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甄选17篇)

时间: 李欢欢 互汇范文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甄选17篇)对应的作文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甄选17篇)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本文共17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篇1: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物理在初中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学科地位,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加大实验探究教学的力度,追求实验探究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多种能力。“实验教学应摆在物理教学中的首要地位”已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的共识。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探究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探究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达到教育的不断创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直观演示,激趣导学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鲜明直观、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得出正确的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演示实验要注意增强演示的`可见度和清晰度,用探究猜想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更为有效。因此,物理教师要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整合后搬上“讲台”,进行直观演示,因地制宜地选择演示的形式。例如:利用鸡蛋就可以方便地做很多实验:做压强的实验,做大气压实验,做物体的浮沉实验,做惯性实验,等等。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一做法迎合了新课标,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加强了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内容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二、科学探究,合作促学

科学探究,合作促学值得关切。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小组间良好的合作氛围来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讨论等小组活动去理解知识,灵活地应用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凡技能性探究训练可以将思考性问题展开,利用小组协作并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才能深刻领会。加强教师与小组间的无限沟通,及时反馈探究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通过小组合作并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同时通过发展式的表扬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增强自信心。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探究开放,自主学习

物理新课标要求尽量放开学生手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学、去做,同时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意识。可以大胆地说,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探究机会,是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重要举措,也应该是教师热衷的培优辅差极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有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演示实验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各种实验探究,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各种奇异想法都想付诸实验探究一番,并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探究,得出自己感兴趣的结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笨手笨脚”,因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缺少勇气。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于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要充分发挥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探究教学的力度,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理念,并且让学生多经历猜想、假设、实验验证、搜集证据、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达到“学中做和做中学的和谐统一”。

篇2: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

关键词:实验探究;兴趣;自主;合作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物理在初中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学科地位,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加大实验探究教学的力度,追求实验探究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多种能力。“实验教学应摆在物理教学中的首要地位”已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的共识。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探究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探究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达到教育的不断创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直观演示,激趣导学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鲜明直观、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得出正确的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演示实验要注意增强演示的可见度和清晰度,用探究猜想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更为有效。因此,物理教师要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整合后搬上“讲台”,进行直观演示,因地制宜地选择演示的形式。例如:利用鸡蛋就可以方便地做很多实验:做压强的实验,做大气压实验,做物体的浮沉实验,做惯性实验,等等。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一做法迎合了新课标,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加强了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内容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二、科学探究,合作促学

科学探究,合作促学值得关切。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小组间良好的合作氛围来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讨论等小组活动去理解知识,灵活地应用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凡技能性探究训练可以将思考性问题展开,利用小组协作并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才能深刻领会。加强教师与小组间的无限沟通,及时反馈探究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通过小组合作并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同时通过发展式的表扬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增强自信心。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探究开放,自主学习

物理新课标要求尽量放开学生手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学、去做,同时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意识。可以大胆地说,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探究机会,是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重要举措,也应该是教师热衷的'培优辅差极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有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演示实验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各种实验探究,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各种奇异想法都想付诸实验探究一番,并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探究,得出自己感兴趣的结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笨手笨脚”,因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缺少勇气。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于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要充分发挥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探究教学的力度,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理念,并且让学生多经历猜想、假设、实验验证、搜集证据、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达到“学中做和做中学的和谐统一”。

篇3: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方元龙

摘要:实验教学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破解中职物理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实践,要重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实验操作技能

目前,中职招生基本没有门槛,生源主要来自九年义务阶段综合素质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文化成绩偏低,而且综合素质较低,求知欲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不端正,给中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关系到中职物理教学的成败。

一、当前中职物理教学困境

物理是中职众多公共科目中难度最大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好物理是他们心中一道很难逾越的坎。许多学生从初中就开始畏惧物理课了,初中的物理知识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一张白纸。到中职学习时,许多学生上物理课就因听不懂深奥而无味的理论就睡大觉,有的上课就偷偷玩起了手机。因此,物理课在这些中职生的眼中,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有的中职学校不重视物理课,认为物理课是鸡肋,且由于受时间和物理教学设备的制约,每周才安排一节或者两节,对于物理课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教学更不够重视,该做的演示实验不做,学生的分组实验更是无从说起,物理实验室形同虚设,实验设备匮乏、实验条件简陋、实验开出率低,甚至有的学校只注重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取消物理实验室。部分物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认为实验很麻烦,上课喜欢照本宣科。

笔者认为,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是破解中职物理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因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就谈不上物理学。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明确物理实验对物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进行物理实验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科学和专门科学技术及在生产中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社会能力都能够在物理课中得到训练、发展和强化。大家都知道,中职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但其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并不低。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体现中职教育“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学合一”的教育思想,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如何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

1.加强演示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演示实验比较直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在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现象,判断出实验本质,引导学生逐步地思考、分析、讨论,并总结出实验现象的本质规律。

演示实验除了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事先演练,上课演示时正确操作外,很重要的是演示实验能让学生看得到、看得清。如游标卡尺的演示实验,太小的游标卡尺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笔者就请木工师傅按比例做了一个2.5米长的大游标卡尺,课堂演示效果极好。有的仪器我们不能制作,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放大。

2.认真上好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验操作

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维,又有操作,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时,教师可先介绍实验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在台上做示范,学生在台下跟着教师做,这种方法对于中职学生是合适和有效的。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

3.巧用“黑盒子”实验,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该实验所给的器材是一只多用表和一个木盒子,盒子上只露出四个没有任何标记的接线柱,学生被告知盒子内的电路元件只有电阻与二极管,要求学生利用多用表对盒子内的电路元件及结构进行判断。这样的实验由于没有指定统一的`实验步骤且结果未知,含有悬念,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受到极大的刺激,实验的兴趣空前高涨。学生在实验中带着探索的心情去确定使用的仪器、测量的方法,有意识地观察具体的现象,进而提出猜想,尝试解决出现的问题并预示新的问题。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中职物理课程大部分都安排在一年级,这段时间学生实训少,物理教师为了增加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外的小实验或小制作。如,在学完电学课程后让学生制作竞赛抢答器、电风扇遥控器等,教师只拟题而不限定设计方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安装、调试。这样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充分调动,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劲头就更大了。

5.运用多媒体,增强实验效果的直观性

多媒体的运用,为物理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一些不易观察的演示实验以及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完成。

