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甄选16篇)

时间: 李欢欢 互汇范文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甄选16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甄选16篇)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本文共1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篇1: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我的心深深的触动了。文章是讲述鲁迅先生与“阿长”的故事。“阿长”就是“长妈妈”。“长妈妈”是鲁迅先生家一哥做工的。文章先是说“‘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在评价“长妈妈”的地位。读到下面时,我又有了新发现,“阿长”这个名字别的女工也用过的,我可以体会到“长妈妈”在鲁迅先生家的地位有多么低下,因为连名字都可以用别人的,而且是为了省事。又往下读时,我发现鲁迅先生十分憎恨”阿长“,因为阿长经常会告状,我却认为”阿长“虽然会告状,但她是出自于真心想带好鲁迅先生的,阿长不仅会“切切察察”还知道许多风俗。但鲁迅先生却不领情。“阿长”的性格不仅善良、热心,还会关心人,我知道她对鲁迅先生的心是好的,但是那时鲁迅先生还小,并不愿听。可她却不知厌烦的传授她所知道事情。还为鲁迅先生买了一本《山海经》,别人不愿做,她却会去做,她小时候没读过书,从“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中,她连字都记不住,可以想像到她买这本书有多么艰难,于是鲁迅先生又对她产生新的敬意。所以,鲁迅先生为何三十年后还要专门写一篇关于“阿长”的一篇文章。我可以想像,其实鲁迅先生是很同情“阿长”的。因为,她为这个家做出了许多的贡献,最后,却连名字都没落下,我认为鲁迅先生是有后悔和内疚的。最后,我想说我也很同情长妈妈!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本文中,作者对长妈妈不做外形描写,而是集中写她的某些特点,从而凸显她的神态和精神。鲁迅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刻画,颇为集中地汇映出长妈妈的愚昧无知,落后陈腐但却善良的心灵。就在她教给小主人的许多道理和不许这样或那样的管教中都微妙的表现出她对“我”的钟爱,在这艺术手法上,有点类似以藏为露的含蓄。其实,在家里,只有她真正关心“我”,了解“我”,这一心意就在购买《山海经》的情节中猛然外露了。

这篇文章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思念与不舍之情。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篇2: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本文中,作者对长妈妈不做外形描写,而是集中写她的某些特点,从而凸显她的神态和精神。鲁迅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刻画,颇为集中地汇映出长妈妈的愚昧无知,落后陈腐但却善良的心灵。就在她教给小主人的许多道理和不许这样或那样的管教中都微妙的表现出她对“我”的钟爱,在这艺术手法上,有点类似以藏为露的含蓄。其实,在家里,只有她真正关心“我”,了解“我”,这一心意就在购买《山海经》的情节中猛然外露了。

这篇文章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思念与不舍之情。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二)

读了这篇文章,知道了阿长长的什么样后,我很失望,在我印象中,阿长这个名字,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纤瘦的形象,可是,却偏偏是一个胖而矮,唠唠叨叨的老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才让我感到这篇文章是真实的。

长妈妈有些习惯却是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形睡姿,种.种古怪礼节……全文并没有介绍阿长怎么怎么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活在现实的阿长。慢慢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许愿,相信梦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如果写了,恐怕就不能达到这种效果了吧。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阿长与《山海经》之间到底有多少故事,那是个不能说的秘密,因为“山海经”不存在于阿长的世界,那显得太过复杂,阿长的世界中,只有她与“三哼经”的回忆。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三)

满篇似乎是细密的叙述,似乎充满了一些小小的不满,小小的责备,却又隐约透着那些不易察觉到的,细小的怀念。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一句“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引出了长妈妈的琐碎与“不良”睡姿,长妈妈确乎是个乡野随便的妇人。“大”字的睡姿,心也是大大的。

长妈妈信神,重运气。在那个年代,冥冥中的神灵或许是唯一的一种安慰,一种寄托,一种庆幸。

“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长妈妈就这样调侃似的叙说了那段纷乱的生活,一切的屈辱与恐惧。”

迅哥儿迷起了《山海经》,却求告无门,便告诉了长妈妈——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时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长妈妈竟这样细细记着一个孩子说的话,而且为他达成了小小的心愿。“伟大的神力”说到底,就是爱。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其实从整篇细细地叙述中,我真的可以感受到迅哥儿对她的回忆就像翻开古老的相片,也许有些旧旧的,卷了边的记忆,也许会有些尘封已久的气息扑面而来,然而那相片上的记忆里的人不会走形,那是深深刻在脑海里的,不会被时间随意捏碎。他的叙述的口吻里是满满的,暖暖的,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么一点点的小小的依赖的味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我无法确定这是不是只是我的一相情愿的错觉。相信它不是。

可是我确定,《山海经》不仅是迅哥儿最为心爱的宝书,它就像一扇门打开在迅哥儿的眼前,里面是个美好又悲伤、充斥着幻想和现实的世界。而这世界的基石,就是爱。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四)

在一个下着雨的周日下午,我做完了各科作业,就捧起两天前刚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朝花夕拾》读起来,其中有一篇正是《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也是我们这学期要学习的课文,我就细细地读了起来。

这篇文章着重写了作者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写了自己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不大佩服她,讨厌她喜欢切切察察,懂得许多让人不耐烦的规矩,甚至因为隐鼠的死而对她心生不满,到后来变得感激她、怀念她,对她发生了空前的敬意。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她给作者买了《山海经》这本让他十分向往的书。从文章来看,那时,作者生活的空间十分狭小,也缺少书读,生活十分单调,就像他在《故乡》里说的,平日里只能看见高墙的四角的天空。

作者曾听一个远房的叔祖介绍过绘图的《山海经》是如何的好看,可是却无法得到,空有几百文压岁钱放着,却没有好机会去买,他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大街上玩一趟,而那时书店是不开门营业的。大人们并不关心孩子读“闲书”的这些事,所以,尽管作者念念不忘,向很多人说过,一般人都不肯为他去买,只有阿长关心他,主动来问,尽管她不识字,也没听准书名,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可她却能费许多周折,自费把那绘图的《山海经》给作者买来。

作为一个下人,一个女佣,她能这么关心孩子,尽力去为一个孩子做事,不能不让人心生感激!所以,当作者意外地从阿长那里得到绘图的《山海经》时,他“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可以想象,他当时的那种狂喜的心情!从此,对阿长心生敬意也是不奇怪的。

跟作者小时生活的那个时代比起来,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就幸福得多了,不但吃穿不愁,父母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成长,有条件时就带孩子一块外出旅游,让孩子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只要是孩子学习、成长需要的书籍,父母总是不惜重金去买,国家还专门拨款给中小学校配备图书室,充实图书,县里、乡镇上都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可以借阅,除了有丰富的图书可以阅读外,我们的学习还特别受重视,国家设立了各级各类学校,连聋哑人都有聋哑学校可以就读,学校里有经验丰富的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比阿长还关心孩子,乐于帮助孩子,学识也渊博得多,工作上总是不辞辛苦,循循善诱,而且国家还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实行了免费教育,我们的学习条件是多么优越啊!

