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通用18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通用18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本文共18篇,方便大家学习。
篇1: 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和小月,了解平年和闰年的知识,探究判断闰年的方法。
3、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老师的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老师的出生年月是1976年6月19日,你的出生年月是多少呢?谁愿意告诉老师。
师:在你们的汇报中,都用到了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年月日)
师: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了哪些?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个月,31天,30天,28天等信息。
二、借助年历,探究新知
1、观察年历,初步感知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啊,那到底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呢,请你们拿出年历,细观察一下,然后把你们观察的结果向小组长汇报,小组长做好记录。
师:填好了吗?请你们仔细观察填好的表格,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说。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认识大月和小月
(出示课件)
师:老师把你们填写的表格汇总起来,请看大屏幕。这12个月中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习惯上我们把31天的月份叫大月,那么有30天的月份叫什么呢?还有一个特殊的月份是――2月,2月起什么名字好呢?(完成板书)
师:一年12个月中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二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要想记住每个月的天数,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谁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学生汇报记忆方法。
介绍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
3、探究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师:记住了吗?这么快就记住了呀。真不简单,那老师得奖励你们,玩个游戏怎么样? 师生游戏,教师说月份,学生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
师:为什么说到2月,大家都不站起来?
生:因为2月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师:如果要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只要知道哪个月的天数就行?
生:2月。
师:年历中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真不少,生:为什么2月的天数有的是28天,有的又有29天呢?
师:2月里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让我们听听数学小博士的介绍吧!(补充知识)听了小博士的介绍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天。
师生游戏考老师,生说出年份数,师判断平年、闰年。
师:老师能这么快做出判断,因为我有一件秘密武器。(出示1993―2月的天数)根据表格,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小组合作探究,根据表格判断哪些年份是闰年)每隔3年就有1个闰年。
生:单数的都是平年。
师:啊!多么直观的判断平年的方法啊,祝贺你!
生:4年里有一个闰年。
师:能根据你们的发现推算一下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吗?
生:,因为4年里有1个闰年,再加4就是20。
师:能用数学推理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年我国有一件大喜事――奥运会。
既然每4年里有1个闰年,请大家猜想一下,闰年的年份和4有什么关系?
生:可能是4的倍数。
生:4乘一个数就等于它们。
师生通过计算机验证猜想。
师:正如大家的猜想一样,这些闰年的年份都是4的倍数。老师的秘密武器正是大家刚通过年历发现并验证的这条规律。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用年份除以4,如果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三、情境练习,巩固运用
1、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49年、1928年、、21
师:(根据学生的判断出示答案)并结合1949年新中国成立、20神州六号成功发射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生根据计算结果判断2100年为平年。
师:21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让我们通过万年历查寻一下。(打开网页验证2100年为闰年)这到底为什么呢?
在学生热情高涨时补充知识:百年不闰,400年又闰。
2、淘气的故事,判断故事中信息的对错。
(1)姑妈去北京开会,要11月31日回来。
(2)弟弟2月29日出生。
(3)今年7月、8月共62天。
(4)10月30日的后一天是11月1日。
师:通过大家的判断可以看出,这些知识同学们已经牢记在心了。
四、拓展延伸
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考考家长。
篇2: 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
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
天数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②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儿歌记忆法:
a、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
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
(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
小结:2014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篇3: 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第44―46页,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大月、小月的`记忆和掌握。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年历卡,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了解学生的知识
1. 大家对年、月、日肯定不陌生吧?你知道哪些,能告诉大家吗?
2. 大家知道的可真多。下面把你们小组得到的结论写在卡纸上,准备向全班同学展示。
3.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4. 教师取出几张贴在黑板上。
5. 大家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的这么多,真了不起。让顾老师大吃一惊。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这些话对不对?
6. 这是谁写的?读给大家听!对吗?(一年12个月)
什么是大月?(每月31天的)那你们观察一下手中的年历卡,哪些是大月?有几个?
什么是小月?(每月30天的)那你们观察一下手中的年历卡,哪些是小月?有几个?
大月和小月一共有多少个?(11个)怎么少了一个?是哪一个啊?(二月)
教师随意放。对吗?它是大月吗?是小月吗?(不是)因此我们把它放在下面,因为它很特殊,我们来看看大家对二月有了哪些了解?
二月怎么一会儿28天?一会儿29天?到底是几天啊?
你手中二月是28天的举手;你手中二月是29天的举手。果然是真的啊!!你们真厉害!!
一年365天,这句话对吗?怎么还有366天的啊?谁能告诉大家怎么回事吗?
原来还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啊?
随意的摆!对吗?谁知道应怎么摆才正确?学生上来摆!是这样吗?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月里面包含着这么多的知识啊!!
板书完整了吗?还缺少什么啊?
那我们一起来把它们补充完整!教师取出1~12月份,学生报出大月还是小月。
7. 大月、小月排的这么的乱,你们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啊?
