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病理学实习课教学中的运用和体会论文(合集12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病理学实习课教学中的运用和体会论文(合集12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病理学实习课教学中的运用和体会论文,本文共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病理学实习课教学中的运用和体会论文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 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和教育的理论,其中认知结构是指某一学习者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1];迁移则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该理论主要是强调新知识的学习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而病理学是一门联系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主干课程。该学科与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多学科联系紧密,同时又是学习临床各学科的基础。此特点决定了有必要运用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来指导病理学的教学。病理学授课中的实习课又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在实习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且形式多样,笔者就运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导病理学实习课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现将近年来运用该理论进行病理学实习课教学的经验与体会作初步探讨。
1 以促进正迁移为目标,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1. 1 利用基础医学知识中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总结疾病的病变特点 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主要是讲述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形态及功能,掌握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特点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习病理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对于这些基础学科的知识要点部分已经不甚清楚。此时老师如能帮助同学复习相关的知识要点,并在这些知识要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推导可能出现的病理变化,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例如在讲到循环系统瓣膜病中,认真给学生复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通路及特点,学生自然能够推导出瓣膜病变所导致的心脏和循环改变,对病变的发展也能有所预见;而反过来,直接给学生讲瓣膜病变会引起什么样的病理变化,学生往往理解慢,且容易混淆。
注意复习基础医学知识中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病理学的许多概念是在比较了正常与异常之后,对异常的特点进行概括,故复习基础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对于一些病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是很有帮助的。如肿瘤的异形性与分化这2个概念,第6版的《病理学》给出的定义比较抽象、笼统,初学者不易理解,而且容易混淆。在实习课中,笔者采用的方法就是先给学生复习正常的皮肤鳞状上皮形态,再由学生观察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切片,对比找出2者在显微镜下形态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其间可以运用一些比较、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3]。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来发现这些相似性和差异则能较好地理解这2个概念。
1. 3 用病理学知识来推导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病理学实习课授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多是对临床病例及临床相关的知识都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故很有必要在讲述病理学理论的同时穿插一些相关的临床病例和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常所采取的方法是在学生观察疾病的病理学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推导会出现什么样的临床表现。比如在观察到慢性支气管炎切片时,可以观察到黏膜中杯状细胞增生,黏膜下黏液腺增生,此时让学生思考就很容易能想到患者会咳痰,且痰液增多; 而观察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形成,堵塞球囊腔, 甚至引起肾小球纤维化,则很容易想到这样的患者很快会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抓住了,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实习课上学生始终都在认真观察病理变化,思考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之间的联系,主动地进行学习, 并且此举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
1. 4 把握总论与个论的联系,注重对比与总结 病理学总论是个论的基础,个论是总论的深化和具体运用, 2者是紧密联系的,在授课中决不应该把2者割裂开来。在实习课授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学习总论的知识的时候有必要多举一些个论中具体的病种来解释一些基本概念和病理变化,而在个论的学习中,也很有必要反复强调总论中的基本概念、定义、病理形态特点来帮助学生掌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认真地比较和区别不同的疾病,学生的印象往往更为深刻,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篇2:迁移理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迁移理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学习的'迁移问题,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从多方面揭示了迁移的实质,使我们对迁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理论可分为早期迁移理论和现代迁移理论两大类.
作 者:郭素红 作者单位: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10) 分类号:G42 关键词:篇3:迁移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论文
迁移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举一反三是我们一句传统的古语,作为老师,课堂上我们除了教会学生学习知识以外,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地位日益显现。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分析了迁移理论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且针对迁移理论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笔者分两方面介绍了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个是知识文化方面的迁移,另一个是学习能力方面的迁移,为提高迁移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论文关键词:迁移理论;中学语文教学
一、绪论
迁移理论最早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它是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我们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两类,一种是之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影响,另一种是指后来的学习对之前学习的影响。从效果上来说我们可以分为正的迁移,即某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促进作用,以及负的迁移,即某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产生阻碍的作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叫做举一反三,这也是迁移理论的一种体现。
二、迁移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而课本上的知识却相当有限。因此,迁移理论在语文的应用中显得更加明显。从写作方面来看,中学要学会所有类型的文章,不同类型的文章在中学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学生通过学习这些题材的文章,进而掌握相应不同文章的区别,例如记叙与散文的区别点所在。通过比较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体会语言的运用。在阅读方面,同类型的文章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不同背景下作品对比能够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升华对语言的理解。总而言之,语文课本只是语文这门学科的一个载体,我们需要通过它来使学生举一反三,旁类触通,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三、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迁移能力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要求学生学会教材、课本知识,而是通过教材的学习来领悟学习语文的窍门。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我们课堂上的重点,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从效果方面分析,我们可以将迁移分为正面迁移和负面迁移,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应当防止负面迁移的产生,努力促成正面迁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一个引路人,在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接下来我们分析在迁移教学中,老师应当具备哪些基础能力。
(一)要有迁移教学的内在规划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过程中的迁移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局限于课本内容的传授,在课堂上,主动采取恰当的迁移策略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迁移的技能需要老师用心思考,并且在课堂上不断锻炼而提高的。迁移的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她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学习迁移技巧的时候,老师也要学会迁移,其知识结构也会随之改变。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自身的敏锐性,要能够在教学中展开联想,让迁移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当迁移教学方法开始内化,成为老师的一种习惯时,迁移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知识的广泛性
我们在进行迁移教学中,除了方法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东西让我们施展各种迁移技巧,很难想象一个自身知识匮乏的老师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有效的迁移。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非常广泛,远远不是语文课本所能体现出来的。作为学科引路人,我们需要在将大量课本之外的元素带入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中学总共有八到九门课程需要学习,各门课程之间的交叉非常广泛,作为老师需要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广泛猎取知识,以此来夯实我们的教学技能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数量呈几何级数量增长,为了保持教学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提高迁移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化概括能力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它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需要提高它的利用效率。如前文所述,我们需要广泛的知识,如何将广泛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迁移对我们也是一个考验。我们需要强化自身的概括能力,以此来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将大量的知识概括成为简短的语言,同时还要对各种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将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四、迁移学习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知识文化内容方面的迁移
这主要指的是对文章内容理解方面的沟通,通过不同时间学习的内容来相互促进学习的效果。它的主要应用的领域在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上,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方面。比如在古文的学习方面,我们就可以很好的采用迁移的学习方。古代语言在表达方面跟我们现代差别比较大,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尤其是一个一个单项的记忆给学生增添了极大的困难。但我们将大量的古文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古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会有大量的趋同性,我们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将其联系起来,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古文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迁移学习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文言文的整体表达统一认识,在遇到类似文言文时,可以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将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结合起来一起学习,例如我们中学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有《孔乙己》、《友邦惊诧论》、《阿Q正传》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几篇文章简要的进行对比,分析鲁迅文笔的一些特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话能够让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加深印象,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其文章内涵。我们还可将教材里类似的文章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文章类别这一概念,然后触类旁通,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当起到一个指引的作用。比如说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我们应当结合《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进行比较,针对性地提出以下问题:小说的背景是什么,它跟作者的出身环境有什么联系?不同的场景跟小说主角的性格特点有什么联系。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形成归类,对阅读同一类文章会有相同方式的理解。
(二)学习能力的迁移
前面我们阐述的主要是在文章内容方面的迁移,也是最基础的迁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把握学习能力方面的迁移。所谓学习能力的迁移是指通过学会分析的方法和写作的特点来让我们摆脱课本的束缚,进行更高层次的自主学习。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如何分析小说,如何对一篇小说进行鉴赏,学生可以凭借这个技巧来对戏剧等进行鉴赏。老师应当创造合理的环境条件,让学生实现学习技能上的迁移。
在这里,我们要采取两步走的策略。首先,在课堂上我们的学分析方法要有规律性,每一步都要具有客观性,我们需要让学生体验整个过程,让学生明白分析的一般规律,明白拿到一个作品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其次,课堂上的阐述老师往往会限制学生的发挥,因此我们还需要在课外安排学生进行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只有通过进行类似的共同工作,学生才能对分析方法产生共鸣,不是只学习其表面形式。课后练习内容与课堂知识之间的重叠程度越高,产生的迁移的效果将会越明显,因此,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也是我们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
篇4: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发现在每节物理课程中,学生对理论概念都理解的非常到位,但一旦与实际问题结合,便给许多学生带来困扰.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以这就需要学生用学习迁移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使用学习迁移理论的指导,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框架,给学生提供运用迁移理论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习、主动学习、学好习.
