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年》习题及答案(合集8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童年》习题及答案(合集8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tangcb”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童年》习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童年》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童年》习题及答案
1《童年》的作者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高尔基)。
2高尔基一生有(四个)老师。按时间先后来说,分别是厨师(斯穆莱),律师(拉宁),民意党人(卡柳日内)和文学家(柯逻连科)
3《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4 1879年,外祖父破产,高尔基走上“人间”独立谋生
5阿辽沙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淳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阿辽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6外祖母如一盏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的民间故事给他听。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7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父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怂恿帮工(偷东西)。他(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篇2:童年的记忆阅读及习题答案
童年的记忆阅读及习题答案
(1)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2)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某某,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贵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3) 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了熬汤喝,像皮皮鲁那样,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4)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5)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台下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我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单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缓而又焦虑、掺杂着心疼与希翼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6)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握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瞧催眠用上的极大喜悦,与泪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霎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的重要。心中渐渐清晰地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以读读到研究生。
(7)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事又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这座桥,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小题1:“我”因打碎了花瓶而受到母亲责骂在听完“我”“振振有词”的对答后,母亲为何“忍不住扑哧笑了”?(2分)
小题2:第(2)段作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2分)
小题3:你认为:“我”由“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读到研究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小题4:读完此文后,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要说,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写下来(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因为“我”诚实,勇于承担责任,母亲为此高兴。
小题2:语言
小题3:深刻体会了父母之爱,以努力学习了回报父母之爱
小题4: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看得出我很诚实,母亲是因为我诚实,能负责任而笑的。
小题2:试题分析:第(2)段主要写我和母亲、母亲和同学的对话。所以是语言描写。
小题3:试题分析:抓住“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这座桥,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这句话可知,我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语是因为父母对我的关爱,我懂得这种关爱,并把这种爱化成努力,以回报父母的爱。
小题4:试题分析:感受最深的话可以从多个角度回答。如从父母的角度:父母要理解自己的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孩子要懂得回报父母的爱等。
篇3:我的童年季羡林课后习题答案
我的童年季羡林课后习题答案
品味下列句子,注意画横线的词语,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1.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2.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
3.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
答案:
1、作者用“受用不尽”点出“身边琐事”的价值,总括了下文的叙述和议论。在作者看来,穷苦的童年正是宝贵的财富,它能让一个自立、自励、质朴、进取,克服人生中的`艰难困苦,直达成功的彼岸。反之,过度舒适安逸的童年,倒有可能让人脆弱、懒惰,一无所成。
2、两个加点的词都给人“意外”之感。一个“竟”字,突出了“哑巴小”这位作者儿时的玩伴,竟然从一个连姓名也少人知晓的穷孩子变成了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这让作者感到人生难料,世事多变。一直在学术、文学道路上前行的作者,却每次想到这位绿林道上的小伙伴就感到“骄傲”也颇令人感到意外。其中包含着对“哑巴小”讲义气,有“侠”气的肯定,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季羡林的做人理想是把“士”和“侠”结合起来,这句话中他对“哑巴小”的欣赏与肯定,其实也是自己人生理想的注脚。
3、用“宁愿”二字勾连前文,点出句中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对一个很少能吃到白面的孩子来说,经常能吃到白面馒头甚至肉是极大的享受,但“我”反而愿意还过穷苦的生活。因为高粱面和苦咸菜是与自己的家、自己的母亲联系在一起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和母亲在一起”远比吃好吃的重要得多;生活改善带来的愉悦,根本无法抵消远离母亲带来的痛苦。
篇4:习题及答案
两则习题及答案
《两则》习题及答案
第一套
语言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曰 (4)差可拟
(5)去后乃至 (6)太丘舍去
(7)入门不顾 (8)与友期行
(9)时年七岁 (10)尊君在不
(11)相委而去 (12)下车引之
2. 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
C.相委而去 D.下车引之
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待君/久不至 B.即公/大兄/无奕女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人门/不顾
4.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1)即公大兄 (2)尊君在不 (3)君久不至 (4)君与家君
5.下面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妙,请写几句赏析文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故事的大意。
(1)《咏雪》:
(2)《陈太丘与友期》:
课内精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9、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
10.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入门不顾。
11.《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12.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
课外选读・故事两则
王冕读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②,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③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⑤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⑥。(选自《宋学士文集》)
陆少保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⑦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日:“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⑧不买。子侄以为言⑨,元方日:“不尔⑩,是欺之也。”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窃:暗暗地。②已:止,罢。③已而:过后。④曷:何,怎么,为什么。⑤依,投靠。⑥恬若不见:安然得好像没有看见土偶。⑦直:通“值”,价钱。⑧遽(ju4)辞:立即推却。遽,急促。⑨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⑩不尔:不这样。
13.翻译下列句子。
(1)曷不听其所为?