(1)讲授左拳记忆法,也可由学生来教。出示幻灯片一起数一遍。
(2)为什么月份的天数这么乱啊?为什么七月和八月都是大月呢?介绍小故事!
(3)刚刚大家提到了平年与闰年,那你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啊?
原来可以看二月份的天数来判断,如果是28天,那么是(平年)如果是29天,那么是(闰年)。
还可以用年份除以4来判断。教师板演,果然真的啊!!你好厉害啊!!
那大家用这个好办法计算一下你手中的年份是什么年?
学生计算。有问题吗?不一样的发现吗?
记录年份,怎么回事啊?明明除以4没有余数,怎么却是平年呢?有谁知道原因啊?
(1) 那你知道为什么整百年份要除以400吗?其实除以4和除以400这其中包含着许多有趣的地理知识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2) 大家可以观察这些年份有什么特点吗?(都是整百年份)
一般的年份是除以4而整百年份需要除以400。有同学觉得这样好麻烦啊?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这其中包含着许多有趣的地理知识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原来四年里就有一个闰年。但由于整百年份的特殊要求所以通常四年一闰。
8. 下面自己看书44页与45面,找找看还有哪些知识是顾老师没有讲的?
学生看书并介绍世纪与季度。教师出示。
三、练习
1. 四月、六月、八月都是小月。(错。八月是大月)
2. 7月1日的前一天是6月31日。(错。六月是小月,只有30天)
3. 1992年的上半年有182天。(对。通过计算可知:31×3+30×2+29=182)
4. 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对。28÷4=7)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了解到课本上没有的许多知识。介绍年、月、日的由来。如果你还对年、月、日的知识很感兴趣的话,不妨课后自己也去读读相关的知识。
篇4: 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关键:
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课时分配:
4课时。
年、月、日
教学内容:
书上第46―――4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除2月外)。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3、渗透爱国主义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年月日,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探索年月日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记住每月的天数。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了解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2、每个学生都去了解自己的公历生日和一些重要节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有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比如:我出生于1977年2月23日。从那以后每年的2月23日就是我的生日。(演示在年历中圈出2月23日)
你愿意把你的生日与我们大家分享吗?生说
表示时间的历法很多,包括农历和公历,农历是我国民间使用的历法。这节课我们来探究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公历。板书:年月日
二、初步感知年历
你能象老师这样在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学生活动
在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不少。比如:咱们小朋友每年都要过一天自己的节日,那是――(六、一儿童节)请你在年历中圈出来。国庆节是什么时候?(十月一日)
在1949年的10月1日的那天我国人民自豪地对全世界人民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又是一个难忘的时刻。
三、观察年历,探索年月日的关系
1、认识年月日的关系
年历不仅可以快速找出特殊的日子,还藏着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现在让我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和一双发现的眼睛走进年历探索关于年月日的奥秘吧!
出示问题: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0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观察年历
汇报,师进行板书:一年有12个月
31天: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30天:四月、六月、八月、九月和十一月
关于二月的奥秘我们放到下节课再来重点探究。看来一年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并不完全相同。
出示: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并不都相同,一个月有31天的被成为大月,一个月有30天的被称为小月。一年中大月有七个,小月有4个。二月有28天,也有29天的……)
从刚才的资料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二月呢?你能也给取个名称吗?
你能帮老师看看我的生日在什么月吗?
9月9日在什么月?10月23日呢?
请生日月份是大月的同学起立,生日是小月的同学起立。其余的同学是哪一月?
2、探究交流记大小月的方法
原来我们是同月的。真好,现在我们来研究怎样能更快地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先让学生介绍,老师再进行小结。
确实人们早在很久之前就发现可以用拳头来帮助我们记住大小月。我们一般用左手紧握拳头。现在我们一起伸出左拳来数一数吧!师生齐数。
介绍用儿歌来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腊是什么呀?生齐读。
这句歌诀是帮我们记住什么月份的?
请你选一种,最喜欢的方法来记一记,。
3、游戏帮助记忆
介绍游戏规则。老师出月份,我报的是大月请男生起立,报的是小月请女生起立。
如果是二月呢?应该怎么办?孩子们讨论。再开始游戏。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观察今年年历完成下面题目(书本第48页做一做)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3)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学生独立观察年历完成,反馈校对
2、判断,简单说说理由。
1)13个月就是1年零3个月。()
2)一年有12个月,不是大月,就是小月。()
3、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如果是两个完整的月份,可能是()月和()月。
五、联系生活,感受年月日
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年月日?