一、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所积累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之前学习对之后学习的影响,也可以是之后学习对之前学习的影响,只不过前者被称为顺向迁移,后者被定义为逆向迁移.这种学习迁移理论在知识、态度、技能以及行为规范中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先学会自行车,当学习骑摩托车时就可以运用骑自行车的平衡感很快学会骑摩托车.又如学会中文中的拼音有助于学会英语中的音标.可以说只要进行学习,就可以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迁移理论.
二、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需要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所以学习迁移理论的教学方法将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产生积极的应用效果,那么该如何让使学习迁移理论更完美的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框架
前文提到,学习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但往往正向迁移应用比较广泛,能够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是应用学习迁移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教师就要发挥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某高中为了加强学习迁移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框架,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物理知识的全面理解.首先帮助学生搭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只有在完成知识结构搭建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利用学习迁移理论帮助学生学习.一项研究曾经发现,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和右脑记忆的范围不同,但同样是记忆一项数据,人脑对图片的记忆速度会更快、记忆的时间更加持久.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可以通过表格或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框架,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中,这章首先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之间的关系,这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巩固,接下来依次讲解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讲完这三个定律,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这三个定律之间的关系,形成牛顿运动定律的知识框架.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物理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讲解惯性定律与惯性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举例子加以解析.个别物体相于另一物体参考系而言,它是相对静止的,然后教师以具体的实例加以诠释,一颗大树与飞驰的汽车相比,其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这样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对牛顿第一定律有全面的认知.因此,在健全的物理教学体系下,学生更加容易学习物理知识.总之,物理教师应用迁移学习理论进行教学,一定要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框架,从而为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做好铺垫.
2.加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通过归纳总结进行巩固,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向学生传授单元的物理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拥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所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这种总结能力应用技巧作用于学习的全过程,特别是能够将新的知识点经过总结之后融入到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形成新的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时,行星的运动遵循万有引力定律,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将万有引力与第六章第五节的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结合、对比,以防止学生出现思维误区.由于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定律,是由牛顿提出的,该定律中的内容是任意两个质点在连心线方向上的力而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治理乘积呈正比例,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且这两个物体化学及物理状态与中介物质无关;而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性质则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此外,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该定律具有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和周期不变的特点.总之,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时行星的运动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与第六章第五节的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学生通过对两大定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可以提升其归纳的能力,进而对其学习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3.结合实际应用学习迁移
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接触物理,但只是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高中物理则是对初中物理的升华研究,虽然高中物理知识繁多,但每部分的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从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实现学习迁移的效果.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中,才能确保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物理学习取得最佳的效果.那么,物理教师在教师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在设置的情境环境下,并依据学习迁移理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点.
三、学习迁移理论的意义
学习迁移理论对生产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将所掌握到的理论向实践转换,掌握学习迁移理论技巧的人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将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串连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培养出更多更优秀地“四有新人”.总而言之,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前进,教师要转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迁移的方法,全面灵活地掌握所需要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正向迁移,在繁重的高中学习任务中提高物理学习效率.同时这种学习迁移方法符合新时代下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篇5:论文创造性思维教学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创造性思维教学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提倡创造性思维教学。直接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间接有助于科学的创造及健全人格的培育。英语课堂应力图将“形式教学”和“非形式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本身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指产出技能。并且师生应共同评鉴欣赏,强调相互的反馈与尊重,使创造性思维由萌芽进入实用的阶段。文章分析了主要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理论,撷取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材中的篇目进行案例研究,力求体现创造性思维的“脑力激荡”原则和“延缓判断”的指导思想。
一、引言
创造(creativity)一词根据《韦氏大字典》的解释,有“赋予存在”(to bring into existence)的意思,具有“无中生有”(make out of nothing)或“首创”(for the first time)的性质。创造力(creativity)则是一种创造的能力(abilily to create),也有学者称之为创造性思维能力(creative thinking abilities)(Ellis,1982)。造性思维教学是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就教师本身来讲,乃是鼓励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规划教学内容及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的创造行为。高职高专教育是一个独立的培养阶段,高职高专英语强调英语的“工具性质”,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必需够用为度”。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呈现四种基本行动方式: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由此处理知识与经验、理解与行动改善的互动关系。这不仅是将一种知识和学问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而且是要把学生的个体优势引发出来。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就是要基于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基础、过程和结果存在着差别的客观认识,并承认其合理性。
二、创造性思维教学研究模式
1.创造性问题解决(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的教学模式
是由美国学者帕尼斯所发展出来的,该模式以系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特别强调总是解决者在选择或执行解决方案之前尽可能想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根据帕尼斯的研究,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步骤要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如图1:
2.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
美国学者吉尔福德曾提出智力结构的教学理念,并据此设计出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模式,如图2:
从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到创造性思维教学仍须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运用各种思维的运作,而获得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始于环境和个体的资料对传达系统的输入,经过注意的过程以个人的知识储存对资料加以过滤选择,然后引起认知的运作,进而了解问题的存在及本质。
3.多元才能发展教学模式
这个模式是美国学者泰勒的创举,它以开放性(发散性)及接纳性为重点,强调在学生提出意见时,量胜于质,且不多做批评,而考虑各种新观念被实现的可能性,这一点其实与帕尼斯相同。泰勒的多元才能发展教学同时还鼓励教师与学生们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最好或独特的意见并能将意见付诸实施,以评估其可能性,具体包括八个步骤,如图3:
4.创造性思维教学三段模式
台湾学者陈龙安也曾就创造性思维教学提出一个三段模式,如图4:
三、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要求
对四种创造性教学模式的综合评析综合上述四种教学模式,它们均可用“问想做评”来概括,也就是由问(Asking)、想(Thinking)、做(Doing)、评(Evalua-tion)四个要素组成,不妨也用图示来表达,如图5:
1.设计标准
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组织架构,那么创造性思维教学是否应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替代遵循呢?本文认为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至少应符合五项标准:适合环境、综合性、弹性或适应性、实用性、有效性。
2.设计原则
教师在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时,尤其应关注的是发问技巧,由基本的认知、记忆而发展到较高层次的发散、收敛及评鉴的问题,因此,编制创造性问题应有三个原则:问题没有单一标准的答案、问题的答案不是仅限于现有教材的内容、问题的叙述应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同时,实施创造性思维发问时应注意以下要点:问题的内容及叙述的文字要适合学生程度;问题的类型应有变化;发问之后应有适当的停顿时间让学生思考;鼓励、接纳及容忍学生的不同答案;问题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较低认知层次往较高认知层次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生提出关键性问题或自我引导的问题;从学生不完整的答案中进一步探讨。
四、创造性思维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高职英语教学研究要实现从研究“教育教学规律”转变为研究“人的成长规律”,从“怎样传授知识”转变为“怎样了解学生”的观念的转变,(5)并将此观念贯彻于教学过程中正需要用创造性的思维教学策略。
1.教案设计
根据创造性思维教学的相关原理,结合21世纪教育部规划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实用英语》设计如下一篇教案。
对象:蚌埠学院(筹)级环境工程专业
内容:Unit5TextA:Modem Communication:The Laser and Fiber-Optic.Revolution
(现代通讯:激光和光纤导致的革命)
教学设想和教学指导:
(1)消除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畏惧心理
(2)掌握科普类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的行文特色
(3)体会因科技进步引发的通讯技术的变革之巨大及网络时代对人素质的要求
(4)语法难点:回忆巩固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
活动目标和设计构想:
(1)拆字分析:以学生熟悉的Intemet、www、su-perhighway等网络用语开始inter net、www:word wide web、super-/high-/way(发问→自由反应)
(2)讲故事策略,设置悬念:北大一女生突然昏迷,住院后却查不明病因以致生命垂危……怎么办?“上网求教!”……(发问→自由反应→脑力激荡)
(3)问、想、答、推论,理解译文。(软性问题——发散式思维)
(4)分析演练语法概念。(硬性问题——收敛式思维)
(5)学习评价,包括教学活动及成就的自我测量,作品判断等。(发问→自由反应→讨论评析→验证结论,延缓判断学生课堂表现的优劣问题)
教书育人的结合:
沉迷于网上游戏及瞎聊天,是高科技资源浪费!就像养匹千里马却只让它推磨一样。(思维收缩归纳)
2.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教案设计过程
从创造的本质来看,创造性思维教学是流畅的、独出心裁的、变通的与周密的,它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法并不相冲突,而是能与之相辅相成、互为效果,因此它的设计过程可分为以下六步:
第一步分析教材:从课程标准及教参中了解教材的目标与重点,从课本练习及习作中了解教材的内容及难易度;第二步搜集资料:搜集有关的书籍、图片、思考题答案等,以便选取所需要的材料;第三步拟订项目:根据教材的分析,拟订创造性思维教学的项目;第四步应用策略:应用启发创造性思维,编制教学步骤;第五步试用修订:由某个班级试用所编教案,根据试用情形加以修订;第六步效果评估:创造性教学实施后要仔细评估,以了解是否能达到预定目标。
五、结语
创造性思维问题的最大特色是允许没有固定答案的回答,使更聪明者在发散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达到更高层次的流畅、变通和独创性。运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所设计的教案是课堂实战的演练文本,是教师自主的无声课堂,它可以体现出教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所持的思想或教学理念,从而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灵活运用创造性思维策略的高职英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不同的课型设计相应的教案,具有无限的可能性。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利用优势,将个性化教学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讲出让学生受益又爱听的好课来。
篇6:模糊理论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模糊理论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所谓“模糊”,指的是客观事物(包括人们的思维与语言)的不稳定、不确定、不清晰。通常,人们的认知就有一定的模糊性。学生的学习亦然。学生的学习对象,既有精确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大致地把握住学习的对象,如果他们学会对材料的“模糊处理”,就能够更加快速而有效地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整体上、宏观上认识事物。
从创新作文教学的特点来说,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模糊集合,充满着大量反映事物的模糊性语言。如果教师利用模糊语言在作文中的功能去引导学生作文,不失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
几年来,笔者借鉴模糊理论改进作文教法,指导作文学法,在调动学生作文兴趣、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加快学生学习节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讲述模糊语言的功能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利用阅读教学的范文课,或者作文知识专题课,向学生讲述模糊语言在作文中的功能,可以大大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
一、描写人物肖像方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向林冲介绍“东京来的尴尬人”,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三十余岁。”句中“五短”、“白净”、“没甚”与“约”、“余”,都是一种模糊语言。我先让学生试把这些模糊词改写为精确语言,精确到最大限度。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身高5尺1寸5分,腰围2尺2寸5分,体重119斤12两5钱。脸皮白得像雪一般。嘴上面的胡子有69根,下面的须有92根。年纪34岁1个月零8天。
这段文字够精确的了。但这些精确语言,并未能起到模糊语言所起的作用。因为,人在外貌上的差异是不能从体重几两几钱之差或者几月几天之异去区别的。假设李小二用改写的文字去向林冲介绍,可以肯定,林冲是不可能一下子判断出那人是谁的。而原著那段文字,却使林冲一听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正是陆虞侯……”作者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只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用模糊语言作了大体的勾勒,通过李小二之口说出来,反而起到了准确的表达作用。
抓住这个范例,我再让学生在课后去从报刊上找一找征婚广告,从荧屏上或街头墙上看一看寻人启事或者通缉令之类对人物外貌的介绍,特别是从文学作品中去欣赏作家对人物肖像的模糊描写。这样,大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表现人物性格方面
《祝福》中,祥林嫂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我”先是答“也许有罢”,接着说“然而也未必”,继而讲“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也都是一种模糊语言。既未肯定有,也未肯定无。这就恰好地表现“我”同情祥林嫂的疾苦的一种善良的性格。因为“我”考虑到,祥林嫂此时的心情是极其痛苦的:“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我”也明明知道,不管回答“有”还是“无”,都不能解除她的痛苦,为了“不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才借助模糊语言作了上述前后自相矛盾的回答。这种回答,正是人物矛盾心理的真情流露,也是人物性格的合格表现。
诸如此类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模糊语言,课内外的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引导学生认真地在阅读中去发现与欣赏,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三、刻画人物心理方面
《狂人日记》中,作者叙写何医生给狂人看病,对狂人说:“静静地养几天,就好了。”然后对狂人的大哥说:“赶紧吃。”本来,这两句话的语义是明确的,“养”是养病,“吃”是吃药;但狂人却理解为,“养”是要他养肥身体,以便供他们吃,“吃”是大哥和何医生要合伙吃他。作者故意创造这种模糊的语义,形象地刻画了狂病者的心理状态,旨在揭露封建制度与孔孟之道“吃人”的本质。
在一次“怎样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作文知识专题课中,我以此为例,指导学生利用模糊语言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不仅萌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习作中有着超水平的发挥。
四、推动情节发展方面
《阿Q正传》中,有两段阿Q受审的对话。第一段,光头的老头子要阿Q从实招来,阿Q断断续续地说:“我本来要……来投……”投什么呢?阿Q本意是说投革命党,但作者故意让阿Q不说下去,造成语义的模糊性,以致老头子认为他是说要来投案自首,便问他:“为什么不来呢?”阿Q回答说:“假洋鬼子不准我!”老头子火了,斥责他:“胡说!”这就是用模糊语言推动审问情节的发展。第二段,老头子问阿Q:“你还有什么话说么?”这句话的本意是问阿Q是否要申诉或辩解,可是阿Q理解为一般的说话,便说:“没有。”结果,老头子据此判定他的罪行,送他上了断头台。这同样是用语义的模糊性造成阿Q在答非所问的情况下被判死刑,使故事情节得到发展。