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有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有何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五)

满篇似乎是细密的叙述,似乎充满了一些小小的不满,小小的责备,却又隐约透着那些不易察觉到的,细小的怀念。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一句“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引出了长妈妈的琐碎与“不良”睡姿,长妈妈确乎是个乡野随便的妇人。“大”字的睡姿,心也是大大的。

长妈妈信神,重运气。在那个年代,冥冥中的神灵或许是唯一的一种安慰,一种寄托,一种庆幸。

“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长妈妈就这样调侃似的叙说了那段纷乱的生活,一切的屈辱与恐惧。”

迅哥儿迷起了《山海经》,却求告无门,便告诉了长妈妈——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时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长妈妈竟这样细细记着一个孩子说的话,而且为他达成了小小的心愿。“伟大的神力”说到底,就是爱。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其实从整篇细细地叙述中,我真的可以感受到迅哥儿对她的回忆就像翻开古老的相片,也许有些旧旧的,卷了边的记忆,也许会有些尘封已久的气息扑面而来,然而那相片上的记忆里的人不会走形,那是深深刻在脑海里的,不会被时间随意捏碎。他的叙述的口吻里是满满的,暖暖的,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么一点点的小小的依赖的味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感觉,我无法确定这是不是只是我的一相情愿的错觉。相信它不是。

可是我确定,《山海经》不仅是迅哥儿最为心爱的宝书,它就像一扇门打开在迅哥儿的眼前,里面是个美好又悲伤、充斥着幻想和现实的世界。而这世界的基石,就是爱。

篇3: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我们生活中许多人许多事,当我们经历过的时候,觉得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过去了许久,再细细回想,怀念之心不禁油然升起。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我便有这种感觉。

阿长是鲁迅先生的保姆,她有许多的缺点,这使得鲁迅很不耐烦。每次睡觉时,她都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鲁迅很难受;她封建迷信,有众多的忌讳,要鲁迅不要进死了人或生了孩子的屋子里,正月初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好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这让鲁迅先生觉得非常烦恼。直到阿长给鲁迅买来了一本木刻的《山海经》,鲁迅才认识到她是确有伟大的神力。

鲁迅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整日里念念不忘。是阿长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给鲁迅买来了一本绘图的《山海经》,这才使鲁迅对她有了新的敬意,觉得“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都能做成功”。

读着阿长的故事,我的头脑中出现了一个黄胖而矮的老妇人,她总是低声絮说些什么,又时常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气中上下摇动。不禁又想起我的外公。

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我生活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里。我的外公,他有一副枯糙的脸庞,眼睛凹进了眼眶中,穿着的衣服上有许多补丁。他走过来,身上带着鱼腥味:“哎!模你看,我给你带了些鱼,今晚我们做鱼吃。”我最烦外公睡觉时的呼噜声,那声音像紧箍咒一样,即使并不怎么响,也让我半夜里经常醒来。屋里屋外被外公的鼾声环绕着,我经常睡不好一个完整的觉。他也会让我不要在同一天手指甲和脚指甲一起剪;他会让我不要在屋子里撑伞,不然会变成大傻子。这让我非常不耐烦。可我只要一跟他顶嘴,他就会凶神恶煞地盯着我,揪我的耳朵:“你怎们这都会办不好?”他见人总是只打个招呼,话很少,尤其是吃饭时,一言不发,像一个哑巴似的。我吃饭时只要说上几句,他就会大声呵斥,似乎我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这让我非常讨厌他。

炎炎夏日,我突然想吃冰激淋,想得坐卧不安。可附近没有卖冰激凌的小卖部。或许絮絮叨叨的话听在外公的耳朵里,他一声不响,拿出了三个鸡蛋,搅和了一盘鸡蛋液,放入糖,加入西瓜汁橙子汁,放到大碗里哐当哐当地搅动,再放进冰箱冷冻。到了傍晚,一碗独特的“冰激凌”摆到了桌上。我用汤勺舀两口,放进口中感受着那别具一格的冰爽和清新,第一次觉得外公是有着伟大的神力的,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他却都能做成功。

已经多年未见我的外公了,读着《阿长与山海经》,我眼前那个黄胖而矮的老妇人影子慢慢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外公那饱经风霜的脸,他缓缓地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淡淡鱼腥味。

我那平凡的外公,他也是有着伟大的神力的,那是深厚的爱啊。

篇4: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这天,我看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我的心深深的触动了。

文章是讲述鲁迅先生与“阿长”的故事。“阿长”就是“长妈妈”。“长妈妈”是鲁迅先生家一哥做工的。文章先是说“‘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在评价“长妈妈”的地位。读到下方时,我又有了新发现,“阿长”这个名字别的女工也用过的,我能够体会到“长妈妈”在鲁迅先生家的地位有多么低下,因为连名字都能够用别人的,而且是为了省事。

又往下读时,我发现鲁迅先生十分憎恨”阿长“,因为阿长经常会告状,我却认为”阿长“虽然会告状,但她是出自于真心想带好鲁迅先生的,阿长不仅仅会“切切察察”还明白许多风俗。但鲁迅先生却不领情。

“阿长”的性格不仅仅善良、热心,还会关心人,我明白她对鲁迅先生的心是好的,但是那时鲁迅先生还小,并不愿听。可她却不知厌烦的传授她所明白事情。还为鲁迅先生买了一本《山海经》,别人不愿做,她却会去做,她小时候没读过书,从“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中,她连字都记不住,能够想像到买这本书有多么艰难,于是鲁迅先生又对她产生新的敬意。