篇5:《日》《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理解作品蕴含的人生哲理;
2.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3.理解作者向往光明、积极抗争的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当代作家。19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秋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1927年赴法国巴黎求学,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的荣誉勋章,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授予他名誉外
籍院士称号。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上海文联主席,《上海文学》、《收获》等杂志主编。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鲁、郭、茅、巴、老、曹”现代文学史上的6位文学大师如今只剩巴金,他成了硕果仅存的国宝。20xx年11月25日是老人99岁生日,按照中国民间习俗为百岁寿辰。
代表作品:学术界公认巴金的创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1949年前,巴金写出了诸如《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及短篇小说《神》、《鬼》等20多部中长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影响了几代青年人,同时也奠定了巴金在现代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巴金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是在“文革”之后,他用了8年时间写了150篇《随想录》,计有42万字。巴金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账。”学术界认为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的本身和文学范畴。
二、学习《日》
1. 朗读课文。
2. 探讨交流
(1) 文中有两个成语,它们的本义是什么?
飞蛾扑火:比喻自取灭亡。
夸父逐日: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
(2) 作者对“飞蛾”、“夸父”是什么态度呢?
朗读1-2节,明确:赞美、怀念。
(3)“飞蛾”、“夸父”在作者笔下有何相似点?为什么赞美他们?
朗读3-4节,明确:都为了追求光和热(敢于追求、一往无前、勇于牺牲)。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理想,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念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4)第3节“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中的“人”指谁呢?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这“人”是指抗日军民。
(5)除了赞美他们,作者在末节也表达了一个愿望。
朗读第5节。
追问:作者也愿意为理想而献身。是不是他对死亡的热爱胜于生呢?请在文中找出他的态度。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古今中外也有类似的表达: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对生和义,古往今来的有志之士选择的是义。
(6)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的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写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日》,不直接写太阳,而赞美扑向灯火的飞蛾,渴死D谷的夸父,表达了作者要给“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带来“光和热”,要像飞蛾那样“轰轰烈烈的死”的浪漫情怀。这里作者要表达的是,对光和热的赞美。作者写《日》,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抗日将士为国捐躯。)
三、学习《月》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月光给巴金什么感受?巴金对月亮的态度怎样?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
“冷”“死”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隐含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3.娥象征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娥奔月”的传说?
(嫦娥奔月,本来是偷吃不死之药可长生。与上文一样创新改编了传说。这里作者猜测嫦娥想让已死的星球再生。)她象征着那些希望可以用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人们。引用传说结尾是因为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改变月亮的冰冷,为了这个已死了的星球而奔月的,作者虽用疑问语气,但在娥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4.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课堂小结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体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D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篇6:《日》《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作品写于1942年,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品写作的历史背景,学生只能从书本上有一点感受,所以对这一历史的理解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理解文意的难点,要能结合学生实际,在理解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领悟出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
课外扩展是本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要能突出这一点,必须要求积累课外的故事,并结合其内容,对神话传说作出新的理解。
教学难点之一:了解作者生平事迹和历史背景;
之二:朗读与理解相结合。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活动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请同学们把“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同桌一起讲故事。
2、举手发言,把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倾听。
3、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夸父逐日》,能不能将此文背诵一遍?
生:背诵(略)
师:有谁能谈一谈对夸父、嫦娥奔月这两个故事的看法?你觉得夸父、嫦娥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生①:夸父意志坚强,为了理想,不惜牺牲自己。
生②:夸父勇敢、敢于和自然作斗争。
…(生继续谈)
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两则散文诗《日》、《月》,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日、月的。大家翻开书69页。
教学活动之二:朗读、感受《日》
1、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日》,看看作者是怎样看待飞蛾扑火的;
2、生自由朗读,并思考作者对“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的认识理解;
3、师提问:作者赞美飞蛾扑火和传说故事(夸父逐日)的目的是什么?
4、小组学生讨论、回答;
5、师明确:表达作者对光和热、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6、继续疑问:文中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试勾画出来。
生①: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生②: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吗?
师:你觉得里面哪个词需加上着重号?
生①答:赞美;
生②答:黑暗的、寒冷的
……(略停两分钟)
师:没有了吗?
(生沉默)
师:那我们再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再找一找。
(生朗读)
生: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生: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一撮灰。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了解巴金的性格特点吗?
(生思考,并大声朗读文章)后(生回答)
师小结:洋溢着人生之激情,这篇散文诗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师:请同学们满怀激情,齐读文章,并再次感受文章。
生:齐读。
师:小声朗读,并勾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师:你能找一句文章中的话语,作为一句名言积累吗?
生齐读: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师:大家理解该句话的含义吗?在理解时,要结合写作背景。
9、师介绍写作背景:在那样一个年代里,有着许许多多的革命勇士像飞蛾、夸父一样,为了追求理想、光明,抱着坚定的信念,去追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也希望成为一名勇士,去为革命、为理想和光明而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大家此时能理解刚才画的语句吗?
生齐答:能。
师:下面接着学习第二则《月》。
教学活动之三:朗读、感受《月》
1、女生朗读,男生倾听;
2、男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新解“嫦娥奔月”的?
3、学生听读、勾画,并回答。
生:嫦娥为了拯救这个已死的星球。
师:从何而得?
生:她想让这已死的星球再生;
生:嫦娥为了见见里面的人。
师:见什么人?