据此,我让学写一则生活中的小故事,仿写一段对话,试用模糊语言造成语言的歧义,以推动故事情节戏剧性地发展,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仿写效果甚为良好。
五、描摹自然景物方面
《绿》中,作者对梅雨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作者用了一连串生动而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形容梅雨潭的绿;又用比较法突出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真是绿得恰到好处,把作者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会于一片绿色之中,其笔调是热烈而明快的。尤其值得欣赏的是,作者用了一系列如“离合”、“仿佛”、“宛然”、“似乎”、“大约”等模糊词,把一幅既有奇异、可爱、湿润、柔和的醉人的美感,又有扑朔迷离、神奇朦胧的美感的梅雨潭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课后,我组织学生举行一次秋游。让学生仿用明快热烈的笔触,描摹新时期的秀水青山,同时学习借助模糊语言点染出富有朦胧美感的湖光山色,取得喜人的收获。
六、构筑作品意境方面
《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模糊信息,抓住“落花时节”这个信息,去展开想象,可以推想出作者在诗中所构筑的情境:李龟年当年出入达官贵人府中,表现出惊人的歌唱技艺;后来在兵荒马乱中逃离长安,流落江南,饱经沧桑;当初,杜甫于李龟年在京城交往,多次听过他的歌唱,并给他赠诗;现在,两人又在潭州偶然相遇,故友重逢,即兴赋诗;等等。在另一次作文知识专题课中,我以《诗歌的模糊美》为题,援引这首诗的意境后,列举了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等诗句,让学生用审美体验的方式模糊地对待它们的模糊美意象,以求真切而清晰地感受到作品所构成的意境美,也引起学生对诗歌习作的极大兴趣。
运用模糊理论改进教法开发学生作文创新思维
调动学生作文兴趣之后,教师必须运用模糊理论改进教法,去开发学生的新思维。我是这样做的:
一、提供模糊信息,活跃学生想象。
模糊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大脑中的概念大都是模糊概念。根据这些概念,人们完全有能力对事物做出想象、推理,并且有效地传递乃至加工各种复杂的信息,进一步认识事物并做出判断。在作文教学中,我据此而经常给学生提供模糊信息,让学生在作文中活跃想象。比如,从报纸上发表的新闻通讯中,提供一个素材,要他们写出几个不同的开头,或者几个不同的结尾;中间的叙写,也要有不同的布局谋篇,或者选取不同的详略侧重面;等等。又如,教了《项链》后,我向学生提供两个模糊信息:①佛来思节夫人告诉路瓦栽夫人那条借给她的项链是赝品后,主动把赔偿的项链归还了她;②佛来思节夫人虽然告诉路瓦栽夫人那条借给她的项链是赝品,却不愿意把赔偿的项链归还她。然后要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分别写出续篇。文题一经提出,引起学生强烈反响,立即怀着极大的兴趣与激情,投入具有高度想象力的创作活动之中。写出的续篇,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二、设计求知方程,开拓学生思路。
模糊理论启示我们:“欲求精确,必须严格;欲求严格,必须复杂,而当复杂性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复杂性与精确性就会互相排斥。”这是模糊理论的一大特征,即不相容原理。也就是说,精确性与复杂性是不相容的。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给学生设计的作文求知方程愈复杂、愈模糊,学生所获得的结论就会愈精确、愈清晰。
中学生作文,最怕写议论文。其主要症结之一便是打不开思路。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指导学生写议论文,在为他们设计求知方程时,便要在开拓其作文思路方面下功夫。比如,教《失街亭》时,我提出一问:“丢失街亭,罪责谁负?”学生争论,个执己见:或曰罪在马谡,狂妄自大,理该受斩;或曰责在孔明,知人不明,误了大事;或曰马谡有罪,孔明有责,应该各打五十大板。我认为这正是借助不相容原理开拓学生作文思路之良机,便在此基础上设计学生求解方程,让他们分别从马谡、孔明、赵云、王平四个人物的行为表现,取其一点,抽象出一个议论观点,拟好一篇小评论的论题。结果,涌现出不少较好的文题。写马谡的有《狂妄自大,咎由自取》、《一个教条主义者的典型》、《岂能只看一时一事》、《马谡功过辨》、《我为马谡伸冤叫屈》;写孔明的有《好一个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执法如山赞》、《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知人不明,罪责难逃》《杀一将而辞己咎不可取》;写赵云的有《正确对待表扬与奖赏》、《可贵的先忧后乐精神》;写王平的有《应该有这股子进谏的勇气》、《谏而未果,等于不谏》;等等。再把这些论题反馈到学生中去,互相启发,进一步开拓了大家的思路,使这次议论文习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三、完善智能网络,发展学生思维。
模糊理论还提示我们:“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大量决策问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而取大小原则──即利取最大,害取最小──是模糊决策方法的灵魂。”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构思出这样那样的教改实验方案,哪种方案是上策呢?根据模糊理论的方法,取其利最大而害最小的便是最佳方案。
那么,什么是作文教学的利最大而害最小的最佳方案呢?概括起来说,就是完善学生智能网络,发展学生作文思维。就整个语文教学而言,是编织一个“15字经”的智能网络,即: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书,听、说、读、写、思。就作文教学而言,便是编织一个“8字经”的智能网络,即:审(题)、立(意)、选(材)、组(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怎样完善智能网络,发展学生作文思维呢?不同文体又有不同的实验方案。以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为例,这是一组复杂记叙文。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明确复杂记叙文一般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本单元四篇课文各自的特色分别确定其教学重点。再次,让学生就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去独立分析一篇课外读物。最后,让学生投入复杂记叙文的作文:一是以《一个农民企业家的成长》为题书面作文,要求选取一些有意义的小事去表现人物,综合运用各种人物描写,并学习运用叙、描、抒、议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一是以《非典无情人有情》为题口头作文,要求用耳闻目睹的事实,较有条理地讲述在抗非典中一个比较复杂的事件。
运用模糊理论指导学法加快学生作文学习节奏
在学生的作文知识领域里,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智能网络,但有一些学生的作文能力仍然不见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大抵是教师教法的改进与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未能取得和谐统一的`结果。为此,我运用模糊理论求索出一些作文学法的途径,加快了学生作文学习的节奏。
一是语言感受法。
这是通常所说的“语感训练”。“语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夏丐尊先生曾对此作过生动而深刻的描述:
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而造化之工,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
本乎此,我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进行多种多样的语感训练,诸如选词填空、联系语境释词义、对比分析解词义;调整句序、察句式、辨语气、联系语境释句意、对比分析解句意;体会文句的修辞义、暗示义、言外之意;体会整段语意、想象整体意境、抄摘精彩语句;等等。从而形成一个语感训练的序列,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
二是入境探胜法。
所谓“入境”,就是让学生进入语言蕴含的意境。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个“笼”字,把“叶子和花”与“梦”之间作了极为出色的沟通,写绝了月色下的“叶子和花”的空灵。如果学生能充分地品味这个“笼”的运用,就能进入句子中所想象与比喻的情境,从而领悟“笼”字传神的妙用。试把“笼”改为“笼罩”,就失去一种空松、朦胧的立体感,失去一种轻柔、缥缈的梦幻感,亦即失去一种梦幻美感。
所谓“探胜”就是探索形成这种语言情境中带规律性的语言原因。正如叶圣陶所说“贵能令反三,触处自引申。”《百合花》中有这样一句:“两人闷坐了一会,他开始抬头看看天,可掉过头来扫了我一眼。”这一个“扫”字,是一种微妙有趣的眼神描写。原来,小通讯员面对坐下不走的女文工团员,心里一直想着前方的打仗,急着要赶到包扎所去,他又不习惯于与女性交往,既不敢正面看她,更不敢与她说话,只好壮着胆子,用目光极快地接触一下,又马上极快地移开。“扫”便把这种情境十分传神地描写了出来。
如果学生在作文学习中能联系语境去揣摩、领悟,是不难从上述二例中获得炼字炼句之功力的。诚然,这种方法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有时学生在理解上也似乎会模糊些,但是,只要他们掌握了它,就能从模糊中学得更精确、更细微。
三是缘景设画法。
古人有所谓“诗为无形画,画乃有形诗”。美学家宗白华当年就曾在《蒙娜丽莎》前默默领略了一个小时,口里不断念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诗句,觉得诗的精神启发了画的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美。南开中学的李浦教《风景谈》,就让学生在预习中根据课文所描绘的不同风景的内容、意境,认真思考、想象、构思,把风景画出来;课堂上,又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多种画面,并说出各自的构思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如果带来学生走向自然,缘景设画,回来再缘画作文,肯定会取得圆满的成果。当然,作画的目的并不在于要学生能画出高质量的画,而在于激发学生对作文意境的顿悟,达到对模糊美集合的整体把握,加速作文学习的节奏。
篇7:行为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关于行为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哈贝马斯的行为理论一直是学术探讨的重点。本文以《阿拉比》的教学为范例,在客观描述国内英美文学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在哈贝马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哈贝马斯;行为理论;《阿拉比》教学
一、引言
雅斯贝尔斯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参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大学的理想,这四项任务缺一不可,否则大学的质量就会降低。”哈贝马斯认为“行为的合理性更多涉及到的是具有语言和行为的主体如何才能获得和使用知识,而不是对知识的占有。”
英美文学是综合艺术课,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评论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叶芝指出:“文学在我心中是世界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所有价值的最高创造者,这种力量不仅通过每人所公认的神圣书籍来实现,而且通过富有强度和力量的真诚的歌、故事和戏剧里的每一想像来展示。”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剧变。外部环境是大量学生把学习热情转向实用性课程。曾经是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英美文学受到冷落。其内部原因是国内的教学还在沿用Riley所谓的传统模式:“教师几乎决定一切,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和内容、时间、进度以及测试和学习成绩评定等”。“在教学方法上,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参与的要求不高。”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文学课的满意率仅为48%,在被调查的专业课程中其满意率倒数第二。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文字、句法分析,变成了高级英语精读课;教学形式上,依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考试形式仍以知识的机械性记忆为主,剥夺了学生们对文学作品阐释和评价的权力。从哈贝马斯行为理论来看,传统教学模式是典型的“目的性”行为。
