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书祸阅读答案(共10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书祸阅读答案(共10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书祸阅读答案,本文共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书祸阅读答案

篇1:《书祸》阅读答案

①我酷爱读书,读书总给我带来巨大享受,尤其是乘车的时候。

②不过我也曾因为乘车读书而“闯祸”,并且不止一次。

③十多年前的一个礼拜天,我爸爸约了几位客人共进晚餐,打发我去北京的西单菜市场买两条鱼和半只火腿。我当时正在读卡夫卡的《城堡》,那是一本需把自己囚于其中方能读出所以然的书。从西单菜市场回家的电车上,我已在《城堡》深处。只听售票员吆喝:“北太平庄!”脚先于我的意识迈出车门,而脑子里仍是《城堡》的种种迷津。

④我木木呆呆走到家,爸爸开门便问:“东西呢? ”我反问:“什么东西?”爸爸眼睛瞪圆了:“咦,等你买的鱼和火腿呀!”我shùn jiān张口结舌东西全忘在电车上了。我爸爸一副揍也揍不得、骂也骂不出的样子,他几乎捶胸顿足:“你让客人吃什么!”他顶好客又顶怕亏待客人。我赶忙认错:“我读书读糊涂了。要不,我再跑一趟?”当然是来不及再跑一趟的,那时菜市场一旦来了鲜鱼,排队至少也要个把钟头。

⑤刚到美国读书时,一次有位朋友得了感冒,我临时代替她去打一天 工 照顾一

个两岁的小女孩,给她喂饭、换尿布,放卡通片给她看,她累了就哄她睡觉,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小时5美元。

⑥当时我正在恋爱,这天晚上要和男友(现在是我丈夫)一起去他家,和他的父母共度圣诞前夜。男友的父母有个习惯:一年只在圣诞前夜喝一瓶轩尼诗酒,而这瓶酒总是由他们的儿子当作礼物送给他们,这已经成了他们家庭的传统。我知道这瓶酒对男友的重要性,决定下班后就替他去买来。

⑦结束了八小时换尿布、喂饭和放卡通片的工作,拿到40美元现金,我赶去买了酒并请店员给它做了最豪华的节日包装。天擦黑时,我已拿着酒挤在下班人群里走进了地铁。一找到光线较好的位置,我马上打开随身带的《百年孤独》,忘情细读起来,等回过神才发现已足足坐过了两站。等下了车,我感到手中空空、步伐飘飘,若有所失,直到走到男友家门口,才猛然省悟到那瓶酒已经被我忘记在了地铁上!无奈只有再买一瓶。从那以后,我每次因乘车读书而“闯祸”,我丈夫总要提起那两瓶轩尼诗。

⑧当然并非每次“闯祸”的.损失都那么大,一次在华盛顿开往纽约的火车上,我读完了《洛丽塔》,一时间泪流满面,哽咽不止,一车厢的人都旁观我的抽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年轻女士戳戳她的男友,问他可知缘由,那男友耸耸肩,眼珠翻上去望望上苍,表示只有天晓得。那次损失最小,我只把夹在书里的一张从加拿大买的,具有纪念意味的牛皮书签弄丢了。

⑨回家告诉丈夫,他对我苦笑:“唉,你丢这丢那,不是乘错车,就是下错站,怎么就从来没丢过书呢?”这倒是真的,我还从没丢过书,哪怕是丢了夹在书里的书签,书照旧紧紧攥在手中,跟着我一路回家。

19、根据拼音写汉字:shùn jiān_________________(2分)

20、第④段画线句对父亲的描写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阅读全文,填写表格。(8分)

“闯祸”的具体原因 “闯祸”的结果

在电车上读《城堡》,沉浸到《城堡》深处。

(1)

(2) 买来送给男友父母的酒被遗忘在地铁上。

(3) ;

(4)