(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不尔,是欺之也。
14. 简析这两则故事的选材和立意。
15、请举出与这两则故事类似的古人事例各一个,各用一句话概述。
思考探究
16.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第二套
[课时训练]
一、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朝代)人___(姓名)组
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地点“____”人物____事件“____”等要素。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未若柳絮因风起( )( ) 俄而雪骤( )( )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
相委而去( ) 入门不顾( ) 下车引之( ) ....
公欣然曰( ) 太丘舍去( ) ...
三、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còu) B.公大兄无奕女(yì) ..
C.尊君在否(bù) D.友人惭(chán) ..
四、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
五、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尊君在否 B.待君久不至 C.君与家君期日中 .....
六、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七、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 ) 雪骤( ) 差可拟( ) ...
柳絮( ) 无奕( ) ..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阅读诗歌《春雪》,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这首诗的体裁是 ,从内容上看是一首 。
8、这首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这样写,有哪些好处?
9、请以“雪”为喻造一个句子:
八、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变化。
A、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
B、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
C、下车引之 古义: 今义: .
D、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今义: .
九、阅读下列三篇文言,回答文后问题。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余嘉锡《 》。《世说新语》作者 , (朝代)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①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相委而去( ) ...
④下车引之( ) ⑤尊君( ) ⑥家君(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君子之学必好问 B、子将安之
C、良愕然,欲殴之 D、投诸渤海之尾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6、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二)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 “举...
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
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类此。
7、解释加点的字。
遗( ) 夜书( ) 说( ) 尚明( ) 以治( )
8、翻译下列句子。
①云而过书“举烛”。
②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9、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从中可归纳出一个成语: 。
(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
[注释] 秦青、薛谭:都是秦国著名的歌唱家。 饯:设酒食送。衢(qú):大路。
10、选出对下列加点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 ( )
A、薛谭学讴于秦青:唱歌 .
B、未穷青之技:尽、全部 .
C、抚节悲歌:把住 .
D、响遏行云:阻止 .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薛谭学讴于秦青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B、饯于郊衢 有过于江上者 ..
C、未穷青之技 其邻人之父亦云 ..
D、人皆贺之 放之四海而皆准 ..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薛谭乃谢求反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
B、其邻人之父亦云 响遏行云 ..
C、自谓尽之,遂辞归 停数日,辞去 ..
D、(歌者)贵在中节 抚节悲歌 ..
1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1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一套答案
1.(1)家庭聚会 (2)不久,一会儿 (3)??的样子 (4)相比 (5)于是,才(6)放弃 (7)回头看 (8)约定 (9)当时 (10)通“否”(11)丢下、舍弃(12)拉
2.B 3.C 4.(1)谢太傅 (2)陈太丘 (3)客人 (4)陈太丘
5.例如:第(3)句,诗人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
6.(1)无奕女咏雪的佳句博得谢太傅的赞赏(2)元方将父亲的友人驳斥得理屈词穷
7.(1)向空中撤一把盐差不多可以和白雪纷纷相比。
(2)还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起。
(3)(约定)正午不来,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节。
8.温馨和谐。 9.如“鹅毛大雪”等。 10.(1)惭愧。 (2)轻视。
11.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12.做人要明礼、守信;为人要不卑不亢,敢于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等。言之成理即可。
13.(1)怎么不就让他做他想做的事呢?