本文从英美文学教学现状人手,把哈贝马斯的行为理论与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教学结合起来,探讨教学模式的变革问题,从而尝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探索一条“由目的行为走向交往行为”的新型教学途径。
二、哈贝马斯行为理论和文学课程的独特性
哈贝马斯认为世界可区分为三部分:“客观世界”指真实存在的“客体”世界;“社会世界”是合法化的个人关系的“总体”,实际指规范、价值及其他被认识到的社会期望;“主观世界”即人们“自发的经历”总汇成的世界。哈贝马斯按照行为者与世界所发生的不同关系,将行为分为四种类型:目的性行为、规范控制的行为、戏剧式的行为和交往行为。
教学就其本身来说,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然而文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文学知识和语言运用的技能,因为文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文本与科学文本的区别之一在于:后者是用科学的语言,力求精确肯定;前者是用描写性的语言述诸于形象,包含着许多意义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等待读者调动其想像力去填充和确定。“在某种程度上,本文‘未写出来的部分’刺激着读者的创造性参与”。而“这种创造活动的产品,是我们可以称为本文实质上的维度的东西,它赋予本文以他的现实。’,[区别之二在于:前者的目的是延长读者的审美欣赏过程,这种过程越长,文本的艺术性就越高;后者的目的是要直接向读者说明文本的意义,清晰明白直接是其基本的要求。前者注重“过程”,后者注重结论。文学文本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学课的教学光靠目的性行为是不够的。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决定了两者间交往的不平等性;另一方面,文学自身的独特性又要求交往的主体具有平等对话的地位。因此主体间的交往应是平等与不平等的平衡,这样才能最后实现学生主体在目的性指导下自由发展的目标。
三、行为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实践
借鉴哈贝马斯的行为理论,可以探索英美文学课中如何使知识交往更趋合理。本文以《阿拉比》为例,是因为这一文本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是乔伊斯二十世纪伟大作家的地位所决定的;二是该文本的模糊不确定性,给学生提供了理解与想像空间;三是成长主题和青春期的性冲动很符合当今学生的成长阶段,符合“合理性”所要求的“真实性”与“现实性”。“如果学生把他们自己的经历与他们所读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联系起来,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就会加深”;另一方面文学反映的是我们人类所经历的某些方面,因此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也“有利于读者去了解自己”
1.目的性行为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
目的性行动是一种目标取向的行动,在比较、权衡各种手段以后,行动者选择一种最理想的达到目的的手段。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本身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主要目的是通过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了解西方的文化,增加基础知识。学生是受教育者,不完全等同于普通“读者”,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还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学业。
在知识性教育方面,教师必须首先精讲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文体学知识、修辞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清各个时期作品创作的流派及创作特点等,夯实基础。教师可采用分层系统法,使知识系统化。如在学习《阿拉比》时,可分为四个层次:(1)文本结构方面,包括词汇、语法和通篇文章的结构。(2)写作风格方面,乔伊斯处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兴起阶段,其中显著的是乔伊斯的“顿悟”法和象征手法。(3)文学主题方面,“通过对事件的陈述、情景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来表达的主题问题(SUbjectmatter)’,即揭示“人性、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矛盾和异化”,这篇作品揭露了英国的殖民问题、爱尔兰天主教对人的异化问题、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问题等。(4)作者价值观方面,乔伊斯对祖国爱恨交织的矛盾心理,在艺术美学上追求“完整、和谐与发光”美学思想,反映了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美学思想的传承。系统法还表现为文化理论和文学教学兼顾,教师结合《阿拉比》结构和人物向学生介绍“原型批评”法和成长小说的结构模式。《阿拉比》里主要是贯穿着“寻找圣杯”的原型和成长小说典型模式“压迫——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认识人生和自我”的心路历程。
鉴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英美文学教学中要有目的地、系统地进行西方文化导入,如文本中词语的文化内涵,文本所反映出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式方法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将本民族文化带进英美文学学习的课堂,进行比较和分析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独特的个性。L.A.Samovar和R.EPorter建议将接受文化差异作为建立跨文化伦理(Intercul—turalEthics)的基础。学习英美文学课的中国学生作为一个“理解群体”,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宗教因素、家庭影响、文学经历、个人需要以及各自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英美文学学习有较大的难度。特别是《阿拉比》文本里所涉及的乔伊斯的“顿悟”法,学生难以理解。但如果结合中国、日本佛教中禅宗的内容,学生可以较容易理解。在笔者的授课中,有些同学举出《聪明的一休》的故事加以说明,既形象又生动。笔者还借助鲁迅的《五猖会》与《阿拉比》进行对比,使学生思维更加清晰。
2.戏剧式行为和对学生知识的检验
戏剧式行动指行动者在一个观众或社会面前有意识地表现自己主观性的行动。这种行动重在自我表现,通过自我表达达到吸引观众、听众的目的。“行动者在观众面前,以一定方式进行自我表述,……想让观众看到并接受自己。它以“自我表现”为“中心概念”,与行为者的“主观世界”有关。在英美文学课上,目的性行为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文学知识,学生的上台演示陈述能使知识得到检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们在演示陈述时不得照本宣读,可以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不能依赖它们。给学生提供讲台前的一小片时间和空间,张扬了他们的个性,锻炼了他们的当众演示的技能,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
在笔者的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较好地应用了哈贝马斯的学生戏剧式行为理论。为了做好《阿拉比》的上台演示陈述,有的同学查阅了大量的乔伊斯和意识流的背景资料;有的'把小说改编成戏剧并进行表演。戏剧式行动使学生根据小说上下文营造真实的情景,采取了word文档、ppt课件、flash动画、配乐朗诵等等方式,尽可能逼真地再现书本内容。通过借助视频、动画和网络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教学的容量和密度,也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视听效果,更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移情能力。观看《阿拉比》演示陈述的观众也十分踊跃,纷纷谈及自己成长的经历,分享成长的喜悦。戏剧行为“既不是孤立的行为者,也不是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而是互动者,他们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对方面前表现自己”。这样演示汇报变成了演示者与同学们问的互动,而演示者和同学们因为身份的相同,容易突破师生关系所造成的疏离感,更能保持精神的独立,自由运用知识,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Dublin和Olshtain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一门课程的成功与否及成就大小并不在于学生在期末时知道了多少,或者他们能用这门语言做些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作为语言学习者所获得的独立性的多少。”
3.规范控制的行为与学生社会化的培养
规范调节的行动,即一个群体的受共同价值约束的行动。规范控制的行为与社会世界相联系,是行为者以群体的共同价值、规范作为行为取向,严格遵守那些由个体组织起来的群体所具有的价值期望的行为。“社会世界是由规范语境构成的,而规范语境则明确了哪些互动属于合理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教师和学生间主体间交往的目的,最终是促使学生这一个体的社会化,学生首先适应了学校内部的社会关系,才逐步社会化,从而从个体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
青春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而大学生更是处在幼稚与成熟两者交接的关键时刻,如学习《阿拉比》,要让学生明白“进入社会、长大成人就必须经受得起各种挫折”。结合《阿拉比》的教学,笔者就“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同居现象”等热门话题对南京审计学院、、级3个年级6个班进行了调查,结果是15赞成、35反对、50中间。赞成派认为现在是全球化的年代,大学生性方面也应与国际接轨。性压抑更可怕,与其压抑,不如正视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反对派认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同居有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而且会对学业有影响,涉及到伦理、法律等问题。中间派认为同居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在两人的感情已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讨论,绝大部分大学生的观点倾向于中间派,反映出他们并没有彻底弃绝传统文化价值中的礼义廉耻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人生态度做了适度的灵活调整,对别人的同居现象持宽容态度。这说明学生在逐步适应社会化的转变。笔者由始至终参与讨论,认真记录,然后做好评述,并指出当今时代中西伦理观不同,但避免简单地用“对”和“错”给出结论,使教学成为提出问题、激发思维的过程,学生在一个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中完成文化知识的构建,并理性地思索享受与道德责任的关系,使身心都健康地成长。