所以,鲁迅先生为何三十年后还要专门写一篇关于“阿长”的一篇文章。

我能够想像,其实鲁迅先生是很同情“阿长”的。因为,她为这个家做出了许多的贡献,最后,却连名字都没落下,我认为鲁迅先生是有后悔和内疚的。

最后,我想说我也很同情长妈妈。

篇5: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鲁迅也对阿妈有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鲁迅说到长毛。因为他们是为了对抗清政府剃发垂辫的法令,所以都留发不结辫,所以叫长毛。据说所有强盗土匪都在内。阿长说他们都很可怕,有一次长毛进城时,全家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了,老妈子喊他们大王,长毛们说饿了,便把一个圆圆的东西朝老妈子扔了过来,还有一个辫子,正是门房的头。老妈子立刻面如土色。

鲁迅那时并不怕,觉得和他没关系。阿长又对他说像你这麽小的孩子他们也要抢,要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抢。

鲁迅对阿长说:“那你都没事了吧,又不小,还不好看。”阿长说:“哪里的话!我们就没有用吗?城外有人来攻时,他们便让脱下裤子,站在城外,外面的大炮就放不进来,再放就炸了。”

慢慢的,这种敬意就淡薄了起来,也许是因为她害死了隐鼠。正准备给隐鼠报仇的时候,一面又渴望着《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绘图,上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儿了。大概是鲁迅太过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麽一回事,鲁迅就对他说了。过了十天,阿长告假回来,拿着一包书,高兴的喊:“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鲁迅翻开一看,果然是《山海经》。阿长又使鲁迅对他产生了新的敬意,隐鼠的事,也过去了。

鲁迅的保姆,阿长,大概已经辞了这人世三十多年了吧,鲁迅仅知道她有一个过继的儿子。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篇6: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 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埔道: “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 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2.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赏析

3.鲁迅《雪》原文及赏析

4.鲁迅《白光》原文及赏析

5.鲁迅《雪》赏析

6.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赏析

7.鲁迅《这样的战士》赏析

9.鲁迅《范爱农》赏析

10.鲁迅《肥皂》赏析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三月十日

评论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书《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和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沧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三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人物形象分析

(一)语言平实形象

课文的语言非常平实,文中充满了儿时的回忆,纯真持久 :长妈妈教给我的道理很多很多。我有很烦很烦的感受,然而也有我一时对她发生过空前敬意的时刻,特别是当她给我讲关于“长毛”的故事,我是听得入神入迷,小孩子啊,就喜欢听土匪强盗,兵戈缭乱的事情,认为刺激好玩,长妈妈讲得也异常投入:啊呀,骇死我了……形象化的引用一两句话,刻画了相当年长妈妈给我讲故事时异常投入的精神状态。

(二)感情真真切切

如:作为小孩子,我当时就有了很狡猾的观点,阿长在自己的心目中:“生得不好看,脖子上有许多疚疮”,以貌取人——这么滑稽的天真味道刻画出来。

我时而对她充满敬意:因为她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历经了不少“惊心动魄”的故事,阅尽人间沧桑的啊!但时而有怨有恨——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 “威信”一点点消失,“但完全消失,大概是知道了她谋害我的隐鼠之后”—— 一切以我的感受作为出发点来对待长妈妈,有敬有爱,时怨时恨,这种感情的反复恰反映了儿童心灵世界的真实。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基本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鲁迅先生所有文章中,笔调最温暖的一篇。

(三)闪烁人性光辉

渴慕《山海经》——“书是我的全部,我是我书的全部”——鲁迅幼年喜欢图画,对绘图的《山海经》渴望已久,苦思而不可得,以至于一坐下来就念叨,阿长问了究竟,鲁迅只是随口告诉了她。哪知,就在阿长告假回家四五天,又回到周家的时候,不识字的阿长用自己的钱,给鲁迅买回了被视为宝书的绘图《山海经》。

琐琐碎碎一大些,真真切切一桩事:一件事,一辈子,一生情

一句非常精彩的感慨: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一句最能让人感怀,年幼的鲁迅被善良朴实的长妈妈默默的爱震惊了,这是真爱的标志,尽管长妈妈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长得也实在不好看,但掩盖不了她的真诚和朴实,她的故去,足以令人怀念,这使鲁迅长舒胸臆而发出一声: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荡人心魄,感人之深,这也是全篇感情的最高升华,尽管仍然是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和语言表达出来。辞了人世30年,连姓名都不知道,“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作者满怀圣洁的感情,发出的一声感叹逝者长已,来者深追。

阿长简介

阿长(?—— 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只是众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去,直至临死。”长妈妈患有羊癫病,18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其实,这个自浦东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章庆福的老婆阮氏——“庆太婆”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听惯了,也把浦东的那位叫做长妈妈。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建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作人日记里的“章妈”也是浦东的那位长妈妈死后才雇佣的。

主要中心思想和内容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1、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惊骇hài 脖颈jǐng 诘问jié 惧惮dàn

震悚sǒng 画舫fǎng 孤孀shuāng 惶急huáng

2、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báo (薄饼) ┍mú (模样) ┍xiāng (相信)

薄┥bó (稀薄) 模┥ 相┥

┕bò (薄荷)乐 ┕mó (模仿) ┕xiàng (面相)

3、掌握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悚】害怕。

【掳】抢走。

【渴慕】非常思慕。

【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惧惮】害怕。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本文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诘问】追问,责问。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读后感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三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段落结构:

共八件事:

1.对她称呼的由来

2.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3.她的睡相不好

4.元旦的古怪仪式

5.她一肚子烦琐道理

6.给我讲述长毛的故事

7.她谋害了我的隐鼠

8.给我买来山海经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当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小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医生,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鲁迅生平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1936年10 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 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篇7: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 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埔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篇8: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长妈妈,是一个带领着鲁迅的女工,也就是他的保姆。鲁迅先介绍了长妈妈的称呼的由来和她外貌,以及她的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如:长妈妈她喜欢“切切察察”、十分喜欢“告状”、睡觉的时候爱摆成“八”字型,让我只能睡在边上。还有,长妈妈又有许多让我耳朵都听出茧子的,听得很不耐烦的规矩,比如说:元旦除夕的早晨要说“恭喜恭喜”还要吃福橘,不然一年都会有霉运的,人死了不可以说“死掉了”而要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掉到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长妈妈对小时候的鲁迅非常好,她听到鲁迅想要一本《山海经》就到处去寻购《山海经》然后去送给鲁迅,让鲁迅充满了对长妈妈的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这篇文章既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也包含了作者对长妈妈的爱心与同情。

