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巨流河有感(共12篇)精选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读巨流河有感(共12篇)精选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读巨流河有感,本文共12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读《巨流河》有感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许多的画面烙印在心灵之上,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感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书作者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长大后,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潜移默化的拯救积弱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与父亲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得以建立较高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先生,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美学家,抗战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教授作者英诗课。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大师的引领下,作者得以系统的学习着知识,逐渐健全着人格,培养起高尚的情操。这就是大师的本色,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笔下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英雄。与作者有着至真至纯的超越了爱情的感情,曾在日本人的狂轰滥炸下,在心底一起呐喊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在七七事变时加入了空军,胜利前夕,在河南一场空战中殉国。作为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26岁英姿飒爽,满腔热忱的青年,在丧失父母成为孤儿之后会欣然平静的迎向死亡。抗日战争中,正是有无数个张大飞才会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时代,总会有用“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的辛苦,现在看来到像是某种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一位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随着往事的追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战火死亡阴影下一群流离失所学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旧希望不灭的唱着《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感谢一分部王珂乘务长提供以上稿件。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篇2:读巨流河有感
那英挺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勺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跟随齐老师一起回顾了她的似水年华,内心犹如波涛汹涌,无法平静。在那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那样不堪负重的历史条件下,我见证了一个柔弱女子对文学的热忱与坚持,见证了那代人在国难当头时的救国情怀,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教育之重要,见证了炮弹下的那般灿烂洁净的爱情。
从齐老师的故事人生中,我感触颇多。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齐老师一样,一生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虽然她追梦的过程并不容易,国难当头,她不得不几度迁移,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但却从未中断教育;虽然她也曾迷茫过,在她刚毕业那会,曾在半空的房间里痛哭了一场,为她茫茫前途,也为国家的迷茫;虽然她带着流放的心情去了台湾,她把自己流放到了;虽然她不得不因为年龄的原因放弃了去国外深造的机会;虽然她最后结婚了,也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几度更换工作。但她终究还是走上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当中,她喜欢文学,喜欢做学问,她选择在学校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说她见过了世上许多重要都市,看遍各种荣华,读了许多当读的书,做了一些当做的事,一生没有白活,这样的总结多么自足,齐老师为了自己的梦想一直不停的努力着。记得我也曾告诉自己有梦想就要去追,后来发现这句话是多么多么的沉重,沉重不是因为追梦的过程多么艰难,而是因为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梦想。我自己也在想,如今我也面临着和齐老师当年大学毕业时一样的迷茫,虽然我比她幸运的生在了21世纪,没了国家动荡的烦恼,可我发现我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是浮躁的,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全社会的人都在抱怨,我真的比她幸运么,连我自己都不信。我们踏入社会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何曾想过自己想做的事。
社会在变,时代在变,可教育的地位永恒不变。教育的重要性,我也是现在才知道。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从小便按部就班的接受着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可在抗战时期,办学与上学都是相当不易的.,为了躲避敌军的轰炸,学校要不停迁移,从一个省份迁移到另外一个省份,连带教学设施和学生,这是多么浩荡的工程,教育的重要性也由此体现。学校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给了学生人生的方向性指引。齐老师曾在南开中学学习,也是在那里,我看到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那简直就是一个思想的汇聚地,同学们可以在那里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开展一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辩论赛,在那里,校长和老师的言语和行为都深深影响着学生。那个时候的年轻人,能够进修的非常少,几乎是一整代人全被政治牺牲了,相对而言,我们这代人何其幸运,这样的幸运我们更该好好珍惜。既然在那样动荡的年代,教育都如此重要,我们当今也更应该重视教育,我也相信,只有教育才能拯救一个民族,才能彻底改变一个民族。
