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精选16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精选16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学设计模板,本文共1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教师资格证英语笔试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研究中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2.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包括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获取教学资源和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与学生良好沟通的能力;能够筛选并改编适合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语言材料。
3.能够在语篇中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学等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 第一章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1.根据发音时是否受到发音器官的阻碍及阻碍程度,将26个英文字母分为三类:元音字母,半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元音字母有5个:a,e,i,o,u。半元音字母有:w,y。
2.音素(phoneme)是音的最小单位,有区分语言意义的作用。英语中有48个音素,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
3.音标是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而一个音标并不知表示一个音素。 标音法:用音标标记语音的方法。宽式标音法和严式标音法两种。宽式标音法是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一个语音的标音方式。严式标音法是一种使用变音符号的标音方式,旨在记录同一个音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下所发生的细微的变化。
国际音标,K.K音标,D.J音标。
4.音节的类型: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多音节,成音节。 重读音节的四大类型:开音节,闭音节,-r音节,-re音节。
5音节的划分:
(1)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元音字母
(2)当两个元音字母中间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而且左边的元音又是按重读开音节规则发音,这个辅音字母通常划入右边的音节。
(3)两个元音之间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或辅音字母组合,左边的元音按重读闭音节规则发音,那么这个辅音字母或辅音字母组合通常划入左边的音节。 (4)如果两个元音字母中间有两个辅音字母,通常这两个辅音字母分别划入左右两个音节。
(5)如果两个元音字母中间有两个辅音字母,第一个是r,这两个辅音字母分别划入左右两个音节。 (6)如果两个元音或元音和半元音字母组合发的是一个元音或双元音,划分音节时,不能将其从中分开,要划在一起。
(7)有些辅音字母经常在一起,只发一个辅音,或者联系很紧密。。划分音节时也不能将其分开。 (8)辅音字母组合构成发音的辅音连缀,划分音节时,也不能将其分开。
(9)如果一个单词是以字母-le结尾,并且辅音-le前面还有一个辅音字母,那么这个辅音字母通常划分在右边这个音节里。
(10)加前缀时,前缀单词单独划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音节。
(11)加后缀时,后缀不影响其他音节的划分。
(12)如果后缀-ed加在以-t或-d结尾的单词后面,发/id/,构成一个音节,拼写时可单独划分为一个音节;反之,其他情况下不算一个独立的音节。 5.根据发音时舌活动的范围,英语元音可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发音时元音声带振动,叫浊音。20个元音中,单元音12个,双元音8个。元音之间的区别主要有四方面:舌头抬起的高度,舌头最高部分的位置,元音的长度或紧度,唇的圆展度。
发辅音时声带振动的是浊辅音,声带不振动的是清辅音。28个辅音中,清辅音11个,浊辅音17个。 6.音的连读(liaison) (1)“辅音+元音”型连读 (2)“r/re+元音”型连读 (3)“辅音+半元音”型连读 (4)“元音+元音” 型连读
7.失去爆破
爆破音(plosive):[p],[b],[t],[d],[k],[g] (1)“爆破音+爆破音”型
(2)“爆破音+摩擦音/破擦音”型
(3)“破擦音/t,d/+鼻音/m,n/”型
(4)“爆破音/t,d/+舌边音/l/”型
8.音的同化(aimilation)
(1)后进同化
(2)前进同化
(3)前音与相邻后音互相影响
9.多音节词的重读( word stre) (1)多音节词一般倾向于倒数第三个音节重读。
(2)以-ic,-ish,-ive,-cian,-sian ,–cial ,-tial等结尾的多音节词,一般是倒数第二个音节重读。 (3)以-ee,-eer,-ese,-ette,-oon等后缀结尾的词,不论是双音节还是多音节,一般均是最后一个音节重读。 (4)以-con,de-,ex-,in-,re-,pre-,pro-等为前缀的双音节词,在作名词用时,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作动词用时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
10.可数名词的复数变化规则:
zoos,radios,photos,gulfs,roofs,chiefs,serfs,bliefs,proofs,handkerchiefs.Women doctors, boy students, Germans
11.不定冠词a/an,定冠词the,零冠词
12.动词的时态
(1)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 (3)一般将来时 (4)现在进行时 (5)过去进行时 (6)将来进行式 (7)现在完成时 (8)过去完成时 (9)将来完成时10)现在完成进行时 (11)过去完成进行时 (12)将来完成进行时
13.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
14.反义疑问句
15.感叹句
16.复合句
(1)定语从句 (2)状语从句 (3)主语从句 (4)宾语从句 (5)表语从句 (6)同位语从句 17.倒装
18.强调
19.虚拟语气
20.主谓一致
(1)语法一致 (2)意义一致
(3)就近原则: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常常与最近作主语的词语保持一致,常出现在这类句子中的连词有:or,either..or.., 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there be...第二章 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1.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包括:语音学(phonetics)、音位学(phonology)、形态学(morphology)、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与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 3.规定语言学与描写语言学
4.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与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 5.语言可以有两个方面:语言和言语
6.语言能力(competence)指的是所有说本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并且说出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的能录 语言行为(performance)指的是上述代码在使用语言的实际情况中的实现,即指话语本身。
7.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的作用:认定语言间的异同、降低学习的难度、决定教学重点、预测错误的发生
8.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我国外语学习者的错误通常有下列类型:负迁移,过度类推或概括错误,语用错误
9.语言学有关的外语教学理论
(1)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2)监测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 (3)输入、输出假说the input/output hypothesis (4)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5)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10.语言的结构特征:任意性arbitrarine、二重性duality、多产性productivity、移位性displacement 11.语言的功能:信息功能、人际功能、施为功能、情感功能、寒暄功能(phatic)、娱乐性功能、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
12.共时研究(synchronic)以某个特定时期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比如现代汉语研究,莎士比亚时代语言研究都属于此类。历时研究(diachronic)则研究语言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规律。
13.最小对比对minimal pair:辨别音位最强有力的工具。 14.涵义关系: 同义关系synonymy、反义关系antonymy、上下义关系hyponymy、
语句之间的涵义关系(同义关系、矛盾、蕴含、预设、自相矛盾、语义反常) 15.会话含义理论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合作原则:数量准则quantity、质量准则、关联准则relation、方式准则manner 含义的特征: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可消除性cancellability/可废除性defeasibility、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非常规性non-conventionality 16.修辞学 明喻simile、
隐喻/暗喻metaphor、转喻/借代metonymy、提喻、拟人personification、类比analogy、委婉euphemism、夸张hyperbole、对偶/对仗antithesis、矛盾修饰、反语irony、
层递、拟声、头韵、双关pun、讽刺. 17.词的形成:复合词compound、派生词derivation 18.词汇变化(lexical change):混成法blending、首字母缩写acronym、逆构词法back-formation、缩写语abbreviation、类推造词analogical creation、借词borrowing
18.语素的类型:
(1)自由语素(free morpheme)和粘着语素(bound morpheme) (2)词根root、词缀affix和词干stem (3)曲折词缀inflectional affix和派生词缀derivational affix 19.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分成:双唇音bilabial、唇齿音labiodental、齿音dental、齿龈音alveolar、齿龈后音palatal-alveolar、硬腭音palatal、软腭音velar、声门音glottal.辅音根据发音方式分成:塞音stop、擦音fricative、塞擦音affricate、鼻音nasal、边音lateral、近音approximant 元音分为8个双元音diphthong、12个单元音simple monophthong 20.超音段suprasegmental 音节syllable、重音stre、语调intonation、声调tone 第二部分 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外语教学基本理论,理解语言观、语言学习观、语言教学观等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2.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版)》的目标内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以及课程标准的其他相关知识,并能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运用。