6.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职物理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知识的正确与否加以验证,巩固和加深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认识。但是,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得不到锻炼,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而探索性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方案不必强求一致,更不要指挥学生统一行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真正体现实验教学的主体思想。如进行“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时,教师可以陈列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挑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图来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得出数据,分析误差,根据实验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怎样减小误差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三、加强中职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中职学校要重视物理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

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配足配齐中职物理课本所列实验的器材。实验室要有专职的实验教师,要提高实验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要制订相关的制度,奖励实验教师制作教具,因为教具制作不仅是实验教学研究的表现,更是“科学就在身边、实验就在手中”教育思想的体现,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实验器材的不足。

2.部分物理教师认为实验很麻烦,喜欢照本宣科,上课就是粉笔加黑板

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以增强物理教师的责任感,教育教师,虽然我们不能选择学生,但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物理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提高物理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李在波。浅谈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J]。中学物理,(6):10-11.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职业技术学校)

篇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文/盛杏妹

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其文艺评论作品《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即诗的教育作用必须通过快乐的手段来实现。我们的语文教学又何尝不需要这样,我们如果将学生视为的枯燥无味的语文讲读通过愉快的形式来加以实现,定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喜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19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教育倡导者斯宾塞就主张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快乐的情感状态有利于学生智慧地活动。

为寓教于乐,多年来我根据各篇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快乐的学习方式,并将其巧妙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相应环节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让学生在愉快的话剧表演中阅读课文

《陈毅市长》一课,通俗易“表”:人物只有陈毅、齐仰之,场景只需要一部电话和简单的桌凳等,情节也不太复杂,矛盾冲突仅有三个回合。且八年级学生已接触剧本,该课前两篇又是剧本。所以本课在剧本知识方面学生几乎无障碍,重在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人物特征,如果还是像前面一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会使学生毫无兴趣,而且也突不出本课的阅读重点,而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则能让学生从语言的表达中体验到陈毅的个性特征。于是我在课前引导学生简要复习有关的戏剧知识,了解写作背景及剧情后,即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找出矛盾冲突中的三个回合,共同探讨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然后按自然小组,自由组合,两人一个剧组,分别表演剧本中矛盾冲突中的三个回合,表演后还需要各自说出自己极力想表现出人物怎样的特点,这样促使学生在快乐的话剧表演前通过合作学习理清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特点,表演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场景布置、语言表达和话剧表演等综合素质。

二、让学生在快乐的简笔画中理解课文

《核舟记》一课是明末散文家魏学ザ悦鞒雕刻家王叔远在一个“长曾不盈寸”的核桃上雕刻的“大苏泛赤壁”工艺品进行细致观察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写成的一篇文言说明文。这课的教学重点一是要让学生体会出王叔远精湛的雕刻艺术,二是理解魏学ププ∷得鞫韵蟮奶氐憬行有条理说明的方法。如何才能有效地让学生体会到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呢?(www.fwsir.Com)我想既然魏学ナ歉据王叔远的雕刻工艺品来说明的,我们何尝不可以采取逆向的学习方法,即根据魏学サ乃得魑乃承蛑鹨换出简笔画,来还原王叔远原来的核桃“大苏泛赤壁”工艺品呢?于是我在引导学生翻译课文,弄懂文章大意后,即让学生画简笔画,结果大家发现,要画清楚每一幅画都要用很大的纸张,全部画下来需要四张较大的纸,而王叔远的雕刻工艺品“计长曾不盈寸”,从而使学生深深体会到王叔远雕刻技艺是何等的高超。学生还从四幅画的顺序可以清楚地看出文章中间四段的说明顺序是从核舟的大小和船舱的格局到船头再到船尾最后到船底,即先中间后两头,先正面后反面的顺序。学生再将这四段与前面一段和后面一段连接起来看,全文又是按总分总的逻辑顺序。由此可见,画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在兴奋的擂台赛中探究课文

《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题对学生就很富有激发性,从中既包含了作者对神奇宇宙的热爱,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更寄寓了作者对学生的'热切希望,希望能激起学生对宇宙的神往,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与目的,所以我在学生进行充分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以后,交给各个学习小组一个任务,就是共同探讨宇宙科学知识有哪些是已知的,还有哪些需要去探寻,探索宇宙有什么伟大的意义,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并于一周后的同一时间,展开各小组之间以“宇宙知识与意义知多少”为主题的擂台赛。宇宙知识及其探寻的意义可以是对书上知识的归纳,也可以是学校图书室、互联网上的。当我宣布以后,各小组当堂就忙开了: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对全组成员进行分工。课后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去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有的去学校微机房……一周后,大家按照擂台赛规则,抽签抽得的两小组间展开问答,由班长请来的老师做评委与点评,最后再集中起来由各评委老师进行综合点评,宣布获胜的小组。通过这种擂台赛的形式不但激发了大家探索宇宙奥秘的积极性,而且真正使全体学生感到宇宙之大、之奇、之美,仍有着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寻,以便人类在地球资源即将枯竭时获得新的资源。在探讨中,大家还有一个紧迫感,就是在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围堵的形势之下,我们的探索更要走在前头,让这些列强刮目相看,转而主动与中国合作,共同和平利用太空中的各类资源,造福于全人类。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的方法还可以有很多,如《背影》一课,重在体验父爱,为此我在教学伊始就播放《父亲》的歌曲,让学生带着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进入课文;《沁园春・雪》一课,重在让学生赏析毛泽东诗词写景论史的艺术特色和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家的宏伟气魄,我就发动学生课后去搜集毛泽东的诗词,在语文专题研究课上开展“毛泽东诗词赏读”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热情洋溢的诵读与赏析之中拓展学习,热爱毛泽东及其诗词……从而真正达到了激发兴趣、寓教于乐的艺术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初级中学)

篇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减轻学生的心理和课业负担,还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呢?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就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用课件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而现代课件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表现手法为多种表现手法。

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很优秀的描写文,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学生没有到过桂林,仅就文章中的语言文字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对作者描绘的景物抒发的感情理解不透。而如果播放录相片,将优美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加上录音机深情的配乐,学生就会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丽的画卷,产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他们的热爱自豪之感便会油然而生。这也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的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千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对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很难入境,更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与作者有同样的情感,紧紧把握沉痛悼念的感情基调。我用低沉的语调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1976年1月11日下午,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云集在十里长街上,在一片泪雨与哀哭中向缓缓而去的总理灵车沉痛告别。

