痛,痛得近乎残忍;也有死亡的冰冷,久久郁结。沉重得令人绝望。影片中的人几乎是素颜出镜,却因为这样,有种美得惊人的感觉。
现实太疼,我们太脆弱,硬着头皮生活,心灵上的怎么愈合?未来怎么办?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无能为力,青春期的我们可以叛逆的不管不顾,可是现实我们在长大,还可以不管不顾吗?
篇10:《观音山》观后感
《苹果》有“毒”
从《西风烈》开始,微博营销仿佛变成了电影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常常是某部电影尚未上映,微博上的“交口称赞”就已四处开花。至于这些溢美之辞,到底是出自真心还是枪手所为,真相见仁见智。
近日,《观音山》就遭遇了这样的信任危机。2月27日,某杂志主编发表微博,言辞激烈地称“观音山票房不过亿是我们的耻辱,以后的人就会说,这个时代的观众都是傻子”。如此极端的观后感立刻引发部分网友反弹,引发骂战。
昨日,《观音山》导演李玉、主演范冰冰、陈柏霖来汉为影片造势,对于微博上的这场纠纷,李玉语有深意地说:“这个很成心思。”
微博“惊雷”
只因时下烂片太多
李玉承认,她不仅早就看到了这段微博,还主动转发了,但这个“插曲”绝非片方的营销之举。“其实我和他不熟,只是彼此认识而已。我认为,他只是发表了本身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的观影感受。现在国产电影的类型这么单一,动画贝尔维尔三重奏全集烂片这么多,他只是用了这么一个激烈的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去看《观音山》。”
李玉承认,观众口味参差不齐,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共鸣,“但不管观众有什么评价,我都能接受。”
据记者搜索,文艺气息浓郁的《观音山》目前在微博上口碑上佳,收获的都是夸奖。但3月4日公映后,这些微博上的好评,是会像《让子弹飞》当年那样获得更多认可,还是如《西风烈》式地遭遇抨击,目前不得而知。
《观音山》以毒攻毒
《观音山》的海报上,有一行醒目标标语:《苹果》姐妹篇。但事实上,因激情戏过火,上映一周即被勒令下档、遭遇全面禁映的《苹果》,其实不是李玉履历上值得开心的一笔。
回想起那个“毒苹果”,同样担任制片人的方励语气复杂,“《苹果》赔得一塌糊涂,但不是电影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运气不好。上映7、8天就下了,音像版权一分钱没收回来,电影频道的合同也全部撕毁。”
虽然《苹果》命运多舛,但因其被禁新闻的“爆炸性”,在坊间尚留有余温。《观音山》的发行方也是看中了这点余温,建议方励在海报上打出“《苹果》姐妹篇”的旗号,“虽然不是我建议的,但是我同意了。”方励的脸上写满无奈。
捧完影后
要跟韩寒玩一把
《观音山》能创造多少票房,对李玉来说或许已不太重要了,因为她已经为中国输送了一位80后国际电影节影后东京电影节影后范冰冰。
与李玉结下深厚革命友谊的范冰冰,此次宣传可谓为《观音山》两肋插刀,一个星期跑了7个城市,每天只能睡不到5个小时,昨天更在记者发布会上坦言:“似乎还没睡醒,夜里就眯瞪了2个小时。”
范冰冰如此出力,不仅是因为本身获益了影后桂冠,“在北京的庆功宴上,我和李玉说,拿到这个奖,我了无遗憾,但假如我们走一圈什么也没拿,我也不懊悔做这个电影,和你一起体验电影的感觉太美妙了。”
其实在《观音山》参加东京电影节时,很多人寄望张艾嘉能拿影后,不料被范冰冰“截胡”。谈到“张姐”,范冰冰很诚恳地说:“张姐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很伟大的演员,不管谁拿奖,都是这部电影的荣誉。”《观音山》上海站宣传时,请了韩寒站台支持,李玉昨日也泄漏下一部电影会和韩寒合作,“是要改编他的一本小说,但名字现在不能说,还没确定拍摄时间。”记者戎钰通信员胡祖禹记者刘中灿摄
很多人不喜欢范冰冰,理由多是基于八卦新闻和图片影射的“卖笑”,但这么多年采访下来,我非常信服她的“卖命”。
一位圈内好友曾跟我说,范冰冰的团队都不是女人,都是铁人,“跟他们说宣传时间紧,没时间吃饭,她们说没问题,饿惯了;说没地方化妆,她们说没问题,边开车边化就是了;问能不能帮忙多跑几站,她们说没问题,知道范冰冰露脸,能让媒体多给电影写几个字…”
