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通用(集锦13篇)
推荐文章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精彩(集锦13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通用(集锦13篇)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精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精彩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抗疫精神正是这样一种体现。
抗疫队伍中,医护人员脸上的压痕让我们触目惊心。这样的画面更让人心疼。曾经,他们是爸妈娇惯的女儿,是丈夫宠爱的妻子,是孩子依赖的妈妈;今天,他们是战疫当前勇敢的战士,那一片片刺眼的压痕是你们最美的勋章。责任是奋勇向前的动力,不计名利、不计生死的无畏是我们比较战胜疫情的保障。我们前方最美的医护人员。有你们,真好。我们的生活也因为你们的付出而重新精彩起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抗疫精神,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2: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精彩
在观看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报告会直播后我深刻体会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位医疗人员都倾其所有支援武汉。让我最感动的是同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的,还有一个个坚毅的青春背影,许多90后的战“疫”青年志愿者们同样义无反顾的逆行而上、奋战在一线。 “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大任的!”习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如是说。虽然我们还没有能力支援武汉,但这些天来,我见到了许多同我们一样在防疫前线坚守着的青年人,他们不畏艰险、热情澎湃,哪怕冬日寒风肆虐,依旧傲雪凌霜。身为一名青年人,我深感身上责任之艰巨,所谓青年者,国家之希望也,青年一代的蓬勃力量正是国家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这就要求我们青年人能去做一名奉献者,在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在困境之中仍能不忘初心,始终以国家以人民为己任,不负习总书记和人民的期盼,投身于为祖国的奉献事业,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以奉献使命来伴青春远行。
篇3: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精彩
守正大讲堂为我们讲述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成员的先进事迹,尤其突出了年青一代在突发灾难面前的强大力量。事迹感人,精神动人。体现了广大青年胸怀大我,立志赤诚报国的雄心。通过观看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事迹报告会,我更加体会到医护人员在前线工作的艰辛,正是他们的奋不孤身逆向而行,才有了我们现在好转的形势和安稳幸福的生活。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青年的强大力量,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一名90后,自己也应担当起使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此次疫情中,青年们能够独立思考,具有自己的见解以及创新,能够提出更多、更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是我国年青一代在具有良好的教育培养后迸发的新生力量。在董大夫讲述一位患者的事迹以及最后的回答中,我感受到对家人陪伴的重要性,我们要利用好这段特殊的时光,与家人多沟通,多交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尽到儿女的责任。
正如课堂中“90后”党员代表所说,青年大学生在此次疫情中应当认真反思,踏实学习,积蓄青年力量。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应该肩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勇敢无畏,勇于创新,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精彩范文
篇4: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精彩
聆听完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援鄂医疗队的勇敢无畏,他们作为第一线的抗疫者为祖国人民的健康奉献了自己的时间、知识甚至生命。而我又不禁回想起了今年的漫长寒冬。
的2月,是被疫情阴霾笼罩的2月,唯一的光亮来自于心系武汉的五湖四海的人们,他们呐喊着“武汉加油”,书写今朝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而我从湖北辗转回到北京,正在宾馆隔离,每天的心情跌宕起伏,时而因呈指数型攀升的确诊人数难过不安,时而因奔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感动流泪。
20的3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3月,人们被口罩遮挡的面孔不再是愁容满面,在疫情期间最难得可贵的不正是希望吗?每日最期盼看到的数字是零,最期盼听到的是新版治疗方案,在疫情期间在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工作者的努力下大家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他们是医务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药店员工、超市员工、司机……正因为他们的不退缩,我们才能在家中安全地工作与学习。
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发不可分割,我们也在疫情来临时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我会永远心怀感恩,缅怀着那些平凡又伟大的“无名英雄”。