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感人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教师满怀哀痛之情的引入,渲染了低沉抑郁的气氛,这样学生一开始上课,神情就很专注,很有兴趣与老师交流,感受到了老师情感的脉搏。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也带着崇敬、爱戴之情,准确地感受到了文章的写作基调,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而突破了难点,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不是很呆板地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获取。

教师还可以采用绘画这一手段激发兴趣。例如:教古诗《幕江吟》,诗中描写了深秋时节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可针对诗中景色美这一特点,先展示蔚蓝天空、水平如镜、岸边柳树倒垂、池里荷花开得正艳的背景图,再画上日落的太阳,水面一半红一半绿,在荷叶上画上晶莹透明的露珠,构成了一幅形色兼备的风景图。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进入了诗人描绘的意境之中,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不用死记古诗、硬背诗意及中心,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外,教师可抓住关键的情节、故事的梗概、课文题目等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三、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思想性、趣味性强,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题材、知识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如讲《奴隶英雄》一课,因为这是一部优秀的剧本,文章情节感人,所以可让学生表演,加深对剧本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最适合于低年级教学,因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精神食粮,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手脑口眼耳齐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找朋友等方式;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中操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

四、引向课外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内教学效果不及课外进行。让学生走出教室,首先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实际操作呀,观察实物呀,听别人讲解呀,兴趣就更浓了。尤其在作文教学中,如描写一景物,让学生到室外指导他们观察,就比在教室内让他们自己想象好多了。再如指导学生写《国旗在我心中》时,如果组织学生去天安门参加一次升国旗仪式,就会让他们把对国旗的崇敬之情写出来;写《参观×××》,带领学生参观一下,经过实地考查,聆听别人的讲解,就不难写出这篇作文。从课内走向课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我们教师要想实施素质教育,要想课堂教学“轻负担,高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它是课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的金钥匙。

篇6: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论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就会带来疲倦。”如此看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生动、有趣、多样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生活”展现情境

在小学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内容非常贴近现实生活。这时教师不妨结合课文内容,根据主题选取这一生活具体场景进行教学。只要做到感知目标鲜明,带入情境有序,观察情境有所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也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教古诗《小荷》时,正值盛夏荷花盛开的季节,我就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未到荷塘边,先让学生听“潺潺”的流水声,闻空气中散发的荷花“清香”;来到荷塘边,指导学生欣赏塘中美景,观察“初放、盛开”的荷花,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含苞未放”的荷花,体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优美;然后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背诵诗句,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利用画面创设情境,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中内容丰富,形象鲜明的插图放大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观潮》一课,作者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教学时,放大书中钱塘江大潮的插图,让学生细心观察不同时段潮的变化,真正体验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让他们在这样的情景中受到熏陶,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2.为课文画简笔画。简单的线条,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课文所表达的意境,直观形象,不仅使课堂充满趣味,也让听课老师眼前一亮。在教《登鹳雀楼》这首诗时,二年级小学生不容易理解诗意,我就把诗句的前两句画成一幅简笔画,作为板书。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间,夕阳下,山下的黄河滔滔东流,进入大海。学生很快就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诗句大意,效果甚佳。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画面更能带给学生一种新奇、真切的感觉。它可以真实地再现课文内容,展现自然景观,以动画形式播放故事,展示搜集的资料,让我们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

教《南海上的明珠》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富饶美丽的海南岛逛一逛。我用课件展示这里水果挂满枝头,名贵水产品不计其数,天然气蕴藏量丰富,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里丰富的物产。接着又展示了海南岛迷人的景色,加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入情入境,同时也诱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通过旋律的起伏变化,节奏的抑扬顿挫,使人的心情得以陶冶。在情境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

在教四年级《卖报的小姑娘的歌》这篇课文时,先引导学生体会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下,卖报小姑娘的悲惨生活,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卖报歌》。聆听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仿佛看到卖报小姑娘在街头卖报的艰辛和不易,对她十分同情,同时还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幸福,应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并且边唱边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意境中,一些孩子声音都哽咽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

爱表演,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课文中一些难以理解或掌握的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往往会得到解决,且让学生印象深不易忘掉。例如教《陶罐和铁罐》一文,引导学生领悟一些做人的道理是学习本文的关键,学生只有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才能深入体会寓言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因此在熟读课文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之后,我便让学生自己表演陶罐和铁罐两个不同的角色。顿时,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示演。在表演过程中,我指导他们突出角色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把陶罐的谦虚友好和铁罐的傲慢无礼表演得惟妙惟肖,加深了学生对寓言道理的领悟。这样通过分角色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了寓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会学生懂得了做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五、以“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创设情境,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相当强的示范性、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使学生听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文本,进行思考。

如在教《瑞恩的梦想》一文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非洲人窘迫生活的画面,教师结合画面用语言详尽描述:非洲这里水资源缺乏,人们常常用马尿洗头。这是一个非洲小男孩的手臂,几乎没有肉,看上去像一个干枯的树枝……老师沉重的解说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这时加以引导,学生会认识到非洲那里急需水,人们的生活贫困,那么,瑞恩的梦想能实现吗?学生带着疑问,会仔细读书,认真思考,学习兴趣十分浓厚。经过独立学习和思考后,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诱人的魅力在于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情境,因此,教师应因文制宜、因时而设、积极创设出美妙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篇7: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论文

教师只有善于创设情境营造兴趣、氛围,学生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有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著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那么,如何营造兴趣、氛围,增强课堂活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如果教师能巧妙地组织教材,精心地设计导入,诱发学习兴趣,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被燃起,学生思维的闸门就会被开启,学生蕴藏的潜能就会被挖掘,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质疑激发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新的源头。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引导学生在课始进行预习后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活力,把“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

三、较生兴趣

课堂上,如果加强了数与数、形与形、体与体、运算方法与运算方法的比较,那么教学效果则事半功倍。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课本中的算法是用短除法:

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得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把18(或30)短除后所得的商和30(或18)直接相乘,结果如何呢?学生通过简单计算:18×5=90(或30×3=90),正好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进而引导学生予以验证、对比,得出这种方法不但正确,而且简便。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又突破了书本知识的极限,产生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活力。