篇9: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赏析

①【谋死】谋杀。

②【隐鼠】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不很畏惧人的小老鼠。

③【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④【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⑤【顺顺流流】即“顺顺溜溜”,顺当。

⑥【元旦】这里指农历正月初一。

⑦【辟头】开头。

⑧【长毛】太平天国的军队恢复留发的传统,用以对抗清朝剃发留辫的律令,所以当时被称为“长毛”。

⑨【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领袖。

⑩【远房的叔祖】指周兆兰,字玉田,是个秀才。

⑪【制艺和试帖诗】都是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诗文,这里指当时书坊刊印的八股文和试帖诗的范本。

⑫【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陆玑,三国时吴国吴郡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解释《毛诗》中动植物名称的书。《毛诗》即《诗经》,现在的版本相传为西汉毛亨、毛苌所传,故称《毛诗》。

⑬【《花镜》】即《秘传花镜》,清代杭州人陈淏子著,是一部讲述园圃花木的书。

⑭【全体】全身。

⑮【震悚】因恐惧而颤动。这里是震惊的意思。

⑯【帝江】《山海经》中能歌善舞的神鸟。

⑰【执干戚】拿着盾、斧。干,盾牌。戚,一种像斧的古代兵器。

⑱【刑天】《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

⑲【《尔雅音图》】宋人注明字音并加插图的一种《尔雅》版本。《尔雅》是我国古代的辞书,作者不详,大概是汉初的著作。

⑳【《毛诗品物图考》】把《毛诗》中动植物画出图像并加明考证的书。日本冈元凤作,共七卷。

【《点石斋丛画》】一部汇集中国画家作品的画谱,其中也收有日本画家的作品。尊闻阁主人编,共十卷。

【《诗画舫》】画谱名,汇印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画家的作品。

【图赞】写在画面或图页上的赞美诗文。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代经学家。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著有《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等。

【三月十日】指1926年3月10日。

篇10: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也是该书以写人为主的三篇散文中的一篇(另两篇为《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藤野先生》记的是老师,《范爱农》记的是朋友,而《阿长与山海经》记的则是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始终给儿时的鲁迅以深切关怀的农妇形象。

本文的题目就很值得深究,同是写人,《藤野先生》和《范爱农》都是以人名为题,本篇为何不以《阿长》为题?阿长在鲁迅家是个没名没姓的女佣,不同身份的人对她有不同的称呼,鲁迅的祖母叫她“阿长”,鲁迅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实际上就是与母亲平辈的人)叫她“长妈妈”,而“我”平时叫她“阿妈”,只有在憎恶她的时候才叫她“阿长”。其实到写作时,作者对长妈妈已经是满怀敬重和感激了,为什么作者还要选择一个他憎恶时才叫的称呼放在题目中呢?作者在文中写了长妈妈很多事,为什么独独选择一个《山海经》放在文题中呢?这些问题将随着我们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得到合理的解答。

本文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小节)简介长妈妈。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不同人对长妈妈的称呼以及长妈妈名称的由来。“我”的家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庭,即使对一个保姆的称呼也是长幼有别的,祖母最长,所以叫她“阿长”,母亲与阿长平辈,依着孩子称她为“长妈妈”,“我”是晚辈,则亲昵地叫她“阿妈”。文章第一句所谓的“已经说过”指的是作者已在《朝花夕拾》的首篇《狗·猫·鼠》中提到过长妈妈,那是一个害死隐鼠而又以谎言欺骗小主人的女工,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所以文章开篇,作者就在不经意间暗示了曾经有过的对长妈妈的不满情绪。

接着作者在文章第二小节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这真让我们感到她比孔乙己还要可悲,人们毕竟知道孔乙己还有个属于自己的姓,而长妈妈连自己姓什么也不为人知,直至三十年后鲁迅写作本文的时候仍不知长妈妈姓什名谁,可见长妈妈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鲁迅曾说过,旧中国的妇女,数千年来没有争得做人的地位,她们“连羊还不如”。连姓名都被人忘却的长妈妈不正是千千万万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

第二部分(3——12小节)厌烦长妈妈。

这一部分又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3——5小节)写厌长妈妈。

这里作者主要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写对长妈妈的讨厌,一是厌长妈妈罗嗦(“常喜欢切切察察”),甚至怀疑长妈妈在家中挑拨是非(“我的家里一有些小**,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二是厌长妈妈限制“我”的行动(“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三是厌长妈妈睡觉占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这些事情完全是从小孩的角度写的,换一个角度也许就不能说她讨厌。“常喜欢切切察察”不是可以说明长妈妈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人吗?“不许我走动”不是正表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和负责吗?“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是不是因为白天劳作太累了?这不正说明了长妈妈的勤劳吗?

第二层次(6——12小节)写烦长妈妈。

这一层次主要写烦长妈妈的许多“规矩”和“道理”,重点写的是过年的规矩。从压岁钱说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写得非常详尽。这些在小时的“我”看来是太烦了,但在读者特别是外国读者看来,就要当民俗来欣赏了。鲁迅曾对日本友人增田涉说,在他的《朝花夕拾》里,“有关中国风俗及琐事太多,不加注释恐怕不易了解”。鲁迅这样对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神秘奇异的民风民俗的描写,使作品产生了特有的魅力。

第三部分(13——29小节)敬重长妈妈。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13——18小节)写因长妈妈具有“伟大的神力”而对长妈妈产生“空前的敬意”。

这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引起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但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和“我”毫不相干,“我”并没感到可怕。但当长妈妈讲到她们一排女人脱了裤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时,“我”“不能不惊异”,“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是由“厌烦”到“敬重”的第一次转折。

但这种敬意随着“隐鼠事件”的发生而逐渐谈薄甚至“完全消失”。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隐鼠事件”,可见这件事在幼小的鲁迅心中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么,“隐鼠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狗·猫·鼠》中介绍说,隐鼠是鲁迅小时侯非常喜欢的'一种小老鼠,一天,他发现隐鼠不见了,长妈妈告诉他,“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于是,“我”就从此痛恨起猫来,后来,“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从此“我”就特别记恨长妈妈,对长妈妈的所言所为也就特别厌烦。作者在写敬重长妈妈的两个故事中间,再次穿插这个“隐鼠事件”,一是为使文章顿起波澜,二是与下文写敬重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层次(19——29小节)写因长妈妈为“我”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而对长妈妈发生“新的敬意”。