3.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的教学基本原则、讲解和练习方法。
4.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原则和训练方法。
5.能结合中外社会文化语境,设计并实施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1.语言是人类用以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的系统。
2.语言学角度的语言观
(1)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下的结构主义语言观
(2)认知心理学理论下的转换生成语言观
(3)社会学理论下的功能主义语言观
3.语言学习观就是指人们对语言学习理论,目的,模式,规律,方法和策略的认识,看法和观点。 4.语言学习的要素: (1)外语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2)外语学习的目的和目标 5.外语学习的策略
(1)采取语言学习观的折中认知策略
(2)采取正确的结构—功能交际策略
(3)采取多元文化的包容策略
(4)采取低过滤,少监测的心理策略
6.外语学习的方法:
(1)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2)为自己选定长远的学习目标和短期目标,并不断地改进学习,以适应自己的生活 (3)不抑制自己,乐于学习目的语
(4)具有克服学习困难的语言知识和学习语言的实践技能,克服困难以推动学习的方法,学习中国能以容易着手,知道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地方 (5)善于以新联旧,将孤立的成分组成有规律的系统,不断地组织和完善学习到的语言知识、技能,并根据重新组织、完善的要求,安排自己的学习。
(6)兼重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全面探索目的语的含义。
(7)长期自觉自愿地练习。 (8)愿意在实际交际中运用目的语 (9)经常自我检测,督促,在运用中检测自己的能力和欠缺。
(10)优生能训练自己逐渐排斥母语,而凭直觉去掌握所学语言,以致用外语思维。
7.语言教学观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教学活动的本质、方法、模式等要素的理解、认识、观点和态度,最后形成语言教学理论。
8.语言教学理论及其教学法
(1)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语言是一种习惯”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观的一大观点。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刺激—反应—强化—重复”机械的习惯形成过程。
(2)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语言学理论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
(3)社会语言学理论:社会语言学的语言系统强调语言环境,侧重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研究语言在社会中如何运用的问题。
9.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1)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教学内容: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外语教学的基础,以母语和外语翻译为教学手段,用母语进行教学,过分依赖母语,忽视口语教学。
(2)直接法(Direct Method)
重视语音,语调和口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组织思维,加速外语和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
(3)听说法(Aural—Oral Method/Audio—lingual Method)
强调口语的第一性,按听说读写的顺序,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以模仿,重复和记忆的方式学习,大量实践,形成习惯,达到自动化运用,通过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确定教学难点,安排教学顺序。
(4)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
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同时受完形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感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语言和情境相结合
(5)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教学过程分为语言的理解,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运用三个阶段
(6)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functional approach/notional ..) 以培养交际能力为宗旨,教学过程交际化,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交际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7)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10.义务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1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语言技能(language skills):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语音(phonetics),词汇,语法,话题(theme),功能(function) 情感态度(emotional attitude):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12.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13.评价建议: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5)形成性评价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水平考试
14.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的目标:
(1)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2)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3)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 (4)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语音教学的内容:
(1)基本读音 (2)重音 (3)意群的读音 (4)语调与节奏
语音教学原则:
(1)模仿为主,加强实践 (2)适当讲解,掌握发音要领 (3)对比分析,突出重点 (4)在英语语流中练习语音 (5)调查研究,因材施教
语音教学策略: (1)采用多样化手段 (2)提供多样化材料 (3)让学生接触不同口音 (4)在情境中进行 (5)体现趣味性
教学活动设计:
(1)训练学生各个音素的发音(对比,辨别,讲解) (2)训练学生的重读 (3)训练学生的语调 (4)训练学生口语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省略,同化) 15.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目标:
(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 (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4)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词汇教学的内容: (1)词义(概念意义、关联意义) (2)用法(usage) (3)词汇信息(basic information) (4)词汇记忆策略
词汇教学模式:
(1) PPA教学模式(呈现,反复训练,运用)
(2) 情境教学模式
(3) “词、句、文”教学法(一种在句子和语篇之中学习词汇的教学方法)
词汇教学原则: (1)语境化 (2)调动多种感官 (3)语块化 (4)组块无限化 (5)兴趣激发 (6)策略原则
词汇教学策略:
(1)把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扩大词汇量紧密结合 (2)把完整的口头或者书面语言材料与新授词紧密结合
(3)把辨认、分类和点拨词汇的意义、形式和使用功能紧密结合 (4)把英语各类词汇项目从语言和教学法的角度紧密结合 (5)把英语各类词汇项目练习活动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
教学活动设计:
(1)合理安排词汇教学活动程序(体验观察meet、假设尝试muddle through、掌握运用master) (2)渗透词汇记忆策略(语境中记忆,联想记忆,词典辅助记忆)
(3)灵活运用词汇应用策略(看图描述,描述绘画,词汇游戏,表示词义程度,同义词和反义词配对,单词范畴归类)
16.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目标: 语法教学内容: 语法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当的语法教学方法
(1)演绎法(deduction)和归纳法(induction):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 (2)显性和隐性教学 (3)任务型语法教学 (4)情景语法教学
(二)合理安排语法教学程序
(1)“行为主义”语法教学程序:展示,解释,练习,测评。
(2)“任务型”语法教学程序“任务准备,设置语境,呈现任务,任务执行,汇报,聚焦练习。
(3)“交际型”语法教学
(三)灵活运用语法练习形式 (1)形式型练习(2)意义型练习(3)交际型练习
(四)培养学生语法学习策略
(1)熟练掌握语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则,适时分类梳理、归纳 (2)运用口诀法熟记基本语法规则 (3)通过背诵佳句和格言记忆语法基本形式和结构 (4)在“读“写”“用”中学语法 (5)学会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17.语篇教学的功能及特点: (1)整体性功能 (2)预测性功能 (3)图示化构建
语篇教学的方法: (1)整体教学法(2)线索教学法:5W+H,以时间顺序展开阅读 (3)背景知识介绍法 (4)段落提问教学法 (5)讨论教学法
18.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1)培养语音感觉 (2)培养语意感觉 (3)培养对语言感情色彩的感觉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19.听力教学的原则及训练方法
(一)听说结合原则
(1)听前回答 (2)听后解释 (3)听后问答 (4)听后重复 (5)听后讨论
(二)听写结合原则
(1)听前听写 (2)听中记录 (3)听后整理
(三)听画结合原则
20.听力教学模式