曾经爸爸告诉我说一个女孩子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因为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归家庭,要做着洗衣、做饭等生活杂事。我常常说老爸你不懂,可是我也非常明白作为父亲的他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齐老师在大学毕业时,曾为自己爱情和工作全无的状态所迷茫,她想要去国外深造,可是这样的想法没有征得她父母的同意,因为她的父母一致认为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她的选择必将造成她孤独终生。为此她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想法,紧着着是结婚,先后为了家庭更换了无数份工作,也曾为了家庭放弃一些好的机会。齐爸爸有一句话“不能让丈夫耽误公事,也不能伤他尊严”深深印在了我的大脑中,现在时代已经变化,若是我,我能做到吗。我想作为一名女性,终究是逃脱不了家庭责任和贤妻良母的守则的。
我一直觉得我一旦选择了一份职业,将终身为之奋斗,而且我觉得本该这样。可是看了齐老师的一生,才发现工作不是一层不变的,人是灵活的,工作亦可以是灵活的,生活如此多变,谁又能保证生活的稳定性呢,我们要时刻做好改变的心理准备才对。有时候多经历些,我们的生活也才能更加丰富。
人的一生,爱情必不可缺。在齐老师生命中曾出现过四个男性,一个是让她怀恋了一辈子的人,一个是在错的时间出现的对的人,一个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人,一个是她相濡以沫一辈子的人。也许有句话说的非常对,最后陪伴你的可能不是你最爱的,而那些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只能成为回忆,成为怀念。但不管怎样,我却始终认为在她那样的年代,爱情是那样的干净纯洁,即使不合适。而我们这一代呢,爱情开始于试一试,结束于无所谓,中间穿插各种不信任,在颜值面前,品质变的亦没那么重要,而这一切我也将其归结于社会病了,因为我们的社会浮躁了。
她的一生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给我的启示亦如此深刻,我们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但我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样做个终身奋斗的女子。
篇3:读《巨流河》 有感
【文 北卡 罗利 尘缘】
前不久,读了齐邦媛的长篇自传小说《巨流河》。仍记得读完书的那个夜晚,窗外是一片皎洁的月光,一片宁静,安详。妻已熟睡。客厅里的电视是处于静声状态的CNN新闻,不时闪过大批叙利亚难民逃离战火纷飞的故乡,九死一生向欧洲流亡的悲伤镜头。面对窗外那照着我们,也照着他们的同一轮月光,想着同样的月光也曾照在我们父辈的父辈身上,我的思绪在过去与现在徘徊,陷在“巨流河”与“哑口海”之间久久不能出来。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是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落到“哑口海”的故事。二十世纪是埋葬巨大悲伤的世纪。二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了无数他们悲伤的故事。日本人因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也写个不休。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初开始即苦难交缠。十四年抗战,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会被湮没与遗忘了。我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他奋战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于是,八十一岁的台大外文系教授-齐邦媛在二零零五年拿起笔,用四年时间从改写到重写,将那无数心中的刻痕,变成了这本二十五万字的传记。书中记述了她父母的一生,回顾了她自己波折重重的大半生。从东北到关内,从北平,南京到西南,从大陆流亡到台湾。她个人的成长和家国的丧乱如影相随。十四年抗战,作者笔下有国都化为鬼域的悲痛,更有宁死不投降的中国军人,民众的慷慨激昂。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时代,积弱的民族,但那也是一个最有骨气的中国。而她后半部书,六十多年的台湾经历也见证了一代'大陆人'如何从漂流到最后落地生根的历程。
作者于一九二四年出生在东北铁岭。六岁时入关内,去北平。七岁时,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占领东北。小小年纪的齐邦媛失去了故乡,开始了一生的流亡。
“ 我生长到二十岁之前从辽河到长江,溯岷江到大渡河。抗战八年,我的故乡仍在歌声里。从东,西,南,北各省战区来的人,奔往战时首都重庆。颠沛流离在泥泞道上,炮火炸弹之下。都在唱'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故乡是什么样的呢?'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唱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想的都是自己家乡的永定河,黄河,汉水,淮河,赣江,湘江,桂江,宜江,说不尽的美好江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好像留在我的心上。”
作者的父母,出生在中国东北辽河领域相距二十里的乡村。那本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豪迈牧者的原乡。清末民初,丰饶的土地成为俄国,日本列强觊觎的地方。书中照片上的父亲-齐世英,二十年代初,带着国外的民主革新思想,刚从德,日留学回来。那个目光熠熠的热血青年,满怀激情,为建设积弱的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有满腔的热血与知见。因不满军阀混战,参与郭松龄反张作霖兵变,失败,流亡关内,加入国民党。从一九三一年日本入侵东北始即开始参与领导国民政府东北抗日地下武装,并兴办教育,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招收流落关内的东北流亡学生两千多人。撤退到重庆后,又创办'时与潮'杂志,说明将外面世界的信息传到抗战孤岛重庆。为中国不亡,东北光复呕心沥血。千辛万苦,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又起。兄弟相争,仍然杀得你死我活,惨烈无比。乡关何在?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底,我父亲由重庆乘最后一班飞机来到台湾的情景令我惊骇莫名。一直相信 '有中国,就有我' 的他,挫败,憔悴。住在我们那用甘蔗板隔间的铁路宿舍一言不发。不久即因肺炎送往医院。在家人,师生眼中他一直是稳若泰山的岩石,而如今巨岩崩塌,堕落,漂流。我五十一岁的父亲从'巨流河'被冲到'哑口海'”.
齐世英从此再未有机会踏上东北-他如此深爱并为之奋斗的故乡。而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个从年轻起就为国家奋斗的人,国民党东北第一个党员,在六十年代,不屈从领袖意志,被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国民党开除党籍。其命运结局印证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直印象“一生都是位温和的君子”.真正的君子无不有一身傲骨。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作者的母亲,那个曾在东北牧草中哭泣,在日本人炮火下,大逃难的武汉痛失幼女,那个曾给成百上千东北流亡学生一个家的母亲,是那个时代所有坚忍,淳朴,善良的母亲的代表。“我出身在多难的年代,终身在漂流中度过,没有可归的田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幼年听母亲幽怨的唱'苏武牧羊'.二十年后,到了万里外,没有雪地冰天的亚热带台湾,在距北回归线只有百里的台中,妈妈在我儿子摇篮旁唱'苏武牧羊北海边'.我说:妈,你可不可以唱点别的?她有时就唱'孟姜女'.她说自十九岁嫁到齐家,一个月后丈夫出去读书,只曾在暑假中回家几次。后来丈夫回国后参加革命,放逐流亡,不能还乡。她守着幼小儿女,和苏武当年盼望小羊长大再生小羊一样,支撑几乎无望的等待。直到三十岁,她才出了山海关。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终得一家团聚。从此随夫越走越远,远离家乡。除了'苏武牧羊',她从从没有唱过一首真正的摇篮曲”.