篇5: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精彩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护抗战中,那一群群“白衣天使”是我们最不能忘却的身影。在今天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的报告中,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不易与大爱。“关键时刻,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他们这样说道。在援鄂队员中,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有党龄十几年的老党员,也有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深知疫情严重,前方危险,但仍然坚守岗位、以大局为重,义无反顾地冲在战“疫”一线。援鄂队员到达病区后,来不及适应,便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为了节约医疗防护资源,也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很多人都坚持着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我们现在多拼一分,对疫情的控制就多一分保障”,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医者仁心、青年责任、党员使命作了生动地诠释,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牢固防线。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精神,敬佑生命、不怕困难、大爱无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发挥所长、承担青年人的责任,为社会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篇6:关于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家”是前行的力量,更是爱的港湾
清楚的记得出发前仅3小时的集结准备,可见武汉局势之严峻、形势之紧迫。众位校领导机场送行,回首北京大学自创建以来在国家重要历史关口和艰难时刻,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那一刻,更深感我们肩负着北大人的光荣使命与担当。援鄂以来,无论是与学校领导们的连线,还是集体宣誓上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一首首温暖的歌曲和一张张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明信片,点点滴滴汇成爱的汪洋给予了我们无限力量。
作为一个地道的武汉人,2月1日,当我随北医三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时,从未想过以这种身份回家,不禁感慨万千;空荡荡的城市,路上没有行人、没有车辆,闪亮的中法新城院区霓虹灯大字映着疾驰而过的急救车,甚至让人觉得战栗。抵达酒店,与已经驻守在这里的第一批队员会合,他们热情的问候和温暖的笑容令我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当我们回到房间,拆开随身配备的行李的那一刻,暖流再次涌上心头,不仅有着最高规格的防护用品,还有各种常用药品;甚至连牙刷、筷子、指甲刀、洗衣粉这种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这一切让我们深感,我们的医院、学校,始终是我们值得依靠的大本营。
三院的队伍,从24人慢慢扩大到137人。这样一个临时组成的大家庭,不仅仅要在重症病房里抢救患者,还要在驻地酒店联络运输,卸货入库,组织分发,医疗队已经在不觉间凝聚成了最亲密无间、最有战斗力的集体,有活一起干,有难一起担。在家里,有对我们悉心教诲和关怀备至的大家长,也有相互支持与彼此温暖的兄弟姐妹。
篇7:关于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发挥党团力量,守护全面健康
面对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队伍,他们来自不同的科室、不同的专业,整体较为年轻,管理起来绝不是易事。三院医疗队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总支、临时团支部,充分发挥党团的先锋作用,模范引领,鼓舞士气。11次支委会和支部书记会,4次党总支活动,22场党团活动。队里的60、70后用他们的丰富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知识运筹帷幄,80、90后则凭他们的本领坚毅果敢,敢想敢为。
对内先后成立的感控监督组、综合协调组、宣传组各司其职,全方位守护队伍健康。在全方面狠抓感控的前提下,我们保证了0感染,同时长期作战始终关注队员情况,通过开展系列文化娱乐活动,保证身心健康。抗疫后期,每日分别在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广播体操,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回京隔离结束,从线下体操到云体操,固定的闹钟已成为习惯。队员们听闻明天的线上长跑,纷纷踊跃报名,宛如一场仪式,致敬青春,为我们的抗疫增添绚烂的一笔。
此外,我们举办了多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充满温情和感动;在其他医疗队陆续撤离,我们却还坚守的时候,组织队员细细感受樱花盛开的武汉,登上黄鹤楼,俯瞰这座我们守卫的美丽江城;我们组织前往八七会议旧址致敬前辈,汲取力量,继续前行,坚守到底;隔离期间我们举办了摄影比赛,共同打造集体记忆……这些活动的组织,让队员感受到关爱,感受到被需要,形成强大的职业认同,保持了队伍的长期战斗力。
我们共同度过近个小时的难忘时光,书写着我们北大人献身医学事业,守护生命健康,报效伟大祖国的初心和使命!我们用行动证明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我们也将一如既往不懈努力,拼搏奋战,练就过硬本领,不负北大人的使命担当,不负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力量,更不负祖国与民族的期望。
篇8:关于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统筹物资,为“家”筑起坚实城墙
初到武汉,正是疫情最为焦灼紧张的阶段。那个时候各地的生产链还没有恢复,全国防护用品都处于紧缺状态,队员们手中的防护用品仅够支撑数日,大家都是省着用,生怕哪天防护服、N95的口罩断了货。因此,防护、生活物资的筹集与管理也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整个医疗队的联络员,我也倍感身上担子之重。最多时,一天有几十通电话打进来,有的在询问物资需求,有的联络捐赠方式,有的咨询防护用品是否合规。通过北大,教育部国际司联络世界各地,北京大学也在关键时候发起全球北大校友“百万口罩”行动,医学部也是始终和我们保持着密切联系,了解物资状态,想方设法为我们补充各种物资,一批批物资陆续抵达武汉。特别是湖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屡次在物资匮乏的时候,给我们寄来了一批又一批防护用品,让我们的队员们能够安心临床工作。
北大医疗队中的各家医院在前线始终拧成一股绳,上至领导、专家组每天在北大会诊中心沟通组织管理、讨论重点患者狠抓医疗质量;下至管理团队的每个成员,在开放病房初期从各处筹集设备、装入病房;还有从物流中心、到火车站、亦或是直升机,屡屡打卡新的取货地点,大家一起取货、分货;而各医疗队有什么好的捐赠方更是会共享共通,联手给各家医疗队准备最充足最合规的物资。医疗队内接受的物品种类繁多、品种各异,为此我们需承担起物资查证与鉴别的职责,摸索、测试使用方法,先试用、评估风险,筛选出安全可靠的用品;为了及时分发物资,收集短缺物资信息,我们成立了物资管理小组,制定分配制度,建立了物资台账。每每想起我们的医务处庄昱老师在联络对接医务工作的同时,身肩壮劳力的第二角色驱车辗转于多个地点,库管员李佩涛护士长用瘦小的身躯展现出的惊人力量,奋战至凌晨完成入库出库清点,都成为医疗队安心战疫的最坚强保障。
篇9: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有时候会很羡慕医生,觉得医生穿着白大褂的样子就莫名地给人一种特别安心可靠的感觉。能挽救一条生命,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神圣而又伟大的事情。通过这个视频,我更是看到了作为一名医生,在面对危险时那股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勇敢,在面对病人时的医者仁心,在提及自己专业知识时的骄傲自信,在面对家国大义时的那种舍身就义的伟大。他们是令人敬佩的。如果是我,面对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不怕牺牲不怕辛苦勇敢向前。
