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四年教给我的成长随笔(共3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大学四年教给我的成长随笔(共3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yunch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大学四年教给我的成长随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大学四年教给我的成长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大学四年教给我的成长随笔
大学四年教给我的成长随笔
要不是在上戏读书,可能很多事情我会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明白。
并不是说真正和专业相关的事情,而是那些我们并不觉得学会了能怎样,但是你学不会总是活不明白的事情。
一
我们有一门专业课,贯穿4年。每一年带你的老师都不一样,也是为了让你知道以后工作也会面对千奇百怪的老板。
我很幸运,第一年小组课是和蔼的孙老头带我。他也是超酷的老头,浓眉大眼,喜欢戴一个画家帽。每次上课都像一周一聚的家庭聚会,讲作业的同时,大家都要聊聊一周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百无禁忌,什么都可以聊。
我大一时喜欢我们学校看上去好像浪子的高老师。有一次我一进教室,孙老头突然拉住我的胳膊,我问他,要干吗?他笑眯眯地说,给你一个惊喜。我就被他拉着走到另一个教室,他一推门,就把我推进去了。我暗恋的高老师正在上课,我们对看一眼,我紧张得都快尿失禁了。回头看到孙老头,他站在门口偷乐。他刚要跟高老师介绍我,我羞得不行,赶快跑过去跳起来捂孙老头的嘴。
你们能想象到,和老师间发生这种情景吗?
我简直僵直着身体走出那间教室,孙老头洋洋得意走在前面,跟我说,你可要记住那一刻的感受,以后写什么见到暗恋对象的戏剧冲突,就把刚才那种感受写进去。
现在写来仍觉得孙老头简直太酷了。
之后那节课,他就跟我们全组人讲了高老师的八卦。说他是个重情重义的真汉子,还顺便夸我眼光好。也让我们记得,写一个人,要怎么写,怎么去讲他的故事,怎么先写表面,再写内心。可能在那之前,我不会体会一个人物怎么写,那一刻我竟然有了点体会。
孙老头算是带我入门的师傅,倒不是他教给我好多本领,只是因为他,以后工作再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想他乐呵呵的样子。
写东西的初衷应该是快乐的,千万别忘记了。
二
到了大二,从最宽容快乐的孙老头那里,我被分到“神枪手”魏老师的组里。他神枪手的名号得来是因为他看到我们作业最会说的一句话是“枪毙,重写”。刚开始上他的课,我的内心活动简直是我和他只能活一个。
我和好朋友咩咩,课余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偷骂他,咩咩更牛,编了一首《神枪手之歌》。最后还被他发现了,上课结束时突然叫我们留下,说最近好像很流行一首歌,你唱给我们听听。我们傻了。
最后不唱不给下课,只能一组人齐唱《神枪手之歌》。唱完大家很尴尬,愣了10秒他突然爆笑,说很好很好,这种创作热情要放在你们作业里。
他是这4年里对我专业水平提高最重要的老师。
每次上课先要应对他的索命提问,他会抓住你写的故事里任何一个小人物向你发问,他是什么星座的,父母是干什么的,交过几个女友,他离过婚吗,有过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第一次问的时候我都懵了。如果我这么突然问你们,肯定没有人能答上来吧。
看着懵了的我,他什么都不说,就说你回去想想,故事重新写。
回到家我悲愤交加中真的重新想,像游戏里人物设定一样设定一个人物,当我设定好的时候会发现,原来不同背景的人,面对同样的事,选择和行动是不一样的。这是写剧本非常重要的一点,否则你剧情里的每一个人,只是你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你说的话,是写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的。
第二次上课时他看完我的作业,我刚把自己做的人物小卡片拿出来准备和他像打三国杀那样大战800回合时,他却什么都不问了,开始新的刁难。
后来我竟被他虐上瘾,每次见面都想他到底还能想出什么新花样,我如何见招拆招。
三