昨天在武汉见到范冰冰团队时,范冰冰的强颜欢笑里透着病色,她的宣传总监上吐下泻面无人色,她的宣传助理把感冒冲剂当茶喝,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完全不够睡,全体病倒。”这样的带病干活,貌似是范冰冰工作室的特色,她的宣传总监曾在微博上写过:“半夜喊醒发着高烧的范冰冰去工作,想想都觉得自己残忍。”
我就好奇了,一个如斯美女,需要这样吗?大陆电视剧老鼠爱大米全集
范冰冰昨日的武汉一日游是这样安排的:早上6点起床,8点从上海起飞,10点左右落地武汉,11点入住发布会酒店,化妆、换装、吃饭,13点召开记者会,14点半至19点半,辗转武昌、汉口的4家电影院,与《观音山》看片会的观众谈谈心,走完最后一家影城后,带着所有工作人员星夜飞赴成都。
这样的一日游,范冰冰谙熟于心,从上周开始,她就是这样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马不停蹄,而今天,范冰冰将在成都继续雷同的行程。
其实以她今时今日的地位,完全不必要这样。但范冰冰,就是这样变成范爷的。
昨天有记者问范冰冰是不是个爱哭的姑娘,她说:“我更愿意借个肩膀给那些哭的女生,我希望自己永远是那个强大的,去保护那些弱小的。”
这么漂亮的工作狂,这么爷们的铁人姑娘,不管她有多少负面新闻,说实话,我还挺喜欢她的。来源国际在线
她不是女人,她是铁人
篇11:《观音山》观后感
《观音山》是一部讲述青春与梦想、寻找爱与得到爱、狂野与激情的电影。一个为爱迷茫的酒吧女歌手南风,一个为前途迷茫的男孩丁波,一个为自己迷茫的胖子肥皂。三个失学青年共同游走于城市边缘,他们的青春在酒吧与大排档流连。三人因为原来的住房被改造,一起租了中年丧子的京剧演员常月琴的房子。住在了同一个屋檐下,一边是三个孩子恣意地挥霍青春,一边是常月琴对于生活几近绝望。彼此之间矛盾不断,也有一点醋海生波。之后,常月琴自杀,被三人救下后,双方关系慢慢地从对峙到融入,孩子们开始关心她,而她也试着去了解年轻人们的生活。最后几个人共同修缮了一座观音庙,常月琴因为终于感悟到不生不死的真谛,最后选择平静地死去,影片至此结束。
影片涉及很多催泪点。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那段关于5.12的视频,个体的悲伤在群体性灾难中瞬间无力。你的悲伤算什么?整个社会都在悲伤!你的眼泪值几个钱?这个世界到处都有眼泪在飞。你迷茫了吧,你失望了吧,你失去信仰了吧,你感觉到无力和悲伤了吧。导演说,对不起,这就是生活。
“城市这么大,我们算什么?”这或许就是城市中劳碌奔波、卑微流浪的你我他的真实想法,这确实是一种社会声音。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周围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人群,我们每天都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游荡。城市这么大,我们真的不算什么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你愿意抬起你的头看看周遭,只要你愿意出去动手重塑你的“观音庙”,我们总是能生活得更好。信仰神马的绝对不是浮云,至少能够让我们勇敢地去承担生活中的困惑与苦难,至少可以为我们躁动不安的青春抚平波澜。
影片结尾,火车驶来,三个人平静地坐在车厢里。纵使这不是一列开往春天的火车也绝对不会载着你驶向荒凉。想起了莫泊桑的《一生》,小说结尾女主人公罗莎莉对自己说了一句话“人这一生,既不像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坏”。
这就是结局:好好活着。
篇12:《观音山》观后感
观音山是个山名,也是个站名,就是我们时常旅途中不经意间遇见的小站,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停下,电影观音山观后感。可能就是那次偶然。
地震,现实的或者心里的,都曾冲击着我们心灵深处,摧毁或残留。时光里,我们每经历的片段,都是一些残片,那些铁轨就是一条条线,缝着我们各自之间的堡垒。
我们在城市的角落,各自沿着自己的轨迹,或休闲,或忙碌。碰到了,也只是打个招呼。简单而平凡。
我们心里却悄悄的腐朽了,那些木柱,那些曾信仰过的偶像。就象当初的我们。现在的我们。截然不同。我们丢失了何止是时间。那些似水年华?