22、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喜爱珍惜之情。

B.表达了作者惜时如金的学习态度。

C.表达了作者对阅读的无比热爱之情。

D.表达了作者对阅读时光的无限回味。

篇2:《书祸》阅读答案

19、瞬间

20、父亲既生气我把买来的鱼和火腿遗忘在地铁上让他无法好好招待客人又对我无可奈何的心理。

21、(1)买来招待客人的两条鱼和半只火腿被遗忘在电车上。

(2)在地铁上读《百年孤独》,坐过头了两站。

(3)在火车上读《洛丽塔》,读完后抽泣不止。

(4)夹在书里从加拿大买的具有纪念意味的牛皮书签被弄丢在火车上。

22、这段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补充交代了我买酒送男朋友的原因,表现了酒的重要性,为下文我将酒遗忘在地铁上后再买一瓶作铺垫。

23、C

篇3:王羲之学书阅读答案

【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选自张怀瓘《书短·王羲之》)

译文: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

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

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七岁善书 窃而读之 恐不能秘之

待尔成人,吾授也 不盈期月

2.翻译句子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3.“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其夫呓语。

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严守秘密;(2)传授,教授;(3)满,到。

2、C

3、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掩蔽(掩盖、超过)我的名声的。

4、天资聪颖,喜好书法,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好写字,好学上进,又天资聪颖,得名家教导,才成为书圣的。

篇4:书友阅读答案

1、呼应前文“书如同人,皆可成为伴侣,读其书,如同读其人;同样,观其朋友,也如同观其人.”,突出书吧的重要性,它都始终如一.它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伴侣

2、好书蕴藏着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倘若能铭记于心,他是最好的精神食粮,和书籍做伴我们会增长知识,它会给我们以宽慰,有高尚思想做伴的人永不孤独的.

因为书会潜移默化人们的内心,陶冶性情.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在伟大的思想面前,时间显得微不足道,他只会淘汰垃圾作品,只有真正的作品才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而经久长存. 书籍是人类永远的财富.所以寺庙会倒塌,神像会腐烂,而书却经久长存.

3.比喻句:好书如最精美的宝器,珍藏着人的一生思想的精华.

分析:作者把好书比作最精美的宝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好书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易引发读者的思考.

4.当我在读我最喜欢的名著《三国演义》的时候,就如同在和一个知己交谈一样,使我陶醉在其中,常常被里面的'英雄人物所折服,激励我向他们学习.

篇5:书友阅读答案

书友 塞缪尔 1.第2段作者把“书”比作“最好的朋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试解说第4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与第6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寺庙会倒塌,神像会朽烂,而书却经久长存”?3.本文多出_百度作业帮

书友 塞缪尔 1.第2段作者把“书”比作“最好的朋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试解说第4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与第6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寺庙会倒塌,神像会朽烂,而书却经久长存”?3.本文多出

书友 塞缪尔

1.第2段作者把“书”比作“最好的朋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试解说第4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与第6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寺庙会倒塌,神像会朽烂,而书却经久长存”?

3.本文多出处运用了比喻,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比喻句:

分析:

4.围绕第7段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谈谈你读某一作品时的感受. 语文哦的啊274-10-24

1、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体现书的重要性.

2、只有思想充实、高尚,才不会感到孤独.

万物都会变化,惟有书是亘古的.

3、就个人感受论述即可.

篇6:书友阅读答案

聂鑫森

无论是见面交谈,还是打电话问候,他们都称对方为“书友”。两人都喜欢读书、藏书,还著书立说。

叫舒予的五十有一,是潭城社科院古典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中等个子,稍胖,面白无须,走路不急不慢,性子好得出奇。

叫殳役的和他同年,是湘江大学中文系的“博导”,教的是古典文献的校勘。也是中等个,精干单瘦,下巴蓄着短须,却粗喉咙大嗓子,很容易激动。

同居一城,又有相同的喜好,所以数年来交谊弥重。就藏书而言,他们都有相当的规模,当然是新版书多。但也各有不少镇库之宝——古版线装书,都轻易不肯示人。

他们原本和善的关系,忽然紧张起来。中秋节之夜,市里发请柬,请一些学术界的大腕,在雨湖公园的湖心岛小酌赏月。舒予和殳役特意互邀,坐在同一张桌子边。桌上摆着月饼及几个佐酒的冷盘,白酒是茅台,红酒是山东青岛的葡萄干红。

皓月当空,湖光耀金,秋风送爽,水气氲氤。他们喝着酒,谈着书的话题,酒力渐渐在全身流转开来。

殳役问:“书友,你此生访书可有憾事?”