生:吴刚;(班上其他同学大笑)
生:……(不知道)沉默。
师:到底见谁呢?请大家再把文章诵读一遍。
生齐读。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理解“嫦娥奔月”,见谁呢?
5、生思考,作答:表达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所谓的见某人,几正像《日》里一样;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向革命勇士学习而已。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呢?
生:比如:“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不会发出热力的,月光是死的光”。表达(侧面)了作者对光和热(理想、光明)的一种孜孜追求。
师:你如何理解“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沉默):……
师:同学们小组间思考,讨论讨论。
(生积极思考、讨论)
师:有了吗?
生:前面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生:“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还有“冬季的深夜……霜似的”。
师:很好,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呢?
生: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也渴求。
师:对,这就同前文《日》有了相通的地方。不只是写月光、月亮,而重要的是借日、月来表达自己对光明、理想的一种追求。下面把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生齐读。
教学活动之四:探究课文的异同:
师:我们刚刚学会了巴金的两则短文,你们觉得两文有何异同点吗?小组讨论一下,并说说理由;
生:(小组积极思考、讨论)
1、学生自主探索,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以下不同点:
生:两文题目不同,一个是《日》,一个是《月》。描写的情景不同,表达的内容也不同;
生:感觉不同,前文阅读后,让人热血澎湃。如“为了追求光和热……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2、明确以下几点:
①所写事物不同;
②所写内容不同。一个表达了追求光与热,甘愿轰轰烈烈的死的决心;一个显示了为了拯救已死的星球宁可寒冷寂寞而生的意志。
③反映作者性格的两面:前者激情洋溢;后者则细腻幽静。
3、相同的,有如下几点:
①文章体裁相同,都是散文诗,而且都用了象征手法;
②主题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的歌颂,为了追求,不惜牺牲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教学活动之五:了解巴金、了解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我们学了巴金的《日》《月》,你们了解巴金吗?讲给大家听听,生(自主介绍)
师小结: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早期作品《死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后期作品:《寒夜》
2、本文写作背景:1940年至1941年,正是抗战进行到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全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那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信念是坚定的,是强烈的。
3、下面大家凭着对两文的理解,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
4、学生齐读。
5、全文总结: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在惊叹文坛巨匠那与众不同的同时,我们又来思考:如果是我们,在那时那地看日看月,也许会同巴金有同感吧!让我们同作者那革命的激情,那坚定的信念,同巴金一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吧!
篇7:《年、月、日》教学设计及评析
、创设情景:
1、问题激趣:
有一个女罪犯,他通过化装、整容,从外貌上来看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般人很难发现,就连公安警察也没有认出来,但就在她出示过境证时被聪明的公安警察捉住了。出示投影:出境证,并在2月29日下画上红线。此时提问:你知道为什么此时警察把她逮住了呢?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想像,说出各自的理由。
(评析:拉家常式的交谈,创设了师生亲近的气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教学,产生探究的欲望。)
2、复习旧知识:对“时、分、秒”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3、你知道哪些重要的节日?学生边看课件边讨论,并点生集体交流。
4、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研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二、新知学习:
年、月、日的学习:
1、了解学生的情况:你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多少?把你知道的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验证:小组活动
(1)拿出准备好的年历表,年历中有许多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认真观察,找一找,看谁发现的秘密多?
(2)在学生独立观察年历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学生汇报。(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板书。
(4)根据学生起的名字,教师指出,人们习惯上把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那么28天的和29天的二月份,我们给叫他“特殊月”(尊重学生起的名字)。教师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特殊月(二月)28天
29天
(评析:相信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只提供不同年份的年历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在独立基础上,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基本能自行解决思考年、月、日知识的问题。教学中注重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2、想办法记一记大月和小月。
有什么办法记住每月的天数?大家出出主意。
记大月:7月前单,8月后双。
儿歌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左拳记法(让学生互相教后,然后集体再数)
(评析:学生自己想办法记,教师只作指点,激发学生创新欲望,通过计算全年天数,避免了机械记忆。)
3、练习:
A、老师出生在九月,你能告诉我,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吗?今年老师的生日过了吗?
B、6月30日后一天是几月几日?是谁的生日?
C、元旦节是在每年几月几日?她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D、和你的同桌说说自己出生的月份,让他告诉你是大月还是小月出生的。
(评析:创设学生自己探索的教学情境。但在练习中,当学生讲到在同一年度里有两个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12
篇8: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协助学生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年历、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是个有意义的日子,能和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我一定要把这个日子记住,今天是哪年几月几日呀?现在是3月x日xx时xx分xx秒(板书),黑板上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
2、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或者是叫你难忘的日子?
二、自学提示一
交流汇报
(一)认识年历
时光快车看大家对年月日这么感兴趣,准备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可是他记录时间的法宝,你知道是什么吗?(年历)年历上面记录了月份、日期、星期、节日等等。
教研活动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
1、大家可别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呢!接下来就让们火眼金晶看年历,自己先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是火眼金睛队!