四、操作激发兴趣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是智慧的源泉。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活力。有人实验得出:人对知识的吸收,如果仅是听和看的话,只能吸收50%,加上动手的话,则能吸收90%。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创设动手操作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五、结尾增趣

如果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精妙的课堂小结,就能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例如,我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节课结尾时,是这样小结的: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如果哪位同学的学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就可以离开教室。但走的时候,必须先大声地回答“几是几的倍数”或“几是几的约数”,也可以说“几能被几整除”或“几能整除几”。如此结尾,既巩固了新知,检查了效果,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增强了课堂活力。

教师如果能想方设法营造兴趣、氛围,让学生在欢乐和入迷中学习,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充满生机,充满生命,充满活力。

篇8:物理实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论文

物理实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论文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行的过程之中,各学科教学都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物理学科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有效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教学改革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物理学科;实验教学;分组实验;学习兴趣

一、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之后,物理学科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课本上的各种实验的探究题。在物理学科知识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通常忽略教材中实验的教学,没有正确认识这些实验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通常都会把这些实验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物理知识都是产生于日常生活,同时物理知识的学习又极大地方便与改善着现实生活,而教材中的这些实验的素材,通常都是教材中最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这些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通常都比较好找,实验的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教材中所设计的物理知识的实验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而且还能在实验的过程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物理学科知识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有效利用这些实验开展实验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材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科学合理地安排一些小实验让学生独立操作,通过学生独立实验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声音的特性”这一物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教材中“小小音乐会”这个实验材料,让学生找几个相同的玻璃瓶,然后把每个玻璃瓶子中灌入不同体积的水,然后让学生对着瓶子的口进行吹气,让学生去感受每个装有不同水的瓶子的音调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再让学生用硬木棒去打击每个瓶子,让学生感受下打击时所发出的声音与吹瓶口时所发出的声音音调是否一样,这样的实验设计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之中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去思考不同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实验中通过交流与思考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这个实验的器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实验过程也比较容易操作,学生参与实验的学习热情也相对较高,在实验过程之中所出现的不同的物理现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从内在积极地探索知识的产生,这样,物理知识教学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探讨中不断培养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开展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物理学科的分组实验教学,实验的主体同样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物理分组实验的过程之中所充当的`角色是实验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整个分组实验的过程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帮助。在开展分组实验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从物理实验的目的与学生的现实水平出发组织开展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在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自由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之中可以积极思考,独立完成物理分组实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光的现象”这一物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要求学生在实验小组内进行交流与探讨,并且共同去分析总结,进而得到光的现象的结论。由于学生参与到分组实验之中,在探讨的过程之中学生才能言之有据,而这种讨论与交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之中也能够使自己总结与归纳的能力有所提升,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与归纳出知识规律,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不断增强学好物理知识的自信心。开展分组实验,教师应该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能够自己去操作实验,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的实验教学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相关的物理学知识才能记忆更加深刻、更加牢固,物理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物理学科的分组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使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去,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能够主动学习与思考,真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教学即是物理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物理学科教学的一个很大的优势。作为新时期的物理学科教师,有责任把物理学科的这一项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不断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努力学好物理知识、用好物理知识。

篇9: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今天的高中生们从小学起就是被父母和老师带着扶着搀着走到了高中。扭曲的教育使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远远低于这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这种无奈使得高中老师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只得一并加入到“带、搀、扶”的大军中来。可是学习这件事情终究是要靠内在的需求和冲动才能获得成效的。因此,老师们在帮带的同时,总还是在想着怎样让学生多一些好学的劲头,怎样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学习的法门。

培养兴趣,挖掘潜力,再创佳绩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维持高昂的学习斗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班主任们常常为此感到困惑,既为内在力量,作为旁人的我们又如何能有效地帮助其加以激发呢?

事实上,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直接兴趣来自于所学内容本身,班主任们是无能为力的。但间接兴趣来源广泛,具有自觉性。当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与自己的关系时,学习兴趣就随之产生。父母的赞赏、同学的尊重、教师的表扬等等都能激发学习的间接兴趣。班主任们工作的突破点也正在此。

高中生学业繁重、枯燥,学习兴趣的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习兴趣的维持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有心的班主任应当把学习兴趣的激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刻起,这一项工程就开始启动了。以下是我在上学期的一些具体做法,其中不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推动起了一定的作用。

(1)重视开学第一步

新生阶段是高中生对学习最憧憬的阶段,他们个个摸拳擦掌,期待着在新学校一展身手。新生阶段那种自发的学习冲动事实上是极为可贵的.。这种冲动随着学习的推进和对高中生活的进一步了解会慢慢消退甚至消失殆尽。但是学生本身对于这种学习冲动并不自觉,他们只是觉得对新生活充满期待。假如教师们不能将新生的学习冲动强化和内化,那么这可贵的自发性的兴趣很快就会消散,对他们日后的学习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基于此,我在衔接教育时向学生们作了“迎战”专题教育。把高中学习的繁、难、快尽可能充分地展现给学生。并针对新生对高中学习的不适应,给出防患于未燃的具体措施。对高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的他们,对于老师所提的建议和要求非常重视,不少学生还把心得体会记在了笔记本上。有些学生甚至在开学前就开始自学教材,生怕落后于人。我相信这样一次教育,让学生对未知的高中生活作了更充分的思想准备。当困难真正来临时,他们不至于手足无措。

大家试想一下,同样的专题教育放在其他时段能起到类似的效果吗?学生们恐怕连听都不想听,只觉得老生常谈……

(二)从头贯彻笨鸟思想

“笨鸟先飞”的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是有多少学生愿意把这四个字用到自己身上?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笨,但最后出类拔萃的往往是那些坦然面对自己不足,并愿意用勤奋加以弥补的人。学生中固然有智力和能力的高下,但不论才情几何,能把自己看作一只“小笨鸟”就是他人生智慧的体现。

这一想法的贯彻同样宜早不宜晚。新生听到会把它当作警句,时时告诫自己,

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危机感就会优哉游哉、麻痹大意;基础差的学生常常被焦躁不安和茫然无措所包围。用什么办法能同时解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笨鸟思想也许就是方法之一。