(1)自下而上的听力教学模式:强调语言知识对听力的影响,在听力理解之前安排适当的听力技能的训练以及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
(2)自上而下的听力教学模式:侧重背景知识的作用
(3)交互听力教学模式
21.听力教学过程:“听前”阶段、“听中”阶段、“听后”阶段
22.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一)听说结合,以听带说
(二)采用多种口语练习活动
(三)有效使用交际策略
(1)积极回应对方 (2)适当使用补白词(hesitation filler) (3)借助形体语言 (4)迂回策略 (5)掌握常规程序套语
23.英语口语教学的原则
(1)教师应创设特定的环境,使学生产生交际的愿望和兴趣
(2)口语教学活动应带有目的性
(3)口语活动应重视意义,而非语言形式
(4)口语教学要与听力教学相结合
24.多种口语教学方式
(1)问答式口语教学(intera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speaking)
(2)值日生报告(daily talk/cla report)
(3)复述法(rehearsal method) (4)小组讨论式教学(group work)
(5)讨论和辩论(discuions and debates)
(6)课外口语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oral English)
25.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1)自上而下的模式(the top-down approach)
(2)自下而上的模式(the bottom-up approach)
(3)交互补偿模式(the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approach)
26.阅读教学过程:读前阶段、读中阶段、读后阶段 27.有效地阅读策略
(1)略读(skimming):目的是了解文章大意 (2)寻读(scanning):查寻特定的细节内容
(3)精读(intensive reading)
(4)猜测生词意思
(5)预测(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的预测)
(6)识别指代关系
28.阅读教学的原则
(1)通过创意的导入,激发兴趣和求知欲
(2)注重非感知输入,介绍文化背景,清除阅读障碍
(3)整体性教学原则
(4)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原则
29.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使写作任务真实化
(二)使写作过程化
(三)明确写作各阶段的要求
(1)写作前
(2)写草稿(drafting)
(3)修改——编辑和校读(revising—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4)赋予写作以交际色彩
(5)将写作与听说、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0.写作教学的常见方法
(1)结果定向写作教学模式
(2)过程定向写作教学模式
(3)内容定向写作教学模式
(4)任务型写作教学模式
31.写作的练习形式:控制性写作、指导性写作、交流性写作。
32.教师应该怎样结合社会文化语境,进行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1)介绍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 (2)介绍语言运用的规则,(3)设计跨文化教学的活动: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差异、学生亲身体验西方文化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
1.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英语知识、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能够说明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3.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定合理、明确与具体的教学目标。
4.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安排合理的教学过程,筛选适当的辅助教学材料。
5.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有效的学习评估活动。 1.学生认知特点:
(1)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2)记忆和注意力的特征(3)学生思维的特征 (4)学生想象力的特征 (5)学生情感的特征 (6)自我评估能力的特征
2.学生现状分析 (1)学生起始能力分析 (2)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认知因素、了解学生的情感因素、了解学生的意向因素)
3.学习需要分析的内容
(1)教学目标 (2)起点分析 (3)教学策略 (4)教学方法 (5)教学内容 (6)教学效果 4.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
(1)规划 (2)收集数据 (3)分析数据 (4)写出分析报告 5.教材分析
(1)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趣味性、时代性、科学性)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3)体现与文化的关联(教学活动设计注重“人文性”的提高、教材注重对文化内容的渗透、教材的话题具有时代气息和教育意义)
6.教学目标:是预期学习者在规定时间之内达到的学习效果,是教育者所期望的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我们通常用“能识别、能理解、能运用”等描述中小学外语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
(1)指导教师对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2)有助于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3)引导学生的学习目标
7.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 (2)符合教学规律 (3)符合课程标准 (4)具有全面性 (5)具有阶段性 (6)可测性
8.新课程英语教学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这五个方面反应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目标价值取向、体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9.英语教学目标是通过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来体现。 10.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1)课程标准 (2)学生学情 (3)知识内容
11.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开放性原则、生活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学科性原则、品味性原则、区别性原则。 12.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
13.新知学习
(一)导入:(1)对于运用难度较大的语言,可用任务导入 (2)对于情节很复杂的故事,可用情节导入 (3)对于知识性很强的课文,可以用知识导入
(4)对于反映学生生活的课文,可以从本班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导入 (5)对于事件性的课文,可借助近期的一条新闻来导入
(二)呈现
(三)语言学习:老师的讲解、例释和学生的操练、巩固
(四)语言学习中的情感、策略、文化指导
14.板书的作用
(1)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 (2)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书写技能 15.板书的类型:线索式板书、提纲式板书、表格式板书、流程式板书
16.教学材料筛选的原则:适时适度的原则、因势利导的原则、化繁为简原则、动态生成原则、因材施教原
17.有效教学的涵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18.有效教学的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8)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统一的原则
19.有效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4)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 (5)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20.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2)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1.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元性原则
22.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综合性评价指标 (1)教学理念与设计的评估 (2)教学目标评估 (3)教学过程与方法评估 (4)教学效果评估 (5)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估
(二)定项评价指标 (1)等级量表 (2)定项描述 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与评价
1.掌握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能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学习活动。 2.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英语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恰当地运用语言讲解、练习、提问、反馈等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3.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课堂活动的常用组织形式,能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能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发挥教师的作用。
4.掌握课堂总结的方法,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评价,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5.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整合多种资源,选择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
6.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知识与方法,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 7.了解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教学案例进行评价。
8.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思路。
1.课堂教学的操作步骤
组织课堂教学、新知识的讲授、知识巩固、实际运用阶段、布置家庭作业
2.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素1)目标2)内容3)程序(4)输入材料(5)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6)情景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过程:
任务前:创设任务情境、呈现学习任务、联想相关知识
任务中:落实任务、体验交流、展示成果
任务后:归纳小结、操练、检查评价
(三)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能原则、连贯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3.其他教学方法的选用:
直观法教学法、情境表演法、电化教学法、联想法、启发法
4.语言呈现的方法: (1)利用真实情景呈现 (2)利用肢体语言呈现 (3)利用直观教具呈现 (4)利用电教手段呈现 (5)利用问答呈现 (6)利用故事呈现
(7)利用游戏、角色扮演呈现 (8)语言描述法
5.课堂提问的原则
(1)审时度势,注意适时性 (2)明确目的,具有针对性 (3)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4)角度新颖,激发趣味性 (5)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6)逐层递进,关注探究性 (7)适当肯定,反馈激励性
6.教学反馈的特点: (1)要体现参与度 (2)要体现层次化 (3)要有目的性 (4)要有启发性 (5)要有激励性
7.教学反馈的方法:口头反馈、非语言反馈、书面反馈
8.教师常用的纠错方式:提前纠错、及时纠错、暂缓纠错
9.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纪律与行为规范的管理
(二).课堂教学环境管理
(三).调控课堂教学过程:调控学生的参与面、控制教学节奏、调控教学反馈
(四).奖励机制:口头表扬、非物质奖励、物质奖励
(五).制止不良行为:软管理办法、硬管理办法
10.课堂活动形式的设计原则:交互性、平等性、多样性
11.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
(一)活动主体的多样组合
(二)活动小组的不同组建
(三)活动方式的多样设计
(四)开展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实施阶段、课后总结阶段
(五)活动实施的三项策略: (1)抓好“三度”,有效活动:广度、深度、延展度 (2)关注细节,讲究技巧 (3)正确对待口语错误
12.教师的角色:
(1)知识的传授者、技能的示范者和资源的提供者 (2)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调控者 (3)学生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和评价者
13.作业布置的形式:课时作业、课本剧表演作业、问卷调查作业、采访型作业、开放型作业、实践操作型作业、辩论型作业 14.科学有效地布置初中英语作业:层次性。时效性、适量性
15.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步骤。
16.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反思三个环节。
17.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教学问题 (2)提供反馈信息 (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
18.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评价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9.形成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效果,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
20.形成性评价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1.形成性评价的内容:
(1)评价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程度、(2)评价学生情感、策略的发展状态
(3)评价学生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4)评价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
21.形成性评价的常用方法
(1)量化评价法:调查表、评价量表
(2)质性评价法:优秀作品、概念图、录音或录像、创建与使用成长记录袋、教师观察、访谈、读书笔记、项目和演示
22.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ement:又称结果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评价。终结性评价通常是在一个学程结束时进行,它要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础,用来确定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达成的程度。
23.终结性评价常用的工具:解释性练习、建构性任务、考试
24.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写教学体会: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写下自己的败笔之处
(二)写教学机智:偶发性事件产生智慧的火花
(三)写教学反馈:记录学生的学情、保存学生的创新、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试卷
(四)写再教设计 25.教学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叙事研究、行动研究
篇2:教师资格证英语笔试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在教师面试答辩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教师资格证教师面试答辩作为一种有效的测评手段,是评委与应试者之间的认识性、情绪性等信息交流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在短时间内评价一个人的客观有效的形式。在多年培训课程中育德教育的老师总结出了很多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的技巧,都可作为教师面试答辩的借鉴,教师面试答辩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仪表得体、举止大方的原则面试礼仪是很重要的,得体的着装、优雅的谈吐,不仅能给面试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能提升自己的信心。
第一,一定要守时,无论你有什么理由,迟到都会被视为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的表现。应试者要提前到达考场,以利用考前的时间调节自己紧张的情绪,迅速适应考场环境。第二,着正装,教师面试是很正式、很严肃的,务必穿正装出席,宁可保守一点也别标新立异。男士最好穿深色西服,打领带;女士选择相对多一些,但要以整洁美观、稳重大方为原则,服饰色彩、款式、大小应与自身的年龄、气质、肤色、状态和教师职业相协调,还要与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学生年龄相吻合,这样的着装会 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第三,面试中要杜绝晃腿、吐舌、转笔、伸指等不雅的小动作,这些动作容易给考官留下此应试者不成熟、不稳重、不 自信等印象,自然会认为这样的人不适合做教师。面试中语调要平衡,语速要平缓,尽量避免中英文夹杂,尽量少用助词,例如“啦”、“喽”、“呢”等,不要给评委留下用语不清、冗长、不认真及缺乏自信的感觉。
二、紧扣题目的原则答辩必须根据试题的要求答辩,需要怎么回 答,就怎么回答,不能答非所问,也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试题和问题的内容或范围。例如,有些组织类题目明明问“作为一名教师,对这次活动你是如何计划的”,很多应试者不假思索地开始按答题套路分成事前计划、事中实施、事后总结来答题,而忽视了题目的问法,结果适得其反,给考官留下此应试者只会生搬硬套,不能 够变通,遇到问题不能随机应变的印象,自然也就得不到高分。因此一定要紧扣题目来作答,以问题为中心,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才能有所突破,获得高分。
三、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指在回答考官提问时,要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应 对考官的发问。比如,当考官问及你的家庭情况时,你应如实简单相告。如果问及你在大学本科或研究生阶段都学过多少门课程时,你如记得清楚,就如实报告,如记不准,就说个大概,切不可随意编出个数字来。当问及你的优点与缺点时,要简明扼要地叙述,切不可谈得过多、过高。在面试中涉及专业知识时,更要实事求是 地回答。如果你对考官所提的问题回答不出来,就坦率地承认“不知道”并表示歉意,因为一个人的知识面总是有限的。当问到你熟悉的问题时,你应尽量发挥得充分些。
四、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原则 育德教育的老师发现,面试考官比较看重应试者随着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应付的应变能力,对此应试者要有充分的准备。例如,当你进入面试考场之后,如遇考官们都不发问,而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你,使你不知所措,心里紧张。这时候,你可“主动出击”,以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你可以先作自我介绍,甚至可以向考官们提出一些问题,以显得自己是位头脑灵活、反应敏捷、能够随机应变的人。
一般来说,在面试过程中当考官提出问题以后,应试者应稍作思考,不必急于回答。即便是所提问题与你事前准备的题目相似,也不要立即答题,因为那样给考官 的感觉可能是你不是在用脑答题,而是在背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如果是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题目,则更要冷静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匆忙答题可能导致文不对路、东拉西扯或是没有条理、眉毛胡子一把抓。经过思考,理清思路后抓住要点、层次分明地答题,会给考官留下较好的印象。
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原则逻辑思维能力是面试测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这种能力的高低能通过应试者的答辩显示出来,条理清晰、前后一致是这种能力的具体表现。
要注意考官不是看你 答什么而是看你怎么答,这就要求应试者在听到面试题后,首先要思维有逻辑性,然后便是陈述要有逻辑性,这种逻辑性要求应试者的回答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前后衔接紧密,表述前后呼应。依此作答才能征服考官
六、有理有据、言近旨远的原则面试答辩本身就 有理论测试的特性,因此,应试者回答问题应该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比方说,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引经据典,言近旨远,或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或是新课程理念,或是教育名人名言等,这些都需一定的理论功底,应试者平时应注重这方面的积累
七、推陈出新的原则面试中,考官一般比较看重应试者个性化的回答。因此应试者的回答富有新意,能够做到推陈出新,别出心裁,就能给考官留下好的印象,为面试成功增加砝码。
篇3:教师资格证英语笔试教学设计
Teaching material:必修。。。Unit ...题目要写上
Teaching aims: Knowledge&skill 1.students will know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ions(so they they can talk about....in English) and the skill of skimming and scanning.