舒予说:“有啊。家传《经进周昙咏史诗》,为唐代周昙所著,是进奉给皇上的,共有七言绝句二百零三首,每首题下注出大意,诗下引史事,而间杂已意加以论评,谓之‘讲话’,此为当时一种体式。有宋刻三卷本传世,我家只一卷和二卷,缺第三卷。我父亲生前搜寻未果,我又找了多年,仍然无法补齐。”

殳役酒兴正酣,说:“我家却有第三卷,纸张精美,是福建刻印的,应为宋之佳本……”说了一半,他忙刹住话,猛猛地喝了一口酒。

舒予的嘴惊得半晌也合不拢,然后低声问:“书友,可否割爱?价由你定。”

“不!绝不!先父为购置它,跌伤过一只手。”殳役回答得斩钉截铁。

子夜时分,赏月会结束。他们默默地挥挥手,各自乘安排好的小车回家去。这一夜,他们在各自的书房里,一直坐到天亮。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互相再不打电话,也避免任何可以碰面的机会。殳役为自己的酒后失言而忏悔不已,若不说出家有此书的第三卷,就不会导致舒予的急于购置,一切便会怡然如昔。可他有难言的苦衷。1948年冬,父亲闻长沙一个书商手上有此书的第三卷,便乘火车去购买。下火车时,因站台结冰不慎跌倒,左手骨折,硬是忍痛把书购回。到殳役长大后,父亲专门说到此事,嘱他若能找到一卷和二卷,则为殳家之幸,也是此书之幸。殳役如将其散出,便是有违父命,则为不孝。若是别的书,殳役绝不会这样。他听城中一家经营古旧书店的老板偶尔谈到,舒予曾打听过可有宋刻汤汉注陶渊明诗的古本,便推断舒予家应有宋刻《陶渊明集》,而缺少与之称为双璧的汤汉注陶诗宋刻本。此书他家却有,但舒予并没有向他提起过,当然他就不能慨然出让了。

舒予也很后悔那晚贸然开口索购,这不是要夺人所爱吗?他在没事时,总会从书柜中搬出一个楠木书匣,戴上白而薄的手套,从里面拿出两卷《经进周昙咏史诗》,小心地翻看。楠木匣是父亲得到这两卷本后,特意请人做的,里面的空间可放下三卷本。一套书未齐备,如一家人之离散各处,不能团圆是一大憾事。舒予想:我们二人爱书、藏书,是为了读书、研书,而不是以占有为乐。若都不肯忍痛割爱,则此书永远不得团圆。他决定连匣带书,慷慨赠予殳役!

星期天的上午,舒予携书去了殳家。

当舒予说明来意,殳役先是发愣,继而是又惊又喜,最后泪流满面。他寻出第三卷,小心地放进书匣里,再把书匣摆在父亲的遗像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哽咽着说:“爹啊,书友助我完成了您的心愿,您可以再无牵挂了。”又转过身向舒予鞠躬致谢,然后说:“古人云,有来无往非礼也。书友家中可藏有宋刻本《陶渊明诗》?”