2、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1)一年有12个月
(2)一月有31天。(哪些月也有31天?总结有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月)
(3)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月
(4)2月份有28天
3、刚才我们发现的是20年历上的小秘密,那么其他年份的年历是不是和今年一样呢?火眼金睛,继续行动!
眼见为实,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近几年的一些年历,我们一起在他们身上找找答案吧!
4、小组汇报:对照年的天数统计表,哪一个小组的统计结果和2011年统计表一样?请派一名代表说说你们小组统计的是哪一年;哪个小组的统计结果和2011年统计表不同?哪里不同?(2月)你们统计的是哪一年?
5、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统计活动,我们知道了:除了2月份,其他各个月在不同年份中天数是一样的,大多数年份2月份有28天,也有些年份的2月份是29天。
6、全年天数:一年有多少天?是每一年都有365天吗?
7、在今年这365天里,有一天一定是大家最想喜欢的,那就是你的生日,火眼金睛找生日,请大家在10秒中内圈出你的生日,开始!
自学提示二
教研活动
(三)大月、小月记忆方法
1、谁生日的月份有31天,谁生日的月份有30天?
2、大家知道吗?每月有31天的这些月还有个名字呢,叫做“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特殊的月份。
3、谁妈妈的生日是在大月?有的同学去日历上找啦,怎样很快地记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呢?我们先来看看在一年12个月中,大月、小月和2月是怎样排列的,老师把大月涂上了红色,把小月涂上了黄色。
4、观察统计表,想想,怎样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5、学生汇报,老师总结方法:
方法一:拳头法(带领全班一起数,自己再数一数,同座之间数一数,全班再一起数一数)
方法二:歌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6、反复练习记忆:
(1)自己选择喜欢的一种方法记住它。
(2)同座之间互相背一背、数一数
(3)大家来挑战(我出题,你判断)
检测(略)
(五)新课小结:有没有感觉现在浑身充满了知识的力量?能量越大责任越大,我们的一位老朋友,现在正犯愁呢,让我们去帮帮他好吗?(引出喜羊羊)
篇9:《年 月 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协助学生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年历、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是个有意义的日子,能和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我一定要把这个日子记住,今天是哪年几月几日呀?现在是20xx年3月x日xx时xx分xx秒(板书),黑板上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
2、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或者是叫你难忘的日子?
二、自学提示一
交流汇报
(一)认识年历
时光快车看大家对年月日这么感兴趣,准备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可是他记录时间的法宝,你知道是什么吗?(年历)年历上面记录了月份、日期、星期、节日等等。
教研活动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
1、大家可别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呢!接下来就让们火眼金晶看年历,自己先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是火眼金睛队!
2、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1)一年有12个月
(2)一月有31天。(哪些月也有31天?总结有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月)
(3)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月
(4)2月份有28天
3、刚才我们发现的是20xx年年历上的小秘密,那么其他年份的年历是不是和今年一样呢?火眼金睛,继续行动!
眼见为实,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近几年的一些年历,我们一起在他们身上找找答案吧!
4、小组汇报:对照20xx年的天数统计表,哪一个小组的统计结果和20xx年统计表一样?请派一名代表说说你们小组统计的是哪一年;哪个小组的统计结果和20xx年统计表不同?哪里不同?(2月)你们统计的是哪一年?
5、总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统计活动,我们知道了:除了2月份,其他各个月在不同年份中天数是一样的,大多数年份2月份有28天,也有些年份的2月份是29天。
6、全年天数:一年有多少天?是每一年都有365天吗?
7、在今年这365天里,有一天一定是大家最想喜欢的,那就是你的生日,火眼金睛找生日,请大家在10秒中内圈出你的生日,开始!
自学提示二
教研活动
(三)大月、小月记忆方法
1、谁生日的月份有31天,谁生日的月份有30天?
2、大家知道吗?每月有31天的这些月还有个名字呢,叫做“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特殊的月份。
3、谁妈妈的生日是在大月?有的同学去日历上找啦,怎样很快地记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呢?我们先来看看在一年12个月中,大月、小月和2月是怎样排列的,老师把大月涂上了红色,把小月涂上了黄色。
4、观察统计表,想想,怎样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5、学生汇报,老师总结方法:
方法一:拳头法(带领全班一起数,自己再数一数,同座之间数一数,全班再一起数一数)
方法二:歌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6、反复练习记忆:
(1)自己选择喜欢的一种方法记住它。
(2)同座之间互相背一背、数一数
(3)大家来挑战(我出题,你判断)
检测(略)
(五)新课小结:有没有感觉现在浑身充满了知识的力量?能量越大责任越大,我们的一位老朋友,现在正犯愁呢,让我们去帮帮他好吗?(引出喜羊羊)
三、巩固应用
1、判断题:
(1)每年都是365天
教研活动
(2)24个月就是两年()
(3)小明说他的生日是4月31日()
3、拓展练习
(1)8月1日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6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 几日?