三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女子,本是不同车站的`两个乘客,却在同一个出口相遇。用什么相连,是否真的,城市这么大,我们什么都不是?
观音山陡峭,就象每个人的心,就象每个人朝拜的路,那么远,那么坚韧。震动与剧变毁灭了它的躯壳。心里,我们的心灵,还有什么没在废墟中倒下?
精神,或者残留的良知?
三个人的友谊,两个人的爱情,一群人的集体伤痛,过去两年了,伤疤依然。我们围观的人群,已经都渐渐离开,已经忘记了,离开观音山,看着它,记住它。
悬崖跳下的何止是孤独,在一起才是永远的,孤独不能。梦里辗转呼唤的名字,同样在云雾缭绕的山下呼唤,怎么取舍?
废墟,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片废墟,我们努力过,重建那庙宇。
建好后,有人涅磐,有人醒悟,有人守候。
这就是我们这个凡世能经历的种种,苦难是一个历程,让我们长大。让我们有机会去品尝生命带给我们的享受。
我们活在这世界上一天,就赚了一天,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悲伤?
观音山在很多山的背后,也在我们每个人心的深处。你有,我也有。
观音山是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会念经。
篇13:《观音山》观后感作文精选
《观音山》,有人说这是一部灵魂的成长史,有人说这是关于信仰的崩塌与重建,还有的人说这是少年们的空虚与叛逆,也有人说这样的电影只不过是一群人的一些装腔作势。
南风、丁波、肥皂三个落榜同时又面临人生困惑的青年,各自离开各自不完整的家庭,一起莽莽撞撞地走入社会,住进了京剧演员常月琴的家。这位以几乎不近人情的面目出现在年轻人面前的被南风称作“有毛病的老女人”,原来也身处在一个更为破碎的世界中。生活中不断发生的小摩擦,一些看起来幼稚的捉弄,却让他们奇妙的相互融入。整部影片展现了代际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狂乱的酒吧,嘈杂的人声,被啤酒瓶砸的流血不止的头,疾驰的火车,飞快闪过的风景,撞击着所有人对青春的感受。而在青春与激情的背后,我看到的却是对人生痛苦的思考。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青春与我的大不相同。于我而言,整部影片展现了代际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或许每一个人都能从这四个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南风父亲酗酒,殴打母亲,而母亲却始终只是默默忍受;丁波恨自己的爸爸续弦,误解父亲曾在母亲昏迷时偷情,在父亲的婚礼上为难自己的继母;肥皂懦弱肥胖,受人欺负;常月琴饱受儿子在车祸丧生之痛,一直活在回忆里,无法释怀,甚至对死去儿子的女友大爆发。家庭关系,鲁莽与冲动,误解,或者青春的叛逆,迷茫,自由,成长和中年人命运的归属。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分属两代阵营的这些人,每个人都卑微且善良,且固执的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块阵地,但因为拒绝沟通,隔阂无以消除。年轻人以离家出走的方式对抗,中年人或者老人却只能在失去亲人之后哀痛而拒绝开始新的生活。而这样的三个年轻人和一个老女人,隔着一条宽宽的时间河,各自守着心中的那块阵地,好奇的张望,因为距离,变得融洽。或许亲人之间的关系太过紧密,没有了保守秘密与阵地的自由,一切公开,却没有了这样的可能性。
“城市那么大,我们算什么?”影片中肥皂对丁波的一句话,击中所有人的要害。每个人来到世上,仿佛都必然会经历一遭痛苦,不由你选择。而每个人都在奋力的寻找一个发泄出口。激烈如南风,为了帮肥皂要回被别人抢的钱,砸破脑袋,在因酗酒住院的父亲面前一瓶一瓶的喝酒,疯狂自虐。安静如常月琴,每天躲在车库儿子出事的车里,抽上一根烟,然后在儿子出事时播放的《蓝莲花》的音乐里,崩溃大哭,哭过后冷面对人,自杀未遂最后在佛的世界里找解脱。谁不同他们一样,在面对困难,纷扰的情况下,重新寻找自由,只是方式与选择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青春罢了。
常月琴对儿子的前女友说:我求求你,不要再玩浪漫了好不好,我儿子就是被这浪漫害死的。南风在火车将要开过时拉着丁波玩“卧轨”。对于年轻人,怎么可能不玩浪漫,不浪漫还能干什么?本就一无所有,浪漫就是唯一的玩法。可只有浪漫远远不够,所以丁波在铁轨上向南风解释,为什么和别人偷欢,惟独和南风不行。因为一无所有的他并不能给南风带来新的生活。“你不是男人,你不会懂。”可是南风并不在乎,也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敢玩卧轨这样的游戏吧。而爱本身就伴随着责任与幸福,丁波说“我什么都不会”,或许他在乎的是怎样能给对方一个可望的未来。有的人敢爱敢恨,有的人却害怕自己爱上别人,害怕说出来的爱变成不爱,害怕自己没能力承担后果。什么样的爱能每天热热烈烈,风风火火,最后还不都是归于平淡,归于细微,归于长久。爱没有对错,只要能在一起,那一片段便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因为你花费过时间,而那段时间才是最美好的,不管结局如何,都是你的人生一部分。活在当下才是最美好的。
