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总结论文(精选3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总结论文(精选3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总结论文,本文共3篇,欢迎大家分享。

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总结论文

篇1: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总结论文

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总结论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特征

(一)认识的主观性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且感知和记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一般说,认识过程中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逆反心理的认识过程却把感知和记忆对立起来,以记忆排斥感知,使思维失去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在脱离实际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活动,往往造成以主观偏见或成见去肯定或否定客观事物的结果,形成盲目的、错误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做的是人的工作,所以做工作的这支教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估、领导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很多学生往往因为部分素质较低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死板、抽象、脱离实际的教条式说教;教育者过分强调老师、学生的“我教你听”关系,无视受教育者的正当权利和主观感受;脱离实际、乏味无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反感的首因效应或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这种记忆往往会深扎学生脑海,所以他们很容易对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产生排斥的感知,即使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早已“物是人非”,甚至“物”也不再是原来的“物”,他们却只会按照原先的认识记忆进行判断。认识是情感产生的依据,只有遇到符合自身思想观念的观点时,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感;认识是意志的根本,它提供了理性的支持;认识是行为的前提,行为是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情感的对立性“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建立在认识基础之上,与记忆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来评价客观事物和他人的行为,同时产生自豪之情、满足之情、敬佩之情、惭愧之情、厌恶之情、仇恨之情等等。正常的状态下,当客观事物的性质、他人的行为与自身已有的认识记忆相符时,学生们便会产生正面的情感反应,反之则产生负面的情感反应。但逆反心理的情感过程恰恰与此相反,它不以认识为基础,而全凭颠倒是非,“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反抗心态,对客观事物做出违反其本身性质的评价,并相应地产生或喜爱或厌恶的内心体验,使情感与客观事物对立起来。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我们讲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关心从教育心理学上看能产生积极的归属感和信任感,从中感受极大的幸福感和愉悦感,这些正面情感对逆反情绪会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如若这种情感体验得不到强化,无法让受教育者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心理,那么原本被遮掩的反面情绪很容易就会有所抬头。更何况大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易冲动、易感情用事。所以在负面情感的影响下,学生们很难对事物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反过来说,正确的情感是能促进更好地认识。学生们往往对那些能够在情感上引起他们产生共鸣的思想观念产生强烈地认同感,这种感觉往往能够引领学生去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某种观点,并接受它们,从而用它们指导行动。

(三)意志的盲目性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人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即使对某一现象或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反应,结果或者说行为却未必正确。例如某一学生认识到小偷小摸并非什么光彩的事情,也对这种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羞愧之情,但仍然抵挡不住诱惑,最终出现偷盗的行为。这种意志力薄弱的情况在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当中相当普遍,一些从认识和情感上都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生,却因为哥们对其认真学习的无端嘲笑或者课堂上抵挡不住手机游戏的诱惑而产生与认识截然相反的行为,盲目地排斥、拒绝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强的理论性特点也在无意当中削减了部分大学生学习的意志力,同时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列宁也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依靠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具体生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有学者提出要积极将理论渗透到具体的学习、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磨练学生的坚定意志。同时要提高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度。(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麦克莱兰认为,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和工作都非常积极,能够控制和约束自己,不受社会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且善于利用时间,因而会取得优良的成绩。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意志便得到了巩固,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加强,从而能确保正确行为的发生。

(四)行为的反抗性行为是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在一定情感和意识的参与下,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一般我们通过学生们外在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们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逆反情绪,存在这些情绪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总是迟到、旷课,即使人在课堂也是一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模样;对各种有关讲解国家政治文件的讲座、班会避而远之,对各种国家大事爱理不理,对各种献爱心、公益活动敬而远之……这些行为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逆反心理造成的。

二、总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传播者、受传者之间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及自身原因所造成,详细了解了逆反心理的特征有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为之后研究如何更好地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提供必要帮助。

作者:潘莉莉 谢海霞 单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篇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市场经济文化相融的思考论文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市场经济文化相融的思考论文

摘 要: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内含着独特而丰富的人类文化因素。站在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矛盾性直接决定了市场经济文化的内部结构组成和外部发展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不只是取决于表面的经济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强大人文力量。如今,追求个体价值,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在个体中形成的“价值真空”现象并不少见。怎样找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市场经济文化的契合点,并且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历史性及深刻性的挑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市场经济文化;有效融合;主体人格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市场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相关的命题,实则,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开放的办学理念已然深入到每一个教育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大学教育摒弃了以往的桎梏,积极地与社会接轨。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和社会已经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甚至诸多社会元素以直接的方式跨进校园,学校逐渐形成隐形的社会或直接成为“小社会”。