Method&proce 2.students can get the main idea and find specific details through skimming and scanning Students can practice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skills and get familiar with the topic of ....through task-based approach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Emotion& value 3.情感方面。
知识与技能一般是重点过程方法是难点
key points: 1.how to get students to master the words and expreions of the text.2.how to improve students’reading skill and their ability to summarize.
Difficult points: 1.How to get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words and expreions other contexts correctly.2.ho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speed and ability to summariz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Warming-up and leading-in (3-5min)
重点(可以是学生之间讨论,老师抽个别或者老师对全体) step 2: Pre-reading (1min)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itle of the paage below.gue what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二种情况:1.太简单,直接看出来,不用学生回答。说辞
2.让学生猜,记录下,看结果谁对。说辞) step 3: Reading
task 1: fast reading (8min) Q1: what’s the paage mainly about? try to summarize it with one sentence.Q2: 课后细节问题(说辞)+
为什么要锻炼fast reading skill?说辞
task 2: careful-reading (total:15min)
R1.underline the words and expreions that trouble you in the text.try to understand them in the context.while you read,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where you stop in a sentence.
R2.listen to the Mp3 and read after it to check if you stopped at the right place.If not, adjust your rhythm.
step 4.practice (15min)
let students discu in pairs/groups 和话题相关,每个不同。
discuion or debate.讨论说辞
step 5: summary (2min) ask students to make a summary of the cla.Homework:(1min)
1.listen to the record for at least three times.try to imitate its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and memorize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is text.
2.write a paage under the topic of “...”.you can refer to your notes while writing.
结束语说辞
Blackboard design.
篇4:教师资格证英语笔试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笔试教学设计模板,套用直接拿下40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那么多模块中你觉得哪一块最难?选择题?材料分析?简答题?还是论述题?在小编看来,都!不!是!从小编多年的经验和一些考过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的经历来看,教学设计最难!
选择题你可以蒙,简答论述可以编,这些题只要你写了,考官通常还会给你点笔水分。但是教学设计就不同啦,没有基础的人是很难写出来的,它需要一定的逻辑与思想。学会了这一块这里的分你就稳拿啦!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份完整的教案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章可循,事不宜迟,跟着小编来看教学设计的模板吧!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教学难点: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重难点的确立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考虑。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依旧拓新、承上启下、开门见山、设置疑问、引起悬念、直观演示等。 讲授新课:新授是教学设计的重头戏,需写出针对教学内容授课步骤安排。 归纳小结:要考虑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以及所需时间。 作业安排:要考虑布置哪些内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等。
板书设计: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板书要求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按照以上模板来写,基本错不了。当然一份完美的教案,在细节方面还是需要同学们再深究。
当然教学设计不仅在教师资格证笔试中会出现,在 教资面试(也叫教案设计)、编制教师考试、教师生涯中都会有涉及到,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自己的教师生涯熠熠生辉。
篇5:教师资格证英语笔试教学设计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学设计理念
二、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
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三、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六、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 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作业
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
2、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b、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 c、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 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
十一、教学反思
篇6:教师资格证英语笔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认识本文中__个生字,正确读、写“__、__、__、__”等相关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c.能够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
d.通过查字典理解生字的含义,会运用__、__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感悟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边品读课文,边感受??,做到在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b.学习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__、__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c.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的学习能力;
d.通过探究学习发现文章的结构,学习与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通过感受?,更加?,增强?;
b.通过作者对?的描述,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c.通过?,理解?,体会?,懂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a.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含义,让学生学会新字、词的认与写; b.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的启发。
难点:理解?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1分钟以内):直观、设疑、趣味
例:直观: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这些东西有什么的共同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二)传授新知(5-6分钟):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种学习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3)检查自读效果:
a.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练习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b.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c.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d.质疑和释疑
2.深入阅读、攻克难点:
(1)教师引读;
(2)引导学生概况每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
(4)分角色朗读,在先?;
(三)总结全文巩固:
(1)学习了本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a.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讲述本篇文章; b.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 c.做一做,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脉络式、提纲式、图标式、点睛式、对比式)
篇7:教师资格证英语笔试教学设计
教案范例
一.课题:立定跳远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和了解立定跳远,熟记动作要领。
2能力目标:通过老师引导讲解,小组讨论练习,掌握立定跳远这一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立定跳远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其中的乐趣,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果断、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 教学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进行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2) 青蛙跳。 2新课讲授
(1)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示范练习动作。
动作方法:
第一部分
预备姿势:两脚平行自然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
第二部分
起跳: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用力蹬、展开,迅速向前跳出。
第三部分
腾空:起跳后充分挺胸、伸髋,使身体尽量伸展。
第四部分
③带领学生集体进行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的练习,针对重难点着重练习。集中纠正,个别辅导,观察和鼓励学生多练习。 ④将学生进行分为人数相等的四组,每组安排小组长进行组织管理,练习完整动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
⑤学生自由结伴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帮助指出对方的不足。
(2)游戏练习: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在规定的起跳线后,每组派出一名成员用立定式跳远来完成“立定跳远接力赛”,后面的队员在前面队员落点上跳跃接力,以累计成绩评出优胜队。
(3)结束部分
①整理放松
②总结讲评 ③师生再见
篇8:教师资格证英语笔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PEP 小学英语》(供三年级使用)三年级上册 Unit 5 Let's eat Part B Let's talk
【教材分析】
let's talk 部分呈现了 Mike, Bailing 和 ChenJie 出去野餐的情景。学生在 A 部分已经学习了“Have some...”,本课拓展为一般疑问句“Can I have some...?”。这个结构难度不大,但由于学生初次接受食物,饮料方面的单词,因此,在学习时可能出现表达困难。
【学情分析】
1.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语音语调方面有了进步,但语言模仿能力仍需加强。
2. 在教学中注意连读现象。如:Can I have some chicken? Thank you 等。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朗读习惯。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听懂会说“Can I have some...” ,“You're welcome.”