(2)小明说:"妈妈说我的生日是元旦的前一天,我是哪天过生日呢?
(3)这批牛奶的生产日期是:20xx年2月18日,保质期为:六个月,这批牛奶今年几月份过期?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篇10:《年 月 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币导学生复习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自己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能对自己这一单元的学习情况全面、合理的评价,在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的同时,解决年、月、日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比醚生在各种复习活动中充分体验时间与数学的联系,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
3本历自主复习和整理知识的过程,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了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上找到相关的信息;认识了 24时记时法,有一定的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复习课的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复习的每一个过程能否促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要关注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综合应用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优越,课改已经进行两年多了,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个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批参加课改的学生,他们喜欢教师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呈现富有挑战的问题,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本单元的复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增强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有关时间与数学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设计
(一)汇报交流,整理知识
师:课前已经让同学们整理有关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知识,并填写了表格,现在请各个小组讨论推荐一张表格,并给大家介绍一下表格内容,好吗?
(小组派代表介绍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的表格。)
师:现在哪个小组想给这个小组来补充呢?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全班交流。)
(评析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整理年、月、日的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整理的标准和方法,凸现了整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理一理知识,从中学会整理建构的方法,获得了整理建构的能力。)
(二)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1查一查。
师:再过几周我们就放寒假了,你们高兴吗?寒假你最喜欢过哪一天呀?(春节!)春节是哪一天呢?那天是星期几呢?各小组查一查日历,看哪个小组最先查到!
(小组汇报!)
(评析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话式引出查春节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学生会很感兴趣,使全体学生能专心地、积极地投入到复习课中,使学生复习了看日历的知识,教师重点关注了学生对星期的了解。)
2猜一猜。
师:新年就要到了,你们又长了一岁,你们过年几岁了?你们都属什么的呀?老师可不喜欢过年,因为又老了一岁,如果我只告诉你们我的属相,你能猜到老师过年就多少岁了吗?(能!)我属蛇!
课件出示:12生肖图,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想汇报呀?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找一组汇报)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评析教师设计根据属相推算教师年龄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有点挑战性,学生会很好奇,很有兴趣,这样学生在复习了年龄与生肖之间关系的同时,还经历了独立推算,交流了推算的方法和结果的过程,相互得到了启发,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推算方法。)
篇11:《年 月 日》教学设计
一、教材:苏教版数学第6册P17-18。
二、课题:认识年、月、日(新授)
三、教学目的:
1、使同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协助同学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同学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商同学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年历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T:Today, I’ve brought something interesting.Could you guess what it is?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同学不难猜出是“日历”(Calendar),随后,教师出示20xx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T:同学们,我们学习一天、生活一天,我们就会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Day)字。
(2)T: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How long to go through?
同学答问后,教师板书:“月”(Month)字。
(3)T: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How long to go through?
根据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年”(Year)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Year、Month、Day)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Hour、minute、Second),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篇12:《年 月 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课件出示: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xx年日历。
2、揭示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后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2)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
(3)你能根据20xx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课件展示万年历来让学生观察)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2、记忆大、小月
(1)课件展示:拳头法。全班齐数一次。
(2)课件展示:儿歌法。教师讲解儿歌,让学生自由记忆儿歌。
(3)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
三、实践应用(课件出示)
1、一年有个大月,有( )小月。
2、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3、你的生日是( )月( )日;
4、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四、总结竞猜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
2、猜谜语。出示: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师: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珍惜时间)
篇13:《年 月 日》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年、月、日
课题:年、月、日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
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xx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
天数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xx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②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儿歌记忆法:
a.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20xx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
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
(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
小结:20xx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年、月、日
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第2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xx~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20xx~20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20xx……
2月的天数(天)
(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年份(年)20xx……201420152016
2月的天数(天)28……282829
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0xx、20xx、20xx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篇14:《年 月 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通过课前预习调查,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
4、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学情分析
年月 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定了解,但对平、闰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已能利用相关教学平台及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学习,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获得比书本更丰富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 月 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探究年 月 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精神。同时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 月 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并熟记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xx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
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年”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
(4)你能根据20xx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教师从计算机中调取万年历来让学生们逐月观察,提问学生并指名回答。)
观察年历卡,数一数一年有几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提问:每月的天数是一样的吗?有哪几种情况?每个月都有多少天的?(31天、30天、28天)
(3)讨论:31天的月份有哪几个?30天的月份又有哪几个?28天的是哪个月?
(4)提问:谁能告诉大家,31天的月份有哪几个?(板书: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的月份又有哪几个?(板书:30天:4月、6月、9月、11月)28天的是哪个月?(板书:28天:二月)
(5)小结:不管哪一年31天的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的都是4月、6月、9月、11月。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板书: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
2月即不是大月,也不小月,二月是个特殊月我们把它叫做平月。
(板书:平年二月28)
(二)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提问:一年中大月有几个?小月有几个?