这第二次敬意的缘由是远房祖叔对《山海经》的生动介绍,那“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对幼时的“我”该有多大的诱惑啊!就在“我”想一睹为快时,祖叔却不知这本书“放在哪里了”,因为祖叔很“疏懒”,“我”又不好意思逼他去找;向别人询问,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想自己用压岁钱去买,书店离家又很远,即使去了,书店又关着门;长妈妈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虽对她说了,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所以,“我”认为“说了也无益”。可就在“我”几乎完全无望的时候,长妈妈却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一部分的蓄势是非常充足的,这就使得长妈妈《山海经》的到来不同寻常。“我”不仅“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而且要满怀感激地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慨叹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如果说,前面写长妈妈脱裤子挡大炮的“神力”不免含有难以全信的嘲讽之意的话,那么,这里用“确有”来修饰“伟大的神力”就完完全全表达了“我”的感激和佩服之情了。

由此可见,《山海经》一事在“我”与长妈妈的交往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对长妈妈的一切不好的印象,“我”终于由“厌”长妈妈、“烦”长妈妈到“敬”长妈妈。发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山海经》,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众多事件中选择《山海经》与“阿长”一起放在文题中了。

第四部分(30——31小节)哀悼长妈妈。

行文至此,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他终于不自觉地用“阔气一点”的 “我的保姆”来称呼长妈妈了。接着用看似平实的语言交代了三件事,一是长妈妈辞世已三十年了,说明时光流逝之快;二是表示自己对最敬重的长妈妈的姓名和经历至今仍然一无所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三是从仅知道的长妈妈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猜测长妈妈是个年青守寡的孤孀,表现了对长妈妈不幸身世遭际的同情。

最后一小节,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祈使句,改用第二人称,表达了对长妈妈的由衷的祝愿:“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里所说的“地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坟墓”(因为它是“黑暗”的),阿长在那里休息;二是指“大地母亲”(因为它是“仁厚”的)。在鲁迅的心目中,阿长与“地母”已经融为一体了,她的灵魂已在那里“永安”了。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作者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其词恳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作者在人物刻画方面是颇见功力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善抓细节。写人物最怕把人物的鲜明性格淹没在一般性的叙述之中,俗话说,于细微处见精神,写小说需要如此,写记人散文又何尝不需如此呢?鲁迅就是善抓细节的高手,为了表现长妈妈爱罗嗦,爱说闲话,作者写她“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为了表现长妈妈的粗鲁和不拘小节,作者写她“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有关“元旦”早晨的一段描写也十分生动,“我”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当“我”忽而记得了隔夜长妈妈的提醒喊“阿妈,恭喜”时,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这些细节都传神地写出长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祝福。

二、详略有致。写人的散文既忌琐碎,又忌粗疏。鲁迅在写长妈妈时就既有简笔,又有繁笔。第二部分写“厌”长妈妈时略写了她的罗嗦和对“我”的管制,而详写了她的睡相;这一部分写“烦”长妈妈时略写了长妈妈所教的生活中的一般“道理”,而详写了过年的“规矩”;第三部分写“敬”长妈妈时,虽两件事都用了繁笔,但第二件“《山海经》事件”写得更为详尽。由于详略得当,文章就显得错落有致,人物也显得血肉丰满。

三、欲扬先抑。这是本文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一开始就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厌烦和不满,厌她罗嗦,厌她限制“我”的自由,厌她睡相不好;烦她规矩太多,烦她道理太多。就在读者似乎感到长妈妈一无是处时,作者笔锋一转,详细叙写了两件令他敬重的事。由于前面“抑”得太多了,后面的“扬”就给人以奇峰突起的感觉,人物形象霎时间就高大起来。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探究一下本文的题目,看看作者有没有什么玄机在其中。“阿长”是作者在憎恶长妈妈时才这样叫的,因此,“阿长”代表的是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山海经”事件是彻底改变“我”对长妈妈看法的重要事件,也正因为有了“山海经”事件,“我”才真正由“厌烦”长妈妈变成了“敬重”长妈妈。因此,“山海经”是敬重长妈妈的代表性事件,“山海经”代表的就是文章后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那么,本文题目“阿长与山海经”是否隐含着“从‘厌烦’到‘敬重’”的意思呢?

(本文原刊于江苏教育出版社《“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

篇11: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实录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实录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文本研读,在交流和讨论中能品味和理解相关句子,在圈划中锻炼归纳整理的能力,学会通过事例来概括出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从而把握作者对围绕长妈妈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通过查寻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立人为本”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立人为本”的精神。

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自学能力;在合作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老师(以下简称“师”):上课!

学生(以下简称“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师:老师好!

师:同学们,《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鲁迅用儿童的眼光回忆了他幼年时热心、善良、质朴的保姆,深情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挚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已经扫除了这篇课文的字词障碍,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深入研讨、赏析阿长的性格特点,更深切地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同情与怀念。(播放背景音乐)

师:我们来看一下课题。阿长是一位大字不识的劳动妇女,而《山海经》则是被称之为“古之巫书”,那么将一个大字不识的劳动妇女与一部地理著作联系在一起,这样的题目搭配似乎有些奇怪。那么阿长与《山海经》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哪位同学来回答?

生(孙鲁衡):我想,大概是因为阿长知道鲁迅很想要《山海经》以后,就替鲁迅买到了《山海经》,所以题目要叫《阿长与〈山海经〉》吧。

师:请坐。原来这篇课文主要写的一件事是什么?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板书)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个主要的故事情节出现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大家一起找找看,一起来说,出现在课文的第19-29节(学生齐声回答)。

师:很好,我们就请三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课文的19-29节。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的第19节。王鸣捷同学,你来读。

生(王鸣捷):我给大家读课文的第19节。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师:好的,请坐。接下来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下课文的20节-26节。李天缘同学,你来读。

生(李天缘):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师:好的,请坐。接着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来读一下课文的27-29节。刘睿哲同学。

生(刘睿哲):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师:好,请坐。大家已经对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个故事情节很清楚了,请同学来归纳和概括一下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始末,谁能按照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归纳一下?施晗清同学。

