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赏析(精选8篇)
推荐文章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赏析(精选8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赏析(精选8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赏析,本文共8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赏析
《国风·邶风·雄雉》出自《诗经》。先秦时代邶地汉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此诗以雄雉起兴,抒写想念、瞻望以及无奈之情态。其主旨,一般认为是妇人思念远役的丈夫,也有人认为是思念友人。
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雄雉空中飞,扑翅真舒畅。我在想念她,音信恨渺茫。
雄雉空中飞,上下咯咯唱。只是那个人,让我心忧伤。
看看那日月,思念更悠长。路途太遥远,哪能回故乡?
所有这些人,全不知修养。你若不去贪,哪有不顺当?
注释
⑴泄(yì义)泄:鼓翼舒畅貌。朱熹《诗集传》:“泄泄,飞之缓也。”
⑵诒(yí怡):通贻,遗留。自诒:自取烦恼。伊:此,这。阻:阻隔。
⑶展:诚,确实。
⑷劳:忧。
⑸瞻:看。
⑹悠悠:绵绵不断。
⑺云:作语助。曷(hé何):何,何时。
⑻百尔君子:汝众君子。百,凡是,所有。
⑼忮(zhì至):忌恨,害也。
⑽臧(zāng脏):善。
鉴赏
《毛诗序》说:“《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说刺卫宣公,诗中没有提及。而“丈夫久役、男女怨旷”点明了诗旨所在,即此诗为妇人思念远役丈夫的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其主题为“期友不归,思而共勖”,也可备一说。
诗的前二章都是以雄雉起兴。雄雉就在眼前,能见到它舒畅地拍翅膀,能听到它咯咯的叫声。而丈夫久役,既不能见其人,也不能闻其声。先是怀想,后是劳心,思妇的感情层层迭起。
三章以日月的迭来迭往,来兴丈夫久役不归。同时,以日月久长来拟自己的悠悠思绪。而关河阻隔,怅问丈夫归来何期,亦可见思妇怀念之切。四章语气一转,忧其丈夫仕于乱世,希望他善能周全,可见其深思至爱之意。
雉是耿介之鸟,就其品性可比君子,《国风·王风·兔爰》“雉离于罗”,即比君子遭罪。末章“不知德行”从反面伸足此义,就其品性来讽劝君子。一二章只举雄雉,不言双飞,正道出离别,引出下文“怀”“劳”的情绪,写雄雉,又是从“飞”这一动态去描写它的神情(“泄泄其羽”)和声音(“上下其音”),突出其反覆不止,意在喻丈夫久役不息,思妇怀想不已。
三章“瞻”涵盖思妇所见。思妇与所见的日月构成意象空间,让人想见思妇正在伫立遥望的情景,加以前文所见雄雉的点染,便传递出强烈的画面感。“道之云远”把思妇的视线指向其久役的.丈夫,它与一章“自诒伊阻”相承为义,分别从空间的距离(“远”)和空间的间断(“阻”)来说的。“曷云能来”,是对思妇“悠悠我思”的现实回答,也是思妇瞻望的必然结果。道远路阻,丈夫无法回来,这也深深透露出对当时现实的无奈。
牛运震《诗志》指出:“‘实劳我心’、‘悠悠我思’,从‘自诒伊阻’生来,却为末章含蓄起势,此通篇结构贯串处。”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篇法上虚下实,前三章曼声长吟,愁叹之音也;后一章心惧语急,悚切之旨也。全诗皆为‘不臧’而言,文阵单行直走。”可谓善于解说。
篇2:诗经·国风·邶风·雄雉
诗经·国风·邶风·雄雉
雄雉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译文
雄雉空中飞,扑翅真舒畅。我在想念她,音信恨渺茫。
雄雉空中飞,上下咯咯唱。只是那个人,让我心忧伤。
看看那日月,思念更悠长。路途太遥远,哪能回故乡?
