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尝与客饮阅读练习及答案(锦集9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尝与客饮阅读练习及答案(锦集9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尝与客饮阅读练习及答案,本文共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尝与客饮阅读练习及答案
尝与客饮阅读练习及答案
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 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④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③馔:食物,多指美食;
④主事:官职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间召问群臣臧否 (2)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3)或指其书曰
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坐客为谁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濂具以实对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C.或指其书曰 安陵君其许寡人
D.彼尽忠于陛下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诚然,卿不朕欺
(2)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3.节选文字反映了宋濂哪些可贵的品质? (2分)
10.(1)好坏,善恶。 (2)没有 (3)有的.人 ((共3分,每个1分)
11. B)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2分) B (2分)
12.(4分)(1)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2分)
13. (2分)宋濂实事求是,对人坦诚相待。(或答“说实话”“敢于直言”“不人云亦云”也可)
篇2:“濂尝与客饮”阅读答案
“濂尝与客饮”阅读答案
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16.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 间召问群臣臧否( ) (2)有足采者 ( )
17.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译文:
18. 写出教材中与“卿不朕欺”句式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19. 从文中看出宋濂有怎样的品质?(2分)
参考答案:
16.答案示例:秘密地 值得 共2分。
17.答案示例:(如果)没有宋濂,(我)几乎错误地给进言的人定罪。共2分。
18.答案示例:忌不自信。 共2分。
19.答案示例:诚实坦荡, 正直无畏。 共2分。
篇3:《(宋濂)尝与客饮》阅读答案
《(宋濂)尝与客饮》阅读答案
宋濂阅读答案篇一:《(宋濂)尝与客饮》阅读答案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日: “诚然,卿不朕欺。”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 “微④景濂,几误罪言者。”【注释】①主事:官名,茹太素是人名。 ②恶:疑问代词,怎么。 ③微:无,没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坐客为谁( ) (2)有足采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濂具以实对。
12.皇帝对宋濂的态度是有变化的, “密使人侦视”表现了他对宋濂的. ;而“ ” 这一细节则体现了他对宋濂的亲近。 (3分)
13.F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宋濂:坦诚公正B.皇帝:知错能改C.茹太素:善于进言D.廷臣:趋炎附势
10.(4分) (1)座位 (2)值得
11.(2分)宋濂把实情详细地回答(给他听)。 (具、以)
12.(1+2分)不信任 呼濂字(或:微景濂) (抄整句,得1分)
13.(3分)C
篇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尝与客饮》比较阅读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尝与客饮》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谦《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 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走送之 (2)俟其欣悦
(3)濂具以实对 (4)微景廉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家贫,无致书以观。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8.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9.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
10.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6.(4分)(1)跑 (2)等待 (3)全,都 (4)没有
7.(4分)(1)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买书)来读(看)。
(2)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派人侦探监视。
8.(4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9.( 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
10.(4分)读书方面: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博览群书等。做人方面:尊重老师、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唯善是举、诚实守信等。
篇5:尝与客饮文言文翻译
尝与客饮文言文翻译
《尝与客饮》本文选自选自《明史-宋濂传》的其中一篇,那么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尝与客饮文言文翻译,请看看吧,
【原文】(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译文】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之后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字词翻译
1、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2、朕 :皇帝自称。
3、尝:曾经
4、密:秘密,这里作动词
5、具:详细的
6、惟:只
7、方:正
8、恶:同“勿”。
9、诚:果真
10、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
11、馔:饭菜
12、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
13、臧否(zāng pǐ ):善恶
14、茹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
15、或:有的人
16、因:于是
17、既而:不久
18、足:值得
19、悉:全,都
20、对:回答
21、微:没有
【宋濂简介】
宋濂(1310-1381),明朝开国元勋,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文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汉族。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篇6:尝与客饮原文与翻译
【原文】(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译文】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之后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字词翻译
1、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2、朕:皇帝自称。
3、尝:曾经。
4、密:秘密,这里作动词。
5、具:详细的。
6、惟:只。
7、方:正。
8、恶:同“勿”。
9、诚:果真。
10、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
11、馔:饭菜。
12、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
13、臧否(zāng pǐ):善恶。
14、茹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
15、或:有的人。
16、因:于是。
17、既而:不久。
18、足:值得。
19、悉:全,都。
20、对:回答。
21、微:没有。
篇7:《晒客》阅读练习及答案
《晒客》阅读练习及答案
晒客
杨暄
晒客,源自英文“Share(分享)”,无疑是网络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8月份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里,就包括了“晒客”。现在,这个群体正异常活跃于晒客专业网站和各种各样的BBS之中。