而另一个重要人物,张大飞,则贯穿了作者从十二岁到二十岁期间最珍贵的少女青春回忆。同为东北流亡子弟,张大飞父亲因协助抗日被害,家破人亡。孤身一人流落关内。后入齐世英为东北流亡学生创办的国立中山中学。齐家的客厅成为无数流亡学生在漫长黑夜里唯一能感受家的温馨的地方。张大飞也一直视齐家所有人为自己的亲人。
七七事变,日本进攻北平。十八岁的张大飞与许多学生一道投笔从戎,舍命报国。他考入国民党空军官校,后加入陈纳德'飞虎队',在天上与日本人拚刺刀。自此,来自云端的信不断飞到齐家,飞到邦媛妹妹手中。
“我们那样诚挚,纯洁的分享成长经验,如同两条永不能交合的并行线。他的成长是在云端,在机关枪和高射炮火网中做生死搏斗。而我却只能在地面上逃警报,为灾祸哭泣,或者唱'中国不会亡'的合唱。我们两人也许只有一点相同,就是要用一切力量赶走日本人”.
八年,一百多封通信。他对邦媛妹妹的的细心呵护,他的英姿飒飒,他虔诚的宗教信仰,一次次平静的去面对死亡的诀别,那是一种怎样的充满悲壮色彩的青春浪漫。这一切都深深烙进了少女的心里。而齐邦媛在后来重申,她所想讲的与张大飞的因缘,不是只想讲一段简单的男,女情爱。她想讲的是一种包含了友情,亲情,爱情的一种两个灵魂之间的信托。她想讲的是一段悲壮的英雄的故事,是一段战争带来的伤痛,是控诉战争对所有美好的毁灭。隔了半个世纪回望,她仍无比痛惜,一个立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国。往日那个曾拥她入怀的英俊青年,只化为了黑色大理石碑上的一个名字。而在那段岁月,张大飞只是无数被战争残害的人的代表。如作者所言“张大飞的一生短暂如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 却是 “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作者又是何其幸也,虽生于战乱年代,一生流亡,仍得以接受战时中国最好的教育,得以亲耳呤听中国近代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的`教侮。在抗战的艰困中,有这样一批学术报国的读书人,守住学术标准及学者尊严,使知识得以传承。他们的才学,品格,对文学,文化,艺术及美好的坚持,不仅为这一批学生打下了文化的底子,使这批年轻人体会到知识,教育的重要,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让这些学生体会到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对一个知识分子的必须。齐邦媛后来成为白先??,蒋勋,简帧等文学界人士眼中的 '台湾文学的守护天使' 也得益于当时那批优秀的先生。
这些先生中有邦媛所上中学-南开中学的校长,张伯苓。南开中学由张于19创立于天津,抗战时迁往重庆。张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其'中国不亡,有我'的教育救国理念成为作者一生的记忆。
作者大学入武汉大学。武大为华中学术重镇,1928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抗战时迁往四川乐山。作者在英语系师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翻译家朱光潜先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在岷江边,白塔街昏暗的油灯下,朱先生带她们读莎士比亚,读弘尔顿。从雪莱的'云雀之歌'的欢愉到济慈的'夜莺颂'的沉郁中去体会人生,命运,去体会生死与灵魂。文学的殿堂由此打开,并为作者提供了今后一生与暴虐无常的命运及诡异多变的政治相对抗的力量。
作者于一九四七年,因缘巧合,去应聘台大外文系职位。爸爸给买的是来回双程机票,可谁想到,一去就是六十年,教书,育人,编译,在宝岛扎根,变成了台湾人。故乡真正变成了歌声中的故乡。原以为短暂的别离,成为一生的流亡。
通过齐邦媛的笔,我们得以一睹她的天空,并与齐先生一道记住 “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生,初尝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当然还有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频频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齐邦媛的笔下有那个时代无限的伤悲,可书中最令人感动的却是那枪炮声中云雀的鸣啭,那无边的黑暗里夜莺的啼唱,那苦难人生中永不消失的爱,崇高,正义,善良这些美好的东西。庆幸在今天的中国,从'巨流河'到'哑口海'这样的流亡已成为过去式。可是,看看电视中,仍然战火纷飞的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看看土耳其海滩上躺着的三岁男孩令人心碎的小小身体,看看那成千上万逃离故乡的难民眼中的伤心,不安与惊恐,七十年前,中国人曾经历的那个悲惨时代并未远去。
什么时候,那久远劫来,潜藏于人性中的贪婪,暴戾,偏执,仇恨才能被那同样遥远,无始劫来就深植于人们内心的知足,悲悯,包容,关爱完全取代?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们孩子的孩子,凝视这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人类共同的家园,又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叹呢!