“是。”

“一直想寻访宋刻汤汉注陶诗的古本?”[]

“想了多少年了。”

“这就好,我家有!且赠书友以藏。”

舒予蓦地站起来,说:“我先去净手,我们再一起去把它‘请’出来。”

半年后,他们仿佛心有灵犀,虽未相约,做法却惊人的相似。舒予将家藏的古本书,全数捐赠给殳役供职的湘江大学图书馆。殳役也把家藏的古本书,全部捐赠给舒予供职的潭城社科院图书馆。

(选自《天池小小说》)

16.文中两位“书友”有哪些共同点? 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①两人都喜欢藏书、读书,还都著书立说;②两人都很善良,都能为对方着想;③两人都很有孝心,非常敬重自己爱书的父亲;④两人都有比较高的思想境界,最后两人都将自己家的藏书全数捐给了图书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①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文中两个爱书的人一个失言透露自己有宋刻本《经进周昙咏史诗》第三卷,一个贸然索购,造成尴尬的局面,于是自己在各自的书房里心情极其复杂:殳役对酒后失言忏悔,舒予对贸然索购后悔;(2分)另外两人都有对父亲的怀念。(1分)②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对二人复杂心情的具体描写,并为小说结局做了铺垫。(2分)

18.小说的结尾写两位书友将家藏的古本书全都捐赠给图书馆,请结合文本对二人做出这一行为的原因加以探究。(6分)

答案:①两个人藏书、爱书是一个大前提,正是因为爱书才会有给书找到好归宿的想法;②在书友想购书时殳役拒绝是因为有难言的苦衷,并不是真正的绝情;③两人互换自己珍藏的古书可以看作是后来捐书的伏笔;④两同为地方的学术“大腕”,他们参与地方的学术活动,对当地有感情,这也是他们捐书的思想基础。

篇7:《石头书》阅读答案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差什么。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

“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

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1.读句子,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1)川川好(hào hāo)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2)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qiào ké)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聚精会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刨根问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头书上的“字”指的是______________;石头书上的“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头书里的学问”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了这篇短文,谈谈你有什么启示或者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石头书》阅读答案

1.划去:(1) hǎo (2) ké

2.(1)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2)追究底细。

(意思对即可)

3.雨痕、波痕、矿物 化石

4.知识

人们根据这些,可以推测很多古时候的情况。如:天气、气候、地壳演变、矿产储备,而这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在的问题

(意思对即可)

5.“略”

篇9:《书友》阅读答案

聂鑫森

无论是见面交谈,还是打电话问候,他们都称对方为“书友”。两人都喜欢读书、藏书,还著书立说。

叫舒予的五十有一,是潭城社科院古典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中等个子,稍胖,面白无须,走路不急不慢,性子好得出奇。

叫殳役的和他同年,是湘江大学中文系的“博导”,教的是古典文献的校勘。也是中等个,精干单瘦,下巴蓄着短须,却粗喉咙大嗓子,很容易激动。

同居一城,又有相同的喜好,所以数年来交谊弥重。就藏书而言,他们都有相当的规模,当然是新版书多。但也各有不少镇库之宝——古版线装书,都轻易不肯示人。

他们原本和善的关系,忽然紧张起来。中秋节之夜,市里发请柬,请一些学术界的大腕,在雨湖公园的湖心岛小酌赏月。舒予和殳役特意互邀,坐在同一张桌子边。桌上摆着月饼及几个佐酒的冷盘,白酒是茅台,红酒是山东青岛的葡萄干红。

皓月当空,湖光耀金,秋风送爽,水气氲氤。他们喝着酒,谈着书的话题,酒力渐渐在全身流转开来。

殳役问:“书友,你此生访书可有憾事?”

舒予说:“有啊。家传《经进周昙咏史诗》,为唐代周昙所著,是进奉给皇上的,共有七言绝句二百零三首,每首题下注出大意,诗下引史事,而间杂已意加以论评,谓之‘讲话’,此为当时一种体式。有宋刻三卷本传世,我家只一卷和二卷,缺第三卷。我父亲生前搜寻未果,我又找了多年,仍然无法补齐。”

殳役酒兴正酣,说:“我家却有第三卷,纸张精美,是福建刻印的,应为宋之佳本……”说了一半,他忙刹住话,猛猛地喝了一口酒。

舒予的嘴惊得半晌也合不拢,然后低声问:“书友,可否割爱?价由你定。”