4.交往行为理论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激发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应该“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在交往行为中行为者才同时涉及客观、社会及主观世界三个领域,交往行为比其他几种行为在本质上更具合理性。前三者都属于单向行为,而“交往行为”是双向的。“双向性”与“平等性”是交往行为理论的两个重要特征。
把这一理论运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可将师生关系上变“主一客”关系变成为“主一主”合作关系,将学生看作独立人格的主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共同分享阅读经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也就变成了一个不断有新的意义加入的动态过程,从而达到作品与读者真正意义上的契合。教师应该把握这一条原则“对某部作品的正确理解并不仅仅只有一种”,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当成对一部作品唯一可能的理解,而且“如果教师自己对这部作品抱有怀疑或者疑惑态度,应在适当的时候,坦诚地告诉学生,这样反而能促使学生与教师共同运用所需要的知识来讨论并解决这些疑惑”。
主体性的本质特性是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强化在阅读中学生对教学作品的理解效果。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作品中的经典片断、改写作品或模仿经典进行创作、剖析,运用戏剧式行为和互动的交往行为,培养他们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在笔者授课过程中,有的学生跃跃欲试,也用顿悟手法创作出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和诗歌,笔者让他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品,并向报纸杂志投稿,其作品见诸于报刊。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能力、发展自我的空间和机会,从而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初步的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同时学生活跃的思维也给教师提供研究灵感,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这种互动的方式如图1所示。
本文以《阿拉比》为例说明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运用行为理论对教学模式进行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能力,让学生在英美文学中实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认知需求。
篇8: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理论论文
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理论论文
摘 要:多媒体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途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将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转变为现代课堂的多样展示。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与理解能力,增大教学容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前言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的教育传统面临着重大的改变和突破,特别是经历和发展了近四十年发展历程的计算机辅助教育(CBE),由于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而得以飞速发展和深入普及,由此应运而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也称为多媒体技术)和实践探索在短短几年内就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中,我们教师应该掌握将信息技术技能运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中学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人才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化学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化学理论知识,更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上述化学课教学目标,我们广大化学教师都在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引人入胜、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思想化学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利用CAI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一、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现状
面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教学手段使具有现代意识的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减退的矛盾、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任务重时间紧,教师和学生均被弄得苦不堪言的艰难处境的广大一线教师,早就呼唤着教学手段的更新,然而,电脑配置好了,多媒体教室建起来了,为什么他们仍不能摆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运用使用这些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指导和与课堂相配套的实用教学软件。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就中学化学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的实验课题。中学化学涉及的'知识具有微观性、抽象性、实践性以及含有大量实验内容的特点,正好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由此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的突破口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必将受到广大中学化学教师的欢迎,也可带动化学学科的研究。这样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拓展化学教学活动空间,丰富了教学活动方式。可在有限的时空内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接触的化学信息。并且加大了信息度,提高了信息传输率。并能将微观世界的粒子及粒子间的变化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示在学生会的眼前。另外便于及时对各种数据进行大量分析和统计。同时也便于资料保存、整理、修订和检索。
这样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模式,可以开发出由亲临一线的化学教师集体创作的、与教材及课堂教学配套的应用教学软件,并用实验证明这些软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备课、授课、指导学生练习或操作、作业改评、试卷批改和成绩统计分析等,由于计算机系统是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工具,而教学实质上也是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的过程,因此教学全过程都可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并能获得极高的处理速度和重复出现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交互控制和大容量存储,让人们对信息知识的获取真正做到各取所需,通过多媒体进行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信息传递。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不但可以产生活泼生动的效果,而且可以依照学习者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安排适合学习者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达到双向沟通的目的。这几年我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感受,认为多媒体教学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学习(CAL)。它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施:
1)演示式: 系统展示固定的内容,单向式低智能化软件应用。及其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模式的建立。信息技术的融入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化学课堂转为“”化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
2)互换式:弱交互式辅助教学。实验效果的测评方法的探索。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出现,计算机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实现内容的切换和选择,即可以被用来在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间切换和选择,也可以用来在同一化学对象的不同结构侧面的切换和选择,同一化学问题的不同解法思路的切换和选择。
也就是说,化学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这种快速切换和灵活选择的功能,设计出多种授课方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是一种国际趋势。
3)模拟式:根据需要以各种方式模拟某些事物的状态或变化过程。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配套的课堂教学应用软件的开发与运用。包括教案精选、资料收集(图片、影像、实验操作、动画等资料)、达标检测题的编制,以及上述资料编制成课堂教学应用软件(课件)。处理好多媒体使用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关系。从课堂构成者的关系来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而且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而“”人“”与“”机“”的交流是单向的,要注意必要的情感交流。
结语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课堂构成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思考--质疑--探究--释疑--迁移--拓展“”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多媒体的使用是起一个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送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的放大、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了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管青梅,崔宝秋.多媒体应用于高校化学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6(2):67-69.