篇4:读《巨流河》有感:师者风范,薪火相传
柳海英 海南省海南中学
感谢明斋先生推荐的《巨流河》,让我有幸读到一本这么厚重且富有师者情怀的书。该书作者齐邦嫒教授是一个80多岁受人敬重的教育界前辈,她将自己波折的人生经历以传记的形式娓娓阐释,语言温和而有力量,描绘的是历史,是国家的命运,是家族的磨砺,可以说它是20世纪中国人苦难和奋斗的一个真实、感人的缩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书中让我触动最深的是作者笔下一个个与我有共同职业的师者,如南开中学的张伯苓校长、吴振芝老师、张亚丽老师、孟志荪老师、魏荣爵老师、朱光潜老师等,他们身上折射出来师者的崇高品德,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让人心怀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正是师者这些闪光点潜移默化的影响,方能让作者在80岁高龄回忆起他们时仍心怀敬意!对此,我身怀羡慕。抛开一切功利性的因素,假如有那么一天,经我教育过的学生,三四十年后,仍能记起有一位柳老师曾经教过她,这对于我的执教生涯将是莫大肯定,我想,师者的境界止于此即可矣。
通读此书,我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谈三点感受:
一、师者的品性造就了学校的精神内涵
齐教授在书中谈到的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他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在甲午战场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悲愤填胸,深受刺激,故思索唯一能振兴中国的只有教育,教现代知识、教爱国。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誓为教育新中国的子弟献身。这种奋发图强的志气,影响了他一生,也造就了南开精神。“南开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正如1937年10月25日张伯苓校长在《致全国南开校友电》中所言“教育报国,苓之夙志。此身未死,此志未泯。敌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未能毁者,南开之精神。”[1]张伯苓校长以教育救国为己任,他给南开确立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就是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的人才,他和全校教职工一道,时时处处以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学生,使“振兴祖国,匹夫有责”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信念。在民国时期,没有哪所学校像南开一样,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并获得美国洛克菲勒等国外基金会的支持。南开的迅速崛起与张伯苓倡导的“南开精神”分不开,这种精神信仰,在师者身上体现,也像火种一样传递给学生,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让他们在一生中充满了勇气和毅力。在《巨流河》中,齐教授写到:“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2]“南开中学在抗战最艰困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伸。”[3]
“人是要有精神的,学校也是要有精神的”.[4]百年来,南开为社会培养了周恩来、陈省身、曹禺等大批杰出人才,他们的成长与南开精神的熏陶分不开。历史证明,一所学校只要有一种强烈的爱国、救国的精神、一群爱生如子的老师和愿意为培养学生人格而孜孜不倦、弦歌不辍的教育理念,就能拥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如我所任教的学校―海南中学建校九十二年来,励精图治,从乱世图存,到盛世图强,与时俱进,由小而大,从弱到强,追求卓越,成为琼岛名校,也是“尚德、睿智、唯实、创新”精神薪火相传的展现。反观近期报道,有悖师德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同为师者,两者间极端不同的品性,让我对现代功利性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反思……
二、师者的慧眼能够织就学生一生理想
书中“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性灵启发的有识之士”[5]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齐教授在书中回忆了一个片段写物理名师魏荣爵的故事:有一位孟老师国文课的得意弟子――四十一班的学长谢邦敏,毕业考物理科交了白卷,但在上面写了一首词述志,自思是毕不了业啦。魏老师评阅考卷也写了四句:“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6]谢学长考上西南联大法律系,后来在北京大学教书。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现代教育中基本已经断绝,教师遇到交白卷的'学生基本都是抱持着零容忍的态度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处理,而不会像文中魏老师那样看到谢邦敏文学造诣中的闪光点给予积极肯定的态度,结果往往是错失法学界的一位俊才。
朱自清认为:“教育的价值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这已成了老生常谈了。但要认真培养起来,那却谈何容易!第一教育先须有‘培养’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温热的、忠于后一代的心!有了‘培养’的心,才说得到‘培养’的方法。“[7]齐教授在书中,也以自己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她考上武汉大学哲学系的第一个学期末,英语统考全校第一。第二天,教务长朱光潜先生约见她,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她转入外文系,并亲自担任导师。最后事实证明,朱光潜先生慧眼识英才,才能让齐教授在外国文学教育与翻译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成为大师。
韩愈先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确指出了教师的职责,即传授为人之道,传授知识,说得具体些,就是教书育人。所以,”师者,人之模范“.任何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某些时候无声的”身教“更胜于有声的”言教“,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中的学生也不过是些十六七的孩子,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对于世界,对于自己都懵懵懂懂,对于将来做什么,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该有怎样的生涯规划,都没有太多的概念,我们老师呢,毕竟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更宽广的知识视野,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个性与潜质,激发他们的潜力,引领他们走向精彩的人生。
三、师者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生情怀
齐教授在《巨流河》中多次饱含感情的用”温暖“这个词回忆当年南开中学的老师们。她说:”在我成长的六年中,张校长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8]如果说朱光潜是引领齐教授走向更广的文学世界,那么南开中学的”激情孟夫子“孟志荪就是奠定了齐教授国文功底、影响她最深的是国文老师。课堂外,孟老师对她也像个父亲一样,把认为她能看的书都借给她看,有时候还会叫齐教授去他家吃炸酱面,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造就了齐教授的文坛大师的因素之一。孟先生主编南开中学初一到高三的国文教科书,白话文言并重,高中课本简直就是中国文学史的选文读本,从《诗经》到民国,篇篇都是文学精华,这使得齐教授的文学功底一开始就站在了较高的平台,使之成为台湾的文学天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为南开学子,早齐教授二十五年进入南开中学就读的周恩来,在校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又很有社会活动能力,在校长张伯苓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当时那种世态炎凉的社会里,张伯苓不因周恩来的清贫而漠然视之,相反,他很赏识、关怀周恩来。他免去了周恩来的全部学费,还让周恩来业余帮助学校做些抄写、刻字的杂事。周恩来常到他家中去,师生俩经常进行长时间谈话,内容涉及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周恩来后来曾风趣地跟大家讲起他上南开中学时,在校长张伯苓家吃贴饽饽熬小鱼的故事。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张伯苓对周恩来的赏识、关照和培养之心,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一种爱生情怀。
此时,让我想起一位可亲可敬的师者―民国时期曾在春晖中学任教的夏丐尊先生,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爱的教育》,因此,被学生们称为”妈妈教育“.这种爱的教育需要的是身体力行,当时特殊环境下,民国的一大批老师、校长都信仰”爱的教育“,而这种爱的教育,温暖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茁壮成长。
在我的教学案例中,我常常跟我的学生提起曾经海中校友,中国科技大的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谢周清,在至之间两次登上南极,两次到达北极。有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谢周清说: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课任老师发现我爱看小说,于是推荐我看科幻小说,其中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给少年时期的我心底栽下了一个关于科学家的梦想。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可见,拥有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对学生一生来说都是极其幸运的事情。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通过齐教授的《巨流河》,使我认识到师者的精神体现、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在当下,师者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让我们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以良好的师德,专业的技能,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1]].王晓艳。南开精神的形成与发展[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11.