2. 能力目标:能在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
3. 文化意识:在教学野餐的对话时,让学生理解外国小朋友所用餐具与中国小朋友不同。我们用勺子、筷子。而外国小朋友用刀、叉。
【教学准备】
1. 教师:录音机、磁带、课件、有关食物饮料的卡片、一个装有食物的大托盘。食品饮料小卡片若干。
2. 学生:自带食物饮料或自己画的卡片。剪下活动手册附页中 Mike, BaiLing, ChenJie,用小绳子拴上,做为人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一) 热身
1. 歌曲 Let's have a picnic today, 屏幕上呈现歌曲剪辑,学生拍手跟唱歌曲。
2. Let's do 教师放本单元 A 部分和 B 部分的 let's do 的录音,学生做动作。
【设计意图: 用优美的乐曲将学生带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点明了这一节课的话题──野餐。 随后,明快紧凑的 TPR 活动,既复习了有关食物饮料的单词,又可以让学生兴奋起来。】
(二)复习
1. 日常口语对话:教师说: “Look! I have much delicious food.” 然后教师拿起食物托盘展示给学生:“They are hamburgers, chicken, Coke, coffee... What do you like?” S1: I like hamburgers. Teacher: Here you are / Have some hamburgers. S2: Thank you/...
2. 单词接龙游戏: 一名学生说,“I like hamburgers.” 第二名学生先重复这句话,然后再加上一种食物或饮料的名字。如:“I like hamburgers and chicken.”说的食品/饮料名称最多的学生为胜者。教师发给获胜的学生一张小卡片。
二、新课呈现
(一) 学习句型“You are welcome.”
1. 在情境中引出新句型“You are welcome.” Teacher: Now. I'm a waiter. (教师有意放慢语速,重读 waiter, 多重复几遍,让学生听懂。) 在说句子的时候,教师拿起食物托盘,戴上侍者的帽子。教师走近一名学生问:“What do you like?” S1: “I like...” Teacher: “Here you are/ Have som...” S1:“Thank you.” Teacher: “You're welcome.” 教师做不用谢的手势。 多做几组这样的对话,有意识地让学生听句子“You are welcome.”
2. 板书“You are welcome.” 学生跟读,并做相应的动作。随后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操练。
3. 师生交流学习句型“You are welcome.” Teacher: Who'd like to be the waiter? Student1: (做侍者) What do you like ? Teacher: I like French fries. S1: Here you are. Teacher: Thank you. S1: You're welcome.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巧妙的对话设计,用旧知呈现新知,在巧妙复习知识的同时展现新句型。随后,学生模仿教师做对话,把新句型应用于语篇中,提高了语用能力。自由创编简短对话也给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二)学习句型 Can I have some...?
1. 在对话表演中展示新句型。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表演对话。学生把自己带来的食物、饮料放在桌上,一人扮演侍者,其他三人扮演顾客。每组表演结束后教师趁机幽默地说:Oh, I'm hungry, too.(做饥饿状)“ Can I have some chicken/...?”等。
2. 操练新句型。 教师板书句子“Can I have some...?” 因句子较长,建议采用分段朗读的方式,从后往前度句子。接着,用两快一慢的方式来操练。让学生先用较慢的语速说两遍,然后用较快的语速说一遍。待学生学会后,恢复到正常语速。
3. 复习巩固新句型。两名学生一组做这个游戏。一名学生背过身去,另一名学生拿一张食物卡片让第一名学生要用句子 Can I have some...? 来问, 如果另一名学生手里正好是这张卡片,就说:Yes, you can. 反之则说:No, you can't.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情景展示知识点。先对知识点进行了机械操练,然后进行趣味操练。把知识点重新融入对话,情境中来呈现。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听音模仿
(一)让学生合上书,看一遍 B Let's talk 部分的录像剪辑。 看完后教师问: What did you see? 让学生合上书,试着说出听到的句子。
(二)让学生打开书,跟着教师指句子。这一过程既可以让学生认读句子课文,又可以让学生资助核对上一问题的答案。
(三)学生跟录音读对话。第一遍,整体跟读与个人跟读相结合;第二遍,学生一起逐句跟读,教师为每一句话设计一个动作。
(四)让学生试着根据教师的动作提示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浅至深逐步掌握对话。先听,后读,然后试着复述。跟录音读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而动作的加入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操练
(一)人机对话。让一名学生戴上 Mike 的头饰,同大屏幕上的 Amy 和 BaiLing 表演对话。然后可以视情况让学生分别扮演 Amy 或 Bailing 表演对话。
(二)角色表演。学生三人一组,表演对话。学生准备时,教师播放 Noodle, Noodle, Dumpling 的录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准备对话。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教师奖励食物或饮料的卡片。
【设计意图:本部分紧接上三步骤,在操练上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先由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过渡到人机对话,进而过渡到学生自由练习。】
(三)拓展操练。让学生四人一组。创设情景,编演对话。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话题可以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
五、听歌曲
歌曲 Noodle, Noodle, Dumpling 较难,让学生欣赏歌曲,对歌曲建立一定感性认识。
【设计意图:以歌曲开始,以歌曲结束。始终让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家庭作业】
1. 听三遍录音,复述对话。
2. 以小组单位,参照所学内容创编对话。
篇9: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
1.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3.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
(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
(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3)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
(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1)了解学生认知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2)具有分析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2.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1)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及教材编写思路和特点,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
(2)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技能,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3. 确定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1)领会“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
(2)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4. 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3)了解信息技术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5.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综合应用
(1)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2)通过研究典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评析教学案例。
(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三)信息技术教学实施
1. 课堂学习指导
(1)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 课堂组织调控
(1)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决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的能力。
(2)了解对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因素进行调控的方法。
3. 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综合应用
(1)能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掌握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能恰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1. 信息技术学习评价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具有科学的评价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信息技术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1)能够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
(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中,强调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实现
A. 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到“加强技能训练”的转型
B. 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到“综合素质提高”的转型
C. 从“单纯的技能训练”到“信息素养的培养”的转型
D. 从“单纯的技能训练”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转型
(2)在以下编程语言中,专门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语言是
A. Prolog语言 B. Java语言
C. Visual Basic语言 D. C语言
2.简答题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青少年中有网瘾的比例高达14.1%,在没有网瘾的青少年中存在网瘾倾向的达到12.7%。”
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优势?