所有这些人,全不知修养。你若不去贪,哪有不顺当?
注释
⑴泄(yì义)泄:鼓翼舒畅貌。朱熹《诗集传》:“泄泄,飞之缓也。”
⑵诒(yí怡):通贻,遗留。自诒:自取烦恼。伊:此,这。阻:阻隔。
⑶展:诚,确实。
⑷劳:忧。
⑸瞻:看。
⑹悠悠:绵绵不断。
⑺云:作语助。曷(hé何):何,何时。
⑻百尔君子:汝众君子。百,凡是,所有。
⑼忮(zhì至):忌恨,害也。
⑽臧(zāng脏):善。
鉴赏
《毛诗序》说:“《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说刺卫宣公,诗中没有提及。而“丈夫久役、男女怨旷” 点明了诗旨所在,即此诗为妇人思念远役丈夫的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其主题为“期友不归,思而共勖”,也可备一说。
诗的前二章都是以雄雉起兴。雄雉就在眼前,能见到它舒畅地拍翅膀,能听到它咯咯的叫声。而丈夫久役,既不能见其人,也不能闻其声。先是怀想,后是劳心,思妇的感情层层迭起。
三章以日月的迭来迭往,来兴丈夫久役不归。同时,以日月久长来拟自己的悠悠思绪。而关河阻隔,怅问丈夫归来何期,亦可见思妇怀念之切。四章语气一转,忧其丈夫仕于乱世,希望他善能周全,可见其深思至爱之意。
雉是耿介之鸟,就其品性可比君子,《国风·王风·兔爰》“雉离于罗”,即比君子遭罪。末章“不知德行”从反面伸足此义,就其品性来讽劝君子。一二章只举雄雉,不言双飞,正道出离别,引出下文“怀”“劳”的情绪,写雄雉,又是从“飞”这一动态去描写它的神情(“泄泄其羽”)和声音(“上下其音”),突出其反覆不止,意在喻丈夫久役不息,思妇怀想不已。
三章“瞻”涵盖思妇所见。思妇与所见的日月构成意象空间,让人想见思妇正在伫立遥望的情景,加以前文所见雄雉的点染,便传递出强烈的画面感。 “道之云远”把思妇的视线指向其久役的丈夫,它与一章“自诒伊阻”相承为义,分别从空间的'距离(“远”)和空间的间断(“阻”)来说的。“曷云能来”,是对思妇“悠悠我思”的现实回答,也是思妇瞻望的必然结果。道远路阻,丈夫无法回来,这也深深透露出对当时现实的无奈。
牛运震《诗志》指出:“‘实劳我心’、‘悠悠我思’,从‘自诒伊阻’生来,却为末章含蓄起势,此通篇结构贯串处。”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 “篇法上虚下实,前三章曼声长吟,愁叹之音也;后一章心惧语急,悚切之旨也。全诗皆为‘不臧’而言,文阵单行直走。”可谓善于解说。
篇3: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赏析
《终风》,《诗经·邶风》的一首。先秦时代邶地华夏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这是一位妇女写她被丈夫玩弄嘲笑后遭遗弃的诗。
原文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注释
女子对狂暴丈夫的怨恨。一说卫庄姜伤所遇不淑。
终:一说终日,一说既。暴:疾也。谑浪笑敖:戏谑。中心:心中。
霾(音埋):阴霾。空气中悬浮着的大量烟尘所形成的混浊现象。
曀(音壹):阴云密布有风。嚏(音替):打喷嚏。
虺(音灰):形容雷声。
译文
狂风迅疾猛吹到,见我他就嘻嘻笑。调戏放肆真胡闹,心中惊惧好烦恼。
狂风席卷扬尘埃,是否他肯顺心来。别后不来难相聚,思绪悠悠令我哀。
狂风遮天又蔽地,不见太阳黑漆漆。长夜醒着难入睡,想他不住打喷嚏。