[2]石福俊. 浅谈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杂志.2009(9)
[3] 张东娇, 崔宝秋.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 基础教育.2009(8)
[4]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选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教材编写组,。
[5]叶朝今,多媒体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小学电教,2001。
篇9:APOS理论在圆锥曲线概念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相当重要的内容,而圆锥曲线概念本身不好理解,还包括许多复杂的层次和许多相关的下层概念,所以圆锥曲线就成了中学数学中最难教、最难学的概念之一。本文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宾斯基关于数学概念学习的APOS理论为基础,考察和分析学生对圆锥曲线概念的理解,并就圆锥曲线概念的教学做出了一些探讨。
一、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并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APOS理论强调在学习数学概念中首先处理的数学问题要具有社会现实背景,并要求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活动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思维运算和反省抽象,对概念所具有的直观背景和形式定义进行必要的综合,从而达到建构数学概念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建构数学概念。
案例1:椭圆概念教学的问题情境设计
(1)以“神州七号”飞船飞天为引例,用多媒体演示宇宙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录像(设计意图:通过录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调动起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对椭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请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椭圆的.实例(设计意图:使同学们发挥想象,充分调动起学习椭圆的兴趣,使学生对椭圆的认识能得到进一步加深,同时在学生的举例中也能澄清椭圆与椭球这两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有同学认为鸡蛋是椭圆形的,实质上它为椭球体)。
(3)实例演示:将西瓜垂直切下得到的截面是圆;改变角度倾斜切下得到的截面是椭圆(设计意图:使椭圆更贴近日常生活,提高学生对椭圆的感性认识,活跃课堂气氛)。
在学习双曲线、抛物线概念之前,也可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生活情境,通过这种活动(或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圆锥曲线概念的意义,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概念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于活动(操作)层面,对活动阶段花大力气、多时间,而对其他阶段草草收场,这也是不符合理论的,甚至是舍本逐末的。
二、教学中要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并抓住概念的本质
从学习心理学角度分析,APOS理论的四个学习层次分析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过程中真实的思维过程,而过程阶段在概念建立中的价值十分有意义。杜宾斯基等人认为,学生建立概念不能跨越“过程”这一阶段。对“过程”,我们可以有三种理解:将数学概念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本身需要一段过程;将思考的结果,再以“过程”的形式呈现,这就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APOS理论最大的创新在于,将数学概念视为从一个实例到另一个实例的某种过程。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概念也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改变对整个数学的看法。教师在过程阶段诱导学生对过程的理解也有益于学生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 案例2:椭圆概念形成过程(经历活动――过程――对象阶段)的教学设计
(1)教师演示画椭圆(请两位学生协助按住绳子两端),边画边强调画椭圆的步骤,并请同学们注意在画椭圆过程中笔尖一定要绷紧绳子(意图:教师演示可向学生说明椭圆的具体画法,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较标准的椭圆形)。
(2)全班同学以同桌为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去尝试、去感受画椭圆。
(3)展示学生画的椭圆,并请学生用自己画的椭圆说明:椭圆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跟绳长有什么关系?(意图: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对“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的点的集合为椭圆”有深刻的理解。一旦学生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椭圆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绳长,他就已经完成了过程模式的建构。)
(4)用多媒体验证学生归纳的结论:打开《几何画板》,请学生观察M点在运动过程中|MF1|、|MF2|、|MF1+MF2|这些数值如何变化。
设问1:通过上述的实际操作和动画演示,请问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让学生归纳。)
(5)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距离之和等于常数l(l>|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F1、F2叫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焦距。
设问2:为什么要|MF1|+|MF2|>|F1F2|?反之,若|MF1|+|MF2|=|F1F2|、|MF1|+|MF2|<|F1F2|会怎样?(强调常数l>|F1F2|,并请同学课后思考当常数l≤|F1F2l时这些点的轨迹是什么?)
(意图:通过上述的学生实验操作后,先请学生大胆探究、想象,再由教师动画演示,揭示出椭圆形成的本质,突出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和必须满足大于两定点的距离,加深对椭圆定义条件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椭圆概念的理解从过程上升为对象。)
参考文献
[1]唐艳基于APOS理论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J].上海中学数学,.12。
[2]濮安山从APOS理论看高中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2。
篇10: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可能性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撰写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中首次提出的,发展到现在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理论。当时,正值美国进行教育改革期间,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美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元是指人脑发展中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智能指的是每个人需要解决自己在改造世界中的实际困难或者是进行创造时所需要的不同能力。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在加德纳的理论中,人至少包含了八种智能,包括音乐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可能性
我国古代就很注重音乐对于人的教育作用,《乐》是与其他经书共同组成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可见其重要。我国高中的音乐教学以鉴赏为主,注重对于情感、表现、创造性的教学。情感是指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的感情世界。表现是指学生基本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创造性指的是要激发学生自己进行音乐创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元智能理论首先把音乐智能作为人们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予了音乐教学一定的重视。同时,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开发,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每个学生不同的才能,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同时,这一理论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由以往的规划者以及权威者向引导者以及促进者方面转变。这是因为多元智能理论不再把学生看做千篇 一律的人,而是注重不同才能和不同思维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往一样,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积极鼓励学生产生的不同见解,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成就。这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多元智能理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可行的,可以用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
二、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进行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的高中音乐教学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适合他的智能的职业以及业余爱好。在新课标中,对于高中音乐教学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此作为音乐教学的总目标,进行每一环节的音乐教学目标设置。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同时要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不同的展现进行考量,以量化的方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是可以客观衡量的。比如,在高一年级时,可以进行三方面的教学目标设定:1.对欧洲民间音乐进行了解,赏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使学生对于欧洲音乐的风格具有初步的了解;2.了解排箫、风笛等一些乐器的特点,学习欧洲音乐的概况;3.分析欧洲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的关系。这一目标的设定还要与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目标是设定:1.音乐智能方面,要能够正确的区分、了解欧洲主要民间乐器的音色,可以找出欧洲民间唱法和美声唱法的不同以及相同之处;2.在语言智能方面,学生能够流利的`表达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和特征;3.在自我认知智能方面,学生能够对每一音乐选段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具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4.在人际关系智能方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配不同的任务,加强人际交流的能力。在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就要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使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这两种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教学时,安排学生自主进行任务目标的多种学习方法。比如在上文提到的任务目标中,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所喜欢的欧洲民乐曲目,采用语言表达、绘画等形式对所选曲目进行了解,并进行解说。合作学习方面,教师可以分配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不同教学任务的安排。可以在小组中安排组长、记录员、会汇报员。组长进行小组的分工和管理,记录员记录大家所表述的内容,汇报员把小组的成果在全班上进行汇报。每个人明确分工,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培养学生智能的培养。比如说《雪绒花》的教学中,对于感情表述、乐曲精神等进行讨论,最终进行汇报。
三、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在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一些地方并不完善,希望本文可以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篇11:《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笔者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就如何利用《内经》理论,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辨证论治为方法,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生理病理学说为基础,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经验。中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医内科学》中也大量引用了《内经》的原文,如何利用《内经》理论,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意义
1熟读经典是名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都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这是《思考中医》中的一段话。事实上,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刘完素、李杲、朱丹溪、张介宾、叶天士、张锡纯等无不如此。我们有必要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内经》等经典理论的重要性。
2《内经》是中医内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根基
《内经》的理论体系包括了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运气学说等内容,而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其中,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涉及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内容,所以说,突出《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3《内经》指导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践
《内经》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了诊法学说、病证学说、治疗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等内容,只要熟读内经条文,在临床中遇到疑难杂症,头脑中就能想起相关的理论学说,犹如在夜行中找到了指路明灯,明确了诊断、辨证、治疗的方向,往往灵机一动,遣方用药,效如桴鼓。
二、具体运用
1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
很多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有详细的论述。如呕吐的病因,《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说明寒热皆可引起呕吐,且有呕酸、呕苦之别。
2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