1、拳头记忆法
(1)师:我们研究了大月、小月,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特别聪明,想出了一种拳头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有同学会吗?
组织如下活动:
讲解: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注意两点:①讲清数的方法;②数到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习惯上称“2月平”。
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拳,跟老师一起数。
(2)电脑演示:出示拳头示意图,小组同学尝试数出各月,再指名数给同学看。
(3)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会利用拳头帮助记忆大月和小月吗?
(4)反馈:凸起的月是哪几个月?每月有多少天?(1、3、5、7、8、10、12,每月31天。)凹下去的是哪几个月?每月有多少天?(2月28天,4、6、10、11每月30天。)
2、儿歌记忆法
谁会用儿歌形式教给大家记住大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3、记7月8月
(1)7月前什么月是大月?8月后什么月是小月?
(2)师:注意7、8两月都是大月。
为什么7、8两个月都是大月呢?
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古罗马有一个叫恺撒的皇帝,他的生日在7月,7月是单数,于是他就规定一年的12个月中,单数月是大月,双数月是小月,他死后,他的侄子屋大维继位,可屋大维的生日在8月,8月是小月,他觉得这样有失尊严,便把8月改成大月,8月变成大月后,后面的月份也就变成单数月是小月,双数月是大月了。
4、师:你还可以这样记忆,这两个月正在放暑假,都是大月,我们可以多休息几天。
(三)反馈:
1、师:你出生在几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二月份是多少天是大月还是小月?
2、提问:谁能很快地把它记下来?(生生互动练习说)
3、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大家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要求:男生做大月,女生做小月,我说的月份是大月男生站起来,我说的月份是小月女生站起来。看谁做得快。(学生愉快地做游戏)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一年有( )个大月,有( )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月()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你的生日是()月()日;
5、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猜谜语。师:同学们一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真了不起!老师想给同学讲一个古老的谜语,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
师: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珍惜时间)
3、师: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篇15:《年 月 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初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季度、世纪等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2、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和生活相联系,熟练运用年、月、日。
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课本、观察讨论、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尝试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设计理念: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胡瑗先生的经学并重思想体现了他不仅重视知识传授,而且重视能力培养,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一脉相承。故而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课前预习搜集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课堂交流、集体验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解决措施:
运用胡瑗商讨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组内、班内交流合作解决重点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
解决措施:
观察年历表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观察闰年年份与四的关系,得出一般情况下判断闰年的方法,结合书上的注解学会整百年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
年历卡片若干,年历表一张,做一做练习题一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吗?
板书:年、月、日
二、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老师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预习年月日的知识,你们完成了吗?同学们一定懂得了不少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吧!谁来说一说。
1、指名说,同时其他同学验证(对照日历)
师:适当板书,大月31天:1、3、5、7、8、10、12月
小月30天:4、6、9、11月
2、小结学生的预习内容
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怎么记住这些大月和小月呢?
学生试着背一背。
你有什么方法,在四人小组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好吗?
3、学生交流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1)数拳头
(2)儿歌: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3)回忆一年级儿歌: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指名说交流的方法。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办法记一记。
4、反馈练习:练一练
(1)(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5、你还知道哪些年月的知识
引出平年和闰年(板书)
提问:要知道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
出示做一做:(2)
6、学生查找今年二月的天数并计算全年有多少天?
学生计算,师巡视。
生口答,师表扬计算简便的学生。
追问:明年二月有28天?是什么年?全年有多少天?
师板书:闰年366天,平年365天
三、学会判断闰年和平年
1、要了解是平年还是闰年就得查年历,真麻烦,老师不用查只要你报上年份,我就知道是平年还是闰年,信不信?谁来考考我?
老师能既快又准地说出来是因为我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只要仔细观察这份年历卡,一定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2、出示年份卡
3、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通常每隔四年闰一次)师用红笔标出闰年年份。
再观察闰年年份和4有什么关系?
提问:遇到末尾是两个0,即整百年呢?(提示学生看书上注解)
4、学生利用手中的年历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自我验证。
四、认识世纪和季度
1、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呢?
世纪 季度 旬等
2、指名说自己对上述时间单位的理解?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提示学生可以从知识方面或学习方法上来谈谈),你还想了解那些关于年月方面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提出问题:为何会有平年、闰年之分?
告诉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希望下一期的读书活动我们能办一期关于年月日的手抄报。
六、布置作业
篇16:《年 月 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中,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每个月有多少天。
2.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年历卡探索并交流,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适当介绍中国农历等方面的知识。
3.归纳梳理,形成比较清晰的时间单位知识体系,运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自学任务卡、自带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好,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谁能说说你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很高兴大家能记住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你能说说刚才自己说的生日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板书课题:年、月、日)年、月、日是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自学新知
昨天让同学们在家搜集不同的年历卡,带来了吗?都有哪些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收集到的信息,由小组长记录在表中,然后将不同的年历卡放在一起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合作完成自学任务卡)
自学任务卡:
(1)一年有个月。
(2)有31天的月份有(),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有(),是小月。
(3)你是怎样记忆大月和小月的?