天色阴沉黯无光,雷声轰隆开始响。长夜醒着难入睡,但愿他能将我想。
鉴赏
本诗描写一个被男子玩弄后又抛弃的女子的悲伤和期望。诗借刮风、下雨、天阴、打雷比喻男子喜怒无常,放纵无礼,粗暴傲慢的性格和善于调笑的手段,给一个天真、纯洁女子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悲哀,女子却没有怨怒和悔恨,反而夜中不眠期望男子挂念,其实是借男子来写自己想念。感情复杂、曲折、人物性格对比鲜明,充分展现了女子的多情多义和男子的粗暴无情。
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说:“《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认为是庄姜遭庄公宠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朱熹《诗集传》说:“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认为庄姜受丈夫卫庄公欺侮而作。其实,这是写一位妇女被丈夫玩弄嘲笑后遭弃的诗,当出自民间歌谣,与庄姜无关。
诗共四章。以女子的口吻,写她因丈夫的肆意调戏而悲凄,但丈夫离开后,她又转恨为念,忧其不来;夜深难寐,希望丈夫悔悟能同样也想念她。其感情一转再转,把那种既恨又恋,既知无望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真实地传达出来了。
第一章写欢娱,是从男女双方来写。“谑浪笑敖”,《鲁诗》曰:“谑,戏谑也。浪,意萌也。笑,心乐也。敖,意舒也。”连用四个动词来摹写男方的纵情粗暴,立意于当时的欢娱。“中心是悼”,悼,担心忧惧的意思,是女方担心将来的'被弃,着意于将来的忧惧。
第二章承“悼”来写女子被弃后的心情。“惠然肯来”,疑惑语气中不无女子的盼望;“莫往莫来”,肯定回答中尽是女子的绝望。“悠悠我思”转出二层情思,在结构上也转出下面二章。
第三、四章表现“思”的程度之深。“寤言不寐”,是直接来写,“愿言则嚏”、“愿言则怀”则是女子设想男子是否想她,是曲折来写。而归结到男子,又与第一章写男子欢娱照应。全诗结构自然而有法度。
诗各章都采用“比”的表现手法。陈启源指出其比喻的特点:“篇中取喻非一,曰终风曰暴,曰霾曰曀,曰阴曰雷,其昏惑乱常,狂易失心之态,难与一朝居”(《毛诗稽古编》)。因比而兴,诗中展示出狂风疾走、尘土飞扬、日月无光、雷声隐隐等悚人心悸的画面,衬托出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这在古代爱情婚姻题材的诗歌中是别具一格的。
诗经故事
庄公是在秋收过后娶的陈国姐妹,接下来的那个冬天是庄姜一生中过的最难熬的冬天;
冬天的风很寒冷,整日里刮着,庄姜的房中没有了去年那样的温馨、热闹,除了几个不多言语的侍女以外,就没了别的人,天空中风的啸声却更添了房中的寂静,那往日的一切,已恍若隔世,为什么会这样呢?昨日的欢笑,分明还在耳边回响,而笑闹中的戏谑,还让人的脸儿发烧,可庄姜的心中,已然被一种凄凉的情怀填满。
傍晚的时分,庄公曾来过庄姜的房中,早已期盼着的庄姜,满以为庄公念及了以往的情份,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是来陪一陪自已的呢,却没想到那庄公只是笑着坐了坐,问了问屋子里的冷暖,逗了逗鸟笼里的八哥子,就让那陈国姐妹生拖了去,是一路笑着走的呢,竟管她们也请了庄姜一块去玩,可她怎么去呢?