生(施晗清):买《山海经》的起因是因为我一个远房的叔祖告诉“我”有绘图的《山海经》;买《山海经》的经过,是阿长为帮“我”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结果:我十分感谢阿长,谋死“我”隐鼠的憎恶全都消失了。

师:请坐。当“我”拿到《山海经》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我”当时的感受。

生(齐声):震惊、惊喜。

师:课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吗?朱思佳同学。

生(朱思佳):在课文的第25节:“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师:请坐。我们注意到这句话中的两个词语“霹雳”和“震悚”。“霹雳”原来指的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雷电现象,而在这里指的是“我”拿到《山海经》后,“我”心里的这种震动的感觉;“震悚”指的是身体因为恐惧或兴奋而发抖。很明显,在这里“我”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身体颤抖的?(激动)那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激动、震动和惊喜的感觉呢?大家想一想。

生(徐云杰):“我”又惊又喜是因为这本书是“我”梦寐以求得到的,是“我”日思夜想得到的。

师:老师想问一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徐云杰):从第19节的第1行的“渴慕”和第20节第1行“很愿意看”和第21节“但一坐下,‘我’就记得”还又第22节的“念念不忘”。

师:请坐。好,我们可以看到,当阿长将《山海经》递到“我”手里的时候,课文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是对阿长的行为给予的高度评价,找一找。

生(储博凡):在课文的第26节,“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非常好,请坐。难道“我”对阿长的情感从一开始就是充满感激,“我”对她的评价就如此之高的吗?这中间有一个过程吗?“我”一直是这样的欣赏和喜爱她的吗?是吗?(不是)很好,课文中围绕阿长还写了哪些事?而哪些事使你印象深刻?请你从这些事件中归纳和概括出阿长的性格特点。好,我们现在先请乐意修同学。

生(乐意修):我对长妈妈印象最深的是她睡觉的事情,是在课文的第3节-第5节。讲的是长妈妈睡觉时身体伸展成一个“大”字型,一条胳膊还搁在鲁迅的颈子上面。这段文字用了人物的动作描写,从这件事使我感到长妈妈是个粗野、不拘小节的人。

师:请坐。刚才我们乐意修同学他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时候结合了人物的描写方法,这个点评非常好。接下来还有同学吗?好,陆文媛同学。

生(陆文媛):我对长妈妈最感兴趣的事是她让鲁迅吃福橘的事,在课文的第7-11节。主要讲的是长妈妈告诉鲁迅在正月初一的那一天,早上起来要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之后还要吃一点福橘。运用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长妈妈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

师:请坐。陆文媛同学她归纳出了长妈妈的另一个性格特点,那就是迷信。还有同学从不同角度来概括一下吗?

生(朱文婧):阿长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她给小鲁迅讲的那些烦琐的道理。主要集中在第12节,主要讲了如果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还要吃下去;生了孩子或死了人的屋子是不应该进去的。从这些事中我能看出长妈妈是一个简朴迷信的人。

师:请坐。长妈妈是一个有两重性格的人,是一个迷信和简朴的人。还有同学来谈一谈吗?

生(何霄):我印象最深刻的阿长的故事是阿长给鲁迅讲的长毛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第13-17节。故事的情节是阿长告诉鲁迅,以前有一群长毛会闯入民宅,把小孩子掳去做小长毛,连好看的姑娘也要掳,并且连阿长这样的人也要掳去,让她们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外面若是放大炮的话就要炸了。这一段用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从这些描写方法里我能够看出阿长是一个愚昧无知、迷信的人。

师:好,请坐。何霄这一段概括中我们看到的都是阿长的缺点:迷信、愚昧、无知。还有同学吗?

生(钱闻臻):我对长妈妈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隐鼠的故事。这件事在课文中只带了两句话。我去查了一下,它主要讲的是鲁迅找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隐鼠,他把它救了过来,很好地伺候着。突然有几天,他发现这只隐鼠不见了,后来长妈妈告诉他说,这只隐鼠是被猫吃掉了,后来鲁迅开始仇恨猫,结果后来鲁迅从邻居那里得知,这只隐鼠爬到长妈妈的腿上,被她一脚给踩死了。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长妈妈是一个粗野、随性的人。

师:很好,请坐。我们钱闻臻同学充分运用了自己身边的一些资源,进行了发掘,进行了探究,这个学习方法非常好。阿长有那么多缺点,那么“我”对她的情感必然有一个变化过程。现在大家拿起笔来,在课文中圈画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

师:好,圈画完毕。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作者对阿长情感变化的一条清晰的线索。哪位同学来把这条线索来给大家理一理?王国秉同学。

生(王国秉):我觉得“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过程是这样的:一开始,“我”对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感到非常的厌烦,从第3节的第一句话“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让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可以看出;然后她的那些烦琐的道理,让“我”非常的不耐烦,从第6节第一句“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和第12节最后一句话“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可以看出;然后是她给“我”讲的长毛的故事,让“我”产生了空前的敬意,第17节第二行“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可以看出;再然后,她害死了“我”的隐鼠,让“我”非常憎恨她,第1节最后一句“但当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拿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还有第18节“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死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她,而且当面叫她阿长”可以看出;最后她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我”非常地爱她,可以从第26节“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可以看出。

师:非常好,请坐。我们看到王国秉同学归纳和概括得非常全面。有这样一条清晰的感情线索贯穿其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对阿长的情感,真可谓是一波三折。归根到底,“我”对她的情感发生关键转折点的事件是什么事?(她为“我”买《山海经》)对,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使“我”对她产生了敬意。课文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评价,刚才同学已经讲到了,现在我们就把这句话一起来读一下,大家一起来找: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好的,这是“我”对长妈妈为“我”买到《山海经》以后的一个感受,一个心理的评价。那么这句话也似曾相识,也曾经出现过。出现在哪里?

生(张懿淳):我找到句子在第13节,“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和后面第17节的“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师:很好,请坐。我们可以看到在课文中另外一个环节中,也出现过这样的一句评价,是在听长毛故事的时候。两个句子的词语很相近。那么老师想问一问,“神力”这个词,从字面上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刘霖怡):“神力”这个词字面的解释是神奇的力量,只有神才具有的力量。

师:请坐。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情,可见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那么两个“神力”、两个“敬意”,它们的意思完全相同吗?(不同)同桌之间小声地交流一下,区别在哪里?