(2)在长明灯的照映下拿起书来读。
(3)不这样说出实情,那是欺骗人家。
14.《王冕读书》选取王冕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品质。 《陆少保卖宅》选取陆少保卖宅失败的例子,表现他具有诚信的美德。
15.例如:(1)匡衡凿壁偷光。 苏康映雪读书。 (2)北宋诗人晏殊在考试中遇到与自己做过的题目相同,竟要求换题。
16.可从文章写法、塑造人物性格等方面入手分析。
第二套答案
一、南朝宋 刘义庆 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二、不如 乘 不久、一会儿 急 差不多可以相比 约定同行 丢下 回头看 拉 高兴地 离开
三、B 四、A 五、C 六、B
七、(一)1.fù zhòu nì xǜ yì 2.D 3.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4.?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纷飞的白雪就像什么?” ?(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的比喻比胡儿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 6.略
(二)、7.七言绝句 咏物诗 8.拟人、比喻 赋予白雪以人的感情,显得生动活泼。 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 9.略
八、A.期 古义:约定 动词 今义:日期 名词 B.去 古义:离去、距离 今义:前往 C.引 古义:拉 今义:引用 D.顾 古义:回头 今义:照顾或顾客
九、(一)1.《世说新语笺疏》 刘义庆 南朝宋 2.①约定 ②通“否” ③丢下、丢弃 ④拉 ⑤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C 4.做人要重礼守信 5.略 6.略
(二)7.送 在晚上书写 通“悦” 崇高 治理得好、太平8. ①一边说一边将“举烛”二字误写到了信上。 ②国家是治理好了,但“举烛”二字却不是郢人写信的愿望。 9.寓意: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郢书燕说
(三)10.C 11.B 12.B 13.那歌声慷慨悲壮,在树林中萦绕,树林也仿佛被震动了;那歌声优美洪亮,响彻天空,连云彩也好像伫立静听。 14.寓意 :学无止境。 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不会有成就。
篇5:《长恨歌》习题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倾国(qīnɡ) 回眸(móu) 霓裳(ní) B.鼙鼓(pí) 千乘(shènɡ) 萦纡(yú)
C.驭气(yù) 仙袂(mèi) 凝睇(dì) D.人寰(huán) 参差(cī) 临邛(qiónɡ)
2.下列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闲暇 姊妹 渺茫B.踌躇 峨嵋 旌旗 C.辗转 阑干 迤逦D.城阕 卓约 连理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B.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C.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D.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不能目无全牛,本末倒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绵绵的春雨,灼人的夏日,萧瑟的秋风,漫天的冬雪,历来都是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B.我们车间的'检验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
C.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随着光阴流转而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了。
D.许多学者也认为,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作本身也成了我国文苑中的珍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5.解释下列词语。
(1)云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萦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耿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分析画线语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节选的这部分诗句表现了唐玄宗什么样的心情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读长恨辞 □ (宋)李 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
□ (清)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0.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两诗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B.纡yū。
答案: B
2、解析: D.阕—阙,卓—绰。
答案: D
3、答案: A 解析: B.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
人。此处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显然是不当的。C.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弹冠相庆”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句中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D.目无全牛:形容技艺纯熟。属望文生义。
4、解析:答案: A B.去掉“的检验工作”;C.主谓不搭配;D.“优越”改为“高超”。
5、答案: (1)高入云霄的栈道。(2)曲折环绕。(3)青春的美好容颜。(4)天色微明的样子。
6、答案: 画线的语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
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7、答案: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
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之情。
8、答案: 这部分诗句表现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的愁苦、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对杨贵妃
无尽的刻骨相思。
9、答案: ①通过景物的渲染来描写,有的融情于景,如“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
色薄”“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②通过人物的动作来描写,如“踌躇不能去”“尽沾衣”“信马归”“孤灯挑尽”等。③直接描写心理,如“思悄然”“谁与共”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0、答案: 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一致。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
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答案: 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袁诗将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
篇6:老人与海习题及答案
老人与海习题及答案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锥形(zhuī) 鱼鳍(qí) 舵柄(duò) 鳐鱼(yáo)
B、两颚(è) 攥住(zǎn) 嗜杀(shì) 黏液(nián)
C、吞噬(shì) 脊髓(shuǐ) 蹂躏(lìn) 撬开(qiào)
D、榫头(sǔn) 打鼾(hān) 残骸(hái) 拽拉(yè)
答案:A 解析:B项,“攥”应读“zuàn”;C项,“髓”应读“suǐ”;D项,“拽”应读“zhu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海水给它的尾巴扑打得白浪涛天,绳一拉紧,它的身子四分之三都脱出了水面,那绳不住地抖动,然后突然断了。