[[2]][3][5][6][8].齐邦媛。巨流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63,63,67,63.
[[4]].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市南开中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01.
[[5]].徐叶子。 追寻教育的信仰_论作为教育人的朱自清[D].湖南:湖南师范大 学,.11
编者注:文章自”海南校长工作室“微信平台。
篇5:巨流河读后感
近日读完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印象很深,这是一篇传世之作,百年之后当成为后人深入解读这一段历史的`重要文献。
齐先生出生在辽河(也称巨流河)畔的铁岭,因父亲参加郭松林对张作霖的起事,逃亡关内,然后一生颠沛流离:抗战期间辗转于南京、重庆、乐山求学;内战时期在武大求学(前三年在乐山,最后随学校返回武汉),毕业后因缘聚会到了台湾大学(不是 49 年的败退,而是 48 年找工作),尔后后半生在台湾教学做研究,成就斐然。
这本书用齐先生带有自传性质的一生,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展开了近代中国的画卷:军阀内战、国民党北伐、抗战初期的生死沦丧,抗战中期的悬歌不缀与坚忍不拔,抗战晚期的思潮汹涌,内战时期的激烈冲突。我们大陆的读者,读到的大都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这个角度描述的历史;偶尔能够从西南联大毕业生们的回忆录中,看到较为中立的解读方法,如汪曾祺文集中的西南联大在昆明的生活;齐先生的《巨流河》则主要站在正统的国民党角度(齐先生父亲的国民党党员证是辽字一号)来描述自己感知的历史,这才深切地认识到,他们也同样是中国人,在抗战中拼死搏杀(齐父收留的东北流亡青年,从军人员基本陨落在抗日战场中);为同胞的苦难痛哭流泪;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以保留文化的火种(在重庆的南开中学,在乐山的武汉大学);在国共内战中彷徨无依;()在台湾创业中的筚路蓝缕。 齐先生的一生坎坷波折,就像近代中国的命运,忽而大浪滔天,忽而曙光初现,接着又命悬一线,然后在死亡中拼出一条生路看似前途光明,然而命运又走向兄弟反目,划海而治,接着又开始不停地折腾…… 。民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起伏飘荡。
这本书有时代印迹、有家庭印迹,也有浓厚的个人印迹:“东北人、流亡者、国民党正统、台湾光复后第一代创业者”,展现了国家的命运;“大地主、早期的留学精英(齐先生父亲)、抗日时期的教育界、内战时期的教育界、台湾戒严时期的反蒋思潮”,展现了家庭的命运;“身体的柔弱,聪慧的智力,与中学同学的情感,与大学同学的情感,与几位异性朋友的交往;与丈夫的情感;对教育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展示的是个人的命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齐先生讲自己参加完沈阳中山中学以父亲命名的图书馆仪式后,整整两天在大连,静静地坐在海边,感受辽河(巨流河)之水,从陆地流向大海,缓缓向南,绕过台湾海峡,流到台湾哑鼻海(那里是齐父埋骨之所)。全文至此收笔,将巨大的深沉、悲痛留给读者去咀嚼和回味。
篇6:《巨流河》读后感
《巨流河》中的两代人,是惆怅的。惆怅,与其说是个人和感怀,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总体情绪投射。家国世变,政权崩离,英灵殉国,文化浩劫,刻骨铭心的伤痛过后,只剩挥之不去的惆怅。
一代人如齐世英先生一样,一生没有个人恩怨,只有不共戴天的国仇——多少人年幼时看到自己父亲的头颅被挂在城门上。年少时的英志与才华随着四起的战火被一点一点消磨下去,壮怀与理念全部烙入了骨血,终而流血至死。这一代人的惆怅,来源于眼睁睁地看着故土被侵略者的铁蹄踏得面目全非,又少有人能看着支离破碎的山河恢复原样。
另一代人,如齐邦媛先生,于纷飞的战火中长大,经历过种种动荡,最终漂洋过海,渡到了海峡的另一端。从漂泊到落地生根,由大陆到台湾,扎根重生。但无论何时何地,家国丧乱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如齐邦媛先生自述:“童年起耳闻、目见、身历种种历史上的悲壮场景,许多画面烙印心中,后半世所有平静岁月的经验,都无法将它们自心中抹去。”
《巨流河》,也是一本惆怅的书。书中曾写到:“爸爸给我买的是来回双程票,但我竟将埋骨台湾。”
自六岁离开家乡,之后的十七年辗转各地,在偶然的机会下赴台湾,未料就此定居超过六十年。此后的几十年,再也不能回归,只有站在哑口海边,怅望千秋一洒泪。像一艘回不了家的船,在海浪间望着回不去的土地。从东北到台湾,从六年到六十年,一个是魂牵梦萦的原籍,一个是安身立命的所在,这两个地方所产生的微妙的历史互动,和所蕴含的巨大历史忧伤,即是全书惆怅的核心。
然而,单纯的惆怅是不能长久存留的。只有以平静作结的惆怅,才为永恒。齐世英、张大飞、朱光潜、钱穆,这四位对齐邦媛先生影响最深的人,各有各的惆怅,也各有各的平静。于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尊严与人格。虽同“荣华富贵”沾不上边,却一个个活得清白、高贵,近乎神格。
就像,深感一生应尽之事已尽的齐世英先生,最终回归了平静,坐在床旁藤椅上溘然长逝。就像,意识到死亡终为自己的宿命的张大飞,平静落笔自己的诀别信,而后赴死。“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就像,独坐在青石板上的朱光潜先生,平静地凝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将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吹进晚辈们的心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就像,带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钱穆先生,于自己的红叶阶段,几经风雨,终而平静地落下。那历史的伤痕,家庭迁徙,风雨台湾,汪洋闳肆又深情绵密,气势磅礴又淡如平静。
那血泪苦难的二十世纪,终而“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惆怅与平静的交织照亮历史,纵使“浪淘尽”,也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河不废,万古巨流。
篇7:《巨流河》读后感
最近在读齐邦媛女士(生于1924年2月)的《巨流河》,我和作者也算是半个同乡,家乡离得不远。书中描述的那种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情景也留在我对童年的回忆里。这本书是父亲推荐给我的,连同后续出版的《洄澜相逢巨流河》一起隔山隔水的寄到我的手里,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潜心阅读,这次一捧起来就放不下了。细心的父亲还把书中自己不认识的字查了字典、标了拼音和释义,他甚至还查了一个英文单词的意思(由于作者的职业是台大英文系教授,所以书中会不时出现一些英语的原文)。我在阅读的时候也继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和叫不准意思词查好并标注,希望文文有一天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省去查字典的时间。