3.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新学期伊始,30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的陈老师带着自己在假期里精心准备的新评价方案来到了班级上,新评价方案主要是一个表格(如下表)。
陈老师满心欢喜地以为同学们有了这个评测量表会更加科学地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然而,课上同学们的表现令陈老师很失望,班级里一片混乱。学生们七嘴八舌,“怎么评啊?”“满分是多少啊?”“主题多少分?内容多少分?……”陈老师不禁沉思起来,“这不是你们想要的评价方式吗,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陈老师的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请分别指出。
(2)陈老师的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种评价方式?
(3)陈老师的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
(4)陈老师的评价表格中缺少了什么内容才导致了学生混乱的局面?
4.教学设计题
以下是某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关“搜索引擎”的一部分:
现在请分别利用基于目录的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查找下列信息,并将查询结果填入下表。
搜索所有与秦俑着装有关的文字和图片,了解秦俑的级别的差异。
请就这一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写出所选内容的教学目标。
(3)请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设计一个包含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或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片段。
篇10: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教育性(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含义:知识与技能+德育因素;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含义:基础知识+运用知识(实践活动或实际生活);依据: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古语:1、王充:施用累能,2、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3、西汉刘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4、荀子: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5、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7、赵括:纸上谈兵;8、陶行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三、直观性原则;含义:通过直观教具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依据: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古语:1、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3、夸美纽斯:一切的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而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4、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状、颜色、声音进行思维的。
四、启发性原则;含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依据: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古语:1、孔子:(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举一反三;2、《学记》:(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君子之教,喻也;3、苏格拉底:产婆术;4、朱熹:开其意,达其辞;5、第斯多惠: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五、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含义: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学生认识能力发展;依据:顺序性;古语:1、《学记》(1)不凌节而施;(2)学不躐等(3)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2、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欲速则不达(孔子),盈科而后进(孟子);4、其进锐者,其退速;5、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6、先传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7、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六、巩固性原则;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古语:1、孔子:(1)温故而知新;(2)学而时习之;2、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3、学习不能像将水洒在米筛上。
七、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含义:把握一个“度”,即教学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的快慢进度;依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古语:1、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2、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3、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
八、因材施教原则;依据:个体差异性;古语:1、大有大成,小有小成;2、朱熹: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3、墨子/孔子:深其深,浅其浅,尊其尊,益其益(墨子优先选量力性);4、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5、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6、孔子:中人以上者,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7、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篇11:关于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
1.直观性教学原则: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分类以及运用的注意注意事项在讲解时要突出。
2.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巩固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人类早已注意到巩固对于学习的价值,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4.量力性教学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8.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返回目录
大专如何考教师资格证
(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二)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三)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的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的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本科教师)或者大学本科毕业(专科教师)及以上学历;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返回目录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2科;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科;
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测试,暂由各省(区、市)自行命题和组织实施。
面试考试科目:
幼儿园面试不分科目;
小学面试分8个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
中学(含中职文化课)面试科目与笔试报考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共13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面试考试采用试讲的方式进行。
笔试和面试都通过以后,可领取成绩合格证明,该证明有效期3年,3年之内进行教师资格证的申请即可。
<<<返回目录
篇12: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2.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3.巩固性原则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7.量力性原则
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8.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如何快速记住这八大原则,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口诀:支(直)起(启)弓(巩),努力(力)寻(循)找一英(因)里(理)以外的鳕(科学)鱼。
篇13:教师资格证教学八大原则
教师资格证教学八大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原则
主张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3、直观性教学原则
要求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的掌握知识。
4、启发性原则
强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地,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的原则
强调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6、巩固性原则
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7、量力性原则
强调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就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而提出的。
8、因材施教原则
强调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采用什么考试方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所有科目均采用纸笔考试。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才能报名参加面试。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对象是哪些人?
试点省份内所有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分几种类型?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
考试有关资料如何获取?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要求和内容在各类别、科目《考试大纲》中均有详细说明,考生可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中的“资料下载”栏目免费下载。
篇14: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和方法
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运用谈话法,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是谈话法的前提。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4)读书指导法
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
2.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定义: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时间,难度不宜太大;演示内容要贴近生活。
(2)参观法/现场教学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参观、总结性参观。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3)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
(4)践活动法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
4.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也叫探究法、研究法。常用于研究性学习。
5. 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欣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包括对自然的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和对艺术的欣赏等。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李吉林)。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景、图画再现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
<<<返回目录
大专生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
大专是可以考教师资格证的,大专在校生可以在毕业前凭借学籍证明报考教师资格证,而成人教育学历必须要取得相应的学历才能报考。
教师资格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教师资格证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师资格证等。如果是非师范类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员需要参加认证考试等测试后才有申请教师资格证的资格。
一般考幼儿园或是小学教师资格证的,需要具备大学专科毕业以及以上的学历才能报考。而考高中或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则需要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才能报考。而对于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需要具备大学专科或是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可以报考。
所以说,对于大专学历来说,是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但是具体在学历上有什么要求,还是要看各省是怎么要求的。
<<<返回目录
篇15:教师资格证考点之一:教学组织形式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教育行业不可避免地成为热门职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而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形式这部分知识考察一般在教师招聘中都会涉及,下面是我们整理出来的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1: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教学组织形式概念中包含了学生与老师两个要素,结合关键词“教学目标”“行为方式”来理解把握,一般考察较少。
知识点2:七种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制