篇10: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初,中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重大困难面前,每个人都在积极的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以后,为了尽快防止疫情扩散,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央及各地政府迅速做出相应对策,并召集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很多医护人员自愿请战到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救治病人,很多人也自愿当起了志愿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他们中间,有些医护人员被感染,但他们毫无怨言。一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说:等我治愈后,一定重返战场,再次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病毒。
现在中国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这是广大医护人员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一起打赢这场新冠疫情防疫战!防控疫情,从你我做起,愿大家健康、平安!再次向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致敬,辛苦了!
篇11: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让我感受到了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传承。 当重担落到“90后”“00后”的肩膀上,我们仿佛一夜之间长大,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年轻的英雄。每一个在青春里拼尽全力的瞬间,都值得被珍藏。20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武汉考察,慰问医务人员。担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的神经外科医生吴超,和其他“90后”党员一起,给习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90后”在一线抗疫中的感悟。4天后,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表扬青年人在抗击疫情一线,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引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的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同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舍小我、为大我,不惧危险、不怕牺牲,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以精湛的医术筑起了一道‘让死神也望而却步’的生命防线,展现了首都高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使命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新时代的好榜样!”董锦沛,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代表。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特意在网上找到来自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小故事:在隔离病房中总是起雾的护目镜,是如何被几个爱琢磨的年轻同事通过反复试验,选出最合适的材料,解决掉起雾难题的;全身上下没有口袋的隔离衣,是如何加上简易包装袋腰包,避免往返取物品的麻烦,成为最潮时尚单品的……年轻人不仅有创意,更是不惧风雨,能勇挑重担。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的良好榜样,新时代的青年必将砥砺前行、艰苦奋斗,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篇12: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今天在听了北大援鄂医疗队的故事之后,作为一名90后的我突然觉得自豪了起来,之前人们给90后的标签往往是不好的。经过这次疫情之后,90后逐渐成了社会的担当,担负起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医疗队中,有人推迟了婚期,有人孩子刚刚出生8天,有人父母生病住院,他们是女儿、妻子、母亲,是儿子、丈夫、父亲,但所有人都默默藏起“小家”的困难,为了“大家”的安康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用生命守护生命。董锦沛作为一名党员,以身作则,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随队出征,驰援武汉,在武汉奋战60天之后,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北京。1991年出生的他更是我们90后的榜样,是真正的“明星”。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大青年党员的回信中,对北大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也让我感受颇深,我们也要努力向他们学习,不断成长,勇于担当,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13: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今日上午9时,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北京大学在线举办了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沈宁和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代表董锦沛的报告,我深受鼓舞。他们在武汉工作了72天,直到4月4日,随着北医三院国家援鄂医疗队新冠肺炎感染隔离病房正式关闭,北大医疗队三家医院才完成院区“清零”。然而他们的队伍却是年轻化的队伍,80后和90后占了绝大部分。沈宁队长提到中国疫情防控“345”模式在本次疫情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防控措施也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内心深处感恩他们这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可爱的人们,是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也希望全球疫情形势能尽早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