由于各种琐事缠身,这本书我才读到一半,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娓娓道来、平实的叙述、朴实的语言却深深打动了我,对战火中的经历能如此平静的讲述,甚至需要无数次回忆整理自己的往事,哪怕它是那样的伤痕累累也无所谓。作者身处乱世仍能安心求学、到台湾后继续严谨治学、不倦教学的精神和人生态度也是打动我的地方。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两个字,而且挥之不去,那就是“坚守”。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信仰是自己选定而且笃信的,靠着这种不变的信仰支持着我们的内心在起起伏伏的凡尘中始终保持坚强和乐观,这就是坚守的力量,更是不忘初心的源泉。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齐邦媛女士的亲身经历或许更能横向的为我们展示那段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没齿难忘的历史,看似平铺直叙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朴实无华和情真意切。作为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本分踏实为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朴实育人,守住自己的本心一心一意的生活。
其实,一个人从“入世”到“出世”真正能做到不忘初心、洁身自好的并不多。命运总是会不断的向我们抛出各种难题来磨练和考验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是各种利益和诱惑,我们也总是要瞻前顾后、权衡利弊后不断的做出各种选择、逃离各种诱惑,每一次的决定和选择都会把我们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就这样走着走着大家就不知不觉的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书读至此,有几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小细节,第一处是作者即将就读国立武汉大学的时候,她的父亲给她随身带了一些钱,并叮嘱她如果有男同学请吃饭一定要把饭钱归还,作为女孩子是绝对不能占小便宜的。还有一处是作者的初恋因公殉职,她很难过,这时正巧另一位男同学追求她,心思单纯的作者就把自己对初恋的追思和惋惜之情一股脑儿的倾诉给了这位男生,后来作者自己说这是犯了“交浅不可言深”的错误,但当时的自己并未察觉。
第一个细节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她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初中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的孩子对世间的事物似懂非懂、模模糊糊,但又极力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到大千世界里去小试锋芒,急于想要把自己的羽翼磨得更加丰满一些。如果没有家庭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我们现在称之为青春期或叛逆期。我的班主任老师就像齐邦媛女士的父亲那样教了我们很多女生应该懂的规矩和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让我终生受益。
第二个细节让我联想到自己,我也是这样有些事情回过头看就会觉得如果换做现在的话,应该会处理得更好更明智一些,这就说明人是需要不断经历然后才能成长的,经历越多成长便越快。
还有一处就是作者在恩师朱光潜先生的建议下改系的事情,于是她从哲学系转出改读英文系。这一次的修改和变化使作者的英文才华得到了发挥和升华,也无形中奠定了她终生从事教学事业的基础,齐邦媛女士把台湾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翻译整理并推广到西方世界,可谓功不可没。可见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识千里马的好伯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这本《巨流河》我还要继续读,路也必须自己走,千帆过后终能遇见令自己心仪和满意的风景,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篇8:《巨流河》读后感
这周就像赶鸭子上架,短短的几天要读完两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时间,真得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很幸运,我参与了这场阅读,没有和这篇鸿篇巨著《巨流河》擦肩而过。
《巨流河》是文学家齐邦媛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花费四年的时间,写下的个人传记文学。先生淡淡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纵横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语言,叙述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却处处充斥着浓浓的悲伤,让人心酸流泪。
齐邦媛先生出生在一个官宦的家庭,爷爷齐鹏大是张作霖奉军营的旅长,父亲齐世英留学德国回家,满脑子救国救民的新思想,参与了郭松龄兵谏,东北失守后,一家开始亡命天涯。作者从童年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周转了大半个中国,家乡沦陷、一路逃亡、张大飞的离世、父亲政治生涯遭遇不测……国仇家恨伴随着少女时代的齐邦媛一直成长到耄耋之年,在整个逃亡的过程,看了无不让人动容,或许整个故事叙述的太真实,太感人了吧,自己读着读着心里就会堵得慌,眼泪哗哗地留下来……
整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抗战期间,兄弟并肩,全民一心的峥嵘岁月。尽管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国不会亡,依然努力的办教育,让逃难的学生有学可上。齐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运儿,在敌人的轰炸机下慢慢长大,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路颠沛流离,不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有朱光潜大师,吴宓,孟志荪等学术界名师的指引,有个积极支持他学业的老爸,让人羡慕不已,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话,记忆尤深:“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极弱至此,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这和现在宣传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出一辙吧。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篇9:《巨流河》读后感
这些年在多个网络平台看到对齐邦媛《巨流河》的推荐,有人甚至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好的三本书之一。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我看完了这本书,结论是:不推荐。