(4)二月有()天?
为什么二月善变,有时28天,有时29天?(可以上网查阅资料)
2、学生小组分享交流
刚才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了年月日的一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其他小组同学的自学成果吗?
(学生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学生:我知道年月日的知识是这样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是大月。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是小月。
学生:我同意你的看法,我还想补充一下:一年有(12)个月。
师:每个月有多少天?是大月还是小月?有什么规律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一记吗?
(学生可能汇报儿歌记忆法,拳头记忆法)
学生: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学生: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举例说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以此类推,每过四年就会出现一个闰年。
学生:我们查阅了资料,想补充一下:公历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比如20xx年得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3、检测练习
(1)判断下面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2)算一算一年有多少天?
4、学生质疑
学生提出疑问:我有个问题,谁能帮我解答…为什么二月有时28天,有时是29天?一年有时是365天,有时是366天?为什么会多出来一天?(请学生自己解疑,或教师帮助解疑)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学会了吗?还有什么疑问或者问题吗?下面我们就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练习十七第1题
(1)儿童画展从星期几开始?到星期几结束?一共展出几天?
(2)5月5日妈妈出差回来,回来那天是星期几?共出差几天?
2、实践运用
练习十七第2题
(1)20xx年2月14日早晨,牛奶还能喝吗?
(2)学习机今天坏了,在保修期内吗?
(3)灭火器从哪年开始必须进行检验?
3﹑拓展延伸
商场进行相机促销活动,从某月28日开始,为期5天结束,结束是哪一天?
可能是:
还可能是:
想一想,说说你的理由
4﹑活动记忆,记一记节日。
先在今年的年历上找一找,五月有哪些特别的日子?九月有哪些特别的日子?
请学生在自带的年历上动手找一找,圈一圈,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是几月几日?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春节是几月几日?
春节怎么总在变化呢?出示不同年份的年历,找出春节是几月几日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按农历计的,请学生观察农历,像这样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5、布置课外作业,回去搜集整理一下,一年中有特殊意义的节日还有哪些?它们在几月几日?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
生:世纪、星期、季度…
生:时、分、秒……
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像世纪、星期、季度、年、月、日
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以后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有关时间的问题。
篇17:《年 月 日》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礼物:年历(正面:哈尔滨风光反面:各个年份的年历)
师:你从手中的年历中能知道什么?
生:上面有12个数字,代表12个月
师:数数大家都会,通过数数体会数的含义就不简单的了。板书:12个月
生:有的是28天,29天、30天、31天
师板书;
生:只有二月是28天
师:只有说明了她与其他月份作了比较,观察和比较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师:年、月、日
2、20xx年年历
师:多少个月?你拿的是哪年的年历?有多少个月?
生选择年份说。
师:她找到了年与月的关系,板书:1年=12个月
师:哪几个月是31天?带生共同找到。课件演示。
师:有序观察就不会遗漏了。观察自己的年历,哪个月是大月?板书:1、3、5、7、8、10、12月
师:找哪几个月是小月?
生:4、6、9、11月
师: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你手中的年历这几个月是30天吗?
师板书:4、6、9、11月
师:还剩下一个特殊的月份,二月有多少天?
生:28天或29天
师:在年历告诉我们的知识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有时二月是28天,有时是29天。
播放:二月
师:听了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生:平年365日,闰年366日。
师:二月是28天的那年叫做平年,平年的一年是365天。二月是29天的那年叫做闰年。闰年的一年是366天。
3、记忆:
(1)师:怎样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有什么好方法?同桌商量。
生1:记大月,7前面是单数,7后面是双数。
师请生看课件。(课件闪动:1、3、5、7、8、10、12)
篇18:《年 月 日》教学设计
目的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年月日等相关的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整理与应用
教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学生自由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1231246060
(7、4、1)30
29(30)
计时的方法:
⑴普通计时法(12小时计时)
⑵24小时计时法
主要让学生举例说明互相转化的方法
求经过时间
⑴求经过的小时数
⑵求经过的天数
⑶求经过的年数
主要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1年=个月1日=小时
1小时=分1分=秒
讨论1年=天
2、把下列时刻用普通计时法写出来。
19时8时22时30分5时13分24时
3、把下列时刻用24小时计时法写出来
上午10:50早晨3:20下午2:25晚上9:45
4、练习一的第4、5、6、7题
采用的主要形式生报生写师报生写
三、加深练习
练习一的第8题
讨论后反馈
方法⑴先加小时数
⑵再加分数
⑶满60进1小时
实际应用:
计算是否过保质期
四、课堂练习
作业本
单元检测
目的:系统回顾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