人生的悖论或许就是在于,不管你的生命在青春时多么美好,可事实也是你在物质与精神地位上一无所有,只有一股冲动与热血飘散在铁轨与火车的前方;而年纪大了,有了物质有了地位却很快老去没了青春,敢想的不敢做,有的甚至都不敢想,一切都是白搭。而年轻人总有一股去远方探寻未知的冲动,却因缺乏种.种条件受困于种.种因素无法成行。而当自己真正出发,远走高飞,却会发现,他乡无异于另一个牢笼,受困的灵魂永远无法得以解脱。在未得到和快失去之间,永远惶惶不可终日,却始终难以让自己停下来享受现在,太多人在追求自由肆意青春的过程中,忘了自己的初衷,也集体失忆于曾经在某一时刻的当下体验。我却觉得,年轻是一种品质,而不是数量,一旦拥有就不会失去。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他们一同去地震废墟的场景,当你踏上废墟的时候,所有人都特别安静,眼泪都流不出来,全淌在心里。甚至觉得自己和他们是一样的,能感受到的痛,和绝望没有出路的感觉。人们总是看到生活中的小残酷,当你看到极致的大残酷之后,你想的却是温暖和关怀,你看到这个世界变化的残酷,看到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却不知道你的方向在哪,你还能看多远。人那么脆弱,这个世界也那么脆弱,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跟这个脆弱的世界共处?最难熬的不是悲哀,而是无力感。
最后常月琴还是在重建起来的观音庙后自杀了,她丧夫、丧子,在三个年轻人的鼓舞下重新活了过来,与庙里的师傅,三个后来被她看作孩子的年轻人一起重修了庙。修行了自己生命中缺有的部分,实在是圆满了。生活里总充满着无常,又会因为无常,重堕孤独,而人是不应该长久不顾的。庙在高处,佛在心底。这也是一种释怀,在这无常的世间,事事无常,没什么能够永恒,无论物质或情感,随时都可能逝去。而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则是“没有,也就不会难过。”师傅说“你还没有放下”,或许是应该拿得起放得下,或者是干脆不要拿起?她站在山上,她看见孩子们的微笑,是一种释然,她知道这群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能够上路了。
在地震上重建废墟,在山上重建观音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建心灵,重新信仰真善美的东西,重新燃气对生命的火花,这才是重要的。
社会压力发展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的困惑迷茫越来越多,但我仍然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仍然又浪漫的青春,仍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生活,不是只有世俗的物质生活才叫成功,没有仕途没有钱,只有家庭压力与困境的年轻人依然是充满激情,有活力,有青春的。你是选择随波逐流,做物质生活的奴隶?还是选择自由,选择自己的真实情感。(www.9xwang.com)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做出自己的选择,没有对与错,都是个体对生命的态度,认识及感受。
对我来说,青春的命题严肃也肆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许青春除了残酷与疯狂,更多的是各自应对关系与各自状态,过去与未来,苦与乐,生与死,世俗与信仰,人类与自然,希望与绝望。“孤独不会永远,在一起才会永远。”这句话不是一答案,而是一根引线,一定会有一些可以永远存在的事物,能让人回想起那是属于自己的青春。
韩寒在片中主题曲的词中有一句:热血,撒哪里,青春都会落幕;来吧,撒这里,反正一起上路;就像,花辞树,总是留不住。
片中不断播放的《蓝莲花》一直反复吟唱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片头范晓萱的《战》中唱着:人类的战争好比细菌的生存模式,存活下来的是好还是强。谁赢重要吗?赢了也不代表你有头脑。
人生总像观音山的站台,有人走,有人选择原地停留下一班车,有人和你一同上路。人走的越快,被他落下的人就越多,孤独也是永远的,学会享受孤独才算一种成长吧。其实都不容易,颓废或许是现状,迷惘只因无常。不知哪里是前方,只要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