在此之前,我刚刚读完台湾作家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之《关山夺路》,这一部讲的是他(一位山东乡绅的儿子),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经历:离开正在就读的流亡中学,当宪兵,看到东北的变局,内战爆发后目睹我军的胜利,知道这个政权容不下“中上层人士”,所以毅然奔往台湾。
而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从她的出生地东北铁岭开始(家里有4000亩地),到九一八事变后,到南京投奔父亲,并在全面抗战后,随父母和流亡学校一路西迁,抗战结束返回南京北京,后来去台湾。在日本侵华,举家迁徙的过程中,在重庆大轰炸的灾难中,他们家当然也有过艰难,然而这种艰难与整个时局、与很多人几乎不能生存相比,作为国民党高官的女儿,她基本上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是的,她并不知道民间疾苦,对学校的左派活动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政治令人厌烦。在她的少年青年时代,在中国“安放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她可以躲在书本里欣赏着英文诗的美。这种自认为的“不问世事的文学青年”是有家庭的背景加持的。
在《关山夺路》里,王鼎钧写道,抗战胜利后,流亡重庆的学生为了回到家乡,复员之路是多么艰难,因为军队、逃离沦陷区的民众、和流亡的贫困学生,都在返回的路上,这是当时有限的运力无法承担的。而在《巨流河》里,在政府还没开始运送学生时,齐邦媛已经坐美国的军机到了上海,又坐国民党的军机回到北京。
四十年代举国困难的时期,照片上的她衣着优雅,目光自信。她的家里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父亲的朋友,她自己的好友也都是富贵之家,或者某一行业的头号人物。她的文中倒也没有自得自傲。她从小就是在富足的高门大户中长大,将这一切生活的赐予都视为理所当然。她真的没有自傲,所谓的享受“特权”只是你们这些普通人的自以为。像她这种喊陈立夫伯伯的人,并不认为那些举手之劳是什么特权。
我并不是要批判她什么,这个社会从来不是生而平等的。我只是不知道这本书被网上盛赞和力荐的理由是什么?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对她的生活经历实在没有共情能力。
在《巨流河》中,我对她少女时期的.感情比较感兴趣,对她在武大受教于朱光潜非常感兴趣,对她讲述夫君对台湾铁路建设的贡献不感兴趣,对她自己在台湾的工作成绩不感兴趣――
本书后半部分就是一份详细的工作总结,教书交流翻译,在国外做访问学者,在中兴大学做系主任,在编译馆做中文英译,改革教材,编纂图书,后来回台大外文系从事教学工作,总之,始终都是怎样的优秀,怎样颇有建树。(“在编译馆的五年里,夙夜从公,我认真而勇敢地做了很多改革……”“教书三十多年,我没有发黄的讲义,勤于备课如备战。”)我并没有怀疑,否定和批判,真的,我相信她真的很努力也很优秀,我只是想,这是纯粹个人的经历,也无代表性,并不能反映台湾几十年的社会建设,可是为什么这本书被如此追捧?
我相信她本人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是很优秀的,但是整部自传中没有对自己的任何批评,不仅对她自己,包括对她父亲,他是一生“坚持人性尊严,民主革新的理想主义者”“秉持理想,坚守原则,笃信自由民主法治的理念”。我想如果我老了写一本自传,大概会坦白承认自己人性中的不足,行为中的缺漏,应该和她这种完美的自我认同有很大的区别。
PS:
1、本书也许是因为自诩的“不问世事”,也许我买的是大陆删减版,总之并没有对共党的太多议论。
2、看到她书中写到,跟钱穆的交往,与胡适的见面,我心里暗自感叹,钱穆这些人,当年离开大陆确实是正确的。
篇10:巨流河读后感
上学期,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本名叫《巨流河》中的一段故事,我听得如醉如痴,放学便把这本书买回家了。刚看了两三页,就投入进去了,有时竟忘记了吃饭。仅7天时间便读完这本书了。
《巨流河》这本书是齐邦媛女士写的。描述了当时国家和日本对战,胜利后国共又开始对战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在这期间,又讲述了去乐山上大学时,先念的哲学系,后又因为朱光潜老师的引导下,转成了外文系。在当时的社会下,朱光潜老师可是名满天下的学者。当我读到这时,不禁羡慕起齐邦媛女士了,羡慕她竟有这样一位老师。而且她的身边还不止一位名师,还有许多名师在她身边。俗话说;“人在什么环境中成长,日后必定成为那样的人。”虽说齐邦媛女士那代人在日本占领东北后,流亡到了关内,又向后方逃难,在西南读书,抗战胜利后又打内战,但又因为许多名师在她身边,她成绩很好,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从南京逃到汉口在车上的画面,有人掉进河里,摔倒了却没有人去扶。我想,也许因为死亡的逼迫,大家选择了顾自己。
有时候,我在边读《巨流河》这本书时,还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当时郭松龄成功度过巨流河,倒张作霖成功,是否东北能够及早现代化,也是否能够避九八一,现实的发生呢?是否就没有其他国家援助中国对抗日本呢,是否打败日本后国共不内抗呢?但后来,我想,如果历史上没有日本和中国这场战争,也许,中国还处在腐败的社会里,中国也就不会从此站起来。唉,历史总是非常神秘,使人难以揣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读完这本书,我也有深深的感受,那就是,珍惜时光,多读好书。齐邦媛女士既然都能在战争时代里那么用功的读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篇11:巨流河读后感
时间到了年尾,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之所以不想很快读完,是因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许多情节和文字需要反复品味和揣摩,有些段落必须要用笔记的形式留下来。面对已近90高龄的齐邦媛老师温和有力又朴实无华的讲述,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写好读后感,没有更好的文字来评论该书,也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垭口海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流落到垭口海的故事。