成绩好的要明白,当下的领先是因为自己早起早飞了,一旦放松或懒惰,你依然是一只小笨鸟,一定会被执着者超越;成绩差的要明白,小笨鸟不努力落后于人是理所应当的,想赶上大家必须得付出成倍的辛劳。学生们如果领会了其中的意思,骄傲自满或者焦躁不安可能都会有所缓解。

(三)学法指导三个字:问、思、勤

学习方法林林总总、纷繁复杂,不方便学生记忆。根据学生特点,我总结了问、思、勤三个字。不论什么学科,有了这三个字,学起来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其中最值得强调的就是“问”。见过太多勤奋刻苦却始终徘徊不前的学生,纠其原因,学不得法。可是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学科的学法都教会他们,怎样让他们学得有效、学得有法?最好就是让他们去找任课老师多多指教。我给学生举了许多学得累而无效的例子,让他们深深明白勤奋刻苦要走对方向才能出成效,而“问”就是确保方向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我大力鼓舞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向任课老师提问,课前、课后、午休和自修都是好时机。没有“问”作保障,思和勤也许会踏上弯路,辛苦而低效;有了“问”作保障,思和勤才能得法、轻松而高效。

思和勤就不赘述了,读书人都知道这两个字的重要性。

(四)学期中途,班会鼓劲

再好学的新生到了学期后段都会显现出疲态。摆在班主任们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使他们发现问题,产生内省和自觉,帮助他们再一次擂响战鼓、奋勇前进。一两句的提醒无异于隔靴搔痒,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唯有利用好主题班会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问题。

9班在期中考试之后班风学风略显散漫,几次三番提醒之后我决定郑重地开一次班会,希望能力挽狂澜。针对班级课间打闹、自修讨论等情况,我寻找了几幅反映不同年龄层教室状况的图片,让学生自行比较。在教室中打闹过的学生神色汗颜,因为看到打闹只出现在小学教室中。在自修课上不停讨论的同学面露羞涩,因为看到大学自修教室无人监督却鸦雀无声。说教全无必要,我的意思学生已然明了。我不想以班主任的权威来压制和勒令他们,我真诚地以过来人和大姐姐的身份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写道“游戏,手机,娱乐刊物,与友人欢聚……这些是生活的调剂,没有他们生活会失色不少。但何必急于当下?三年后我们将拥有几十年的时间来享受这一切。可是奋斗的机会稍纵即逝,一去不返!……”

学生们的神情从班会前的嬉皮笑脸渐渐变得凝重。班会课之后的一个星期,班级风貌有所改善。第二周我紧接着开设了学法指导的班会课,从当下热门的学法书籍和学法理念到高一各科目精力的合理分配,从厌学情绪的应对到如何听课……

两堂班会课不可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但是接连两次相关的班会课确实对转变班级学习风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营造日常氛围

培养学习兴趣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有了讲座、班会等等举措,同时也少不了日常学习气氛的营造。

1.图书角是营造氛围的好方法,但一个“死”的图书角久而久之会被遗忘,形同虚设。通过寝室轮流责任制,定期更换图书;结合班会对图书角的图书展开讨论等等方法可以让图书角“活”起来,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每次考试后进行各科目排名和公布。除了学科和总分排名之外,我还进行了进退步的排名。要让学生感到不论当前成绩好坏,只要努力了进步了,就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同学的赞许。另外在班级中张贴进退榜也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进退榜上,红色柱形图代表进步,黑色柱形图代表退步。学生历次年级考试的进退步在柱形图上一览无遗,简洁明了。柱形图也将虚无抽象的“努力”二字变成了明确简单的小红格。学生们心中想着要多几个红格,少几个黑格,学习的动力就会慢慢滋生。

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也是学习的结果。开始时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很有可能逐渐转化为直接兴趣。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若无特殊情况,大多能长期持续下去,并且愈来愈浓厚。班主任们的努力尝试也许能从间接兴趣入手,帮助学生形成长期的直接兴趣。当然学习兴趣的本原依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假如班主任的工作能有点滴成效,我们将倍感欣慰。

篇10: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论文

摘要:

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本文通过中学学生及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实验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三年级,化学是一门新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

一、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的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的驱动,在化学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扩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学得了许多课堂上、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如,学习化学肥料这一课题时,给学生讲,19,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哈伯法合成氨,解决了人类粮食问题,使全人类免于饥饿,体现了化学之伟大。指导学生从课本知识扩充到课外知识,从课堂走向生活、社会,学习、探索新知识,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二、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联系生欲。

在教学中,选用生活实例,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掌握它的性质,用来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时,先提问:“你们知道怎样识别假黄金吗”?为什么栏杆上刷上一层“银粉”,(实际是铝粉)?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先提问:“有些江湖骗子,声称他可用化学方法,将水变成燃油”,你相信吗?等提出的问题学生既熟悉又不明其中的道理,有利于激发学生探讨新知识的欲望。

三、加强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经实验为基础,并在实验中发展的学科。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脑、手、耳、鼻、身全面调动、协同动作的过程,它反映实验田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亲身投入到其中,能力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离开了实验,化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将是一句空话。所以作为我们边疆地区的教师应想法设法因陋就简,积极寻找替代品,尽可能提供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脑海中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我们要在实验设计上作一些文章。

例如,在做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演示实验时,不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还要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仔细想:为什么喷上醋酸干燥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色?喷水不变色?直接放人二氧化碳中不变色?喷上水后放人二氧化碳中会变红色?通过不断地引导观察,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然后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现象的本质,总结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同时也与水发生了反应。在以上实验设计的教学中,教师除了提出问题、做出适当引导外,主要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亲自去感受、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一种强烈的印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是一辈子也不能忘记的。比起老师硬性要学生枯燥无味地死背要省事很多。

四、激发参与兴趣,培养参与情感。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参与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我们教学的对象一一学生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有主动的意识和自主的精神,他们具有好胜、好强、好表现的特点,在教学中,安全的演示实验可让学生做。刚开始,学生没有接触过实验,他们会笨手笨肱的,不敢积极表现,经常让他们动手做就会熟练,他们还争着上台表演,很活跃。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酸的反应的演示时让三个同学同时上台演示。在观察中发现气泡产生的量不一样,学生很兴奋,在快乐的情绪绪状态下掌握了镁、锌、铁的活动性。只有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起学生兴奋、惊奇的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反“强制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有的学生严重偏科,究其原因,大都可以在师生关系上找到答案。只有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干向老师提问,才敢干向教师陈述自己的观点,才敢于和教师辩驳,而老师的赞扬往往又是学生装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增强自信心的动力。所以作为跨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需进行不断更新,抛弃传统的师道观念,放下长者的架子,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想方设法使学生尊重你、喜欢你,心甘情愿地成为你的教育对象,接受你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尊重学生:

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叩响学生的心门,通过爱的感化,学生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2、赢得学生的尊重:

一个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

(1)要加强道德修养。

(2)要有广专业知识。

(3)要注意形象。

(4)要学会宽容。

三、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赢得学生、家长的信赖,逐步使得教学走向成功,非举手可得。对一名教师来说,这便可称之谓:教学过程中的不断设疑、

破疑、再设疑的过程。从而创造了一个愿学乐学的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沿着“无疑――有疑――无疑”这样一条波浪式的路线、起伏浪花式思维过程,尝试破疑后的欣喜与愉悦。

参考文献:

[1] 罗嘉福、李云芳主编《新世纪怎样当教师》

[2] 《课堂情境创设的“六要素”》

[3] 《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改进》

篇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论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论文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学习兴趣 激发 做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或情感的表现。”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化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真正的学习过程是把趣味归还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要渠道。具体做法如下:

一p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如果说兴趣是一种魔力,那么情境就是产生魔力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或以一个激起学生思维的教学问题导入,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分数大小的比较时,采用讲故事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走着走着大家都觉得又饥又渴,于是孙悟空找来一个西瓜说:“我吃这个瓜的18,沙师弟吃14,猪师弟吃12,师父吃……”没等孙悟空把话说完,猪八戒就叫了起来:“不行不行,我的肠胃大,我吃的太少,我最少也要吃到110……”故事讲到此,全班同学都愣了。到底谁多谁少呢?同学们都纷纷讨论起来,用这种方式来激起学生心中的疑问。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掌握知识又快又好。

二p设难寻疑,引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才能引发学习的欲望,因此只有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诱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设置新的障碍,使学生在“无疑――有疑――解疑”的循环过程中。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一开始,我就用挑战性的语言说:“同学们,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老师一看就知道,不信咱们试试看。”接着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自然数,而我对答无误,学生兴致倍增,有的同学故意说一些数位较多的数,想难倒我,而我照答无误,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诀窍”,想赶快解开心中之迷。于是,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发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好这部分知识。学生成了主动探索者,产生的内驱力就自然而然地驱驶学生主动地攻克难关,学好数学。这样不但激发起学生主动将新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相互比较,而且主动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三p动手操作,培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在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制底面半径和高各不相同的圆柱体,同时还让学生准备直尺和剪刀,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然后把自制的圆柱体剪开,观察,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后,可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时还可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发现令学生欣喜若狂,同时受到思维启发,此时,有的同学站出来提出不同的剪法。他告诉大家,不用直尺随便剪出一个有规则的图形,通过再次剪拼这个图形也会得到如同上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求异的操作令大家赞叹。这时,我及时用激励的语言评价、肯定:“你的设想很精彩,又是一个创新”。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四p融入情感,保持兴趣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人没有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只有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不怕困难去攀登知识的高峰。

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要正确合理、恰当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或获得成功时,教师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能干”等,还可以用一些激励的语言:“试试看”“你能行”“继续下去”“会成功的……”这样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关系。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关心,爱护,信任学生,其次要充分利用语言的调谐作用,重视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效应。充分发挥这些方面的激励作用,如微笑,点头、拍手、摇头等动作,用表示赞同或反对,通过目光接触即视线来与学生交流友好,亲切或焦虑,告诉学生老师正在关注他们。使各类学生都获得成功感、愉悦感,从而保持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趣味性的活动,而不是沉重的思想负担;再加上老师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也会变得轻松愉快。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篇12: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论文

古人云“援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学会独立思考,这才是真正让他们终生受益的财富。新课改的号角早已吹响,我们一线的历史教师必须适时调整自己,树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教学观。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育与心理学技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树立学习目标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怎样激发兴趣?首先,留下悬念。要善于制造悬念,让学生瞪大好奇的眼睛,而好奇可能孕育着创造与发现。历史有许多谜:北京人化石下落之谜,武则天无字碑之谜,敦刻尔克之谜等,适时地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举,或许无意中还能造就未来的历史学家。其次,因势利导,增强兴趣的“驱动”作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已达到成人的准备阶段,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在发生变化,并开始关心人生、社会、国家命运、人类前途等因此,热衷探索是中学生的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历史教师应结合中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和思想实际,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价值的认知探索活动;反过来,这种认知兴趣的深入发展,又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

二、培养情感,提高学习兴趣

有人将课堂比作让思想得以交融、让心路实现共鸣的“磁场”,因而,教师必须积极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为师生情感的碰撞交流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自己钟情于“教”,使学生融情于“学”,在学习生活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教师亲切自然的'表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也有影响。师生情感交流处于和谐状态,学生就会感到上历史课是一种“享受”而乐意学。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都是面带微笑,全神贯注地倾听,注视学生的眼睛,以鼓励其继续发言。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更易于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学习自觉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以及健康、充实、积极乐观的情感。

三、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习兴趣

从现代教育学角度说,学得轻松愉悦,效果自然比紧张沉重的学习来得好,而课堂气氛和谐、情趣横生,学生听课就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发言热烈。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和发现。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情商不但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品德的养成,还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具体到历史教学,我们应将教师规范优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亲切自然的表情,与丰富多彩、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历史教学内容融于一体,创设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气氛,为主体参与意识的形成提供“土壤”。同时教师虚心容纳接受学生的新观点或不同见解,精心营造情与情交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师与生互促的情境,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健康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活动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动机,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历史教师应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法,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动因,使学生从感情上接近历史课,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创新思想能力和整体素质。

篇13:论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论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文/苏 捷