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它虽然也有一群学生,但没有固定的班级,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各不相同,每个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也无计划,随时随意决定学习什么和不学习什么。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个别教学制的地位是单选题考查的重点,它产生的较早,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概念考查时相对较少,在理解时要和个别辅导区分开。显著特点是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但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状况相适应。其有别于个别辅导,前者是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后者主要面向特殊学生,如后进生和优秀生,两者不同。
(二)班级授课制
1.定义: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基本特点
班级授课制用三个字简单概括:“班”“课”“时”。
以“班”为人员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课”是教学活动单元,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时”,规定在驻而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
3.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标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不足:(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缺乏灵活性。
以上班级授课制四方面知识非常重要,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及产生标志常以单选题的形式考察,而基本特点、优缺点是多选题考查的重点,尤其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要重点把握。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优点可以高效率大面积的培养人才,主要缺点是难以因材施教。
(三)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偏远的人口稀少的农村,或者其他人口少、师资缺乏,交通又不方便的地区实施。
复式教学的概念和地位是单选题考查的重点,理解概念时适当把握关键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如把一三年级或一三、五年级编成一个班;把二、四年级或二、四、六年级编成另一个班级进行教学。一般在偏远地区实施,较特别并不常见,是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四)现场教学——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以上现场教学的概念考查的的相对较少,单选题考查更侧重于现场教学的地位,在学习时将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和辅助形式进行区分,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辅助形式是现场教学。
(五)分组教学
又叫分层教学、能力分组,指在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1.外部分组:主要有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学科能力分组是根据某一年级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或成绩,分为不同的组;
跨学科能力分组是把一个年级的学生,按智力的高、中、低分成成绩好、中、差的组。
2.内部分组:
(1)按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分组,即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对学生进行“诊断测验”,根据结果把学生分为甲乙丙丁组。甲组学生自学补充教材,乙组学生由教师上附加课,丙、丁组学生由不同的教师上基础复习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对甲、乙组学生进行附加课测验,对丙、丁组进行复习课测验。尔后各组又合并为原来的班级,重新学习新课。
(2)按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即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部分学生借助视听工具进行自学,一部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其中有优等生,也有差等生,让优等生辅导差等生;另外再把一些特别差的学生编成一组,由教师专门辅导。
以上关于分组教学的概念和划分,考试涉及的次数相对较少。而对于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个概念要进行区分,重在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概念,外部分组打破了原来的班级,而内部分组没有打破原来的班级。
(六)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又叫单元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它是美国的柏克赫斯特于19在道尔顿中学创立。
以上两个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是单选题考查的重点,而这两个概念在考查时往往容易混淆,在学习一定要注意区分,设计教学法完全是学生自己设计,而道尔顿制是老师指定参考书,学生自学,最后老师检查作业。
(七)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关于特朗普制的别称和概念是单选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学习概念时要把握几个关键词“综合化”“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等词,通过关键词理解概念进行选择。大班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20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篇16: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教师资格证八大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即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也即要求教师能够做到进行教学时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挖掘教育的思想性,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惊醒思想品德教育,把教育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并且教师还应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
如,在某案例分析中,案例中呈现,该教师在教同学知识的同时,还教育同学们,团结力量大,与同学相处时,要团结同学,学会合作。在这样的案例中,即体现,该教师贯彻了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即要交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接触实际,或者是联系生活现实来理解知识,或者要求他们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果,选择题的案例或者是案例分析题中,教师如果有此类的教学表现,说明该老师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如,某选择题中,出现这样的案例,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完改革开放的变化这一课后,通过举办“我和爸爸比童年”这一活的让同学参与,这几体现了老师不仅交给学生知识,还让他们从实际与理论的关系去理解知识,因此是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3、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此原则应遵循一定的要求,如恰当的选择直观学习对象,能够让学生接受和喜欢。比如在上地理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清楚明了学懂地理知识,经常采用地球仪、地图进行教学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大种类。这个在考试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区分能力。因此,这几个概念要理解,给例子要能判断出属于哪种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实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如观察动植物标本、教师带学生在实地参观考查接触所学的实际物品物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实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方式,如教师上课时为了配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更好地进行教学可以选择相关的视频、图片、模型等进行教学,如地理老师上课时使用的地球仪。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直观形式易被混淆。在做题时,应把握老师的教学内容是什么,例如,如果地理老师本节课的章节是“地球仪”的知识点,那这个时候地球仪则是一种实物直观,如果老师在给学生讲解雪的知识时,抛洒模拟雪花的纸片,属于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即老师进行用语言描述性地进行教学,比如,老师在讲雪花这一知识点时,能将雪花的形状、大小、飘落时的样子,以语言的形式讲解清楚,这即是一种语言直观。对语言直观的考查,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地位,即,在教学中,言语直观是最常用的直观方法。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启发性原则常见的一种考题形式,是与名言结合起来考。常见的名言能体现这一原则名言,如《学记》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以及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另外一种常考方式,也是给案例,分析该教师是否贯彻这一原则。常见的案例有:老师在实际教学进行过程中,不是直接把答案或者是要讲的原理、概念直接呈现给学生,通过直接的讲解让学生以接受的形式记住,而是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去探索,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以提问的方式去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这即是贯彻了这一原则。比如,某老师在教学生磁铁的原理、特点时,将磁铁藏在一个小鸭玩具的嘴里,并且用一块含有铁块的面包,引着小鸭在水盆里游泳追逐,这时学生都惊奇的睁大了眼睛,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老师这时趁机问,“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想”“那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并讨论,找到这个秘密”。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就是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进而去思考,去生动活泼的学习。因此,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规律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应当连续、连贯、系统的进行。这一原则贯彻的要求是教师应按照课程标准顺序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这一原则常与名言结合起来考查,常见,名言有:盈科而后进、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等。案例的考查形式不多,其中一种出现比较多的案例如,某教师在教学时,先从看得到的、表面的、简单的知识点入手,再教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理论。
6、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采用各种各样的复习来达到此目的。
巩固性原则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做关于巩固性原则的题目时,把握住一个词——“复习”即可。当我们在选择题的题干的描述里,见到该教师能采用任意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时,如,在结课时,回顾本节知识点,或是通过布置作业来让学生巩固知识时,都要选择此原则。另外一种考法,也是结合古语名言进行考察。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习如同米筛筛水,如不经常复习,会一无所获”这样的名言就蕴含这样的教学原则。
7、量力性原则
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是适合学生发展水平。既不能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因为会造成学生难以学会,教学效率低。同时,也要防止教学难度低于学生的水平,否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难以激发、教学无效等现象出现。所以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要做到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本原则的考查频率相对较低,考查的形式也比较常规,和名言结合或概念的反选。相关名言:《学记》中的“语知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8、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恰当的选用适合这个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达到扬长避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所以,贯彻这一原则应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其次还应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常见的考题,也是与古语结合来考。常见古语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夫子施教,各因其材”“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等语句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另外一种考题方式,就是在案例里面,呈现这个老师能针对某个学生的特点,对他进行个性化教育。
教师资格证教学方法
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运用谈话法,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是谈话法的前提。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4)读书指导法
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
2.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定义: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时间,难度不宜太大;演示内容要贴近生活。
(2)参观法/现场教学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参观、总结性参观。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3)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
(4)践活动法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
4.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也叫探究法、研究法。常用于研究性学习。
5. 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欣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包括对自然的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和对艺术的欣赏等。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李吉林)。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景、图画再现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