师:好,大家经过短暂的交流,可能有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我们请同学来谈一谈,神力——两个“神力”的意思完全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生(尹子闻):我觉得第一个“神力”是小孩子一种模糊、夸张的感觉,第二个“神力”是对长妈妈的感激,是十分长久的。

师:请坐。尹子闻同学从这两个词语的内容上进行了区分。那么你还能从语气上进行区分吗?好,王冰璇同学。

生(王冰璇):我认为前面讲长毛故事,这个“神力”有一种嘲讽、幽默的语气,而后面的神力我认为师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语气。

师:请坐。我们看到这两个词语“敬意”和“神力”,它们的产生和一件事情息息相关。第一词产生敬意和神力感觉的时候,却是知道一件事情,这种感觉就迅速消失了。知道了什么事情?(谋死“我”隐鼠的事情),因此这样的感激之情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可以说是稍纵即逝。而当她给“我”买来《山海经》。“我”对她得谋死“我”隐鼠的事情产生的“我”的憎恶、“我”的怨恨怎样?(消灭了)可见,长妈妈这个人真的是叫“我”又爱又恨。“我”对她的贬似乎多于褒。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当“我”拿到《山海经》时,“我”必然时心潮起伏的。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课堂的想象作文,想象一下,当“我”从阿长的手里接过《山海经》时“我”的心理感受,把它写成一段话,200字左右。现在大家就开始写。

师:好,大家都已经把自己的想象作文写完了,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下想象作文的交流。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想象成果?杨梦伊同学,大家欢迎。

生(杨梦伊):“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高兴地对我说。

我看着阿长手里的那一包书,只觉得遇到了一个霹雳,惊讶得连话也都说不出。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这是我的错觉吗?当手碰到了书,才使我激动的、怀疑的心情平静了下来。

脑子热过一阵后,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阿长从哪里搞到的书?她怎么会为我买书?是啊,这真奇怪,别人做不到或不肯做的事居然让她做好了,真不知她有何神力。

激动的心情平复后,我又想到了以前对长妈妈的态度,现在回忆起来还真不应该。她倒也不计较。我有些内疚地将书抱在怀里,或许,我应该换一种眼光来看她。虽然她的缺点可能比较多,但多数无关紧要;虽然她谋死了我的隐鼠,但她可能是无心之过;我对她耿耿于怀,她却是如此大量,可能她的粗神经决定她从未计较。相比之下,我则是以小人之心去揣度她的用心。在这些事情上,长妈妈如同打了个漂亮的胜仗,而我看轻了他人,导致一败涂地,这么一对比,足以将我比得抬不起头。看来人不可貌相,我要重新认识阿长了。

捧着这几本珍贵的书,我不由思绪万千。

师:杨梦伊同学她是前思后想,发现自己在认识他人上的不足。还有同学吗?张茵茵同学,大家欢迎。

生(张茵茵):当我从长妈妈手中接过那本梦寐以求的《山海经》时,我心中充满了愧疚之情。我想起了平时对待长妈妈的态度:当长妈妈给我讲烦琐的古怪礼节时,我很不耐烦地打断了她;当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在心里嘲笑、讥讽她的愚昧无知和迷信;当长妈妈不小心踢死了我心爱的隐鼠时,我又极严重地诘问她。尽管长妈妈身份卑微,不识字,又是那么愚昧迷信,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对我的爱。我心想,从此以后,我一定要改变对人对事的态度,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赤诚赶走人与人之间的阴霾和屏障。

师:张茵茵同学用了一组排比句来反思平时对长妈妈的种种恶劣的态度。还有吗?

生(徐哲昊):我非常惊讶,心想:阿长,一个愚昧无知、迷信又麻烦的人,她的收入不高,又没有什么学问,怎么会为我买来《山海经》呢?她会受到人们多少的鄙夷和不屑啊!她的文化程度可以说是零,什么字都不识,连“山海经”都会说成“三哼经”!她凭借什么能力买到《山海经》的呢?难不成她在这几天内就能学会写字!?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啊!阿长啊阿长,你真是一个神啊!

师:徐哲昊同学他的想象作文非常简洁,但是我们发现徐哲昊同学他的作文力求从阿长买到《山海经》这件事情上探求原因,作出了种种的推测和判断。好,那么大家讲了这么多,我相信对这件事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但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可能比较深奥,有些地方可能还不够明白。没关系,那么现在呢,我们进行一个质疑环节,现在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出你的疑问,现在大家开始。

小组交流、讨论。

师:大家讨论交流结束,把你的疑问亮出来,我们同学来解答,同学不能解答的,我们再交流,实在不能解答的,老师和你们一起解决。来,哪位同学?

生(王鸣捷):我的疑问是:文章中对阿长的几种称呼分别体现出“我”对阿长怎样的情感呢?

师:请坐,又没有同学能回答?好,刘霖怡同学,你来回答。

生(刘霖怡):对于王鸣捷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第一小节的称呼和文章末尾的称呼可以看出:首先第一小节中“女工”这个称呼时鲁迅对长妈妈视为女佣时的称呼;之后的“保姆”是幼时的鲁迅对长妈妈孩子气、淘气的称呼;“长妈妈”时鲁迅对她尊敬的称呼;“阿长”是当她谋死了鲁迅的隐鼠时对她憎恶的.称呼;而文章末尾提到的“阿长”是人到中年后的鲁迅对她亲人般的称呼。

师:好,请坐。刘霖怡同学的回答非常具体,很完整,条理性非常清楚。提到这样的一些称呼,我们看到鲁迅已经是45岁了,人到中年,再来回忆这件事情,他对长妈妈的感情必然时十分尊敬的、亲昵的。我注意到刘霖怡同学回答的一个细节,对的,长妈妈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板书)很好,还有同学还有疑问吗?

生(李天缘):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前两段为什么着重描写长妈妈的名字?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知道长妈妈本不叫阿长,她为什么容忍别人把一个与她毫不相关的名字强加在她头上?

师:请坐。李天缘同学这个问题还是围绕着阿长这个名称的由来,这个问题我想她思考问题的角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大家想想看,谁来解答?好,刘睿哲同学。

生(刘睿哲):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的认为哦,我觉得她就是,阿长当时的社会地位是十分低的,但她应该是有自己的名字,但她被别人安上了另一个名字的时候呢,她却不反抗什么样子的,我觉得她实在是有点太麻木不仁了。

师:请坐。阿长性格中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麻木不仁。还有吗?谁还有疑问?