最初的晒客是那群将自己的工资条拿出来展示的网友,他们往往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工资有多少、奖金是多少、年贴是多少,福利有多少等信息,引来众多应和者。
一份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上海的一位热能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单,一长串的数字详实地罗列出了他8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其中最有名的“晒工资”,当属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在博客上公布自己月收入4786元的工资条,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老师收入的争论。
除了工资,晒客还热衷于“晒”衣服、“晒”孩子、“晒”感情、“晒”美食,甚至“晒”基金、“晒”股票……
才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晒客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地从一小群人的词汇变成公认的新群体?一些网民认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晒”隐私不仅让自己压抑的情绪得到了舒缓和宣泄,有时候还能得到许多网友的真诚安慰,这种方式很好。专家认为,这就是“晒”的魅力。现代社会中,网络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一个平台,其自由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达渠道,晒客说出了现实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将个人的情感、经历统统拿出来分享,“晒”出来的真实故事更容易引起旁观者共鸣,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的融合。
最近,晒客中的“晒黑”族异军突起,成为目前晒客中发展最快的`人群之一。“晒黑”族的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记者在一些“晒黑”论坛上发现,“晒黑”的内容各式各样。比如,一名叫“微笑女王”的网友“晒”出了某饭店后厨的一组照片,照片中,这家饭店的露天后厨西边是一个垃圾堆,东边是一个停车场,厨师们就在尘土飞场中洗菜、切菜。此外。哪家超市服务态度不好,哪家商场不给发票,哪家银行办事效率低等,“晒黑”族都会将它们拎出来“晒晒太阳”。
针对“晒黑”,有人热烈支持,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就应该拿出来晒晒,揭露丑恶,促进社会进步。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担心网络言论缺乏监督,“晒黑”言辞会有偏颇,夸大事实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有,不利于社会和谐。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晒黑”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守道德和法律两条底线。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分析,网络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另一条有效的渠道,有利于把力量单薄的个体汇聚起来,形成更大的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不过,也有一些专家对“晒黑”族的做法表示担扰,认为“晒黑”最后容易演变成一场愤怒情绪的集体宣泄,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
1.从原文看,下列对“晒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工资到股票,参“晒”内容繁多,说明互联网应用的日益丰富,单一的网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新“网客”。
B.“晒客” 最初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
C.“晒”可以成为网民之间传递情感的渠道,许多在生活中不便与同事朋友交流的话题可以贴到网上和陌生人交流。
D.晒客中的“晒黑”族,就是将社会中的“黑色现象”详细披露在网络上,以警醒网民或政府部门,推动问题的解决。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晒客借助网络“晒”出来的隐私内容和真实故事,容易引起网友共鸣,实现网络和现实的融合。
B.“晒客”晒出的内容丰富多彩,但要坚守道德和法律两条底线,同时,告诫网民就事论事,不意气用事。
C.“晒黑”族把力量单薄的个体汇聚成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这反映了“晒黑”族团结的力量。
D.人们对“晒黑”族褒贬不一。这说明“晒客”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应具备最基本的自律意识。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晒客晒“私”,只要自己愿意、不去伤害别人,并且不违背法律,要“晒”什么,当然自己可以做主。
B.晒客晒“公”,只要自担责任,也可以依法包容;但“晒”过头了,会扰乱社会秩序,引发法律纠纷。
C.晒客晒“黑”,须慎重对待,因为这既涉及法律责任,也涉及隐私、机构形象和社会和谐等问题。
D.晒客不能什么都“晒”,须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负责。网民们应理智地对所“晒”信息进行客观分析。
参考答案:
1.A A项“说明……出现了新‘网客’”在文中无依据。B项是对“晒客”的定义;C项是对第五段内容的正确理解;D项是对“晒黑”的正确概括。
2.D A项“隐私内容”和原文中的“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不相符;B项“同时,告诫网民就事论事,不意气用事”无中生有;C项应该是“反映了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
3.B “会扰乱社会秩序,引发法律纠纷”是对晒“黑”后果的推断
篇8:《长安客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长安客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长安客感
雍陶
日过千万家,一家非所依。
不及行尘影,犹随马蹄归。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
(1)诗歌前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诗歌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1)诗人旅程漫长,每天经过很多人家,但没有一户人家可以依靠。诗句塑造了诗人行色匆匆、劳碌奔波、孤独无依的旅人形象。
(2)诗人自感尚不如途中扬起的尘埃,尘埃还能随着马蹄回家,而自己羁旅在外,有家难归。表达了诗人对家深深的思念之情。
作者
雍陶(约公元八四四年前后在世)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有诗云: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第,一时名辈,咸伟其作。然恃才傲睨,薄于亲党。其舅云安刘钦之下第,归三峡,却寄陶诗云:山近衡阳虽少雁,水连巴蜀岂无鱼得诗颇愧赧,遂通向不绝。大中六年,授国子毛诗博士。与贾岛、殷尧藩、无可、徐凝、章孝标友善,以琴樽诗翰相娱,留长安中。大中末,出刺简州,时名益重,自比谢宣城、柳吴兴,国初诸人书奴耳。宾至,必佯佯挫辱。投贽者少得通。秀才冯道明,时称机捷,因罢举请谒,给阍者曰:与太守有故。陶倒屣,及见,呵责曰:与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冯曰:诵公诗文,室迩人远,何隔平生吟陶诗数联,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又闭门客到常如病,满院花开未是贫。又江声秋入峡,雨色夜侵楼等句。陶多其慕己,厚赠遣之。自负如此。后为雅州刺史,郭外有情尽桥,乃分衿祖别之所。因送客,陶怪之,遂于上立候馆,改名折柳桥,取古乐府《折杨柳》之义。题诗曰従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呼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甚脍炙当时。竟辞荣,闲居庐岳,养疴傲世,与尘事日冥矣。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篇9:杜甫《客至》阅读练习和答案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赏析“皆”字。
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颔联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体味作者的`情感。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3作者待客选取了哪些细节?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
A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
B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4.尾联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