在市场经济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其阐释的是特定的文化心态、文化追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氤氲而生的是其高度膨胀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环境,这显然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可回避而重要的环境因素。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政治立场、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在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受到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其熏陶之下展现出各种姿态。诚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分为两个方面,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冷漠、回避、敬而远之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之于当代的大学生,其缺失性、荒芜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市场经济文化的`氛围中,大学生如何找到正确的出口、适合的契合点以成长成才?而市场经济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都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以使其完美结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要转变传统的育人理念,从实际出发,不断以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促使大学生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所以,从文化的高度来探寻市场经济作为人的现时代、现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是一种可取而通达的路径。首先,它是人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烙印,是一个时代崭新的面孔,随同其被孕育出来的人类阶段性文化是不可否认的。其次,它是人在活动形态中不断作用于物而产生的,这就注定了人文气息在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失的形态。再者,以哲学的思维出发,把市场经济理解为人类活动的过程即实践的体现,文化理解为理论形式的存在,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紧密融合在社会历史的大潮流中,不可分割而融合一体。因此,市场经济文化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各个程度都是社会现象的直接指向。既然作为一种文化,就具有导向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该置身于历史的大背景之下,置身于当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下,深刻认识市场经济文化的积极效用和消极影响,旨在培养起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主体人格,让其拥有能正确辨别市场经济文化精华和糟粕的能力,然后择精华为所用,择糟粕为所弃。如果能对青年大学生所处环境加以改善,再加强其人文教育,从心理上灌输主题价值观,从而使青年大学生建立起自身的主体人格,积极找到与市场经济文化的契合点,真正融合到市场经济中,为市场经济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最终实现青年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实意思上的统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不可被忽视的。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隐形渠道,陶冶式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容易被接受和认同;作为背景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作为思政教育途径,淡化了说教的教育痕迹,寓教于乐而有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在学生会、团委及各种社团活动的组建中,大学生不仅充实了自己的课余时间,找到学习之外的个人兴趣,还开发了自己的潜能,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坚持正面引导,重视良好学风;规范活动组织,加强社团管理;积极进行校风建设,重视和谐物质与精神文明。在参与到校园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兴趣爱好投入到现实活动中,在特定的校园规则和思想道德环境中,认识自我,在相对开放的环境,培养起自我的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尤其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和实行,大可以通过网络的优势,在学生、家长、学校之间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使三位一体,破除以往家长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缺席状态,真正完善数字校园文化的建立。

如此,在正确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立足建立起大学生的优秀主体人格,以大学生为立足点,并优化其所处的校园环境,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功效,使大学生的成长契合市场经济文化的优势更好成长、成才,最终完善校园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篇3:浅论墨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墨家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学术流派,和儒家并称“显学”。墨家学派能在百家争鸣之中涌现而出绝非偶然。这和墨子的人格魅力以及其学说的合理之处有着必然联系。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墨子名翟,是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据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儒家典籍。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弃了儒学,对儒学进行批判,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

(一)尚贤、尚同、非攻的政治理想

“尚贤、尚同、非攻”是墨子的重要政治主张,是墨家的政治理想。尚贤,指的就是尊重、注重贤者,唯才是举。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任贤使能。墨子主张“尚贤为政之本”。他强烈反对周朝以来任人唯亲,世卿世禄的制度,主张统治者不应局限于血缘的范围内,应该从各阶层中选拔录用真才实学之人,给予他们相应的地位和权力,同时罢黜那些只会尸位素餐的人。尚同,指下级要统一于上级,政令要畅通。墨子认为人越多,人们所持的不同意见就越多,进而是非就越多。下级应对上级服从,一乡之人要统于乡长,一国之人要统于国君,甚至国君也要统于上天。每级的行政长官都由贤能之人担任。非攻,指的是反对侵略,主张和平。由于所处时代,墨子深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认为战争对国家,对人民都是有着很大的伤害。

(二)尚贤、尚同、非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机遇当前,挑战当前,面对着机遇和挑战,应该给大学生们树立一种“尚贤”的理念。有才学,有能力的青年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目前的教育制度,公务员录用制度和干部任用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以求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尚同”的当代意义是吸取墨家思想中精华的部分,让大学生有一个整体大局的观念,从大局出发,强化集体主义观念,上下一心,统一于党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当今国际局势仍旧充满了不安定因素。虽然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但影响中国的安全因素仍旧很多,仍需要时刻警惕。特别是近段时间日本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以及美日联盟的威胁。要使大学生清楚得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个时候借鉴的“非攻”,主要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抓紧时间发展壮大自己。中国人爱好和平,反对侵略,但不是“非战”,抗战和抗美援朝就是先例。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是一个广泛而深刻变化的世界。大学生在当今的环境下,应充分理解尚贤、尚同、非攻的现实意义,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