风还是在吹着,这风已不在是在天上刮了,而是在庄姜的心头刮过,把一颗心吹的很凉很凉。
在这样的夜里,这样寒冷又漫长的冬夜里,从出生以来就没有独睡过的庄姜,如何能睡得下呢?那一幕幕往日的的回想就成了熬过这长夜的唯一之方了。
白天也是阴霾的,太阳也只是个白影子挂在天上,感觉不到一丝丝的温暖;风仍在终日的刮着,庄姜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熬着,整夜的辗转反侧,似乎让她也感上了风寒,打喷嚏是常有的事了,可这样的喷嚏,却使她心存了念想,总觉得那个人是又念记起了她,如是,一种祈盼、一份幻想,便又出现在心头之上,可随着夜幕的垂下,那祈盼和幻想是一次次的破灭了。
风仍在刮着,在夜里,响声一阵比一阵大,似乎是天空中有雷声在迸发,难以入寐的人啊!谁又知道你的心中把谁在牵挂?
篇4:诗经《国风·邶风·燕燕》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赏析
《燕燕》,《诗经》中极优美的抒情篇章,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论艺术感染力,宋代许顗赞叹为“真可以泣鬼神!”(《彦周诗话》)论影响地位,王士禛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带经堂诗话》)。吟诵诗章,体会诗意,临歧惜别,情深意长,实令人怅然欲涕。
原文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注释
⑴燕燕:即燕子。
⑵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⑶颉(xié):上飞。颃(háng航):下飞。
⑷将(jiāng):送。
⑸伫:久立等待。
⑹南:指卫国的南边,一说野外。
⑺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任:姓。只:语助词。
⑻塞(sāi):诚实。渊:深厚。
⑼终:既,已经。惠:和顺。
⑽淑:善良。慎:谨慎。
⑾先君:已故的国君。
⑿勖(xù):勉励。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赏析:
本诗描写国君送别远嫁他国的妹妹,表现了留恋不舍的.深厚感情。诗以燕子在空中高飞起兴,而引起送别之情,送别的人早已 看不见了,而送行人的心却早已追随着去了,我们看诗人泪眼汪汪 地久久伫立的情形,可以知道他们的难舍难分。但是,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场面描写中来表达内心感情,最后一节,更感念这位远嫁 的妹妹的优秀品德,交待了情感的基础,又充实,又深长,所谓,“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正是惜别之情既深,送别之时难舍,“语意沉痛,令人不忍卒读”。
篇5:诗经《国风·邶风·凯风》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赏析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凯风》,《诗经·邶风》的一篇。先秦时代邶地汉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
原文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
七子对母亲抚育劳苦的咏叹。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
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
心:指纤小尖刺。
夭夭:树木嫩壮貌。
劬(音qu2渠):辛苦。劬劳:操劳。
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令:善。
爰(音元):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浚:卫国地名。
睍睆(音xian4 huan3现缓):犹“间关”,清和宛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 黄鸟:黄雀。
载:传载,载送。
译文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鉴赏
关于《凯风》的主题,说法不一。《毛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朱熹《诗集传》承其意,进一步说:“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这种说法有些牵强。而魏源、皮锡瑞、王先谦总结今文三家遗说,认为是七子孝事其继母的诗,则比较通达。现代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诗经通义》)。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作自责的诗,这样比较宽泛的`理解,似乎更稳妥一些。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寒泉、黄鸟作比兴,“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朱熹《诗集传》)。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诗中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钟惺评曰:“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评点诗经》)刘沅评曰:“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诗经恒解》)