摘 要:主要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结合实际教学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兴趣;情景创设;歌曲学唱;激励机制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语言环境问题,处在汉语包围圈中的英语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所受的限制非常多,有许多学生持有这样的观点,语文都学不好怎么可能学好英语呢?其次,现阶段学生接触的英语语汇量要比以前多,英语学科如果是一座大厦,那么单词就是构建这座大厦的一粒沙、一块砖。缺少英语单词的支撑,想学习好英语只能是空中楼阁、镜中花、水中月,英语单词的识记要占用学生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再次,英语的语法和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语法的运用也是学生很头疼的一个问题,许多学生常会出现“中国式英语”而闹笑话。要克服以上的难题,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求知的欲望,这些都为触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的个人魅力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很多时候是为老师而学。这需要老师不断地加强学习,博采众长,吸取更多更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一个有能力、能胜任英语教学工作的.好老师,这对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而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学生的意义建构,而创设有利于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情景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有力保障。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延缓学生由于学习而带来的用脑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学生领会课文的含义,对语法的灵活运用、学生的口语表达、语音语调的训练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有关实物的新词汇时和在用餐时的固定用语“What can I do for you?”“Would you like…?” “Anything else?”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汉堡盒、薯条盒、可乐罐等取出模拟到肯德基用餐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侍者和顾客,并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方式最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活动的过程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角色可以轮流扮演。()又如,在学习七年级的“Topic1,Unit4 How much is it?”我们让学生分别扮演Micket,rabbit,cat 等。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不再认为英语学习枯燥,而是充满了趣味。

2.丰富课堂活动

英语的教学中难免出现单调的重复,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而丰富的课堂活动对于趣味课堂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想方设法准备一些课堂活动。例如,在学习表示顺序的连接副词 “first, second, then, at last/finally”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面包、煎蛋、火腿、西红柿、果酱或黄油等材料,然后结合三明治的制作过程对这些连接副词进行学习,学生对这样的课可以说是充满了期待,对词汇的掌握也达到我们所要的理想效果,他们还将做好的三明治进行交换,甚至送给其他科任老师,这让学生体验到交流和成功的乐趣。另外,我还准备了一些诸如动物、植物、衣物的图片用于学生的操练,也让学生动手制作“自我介绍卡片、圣诞节贺卡、活动的通知、宣传海报”等,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融入英语的词汇、语法的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了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英语歌学唱

上学期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有“英语歌学唱”这一项,英语学科的特点决定听和说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唱歌是人的声音与语言的一种结合,它能很好地激发人的情感,活跃人的思维。英语歌曲学唱对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都有很大的帮助,增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扩大词汇量,是促进学生能力成长的有效手段。

1.对歌曲的选择

我们通常选用经典的歌曲,它们在电视、网络、广播中出现的机会比较大,对学生来讲,是一些比较熟悉、至少有朦胧的印象,听起来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唱会顺利得多。在学唱每一首歌之前,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歌词和大意,我们还向学生介绍词曲的作者和他们创作的意图。了解词曲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或获奖情况,能帮助学生了解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

2.唱英语歌曲有其特定的发音方式,英语歌曲学唱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定准语音、语调有很大的帮助

歌曲中还会出现一些学生在课本中学不到的字词,而这些词汇是学生自发去学习,所以学生往往会记得更牢固。歌曲中还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语法现象和典型的句型,学生在歌唱中学习语法,会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而在学生不时哼唱的过程中,就是对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巩固。

三、适当的激励机制

单词是构建整个英语学科的基石。所以单词必须记,而记不好单词成为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的症结所在。我觉得适当的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在每一次英语单词小测后都会评出本次小测的“单词王”,并以红榜的形式公布在班里。我想让他们为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许多学生经常出现在红榜中,单词的记忆已经成为他们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有些学生偶尔出现,这部分学生我会在课堂上特别提出表扬,这大大激发了他们记忆单词的兴致,如果这种兴致能慢慢内化为他们的一种学习习惯,就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对于没有上榜的学生,我也设优秀奖、最大进步奖。我们有必要将获奖的面扩大,因为大家都知道所有的人都是愿意被肯定的。

另外,每一次单元测试,我都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此来肯定他们一阶段来所付出的努力。虽然奖品有时只是一支笔、一本笔记、一个卡通小瓷娃娃,但获奖学生的喜悦还是溢于言表。我想这种方法可以激励一大部分学生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来。一个学期结束了,我们还召集在英语学科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合影留念,并存入他们的成长档案袋中,我想这也能成为学生将来一份美好的回忆。

总之,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 福建省晋江市紫峰中学)

篇14: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论文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论文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多种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创设情境、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教学过程、探究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等都是十分有效的形式。

关键词:激发 物理教学 兴趣 方法

物理学科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很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在学习中保持浓厚的兴趣,不断发挥主体作用呢?对此谈几点做法:

一、从创设情境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一堂物理课,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并留下了较好的自由发挥和创设情境的空间,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为学生创设一种气氛,使学生产生兴趣,萌生学的欲望。例如:学习水的沸腾时,把“纸锅烧水”这个小实验演示给大家。通过观察,水虽然沸腾了,但纸锅却没有烧着,学生感到非常新奇,随即便会产生探求“纸锅为什么没有烧着”的兴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兴趣是学习物理时首当其冲的必要条件。

二、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惯性概念时,教师可让学生实验,每个同学拿一只笔套竖立在桌面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冒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冒?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拉出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能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知识。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例如在讲授磁场一节时用郑和下西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问:轮船为什么在茫茫大海能够航行?它靠的是什么?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向南北?这就引出了磁场的概念。

四、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例如,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先通过实验创设情境:将学生每二人分为一组,给每一组发给一节电池、一只小灯泡和若干根不同粗细、长短、材质的导线,让学生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亮。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用不同的导线连接时,小灯泡亮度并不相同,由此,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导线连接电路时,灯泡的亮暗会有不同?”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入了“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这个结论,学生自然地将它转化为科学探究的问题: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进一步提出三个小问题:①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长导体的电阻大,还是短导体的电阻大?②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什么关系?是导体的横截面积大电阻大,还是导体的横截面积小电阻大?③导体的电阻跟材料有什么关系?针对学生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我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又对每一

小问题提出了一些辅助问题,如怎样控制变量、怎样进行精确操作等等。这样,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在进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课时,某教师首先使用多媒体演示了一个常见的气功表演:气功师平躺在地面上,身上压了一块大石板,然后让助手用大铁锤打击石板,石板碎了而气功师安然无恙。这一情景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人被锤打怎能不受伤?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如果气功师身上不压石板,而让大铁锤直接打击其胸腹,气功师会受伤吗?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产生了探究“压力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欲望。接下来学生用两只手的中指分别压铅笔的两端,压在铅笔尖的那只手指比压在没有铅笔尖的手指疼,且压力越大,两只手指疼痛的反差就越大。教师及时引导后,学生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产生了深刻的印象,继而引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但已有兴趣又会促进现在的学习,可以说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如果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一般就缺乏学习的动机,那就毫无必要去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5:浅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论文