B、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于是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戮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
C、它们已经蹿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一忽儿一涌而上。
D、短棍落下的当儿,他觉得好像碰到了一块坚韧的橡皮,同时他也感觉到打在铁硬的骨头上。
答案:D 解析:A项,“涛”应为“滔”;B项,“戮”应为“戳”;C项,“涌”应为“拥”。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为自己在中考发挥不好而耿耿于怀,怨天尤人,以致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B、《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居心叵测地把多层含义融合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而我们则从这个故事里读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哲学。
C、刚刚步入高中的校门,面对陌生的同学,她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我行我素的人。
D、当人体不活动、不运动时,摄氧量减少,循环系统不顺,肌肉因太少使用而张力变小,骨骼中的钙质入不敷出,常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答案:C 解析:C项,“我行我素”指完全按照自己本来的一套去做,不顾及别人的看法。A项,“怨天尤人”应该改为“自怨自艾”,因为根据选项中为自己的“发挥”“对自己的能力”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埋怨别人,没有把“中考发挥不好”归于客观,故此处应该使用“自怨自艾”;B项,“居心叵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是贬义词,应改为“煞费苦心”;D项,“入不敷出”是指收入不够开支,不能用于钙质的'吸收与消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答案:C 解析:A项,“病情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和中途易辙的语病。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B项,属于成分残缺,缺谓语,可在“走上街头”后面加“举行”或“开展”。D项,语序不当,可将“为期两天”放在“在上海举行”的后面,作为一个分句;或将“为期两天”提至“论坛期间”之前,后加“的”作定语;“普及教育”应调整为“教育普及”。
篇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个英雄战士谱写的一曲 英雄主义 的赞歌。
3、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回答英国记者时说: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性三部曲”一样,都是 自传性 的小说。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前苏联(国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6、本文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请你写出一则有关他的故事:参加苏维埃红军等等(举出一例即可)。
7、你能说出保尔的两个好朋友的名字吗?谢廖沙、冬尼娅(任意说出两个即可)。
8、保尔因何被校长开除?
保尔在神父家补课时,把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的复活节蒸用的面团上了。
9、谢廖沙是保尔年少时的朋友,在战场上英勇牺牲。
10、保尔最后的著作是《暴风雨里所诞生的'》。
11、保尔在谁的引导下走上革命的道路的?阿尔焦烟。
12、保尔在河边钓鱼时遇到的女孩是谁?冬尼娅。
13、读完本书后,你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 苏联 作家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代表作。
1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 十月革命 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 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
16、修筑 波耶卡 窄轨铁路,使保尔经受了一场严寒、饥饿和艰苦劳动的考验。谁帮保尔完成了小说?谢廖沙。
17、“人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以上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完后你有何感受?言之成理,贴近主题即可。
18、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梁山好汉们除暴安良的决心;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二、选择题
1、在下列选择中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D )
A保尔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邮差弄丢过。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 B)
A 、保尔柯察金 B、奥斯特罗夫斯基 C、高尔基 D、托尔斯泰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在谁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 C)
A、阿维尔巴赫教授 B、巴扎诺娃 C、朱赫莱 D、母亲
4、保尔的妻子是: ( C)
A、娃莲 B、冬妮娅 C、达雅 D、丽达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错的打“×”,对的打“√”
1、19,保尔在一次作战中头部、腹部多次受伤,右眼失去80%的视力;1927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他便开始了英雄主义事业——文学创作,1934年出版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3、保尔的英雄表现在他驰骋疆场,骁勇善战,缕立战功上。(×)
4、保尔为救朱赫来而被告密入狱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同国内外敌人和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战斗的优秀小说。( × )
5、保尔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一段名言,是在娃莲墓地上的内心独白。( ∨ )
6、保尔在铁路工厂提出开除任意毁坏贵重钻子、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共青团员朱赫莱的团籍。( ∨ )
四、简答题:
1保尔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练成的。请问这里的“钢铁”是什么意思?“这样练成”指哪样?为何这样说?请述之。(至少300字)
2用一句话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①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 ② 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等故事。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有:(保尔.柯察金;谢廖沙.勃鲁扎克——保尔童年时的朋友,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瓦莉亚.勃鲁扎克——谢廖沙的姐姐,共青团员丽达.乌斯季诺维奇——红军师政治部工作人员,共青团省委常委伊万.扎尔基——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伊格纳特.潘克拉托夫——码头工人,货运码头共青团书记尼古拉.奥库涅夫——机车库共青团书记,共青团区委书记费奥多尔.朱赫来——水兵,党的地下工作者,省肃反委员会主席,军区特勤部副部长)
篇8:《岳阳楼记》相关习题和答案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