生(朱思佳):我的问题是:文章中最后一节中的“黑暗”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当时的社会很黑暗?

师:好,请坐。朱思佳同学视线跳跃很快,看到了课文最后一节。“黑暗”这个确实很令人费解。那么可能有同学已经去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谁来谈谈看?

生(尹子闻):我认为部分是的,“黑暗仁厚的地母”中,“黑暗”两字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封建,长妈妈十分迷信,也可能是受了了这种封建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呢,我觉得“黑暗”两字表现了鲁迅希望长妈妈的魂灵得以永安,能永远安息,这里的“黑暗”也有安静而和平的意思。

师:很好,请坐。刚才尹子闻同学呢,他用发散性的思维给我们解释了“黑暗”这个词语的含义,我们知道长妈妈她生活在农村,她是一个非常迷信和保守的人,实际上鲁迅他是一个无神论者,在文中他却用长妈妈的一种迷信的方式希望神能够赐她以永安。大家讨论完了以后,还有疑问吗?(没有)老师有一个疑问,想得到大家的解答:长妈妈即阿长,究竟对“我”产生了这样的影响?

生(施雨辰):我从文中的第27节找到这句话:“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还有第29节第一句话“此后……从中看出经过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本《山海经》是鲁迅很心爱的宝书,之后,他就开始搜集别的绘图的图书。

师:我们再把眼光放到课外去,我们上学期学过的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他是否也提到这样的影响?王鸣捷同学。

生(王鸣捷):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文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个情节说,鲁迅用荆川纸蒙在《西游记》上画上面的人物画像,从这点可以看出阿长为鲁迅买《山海经》这件事引发了鲁迅对美术的兴趣。

师:请坐。从这些事情里我们可以看出,阿长买《山海经》这件事实际上对鲁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启蒙教育的作用)因此在课文的最后两节实际上是鲁迅对这位默默无闻、不幸、平凡一生的劳动妇女给予深切的缅怀和悼念。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两节。第一节在读的时候,注意语速缓慢一些,深沉一些,而最后一节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我们要语调高昂一些,大家做好准备。(齐读)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师:这些犹如裂帛般令人战栗的呼告,是赤子之心对母亲的深情祝祷,也是人性的升华。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录音。(播放)

师:学完这篇课文,给我们的感受必然是多方面而且是深刻的,现在我们就来各抒己见,谈谈你读完这篇课文的一个感受,(PPT)谁来谈谈?顾佳煜同学。

生(顾佳煜):我不完全赞同有些同学对阿长的看法,虽然她有很多缺点,但是她是一个质朴、善良、热心的人,她说的一些道理也是对的,就像人死了不能说死掉,必须要说老掉了,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不能从晒裤子的竹竿下钻过,这是个人的形象;她是一个不计前嫌的人,在“我”憎恶她的时候,她还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还亲切地称“我”为“哥儿”。我想,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像阿长这样身份卑微的人。

师:请坐,非常好。顾佳煜同学的这个体会实际上看到了文章背后的意思,也从长妈妈身上学到了一些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哪位同学再来谈谈?

生(刘宏):学完了这篇课文之后,我对鲁迅产生了敬佩,鲁迅是我国的大文豪,却对一个女工这么关心,我应该向她学习。而且我跟鲁迅笔起来,我实在是太欠缺了。我们家曾经也请过一个阿长这样的钟点工,我一直瞧不起她,甚至对她指手画脚,总认为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乡下人。但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平等相待。

师:刘宏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到了他对这篇作品的理解,是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关注普通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他期待着个体尊严和个体意识的觉醒,希望能消除等级制度,倡导人人平等,这就是鲁迅先生“立人为本”的精神。(PPT)

师:今天的课就是这样。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篇12: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阿长与山海经》,颇有感受。

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个在鲁迅家里干活的女工无微不至地照顾鲁迅的画面,她叫“阿长”,但鲁迅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她的,有一个过程。一开始鲁迅不喜欢阿长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情,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睡觉的时候,她又伸开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让鲁迅睡不好觉。直到知道隐鼠是被阿长杀死的,鲁迅更是讨厌阿长。但是一件事改变了鲁迅对阿长的看法,那时候鲁迅喜欢上了一本《山海经》,阿长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回来给鲁迅买了一本《山海经》。则有使鲁迅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成功。她确实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长妈妈对小时候的鲁迅非常好,她听到鲁迅想要一本《山海经》就到处去寻购《山海经》然后去送给鲁迅,让鲁迅充满了对长妈妈的尊敬和感激。

篇13: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如果写了,恐怕就不能达到这种效果了吧。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阿长与《山海经》之间到底有多少故事,那是个不能说的秘密,因为“山海经”不存在于阿长的世界,那显得太过复杂,阿长的世界中,只有她与“三哼经”的回忆。

篇14: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我读了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断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阿长和鲁迅先生有了新的认识。长妈妈一生坎坷,又渴望生活平安的劳动妇女。虽然粗俗、没有文化又好惹事端,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奇迹般的给小鲁迅买回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看不起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

篇15: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这是描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故事。鲁迅先生写出的是一个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的长妈妈。也写了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山海经》,写我对长他*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了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这篇文章一共讲了七个小故事:一、我误认为长妈妈谋死宠物隐鼠。二、长妈妈睡成一个大字。三、教我许多烦人的事情。四、新年说恭喜,吃福橘。五、长妈妈有点搬弄是非。六、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让我有了空前的敬意。七、长妈妈给我买回《山海经》。

文章不同的称呼代表了长妈妈不同的地位,以及作者对她的不同的感阿长称呼更为合理。而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以四十六岁,以现在的年龄来写,用阿长更合适,同时阿字带有亲昵的语气。

对于《山海经》这一部分,一个农村妇女,目不识丁,但是又和艰涩难懂的《山海经》联系起来,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迫切的想要到文章中去寻找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而长妈妈用自己的血汗钱为我买来了《山海经》,更能体现出阿长对我的关爱。

这篇文章很好的写出了长妈妈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她身上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心、真诚、善良,也沿袭了封建文化的糟粕粗野、庸俗、愚昧。但不论怎样,她对作者鲁迅的关爱是我们能感受到的,而鲁迅也在文章中寄托了对她的思念。

篇16: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这是D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三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以上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甄选16篇)的内容,由互汇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