浅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论文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激活课堂、增强教学活力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英语新课标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策略上提供了有效的引导。据美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大小直接影响到这一学科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任课教师要想让学生取得理想成绩,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

英语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在角色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主要职能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关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只有消除了师生间的障碍,教师与学生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达到创新教育、合作学习的效果。英语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该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先做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堂上就是要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经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学生就会觉得“我做得很好,老师在表扬我”,从而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应该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以便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不断进步。

三、导入教学要新颖

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带着兴趣去学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也有很大帮助。比如图片展示: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增强课堂的多元性,激发学习兴趣,并且还可以根据图片引导他们去思考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等。再如讲ChristmasDay时,首先让学生讨论并说出圣诞节的由来,说出他们对圣诞节的理解,然后再给他们讲解有关圣诞节的一些故事,最后留下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Doyouknow...”。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切实达到了“任务型”教学的要求。

四、教学形式要活泼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学过程无非就是:复习――导入――授课――练习――作业。这样的过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如果细心地去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是为了老师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而学,学得很累。因此,要切实做到形式活泼,对英语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比如我在讲Rock&RollMusic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流行、摇滚、爵士、布鲁斯等多种音乐形式,不但让学生对Rock&RollMusic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尾留悬念

电影界的“悬念大师”希区科克,总是在电影结束时留下一个悬念,让人们去细细回味、思考,使得人们对他的每一部影片都印象深刻。我们在英语授课方面也完全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每堂课结尾时留下一点悬念,让学生在课下去翻阅相关的资料,自己去探索。如在讲soccer快结束时,我让学生课下去查阅与soccer相关的一些知识,到了下次上课时,学生们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从FIFA到中国足协,从郝海东、孙继海到Beckham、Renaldo,还谈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不要以为这些与课堂教学无关,正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所以才能更好地去学习相关的课本知识。

总之,学习兴趣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英语教师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作为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授课效率,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是时代赋予每个教师的重任,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⒈余香莲.中学生元认知学习策略分析,《丽水学院学报》,.2

⒉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6: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验总结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验总结论文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

导向,同时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语文课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会学习。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灰椋鸟》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水》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勤奋、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海伦.凯勒如果心态不好,就没有的后来成就。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名人故事。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以朗读为平台,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灰椋鸟》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壮观场面。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篇17: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论文

摘要:古代汉语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 因为它的悠久与生涩,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许多学生对于古代汉语的学习缺乏兴趣.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古代汉语; 激发; 兴趣;

语言的发展是与历史、生活水平、社会环境、人文道德等等很多方面的变迁和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古代汉语作为传统的汉语继承, 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点, 了解其“脾性”,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学习的欲望.

一、树立历史观点, 观古通今

古代汉语这一门课程在院校中之所以会造成大多数学生提不起兴趣的学科, 主要是因为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古代汉语真正的内涵, 产生一种与现实脱离的感觉, 对于古代汉语的历史和存在没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一种死板硬学的模式在进行枯燥的学习.其实不然, 古代汉语与现代生活或个人之间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因此, 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必须首先对古代汉语的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有所了解.

举个例子来说, 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文字与现代的写法、读音一样, 可是意义和使用上却有着天渊之别.池塘的“塘”字体, 在唐朝之前的意思就和现代很不一样, 原先的“塘”字是指的河道旁边的水堤, 唐诗崔灏的《长干行》中便有一句“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此句中的横塘是一个地名, 指的就肯定是住在河堤旁, 而绝对不可能是住在池塘里吧, 而在现代, 塘这个字通常是组合而用的, 一般指的也是在其中的意思, 这古现的意义就非常不一样了, 连同用法也就不一样了.

二、情景表演,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在很多古代汉语教材中会涉及很多的人物形象, 如果只是单纯的以讲授的方式去教学, 很多学生是没法对于故事的情节理解到位的, 很多时候没法代入就无法留下印象, 从而造成对相关的知识点也提不起兴趣, 无法跟着教师的思路去进行良好的记忆.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该从课本中选取部分故事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这种形式我们一般理解为感性教学, 它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有着更直接的表现, 不是死记硬背的通篇记忆.

我们举例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这本教材中的'《郑伯克段于鄢》这一段, 这一段主要讲述的是庄公纵容其弟, 姑息养奸, 欲夺王位而后用奸计打败段于鄢.这当中的人物关系和称谓都比较多, 很适合用于情景表演, 而且其故事性强, 若只是照文直述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 运用情景表演, 使学生投入角色演出, 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 并能够带动对于课文产生新的观点和思考.

在情景表演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多以白话的形式去进行, 这样学生不用直述教材、照本宣科而显得生硬死板, 更多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塑造情景中的角色, 达到了文言文翻译的效果, 对于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 在表演中也可以很直观的发现并纠正过来.

三、朗读与书写相结合

古代汉语记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它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习这门课程以朗读与书写的形式相结合, 是最能感悟到其底蕴的形式.朗读能够提高感性的认知, 在反复的朗读中, 学生能够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到古代汉语的意义.当累积到丰富的语言素材之后, 就能够做到“厚积薄发”.因此在教学中, 特别是一些散文类的像《论语》《孟子》等课文, 运用朗读的方式去学习, 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表述课文的文字和语句, 这其中可以是日常课程插入, 也可以是一场小型的朗读比赛, 可以给予朗读优秀的学生一定的奖励, 不只提高课文的学习能力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与朗读有着递进关系的书写环节, 在教学中可以偶尔运用, 对一些常用的简单古代汉语掌握了之后, 便可以安排几次书写的作业, 让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词汇进行文字的表达和回忆, 例如可以是家书的形式, 或者是小故事的形式.这种书面的知识汇聚, 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一目了然, 教师对于纠正和提点的形式也变得更加直观.

四、总结

古代汉语的学习对于学生了解中国汉语文化和历史文化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尽管学习时会遇上各种难以切入的问题, 越是悠久而带有传统性质的文化越是值得更好的去了解,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是一项很重要的探讨项目.

以上注重实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甄选17篇)的内容,由互汇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