像这样,我的大学里遇到各种风格的小组课老师,比我之后遇到的老板种类还丰富多彩。有的老师要求跟他交流绝对不能用短信,一定要打电话,他说短信是最能让人懦弱的发明,如果你们都不敢打电话还能干得了什么。有的老师,专门问我们平时看什么电视剧,然后和我们分析,高老师就讲过每个青春期少女都爱看的《绯闻女孩》,他说,想想看,是不是里面都是一群坏家伙?为什么你们姑娘都爱坏男孩?我告诉你,因为他们真诚。讲的时候我看着他的眼睛,内心爱意喷涌。还有的老师喜欢在室外上课,把所有人拉到静安公园坐着讲课,走过去都累死了,圈儿围得太大,一句话喊5遍才能听清。
上戏教给我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就做独一无二的你,不要变成其他任何人喜欢的样子,才是你最珍贵的东西。
每个老师的态度都是,你以后遇到的人,都比我们难搞一万倍,无论怎么样,你们都得给我受着。
伴着酒写这一段,真是又想笑又想哭。每一个老师,总有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时候,总有你怎么写都拿不到高分的时候。但是我真的再也没碰到这样一群人,我过年回老家真的很想带特产给他们。大四的时候我在家做小饼干,最后失败的小饼干全给我当时的小组课老师吴老师吃了。我们就一边吃着难吃的小饼干一边上课,最后他把吃剩下的带走,说游完泳可以接着吃。
真的很想告诉你们这群老家伙啊——
我以后没见过比你们更难搞的人了,也没见过比你们对我更好的人了。
长大后才知道,用这么漫长的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和被了解的机会太少了,但是四年里我们竟然都愿意这么做,也做到了,努力去看一个人的内心。
有人告诉过我,去面试时遇到孙老头,说过我名字。他说,晓晗是个小才女啊,暗恋高老师啊。看到那条私信我立刻就哭了。这么一件开玩笑的小事,没有人记得。
可是他记得。
四
即将经历和正在经历大学四年的你们,也是一样的。对于大学,不要抱太多期待,这四年,不是用来让你寻求意义的,如果抱着寻找意义而来,注定会落空。
在这之前,我们太弱小,只能努力成为父母的骄傲,在这之后,世界太凉薄,我们渴望成为世俗的成功人士。
只有这四年,我们完全可以最放肆,我们可以去做一些能够弥补的坏事,我们脸上有一辈子最饱满的胶原蛋白。所以,请一定要用尽全力去荒废,用义气交朋友,用真情去爱人,用奋不顾身去快乐,去了解自己,去爱那个永远不会完美的自己。
乔安新一季里写过这句话,恰如其分用在这儿,送给你们“这是年轻的全部好处,就是被人打碎牙,也能笑出一嘴血红,说一句,我不过是年轻”。
日本茶道里有一个词“一期一会”,就是说一辈子只有一次相会。大学对我们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
就写到这里吧,等着再老些。到了更远更远的地方,再回头望一眼这颗我们曾经插上旗子的星星,再和朋友把酒言欢回忆那些碾压过我们的时光,再从笑着聊到哭,再藏在桌子下面抽烟吃零食玩游戏假装别人点到,看飘在空气里的不会落下的尘埃里,藏着一生中走了永远不再来的这四年。
篇2:大学四年,延续升华成长的美好杂文随笔
大学四年,延续升华成长的美好杂文随笔
201x年6月,亲爱的女儿度过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迎来了毕业的日子。18岁到22岁的姑娘,是人生中最美丽的青春年华。习惯性地为宝贝一个阶段的成长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记忆,于是还是选择美篇的方式,编辑制作打印成书,作为送给女儿的毕业礼物。
我们庆幸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上海,这座精致典雅高贵的城市。在这里的四年中,你从一个青涩的女孩完全蜕变成时尚的女神,不管是从着装容貌还是从内在思维方式,我们总能源源不断地接收着你来自魔都的温暖气息,于是悉数地珍藏,包括照片,包括每一段文字,包括与家的情感。
我去过许多城市,伦敦、巴黎、东京......但最精致的,还是上海。在上海生活的第四年,闭着眼睛就能从静安寺徒步走到外滩,再坐轮渡跨越黄浦江到浦东。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和镜面玻璃充满时代未知,当你走在陆家嘴金融中心,会有幻想自己分分钟几百万上下贡献贸易增值的金领体验。夜晚华灯初上,淮海路的金色路灯延伸至视线尽头,街道纤尘不染,每棵树像金色火焰般燃烧照亮两岸奢侈品的巨大logo,远处传来外滩悠远的钟声和跑车发动机的轰鸣,下一秒可以踏着高跟情迷上海。外表的浮华只是源于想象,我更喜欢跟他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四行仓库的几颗子弹,苏州河惹起的烟波,石库门的山花楣饰,老街坊、小弄堂,听着杰伦的《上海一九四三》回忆旧时光。