作者齐邦媛是文学家,该书是作者在80多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她作为旧时代的女子有幸遇到开明并重视教育的父亲,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潜心治学,一生都投入地读书教书,从而获得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收获满满的成就;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她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让人欣羡不已。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虔诚、谦虚、忠于事实的态度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及所感。从出生于东北辽宁,回望家乡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而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齐邦媛自幼流离,故乡沦陷,亲人逝去,她的人生从小就打上了悲剧的色彩,所以全书的基调就是悲伤的。可是这种悲伤在齐邦媛云淡风轻的笔墨下,则显得十分优雅,但是这种优雅却更添悲伤。她的笔下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烈士,开启民智的书匠,也有怀揣浪漫的少女。即便战火连天,大学校园依然可以安放书桌;英雄壮烈赴死,校园依然可以云雀夜莺。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莘莘学子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当年几乎所有学校集会时校长和老师说的同一席话是:一个国家在困难当头,家园丧失的时候,保住了孩子们的书桌就是保住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读到这样的描写,内心充溢着满腔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人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八年抗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现在历史上普遍承认,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里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十年”,而那段时间出现了到目前为止各学科最好的学者,他们的各类论著在那个艰苦年代达到了巅峰,那个年代出生的学者不论功底还是知识与情怀修养俱是一流。不管历史的走向如何,从任何角度看待那些晦暗的'时段,都是有德才兼备的导师,以关心国家命运胜于生命的行动启迪了学生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才促使中华文明经历烽烟仍得于传承一代又一代,直至50。
齐邦媛先生何其不幸,生在一个纷乱的年代;又何其有幸,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并能在最不可能的条件下接受了完整的,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当我读到她在英诗课上看到恩师朱光潜噙不住的那一颗伤怀之泪;读到她在四川乐山三江交汇之处诵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都会充满羡嫉和崇拜。
女主人公齐邦媛和飞虎队上尉张大飞的爱情荡气回肠,眼前总出现一幕,是那个四月天的下午,在南开操场的一隅,他穿着宽大的军用雨衣从远处大步向她走来,脸上是她熟悉的温熙的笑。他说:“你怎么一年就长大了,这么好看了呢。”遂将她揽进大雨衣里,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亲密举动。她听得见他年轻的心,激跳如鼓。而那一面,竟成诀别。半个世纪后她得以重返故土,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园内找到张大飞的墓碑,在暮色里良久追忆他“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的灵魂……
齐邦媛在台数十年,经历了相夫教子,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过程。看似顺利却也经受很多波折与磨难,这一切在齐先生写来皆平淡无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她为文学、教育费尽心思,其中重新修订中学国文教科书,面对保守分子扣上的动摇国本的帽子和排山倒海般的攻讦,依然坚持以增进阅读兴趣和语文知识为方针,不以政治挂帅,对教育事业功莫大焉。由此看来即使在最晦暗的时刻,一位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也能启迪一颗颗敏感的心灵。
到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印证了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也为那渡不过的巨流河作了一个了断,具有深远的意义。
齐邦媛之父齐世英先生为人宽厚仁和,是真正中国精神的代表,他从无营营名利之心,因而也从未到达权力的中心。他至死念念不忘当年巨流河败北,自己的家乡东北惨遭外族入侵,而他后半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去看一眼那滚滚东逝的巨流河。
本书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对齐家两代人从东北巨流河到哑口海的个体经历的记述,如齐先生自言,这是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也如先生的忘年交钱穆先生语,“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忘却的。
篇12:《巨流河》读后感
《巨流河》读后感
《巨流河》读后感 丁东 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书。 我感到有以下优点。 一是内容厚重。作者80高龄写成此书。一生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历史变迁。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到台湾和大陆从对抗到对话的各个时期,都以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亲历亲闻。有很多独家的历史细节,十分珍贵。 二是作者既有很好的国学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养,全书既是严谨的史笔,又是优雅的散文。现在国内出版的回忆录也很多,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质者十分罕见。而一般大陆作家的回忆录虽有文采,但有历史感者极少。 三是若干内容给人以现实启迪。在现代化进程中,台湾比大陆快一拍。在许多方面,可以说台湾的昨天是大陆的`今天,台湾的今天是大陆的明天。 且举一例:齐邦媛在1970年代在国立编译馆供职,主持新编台湾中学国文教科书。台湾原来和大陆相似,在党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科书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孙中山、蒋介石的文章比重很大,别的选文也着眼于政治需要,差不多成了政治教科书,学生十分反感。齐邦媛借重一批开明教授的支持,改变了这个格局,让语文回归语文。这有点像前些年钱理群他们组织编写《新语文读本》,向官方版陈旧的语文教科书发起挑战。所不同的是,齐邦媛获得了成功。而钱理群的《读本》至今处在边缘地位。上海的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企图告别阶级斗争史观,采用文明史观,因几位史学界左爷告状,干脆被官方封杀。而台湾教科书改革,虽有守旧势力责难,经历阵痛,毕竟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大陆今天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台湾70年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