古乐府《长歌行》为游子颂母之作,诗云:“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命意遣辞全出于《凯风》。唐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两句。蒋立甫指出:“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诗经选注》)
诗经故事
姬姜嫁与姬无涯时,刚满十六岁呢,那时庄姜的美打动了卫国上下男子的心,如是都想娶一个齐国的美女来作老婆的,俗话说:蛇有蛇路、龟有龟路,你别看姬无涯人长的粗大,家道也只是个中等,可千里姻缘一线牵,各人有各人的遇合,他还就娶回了年青漂亮的姜妹妹,娶回家后按习惯就叫了个姬姜了。
两口子恩恩爱爱的过着,一口气生下了七伢仔,姬无涯却在卫国争夺共国中为军队运粮时累死了。
姬姜只好一个人带着七个孩子生活,哺乳着他们长大。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几个孩子很听话,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为家中干活,减轻母亲的负担了;先放牛、再打柴、又挑水、后下田,一天天的长大,家中的事就从小到大的都会做了。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老大、老二成了大小伙时,碰上了州吁去伐郑,这两个小伙子都被挑上了去出征,兵危战险都知道,谁愿意把自已的骨肉朝那个凶险的地方送呢?可王命难违,从没离开过母亲的孩子也要到南国去征讨。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队伍朝南行,南风拂面绕,那温暖的南风吹得路旁的小酸枣树都吐出了嫩嫩的绿芽来,想起远方的母亲勤劳的把自已养大,还没有得到一点报答,自已却要去在郑国的土地上厮杀。十有八九,今生再也难回报,那风把老大老二的泪都吹落下了。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老三、老四在家中,担起了大哥、二哥所留下的活,大早就上山打柴火,南风吹过了坡,吹到了树林中,挥汗如雨的小哥俩,早就把一捆捆柴火来捆好,拿出了母亲天没亮时就做好的干粮,就着泉水就吃上了,林中的斑鸠咕咕叫,声声似在唤小鸟,老三老四柴上了肩,急急忙忙朝家中跑。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夜缝衣、姬姜白下田;小五、小六和小七,年纪小小可也有力气,抬回了家中的水,又去摸那河中的鱼,轮换着去放那官家的牛和马,见了母亲也撒娇笑嘻嘻。树上的黄鸟喳喳叫,身边有七子够辛劳。
姬姜在织布、姬姜在做饭、姬姜白下田、姬姜夜缝衣。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其好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篇6: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赏析
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流:中流,水中间。
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隐忧:深忧。隐:痛
微:非,不是。
鉴:铜镜。
茹(rú如):度,或容纳。
据:依靠。
薄言:语助词。愬(sù诉):同“诉”,告诉。
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得样子。
选:同“巽”,屈挠退让貌。
悄悄:忧貌。
愠(yùn运):恼怒,怨恨。
觏(gòu够):同“遘”,遭逢。闵(mǐn敏):痛,指患难。
寤:交互。辟(pì屁):通“擗”,捶胸。摽(biào鳔):捶,打。
居、诸:语助词。
迭:更动。微:指隐微无光。
澣(huàn浣):洗涤。
篇7: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赏析
划着小小柏木舟,飘来荡去到中流。惴惴不安难入睡,如有忧愁在心头。并非手中没有酒,举起痛饮自在游。
我心不是青铜镜,善恶很难都辨清。虽有亲兄弟同胞,心难沟通不能靠。满心痛苦去倾诉,他们无情很恼怒。
我心不比那方石,不能挪动又转移。我心不比芦苇席,不能随手便卷起。你的气宇很轩昂,我心不会选他人。
满腹愁苦心焦虑,怨愤小人恨难消。遭遇祸患实在多,历经屈辱也不少。静静细思此间事,捶胸不眠真难熬。
可恨太阳与月亮,为何亏缺无光芒?心中忧虑难舒畅,犹如没洗脏衣裳。静静细思从前事,不能上天任翱翔。
篇8: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赏析
秋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秋水泛泛悠悠的涨着,一条长长纤绳系着一条柏木小舟,在水中浮上浮下,荡荡悠悠的横在渡口,岸上有几株老柳,树上的黄叶正随着冷雨凉风,无声的飘落。
一座小亭中,坐着一位美丽的妇人,她纤纤的细手正把玩着一个空了的酒盅,桌上也摆着几碟瓜果,亭外有几个卫士,亭内站着两位婢女。
可她的心思,全然不在这景中;两眼无神的瞅着亭外的秋雨,心却浸透在无尽的烦恼中了,那烦恼就像这漫涨的秋水,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