《内经》对内科疾病症状的描述较丰富,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如对消渴的描述,《素问·气厥论》认为:“肺消者,饮一溲二”“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刺热》对“肾热病”的症状描述为“先腰痛,口酸,苦渴,数饮,身热。”有关黄疸病证的论述也始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并且明确指出“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3指导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首先望诊,《素问·举痛论》:“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有鹅羽,不欲如盐……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告诉学生望色要注意一要有光泽,二不要浮露。再讲闻诊,《素问·宣明五气》:“五气为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这一段除“恐”字以外都是闻诊,而且反映五脏的病变。然后是问诊。《灵枢·师传》:“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说明古人也不能仅靠切脉就能断病,告诉学生问诊的重要性。最后是切诊,《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诊法常以平旦。”这是说脉诊的重要和时间性。《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说明脉象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4指导疾病的治疗
《内经》虽然只记载了13个方,但却更多在病机、治法等方面给我们治病的启发。以《中医内科学》第六章第三节自汗、盗汗为例,自汗有一种证型为肺卫不固证,临床表现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营卫不和。治法:益气固表。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此处可以结合《内经》理解,以一汗出偏沮案为例。刘某,女,35岁,患者左侧半身自汗,而右侧半身无汗,遇天冷时自汗益甚,伴一身畏寒,其出汗的手足明显厥冷,半身及左肢明显麻木。病已三年不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偏沮就是半身出汗,半身出汗是发生偏枯的先兆。《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说明营卫不调是半身汗出麻木的原因,故选方用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补气温卫阳。药证相符,患者用此方后得以治愈。
三、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座谈结果反复修改而成。共有9个项目,涉及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3个维度。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前用相同的指导语解释问卷内容,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952%。回收结果显示,883%的学生反映结合《内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81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717%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利于适应医生工作角色;833%的学生认为拓宽了知识面,对中医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
1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内经》理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热情,提高了自学能力。在经典案例分析中引入《内经》理论讨论,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显著地缩短了学生临床工作适应期。
2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结合《内经》理论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此,教师授课前不仅要熟背《内经》等经典著作重点条文,还要经常临床实践,做到引经据典,融会贯通,结合病例,条分缕析。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反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经典条文深入浅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篇12: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解决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水平: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发展。文章概述了最近发展区的的概念、内涵,着重探讨最近发展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在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在其理论思想中,最近发展区是核心内容。最近发展区创造性地阐述了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的关系,教学对发展的促进,成人对学生认知的作用、同伴合作对提升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儿童能力发展的潜在性,这些思想对教育学和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育模式。日本学者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两点:在学习者发展中强调教育的主导作用;教学必须与最近发展区相适应。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林达认为,“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解读产生了两种不同取向的动态评估:一种取向是侧重于评估的教学整合;一种取向是侧重于教学的评估整合。” 在国内,最近发展区也受到高度的重视,1998年10月 成立了维果茨基研究会。我国对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研究成功主要有:钟启泉(2006)在其《最近发展区新解及启示》中提出了对最近发展区的新解,即由最初的外部教育性影响逐步转换成为个体自己的东西,挖掘出了最近发展区思想中所蕴含的”内化“。麻彦坤(2005)在其《最近发展区理论影响下的同伴合作研究》中探讨了影响合作效果的因素,分析了教学、技术和教师在同伴合作中的作用。王颖在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探讨了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内部言语的促进。她认为,“最近发展区和内部言语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当儿童发展时,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与他人互动,建立自己的内部言语,成人为儿童发展自己的内部言语搭建各种支架和提供帮助”。
本文拟从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概念、内涵进行阐述,并从儿童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因材施教和教学观三个方面探讨最近发展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内涵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称潜在发展区,指儿童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在维果茨基看来,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的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潜在水平”则指正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强调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不能等量齐观,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学校中各学科的教学对心理过程的引发表现在以下三个事实上:
(1)各学科教学的心理基础具有相当大的共同性;
(2)教学对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3)学科教学可加强各项心理功能的相互依从和联系高级心理的发展是学龄期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成果。它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那些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水平,这样就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最近发展区强调学生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通过教学,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就会转化为现有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又会出形成高于原来最近发展区的新的最近发展区,如此循环往复,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潜能不断得到挖掘。
最近发展区注重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个体的发展有他自身的内部逻辑,教学与发展的速度不一致的,如果教学内容超出学生潜在水平,教学效果是无用的;相反,如果教学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现有水平,那就是保守落后的做法,也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就是指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水平,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发展。
最近发展区的关键在于确定学生学习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指最容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维果茨基认为,每一种能力的学习都有其关键年龄。在关键期内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就会导致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印度狼孩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因此,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的时间非常重要,任何一种能力的教学应以儿童的成熟为前提,在相应能力的关键期内进行相应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儿童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方面
20世纪初期,智力评估与测量运动正式发起,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它作为一种指导教育实践的诊断和预测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反对智力静态测量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他看来,西方对智力测量只能测得智力发展的已有结果,无法反映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无视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学不仅主导着儿童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学决定着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后,促进了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动态研究,激励了研究者们朝着这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博德欧夫(Bodoff)的研究发现,许多智力分数较低的儿童只要得到适当的训练,他们与智力分数较高的儿童一样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水平;前苏联心理学工作者卢博夫斯基(Lubovskii)的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在获得帮助就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并且能较熟练地将学习经验迁移到测验情景与课堂行为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弗林(James R.Flynn)在对文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重要的趋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所有发达国家年轻人的IQ指数(智商测量分数)都出现了持续增长。这一发现受到广泛的关注,被称为“弗林效应”(The Flynn Effect),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较多的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些研究都是对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智力动态评估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揭示儿童学习潜能发展。
(二)在因材施教方面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不同的小学生因其年龄、性别、需求、动机,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不同,其最近发展区也不同,正因为他们具有这些个体差异的特点,所以在教学原则上一直强调要“因材施教”,具体地说,因材施教的本质就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确定教学的起点、要求和方法。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面向中间,兼顾两头。即在教学的速度、难度等方面应以中等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为依据.同时.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给予个别指导。通过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审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教师更清楚的知道,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时,教师不仅要了解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更要了解小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
(三)在教学观方面
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之后学生将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什么,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所谓目标是指尚未实现、没有达到的结果。如果目标设定在已达到的范围,则失去了设定目标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要高于小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实现“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但是,在确保教学目标高于儿童现有水平同时,注意目标设定不要过高。用一个形象地比喻,就好比儿童摘桃子,桃子置于的高度需要儿童踮起脚尖就能摘到的位置,在这里,教学目标就如同桃子一样,设置的位置要恰当,既不太高,也不太低,儿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才是最好的,所以教学目标要设定在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
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态度、能力、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儿童的发展。他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这样教学才能促进发展。他高度重视教学的作用,认为教学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思想体现的合作学习思想包含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向而丰富的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并完善和深化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正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高的成员的交往中有利于将“潜在的可达到的水平”转换为“现有水平”。
总而言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发展、教学及其学习的见解独到而深刻,它能给我哥小学教育教学带来活力,随着这一理论的不断丰富、完善,也势必给教育、教学带来更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