“不!绝不!先父为购置它,跌伤过一只手。”殳役回答得斩钉截铁。

子夜时分,赏月会结束。他们默默地挥挥手,各自乘安排好的小车回家去。这一夜,他们在各自的书房里,一直坐到天亮。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互相再不打电话,也避免任何可以碰面的机会。殳役为自己的酒后失言而忏悔不已,若不说出家有此书的第三卷,就不会导致舒予的急于购置,一切便会怡然如昔。可他有难言的苦衷。1948年冬,父亲闻长沙一个书商手上有此书的第三卷,便乘火车去购买。下火车时,因站台结冰不慎跌倒,左手骨折,硬是忍痛把书购回。到殳役长大后,父亲专门说到此事,嘱他若能找到一卷和二卷,则为殳家之幸,也是此书之幸。殳役如将其散出,便是有违父命,则为不孝。若是别的书,殳役绝不会这样。他听城中一家经营古旧书店的老板偶尔谈到,舒予曾打听过可有宋刻汤汉注陶渊明诗的古本,便推断舒予家应有宋刻《陶渊明集》,而缺少与之称为双璧的汤汉注陶诗宋刻本。此书他家却有,但舒予并没有向他提起过,当然他就不能慨然出让了。

舒予也很后悔那晚贸然开口索购,这不是要夺人所爱吗?他在没事时,总会从书柜中搬出一个楠木书匣,戴上白而薄的手套,从里面拿出两卷《经进周昙咏史诗》,小心地翻看。楠木匣是父亲得到这两卷本后,特意请人做的,里面的空间可放下三卷本。一套书未齐备,如一家人之离散各处,不能团圆是一大憾事。舒予想:我们二人爱书、藏书,是为了读书、研书,而不是以占有为乐。若都不肯忍痛割爱,则此书永远不得团圆。他决定连匣带书,慷慨赠予殳役!

星期天的上午,舒予携书去了殳家。

当舒予说明来意,殳役先是发愣,继而是又惊又喜,最后泪流满面。他寻出第三卷,小心地放进书匣里,再把书匣摆在父亲的遗像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哽咽着说:“爹啊,书友助我完成了您的心愿,您可以再无牵挂了。”又转过身向舒予鞠躬致谢,然后说:“古人云,有来无往非礼也。书友家中可藏有宋刻本《陶渊明诗》?”

“是。”

“一直想寻访宋刻汤汉注陶诗的古本?”[]

“想了多少年了。”

“这就好,我家有!且赠书友以藏。”

舒予蓦地站起来,说:“我先去净手,我们再一起去把它‘请’出来。”

半年后,他们仿佛心有灵犀,虽未相约,做法却惊人的相似。舒予将家藏的.古本书,全数捐赠给殳役供职的湘江大学图书馆。殳役也把家藏的古本书,全部捐赠给舒予供职的潭城社科院图书馆。

(选自《天池小小说》)

篇10:《书友》阅读答案

16.文中两位“书友”有哪些共同点? 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①两人都喜欢藏书、读书,还都著书立说;②两人都很善良,都能为对方着想;③两人都很有孝心,非常敬重自己爱书的父亲;④两人都有比较高的思想境界,最后两人都将自己家的藏书全数捐给了图书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①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文中两个爱书的人一个失言透露自己有宋刻本《经进周昙咏史诗》第三卷,一个贸然索购,造成尴尬的局面,于是自己在各自的书房里心情极其复杂:殳役对酒后失言忏悔,舒予对贸然索购后悔;(2分)另外两人都有对父亲的怀念。(1分)②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对二人复杂心情的具体描写,并为小说结局做了铺垫。(2分)

18.小说的结尾写两位书友将家藏的古本书全都捐赠给图书馆,请结合文本对二人做出这一行为的原因加以探究。(6分)

答案:①两个人藏书、爱书是一个大前提,正是因为爱书才会有给书找到好归宿的想法;②在书友想购书时殳役拒绝是因为有难言的苦衷,并不是真正的绝情;③两人互换自己珍藏的古书可以看作是后来捐书的伏笔;④两同为地方的学术“大腕”,他们参与地方的学术活动,对当地有感情,这也是他们捐书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