我们对你的大学生活并不是很了解,许多的碎片式的讯息都是通过电话微信去传达,比如你哪天参加了学校的活动,哪天去看了个展览,哪天周末吃了个大餐,哪天写了个推文,哪天去哪个公司实习,等等等等,或许是因为距离的原因,我们对你似熟悉又陌生。但即便这样,我还是尽可能每年到你的学校去陪你几天,与你一同感受青春飞扬的岁月。
爸妈最开心的日子就是你放假回家,给你做各种家乡美食,一起去欣赏家乡的美景,感受家乡的变化。你还利用一个暑假,拿到了驾驶执照。短暂的相聚中,依稀回到了你小的时候,满满都是家的味道。
除了寒暑假的往返和去上海看你,更多的时候我选择与你一起去旅行的方式,进行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更是利用旅途,对当下对未来达成一致的看法。
我们在日本,春天浪漫的樱花季。
我们在欧洲,德法意瑞夏季的`历史悠远。
我们在澳大利亚,感受秋季南半球的蔚蓝生态。
我们在越南岘港,冬季温暖的海边度假。
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说她美了。有一个柔软的地方贴近你的心情,不吵不闹,就在这里。静静地微笑,浅唱着温柔地旋律,任由你飞翔和发呆。快乐时不用分心感谢她,低落时立刻转身拥抱她。
除了陪爸妈去旅行,更多的时候宝贝会约上好闺蜜小伙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看遍都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印象最深的是你在乌镇互联网大会当自愿者的经历。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宣传片里有这句话,“不管你是哪种身份,来自何方,都可以在乌镇找到合适的地方。”我很喜欢这句话。我想我与乌镇的故事,会留在黄色的银杏树下,会留在风里、水里、一顶桥上,会留在时间里。一切都不必多问。希望未来有机会,你能来乌镇找到这个属于你的地方。
当我想要保护这些东西的时候,便又有了这里,此刻你听到的我的声音。我会讲述我的故事,那些琐碎而难忘的日常,那些平凡又充实的日子。也会分享我的感悟,那些有苦有甜有笑有泪的生活,那些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我不是艺术家,更不是哲学家,我只是你们其中的一个。其实我也有很多的烦恼和不满,但我想在这里冷静沉淀,传递一些不只影响你、且也影响我的能量和态度,对待未来,充满希望。我还有很多很多的喜爱,想要跟每一个你们说个不停。
大学本科毕业,是结束也是一段新的起点,从魔都上海再到香港继续深造,道路和脚步更加光明和坚实。在美篇的结尾,故意把在深圳香港拍的照片放在最后,祝福我亲爱的宝贝大学毕业快乐,祝愿未来的学习生活顺利如意,前程似锦。
篇3:大学四年,请多指教随笔
大学四年,请多指教随笔
高考结束,暑假尤为漫长。
志愿录取的学校尘埃落定之后,我极不情愿的从闲散的暑假脱离,
散漫的踏上离家的路上。
我拖着行李,坐在开往学校的公交车上。
车子驶过通往学校的良田路,乡土气息极厚的田野映入眼帘。
我想,我的大学四年大概是要在这“山卡拉”,
与世隔绝了。
绝望是那个当下,
我的内心最大最大的感受。
我是新生,我原以为我来南商无奈的第一天,
将会是接下来每一天的情绪写照。
好在,
这一个月,
南商还是给了我不少惊喜。
南商的学习氛围意外的好。
大学不似高中,没有师长严厉的'告诉你,
在哪个时候务必要完成哪些事情。
但是有理想的年轻人,总是明白自己最好的生活该是怎样。
也有那么些小小的插曲,
像第一周的时候,对着课表疯狂的找课室。
走在路上看见有人飘过,问:“同学,请问F/G栋在哪里呀?”
诸如此类。
以及,跃跃欲试之下报的各大部门招新。
不断通知你面试的信息,
令人印象深刻的传说中的“收到请回复”,
面试课室里或严肃或俏皮的面试官。
神奇的是,你不明白你去面试的这些部门里,哪一个会是未来的缘分。
那些一面之交的朋友,那些因为各种原因爆炸的微信。
都在之后的四年里,或沉静或热闹的存在着。
此时突然想着,原先啊,我的大学已经开始了。
在我认为“山卡拉”的存在,在出门买东西都要戏称“出国”的南商。
我不禁想象,四年里的自己,会遇见什么,发生什么,错过什么,得到什么。
不管怎样,遇见,就是幸运。
虽然这间学校,小、村,有时还停水停电,这么难过。
还是期盼着,四年里的我,和四年里的它,携手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